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务虚笔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务虚笔记读后感10篇

2018-03-17 20: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务虚笔记读后感10篇

  《务虚笔记》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4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务虚笔记》读后感(一):邓晓芒《史铁生——可能世界的笔记》

  本文作者:邓晓芒

  现在,我们的描述,即对当代中国世纪灵魂的描述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在此之前,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公开的或隐蔽的寻根文学家,我们听到的则是一片或高昂或底回的精神挽歌,我们从中找不到真正有生命力的、能自己发光的灵魂,而只有一股无可奈何的氲氤之气,朦朦胧胧,懵懵懂懂,凄凄切切,缠缠绵绵。我们见过了太多的肉的残酷和心的脆弱,我们总是被引向灵与肉的融合与混同,最终放弃灵的执着而向肉沉没,向浑沌沉没,向冒牌的灵沉没……

  然而,我们面前终于出现了一位作家,一位真正的创造者,一位颠覆者,他不再从眼前的现实中、从传说中、从过去中寻求某种现成的语言理想,而是从自己的灵魂中本原地创造出一种语言、一种理想,并用它来衡量或“说”我们这个千古一贯的现实。在他那里,语言是神圣的、纯净的,我们还从末见过像史铁生的那么纯净的语言。只有这种语言,才配成为神圣的语言,才真正有力量完成世界的颠倒、名与实的颠倒、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颠倒;因为,它已不是人间的语言,而是真正的“逻各斯”,是彼岸的语言,是衡量此岸世界的尺度。它鄙视一切伪装的粗痞话,以及一切矫饰的“真心话”、“童话”,一切自以为有深意的疯话和傻话。它理智清明而洞察秋毫,它表达出最深沉、最激烈情感而不陷入情感,它总是把情感引向高处、引向末来、引向纯粹精神和理想的可能世界!

  这种纯净的、神圣的、普遍化的语言(它绝对是可翻译的,却并不损害它的艺术性),只有那种深怀着普遍人道情怀(而不是狭隘种族情怀、地域情怀等等)的人才说得出来,才创造得出来。他用不着到现实生活中去俯拾那遍地即是的世俗言语,他自信他说出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说着他们”的那种语言;这种语言也说着他,但不是让他独白,而是让他和自己对话,向自己提问,逼迫他在对话、提问和回答努力振奋起自己全部的灵魂力量,放弃一切惬意幻想懒惰诱惑,提起精神将对话进行到一层比一层更深处,使逻各斯的真理自由地展示在他心里,展示在读者面前。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就是这样一场马拉松式的对话,读完它,我几乎精疲力尽。但我内心被触发、调动起了一股巨大情绪,我愿再次生活在那种对话之中,面对我自己,面对人类人性

  的确,《务虚笔记》中写得最精彩的就是那些对话,包括那些内心的对话、内心的戏剧、灵魂的拷问。当然,还有为这些对话作准备、作铺垫的故事情节、景物等等;但这些细节无不蕴藏着一种情绪,是要在对话中释放出来、相互撞击并找到自己的确切意义的。在这里没有故意的浑沌,没有故弄玄虚、躲闪逃避,有的是严肃痛苦的追根究底,是无法回避的语言和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期而至出乎意料,超乎常识,但却尖锐致命、一针见血,稍有懈怠,一个人就会被彻底击倒,不敢斜视,落荒而逃,或是想出种种遁词和借口自欺欺人人们可以不把现实生活中的血当一回事,甚至往往还有一种嗜血的爱好,但唯独怕看心灵滴血,而宁可醉生梦死。史铁生不怕这个,他用一种普遍化的、谁都能懂的、因而谁都无法回避、谁都没有借口逃开的语言,刺穿了人们良好的自我感觉,把人鞭策到他的“自我”面前,令他苦恼、惊惧,无地自容。作者明明知道最终答案是没有的,灵魂永远不可能得到“安妥”(除非死),“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最终要去哪儿,和要去投奔的都是什么”(《务虚笔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但正如鲁迅的《过客一样,他只能踏向前去,义无反顾

  (一)

  上面一章曾经谈到,“上帝是谁”的问题实质上是“我是谁”的问题,因为是“我”在需要或探求一个上帝;莫言也好,其他人也好,都没有兴趣在自己的写作认真探讨“我是谁”的问题,他们充其量只能假定一个上帝(或真主),或由别人恩赐给他们一个上帝,而无法去展示、去探求、去理解什么是上帝。只有在史铁生这里,上帝的问题才立足于“我”的问题,而“我”的问题则被推到了极致,被推到了主体、作者、写作者本身的一个“悖论”:

  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

  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第10页)

  而正由于这个“我”是一个写作者,所以上述悖论便直接转化成了一个“语言悖论”:

  下面这句话是对的

  上面这句话是错的(第9—10页)

  我们曾在第二章中指出过,王朔在潇洒通知读者“我又要撒谎了”时,他是自以为绝对真诚的,他没有意识到语言本身的悖论。在第五章中,我们也曾揭示了韩少功在“栀子花茉莉花”式的真假难辨中的尴尬处境。更不用说那些一往情深、对自己的写作状态缺乏反思的作家了。所有这些人没有一个像史铁生这样,在意识到“我”的悖论和“解释循环”的同时勇敢地投身于这个痛苦的、钻心的循环,将自己一层一层地撕裂和扬弃,从一个又一个美好的、醉人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中奋力跳出,看出它的虚假,将它们一一击碎,即使只留下绝对的虚空在所不惜。因为这恰好表明,作者不相信有绝对的虚空,他相信毁灭即孕育着新生

  “不不,令我迷惑和激动的不单是死亡与结束,更是生存与开始。没法证明绝对的虚无是存在的,不是吗?没法证明绝对的无可以有,况且这不是人的智力过错。那么,在一个故事结束的地方,必有其他的故事开始了,开始着,展开着。绝对的虚无片刻也不能存在的”。(第5页)

  这显然是一种信仰。你可以说这就是对上帝全在或无处不在的信仰,但根本说来,这是对自己的“此在”的直接信仰,即一种明证的“被给予性”,是对自己生命本性的一种直接体验真实性。只有最强有力的人,才有这种坚定的自信,而只有彻底孤独、唯一地思考着自己的存在的人,才拥有这种力量。

  所以我们在史铁生那里,虽然处处看到上帝的启示命运的恶作剧,看到人的软弱如同芦苇,然而我们看不到人的乞求,看不到作者的怯懦惶恐。我们看到一个个人物在悖论中挣扎,并由于悖论而挣扎,看到他们努力着走向自己的毁灭,或为了自己的毁灭而拼命努力着。但我们在荒诞之中感到了人格强大,即使最脆弱、最无奈的,也透现出一种强大,因为他们的严肃、认真,因为他们的苦难,因为他们对苦难的意识。《务虚笔记》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幸福的,然而,正是在深深的痛苦中,他们悟出了:“一个美丽位置才可能是一个幸福的位置,它不排除苦难,它只排除平庸”,“那必不能是一个心血枯焦却被轻描淡写的位置”(第597页,又见第73页)。美丽的位置,或幸福的位置,真正说来就是超出平庸而建构起人的可能性的位置。平庸只不过是现实罢了;而现实往往是丑陋的。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位置提高到现实之上,为某种美丽的理想而追求、而苦恼、而受难时,他便获得了一个真正的人的生活,或者说,他便把自己造就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就是他自己造就的东西。人就是人的可能性。

  只有在可能性中,一切悖论才迎刃而解。悖论总是现实的,就是说,导致现实的冲突的。在单纯现实中,悖论是不可解的,人与人,人与自己,现在与过去、与未来都不相通。然而在可能性中,一切都是通透的。正因为人是可能性,才会有共通的人性、人道,才会有共通的语言,才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是想仅仅通过现实性来做到这一点的人,凡是想借助于回复到人的自然本性、回复到植物婴儿或天然的赤诚本心来沟通人与他人的人,都必将消灭可能性,即消灭人,都必将导致不可解的悖论。我们在寻根文学家(或挽歌文学家)那里多次证实了这一点。但在史铁生这里,可能性才是一个真正的基点。它首先体现为“童年之门”:

  “就像那个绝妙的游戏,O说,你推开了这个门而没有推开那个门,要是你推开的不是这个门而是那个门,走进去,结果就会大不一样。”“没人能知道不曾推开的门里会是什么,但从两个门会走到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去,甚至这两个世界永远不会相交”(第46—47页)。

  “会”吗?“不会”吗?中文没有虚拟式,但虚拟的语气已经表达出来了。“会”,这就是可能性。动物没有“会”,动物的“会”是人为它们设想的;人则有“会”,而且“会有”两个可能的、永不相交的“世界”,也许是无数个不相交的世界。但“童年之门”都是一样的,都是那一栋美丽的、饱含诸多可能性(各个不同的“门”)的房子。但不要依赖它!童年只是可能性,还不是现实;童年之所以是童年,就在于它从虚无中给人提供了各种存在的可能性。“那无以计量的虚无结束于什么?结束于‘我’”(第55页)。在这个生命的起点上,借助于“我”的行动,“上帝的人间戏剧继续编写下去,就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第53页)。唯一不可能的是退回到起点,退回到童年,回到虚无。因为虚无的意义并不是虚无,它本身没有意义,它只是作为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才有意义。虚无是存在的可能性,儿童成人的可能性,如此而已。

  所以作者从“可能”(如果、或者、比如、抑或、也许、可以是、也可能、说不定……)开始他的写作,并由同一个“童年之门”(美丽幽静的房子)引出他的诸多人物:“我”、画家Z、医生F、诗人L、政治家WR、残疾人C,以及他们的恋人O、N、T、X,这些人物都是可以混淆、相通的,许多语言或对话都可以互换;但由于他们走进了不同的“童年之门”,他们在普遍语言的基础上逐步展示了他们内心极其不同的个别言语结构,凸现了自己独特个性;而由于这些个性是由共同的语言砖瓦建构起来的,所以他们有一种本质上的人性的沟通。人与人当然还是不可通约的(他们走进了不同的“门”),但可以在极深处相逢;相逢之后仍然不可通约,但却可以理解和言说:我不必成为你,也不必赞同你;但我知道,我如果进了你那个“门”,我也就会是你。尽管如此,我现在并不是你,我是我,你是你。我与你的这种分离不是人们想拆除就可以拆除的,它是我和你从小所建立起来的人格构架;我和你的沟通也不是靠回复到天真,而是靠向语言所建构起来的可能世界的超越

