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平线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平线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6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平线读后感精选10篇

  《地平线》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平线》读后感(一):生活该把时间及时间的流逝变成什么?

  1,不要被一本书不成文的理由吸引。

  2,如果你坚持这样做,那么浪费的是你的时间和精力

  读罢此书,得到一个这样的lesson:我并不喜欢奇怪诞的手法

  根本原因:读此书是因为看到封面上的“西蒙娜和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至世界奖”!

  再看包装页,提到米兰昆德拉也得过此奖。

  但是,一本书,无论如何也会有它的价值,找到值得欣赏地方,虽然没有那么多!

  《地平线》讲的是让-博斯曼斯在寻找它的暗物质会议四十年前的一段偶遇。但是,他21岁,拥挤地铁口,被人群与一位姑娘(玛格丽特-勒科兹)被挤到了墙边。姑娘但是在一家代理行担任秘书工作,博斯曼斯在一家叫做沙漏的出版社工作。二者巧合,都在逃避秘密:姑娘在逃避以为追她的男的,博斯曼斯则在逃避他户口簿上的母亲和另一位总是站得笔直的和母亲一起的男人。二者在二战的社会阴影下生活,被社会所抛弃!所有人急乎乎都迷失了方向,生活在边缘之中,摆脱不了过去的幽灵,无法留着自己喜欢的人,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没有正当权利。这些人消失之后都会变成幽灵,无法到达希冀着种种许诺与希望的“平行线”。时间流逝,到了六十岁,那地平线是遥远而又幸福的过去,是失去的时间,但你会在头脑中不断摆弄他,如同在玩拼版游戏

  于是,同样的问题出来了:生活该把时间及时间的流逝变成什么?这,或许永远找不到答案

  现实总是充满不确定因素

  年轻时,你对事物看法会很悲观,后来,时间一年年过去,你会看到事情不是那样一清二楚。过去使你感到痛苦的事情,你有时会觉得微不足道

  摘:

  1,你会和同一个人迎面遇见两三次。你若是不跟这个人说话,那是你的损失

  2,所有人都会遇到坏人

  这事无关紧要,只要你不理他就行。

  3,她的一生,在失眠时,在塞维尼旅馆房间里,她想起一些短暂片段,他感觉到自己在乘火车旅行,车厢不断摇晃,他生活的节奏也是如此。(好比喻)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1945-),法国作家。 1968年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一举成名。后创作的《夜间巡逻》(1969)、《环城林荫大道》(1972)均获得法国文坛上的重要奖项。1978年发表的《暗店街》获得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1996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奖。小说主题都是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他的作品、尤其是前期的小说大都以神秘父亲和二次大战环境为主题,他要描写这些他并未经历过的故事,就必然要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的手法结合创作小说。

  《地平线》读后感(二):《地平线》印象

  最喜欢的是小说的神秘气氛。相恋和憎恨的人在巴黎街道上随时可能相遇的引诱,但又随时可能消失的威胁,都在一个叫做“地平线”的远方控制着。

  完成起承转合的正是主人公博斯曼的这样一种预感:随时可能消逝的危险和空落,“在那个时期,有这种感觉,会跟玛格丽特一起消失在人群之中”。最初相见就携带着如此预兆,随后是一个梦,强化了人物在人群之中的弥散感。“这个梦如同一道亮光,照出了过去的真实情况,照出了他和玛格丽特一起走过的一条条街道和遇到的一个个人。”……还有梦和字体之间的隐秘联系,“为什么字体全部细小,使人有焦虑和窒息之感?”

  生活在改变,被辞退,换城市,寻觅新的职业,躲避可怕的追踪者……不是不确定而是始终不停的动荡,让小说有一种撕碎的残破的凉意

  重新相聚只是希望,是四十年后的时过境迁的替别人,带一个话儿。温情的结尾,却也是悲伤的结尾。

  《地平线》读后感(三):应该再读,没有读太懂

  读的有点迷糊,没有太明白地平线的含义。地平线是希望?是未来

  但是有两个感悟

  1、每天的日子平淡相似,没有多少轰轰烈烈惊涛骇浪大事。多年以后,我们不知道哪一个瞬间还会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相对于我们会遗忘的,我们能记住的太少了。这少的可怜的我们能记住的瞬间中,也许是某个阳光温暖的午后在某个街角的驻足,也许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向陌生人的问路,也许是一个表情,也许是一个拥抱......也许具有深刻意义的我们遗忘了,记住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无丝毫意义的那么一瞬。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记住了这个瞬间,是不是那一刻大脑开启了什么特殊模式?有的时候,我仿佛觉得也许记住的是在梦中的某个瞬间,也有时,在梦中,我仿佛觉得这场景似曾相识,好像真的发生过。

