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敦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敦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4 21: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敦煌读后感精选10篇

  《敦煌》是一本由井上靖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敦煌》读后感(一):景祐二年

  赵行德大梦一场错过殿试,集市遇西夏女子后,便如倾斜的树枝,越走越远。他随遇而安。比起生活在河西多年的曹延惠、尉迟光等人,他反而是最适应沙漠生活的人。他没有特别执着东西,也不把自己的生命视为重要的。在沙州等候西夏军的入侵时,他对离开开封的近十年的追溯是“既没有出于他自己意志力量,也没有被意志以外的东西支配,只是水往低处流那般顺乎自然地到了今日”。主张安边策的大宋举人,西夏的前锋汉军,想杀李元昊的朱王礼部下,阵营身份变换得那么直接,没有犹豫,也不显矛盾。他潜心学习西夏文字和佛教,也可归结于际遇。只在尉迟光和他抢夺回鹘郡主的项链时,特别强硬过。可玉珠散开后,疯了一样扒着沙子寻找的只有尉迟光。

  朱王礼原是灵州失陷时被西夏俘获的宋兵,他以此为耻。成为西夏的汉军后,他像是为战而战。他勇猛果敢,享受漫长的征战,也享受间或的休憩玩乐。他知道自己的结局就是战死沙场,但最好还有人给他树一块汉字书写的墓碑。意外是遇到回鹘郡主,爱上她又失去她。赵行德返回甘州时,“两年不见,朱王礼老了许多,脸上失去了光泽”。而做出杀死李元昊决定的朱王礼“在行德看来,显得反而较以前更年轻了”。为情所困的朱王礼更像个英雄了。

  曹延惠出场便是主动归降李元昊。看似贪生怕死的人,可在西夏入侵时,他没有随族人离开,而是留守沙州而亡。不像他哥哥,他没有曹氏家族的血性。他笃信佛教,痛恶战争带来的破坏。瓜州城覆灭对他已是重击。沙州,尤其是千佛洞,成了他的最后寄托。“他连珠炮似的问出几个愚蠢问题:我的部卒,那些瓜州兵怎么样了?城里的老百姓呢?”

  尉迟光很骄傲。哪怕他实际只是个做惯趁火打劫勾当的商人,他的内心也是高傲的于阗王室。他把自己束缚在这个身份里,又自信敏感。结局中他重返千佛洞,被雷电劈死。“死不了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想到这儿,行德对这个极自信的恶徒,竟生出一丝前所未有亲切之感。”

  因为一段话写出这样故事的井上靖太厉害了。除了不为人知真实往事,没有更好的可能了。

  《敦煌》读后感(二):白云苍狗,惟敦煌永存

  这是一个关于藏经洞由来的传奇故事。宋国举人赵行德进京赶考,因瞌睡错过殿试,失魂落魄中救下一视生命如无物的刚烈西夏女子,得到一块绣有看不懂的西夏文的布片,因好奇震撼决意前往黄沙漫天、刀兵四起的沙州(敦煌)。自此,赵行德的人生与敦煌的历史变迁交织在一起。

  不少评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够生动丰满,在形象塑造上缺乏表现力,比如促使行德顿悟的回鹘郡主连个名字都没有。但我觉得这样的平淡描写却很符合在西夏崛起与大宋开战抢夺领土的战乱时代小人物随历史沉浮的无奈的沧桑感。

  赵行德的一生,因一个念头,从大宋的中心开封一直到西域的甘州、肃州、瓜州、沙州、兴庆;从一心做官的文人到在战场出生入死的西夏军前锋;从一眼万年的爱情到勘破生死领悟。行德的一生是个传奇,看他一步步走来,又是必然,似乎此前的寒窗、征战、学习西夏文、与回鹘郡主的相爱又别离、翻译经卷、结识尉迟光,都是为了之后在千佛洞中藏匿经典准备,藏经就是行德的宿命。行德终于完成了一生的伟业,那些经典也因此得以保存,成为人类文明的珍宝。

  小说最后藏经洞终于被王道士发现,我并没有觉得沉痛,反而如释重负。千年前行德和僧人们拼死保护的经典终于被世人所知,人们所熟知的历史终于上演,围绕着那片土地的生死传奇、腥风血雨、爱恨情仇都已湮灭在时间中,惟有敦煌的石窟和黄沙一直默默地矗立着,见证世事变迁。

