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死场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死场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5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死场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10篇

  《生死场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萧悴断红

  1

  “十年前村中的山,山下的小河,而今依旧似十年前,河水静静的在流,山坡随着季节而更换衣裳大片村庄生死轮回着和十年前一样。”生死场,人不过生一场,死一场。我读萧红的时候,是入冬的时节,书里并没有暖意,反而让这天寒的更加刺骨。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中写到:“她会给你们以坚强挣扎力气。”但是我初读时,看到的却是一个毫无生气时代,一个冷血的社会,和一群残忍的守旧奴。大片村庄一圈一圈的轮回,穷苦的人世世代代用着同样的卑贱的名字,生与死在这片土地上毫无意义的轮转,那里的历史便是现在,现在便是未来

  “王婆半月的痛苦没有了代价了!王婆一生的痛苦也都是没有代价。”难怪许广平先生会说,没人能像萧红一样把贫穷和饥寒写的如此触目惊心。她竟是一句话便道出了穷苦人一生的宿命。“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同样是生或死,人和动物的命,哪个更值钱呢?在那个年代里,真的是说不清楚

  若说男人的命,或许还能和牲口比一比价值;若说是女人,恐怕只能和铁锅木犁去比了。时代给女性待遇不公的,甚至说是恐怖的。在萧红的笔下,我们看到的女人,是娘家卖给婆家商品,是婆家传宗接代工具。她们的一生,只能体会一点冷冰冰的亲情,也许会有一次短促甜蜜爱情,但是如果她们长寿,那么她们一生的主旋律便会是种种无情。更何况,她们一般,是不会长寿的。

  生死场,又像是在说那里的女人们,一生做着两件事——生育和等死。

  书的后半部分,写些“国民觉醒”的内容,“赵三只知道自己中国人。无论别人对他讲了多少遍,他总不能明白他在中国人中是站在怎样的阶级。”这是当时许多中国人的共性,浑噩不知国家,是因为那个国,只是从他们的身上不断索取,却没有带给他们活着的尊严。“他可以代表整个的村人在进步着,那就是他从前不晓得什么叫国家,从前也许忘掉了自己是哪国的国民!”当他们与国家共命运的时候,从家恨到国仇,年盘转动了,他们也要跳出这轮回了。

  我可能明白了,“哀民生之多艰”,死比生轻松的时代,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坚强和挣扎。而看他们活着,我们又凭什么感觉不到力气呢?

  2

  接下来,从哈尔滨郊外的小村,走向萧红的故乡——呼兰河城。

  小城趣事多, 大泥坑子、扎彩铺、放河灯、野台子戏,民生百态,表现淋漓尽致

  先说这大泥坑子,大泥坑子里有溺死的猪,溺死的猪肉卖起来价自然要贱的多。可有那么多贱卖的猪肉,又哪来的那么多溺死的猪呢?该不会是瘟猪肉吧?“若没有这泥坑子,可怎么吃瘟猪肉呢?吃是可以吃的,但是怎么说法呢?真正说是吃的瘟猪肉,岂不太不讲卫生了吗?有这泥坑子,可就好办了,可以使瘟猪变成淹猪,居民们买起来,第一经济,第二也不算什么不卫生。”这就是我们老百姓,肯人后自吞毒药,却不肯人前丢了面子。从前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扎彩铺的事,就令人唏嘘不已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娘家人来哭。哭了一朝或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把这人埋起来。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得回家,照旧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生老病死,看似人生大事,其实,也不过那么一回事

  河灯,是给中元日的鬼魂们引路的,人们是畏鬼的,可生人和鬼,又哪里差了许多呢?“风霜雨雪,受的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的一声不响的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风霜雨雪……窗外的山,眼看要被冻裂了。

  野台子戏可是热闹事,“一年没有什么别的好看,就这一场大戏还能够轻易地放过吗?所以无论看不看戏,戏台底下是不能不来。”管他唱的哪出,人家都去,咱家也不能落后,戏台底下一站,就得以理直气壮的跟别人说:来过!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花园和祖父,就是萧红童年美好回忆的全部。至于其他的,她说,“我家是荒凉的。”

  荒凉的,是民生吗?“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得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凉。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已怎么样?人生是否苦多乐少?”