  2、相见不如怀念,对人是这样,对某一个地方也是如此。《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一段话,“假若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刚刚开始,那他们可以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件物所知的意义便各不相同。”对于曾经亲密无间的人,多年分别后,最恐怖的事莫过于,各自的生命乐章中,每个音符有了不同的含义。

  《地平线》读后感(四):回忆之书

  这是回忆之书,关于遥远的地平线。地平线是一个永远存在的地方,又永远无法到达。地平线在不同的时间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如莫迪亚诺所说,“在我们二十岁时,这发亮的线条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未来的种种许诺和希望,到了六十岁,地平线是那遥远而又幸福的过去,是失去的时间”。

  《地平线》初看像一个爱情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博斯曼斯的男人和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女人之间。继续看下去,似乎又变成了悬疑小说。玛格丽特在躲避着一个叫布亚瓦尔的神秘人物,而她自己的身世似乎也像布亚瓦尔一样神秘。接着,博斯曼斯也在躲避着那个作为他母亲的红发女人和像还俗教士的男人,他们粗暴地对待他,扰乱他的生活,整个不安氛围令人觉得要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最终,没有什么恐怖的事情发生,一直跟踪玛格丽特的布亚瓦尔消失了,直到老年,博斯曼斯才在巴黎见到一个叫布亚瓦尔的房地产中介。《地平线》最终没有成为一部悬疑小说,悬疑小说的层层铺陈只为了揭开最后的答案,但莫迪亚诺没有给出答案,没有完整圆满的故事,只留下莫测的氛围。

  《地平线》的时间线是错综交叉的,是一条时间迭加在一处的走廊,面对面走过的人也许就处在不同时间内,像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平行时空。莫迪亚诺的平行时空并不通过穿梭机一类的超级设备,只存在于他的笔下,和人物的心理活动中。小说开始的时间是博斯曼斯的老年,回忆四十年前在玛格丽特任职的公司办公楼前等待她的情景。然后,时间再次后退,回到两个人初次在地铁站相见时,紧接着,跳转回博斯曼斯等待玛格丽特下班的时间。故事继续前行,缓缓发展,忽然又闪入玛格丽特的回忆,视角转换的同时,时间再次跳转,来到玛格丽特在瑞士洛桑巴盖里诺家做教师的时候。她到洛桑是为了躲避布亚瓦尔的纠缠,布亚瓦尔却跟踪而来。时间又一次回溯,回到玛格丽特初次认识布亚瓦尔的阶段,之后再转回到洛桑。之后,玛格丽特为躲避布亚瓦尔离开洛桑,来到巴黎,和博斯曼斯回忆中的时间点融合。小说就这样在记忆的不断交缠中,在时间走廊里左右踱步。给我的感觉仿佛在走向地平线,但地平线忽近忽远,有时,刚刚开到的地平线又到了身后,四面环顾之际,一时间失去了方向。但这种踱步并非无序的意识流,《地平线》内穿插的时间,有谨严的联系,缜密的呼应。通过精巧的时间安排,莫迪亚诺推动着故事发展,用并不急促的节奏,营造出迷雾般的心境

  玛格丽特消失了,四十年后,博斯曼斯偶然在咖啡馆遇到玛格丽特当年的雇主伊冯娜·戈谢。当年她和她的丈夫普雷特尔医生因参加某个神秘宗教组织,遭到警方逮捕,玛格丽特也被牵扯其中,为了避免麻烦,她选择乘上夜班火车离开了法国,从此杳无音讯。但莫迪亚诺不喜欢将所有的话说尽,他没有让博斯曼斯走上前去询问伊冯娜·戈谢,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究竟因为什么入狱。不是什么事情都有答案,也并非都需要答案。小说的最后,博斯曼斯来到柏林,那里有一家书店店主名字叫玛格丽特。莫迪亚诺没有去描述两个恋人四十年后重逢的景象,只让故事戛然而止