  “维时景祐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空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安置洞内已。伏愿天龙八部长为助护,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郡主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敦煌》读后感(三):诚实残忍

  小时候电影频道每次放《敦煌》,我都会被开篇长得很像老妖怪(小时候审美)的西夏女给雷得换台,但是还是会被电影中那种神秘氛围吸引。

  上周终于看了原著成功避开西夏女又感受了神秘),有如下几点感触

  1)回鹘王女作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虽然她出场很少),让人难忘,她从城墙上纵身一跃的那种克制的写法,悲剧却又添了一抹隽永,朱王礼之死也有同感;

  2)对于朱王礼对回鹘王女的占有这段描写,觉得意料之中却又是情理之外,对于我这种长期活在言情小说这种不真实世界的人来说,感觉到一种诚实的残忍,对于赵行德过了一年之期才回去赴约也有同感;

  3)人物的塑造虽然颇见功力却有些二流,其中虽然每个人都很有个性,但是却有种脸谱感,特别是喜欢大喊大叫的朱王礼和尉迟光,很有日本漫画感,立体却不够深刻

  4)人物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很有特点,让你不时笑出声来,刻画得很生动;

  5)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打人耳光或者揪衣领把人提起来?

  《敦煌》读后感(四):文学的腕力 ——评井上靖《敦煌》

  习书法的人一般都得练习腕力。小时候我练习硬笔书法时下笔很重,字就像刻在纸上一样,字体虽然方正却没有力道。之后习毛笔,还是下笔有重无轻,以至于字体非常幼稚。直到初中以后,写字的力开始集中在腕部而不在指端,方才遒劲。我们所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无不在于此,方正、流利、遒劲,以为书法家下笔很大劲,其实用力只在腕部。

  文学作品也是一样,有些故事跌宕起伏背景渲染浓厚,人物内心刻画深刻,然后读了以后却很快遗忘,有些作品则不然,叙事风格平淡,没有伏笔,没有大量的心理描写,没有激烈的用词,只有安静的叙事,就像一个沧桑的老人讲故事,他不像说书先生那么引人入深,但故事却震撼人心,无法忘怀,正如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一样,使的是腕力。井上靖先生的《敦煌》一书,正是后者风格。沙漠、战争、文化宗教、爱情,井上靖先生只是娓娓道来发生的故事正如命运安排,没有刻意,不容反抗。然而大漠孤烟、战场厮杀、文化与宗教,决绝之爱的描写详略得当又足以印象深刻。

  井上靖先生是一位有这敦煌情怀作家,该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正如我所知道的其他日本作家一样,或许这也是日本文学固有的风格。

  书的故事只是虚构,而主题却是永恒。同雨果高尚人文主义一样,《敦煌》的故事里有爱情——回鹘公主那贞烈的跳落令人痛惜、哀伤,更有对和平向往和保护文化的决心——男主赵行德在战斗之时以一名文人的志气和坚持,将经文运到敦煌莫高窟的情节,便是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期盼遗憾的是,莫高窟所藏的经文虽然免遭战争毁灭最终还是被盗运出境。有人不无感伤的说,或许这就是这些宝藏的宿命。

  :

  写此书评之前我特意找了同名电影观看,电影摄于1988年,无论演员服装和妆容、道具、场景建筑甚至文字(西夏文)等皆可看出此片的精良。虽是老片子,且部分情节有改动,但总体终于原著,不得不承认日本电影优良。

  《敦煌》读后感(五):那年,你许下要回来的诺言,但你食言了!

  在网上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怀疑这本书是不是小时候看过的《敦煌》电影里讲的故事。因为这部电影给我留下来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原来古装剧可以拍得这么好,这么有历史的沉重感。

  于是也记住了敦煌,记住了莫高窟,那里的佛经以及可能发生过的凄美故事。再后来才知道这本电影原来是日本人拍的,在两国关系甜蜜的时候。

  我的感觉果然是真实的,因为他是井上靖。这位日本作家很明显比大多数中国人更了解发生在这段发生在中国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他虚构了几个小小的人物,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敦煌,这个因佛经和壁画而蜚声世界的地方

  西夏这个国家和建立它的民族,如今已经湮没在过去的时光里头了。这个党项人建立的国家有多神秘,以致于我在前些年还看到过一部书《王族的背影》,有一个作家还穷其一生去探寻这个国家末世败亡子孙的漂迫之路,也有意思