  荒凉的,是人心吗?“上吊?为啥一个好好的人,活着不愿意活,而愿意上吊呢?大家快去看看吧,期中必是趣味无穷,大家快去看看吧!”

  荒凉的,是一个时代。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任谁的心里,都有一个地方,以前活着曾经的美好,现在埋着逝去的青春,一旦想到,就涌来一把辛酸泪,让人寒彻心扉

  3

  萧红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她的亲人们疏远她,她的男人们抛弃她,她的朋友们抱怨她,只有她的读者们怜悯她。母亲早逝、父亲凶暴、逃婚、私奔、怀孕、被弃、满城流言与白眼饥寒交迫贫病交加新生儿送人、背井离乡爱人出轨、被家暴、怀着前任的孩子再婚、战争婴儿死亡、逃难、病入膏肓、早逝......这就是她一生中所经历过的苦难。“未来的前景摆在我面前了,我将孤苦以终生。”她甚至没有未来可以拿来期盼……!!

  苦难,让她成为了一个传奇,22岁写《弃儿》,23岁写《生死场》和《小城三月》;24岁写《商市街》,29岁写《呼兰河传》……她虽然短命,但是她年纪轻轻就尝遍人间疾苦,再加上出色的文学天赋,让她创作出了这些“把贫穷和饥寒写的触目惊心”的文学作品

  “平生受尽白眼和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这是萧红客死异乡前最后的遗言。

  4

  济南这时候,清晨的玻璃上,已经会结冰花了;呼兰河这时候,早已大雪纷飞过了吧。“死去的,末死的朋友们,我将压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光荣。那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难的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二〇一五年 十一月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生死场》的一种意味

  阅读《生死场》仿佛回到了世纪初的中国。对于出生于八十年代的我来说,世纪初的历史是陌生的,模糊的,那时的生死苦痛与我毫无关联,对我毫无意义,我也是毫不关心的。是萧红的《生死场》让我再一次回去,让世纪初的苦难回向了我。在那里我看到了农民蚊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胡风语),农民在时间里受活受死,一种浓厚的惨痛气弥漫全书,因其真实而惨痛,越真实越惨痛。开篇不久,萧红就把这样的消息传递给了我,月英的死、王婆的服毒、小金枝的惨死、女人的“刑罚”,一切的一切揪得人心痛,而十年如一日的生死轮回又让人顿感悲凉,“我们的太阳也是太古老了”(穆旦语),当古老的年盘转起来时,带来的不是幸福欢乐,只是另一次的生死轮回,是坐不稳奴隶时代的生死,世上仍旧是不尽的杀戮与凌辱,没有丝毫改善的迹象。而且这种凌辱似乎是加倍了的了,金枝的“都市之行”让她感到的不仅仅是国恨,还有对来自周围那些同胞的凌辱恨,这是一种复杂普遍情感。但我们置换角度,重新来看这种复杂的感情时,那里的意味深长顿时显现出来了。我指的是从作者或者广而言之从启蒙者的角度来看。那样的时代,他们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启蒙又要救国,既要启蒙农民(批判)又要依靠农民(让他们去抛头颅洒热血),这样的启蒙是尴尬困惑的。在《生死场》里面,鲁迅式的“国民性的批判”仍在,但是很明显,这种批判更为复杂和困难。萧红是清醒的,她没有在救国中变得狂热,她写了老赵三的退却、二里半的似醒非醒的奋起,他们似乎构成了整个农民的一种象征,一种轮回的象征,谁都有可能走向谁,谁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很有可能都退回到“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继续混混沌沌,而这种清醒是疼痛的,在中国的革命中,越往后思想将会越疼痛,到最后甚至走到另一个反面,择心自食(文革中甚为明显),而如今的我们似乎是从这个反面又准备走向另一个反面?(即一味的批判,而且还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神气)萧红在这里也许并没有明显地表现这种疼痛,她是以一种诗学的方式表达她的思想,只是到了后来这种诗学的方式都不被许可。这种诗学的方式似乎显得富有了哈姆雷特的意味,它所显示出来的中国的启蒙者的苦痛是深长的,是丝毫不亚于以赛亚柏林所说的“自由思想者的苦痛”的,当我们继续上路时,我们应该记住我们曾有过的思想的历史,它会让我们更成熟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我”与呼兰河的人们