  然而,每一个“我”都毕竟是从那个共同的“童年之门”走进这个世界中来的。可能性一旦变成现实,就具有一种不可逆性,而最初是现实的东西后来成了梦境,却一直以“现实”的模样存在于梦境之中。这种梦中的现实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啊!中国当代一切“寻根”精神都是这一诱惑的明证,而在这部小说中,女教师O便是这一诱惑的最典型牺牲品。孩子的梦是正常的,每个孩子都在祈盼着从母亲怀抱里获得关怀温情快乐,尽管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快乐会(也许过早地)被剥夺、褪色,成为一种甜蜜却又伤感回忆,但这都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O在其有生之年,却没能从那光线消逝的凄哀中挣脱出来”(第57页)。她直到死都是一个“蹲在春天的荒草丛中,蹲在深深的落日里的“执拗于一个美丽梦境的孩子”(第58页)。其实,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意义上,《务虚笔记》中的人物几乎都可以看作是“执拗于一个美丽梦境的孩子”,他们太执着于梦中的现实而放弃了现实的梦想,也就是太执着于已不可能了的可能性(童年、过去),而闭眼不看真实的可能性(未来),正如那个受委屈男孩“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第57页)一样。因此,他们的悲剧一开始就注定了,这些悲剧通常都发生在他们的青春期,即从孩子进入成人和成熟过渡时期。他们以孩子的心态追求各自的爱情,他们爱情的破灭是那么凄艳美丽,他们只是逐渐地、通过付出一生代价明白这种悲剧的必然性、不可避免性。整部《务虚笔记》记录的就是现代中国人的青春发育史,它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正在于标志着中国人终于凭借一种成熟的语言跨入了并确立了他们的青春思想,而扬弃和摆脱了幼儿的无辜无助和未成年状态。

  这一充满悲剧的苦难历程可以分为这么几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灰线,即女教师O与政治家WR、画家Z的两次恋爱(如果不算她与前夫的那次失败婚姻的话)。就O来说,这是纯情爱情的典范,连它的结局都是传统的,但其中已蕴含着绝对非传统的意义。

  其次是作为对比出现的两对恋人:医生F与女导演N,以及诗人L和他的恋人。前一对仍是传统的,但从头至尾表现的是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及从传统失语桎梏中突围的努力;后一对则是“反传统”的,但仍无法脱离传统臼巢,诗人的千言万语都成了废话,最终归于沉默。再就是两对比较次要的、但同样深刻的情人:X和残疾人C,Z的叔叔和成为叛徒的女人,然后加上T和HJ(Z的同父异母弟弟)、T(或N)的父母、Z(或WR)的母亲与亡夫以及“我”在“写作之夜”的独白和自叙。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其中的逻辑关系需要相当的理智和耐心才能理得清。作者似乎在考验读者:一个连这些人物关系都弄不清楚的人,休想清楚地把握书中的观念和哲学意义。史铁生在当代作家中是哲学素养最高的作家,这一点最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务虚笔记》之中。这使得他这部书决不可能用一般消遣和欣赏的态度来读,而必须用全部的灵魂和心力去认真对待。

  (二)

  该书的故事是从“死亡序幕”开始的,即画家的妻子O服毒自杀,引出了O与Z的颇费猜详的关系,引入了Z在儿时的“童年之门”、也是好几个主要人物的童年之门。这个开端是意味深长的。海德格尔认为人作为“此在”是一种“先行到死”的存在者,即人能以死为目标和终点来筹划自己为一有意义的过程。女教师O虽然并非一开始就由意识到自己的必死性来筹划自己的一生,而是守护着自己童年的理想,毫无筹划地忍受着命运的苛待;然而,只有当她最终把死亡作为一种生命的计划来筹划并自由地实施出来时,她的整个人生的意义才第一次被照亮了。她向世人也向自己表明,她终生守护的那个纯情的理想不能不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东西,是个残酷的、无情的、撕裂温情的东西;她再也不能自欺欺人地、假装天真幼稚地守护下去了。于是她以自己还算年轻的生命,作为牺牲,献给了这个童年理想的自我冲突。

  O的童年,是一个非常纯净的女孩子,她的天真、单纯、善良、正直的天性和良好的家庭教养,都使她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善意。当出身于农村的少年WR第一次到她家里来玩的时候,她表现出的那种童真的喜悦能使每个大人都被打动,如果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也许还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读着这些地方,总感到作者一边写,一边在含泪地微笑。他实在是描写这种儿童语言和儿童情趣的顶尖高手(可参看第208—211页,又参看第50—51页)。而当他写到O与WR的青春初恋时,那些优美、羞涩、柔情的对话(仅仅是对话!)更是如同一场净化心灵、净化整个世界的甘霖。就在这一问一答中,在恳求中,允诺中,婉拒中,在互相的惊异、叹赏和沉默中,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那心房的颤动像音乐一样,和着窗外的细雨声在悄悄弹拨。这是大自然的神秘,也是心灵的奇迹。能用如此纯净的语言、特别是女孩子的语言这样生动地描述初恋的神秘激动的作家,除了史铁生再没有第二个了。我仿佛看到他含泪的眼和颤抖的笔,但这次不是微笑,而是虔诚(可参看第219—223页)。

  美丽的初恋事实上是永恒的,就像那只白色鸟(这一意象贯穿全书)。一个人要从这种虔诚中超拔出来也是极其困难的。不,我说的是“超拔”,而不是“放弃”。人类永远不能放弃的是青春的激情,永远不应忘怀的是初恋的纯真,这种瞬间闪耀出来的理想光辉,正是照亮人们人生旅途中漫漫长夜的火把,值得人们为之献身。然而,只有见过并忍受过了太多苦难的人,才有力量一面保持着对青春的虔诚,同时又超拔到一种大悲悯大智慧的精神境界,对上帝或命运将这一对恋人强行拆散的那双巨手表示理解。青春的激情是超时空的,自从有人类以来,任何民族,任何时代的任何个人,都会在身体发育的一定阶段获得这一大自然的慷慨赠品。但只有通过青春激情进入一种独立人格并摆脱了未成年(被监护)状态的人,才能将这一赠品雕刻成人类最美好的艺术品——光辉灿烂的爱情,才能使它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神圣的内驱力。但O与WR并没有达到这种自觉,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中没有这一说,他们只是一种传统的“青梅竹马”的关系,他们把青春激情儿童化了。没有人提醒他们,也没有人教给他们:能够爱是一个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起码标志(马克思也说,根据男女之爱,“可以判断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可以放弃一切,但永远不能放弃爱。爱既不是纯真的本心(童心)的守护,也不是可以牺牲的幼稚的错误,爱是追求的“力量”。无力的爱不是爱。

  当WR由于“思想犯罪”而被发配到边疆去时,他们的这种青春的激情就被彻底地否定了。确实,我们不能说WR已经不爱O了。即使12年后WR回来并拒绝了O的爱时,也不能这样说。然而,当WR登上西行的列车时,他们的爱就已经被牺牲掉了,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O仍然执着地要求WR记住她的地址,WR却知道,童年式的两小无猜的爱是一去不回了,从那一天起,他“长大”了。所以当O说“我肯定能把新地址告诉你”时,他的回答是:“不过我不会把我的地址告诉你”(第227页)。从某种意义上说,WR这样做是对的,因为他所理解的爱正如O所理解的一样,也是儿童式的纯真,这种爱没有上升为成年人的成熟的热力,是无法承受社会生活的暴风骤雨的。所以他作为一个长大了的成人,十分明智地切断了一切青春的幻想,他自认为、并且确实也是为了他所爱的人“好”,这是符合我们通常世俗道德的高尚行为。但这一切是建立在对青春和爱情的贬低之上的。被贬低了的爱,作为少年时代的幼稚和孩子的梦幻,在残酷现实面前是那么无力甚至不值一提,只有永远停留在“美丽梦境”中的孩子如O,才会执着于它,那悲剧是必然的。直到他们十多年后重逢,O才逐渐明白:“当她在漫长的昨天期盼着与WR重逢之时,漫长的昨天正在把WR引向别处”(第334页),即引向一个成人的、政治化了的、无爱的人间。 WR在大西北劳改地,确实懂得了很多事理。首先他懂得了孩子式的激情(也包括他的初恋)的徒劳无用。“童话是没有说完的谎言”(第337页)。其次,他懂得了“只有权力,能够真正做成一点儿什么事”(335页),他要抓住我们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的把柄。最后,他树立起了自己人生的目的,或者说理想,就是不再有任何人像他一样被“送到世界的隔壁去”,与这个世界隔绝起来。这一点是他作为一个成年人所唯一可能有的道德信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治抱负”。于是他从大西北回来后,决心从政。经过了生活的磨炼,他当然懂得了政治的肮脏;但他决心投身于肮脏的权力斗争。为此他拼命攻击灵魂的圣洁,而为“灵魂的穷人”辩护,自认为是这些穷人的拯救者和代言人。他的这一套的确非常适合于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而且作为一种“政治抱负”听起来也比那种小家子气的个人情感要更加博大恢宏,具有牢不可破的价值基础。这实际上也正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忧患意识的现代体现。可是,正当他滔滔不绝地宣讲自己的政治哲学并所向披靡的时候,冷不防“我”向他提到了O,并质问他:“你真的是不爱她了吗?”他立刻楞住了,不知如何回答(第341页)。他毕竟看过许多外国书,读过《牛虻》,他无法欺骗自己的心。但他仍然想用理智(天理)来克制自己的情感(人欲):

  “我只是想,怎么才能,不把任何人,尤其是不把那个看见皇帝光着屁股的孩子,送到世界的隔壁去。其他的事都随他去吧,我什么都可以忘记,什么都可以不要,什么骂名都可以承担……”

  “我”则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他的伪善:“这么说你才是一个圣洁的人,对吗?”他不承认。但他越是不承认,越是标榜自己将来会“遗臭万年”,就越是说明他与他所攻击的那些“圣洁的人”、精神贵族没有两样,甚至比那些人更加“圣洁”。因为“遗臭万年”在他那里被作成了一种更高层次的伟大牺牲。他牺牲了“个人的”荣誉和爱情而结了一门政治婚姻,为的是更有权力来拯求人民,他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水平无与伦比!