  好在前段时间看了《河西走廊》,这本记录片中有关于河西走廊大概的地理图。汉武开拓的河西四郡到底是在哪里脑袋里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所以在看这本《敦煌》的时候,才能明白人物这十几年跑来跑去,大抵经历过什么样的辛苦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行万里路,哪里知道书上所记载的地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不过,现在有这个可能了!还是要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有了电视,让一切可以用这个影像表现出来的东西,可以通过它,用我们的双眼去感触,哪怕隔了千里万里,哪怕是异国他乡

  《敦煌》读后感(六):总有一些信念值得坚持

  一直无法忘怀第一次入疆的记忆。当火车开过西安进入宁夏、甘肃、新疆,入目是茫茫戈壁和沙漠,我震撼于大自然的残忍,他几乎剥夺了这片大地全部的生机,可当夕阳笼罩大地,我又震撼于大地所呈现的悲壮美感,虽然短暂却有着永恒的魔力,直击人心

  也一直无法忘怀那次的敦煌之旅。我坐在阳光下的沙丘上,看着月牙泉边熙熙攘攘人群,想着曾走过的洞窟,有抑制不住的悲伤

  《敦煌》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带着悲壮和伤感的故事,以大宋年间的敦煌为背景,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战事和争端,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及关键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的,也虚构了一些人物来让故事变得更圆满有始有终。作者讲述的方式始终是平淡而隐忍的,对于战争,也没有着力去描述场面的激烈或惨烈,往往是几笔带过,可就是这样淡淡的笔触,让我读到了深深悲凉,忍不住潸然泪下。作者虚构的主角赵行德,从一开始也是很模糊的,似乎一直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选择都带着随波逐流味道,甚至他的爱也是淡到看不出多少痕迹的,可就是这样的他,在最后关头,拼尽一切将经书从熊熊战火中完整保存下来。而朱王礼却是作者塑造得很有血肉的形象,为了爱情,明知不可能赢,仍选择去刺杀李元昊,只因那时他唯一能为所爱女子做的。

  《敦煌》里,爱情其实是很轻的存在,亡国贵女,敌国太子将军、将士,本可以是一个荡气回肠爱情故事,可在作者的笔下,只是几个瞬间的镜头结束了,偏偏就是这样的几个瞬间让我耿耿于怀。在那样的战火纷飞岁月了,生存都已经是很艰难的事情,爱情会是多么奢侈的馈赠!可即使是再艰难的时光,总要有希望和美好才能让生活继续吧,于是,爱情,就成了带着血色的花朵美丽而沉重。

  “家兄将会被杀,沙洲将受蹂躏,鸣沙山的佛洞将遭破坏,十七座大寺院也将被焚毁,佛经将被劫走,汉民族将遭受西夏人的惩治和报复”。这是曹延惠的恐惧,战争面前人命如草芥,可生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珍视,所以,他们才倾尽全力保护了经书的安全,维系了文明的延续。

  我仍在站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上的那些人和故事,早已在时光里远去了,可这片大地就这样永恒地停驻在这里,见证着时光的流逝,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可事实上不是什么都没发生,总有一些信念值得坚持,总有一些记忆永生难忘,总有一些情感沉淀

  《敦煌》读后感(七):充满和风的敦煌

  三年前修日本文学的千叶老伯曾向我介绍此书,当时也就听听,没摆在心上。最近在亚马逊看到此书,终于下起决心一读。

  大概因为井上先生描写的是带日式文学风格的西域敦煌,再经过一层日译中,总体来说比较平凡。感觉作者想呈现的是一个造化弄人,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的凄美故事。然而有些地方进度、转折都有点突兀,读时无法代入角色,只有一种幻灯片在飞过的感觉。当然,这也有少许“置身于时代洪流中”いわゆる「流される」という感じ。

  行德在等候殿试时的一场梦,使他脱离原定的人生轨迹,走进贫民区,遇上西域女子。过去接受传统文化灌输,而今未考而落第,被掏空了的的心受到了异域文化的巨大冲击,让他踏上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途

  期间遇到回鹘公主,又是一大转折。短短数天的相处(除去白天当兵的时间,可能加起来连一天都没有),背井离乡的行德与失去家国的公主之间会擦出多少爱火花,我难以想象。所以行德去兴庆后没有按照约定回来,也是情有可原的。好比一夜激情后的现代人之间,很难产生出真正的爱情

  但也是这一迟归,造成了无可挽救的后果。我非常欣赏回鹘公主的举动,正是她的奉献,间接地造就了敦煌。行德没能保护回鹘公主的遗憾,后来转化为补偿心理,上演了一场漂亮的骗局。

  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场景,就是行德与尉迟光在沙漠中争夺珠链的一幕。在珠子全部埋入黄沙时,他对公主那份凄美的感情,是否也随之没入历史的洪流中?