  我从小看作品就不太喜欢景物的描写,最喜欢的则当然就是关于人的。《呼兰河传》是一部并没有情节主线的回忆录式的小说,行笔几乎全是回忆之所至,到了五、六、七章,则重点描写了三个人物。黑皮肤的、总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无疑是残忍的悲剧,看的时候是全然的心痛,为曾经存在的这个无法握紧自己生命的年幼姑娘。贫苦孤独的冯歪嘴子,最让人难受的是“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这世上总有那么多痛苦沉沦的人,你看着他们,你同情,可当他们自己也无知无觉、不哭不笑地活着的时候,你才感到了真正的无力,进而发现自己在很多人的眼里也常是无知无觉、不哭不笑的。人们都只是活着,活着。

  有二伯引起的我的感触是最复杂的,是麻木的一丝丝抽痛。之前在《小城三月》中短篇集里已经看过一篇关于有二伯的小说,最初看到的时候把“有”字给忽略了,只以为是二伯,作者的二伯,看到后来才发现。多了这一个“有”字,人物的身份境遇则大大不同了。在孩子们那、老厨子那、邻里间是要听二掌柜的、有二爷或有二伯的,到了祖父那里就可以叫“有子”了,因为“像皇上说话,还称自己是奴才呢”。性情古怪的有二伯的矛盾在于贫苦低贱的他又想要极力保持住一点可怜的尊严,不断地从家里偷东西出去卖却又对此没有自觉,又或许是刻意忽略的吧。此后装作要上吊却也没有人看他的描写,就让我想起周围某些哭泣的女生,也许长大了眼泪都带有欺骗性,却再也不能骗得了谁了。

  与我预想的不同,本以为萧红会在这本书里渲染很多自己年幼时的情绪,但一本书看下来实际上这样的描写并不多,到处玩耍、用喊叫来念诗的我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虽然寂寞但总是不记痛痒的,似乎唯一一个成人化情绪的描写就是站在街上的“我”想着:是不是我将来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

  “我”走出去了,很远很远,死地是在离家乡千里之遥的香港,一生坎坷颠沛,死前还魂牵那寂寞的童年和荒凉的家乡与不知去向的人们。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3.22

  生死场部分已经读完。 慕名而来。对于萧红,最早的印象莫过于中学时代语文老师讲鲁迅,对萧红的拓展。成年以后。仍然记得当初老师讲,小小红军。萧红。萧军。 再者,便是那部汤唯演的电影黄金时代》。而真正促使我来读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则是那天下午,在图书馆,迟子建散文的阅读。她在某篇散文中,用大量文字写了萧红。还讲到她到香港,萧红的埋骨之地去纪念萧红。于是,在图书馆闭馆之前,我以很快的速度找到萧红的书,把它借了出来。

  说来奇怪,看关于萧红的电影,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在春节假期,忙里偷闲,零零散散的看完的。看萧红的书,一改之前读书的样子,也是零零散散,在工作间隙读完的。若不是今天想写点关于萧红的东西,怕是连我自己都没有发现。萧红,其实已经贯穿我已活过的二十余年。细细算来,中学时代初遇萧红,大学时代了解萧红,毕业以后在这里仔细品味萧红。可不是。

  刚开始读生死场,发现里边有很多语句,主谓颠倒,或者是不通。想着怕是自己文学修养不够,读不懂大师的用意吧。直至读完,再回顾。发现萧红的书,和她的电影一样,零零散散。我想,纵使我用一整块的时间来读,来看,结果仍然是一样的。这可能就是萧红这个人吧。