  他骨子里并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卑鄙,他深思熟虑地想过:“我是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我是不是必须做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我是不是敢于作一个被人斥骂为‘无情无义’的人?”(第336页)他一直是一个诚实而大胆的青年,现在还是;他的伪善决不是性格上的,而是观念上和文化上的。我们这个文化要求每一个想要成为人的人首先成为非人,要求每一个想要救别人的人首先扼杀自己;而结果是,每个人既不能成为人,也不能拯救别人,因为一个扼杀了自己的非人到头来什么也干不成,只能成为政治的工具。但我们的文化却许诺说:天将降大任于你,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当然不是说,要你泯灭良知,心狠手辣;但一个人一旦把自己当作“天命”的纯粹工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的一切冠冕堂皇的“抱负”就都成了空头支票。所以WR必然会在他的仕途中遇上一个无法解脱的悖论:“如果你被贬谪,你就无法推行你的政见;你若放弃你的政见呢,你要那升迁又有什么用处?”(第553页)他中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圈套,这时好像才真正从“世界隔壁”回到了人间,从他那井井有条的逻辑理性中感到了某种说不出的悲哀和荒诞。

  WR后来和长得很像O的女导演N私通,他是把通奸作为爱情的代用品,把N作为O的替身。他吃够了诚实的苦头,发誓不再“允诺什么”。他知道自己已堕落为一个无耻的骗子,但他仍然自欺欺人地为自己保留下最后一点“诚实”,即他把自己的堕落作为一面警示牌,去维护人间的道德:“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再有什么人像我一样,因为我他们不会再像我一样……”(第560页)他,这个诚实而大胆的人,终于没有勇气正视自己本性中最终的虚伪、根本的恶,却无论如何要把这种恶理解为善的工具,把自己的人格理解为天命的工具,哪怕是多么可怜的工具!

  WR在某种程度上与张贤亮笔下的章永璘有些类似,他们都诚实而深刻,都吃够了政治文化的苦头,都为了投身于这个政治文化并改造它而抛弃了爱情(爱情在他们都相当于一件珍贵的收藏品,可用来交换更贵重的东西),最后又都以婚外恋和性乱作为心理缺损的补偿,却仍然将这种堕落标榜为救世或警世的道德手段。他们都从少年的真诚一步步无可救药地迈入了伪善。不同的是,张贤亮无条件地认同和美化他的人物章永璘,包括章永璘的动摇、困惑、软弱和伪善,并为之辩护;史铁生却以批判的态度超越了WR,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WR内心的矛盾之症结。在这里,没有任何自宽自解、自我原谅,更没有自怜、自恋和自我欣赏,只有对传统政治文化悖论的冷静的观察、分析,及对这种政治文化借WR之手扼杀青春、摧残爱情的深深痛惜。更重要的是,史铁生没有把这场悲剧单纯归结为外在命运,而是深入到人物内在的心灵结构,即他们(WR与O)双方对爱情的理解的幼稚性、不成熟性,这注定使一方(WR)为了成人的事业(政治、仕途经济)而牺牲甚至践踏爱情,成为政治文化的帮凶,使另一方(O)成为幼稚无辜的孩子、独守空闺的“怨女”。也可以说,张贤亮是在回忆中写作(张炜也说:“写作说到底更多的是回忆”,见《九月寓言》第359页),他立足于现实,所以他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因为现实并没有给他提供对或错的标准,一切都是相对的。反之,史铁生则是在可能世界中写作,他立足于可能性,不断地走向可能性。他并不“塑造”他的人物,“我经过他们而已”,他们只是“我的一种心绪”,“我的心路”(第347页)。他说:

  “我不认为只有我身临其境的事情才是我的经历……,我相信想象、希望、思考和迷惑都是我的经历。梦也是一种经历,而且效果相同。”“因为它们在那儿纺织雕铸成了另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而那才是我的真世界。记忆已经黯然失色,而印象是我鲜活的生命”(第348页)。

  换言之,张贤亮(还有张炜、贾平凹、王朔、顾城等等)是在展示自我,标榜自我,唯独史铁生是在可能世界中“寻找自我”。他并不预先知道自我是谁,本心是什么,他只是把人们自以为是本心的东西摆出来、展示出来,然后批判它,超越它,“经过”它。他的人物“成为我的生命的诸多部分”(第347页),他是他的每一个人物,但只有经历过所有的人物,即“诸多部分”的“总和”,才是他的“我”。然而他既然是他的每一部分,他又如何能预先知道这些部分的“总和”呢?哥德尔定理说,“一个试图知道全体的部分,不可能逃出自我指称的限制”(第84页)。所以他不能满足于、停驻于任何一个部分,他必须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去努力寻求那全体的完成了的自我。这才是他实现出来的自由和自信。

  于是,在女教师O这条线上,史铁生首先是O,然后是WR,他超越了O的幼稚而变得成熟甚至过于成熟(老练);然后又超越了WR,揭示出WR的所谓老练在政治权力场中是多么幼稚可笑,于是进到了Z,一种少年老成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仍执着于儿童时代的印象,但已较之O高了一个层次。这三个人物恰好构成一个“否定之否定”。

  (三)

  在作者的可能世界中,平民的孩子Z在九岁时走进了那座“童年之门”的房子,受到了九岁的女孩儿的热烈欢迎:“‘哈,你怎么给来了?’她快乐地说”,叽哩嗄啦地又说又笑,蹦蹦跳跳地引着他经过各个门,到她自己的房间里去玩(第50页)。但给Z印象最深的,还是插在瓷瓶里的那根白色的大鸟羽毛:

  “Z以一个画家命定的敏觉,发现了满屋冬日光芒中那根美丽孤傲的羽毛。它在窗旁的暗影里,洁白无比,又大又长……Z的小小身影在那一刻夕阳的光照之中一动不动,仿佛聆听神喻的信徒,仿佛一切都被那羽毛的丝丝缕缕在优美而高贵地轻舒漫卷挥洒飘扬,并将永远在他的生命中喧嚣骚动”(第46页)。

  但这时,女孩儿的姐姐,一个冷美人,进来了,对女孩儿说:“怎么你把他带来了,嗯?你怎么带他们进来?”(第51页)他被送出门外,还听到一个声音说:“她怎么把那些野孩子……那个外面的孩子……带了进来……告诉他,以后不准再带他们到家里来……”(第52页)这句话,这个印象,已经决定了Z的一生。如果说,诚实大胆是WR的天性的话,那么内心的执着就是Z的天性。WR直到被发配到大西北才感到了人与这个世界隔绝的痛苦,Z却早已在幼小的心灵中就悟出了人与人本来就互相处在“世界的隔壁”。WR试图用政治的手腕来禁止人对人的放逐,Z则用艺术的追求来突破人与人的等级阶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即在政治的领域和艺术的领域,都在追求成为“人上人”,成为人类的救星或征服者。因此,他们对人类最神圣的爱情也只是视为他们进行征服的一个绊脚石(WR)或是手段(Z)。所以,毫不奇怪,当爱情(然而是儿童式的爱情)至上论者O问Z“爱情和事业,哪个更要紧”时,Z随口便答道:“当然是事业”,并解释道,事业上的成就是人们得到爱情的前提,“你以为有谁会去爱一个傻瓜吗?”(第504页)这就引出了Z终生所抱的信念,也是使O的终生信念即纯情之爱受到致命打击的观点:差异论。

  换言之,Z从九岁那次印象已得出一个结论:高贵的是美的,但人是有差异的;如果你想变得高贵,获得美,你就必须在精神上成为“王者”,必须征服他人,蔑视他人,让他人崇拜你,嫉妒你,正如他自己那时崇拜和嫉妒那根大鸟的羽毛和那栋美丽的房子一样。Z的一生都在为自己摆脱卑微和贫穷而努力,他小小年纪在心中种下的怨恨和自惭形秽,激励他不断向高处攀登,力图像珠穆朗玛峰、像伊格尔王那样俯视芸芸众生。他以他的智力、能力、成就、事业,也就是他的“艺术”,自傲于这个等级的世界之前。他相信“真正的胜利者是一个精神高贵的人,一个通过自己的力量而使自己被承认为高贵的人,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高贵,连那些豪门富贾也会在他的高贵面前自惭形秽”(第516页)。他说最后这句话时,脑子里肯定想着那栋他曾被拒绝进入的美丽的房子。“画家念念不忘的只是,在那个寒冷的冬夜里被忽略的男孩儿,绝不能再被忽略”(第485页)。