  有人说最后王道士贱卖敦煌中的经典,刺痛了国人的心,非常讽刺。那是不是说如果高价卖出,就相对地没那么遗憾?

  最重要的是,作者在前面也阐述过他对知识、书籍的理解。书籍跟财富不同,因为财宝、权力、生命属于个人所有,经典则不同,不属于任何人。谁也不能据之为己有,有谁真的那么做,他就是笨蛋了。因为知识不分享,不流传于世,便没有价值。因此,不管是保管在谁的手里,只要他们能好好保管,也不算什么大遗憾。反过来一想,如果当年没有外国人买走,谁知道会不会在文革中被破四旧,付之一炬?

  《敦煌》读后感(八):关于《敦煌》不得不说的三个话题

  读了井上靖先生两部作品。《楼兰》和《敦煌》,之前还看过井上先生的《风林火山》拍的大河剧。

  每次看完一部好作品,总是莫名的会绝对很震撼,脑子里会空上好长时间,亦或是莫名的觉得想哭。而《敦煌》很明显的属于后者。

  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一直觉得行文比较乱,主题也不够鲜明,甚至在读的时候总想着快点读完,然后才好读下一本书。可就是最后两页,聊聊数十行,让眼泪止不住的流。

  其实早该想到,以井上先生的文学素养,怎么可能会写一部无聊的作品。

  如果以后还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看日本人写的中国历史小说,我会坚定的让他自己来读井上先生的《敦煌》和田中芳树先生的《海啸》。

  我甚至难以理解、无法想象,出生于二十世纪初的井上先生对中国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日本很多作家、史学家都对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字里行间其实不难发现他们这种情感的流露。我时常认为只有真实情感的表达,才能真正的打动人心,而毫无疑问井上先生在这一点上要胜过田中先生。或许是因为战后的日本在文化界开始对中国出现相当的抵触情绪的原因,而在战前出生的井上先生则完全没有受到这种对冲情绪的干扰,甚至把这种情感带到了战后。

  对于敢于正视历史的人来说,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历史无疑是幸运的。

  而相对于宫本一夫先生这样不得不用理性来对待一切的考古学家来说,像井上先生和田中先生这样能够让自己主观的情感流露出来则更是难能可贵。

  今年想要走一次河西走廊。从平襄侯的家乡天水开始,然后是飞将军李广戍守的张掖,冠军侯霍去病洒酒入泉的酒泉,立威西域的武威,再跟着井上先生的脚步到敦煌,西出阳关、玉门关,直抵楼兰、武帝颁布罪己诏的轮台和耿恭喋血死守的疏勒城,一条流光溢彩的丝绸之路。

  ------------------------

  时年开元天宝,安史之乱尚未发生,或者说是高仙芝尚未兵败怛罗斯罢。

  即使是在梦枕貘的《阴阳师》中,亦记载了这些年的盛况。舞榭歌台之上,贵妃起舞;席间,太白赋诗,李龟年奏乐。唐二都之繁盛,见于史册。

  前些年,文成公主嫁入吐蕃,缔造了唐蕃三十年和平。文成公主为吐蕃带去了一批匠人,让吐蕃地区的科技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却也为后来持续两百多年的唐蕃战争埋下了恶因。

  自孝德天皇之后,东国屡派遣唐使入唐,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便是这些年的杰出代表。 然而奈良时代天平年间这些年,真正对东国文化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却还是鉴真大和尚。