  我很喜欢电影里汤唯的演绎,我很喜欢那样的萧红,我很喜欢握着一支烟,时不时咳嗽,伏案写作的萧红。

  少时喜欢李白,柳三变,最爱的是秦少游的那首鹊桥仙。

  成年后,喜欢上朴素稳重的文字。读的诗如是,看的书如是,听的音乐如是。

  我想,纵然萧红这本书有缺点,或者她本身存在不足。我仍然是喜欢她的吧。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从《黄金时代》看我眼中的萧红

  初识萧红,是在看过《黄金时代》这个电影之后。记得当时抱着对文艺片以及一代作家一个时代缅怀的心情去看了这部电影。汤唯饰演的萧红,浑身散发着灵气。通过电影大致了解了萧红的一生,继而渴望深入了解这个黄金时代的女作家。

  跑到图书馆,借的第一本萧红的书就是《呼兰河传》。“呼兰河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出生和成长在呼兰河边的萧红是幸福的,在祖父的庇佑下,小女孩慢慢成长、接受教育。萧红笔下的呼兰河这座小城也是淳朴的,一切都是静谧祥和的。这可能就是萧红心中充满爱,散发浓浓文艺气息的缘由吧。

  萧红笔下从来没有大争大吵,读萧红,可以让你逐渐平静,即便是多么愤怒的事,在萧红的笔下也变的平淡了许多。萧红是寂寞的,她对萧军的爱在电影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为此我还去查了很多历史资料,来研究当时的他们。但毕竟那是过去的一个时代,我更愿意相信,在萧红的心里,爱就是爱,是纯粹没有抱怨和愤懑的爱。

  萧红说:走吧,还是走,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运,为何又希求着安息。这句话我当做签名一直用了好久。不同时期读这句话感受都不同,所以,萧红的语言可能刚好满足女性的一些想法。你想说的,萧红都体现在了笔下。

  《生死场》又是完全另外一种环境,在《生死场》里,萧红把人性剖开了摆在你面前,可能更加赤裸裸,可能让读过《呼兰河传》的你感觉不适,但这就是人生,是萧红想让你真真切切感受的人生。

  可能不同年龄的环境带给萧红的感触不同,童年的幸福,祖父的宠溺,让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如此的平静细腻,生活的颠沛流离又让萧红感受到了《生死场》里赤裸裸的人性。

  这是萧红最出名的两部作品,也是最能体现萧红那个时代的作品,萧红是那个时代比较特殊的一个,所以,读完萧红,你可能真的会爱上她。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六):《生死场》《呼兰河传》

  《生死场》里的人们混沌的忙着生、忙着死、混沌的生活,可是现在难道就不是了么?有几个人想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呢?万亿轮回中,独有此生,我们成为了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如果没能搞懂生命的意义,岂不是很浪费…

  《呼兰河传》里那个和祖父独享的后院,让我想起我的童年生活,那时候觉得那个小小的祁连县城好大啊、石棉矿周围的河坝好美啊、简直如仙境一般,其实现在想想,那个幻想自己是仙女的小泉水旁,一定都是垃圾和石棉灰吧…团圆媳妇那里颇有鲁迅批判愚昧的味道,庆幸自己没有处在那样一个低级愚昧的年代。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七):爱思想读书会第51次活动:萧红文学专场

  爱思想读书会小站:http://site.douban.com/176990/

  今天下午我们举办了第51次读书会,在706青年空间,大约30人参加。活动请来萧红研究者袁权老师,她著有《萧红全传》(2011年)和《萧红与鲁迅》(2014年)。袁老师准备了极为丰富的史料,详尽介绍了萧红的生平,并展示了大量的照片。

  由于袁老师的讲座部分内容特别丰富,我们的活动时间做了临时调整,中场休息时间没有进行,从2点开始到4点40分详细介绍了萧红一生的经历和创作过程。剩下的20分钟交流时间,场下观众倒也提出不少问题,互动环节总体质量较高。