  “一个高贵的人就是一个孤独的攀登者”(第541页)。画家以他艺术上的成功证明,他正是WR曾如此鄙视地贬斥的精神上的富人。同样,Z也瞧不起WR的“忍辱负重,救世救民”,认为“那不是虚伪就肯定是幼稚”(第511页),并指出“虽然他并不能拯救什么,但是他也许可以成为万众拥戴的拯救者”(第512页)。实际上,如果有谁挡了WR的道,他的确会毫不犹豫地送他到“世界的隔壁”去(如果有此必要而他又有这个权力的话)。Z则否认一切救世主,“每个人都应该管他自己,他是奴隶还是英雄那完全是他自己的事,没有谁能救得了谁”(第515页)。这的确比WR更高明。然而,如果说WR只不过是为了他的理想而牺牲了爱的话,那么Z的整个理想都只是建立在“恨”之上的,是以接受和承认人与人的等级差异和互相残杀为前提的。他以他的艺术“为心里的愤怒寻找着表达”,抒发着他的“雪耻的欲望”(第512页)。所以当O问他“恨谁”时,他感到被击中了要害。正是这种弱者对强者的仇恨,激发起他要“使自己成为英雄”的强烈欲望(第514页)。在社会的等级差异中,他要杀败一切人去占据最高等级。就连他对O的爱,也在潜意识中埋藏着某种报复心理和施虐倾向,因为他把O看作那个漂亮房子中的九岁的女孩,他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那根大鸟羽毛。在做爱中他能感到对方既是“多么高贵”,又是“多么下贱”(第494页),因为他能够肆意地践踏、喝斥和侮辱这种高贵。他以能征服高贵的东西,能污损、破坏、占有和随意处置高贵的东西为满足。这样,他对美和高贵的崇拜就成为了一种极其可怕的变态的怨毒。他向往的是一枪把那只白色大鸟打下来,用白色的羽毛来装点英雄的帽饰。他对O和所有的人说:“你们要学会仰望”(第503页)。

  从根源上说,Z的艺术、或者爱情,都置根于儿童时代对高贵和美的向往。然而,社会给他上的第一课是:高贵和美是属于上层等级的,人和人的差异或者等级是他达到高贵和美的必经阶梯;他本人则属于下层等级。他用什么来爬升到上层等级呢?用他的天才和勤奋,用他的成就和事业。然而,正如WR一样,目的和手段在Z这里也发生了一种颠倒,或者说异化:本来爱情(或艺术)是追求的目标,现在成了征服人、“打败他们所有的人”(第503页)的手段。“你的崇拜要变成崇拜你,你要高贵地去征服你曾经崇拜的高贵”(第501页)。他在梦中都在呼唤:“杀了它,杀了它,杀了它们……”(第521页)。爱情也好,美也好,都不是他真正关注的,他的全部愿望,就是要在这人间注定的“差别”中居于“强端”(第520页)。他要求用伊格尔王、或者像顾城这位情场上的“可汗”那样,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宝贝”(女孩儿,或艺术)。但多么奇怪!这种狂妄,这种野心,这种怨毒,这种变态,怎么看也像是一种“儿童心态”。在他强大的一面背后,隐藏的是“那么令人心酸的软弱”,是对心目中的母亲的孩子式的依恋(第488页)。他的确与顾城十分相像,只不过他比顾城更隐秘、更小心地藏起了自己的软弱的一面,因为他从小所受到的那次挫折,使他幼小的心灵不像顾城那么张狂,但骨子里,他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第521页)。他怀着童年的情愫千百次地画那根羽毛,他在构思时“心里需要童年,需要记住童年的很多种期盼和迷想,同时就会引向很多次失望、哀怨和屈辱”(第478页)。他记恨的是“人们把一颗清洁的孩子的心弄伤”了。他在某个夜晚在O面前“唯一的一次忘记了他的尊严和征服,抽咽着说:‘你们不要再把他轰走,别再让他一个人走进那个又黑又冷的夜里去好吗?那天你们把他轰走了你们说他是野孩子,现在你去告诉他们我是什么人,去呀去呀去告诉他们你爱我!’”(第565页)

  这种孩子式的软弱也正是女教师O之所以爱上Z的最内在的原因。当然,Z与WR一样,有才智,有毅力,有男性的气质,他“正是O从少女时代就幻想着的那种男人。家境贫寒、经历坎坷、勤奋俭朴、不入俗流、轻物利、重精神”(第479页)。但他还有比WR更令O动心的一点,这就是作为男人的“弱点”的孩子气。她渴望在他面前扮演母亲的角色,心甘情愿地忍受他的任性和施虐的倾向。“她相信她懂得这种倾向:这不是强暴,这恰恰是他的软弱,孤单,也许还是创伤……是他对她的渴望和需要。她愿意在自己的丢弃中使他得到。丢弃和得到什么呢?一切。对,一切……和永远……都给他……不再让他孤独和受伤害……”(第494页)这正是一个男孩儿和一个女孩儿对爱情的理解。我们看到男孩和女孩在一起“过家家”时,最能使他们进入角色的就是扮演妈妈和孩子(如兔妈妈和小兔子,鸡妈妈和小鸡们),而少有扮演父亲和女儿的。在女孩子那里,伟大的母性和爱情是混为一谈的。母爱是无条件的,但真正成熟的爱情却是以人格独立为条件的。一个成年女人如果把母爱和爱情混为一谈,这就证明着她的爱情的幼稚性:

  “只要是他喜欢的,她都喜欢。只要是他需要的,她都情愿”,“我不会再伤害他,我不会再让他受伤害,绝不会再让他高贵的心里积存痛苦和寒冷,绝不让这颗天才的心再增添……仇恨……”,“O心里一惊,最后这两个字始料未及。”(第502页)

  O未曾料到的是,同样从童年时代对爱的理解出发,一个女孩子可以引出纯情的奉献,一个男孩子却可能生出怨恨和报复心,如果他的爱(对一个九岁女孩子的爱)受到阻碍的话。她更未料到,这种仇恨和报复心竟是她所爱的这个男人对她的欲望的力量源泉!而且她实际上感到,她是那么喜欢甚至迷醉于这种在她身上施行的报复。在他的施虐面前,她的母性的爱变成了一种“受虐狂”:“他能够使她放浪起来,让她丢弃素有的矜持、淑雅、端庄……O甚至愿意为他丢弃得更多”(第520页)。她就像一片土地,渴望着他在上面胡作非为,只要他能发泄他的怨愤。她从这种仇恨的激情中获得快感,正像张炜笔下的女人们盼望丈夫的拳头一样。这与她从小所守护的纯真的挚爱柔情是多么格格不入啊!这就是她无法反驳Z的“差异论”的根本原因,她凭借对爱情的幼稚的理解根本建立不了平等的爱情。Z的等级理论首先表现并实现在他们的夫妻关系中。

  所以,当Z宣扬“爱情必得包含崇拜”,也就是说只有强者才配得到爱情时,O用来反驳他的只是:“还有善良。善良也许是更重要的”(第505页)。但Z轻易地就向她证明,一个善良的白痴、精神残缺的人不会有人爱,爱处于等级之中。O仍然不能接受Z的差异论,“我不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人都是平等的”(第516页)。于是引发了一场关于价值和平等的争论:

  Z:“那么你认为,人,应该有其价值么?”

  O:“当然。”

  Z:“但是价值,这本来就是在论人的高低。……除非你取消价值不论价值,人才都是一样的,世界才是和平的……”

  O:“但是在爱情中,人是不论价值的。爱是无价的。”

  这时Z正确地指出,“你的逻辑已经混乱了”(第516页),因为她承认人应该有价值,却又认为爱是无价的。但Z的理论是独夫的理论,一个人除非自己想当皇帝,是不会接受的。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当他问人是否“应该有其价值”时,就已经设了个圈套,似乎回答只能是两者:要么“有价值”,要么“没有价值”或一钱不值。一般人倾向于选择前者:人有价值。但一旦承认了这点,哪怕O把这种价值说成是最高价值、“终极价值”,她也已陷入了困境,因为她还得为这种“终极价值”寻求一个“价值尺度”。而离开人,这个价值尺度只能是外在的,即“世界”,或“现实”,从其中是绝不能找出“平等”的根据的。所以Z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你看见人什么时候平等过?人生来就不可能平等!因为人生来就有差别,比如身体,比如智力,比如机会,根本就不可能一样。你这念过大学的,总承认这个世界是矛盾的是运动的吧?可平等就是没有差别,没有差别怎么能有矛盾,怎么能运动?”“至于爱嘛,就更不可能是平等的,最明显的一个事实——如果你能平等地爱每一个人,为什么偏要离开你的前夫,而爱上我?”(第517—518页)O立刻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要她不主张共妻,她就不能不放弃“平等的爱”的大话而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

  但Z和O一样,都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这就是对“平等”这个概念的理解。这个西方引进的概念决不是从中国传统的“仁者爱人”或“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善的立场就可以理解得透的;只有从中国文化的特定角度才会说出“平等就是没有(现实的)差别”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蠢话。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总是用现实性来消灭可能性,用“世界”来消灭人、衡量人。世界、现实是人的尺度,人的价值由世界、现实来评定。然而,西方平等概念本身只是一个可能世界的概念,它是与人的自由、即人的超越现实的可能性不可分的,是建立在“天赋人权”和个体人格这些“抽象”概念上的。你当然可以批评说这些概念(自由、平等、人权等)是抽象的,现实中充满了相反的东西,但你不能否认,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抽象概念,现实生活本身才有了追求的目标、自我超越的冲动,才越来越“比过去”更为自由、更为平等、更尊重人权,才有了社会的和历史的“进步”,人也才一步步提高了自己的社会素质;反之,缺乏这些概念,现实生活就会一天天沉沦,人文精神失落,道德理想滑坡,就会堕落为一个弱肉强食、人欲横流的“精神动物王国”。当人们批评这些概念的抽象性时,不应当抛弃这些概念而退回赤裸裸的现实,而应当去寻求使它们由抽象上升为具体、使它们真正实现出来的途径。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把它们作为抽象的可能世界加以肯定和确立,即为它们作一本“务虚笔记”,是绝对必要的,否则我们就失去了开步走的基点。

  因此,O所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这样来解决:一般说“人应该有其价值”,并不是说人应该由其他的东西来衡量其价值,精确的表述应是:人本身是衡量一切价值的绝对的”价值尺度”,是其他一切物的价值源泉;所以人本身是“无价的”,这不意味着人“一钱不值”,正相反,全世界的财富都不能用来换取一个人的生命。对此,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加以说明,因为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无非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

  流动状态中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是形成价值的,但不是价值。它在凝结状态中、在对象化的形态中,方才成为价值。(《资本论》,郭大力、王亚南译本,第27页)

  就是说,人或人的劳动(劳动,按其本性来说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本身不是价值,也不具有由他物来衡量的价值,而只能由自身来衡量一切他物的价值。因此人和人的劳动作为绝对的尺度是平等的。但以往的人,特别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不可能看出这一点,也正如马克思说的:

