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龙的礼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龙的礼物》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8 02:05:2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龙的礼物》的读后感10篇

  《龙的礼物》是一本由[美] 黛博拉·布罗蒂加姆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0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龙的礼物》读后感(一):中国的非洲大开发

  rautigam 的这本大作可谓是北京的及时雨!在欧美媒体纷纷认定了中国在非洲援助具有重大阴谋之际,由美国研究中国对外政策的专家Brautigam 用事实与数据驳斥了这些无稽之谈。当然只要有市场(Brautigam指出甚至包括众议院都被提供了夸张的数字),类似的敌意言论永远不会消失。问题是北京或许应该思考一下透明性的好处了。对于西方来说,基本上Brautigam认为,中国的对非援助模式来自于中国自身发展的经验(即所谓“北京共识”),值得关注非洲发展的西方国家思考和学习。西方国家在非洲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即所谓“华盛顿共识”)实际上是常常改变的,最终成效不大,也经常受到非洲国家的抵制。

  这里是她在 National Committee of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 上关于她这本新书的演讲和问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fDYnOLw5w

  关于在中国在大洋洲存在,有一篇研究也有类似的观点:T WESLEY-SMITH: " China in Oceania: New Forces Pacific Politics "

  另:

  TVBS主持人夏嘉璐在她的节目政经节目Today正经话里说西方把中国在大陆的存在说成是龙的礼物,而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嘉宾跟着符合说,这个龙的礼物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意思。可见这些人都没有读过这本书,甚至连这本书的评论、介绍都没有读过就跑到公共媒体上大放厥词。

  《龙的礼物》读后感(二):为中国的援助洗去被泼上的妖魔化脏水

  《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的作者主要研究的就是中非关系、外国援助、工业化、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在本书之前还写过《中国援助和非洲发展:输出绿色革命》。

  作者还介绍说改开以后中国政府认识到这种“交钥匙”方式的不可持续性:维护不当、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和普遍亏损。而且中国的援助也逐渐从无偿的援助转向了互惠互利的经济模式,但仍对某些极贫困的国家和地区提供部分无偿的援助。

  在针对中国的宣传和报道中充满了虚假的信息,作者列举了大量例证加以说明。譬如:

  2002年结束了内战的安哥拉深陷债务泥淖,他们共欠巴黎俱乐部——该俱乐部由19个富裕的债权国组成,通过非正式会晤来解决双边债务问题——20多亿美元。他们还欠其他债权人80多亿美元债务。

  作者把针对中国的无端指责比做《罗生门》,“完全是因为中国的援助,安哥拉才没有了清除腐败的压力”一则典型的针对中国的新闻总结说(第257页)。事实是整个内战期间安哥拉政府用出口石油的收益做为抵押从那些“受人尊敬的西方银行”(作者语)共获得了48笔抵押贷款作为战争费用,这些利润丰厚的贷款来自法国巴黎银行、英国渣打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等等。

  “……尼日利亚的一位外交官曾在北京告诉我(作者):‘中国人正在试图涉足我们经济的各个领域。如果你去看一下西方人,除了石油,石油,石油之外,没有别的东西。’”(第264页)

  相比中国的不干涉别国内政,西方国家更多的是指手划脚;

  相比中国有针对性的根据受援国的实际需要什么,西方国家则是告诉受援国必须接受什么;

  相比中国帮助现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合适的工农业来促进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西方的援助多数都给了非政府组织用在了一些不痛不痒的项目上。

  中国和西方人在非洲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呢?中国在塞拉利昂援建一个水电站,“有600多名当地村民和105名中国人,其中包括3名厨师”,中国的援助人员在非洲与非洲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国的工人还要在(利用工地旁的闲置土地种菜)的菜园里劳作几小时”。西方是什么样的呢?80英里外,“几个意大利工程师监管一个大坝的建筑进程,……每两个星期,意大利人就会从罗马空运一批食物。一个由美国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农业项目利用项目经费将他们的外籍专家安置在一个小的郊外社区,里面是宽敞的牧场式房屋并配有小巷和路灯。只有在美国的俄亥俄州,这个小区才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中国的农学家和工程师则挤在一个将来会被用来存储水稻种子的房子内。”

  “在坦桑尼亚,一位官员回忆了他在1970年参观坦赞铁路建设工地的场景。中国工人住在极其简陋的地方,他一边告诉我一边摇头,以此强调究竟有多么简陋。他将中国人与瑞典人进行了对比。他说,瑞典人在基达图修建水电站大坝的时候,住在150英里的海滨酒店里,每次都是乘坐直升机前往建筑工地。”(第111页)