  萧红一生为躲避战火颠沛流离,袁老师介绍时也极为动情。在如此艰险环境之下,萧红已属高产作家。然,世人所记所忆,更多是她的绯闻轶事,而非文学作品。这个事实令喜爱萧红文字的人无比遗憾,但也只能如此。

  人一过世,便备受宠爱。前两天,看到一篇关于梵高的文字,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怕是不到人死,不能盖棺定论,若是喜欢的不好,让别人笑话了去。

  我是2010年读了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对她的文字还比较喜欢,恰逢出差哈尔滨,专门去看了她的故居。找到当时写的几段文字:

  “初读萧红的《生死场》时,读了一半便没再看下去,毕竟没有相似的情境,而故事也不甚美好,无法让人意淫为主角。今天接着看完《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却在萧红的身上看到了张爱玲的影子。

  作家不出意外总是要依托自身经历的,好在世界足够大也足够戏剧,每个人划了区域,只要功力足够便也可各得精彩。因为人和人总是有着差别,作家便得了自己的特色,然而凭谁也摆脱不了人,所以总有些着似曾相识让彼此惺惺相惜。

  作家留下的精神财富除不去两种。一种是他写下的故事,一种是他自己的故事。而大众更津津乐道反而是后者。萧红和张爱玲是不缺乏智慧的,从她们描写出的人物便可以看出,美的不是没有但丑的绝对真实,只是即便是心知肚明又如何,凄凉终老也许便是对揭示真相的惩罚。或者,她们尝试着逃离这悲惨的结局,试着去爱,真心实意地让自己相信自己是爱上了。只是相信了,当真了,便没了使用心计的心思,而全心全意的好却又是最无价值又惹人厌烦的,便依旧是个悲剧。

  所以命运如果能改变又怎能叫做命运?不过,爱虽是一个借口,但对于决定不得不活下去的人来说,还是相信的好。

  后人鉴之而自哀,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为死而生,为生而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ebbaf0100kre1.html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八):亚细亚的孤儿

  那是1934年。萧红23岁,蜗居在青岛一所朋友资助的房子里,身边人是萧军。三餐不饱了一段时间,她写出了这本《生死场》。这还算是一段比较美好的时光。之前他们住在欧罗巴旅馆,每天萧红醒来,饥肠辘辘。卖黑面包和牛奶的小贩沿着走廊哒哒的挨着敲房门,面包的甜香漂浮在空气里。萧红轻轻的写下来:饿啊饿。这个时候她透过高而小的窗口看到半个街道来往的人群,一个抱着孩子正讨饭的妇人。她想,她一定还没吃早餐,兴许昨天的晚饭也还没吃。萧军回来之前,她会沿着楼道来来回回的走。后来很多人说那时的萧红和萧军患难与共,生活艰难却也美满。事实上,他们只是尽力的生存下去,努力的相濡以沫着,还来不及谈情说爱。也来不及写下任何的文字。萧红后来开始回忆,如同她所有的文字一样的诚实。她写,她去打水回来,黑面包只剩下最外面硬硬的一圈。然后,他便说,都是你的,你吃吧,便不自主的伸出左手再拧掉一块递进嘴里。然而她默默的不说话,静静的吃掉剩下的面包。

  萧红就是这么的孩子气呵。她就需要一个人走在前面,好让她有个背影能看到,能跟随着。她知道自由的方向,自己却又无法奔着向前去。她有着清醒的意识,却又不能独立的站起来。她诚实而无助,急切的需要一个人领养。我仿佛可以看到一只在雪原里蹦蹦跳跳着觅食的鸟儿,四顾张望着。

  《生死场》里的女人们也就这么从青春里渐渐的老去,不同的是,她们已经被人领走了,并且被圈起来了。诗曰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如金枝的爱情一样。于是,萧红从村庄里逃出来。可最终又不得不依附在原本试图逃走的未婚夫身边。如果,她没有遇见萧军,是不是会在某个小旅馆悄无声息的衰亡呢。如所有衰亡在村庄里的女人们一样。