  亚里斯多德不能从价值形态,看出在商品价值的形态中,各种劳动是被表现为等一的人类劳动,为等一的,这是因为希腊社会是建立在奴隶劳动上,从而,有人间的不平等和人类劳动力的不平等作为自然基础。价值表现的秘密——一切劳动的等一性与等值性,因为一切劳动都是人类劳动一般,并以此为限,——必须到人类平等的概念已经取得国民信仰的固定性时,方才能够解决。(同上第38页)

  显然,Z不具有平等观念,是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平等观念的基础,能够提供这种基础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还未能形成,在现有的人类生命表现即劳动中,是找不到互相通约从而达到等一的共同规律(价值规律)的。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诸多不平等的劳动中选择一种他认为最高的劳动——艺术,来实现自己的生命活动,并借此凌驾于他人之上;他完全无批判、无反思地认同于这个等级化了的社会现实。同样,O也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观念(=人格独立观念),她把人类童年时代的美好幻想——人性本善、民胞物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作为自己的立论基础。她说到了人的“权利”、“爱”,她心里想的却是大家不分彼此、其乐融融的平均主义,甚至无意中放进了“共妻”的“权利”!难怪Z指出,这只是“一句哄小孩儿的空话”(第517页)。这是一种不可能性,与那种超前于现实、为人类自由留下空间的可能性是完全不同的,是纯粹的空想。它不能超越现实,而只能被现实击得粉碎。相反,人格平等(或人格独立)的观念却完全可以经受并反驳Z的诘难。由于这种平等的超验或抽象性质,它并不因现实生活中有差异、有矛盾而失效,恰好相反,它本身正体现在差异和矛盾中。例如,当O与她的前夫离婚而与Z结合时,如果她有充分的人格平等观念,她就应意识到她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她的前夫正是对他的人格、也是对自己的人格的尊重,而不是对他们的平等关系的破坏;而她嫁给Z也不是因为她把Z看得比前夫在等级上更高,而应是因为她和Z平等地相爱(当然事实上她并未达到这种觉悟)。这种平等是绝不能归结为现实的价值等级(包括智力、财富、事业成功等等,那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的,而是完全“务虚”的;但它是我们这个发展着的社会必将日益逼近并“取得国民信仰的固定性”的可能世界原则。

  “我”(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作者本人,即史铁生)说:“平等是一种理想,你不必要求那一定得是事实”(第524页),这是不错的,它表明了平等对现实(事实)的超越。但他似乎忘了补充一句:“但它必定要是一种可以自由地去争取的理想”。O的死并不是由于平等不是一种理想,也不是由于现实中还没有平等的事实,而主要是由于她的平等在“理论上”就站不住脚,因而根本失去了实现出来的可能性。她对平等的”自由”追求也就被先天“注定了”是无意义的。她终于发现,唯一能真正实现她所守护的那种“平等”、那种“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的理想的,只有死,只能通过自己一死来消灭一切差异。她的理想的自身矛盾把她逼向了死路。这就象征性地说明,传统理想的爱如果不愿意虚伪,如果进入反思,如果揭示其矛盾的话,它就是指向死的。只有死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它才是没有差别的“另一种存在”,是“彻底的平等”(第539页)。既然O没有能力跳出这种传统理想的爱,又不愿违背自己的“善”和“平等”的信念,她就把她的爱留在此岸世界,自己穿过死亡之门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求“平等”和“善”。这就是她临死前留给Z的遗言:“在这个世界上我只爱你,要是我有力量再爱一回,我还是要选择你”的意思。“在这个世界上”的爱是建立在不平等、即差异(恶)之上的,她爱Z,Z却并不真正爱她(爱对于Z来说太幼稚了!)。“他其实谁也不爱”,“他只爱他的高贵和征服”(第540页)。但她已发现这是“这个世界上”的爱的宿命,于是她拒绝了这个她活着就不能拒绝的世界。这样,她终于守护住了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童年理想和赤子纯情,但也证明了这种理想的无望、不可能和扼杀生命的本质。

  小说最后专门写有一章(“猜测”)来猜测O的死因。大多数人都认为,O已经不爱Z了,但无法以此解释她为什么不离婚。现代女性T说,O一直认为自己的爱情是最完美的,“她说只要能每天看着Z画画,生命之于她也就足够了,只要一辈子都在Z身旁,听着他的声音,看着他的举动,闻着他的气味,照顾他的生活,对命运就绝不敢再有什么奢望了”,“她说,她幸福得有时候竟害怕起来,凭什么命运会一味地这样厚待我呢?”T不屑地说:“其实他俩谁也不大懂爱情”。确实,这样的“幸福”,正如鲁迅笔下涓生和子君的幸福一样,只能是爱情的坟墓,是人格的消灭(参看拙文“《伤逝》中的文化冲突试析”,载《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5期)。但这还是不能解释O为什么自杀。

  诗人L的判断是:“O的这一次爱情其实早已完结了,但是她不愿承认”,“在那儿并没有心的贴近和心与心之间的自由”(第549页)。这看来更有见地。但是,并不只是“这一次”爱情完结了,事实是,O已见出,她所能理解的“所有的”爱情都已完结了(否则她为什么不去寻求“另一次”爱情呢?)在她眼里,除了这种对君王、征服者的爱之外,再没有别样的爱;但这种爱使她感到寒冷和孤独。“她本能地渴望着温暖的依靠,她的心和肌肤都需要一个温暖而实在的怀抱”(第550页)。但她不知道,这种怀抱要靠自己独立地去争取,而不能靠上天赐予。然而她的人格已被Z摧毁了,在Z面前,她只是个玩物,而且绝无易卜生笔下的娜拉那样为自己争人格、争独立而出走的勇气和力量。她发现除了自己幼稚的一厢情愿外,这是一个无爱的人间 ,她对爱本身、对所有的男人感到寒心。然而这又无法解释O所留下的充满激情的遗言。

  女导演N的猜测是,Z在爱情上的不专一使O失望。她并且评论道:“O错了,她大错了,她可以对一个男人失望,但不必对爱情失望。……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希望,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爱情是你自己的品质,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处境,与别人无关。爱情不是一个名词 ,而是动词,永远的动词,无穷动”(第561页)。“爱情的根本愿望就是,在陌生的人山人海中寻找一种自由的盟约”(第552页)。的确是精彩的现代爱情观。O并没有达到这一层次,她完全是古典的。O并不会由于Z的不专一而自杀,她也没有对Z失望,甚至没有对爱情(古典式的爱情)失望。她只是承受不了这种爱情的自身矛盾,因为这种爱包含恨,而且是建立在恨之上的。正是这种恨,给她的爱带来力量,带来甜蜜,带来邪恶的激情,与她的纯情的本性处于格格不入的冲突中。她爱着一个她不该爱的人,或者说,她没有爱那些她本该爱、也渴望她爱的人。她不想伤害任何人,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怨恨,但她为了一个人而伤害了其他人,而这个人也是不怕伤害任何人、包括伤害她自己的,她是他自愿的同谋。这就是她的古典式爱的实质!在O那里,爱就是与所爱的人一起恨所有的别人、恨世界!她不愿恨世界,但也不愿放弃爱,所以她只有离开这个世界。

  WR则断言,O是由于爱上了别人,但又不敢承认。“她不敢承认旧的已经消失,正如她不敢承认新的已经到来”,“她找不到出路于是心被撕成两半,她不敢面对必须的选择。无力选择爱的人必定选择死”(第568页)。但WR的推断是自相矛盾的:如果不敢承认新的爱,仍在自欺中,就不会感到“心被撕成两半”,而会一直自欺下去心安理得;如果她痛苦得要去死,这就说明她已不是自欺,而她的最后遗言就是骗人。但这并不符合O的性格。况且,为什么一定要死(由于道义?人言?旧情未了?),仍然未有解释。但WR有一点说对了:如果仍然爱着,O是不会去死的。

  F医生和残疾人C的见解较为深刻:“对爱和生命意义的彻底绝望,那才是O的根本死因”,“那样的绝望,绝不会是因为一次具体的失恋……能让O去死的,一定是对爱的形而上的绝望。如果爱的逻辑也不能战胜Z的理论,如果爱仍然是功利性的取舍,仍然是择优而取,仍然意味着某些心魂的被蔑视、被歧视、被抛弃,爱就在根本上陷入了绝望”(第569页)。所以,C认为,当O领悟到爱的意义已被Z的恨和差别论所玷污、所践踏、所取消时,当她在Z的教导下发现,“爱情原来也并不是什么圣洁的东西”时,她便暗暗滋生了一种“恨”,一种由恨激起的恨,即”报复”。“她下意识想让Z的高傲遭受打击,让他的理论遭到他的理论的打击”(第571页)。“潜意识指引她去毁掉一个神圣的仪式,O的心里有一种毁掉那仪式的冲动。毁掉那虚假的宣告,毁掉那并不为Z所看重的爱,毁掉那依然是‘优胜劣汰’的虚假的‘圣洁’,毁掉那依然是有些心魂被供奉有些心魂被抛弃的爱情,毁掉一切,……毁掉这谎言是何等快慰!”(第570页)O的爱情依赖于恨,这种恨又激发起对这爱本身的恨。O已不再爱她的“爱”了。但她仍然期望有一种不是建立在恨上的爱,在她的视野中,这就是“死”:

  “在O的眼睛里,那也许是假期的到来,是平等的到来,是自由的到来。在那个世界里,不再有功利的纷争,不再有光荣和屈辱,不再有被轻视和被抛弃的心,不再有差别……那才是爱情,才称得上是爱情,才配有一种神圣的仪式”(第571页)。