  整部小说中,莫迪亚诺优雅地踱着步,在时间的迷宫里一次次穿行。像是漫无目标,却有着明晰的地平线。地平线是所有人不断寻找的目标,是博斯曼斯的爱情,是布亚瓦尔的追逐,是玛格丽特的躲避。然而,没有人能走到地平线,来到世界的边缘,在这个没有边际的世界上,地平线永远存在。我们走向它,探寻着,又失落着。也许,面对地平线最好的方式是像莫迪亚诺那样,远远地凝望。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读书公众号“闲书过眼”

  《地平线》读后感(五):时间艺术与艺术时间

  一对年轻的恋人,一位时隐时现不速之客,不同的雇主,不曾叙说的往事东躲西藏的生活,未消散的战争阴霾,巴黎的街道,无声的离别。这一切都像迷雾一般出现在主人公博斯曼斯老去了的作家的头脑中,他试图拼贴起四十年前那些早已化为碎片的生活往事,这些片断构成了这部迷宫般的小说。

  博斯曼斯称这些曾经出现的男男女女破碎了的往事为“暗物质”。这些暗物质已然尘封在了记忆里,消逝在了时间中,它们没头没尾纠缠不清。而作者莫迪亚诺的叙事同样如此,他无意写清事件与人物的来龙去脉,更谈不上什么完整清晰的故事情节,博斯曼斯为何要逃离自己的母亲?他的亲生母亲在哪里?玛格丽特·勒科兹为何要躲避布亚瓦尔?她因何生于德国?这些问题,作者都不予解答并且根本无意解答。同时作者用不间断的插叙闪回和复调叙事等技巧使其更加模糊。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或大或小的“暗物质”本身是重要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莫迪亚诺赋予其中的主题是一个永恒迷人概念—时间。他的问题绝不在于追忆逝水年华,而在时间,时间究竟如何使那些人与物消逝其中而成为“暗物质”,时间究竟如何使我成为我,在不停流动的时间线中,我能否与她们再相见。

  这里出现了一个显然有些矛盾事项,小说的名字叫做《地平线》,即关于空间的语词,它是怎么与时间之流关联的呢?我们可以从原文中得到答案。博斯曼斯在修改他第一部小说的打字稿时,感到“走到一生中的一个十字路口,或者不如说是一个边界,他在那里可以冲向未来。…那些晚上,这个街区的条条街道上空无一人,十分安静,这是一条条逃逸线,全都通向未来和地平线”。是“逃逸线”连通了时间与空间的场域。

  德勒兹在《千高原》中区分了生命状态的三条“线”,在模态化的坚硬线中,人生完全固定与切分成一些断片,例如“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在分子化的柔软线中,他虽然仍被总体的切分,但可以较为自由的创造与生成。而在第三条线即逃逸线中,则可以达到绝对的创造绝对的生成与真正的自由。德勒兹信奉原初的生命力量,相信其中的内在性与肯定性。而莫迪亚诺显然要悲观的多,他的博斯曼斯最终没能抵达逃逸线,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种种事情中随波逐流”,与大多数人一道汇入了单调潮流。这样就来到了第二个问题:真正的自由是可能的吗?同样关乎时间,关乎线性的时间。

  现代社会里,逃逸线或许是永远无法达到的。鲍德里亚曾经不无残酷表达出了这个真实:结束时间的线形,语言的线形,权力的线形的形式是唯一的大形式:死亡与毁灭的形式。我们能够看到的真正的自由是属于以下几个人的,尼采或许是自由的,他因此发疯;阿尔托或许是自由的,他所以殉难;塔可夫斯基或许是自由的,他为之牺牲

  但是,莫迪亚诺的道路是通向绝望吗?恰恰相反,我们在小说的结尾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博斯曼斯动身前去寻找玛格丽特。即便小说没有给出最终的结果,但表明他已经开始反抗线性时间的统治,开始试图去寻回那些“暗物质”。博斯曼斯的抗争是一位作家的抗争,是文学(艺术)的特权。