  萧红就这么细细碎碎的写小说。从早到晚,衣食住行,媳妇们间的说笑,田野的农活,一卷一卷的写出来。好像不是写出的,而是流出的。到了或兴奋或哀伤的地方就汩汩的冒一下,散文似的呐喊几声。她总是单纯直接的,有时候一句不够,还要多说一句,多用一个排比!似乎不如此,便表达不出她最真的情感。

  那个时代,人民渐渐的觉醒。就像萧红的文字一样慢慢的,悄悄的,忽然就到来了。赵三的镰刀会开始了反抗,懵懵懂懂的抗争,贴乎自身的小农意识,最终以招安而告终。这还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这矛盾还没来得及爆发,九一八到来了。当死亡变成寻常事,所有的反抗被贴上家与国的标签重新迸发出来。萧红笔下的他们,已经没一口吃的东西。去当兵也好,做匪也罢,终都是为了一口吃的。他们对日本兵的仇恨,也是集中在他们抢走了了粮食,抢了鸡,抢了女人。

  许多人都认为《生死场》写出了女人卑微的轮回,木偶版的被男人的线牵引。开始还是好的,嫁给他就变得坏了。如同机械一样的操劳,如同猪狗一样的生育,面对男人唯唯诺诺。其实,男人们又何尝不如此呢?同样机械的操劳,甚至比女人更出力。这是同一个阶级的人们,纵然女人被放在了最底层,但男人们也是无力的。起始她病了还尝试着治疗,不见起色,终于被弃之不理。不如此又能如何呢?我们不能把道德强加在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上。赵三丢了牛,心疼了半年还要久,不是因为牛长相漂亮体格健美,是因为它能耕种。此刻,人终究也是个工具罢了。

  日军的入侵,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契机。这一刻,不破不立是适用的。一切都等待着重新构建,男人们走向战场,女人们要么消亡要么忍辱偷生。另一些女性开始愤怒的出离,但走了一段路之后,发现终于还是无路可走。她们似乎总在等待着一个男人走过来,拉起她的手。

  萧红始终没给出一个出路,包括她自己,经过三个男人,一路的漂泊流离,临死还要喊两句,不甘不甘。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九):一个孩子的回忆录

  就算成年了,萧红她还是个孩子。

  兵荒马乱的高三里,在有着众多状元签名的天利38套上,我读到了呼兰河传的片段。文字很亲切,轻而易举地唤起了我小时候在爷爷家度过的画面。那种好奇天真无忧无虑的感觉久违地被唤醒,让人既惊喜又怀念。

  然而里面却透露着一种荒凉与寂寥。

  这个人,对于她的童年,她的故园,是有多么的依赖和眷念,才能依旧以孩子的视角与心情写出那些东西 ,像是想久久待在那园子里不愿离去,对那点温暖流露出贪念和任性

  还有同情。生与死的残酷,迷信世风对人的迫害……她对这一切带着无奈和悲伤的同情从文字里源源不断地流出。

  一个始终伸着手渴望红舞鞋的女孩子,萧红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语文课上曾经介绍她为“洛神”,她是不幸的女子,也许正因为这样,呼兰河传里对回忆的执念,才能如此感人至深

  《生死场 呼兰河传》读后感(十):无题

  《生死场》有点奇怪。

  萧红写《生死场》的时候只有23岁,但她的23岁和那个时代23岁的女性有太多的不同。她挚爱

  的祖父逝世,“好象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她反抗包办婚姻出走,被家族

  视为耻辱,回家后却被软禁在家,受人排斥。她在这段时间里写就了《生死场》,在她生活的那

  片土地她感知到了许多关于生与死,历史与人的牵连,独特的中国历史和生活其中几千年的人的故事。

  《生死场》的怪,怪的耳目一新,还有些难以忍受。对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萧红那民国时期的拗口别扭的言语“生着斑点在鼻子上新死去丈夫的妇人放下那张小破布”在阅读时成了一个困扰,让人险些读不下去,而故事的分散,并行的人物,交杂进行的故事更是如此。