  但在C和F的眼里,真正的爱并不是死,而是一个可能的世界。F这样解释O的临终遗言:“O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她没有力量爱了,但在另外的存在中她仍然在爱,仍然要爱”。但F本人认为:“可是,也许,并没有两个截然分离的世界,O,她就在我们周围,在我们不能发现的地方,司空见惯的地方……”C也说:“爱,也是在这样的地方”(第572页)。O把爱这个可能的世界推到了死亡里,但其实,可能世界就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它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另一维”。在生活的现实维度中,爱永远是一个疑问、一种追寻的诱惑和召唤;而在可能的维度中,“那永恒的爱的疑问即是爱的答案,那永恒的爱的追寻即是爱的归宿,那永恒的爱的欲望正是均匀地在这宇宙中漫展,无处不在……”(同上)

  换言之,爱的真正形而上的本质,就是对爱的追寻。人类几千年来都在追问:什么是爱?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但爱并不是这些回答,爱只是“给出”。没有爱,人们不会去追问爱,只有爱着的人才会去追问“什么是爱”。所以爱永远不是现成的、现实的,而是超现实的,是“尚未”成为现实的。所以爱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尚未”。可见,当O企图回到儿童时代已有的现成“本心”、“真心”去建立爱的牢固根基时,她多么严重地误解了爱的本性!爱的平等、自由绝对不能通过寻根或返本还原而获得天然的保证,而是需要人自己去建立、去追求。而当人的独立的心灵还沉睡在自然天性的怀抱中时,他(她)就不会有力量、也不会有意识去作这种追求,而只有期待上天的恩赐,要么就以死来表明心迹。

  但毕竟,O以自己的自由筹划的死,表明了爱的这种形而上本质。O的死不仅仅表明O的古典式爱情的自我毁灭,绝无出路,同时还表明了O寻求真正的爱的决心。虽然她没有能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爱,虽然她在她自己的爱中看不出有真正的爱的可能,虽然她也不再爱她自己的爱,但她决不自欺,决不妥协。她感到应当有一种真正值得爱的爱,如果现实中没有她所理解的应当的爱,她便有勇气拒绝现实:没有爱,勿宁死!或者说,如果爱就是恨,勿宁死!所以诗人L说:“O真是一个勇者,为我不及”(第550页)。

  (四)

  现在我们要说到另一对苦难的恋人,F医生和女导演N了。F和N,正如WR和O一样,也是从小青梅竹马的一对,并且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可是当N的父亲被打成右派并被发配大西北之后,F不敢违抗年老双亲的意志,而痛苦万分地与N断绝了关系。这是一个数十年来人人都很熟悉的故事,但在史铁生笔下,这个故事的内层展示得特别深。N正如O一样,小时候也是个童话中的小姑娘,她的父亲是一个童话作家。但由于她家的遭遇,她“已经从童话中不小心走进了现实”,而她父亲后来致力于写一部“足以葬送全部童话的书”(第62页)。与O不同的是,现实并没有使N对爱情失望,而是把她的爱情观从童话般的梦幻中提升了出来。她看出,爱情这台戏“没有剧本,甚至连故事都还没有。现在除了这对恋人在互相寻找,什么都还来不及想”,“我相信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可能丢失和我们真正要寻找的都是——爱情!”(第63页)二十多年前的失恋并没有使她放弃爱的寻求,她是一个相信可能世界的人,这个可能世界的支架,在她看来就是“语言”。

  二十多年前N与F分手的那个夜晚,实际上是一场语言和失语的对质。在通常情况下,语言应当是男性的强项(例如,男性更善于使用大脑左半球)。但在那个晚上,关系是颠倒的。“F医生只是流泪,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不管N说什么,怎么说,求他无论如何开开口,都无济于事”(第67页)。相反,N却执着于语言:“但是我知道我没有错,如果你曾经说过你爱我那是真的,如果现在这还是真的,N说我记得我们互相说过,只有爱,是从来不会错的”,“你能不能再告诉我一遍,N说,你曾经告诉我的,是不是真的?……N说我不是指现实我是指逻辑,现实随它去吧我只是想求证”(第68页);“我只想证实这个世界上除了现实之外还有没有另外的什么是真的,有还是没有,另外的,我不要求它是现实但我想知道它可不可以也是真的,我求你无论如何开开口好吗?”(第69页)N的追问是那么理性,强抑着悲痛的理性;F的回答却又是那么懦弱,整个晚上他都没有回答,只是像个孩子(或女人)那样哭哭啼啼;因为他的行为(服从父母意志牺牲爱情)不是可以用语言来规范的男子汉行为,而只是听话的乖孩子的行为。所以他从这时起“开始明白世间的话并不都是能够说的,或者并不都是为了说的”(第69页)。只有一个独立的男子汉才能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他深感自己的“未成年”状态,他再也不能说什么,他说什么都不作数。所以N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是:“你的骨头没有一点儿男人!”这不是对F一个人的判决,这是对我们这个女性化的、儿童化的、失语了的传统文化的判决。

  F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并从此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意象。他匆匆忙忙地结了婚,然后在生活的“正常”河道中平静地流淌。但他二十多年里没有一天不想起N,只是他把白天留给工作、日常琐事和夫人,而仅将这种思念放进他的梦中。“在F看来,梦是自己作的,并且仅仅是作给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就像诗其实仅仅是写给自己的没有道理发表或朗诵一样。如果上帝并不允许一个人把他的梦统统忘掉得干净,那么最好让梦停留在最美丽的位置”,哪怕是“最痛苦的位置也行,最忧伤最煎熬的位置也可以”(第72—73页)。他甚至做到了在梦中也抑制了梦话。这种彻底的无言使他几乎达到了“成佛”的境界(第76—77页)。

  但这一切都是假象,真象不是肉眼可以看得见的。它仍然矗立在这个世界的另一维,存在于可能世界里,停留在“眺望”之中。“F抑或我,我们将静静地远远地久久地眺望。站在夕阳残照中,站在暮鸦归巢的聒噪声中,站在不明真象的漠漠人群中,站到星月高升站到夜风飒飒站到万籁俱寂,在天罗地网的那一个结上在怨海情天的一个点上,F,抑或我,我们眺望。”(第219页)眺望,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的第五维。F在与N分手后,经常去N的住所前眺望;二十多年后,他又去N曾经住过的地方眺望。眺望成为一个可能世界,是因为终于有一句话、一句可以牢牢抓住的语言,在二十多年的苦难煎熬之后,成了这个男人“自己的”语言,这就是:“你的骨头,从来就不是个男人!”

  “也许从来就有这样一个秘诀:咒语由被诅咒的人自己说出来,就是解除咒语的方法”,“F喃喃地重复着那句话,心中也如外面的夜空一样清明了……二十多年的咒语与二十多年‘平静的小河’便同归于尽”(第230页),“那道符咒倾刻冰释,男人的骨头回到了F身上”(第260页)。

  男人不是天生的,真正的男人是用语言造就的

  《务虚笔记》读后感(二):17岁到18岁,庆幸遇见你。

  用了好长的时间,终于把这本书读完。对我而言,它算得上是里程碑似的存在。它对我的影响,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在写作。

  我很庆幸我在学校那个小小的阅览室里第一次遇见它,我很庆幸我能够翻开它,我很庆幸那匆匆的翻阅没有让我错失它的才华,总之很庆幸,我能在这本书终于史铁生对谈,不,不该说对谈,因为我确实是没有能力与他对谈的,他的悲悯透彻,是我远不能及的。但至少,在这本颇有些晦涩的书里,我得以进入他的世界。在那里,我得以看到苍凉和悲悯。看到对传统价值观的别样解读。在这样的遥望里,我仿佛受到了一种洗礼。我相信,这是我与它的缘分。

  十七、十八的年纪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我所能触及的体会的,不过是些皮毛。我知道,这本书,值得并且需要我年年岁岁地读下去。从高二到高三,这本书安抚了我无数次的躁动与难过,它是我的力量,苍凉,但有力。

  ——2011.12.20于松湖

  《务虚笔记》读后感(三):文学对生命的皈依

  一、

  史铁生是我最敬仰的作家。

  初识史铁生是因为那篇短短的六百字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后来读了他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史铁生的形象也在我心中清晰了起来。杜甫有句著名的文论“文章憎命达”,史铁生的经历文章恰恰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同时,他又突破了这句话,面对无常的人生和外部环境的限制,他做到了苏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是的,史铁生已经做到了“笑看人生”,“笑看生死”。

  读一下史铁生好友孙立哲写的《想念史铁生》,我们或许能更清楚的认识史铁生。这篇文章叙述了作者和史铁生的交往,以及学生时代的史铁生。上中学时的史铁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被称为学霸。他不单是学霸,而且全面,作文好,喜欢绘画,无线电也是相当精通,体育方面篮球和田径都是高手。了解了这些,我们对于史铁生有那么深邃的思考也就不奇怪了,任何事从来都是“其来有自”的。

  二、

  有句话叫“天妒英才”,还有句话叫“生不逢时”,这两句话可以说都让史铁生赶上了。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结果学没上完成了知青;二十一岁的青春年纪,残废了双腿,坐上了轮椅。沮丧,颓废,痛苦,甚至绝望,在那时的史铁生都是有的。史铁生这样的遭遇虽然悲惨,但我想从古至今也绝不止他一人。史铁生的伟大恰在于他在绝境中对生死,对命运的了悟。伟大人物都是如此,苦难的经历往往会成为他们伟大人格的绝佳背景。

  如果史铁生没有遭遇到文化大革命,如果史铁生没有双腿残疾,或许他不会成为作家,或许他的人生会有另一种辉煌,但是人生没有如果,许多的偶然造成了现状的必然。你必须是这一个。你的命运就是必然的,无法选择。

  双腿瘫痪后,史铁生是想到过死的,然而他没有。在地坛,他苦苦的思索生死,在他明白了死是一件并不急于求成的事以后,他开始思索生的意义,于是便有了他的那些文章。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站在死里去看生。史铁生曾经问自己“靠笔闯出的一条路就是母亲想要他走的路吗?”他的答案是,“不是”。是的他的母亲唯一的希望是让他好好活着,明白生的意义。

  他明白了这层意思,也看透了生死。在地坛悟透了生死的史铁生不亚于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释迦牟尼。