  西方舆论总是指责中国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总是只从中国雇用工人,没有雇用当地工人,没有为当地人带来工作和收入。完全无视“西方国家派遣的援助专家每年可能花费30多万美元,像总督一样居住在通常墙头插满玻璃碎片的舒适房子里。在莫桑比克,捐助者雇用了3500名技术专家(通常为外国专家),每年的费用为3。5亿美元,这笔开支相当于当地40万人的工资。

  最可笑的是,西方舆论经常说中国的廉价商品冲击了非洲市场,毁掉了非洲脆弱的制造业。作者说:“令人惊讶的是,从美国进口的服装——二手服装——严重破坏了非洲新生的服装业。……美国是向非洲出口旧衣服最多的国家之一……”

  对非洲的未来,作者转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中国湖北省仲祥市农业局副局长)王义彬的话:

  《龙的礼物》读后感(三):人民网-国际频道: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

  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国际论坛)

  殷 淼

  一本由美国学者撰写的新书《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近日引起了关注。该书作者美利坚大学中非问题专家布罗伊蒂加姆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有力地驳斥了“中国和非洲打交道只为寻求原材料”等在西方流传的种种荒诞言论。

  非洲一直被西方国家视作传统势力范围。在一些人看来,近年来中非关系取得迅猛发展,不啻“动了西方的奶酪”。于是,这些人利用话语权优势对中非合作加以诋毁,把“新殖民主义”、“不附加条件的援助政策助长腐败”等罪名强加在中国头上。

  布罗伊蒂加姆对中非关系进行了精细的研究,她在书中指出,几十年来,西方逐渐撤出非洲制造业;而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制造业的投资不断增加,试图帮助非洲摆脱依赖原材料出口和工业产品进口的经济模式。与其他捐助机构不同,中国提供援助和商业投资项目的方式事实上有助于限制腐败。

  中非能源合作也是受西方国家诟病的话题。实际上,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石油贸易合作是公开透明的,也是互利双赢的。据统计,2006年非洲全部出口的石油,中国只占了8.7%,欧洲占36%,美国占33%。布罗伊蒂加姆指出,中非合作是全方位的,能源合作是其中的一个领域。书中引用一位尼日利亚外交官的话:“中国人正努力介入我们经济的各个部门。看看西方,永远是石油、石油……”

  中国积极发展对非关系,真诚援助非洲,公道自在人心。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说:“中国人为非洲带来了所需要的投资”,欧洲和美国人的所作所为“并没使非洲取得进步。”尼日利亚《领导报》专栏文章道出中非关系的本质:中国发展对非关系追求的是“互利双赢”,而西方国家从不会用非洲的视角去看问题,只把非洲看作自身外交战略的一种延伸。

  中非双方正致力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责任编辑:杨牧)

  《龙的礼物》读后感(四):“巨龙”的礼物

  不得不说,就在不久前,我真的认为并相信,提供援助便是为了获取资源。显然我低估了任何一项外交政策制定并实施背后凝聚的智商,对外援助作为外交政策的一种工具,捐助者提供援助,一定是有一系列政治、商业和道德原因。

  本书便是为了解答在众多错误和草率结论面前最核心的一些问题:在遍布非洲大陆的新一波援助和经济合作中,中国人正在干什么?对于非洲的贫苦与发展而言,这将意味着什么?对于西方国家和我们自身所奉行的发展与援助方法而言,这又将意味着什么?

  通过十一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抽象到具象的史实呈现与真实展现,从时间的推移与政策的变化调整,可以看出,中国“对非洲大陆的拥抱是战略性的、有计划的、长期的而且仍未充分展开”。

  200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制定了为了提高对外援助效率的《巴黎援助成效宣言》。第一次,援助国和受援国坐到了一起,共同对若干年来对外援助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逐一纠正,力求以合作的力量对援助行为进行约束,给对外援助一个返璞归真的可能。我们对对外援助的偏见可能始于随着政府行为和国家利益的介入,对外援助人性的光环逐渐褪去,伴随而来的是种种附加条件和利益交换。一本书上曾看到过,“对外援助不一定能够给国家带来发展,但得以发展的国家一定采取了某种程度上的对外援助。”丘吉尔的那句名言,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会否同样成为“对外援助”最好的注脚,历史将给出答案。

  就本书主题来说,最后作者也给出了答案:我们的对外援助为非洲人民提供就业和技术,“这些经验所注重的并不是援助,而是试验;并不是家长式管理,而是竞争这一‘创造性破坏’和萌生新的机会。这可能是中国这条巨龙最终不甚明了的礼物。”

  《龙的礼物》读后感(五):中国人在非洲做什么

  中国是想去掠夺非洲的资源吗?是为了传播意识形态吗?是在支持恶棍政府吗?