  之前看到说萧红的小说写得不像小说,有些散文的意思。在看到《生死场》时,关于这句话的记忆瞬间涌现出来。可以说萧红这样新奇的写法在那个时代是尤其新颖的,在女作家匮乏的中国历史上,这是萧红的创举。这也让我想起看简媜《四月裂帛》时,也是这样小说里是散文的倩影,又有着小说的魂脉,更兼之简媜近臻熟的遣词用句,真是篇篇都溢着妖气,这是女作家文字的美,带着仿佛是宗教的神秘,让人想起维也纳氛围黑金属乐队summoning的黑暗幽雅。

  萧红就不是这样的,萧红的文字也是有着女性的细腻和柔情,只是少的。看《生死场》更多觉得这是个经历了历史的男作家书写的东北土地人民的故事。而遥想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历史中,大量充斥着男性作者,女性执掌笔墨的权利被人为的无情的盘剥。

  萧红的笔触就带着这样的苍凉和深沉,你不会想到这样的故事来自一个23岁的青年女性。

  《生死场》里没有主角,如果说有的话大概是她目及的所有被压迫在阶级意识下的中国农民,抑或是被压迫着的女性。

  书里的二里半、麻婆、赵三、王婆、金枝、月英都是缩影,赵三是心怀火焰的志士,只可惜这火焰过于微弱,经不得风吹。刘二爷要增收地租,赵三伙同几个人成立了“镰刀会”要“铲锄刘二爷那恶棍”,却误伤了小偷,赔了自家的“青牛”,之前意气的壮士却在刘二爷帮他说了几句好话,免除了三年的牢狱之灾成了讨好的狗,他对刘二爷感恩戴德,送菜又谦卑,怂了半大辈子,却在最后面临“亡国奴”时烧起了仅剩的热血,加入了革命军。而刘二爷加地租的目的也成了。

  王婆可谓是作者着笔最多的角色了,她有勇有谋,为丈夫赵三的起事提供土洋炮,她是个豪气的女人。可她却也是个母性缺乏的女人,摔死三岁的孩子只为了不想自己成了一个废物,为了丰收麦粒弃了自己的孩子,看见大大的麦粒拿在手里,死去的孩子小钟也不算什么了。那个时代里,人命是没有土地,粮食和牛重要的。

  月英是作者唯一详写了惨状的女性,从打渔村最美丽的女人变成了一个瘫痪的怪物。“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整齐的一排牙齿也完全变绿,她的头发烧焦了似的,紧贴住头皮,她像一头患病的猫儿,孤独而无望”

  美丽的女人在家庭中被丈夫折磨成了这样,到死都成了个不人不鬼的怪物。这是月英的悲哀,但在那时的中国这样的女性绝不是少数。

  归根来说,萧红笔下的生死场是让人愤怒起来却流不出泪的黑土地,读起来只觉得乏倦忍不住哀叹。被男权支配的可伶女性,被土地支配的悲哀男性,被畸形扭曲社会支配的几千年来未曾改变的封闭农民。这些被束缚着的男男女女或者更贴切的说是动物日复一日的忙着去播种,收割,繁衍,活着的目的是去死,去创造生,无限的循坏着这一个单调的圈。人们从不为了爱情生活,也不为了其他高尚的情感,只是为了生殖和繁衍,继续一代又一代的畸形,和旧时代的小脚一样丑陋和可怖,但这一切在生存温饱前都被催毁的只剩了烟灰,无着落的飘散。

  物质上的短缺或是精神上的匮乏都让人无止境的堕落在深潭。

  萧红写出了这样的生死场实在是怪得令人惊绝。

  《生死场》匆匆忙忙的生,也匆匆忙忙的死,匆匆忙忙的繁衍复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