  三、

  有人说《务虚笔记》是史铁生的半自传体小说,我不认为是这样。这本书固然有史铁生自己生活的影子,毫无疑问。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不管写什么,作家写的都是他自己。但这本书更是史铁生的一本人生笔记,记录的是他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是他对生命真谛的追寻和探求。史铁生自己的人生经历只是本书的一条线索或者说是他思考的一个基础,就像我们写作要用到的文字和语言,他的思想才是写在纸上的内容。他的思考是超越每一个人的具体人生的,正如他在小说中常说的,“这个人是谁并不重要”,他所探求的是普遍的人性,是对抽象的人生和生命真谛的探寻,是形而上的,所以书名叫“务虚笔记”。因此,本书不可以说是史铁生的半自传体小说。正如作者在写作之夜提出的那个悖论,“我是我印象的一部分/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史铁生的经历只是他印象的一部分,史铁生的全部印象才是这部小说。

  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什么用呢?我常常问自己。比起能推动物质进步的自然科学,比起能当做镜子起到借鉴作用的历史学科,文学看上去的确是百无一用。既然这样,那屈原、陶渊明、杜甫这些人的文章为什么传颂了千年呢?读完《务虚笔记》,我心中的这些疑问似乎有了答案。文学是虚无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文学应该是对人性的探求,是人在困境与绝境,迷惘与不安中的探索与呐喊,是人对突破自身限制的渴望与憧憬。文学即人学。

  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写尽了人性中的各种困境,探讨了人性中的各种残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都有残疾。《务虚笔记》正是史铁生面对人性的残疾或者说残缺对人性进行的一次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上的探索。务虚笔记是一本可以当哲学来读的小说,却没有哲学的枯燥与艰涩。史铁生以平和的笔调,哀而不伤的风格向我们讲述了他对生命真谛的思考。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文笔,充满了哲思又富有诗意的对话,让《务虚笔记》美到无以言表,深刻到可以作为哲学读物。

  四、

  本书的第一章叫做“写作之夜”,如史铁生自己所说“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正是在这样思想可以自由翱翔的黑夜,作家才可以思考他生命中的零度,无拘无束的写作。读《务虚笔记》这本书,情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会史铁生对于人性种种方面的思考和探寻。关于爱情,关于背叛,关于各种习惯,史铁生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这部小说采用了意识流的写法,在这部小说中,人物并不重要,情节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也不重要,人物只是一个符号,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作者探讨人性所做的铺垫,人物只是人性的载体,情节只是展现人性的舞台,所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这些看到作者对人性的探讨,作者所要展现的是现实人生背后的人生,所追寻的是人性最幽微最隐秘的一面,所探求的是人性最初的根源。

  五、

  残疾和爱情,是人的命运和梦想。这部小说虽然涉及到了人性的种种方面,但最核心的,贯穿始终的还是残疾和爱情。这里面的每一个人物,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因为后天的因素,都有残疾。谁都想摆脱残疾的命运,谁都想拥有美好的爱情。差别即是残缺,差别造成了人的命运的不同。人都希望能够改变不公平的、不完美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差别,差别推动了欲望。

  史铁生在小说的结尾写到:并不是我就在这样的消息里,而是,这样的消息就是我。这样的消息就是欲望,人即欲望。史铁生终于在结尾给出了结论,完成了他对人性的探寻。

  我想,如果史铁生能够再多活一些年,或许他能够对完美人性作出自己的思考,给出自己的答案,或许他已有了自己的答案,但是任何具体的答案都是有缺陷的,所以史铁生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也让小说的结尾变得完美。这样的结尾正可以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对人性的完美永远追求下去。

  《务虚笔记》让文学完成了对生命的皈依。

  《务虚笔记》读后感(四):深刻的梦呓,智者的思考

  将每天闲暇时间拼凑起来读完了史铁生《务虚笔记》,开始没看懂,不知道作者是在写散文还是小说,大概因为习惯了传统的述事小说,没有适应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渐渐地被作者梦呓般的写作方式所折服。

  书中有许多男女主人公,有的以英文字母来代替名字: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政客WJ,以及女孩T;有的连名字也没有:如“我”、Z的叔叔以他的恋人、L的前女友等。人物身份常常互相转换,人物间的故事常常互相重叠,让人似乎进入了一场又一场梦境。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不同性格与生活背景的人在经历相似事件时,因选择的不同而走上了各自不同命运的道路。

  与梦不同的是,作者不会就此罢休,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质问的细节,拔开层层社会的外衣,试图去寻找原始的真相。性与爱情,欲望与意志,叛徒、英雄与信仰,权力与公平,众生是否平等,是英雄还是奴隶创造历史……作者都借书中人物的矛盾道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疑问。有些观点让人醍醐灌顶,如:一直被世人仇视的“叛徒”的悖论,被敌人俘虏后只面临两个选择:被各种酷刑折磨至死(或附带无辜亲人),然后被视为英烈;经受不起严刑拷打或为了保护无辜亲人而道出秘密,被自己人永世唾骂,而人们痛恨叛徒的真正原因却是叛徒可能将自己也拉入叛徒的相同处境,自己没有自信可以承受这苦难。我想起儿时书中那些悲壮的英雄人物,还有近年来被屈打成招的嫌疑人,在执行死刑多年后真凶浮出水面才知冤枉。酷刑面前,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是死路一条。所以现在西方有种人道主义做法:士兵在被敌人抓获后,允许适当说出一些秘密以减轻对身体的惩罚。是非对错,自在人心。

  许多辩论没有给予答案(也很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但作者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只要认真品读了这部著作,便会让人们对于哲学的思考方面已经停转的脑袋继续运转起来的,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向哲学的高峰迈进。

  书中有关童年与青春期萌动的描写占据大量篇幅,无论年龄在什么阶层的人,一定都身临其境,触动美好的或不愉快的回忆,如那个被孤立而妥协的小孩。

  一部好的作品能给予读者思考与反思,本书作者的思想通过书人物辩论立体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读者的思想再与作者的思想碰撞出火花,从而开阔了眼界与思维,或悟出了道理提升了修养与人生境界。我想,这便也是读书的意义所在吧!

  《务虚笔记》读后感(五):务虚笔记实则务实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的内容和它的书名恰恰相反——书名为《务虚笔记》,但其内容却是极其写实的,涉及到对于爱情,生死,命运,人生,平等,性与爱等等深入的洞察与剖析,深邃的思想和缜密的逻辑贯穿全书,我觉得与其说这是部长篇小说,不如说这是本人生笔记。 首先,史铁生独到的见解,尖锐的洞察力,丰富的人生阅历,巧妙的构思技巧使我不断有着把这本书看下去的欲望,对于书中以字母为名字的人物: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说实话有好几次我都分不清他们各自的角色和命运。史铁生使用了很少或几乎没有的外貌描写,而是从他们心灵深处一点一滴的思想与情绪来刻画他们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其次,这本书教会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认识问题,尤其更深层次地思考人生和爱情(虽然有时理解这些深奥的哲理很费脑筋)例如:我其实是从童年有记忆之时才开始活着的;爱与性不同,爱情是崇拜,是心与心的贴近,是心与心的自由,是心与心赤诚的相见,不掺有一丝虚假和羞耻。 此外,不得不说这本书中精彩而适时的环境描写也是吸引我的一大亮点,总是在我已有感触的心上再掀起一阵阵波澜,可见史老先生的文笔也是极好的。 最后,看见好多书评说,从书中人物的身上看到了他们自己的影子,我想说我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不多,也许是因为我年龄尚小,阅历尚浅,所以我决定以后要重新捧读这本书,再一次瞻仰史老先生的精神高地,走进史老先生的写作之夜,与他一起走近那幢住着那个女孩的漂亮房子,仰望高空中那只不断出现的白色的鸟,把玩那片有着童年印记的白色羽毛……

  《务虚笔记》读后感(六):务虚

  《务虚笔记》断断续续的放在枕边快半年了,有时翻一两页便读不下去,有时直至深夜也舍不得放手。对心灵一连串的叩问是一场精神洗礼。如命、如运、如忠、如叛、如善、如恶、如生、如死、如爱、如恨、如情,如性,未曾试过如此发散地看待问题,有些观点如拨动心魂犹梦方初醒,有些观点耐人寻味仅凭现在的经历还不足以说理解,亦有些观点仍然难以理解甚至心生厌恶,无法接受,只是学会了尊重和包容。客观存在的东西并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要清楚自己是谁很难,要接受自己是谁更难,要改变自己是谁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你为什么是你?又或许怎样的你才是你?当你明白你是谁时,你已不复是你。人性的矛盾,除了你自己永远都不要去推敲和考验任何人的人性,因为这对谁都不公平。这只是一个滑稽而无趣的悖论。理性不愿意看到的东西其实本性早已看得清楚。在功利主义泛滥的年代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务实”时,史老先生却在剖析着“务虚”。而“务虚”这词更是直逼我眼球拨动心弦。此前经常会在想,到底是命运造就了史铁生,还是史铁生创造了命运!在一系列的精神对话后,原以为可以抽丝剥茧,结果大脑反而觉得更加空洞。太多太多的言语无处倾泻了。“感同身受”这个词对于有些人来说真的犹如一个笑话。这书的写作手法可谓独特,我无法将里面的一个个符号都聚焦形象化成一个个人物形象。或许在现实亦是如此,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一世短短数十载,芸芸众生能给后世留下的或许就是这般如虚如幻的印象符号罢了。也正如书中所说的“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何必执着!只是对里面的人性刻画剖析感到深深的折服。无所谓淫秽圣洁,不要用任何词语去修饰,也不要只用眼睛去审视,要用心灵才能感受到女性之伟大。十月怀胎,一条生命孕育着一条生命一颗心脏呼唤着一颗心脏,一切生灵最早的依靠和港湾。似乎对母系社会产生了兴趣。若能走在历史之轮的前端,我们能看到的或许不会是尊卑轻重,而是尊重和爱护!