  杜拉斯在《中国北方的情人》这部“重写”《情人》的作品的序言里写道“提起笔,我又成为在写作的作家”,艺术时间为自由打开了一条通路,即便最终无法抵达逃逸的地平线。而时间本身在塑造了无数“暗物质”的碎片之外,也塑造了其中的点点闪光,它予我们以慰藉,那是昨日的馈赠与今日的永恒。

  《地平线》读后感(六):时间与地平线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这位法国文学界有扛鼎之力作家真正走入我们的视野,应该是在14年诺奖之后。而事实上,虽然获得了这一无上的文学殊荣,他却并没有成为主流文学读物的主宰者。或许是因为他的文字过于纯文学,难以在普通大众中获得阅读的普及。但是,这一部不长的《地平线》,却足以让未曾了解过他的人肃然起敬。

  整个故事围绕着博斯曼斯的回忆展开。40年前的一次偶然,使他与来自柏林的玛格丽特相识。他们的身世有很强的相似性:玛格丽特从德国“逃离”,却又被布亚瓦尔一路跟踪,不断转换着本就不踏实的工作;博斯曼斯则同样有尾随者,他的“母亲”以及一位德国还俗教士,不停的讨债让他四处躲避难以安宁。二人的相识并未长久,就被突如其来的警察调查打断,玛格丽特出逃法国生死未卜。博斯曼斯跨越40念的追寻终获希望,而小说却在此处戛然而止。

  整个小说都仿佛笼罩在一股迷雾之中,这一方面源自莫迪亚诺迷雾般的叙事方式,故意模糊的细节和常常终止的情节,另一方面也与闪回式的表达有关,因为整个故事就架构在博斯曼斯破碎的记忆之中,如同在描写他的梦境。莫迪亚诺的作品离不开“寻根”这个深邃的词语,在本作中,我认为“根”既指博斯曼斯和玛格丽特遥远的身世、战争之中的国家和难以抓住的浮沉命运,又意在对于时间流逝的哲学猜测。每一个生命本身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对于永恒的时间又是渺小而无意义的。无论是幻想未来还是追忆过往,都如遥远的地平线一样只能想象,而无法加速生命或者倒回过去,也无法穷尽生命中的所有可能性。那遥远的地平线,正暗示着人生的命题,关于永恒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平行的众生眺望着相同的地平线,眼望可及,却从未到达。小说的结局是现实的,因为时间本身就赋予未来无限的可能。也许玛格丽特在那里,又或许不在,那并不影响小说对于“地平线”这一命题的阐述,反而更加增强了对其“触不可及和多重可能”的表达效果。

  整个小说读下来,虽然前半部分如同置身迷雾难以厘清故事脉络,但后半部分可谓把前面的题设全部给予了解答,读罢只觉唏嘘。莫迪亚诺对于故事进度的把握与对气氛的掌握可谓均属上乘。另外,行文之中有很多第一遍阅读不会去注意的微小细节,却与后文的一些细节相呼应,比如说开篇第一页,“他买了一本黑色仿皮漆布面记事本,放在上衣内侧的口袋里”,这早早地就与后文小彼得的那本仿皮漆布面记事本相呼应。若有兴趣二次阅读这部作品的话,留意一下这些细节也是很有趣的。

  《地平线》读后感(七):读不明白

  我跟风了。

  我智商拙计了。

  之前说过,读一个作者的作品最好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很不幸的是,我再一次中枪了,在对作者毫无了解的情况下,选中一本“最具玄学色彩”的作品。

  《地平线》——莫迪亚诺,2014年诺奖得主。

  简介完毕。

  不长,12万字左右。每一小节的内容我是明白的,但各节之间感觉没什么联系,到最后一节的时候忍不住了,看了下故事梗概,嗯,和我理解的大致不差,可是,这根本就不算是情节好吧?

  一般来说,小说分两类:一类注重情节,有实感,但不会有太多精神上的启迪;一类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缥缈,大多会引发内心的思考。

  这次我两个都没得到。

  读书的时候,还是需要做些准备工作的,例如本书写作背景是“二战”法国沦陷后。

  反正,法国人读这本书,绝不会像我这样。

  看过一点关于本书的评论,很不喜欢“……,正是作者高明之处”这类说法,你是真的觉得高明,还是因为他是诺奖得主,所以“很高明”?

