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李宁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3 16:53: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宁的读后感10篇

  《李宁》是一本由虞立琪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48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0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宁》读后感(一):李宁公司赞助西班牙男篮:小公司的奇遇与奇迹

  西班牙男篮奥运决赛梦八,绝对是近来最精彩的一场篮球比赛。

  西班牙这只欧洲队伍,重全局、实力强、技术稳,一般是占据优势时会把对手压得很难过,但一旦处于劣势,却少有爆发力

  所以,像阿根廷那种火热风格的球场大逆转的惊喜,基本上没在它身上出现过

  但,

  这次

  不一样了

  西班牙打得非常顽强

  爆发力足够

  两度比分逼到只差2分

  落后也基本在十分之内

  可谓一路死咬

  想想看,对方是科比唯一一次签约三年苦练的,无数牛人汇合的梦八啊

  打到这样的局面与比分

  给了这么场精彩的对决

  真是虽败犹荣

  西班牙 哦嘞哦嘞

  这是一只在2004年左右,只是和中国队基本平手的队伍

  2006.世锦赛冠军

  2008.奥运梦八决赛,光彩的亚军

  一只不断给人惊喜的队伍

  现在该说到李宁公司了

  2004年签约西班牙男篮时,它还未上市

  当时这一个球队,一家公司

  一个年轻,一个懵懂

  一个无知,一个有幻想

  就定了情

  当初李宁签约价格,肯定很低

  结果,在不同的国度,这两者都在飞速发展

  西班牙在奥运会上成为亚军之师

  李宁则是点圣火之人

  哥俩半斤八两

  继续合作

  这么一次漂亮的体育赞助

  其中包含着当年这家中国小公司多么大的雄心

  与众不同的态度

  经历了多少摸索和碰壁

  方才有此刻的人前荣耀

  谁又知晓呢?

  好了,看书把。

  《李宁》读后感(二):李宁是一道关

  商业就是一场“血腥”的智力游戏。150年前,左宗棠问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一生得力何处?”打下南京城、逼死洪秀全的曾老九答,“挥金如土,杀人如麻”。和平年代,企业家都在攻打自己的“南京城”。李宁公司的广告词就很“血腥”——它说,一切皆有可能。

  一本出色的公司案例图书,就如同旁观高手对弈。

  这些年,我们都在呼唤“中国式管理”。它当然不会是在书斋里杜撰出来的,也不是在商学院的“戏台”上表演出来的。它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先要“挥金如土”,再要“杀人如麻”。

  中国李宁碰到耐克、阿迪达斯,没有办法不精彩。

  虞立琪写出了热闹,也写出了门道;写出了起源和成长,写出了莫测的未来。

  我喜欢她起的书名,《冠军的心》,强有力地跳动。

  《李宁》读后感(三):非常不错

  “一生得力何处?”打下南京城、逼死洪秀全的曾老九答,“挥金如土,杀人如麻”。和平年代,企业家都在攻打自己的“南京城”。李宁公司的广告词就很“血腥”——它李宁的品牌国际化是一道关。体育是最泛全球化的产业,靠激励民族热情来推销运动鞋,一定走不了太远,但把自己抹成一个黑人或白人,也不是正道。今日的李宁应该是品牌国际化实施得最为成功的中国公司之一,它是怎么让自己既中国又世界的?

  甚至,李宁的奥运战略也是一道关。李宁成名于奥运会,办公司后,又多年赞助中国奥运,但是,轮到在家门口办2008年奥运会了,却没有争到赞助权。据说,李宁咬着牙填了一个“天文数字”,阿迪达斯则开出一个比他的“天文数字”多了好几倍的“天文数字”。但是,今天的李宁被公认是“非奥运营销”的典范,它是怎么让自己在奥运热中出奇制胜的?

  我想,做企业的人都喜欢阅读、收集、琢磨和讨论这样的案例。

  商业就是一场“血腥”的智力游戏。150年前,左宗棠问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说,一切皆有可能。

  一本出色的公司案例图书,就如同旁观高手对弈。

  没有人喜欢看一边倒的“轻喜剧”。华山之巅,高手对决,必定处处皆是险境,招招都将丧命。人在绝地处,才会迸发最绚烂的潜能和出人意料的智慧。

  《李宁》读后感(四):李宁的故事

  1,因为奥运会才链接到这本书的,如果不是网络转载不全,就是全书太短,反正一会儿就看完了。

  地址在这儿:

  网易做的不错,跟奥运专题做到一起了,但是读起来,还是习惯新浪的版面,可以全屏,每页的字数也很多,还可以自动滚屏。

  感觉在网上看看就行了,没必要收藏。

  2,蓝狮子的书大概看起来都还是不错的,难免有为企业或者成功人士歌功颂德的成分,但感觉相比其他商业作家要好些。

  3,因为以前也不了解李宁,所以只能凭借这本书来做一个判断。以下的感想都是基于本书的,难免以偏概全。

  4,赶上一个巨大的需求豁口,即便做的比较烂也能取得不错的商业回报和发展机会,李宁早期就是赶上好时代了。

  5,等到国际巨头们都进入中国,国内的行业厮杀成一片红海的时候,是真正提高企业能力,锻造国际级企业的机会,成王败寇,李宁和康威形成鲜明的对比。

  6,在中国做生意,需要比其他自由市场更多的关注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这一点在健力宝危机公关和李宁早期体育营销方面李宁显示出自身的巨大价值。

  7,李宁公司曾经在观念落后,曾经在战略、品牌、管理、分销、广告、培养竞争对手、不够聚焦等方面犯过不少错,一度在寻找代言人和突破性的项目方面不够狠,不够得力。

  8,但幸运的是这都没有致命。他们能够根据局势的变化做出调整,认定的东西就能够坚决执行,能够坚决的贯彻信息化,能够培养出设计团队,能够在专业球鞋上切出一块市场,这些很多做不到的地方使得李宁公司能够保持着国内老大的位子。