  《务虚笔记》读后感(七):20140203 务虚笔记 Ⅰ

  但这时F医生在我的心里对诗人说:那倒不如没有梦。F医生希望:要是一个人不得不放弃他的梦想,上帝应该允许他把那些梦想忘记得干干净净。

  诗人反驳道:不得不放弃吗?我看不出有什么事能迫使她这样。

  F医生讥嘲道:那是因为你仅仅是个诗人,更准确地说,你仅仅是一首诗。

  为着你在心底称为“梦想”的东西,你近似偏执地坚信有了梦想就不要放手,无论它是什么也要无论你此刻所谓“理智”是否看好也要,只因它被冠上“梦想”的名字。

  你有那个“不要放弃梦想”的信念,但你却迟疑着那个“梦想”是否真的值得成为梦想。有时你“极冷静”地想脱离那无畏的梦想罢,再不溺于那凄凄惨惨戚戚却又毫无依托的感情,没有这一特定幻梦所带来的苦痛,没有这纷杂感情纠葛的癫狂,或许可以更加坦荡更加坚定地更加专一地走向那些更大的梦想。可你又怎么知道何为小何为大,何为价值?你又怎看清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你是否真的从心底认可了你当初“理性”地选择的梦想?或许此刻你正是怀揣着极大的激情和极强烈的感情去脱离此刻的感情吧。爱之深切,痛便深切,逃离的走投无路的渴望便也愈发深切。但为什么要去想未来,想未来是否会惆怅,是否仍有苦难?人不是应时时刻刻在乎着现在吗?——似又是一个不知从何处舶来、不加思索便已全然接受的信念。或者,在乎着现在只因未来的苦难本就无可逃避?

  然而呢?然而呢?诅咒着期待着那永不可能期待到的事物的期待,却又欣慰于此时此刻仍有物能让你期待。

  F医生渴望上帝能允许忘记梦想,便是因为他渴望忘记曾经如此令人现在也如此令人焦灼的梦想,但这不也正证明了,他无法忘记那梦想吗?

  但,怎知道什么梦想是可以或永不能,被人忘记的呢?

  《务虚笔记》读后感(八):两种生活状态——掩卷《务虚笔记》之后

  史铁生《务虚笔记》里谈到了人的差别,有些人光荣,有些人羞耻,有些人重要,有些人次要,有些人居于强势,有些人居于弱端。强势的人为人所崇拜,弱端的人为人所忘记。人们生来就有差别,强势还是弱端由天注定,当然有些人不甘处于弱端,发奋向着强势努力。这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居于弱端的人,就该被人遗忘、被人冷落么?或者换个说法,强势=光荣,弱端=羞耻,这成立么?是事实么?

  王小波在《我的阴阳两界》里也触及了这个问题。他用了无能和有能,软和硬,来表述这两种状态。人要面对的有两个问题较为关键,一个是要不要活下去,一个是怎么活。第一个问题对大多数人,一般不成问题。这是生活的逼迫性的根本表现,必须得想办法怎么样活到死。

  出路就是我刚说的两个。这两种状态从玩,游戏,的角度理解,也似乎能统一起来。比如把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当做乐趣,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抱着这种态度。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他的目的本来是钓鱼,结果弄回来了个大鱼骨头,而且一路为了维护所剩无几一星半点的鱼肉,拼尽全力。为什么钓到鱼之后他不干脆放弃了事呢?你说他是成功还是失败?

  你说他作为一个老渔夫,他能不知道钓到鱼,也载不回来么?他当然知道,如同他知道生活的真相就是必须继续活好好活下去一般。可是,他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要挑战自己的极限,要争取?按照史铁生的说法,承认生活的真相就是真,仍然要挑战自己,维护一个渔夫的尊严就是一种美,“既知道自己生存困境与局限之后,也依然不厌弃这个存在,依然不失信心和热情、敬畏与骄傲。”

  怎么活的问题,必然会迁出意义的问题。意义的实质是当下的,个人的挑选和追认。与他人无关。你认为有意义,在别人眼里不必然也有意义。他人的,也一样。没有永恒的意义。但是对于怎么活的,不同回答,可能会导出两种活法,一种是不甘现状积极向上,比如现如今的入党,参政,进国企,公务员,职场上的拼杀,总监,老板,所有为了钱、权的努力。当然也有不全为这个而努力的,比如说为了雪耻,为了家人和个人幸福,为了可疑的“自我实现”等等。一种是安于现状,较为消极的过日子。我不觉得哪一种更好,甚至我觉得,这肯定是不同人之间不同的选择,也可能是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选择。

  《务虚笔记》读后感(九):写作可以务虚无须务实

  史铁生说过这算是他的半自传回忆体小说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但是从书名的字面上也可以看出“务虚”也是“务实”的反面,阅读的时候感觉更像是在剧场里观看一场话剧演出,史铁生像是化身成了一个舞台、一块幕布,他笔下的人物像走过场儿似的从他这儿上场退场,又在他大段的内心独白和画外音下中断和开启一个个新的段落和场景。

  曾经有位哲学家说,人的本身就是一个聚合物,是由外界的信息和身边的人组成了自我。所以也可以想象书中的那些人物也都是在他内心中蛰伏已久的或早已显露出来的人格特性,他通过这些人物也把自己内心的各种角色和思想挖掘并释放了出来。

  这么长的一篇小说里主要只有7个人物:画家Z、女导演N,医生F、诗人L、政客WR、画家妻子O和作为背景音的“我”,这些人从一开始好像是互不相干,但到了后面又慢慢有了交集而且很多对话都是在史铁生标志性作品里的那个古园里发生的,虽然从始至终他都没提过地坛两个字,但是在他的描述下这个古园里的祭坛和老柏树也是书中唯一令人感到真实的一部分。

  《务虚笔记》读后感(十):游空冥兮弛四方

  在从童年迈入少年时代的那个晚上,一个孩子望着夜空的繁星突然产生了一种悠远的怀想,一千个孩子仰起头向着漫天眨着眼的星星问话:“我从哪里来?你在哪里?你的背后是什么呢?你的背后的背后是什么呢?···再往后,再往后,无穷无尽又是什么呢?”开始是什么?结束又是什么呢?哪条路是必定的途径?哪种结局又是空冥之中的企盼呢?一些年后,史铁生带来了一个远方的预言:在编织非人力所能解脱的/无法忍受的火焰之衫的那双手后面/我们只是活着、只是叹息/不是让这样的活就是让那样的火耗去我们的 生命。这预言就是所有追问的回应吗?在那个写作之夜,所有空冥的猜想一起汇聚成无数种可能,命运之途沿着不止一条路径延展。

  就让那些曾经仰望星空的孩子走进这写作之夜,在纵横交错的命运迷宫之中悠然的向往、彷徨的走失、怅然的回头抑或茫然地追问。那些全部不同却部分相同的命运在这里交叠,然后分散。那些关于爱情与性欲、真实与谎言、英雄与叛徒、恐惧与坦然、生存与死亡、高贵与孤独的命题在这里被讨论、被诘问、被解构。

  我从哪里来?对于我,我并不曾在印象之门初开之前便存在,时间之矢射向未来,那印象未曾向我走来之前,便全是虚无,什么也没有,我是我印象的一部分,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只是从某一刻起,我的眼睛开始沐浴初晨的阳光,开始欣赏绚烂的晚霞。

  是何时爱情初次来临?是那初次感觉到不同于自己的美丽或者高贵,是灰蒙蒙的小城中那所金灿灿的房子,是那美妙的歌声、是那天真勇毅的性格,总之,在十岁左右的日子,未来的画家z抑或残疾人c开始走向那座美丽的房子,开始寻找一个女孩。又是何时那根洁白的羽毛开始高贵冷漠的令人难以接近?是那一句从轻蔑、责备语气中飞出的“野孩子”三字,是那初次感觉到的不公平与孤独,一种无可抉择的命运摆在你眼前,一条巨大的鸿沟横亘在你与我、我与他之间,世界一下子变了模样,一切和那场革命有关的话语摆在那里、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大家披上名为恐惧的外衣,在谎言和真实之间筑起一座高墙。

  是何时爱背负不起身后的责任,不能带领我们跨越那道深深的沟壑,如果爱情永远伴随着残缺,那么爱情的本质是什么?诗人L在不解与疲惫之中去山林中写一篇长诗,在那里原始的生命动力在鹿群求偶的时节完美展现,一切都自然坦荡,和着山川风雨的节拍奏一首雄壮的生命之歌。而人类欲望的窥视之眼却把日光下的美丽变成了暗幕中的躲藏。于是在身份的外衣之下,医生F一夜白头,白天的生活和夜晚的梦境一如两条平行线;画家z永远背负着画那轻轻羽翼之下沉重的负担;残疾人C永远要经受那因为残缺而引起的质疑;女教师O永远躲藏在进蔓草荒芜与夕阳西沉的童年时刻,在自我的寻找中追逐爱情,却只能日复一日为死亡做好准备。

  何时能够没有叛徒的无奈处境,没有人人害怕自己成为叛徒,人人在别人成为叛徒之时又暗自庆幸、厉声责备的悲哀?或许是女导演O在胶片之中发现了那一头白发之时,或许是Z的叔叔重新回到葵林的那天晚上,一切好像都没有变化,如那茫茫人海不曾变化一样,如那草生虫鸣不曾变化一样,爱情还是停在它原来的脚步。当人们闭上了窥视的双眼,脱下了冷漠的厚重外衣时,只能潜藏在梦中的爱情便又走进了白天的日子。爱是生生不息的欲望,是差别推动了欲望,是欲望生生不息地区寻找平等,这样上帝造就了一个永动的轮回,或者,这永动的轮回使‘我’诞生。

  阅读之夜,那些曾经仰望星空的孩子一个个闯进了那纷繁交错的人生境遇,和作者一起倾听内心的呼喊,观看上帝怎样在偶然性之中制造了这些必然性。我们一次次变得更为静默,以致无语,在那哲理般的对话之中哀伤、思索,在那电影镜头般的叙事语言中东游西荡,在时间、空间的空旷之中感受那永恒的欲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务虚笔记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