  还有,别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翻译,译得好不好,读完第一遍了解作品后,再作计较。

  《地平线》读后感(八):结构和特色

  小说的结构很有意思的,围绕着勒科兹先后做过的3任家庭教师展开的记忆挖掘,骨架子是这个,还有两个视角,一个是男主人公博斯曼斯,一个是女主人公勒科兹,后者似乎还带有一点 博斯曼斯的主观。这个3任的分别是一任是菲尔纳教授夫妇,一任是巴盖里安,此人似乎是单身带孩子的,小说中写了勒科兹委身于他。一任是普特雷尔大夫,还有似乎是女雇主,只是身份不明,呵呵。

  小说的材料是很多的记忆的片段,博斯曼斯对这些记忆的片段反复的细嚼,以期找到一些真相,我们在后面看到小说结尾的时候写了最后一任家教的雇主被3个男子带走,博斯曼斯没有参与其事,只是一个局外人,勒科兹似乎是有关系的,她把小彼得送到指定的人家托管以后,她也匆匆地消失了。按莫迪亚诺的说法,像消失在地平线上一样。点题的比喻。

  这些片断很有意思的,又似乎是电影的镜头,俺想可能和新浪潮是有些 渊源关系的,所谓法国新浪潮,就是强调主观写实还有客观写实,这样一些手法,似乎在莫迪亚诺的这本小说里面,有些影子的:

  第一个片段是以梅罗韦为中心的记忆群,他的几个同事也是勒克兹的同事,梅罗韦是玛格丽特勒克兹的上司,那个公司叫做“黎塞留代理行”,最后看见现时中的梅罗伟。

  第二个片段是在苍穹咖啡,勒克兹想换工作,离开“黎塞留代理行”。

  第三个片段是在玛格丽特勒克兹的公寓里。

  第四个片段是费尔纳教授的公寓。

  第五个片段是斯图尔特职业介绍所。

  第六个片段是沙漏书店和出版社。

  第七个片段是玛格丽特勒克兹从瑞士到里昂

  ……

  使俺感兴趣的还有一点,既然是以失忆规定性开始的,那么如何结构和表述,这个有关失 忆的故事。诺奖的说法是for the art of memory ……云云。关于这点,作者摆了很多的噱头,暗物质啦,等等大段的开场白。细细追究,很有味道额,是一个特色。

  不说了,自己去看吧!哈哈。

  《地平线》读后感(九):走向地平线的旅途

  昨晚在做读书笔记抄录到其中几个句子,大意是二十岁时地平线是对未来的期望与诺言,等几十年风雨过后再回头看,回忆像海雾连接着现在与过去的那道地平线。当初不能释怀的如今也都平静看待。

  我想到这些年生命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思考每个人的出现对于我而言的意义,很多没意义的也就是他本来的意义。我们用灵魂带着肉体行走在平行的空间里,我和你之间隔着看不见的玻璃,没缘分交集这玻璃厚的像整个世界。能够彼此交集到一个时空点的人,有时匆匆说不上一声再见。书中描写的街角咖啡店,希望里面循环播放着那首好久不见,让读者进来歇歇脚,对着孤独的轨迹说声好久不见。

  《地平线》读后感(十):回忆、寻根、怀旧

  法国作家莫迪亚诺刚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中译本的书也早已读过,所以怎样也要评论一下吧。

  这本2010年的比较新的作品,是目前可以读到的他的最好的两部作品之一(另一部当然是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的很出名的《暗店街》啦)。

  就写作和创作手法来说,这部《地平线》要比过去的作品要成熟和来得好。

  回忆、寻根、怀旧是莫迪亚诺作品中的重要主题,如果你熟悉巴黎和二战背景的历史的话,你会读得更有感觉,因为作者经常会穿插一些作为那个时候(“过去”)的巴黎的地标、事物,让人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回到了那个时候。

  不过老实说,他和08年的勒克莱齐奥都不是太对我胃口的作家,看他们两个的话不如看还在世的图尔尼埃和让·瑞木松更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