  短短百年间的繁华,奈良便成为日本最重要的古都之一,可以说这和鉴真东渡平城京是分不开的。

  扬州一别,天宝却已成天平。鉴真告别的不光是扬州,还有故国。——时值盛世之大唐

  六次东渡,终到日本,和尚却已成盲目之人。唐招提寺的建造,和尚便是以心代眼设计。

  天平之甍,天平年间文化之脊梁。

  而鉴真终无愧于天平之甍的名号。

  -------------------------------------------

  首先,日本人对西域的研究其实是比中国人更为深刻的。不管是井上靖的《楼兰》还是《敦煌》,其中很多关于西域的风土和当时西域的社会现状,都是我在其他中国的书中所没有接触过的。例如西夏和回纥都有很多汉人,并且这些汉人还作为西夏和回纥的军队参加战争。如果不是因为对此了解程度低,或者是出于民族主义的原因,在中国的一些书籍中对此都并没有记载。

  并且,关于当时战役时一个士卒能起到的作用和他对战争的理解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例如赵行德在参加战争之初,对这场战争的规模以及胜负的了解程度都十分之低,甚至他能做的就是被绑在战马之上在沙尘中来回的冲锋。当然,关于古代战争的这一点理解,在后来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中也有所表达。

  西夏人对汉人军队的使用方法和回纥人也有相当大的区别,这个应该和他们的战略部署以及作战方式及理念有关,不过书中都没有提到具体的缘由。

  不过就作者的立场来说,还是比较鲜明的站在了宋朝一边。在《敦煌》无数次的提到,当时的西夏国已经不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具有一定文明程度的国家。但是井上先生在描写战争对宋和西夏的影响之时,并没有提到过关于西夏的一部分,而是屡次阐述战争对于宋朝所带来的灾难。包括赵行德和朱王礼在对于宋朝的态度上,也显得比较暧昧,至少他们所在的这支西夏汉人军队并未于宋朝有过作战。如果说在《敦煌》一书中,井上靖的态度还显得比较中立的话,那么他本人在后来所写的《孔子》则比较能说明问题了。作为一个文坛巨匠,把绝笔之作用来写儒家文化的影响,应该算是能比较鲜明的表达他自身的立场了。

  而在全书最后几页,算是对整个故事有一个点题,或者说是表明作者为什么要写《敦煌》一书。可以认为是对于文明流失的一种遗憾,也算是警醒中国对文化的保护,不管他本人初衷如何,至少在成书的时候的确应该能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当然,写《敦煌》一书和《楼兰》不尽相同。或许写《楼兰》只是因为对于这个文明的考究并延伸出的一种想法。而在写《敦煌》的时候,则应该还参杂了他本人对于佛教的信仰在其中。井上先生获得佛教文学奖的《天平之甍》在这方面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相比《敦煌》和《楼兰》这两部小说都有一些积极所想要表达的东西不同,《天平之甍》其实反倒显得比较平淡。

  不过《天平之甍》一书中提到普照和荣睿在到达洛阳后,觉得自己的故国日本及国都奈良是那么的贫穷和落后,作为一个日本作家能够正视这样的差距很正常,但是能用这么直观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还不带丝毫辩解的则真不多。这基本可以认为是,井上靖在历史观构造之时的应该是战前,而战前的日本对于中国的态度应该还是比较积极的。

  如果说我单纯的把喜欢写中国历史小说的日本作家定位为亲华派,那么从井上靖和田中芳树对于中国的理解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于中国看法的变化。在田中芳树的《海啸》一文中,作者虽然也力图保持中立的角度来描写当时的情况,但是其支持南宋的观点依然显得十分强烈。但是在关于弘安之役后日本人对于蒙古人、色目人、朝鲜人和南宋遗民的处理方式上,所持有的看法则和井上靖有较大出入。大概和他历史观受战后影响比较重的原因吧。

  井上靖在《天平之甍》一书中比较明确的提出了日本对中国的暧昧态度,例如无数次的明确指出唐时奈良和长安、洛阳乃至扬州都有巨大的差距。虽然这些都是客观的记述,但倘若换作一个历史观在战后才成型的日本作家,大概还是会附加上一些对平城京的吹捧之词,这样至少显得现在日本人所奉承的古都奈良不那么寒碜,而这在井上靖的文章中则都是没有的,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赤条条的平城京,当然他也没有去贬低奈良。