  9,李宁奥运营销中为人津津乐道的部分除了签约冠军队和冠军项目,更在于与CCTV5的合作,联想起开幕式结束占据第一和第二个广告的伊利和蒙牛以及他们一贯对于央视的倾力投入,联想起安踏、匹克对于CCTV5的钟爱,如果再联想脑白金、恒源洋...似乎再次说明,在中国做老百姓的生意,CCTV仍不容忽视。

  10,李宁,在我的印象中并不深刻,对于80后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更为陌生,这次点火人确定为李宁,无疑可以让大家重拾记忆,李宁的形象也将对李宁公司的营销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李宁》读后感(五):这本书应该是李宁一系列营销计划的一部分

  李宁在8月8日的奥运会的点火,被营销业内的“船长”评价为价值40亿美金。有意思的是,在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我们马上就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点火仪式的宣传篇,告诉大家这个点火仪式是如何准备的,虽然准备了其他运动员,但是李宁是如何尽心参加这个仪式的,如何刻苦训练的。。。。。。。

  这是非常非常非常经典的营销案例!四两拨万金啊。

  看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这一切,都应该是李宁公司的营销人员策划出来的,包括上面说的宣传片其实也是体育营销中的1:3的方式的运用!

  这本书是08年8月第一版的,一切都配合得如此到位。

  一个世界体育品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佩服佩服!

  《李宁》读后感(六):李宁为什么

  几年前,在竞标北京奥运赞助商资格时,李宁咬牙在标书填写了一个压上公司身家性命的“天文数字”,结果还是输给了阿迪达斯。今天,李宁在奥运开幕式点燃主火炬(不知道当时李宁是不是穿的阿迪达斯牌火炬手服装),也点火了李宁,至少股价涨了不少。这还得感谢李经纬,1990年,健力宝厂长李经纬决定上马体育用品生产,“新产品就用你的名字。”他对刚刚退役并进入健力宝工作的李宁说。幸好当时没取作“李克”或“耐宁”,不然李宁点火前还得改下户口。

  没有李经纬就没有李宁。之后,仍然是一连串的始料未及。创业元老陈义红天马行空,开疆辟土,居功至伟。陈后来自己做了老板,他的接班人会计师张志勇为李宁带来了“一切皆有可能”。有一个错觉,张志勇在李宁品牌再造过程中提出的Anything is possible的概念,被认为是抄袭阿迪达斯的Nothing is impossible。其实,李宁的“一切皆有可能”的推出要早于阿迪的“没有什么不可能”。

  技术决定着企业所能做事的边界,而管理决定着企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靠近这一边界。管理是重要的,因而公司治理结构是重要的。李宁公司的组织可靠,是公司治理先行者。早在陈义红时代李宁就已放权,生意上他不亲自披挂(或赤膊?)上阵,他跑去拍电影了(他没能成为影星,在武打片中他与对手过招使用的招数居然是托马斯全旋)。而在张志勇上任时李宁是北大一名大四学生。尽管如此,李宁公司并没有形成一个强管理者弱所有者的局面,李宁公司的公司治理上走的早,走对了路子。李经纬、李宁、陈义红、张志勇,这些所有者、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矛盾与妥协的故事,很精彩。

  陈义红为李宁打天下的时候,一出场便对着竞争对手一阵乱扫,当时国内服装市场的老大康威立刻招架不住。李宁保持市场第一的位置长达10年,最后还是被耐克、阿迪达斯领先的营销理念和操作技术硬生生拉下马。耐克居然在2000年就签下了刘翔,那时刘翔刚从一名全能运动员转为专练跨栏两年。福建晋江制鞋兵团一路猛冲,安踏、德尔惠、匹克的广告四面轰炸,那时,中央5台被称为“晋江频道”。Kappa异军突起,一夜风靡。运作Kappa品牌的公司叫中国动向,老板叫陈义红。这就是现在局面,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安踏、Kappa,这是一场仍在继续的战争,很过瘾。

  在李宁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意外。李宁与刘纪鹏相遇是一个重要的意外,对李宁公司来说那绝对是美妙的艳遇。股份制改造专家刘纪鹏太知道产权不清的利害关系了,1994年,他鼓动李宁要脱离健力宝,脱离李经纬,脱离三水市政府。李宁公司当时的年销售额高达2.5亿人民币,但李经纬爽快的答应李宁的请求,而且只让李宁用现金偿还了当年健力宝集团投入服装公司的1600万,没有提出增值的补偿。这样,李宁家族及一些创业者拥有了公司80%的股权,健力宝保留了20%(2007年5月,李宁花费1780多万元向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广东李宁剩余的20%股权,使广东李宁成为李宁集团全资子公司)。关键是产权体制问题解决了,这让李宁不会出现像科龙那样让多少人欲哭无泪的局面。这是一段会有故事且极为重要的历史,对这部分历史讲的较少,是《李宁,冠军的心》这本书还让人不够饱的地方。

  企业史不是企业史研究,企业史就是企业故事。但从来没有“事实如此”的历史,企业史只需要精彩而过瘾的故事。人与其它动物的差别就在于人类是会思考将来的动物,猴子对明天的认识与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石头对重力的认识水平相当,它真的不知道将来是怎么回事。可是这并不重要,即使猴子不懂得万有引力定律它也不会从10楼往下跳。不必探究水往低处流是不是因为水有灵性,重要的是水往低处流。如果李宁是对的,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只有当他错了的时候,他才会明白。故事就是故事,这是一本关于李宁的好故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李宁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