  弘安之役后,日本人俘虏的蒙古军队中,蒙古人、色目人和朝鲜人全部斩首,而独留下南宋遗民在日本生活。并有说法认为福冈县的唐人町便是这些南宋遗民最早生活的地方,当然这个说法不管真假,至少有且只有南宋遗民没有斩首并被礼遇的事件是可考的。而在崖山海战之后,日本人曾为南宋的灭亡而举国素缟、披麻戴孝。由此可见弘安之役后,日本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处置,是出于当时对宋朝的一种膜拜态度。但是这在田中芳树的《海啸》一书中则被理解为因为宋朝虽强盛却并未兴兵日本,所以日本采取的一种回报态度。即把宋倭之间的邦交看作是一种平等的邦交,很显然这和事实是相违的。虽然宋和日本邦交的确很和睦,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处于一种膜拜和被膜拜,或许在邦交上是平等的,但是在相互的认可度上则应是有较大区别的。

  前面已提的观点是,凡是喜欢写中国历史小说的日本作家都可以理解为是亲华派。这里补充一下,至少他们会亲传统意义上的华夏。如果不是,他们也没有理由反复的写中国历史小说。在这个前提之下,可以看出田中芳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理解,和他所接触到的历史观是分不开的。要知道,从田中先生的《银河英雄传说》中可以看出,田中先生的历史观是极其严格的,即使是主角也必须遵从这些残酷的历史观而不受主角光环的照耀。

  而在梦枕貘的《阴阳师》一书中亦提及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虽然他也没有直接的对比来说明,但是在他的描述之下(既选择的形容词等),俨然平安时代至少在文化风华上并不逊色于唐朝太多。梦枕貘则和田中芳树同样是战后出生的日本作家,可以看出他们的历史观和战前出生的井上靖实际上是有很微妙的区别的。因此我们也不难看出日本战前和战后的历史观教育大致都什么样的。

  《敦煌》读后感(九):《敦煌》

  这是一个日本作家以中国宋朝为背景写的中国西部的故事。我已经记不得为什么这本书会引起我的注意,可能是一个什么书单推荐过吧。

  作者井上靖,是一个日本人,但是写了大量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除了这本《敦煌》,还有与其同名的《楼兰》和他晚年大获成功的《孔子》。

  其实《敦煌》这本书,从头至尾基本没有写《敦煌》的那些精美的壁画,甚至连“敦煌”两个字都很少出现,在北宋年间,“敦煌”叫沙州。而沙州这个地方,直到小说的最后两个章节才出现,之前大量的笔墨写的是瓜州(我得论文要是也这么写,就废了)。

  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北宋年间的一个落榜秀才,因为一个巧合对西夏文产生了兴趣,带着探索西夏文字的目的,离开开封前往中国的西部的故事。又阴差阳错的被抓了壮丁,在一次战斗后,认识了突厥王女,从而产生了要保护王女的冲动。后来,不得不离开王女的时候,许下一年后便回来的誓言。因为没有遵守承诺,王女成为了西夏国王的女人。当两人再次相见的时候,主人公的内心因为没有完成诺言是愧疚的,王女为了表明心迹,从城楼上纵身一跃,更加重了主人的愧疚心里。因为对王女的愧疚,主人公开始接触佛教,最后为了在战乱中保存几万卷佛经,不惜牺牲一切。

  主人公在那一霎那领悟到,原来之前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今天可以有机会为佛祖保存这些佛经。而隐藏佛经的地方就是敦煌所在的千佛山。

  因为是日本作者的关系,整本书带着一种愧疚,报恩的气息,而这种恩情的来源却没有任何的事件所依托,可能仅仅是王女一个温婉的眼神。这就是日本文化所宣扬的精神。

  总结起来,这本书不枯燥,没有什么激烈的情节冲突,也没有什么悬疑,一切就像流水一样,缓缓流淌,而你总是想知道这“水”最后流向什么地方。

  非常适合长途飞行阅读,也适合在慵懒的午后,找个咖啡馆阅读。

  《敦煌》读后感(十):价值

  也许是翻译的水平有限,整个故事没有让我觉得有多吸引人,也没有太多的感动,那一些心理的情节的描述没有给我感观和心灵多少触动。但是当赵行德用尽办法将那些经卷藏进洞窟时,我突然有一种想法,如果不被发现,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浩劫。

  是的,一个道士,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了那些文物,以极低微的银钱将它们一一运出敦煌。而后能留下的也是他对自己良心的一种谴责,也许面对那些藏品时他该想到,这些是先人用尽心力藏下的,却如今却成了他贪婪的资本。

  文物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的,全书结束的时候,我心中有一种深深的落寞感,一种难言的苦涩。是一种难过,对全书冗长的描写突然有了一种深刻的认识。一切,只为了最后这一刻的感动和失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敦煌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