  本书作者从实证出发,深入梳理了中国的援非史,得出独到见解:中国一直努力将自身发展经验移植到非洲去,而这个经验如此独特,以至于西方政客们忘掉了,这其实曾是西方国家普遍采取的方式。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西方的援助大量涌入,但问题接踵而来:许多援助口惠而实不至,数字很大,实际到位资金很少,此外,援助效率很低。

  同样的问题,中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有体会,中国为非洲建设了许多工厂、铁路等,外援资金一度达政府总支出的5%,然而,这些企业却因缺乏现代管理,很快出现了严重亏损。

  对比不同的援助方式,中国人发现,日本式的道路更可取,即:不附加政治条件,多投入工厂及基础设施,提供低息贷款,给予技术与管理支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这种援助方式曾经极大地帮助过中国人,所以,中国人相信,它们也适合非洲。

  当然,非洲情况特殊,比如工人的职业素养相对低,劳动法保护更全面,市场化程度不够等。更麻烦的是,非洲人不理解只知道工作、很少享乐的中国人为什么要来非洲,他们只好猜测:中国人是来掠夺自然资源的,中国人是彻头彻尾的商人。

  然而,令黛博拉·布罗蒂加姆惊讶的是,虽然非洲精英们也会指责中国人,可一谈到西方,他们马上会改变态度:非洲人更欢迎中国人。

  那么,究竟是谁的援非策略更成功、更持久呢?西方来到非洲的历史要早得多,为什么却没能赢得足够的尊重?在鄙夷中国的人务实而低调的援助工作之外,西方是否应追问一句自己做的如何?

  《龙的礼物》读后感(六):《新京报》整版书评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地缘政治、资源需求等方面的因素,西方国家商界开始“重新发现”非洲,却惊愕地看到,中国在非洲的战略经营已经扎下了坚实的根基体系,且确立起了一套不干预内政的援助和扶持发展政策框架。2006年11月,中国和非洲46个国家齐聚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加深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也让西方世界对“中国参与非洲”的污名化舆论态势步入高潮——西方国家政界和媒体将此形容为“龙的礼物”,意指中国援非、非洲战略经营是邪恶的(在西方世界龙是邪恶的象征)。

  中国官方、企业界在外交和对外商务领域就西方国家的不实之词进行过必要的回应,但这种回应基本上被淹没在激起的更强烈批评乃至抹黑言论之中。

  美国美洲大学国际服务学院教授黛博拉·布罗蒂加姆30年来一直研究中非关系、外国援助、发展问题,近年来在非洲国家展开翔实调研,还对美国、中国和欧洲相关政府机构、企业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她所著的《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一书还原了几十年来中国的非洲参与历程,澄清了西方国家政界和媒体渲染的不实传言,有助于读者了解真相。

  穷国为何要援助穷国

  二战后,首先援助非洲、拉美、亚洲新兴民族国家的经济体是美国,然后是从战争中得以恢复的西欧国家和日本,还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苏联出于冷战战略需要,也拨付巨资拉拢非洲国家。但这些援助基本上没有取得成功,甚至可以说没有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

  首先,现金援助的方式造成新兴民族国家领导层的腐化,大笔财富落到了政客及其家族手里,存进了瑞士银行。其次,无论是美国、苏联,还是欧洲国家和日本,都对援助设置了苛刻的条件,最典型的就是要求受援国履行援助国的政治、外交要求,以及参与到援助国主导的贸易体系之中。换言之,这些国家援非,旨在培植“附庸国”。第三,趾高气扬的大国或国际组织代表,为受援国制定了宏大的公共工程、工业项目建设计划,几乎不考虑受援国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文化程度、承担援助工程后续支出等情况,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上述工程、项目大多荒废,还造成了受援国沉重债务负担。

  一些国际组织雇员、经济学家、媒体人据此指责美国故意让非洲、拉美国家重陷赤贫,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操控这些国家。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这一阶段的中国援非历程。中国在非洲援建铁路、大桥、发电厂、公路和港口,援建生产进口替代型产品的工厂并培训工人、帮助建立公共卫生体系,还帮助一些国家提高了粮食自给能力。正是基于此,中国(北京)才得以在非洲国家的支持下,成功驱逐台北代表,恢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此外,中国援非还取得了通常容易被人忽略的另两个效益:培养了整整两代对中国有强烈认同感的非洲多个国家青年人,这才是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企业到非洲发展,取得比欧美日企业更多成绩、得以更快融合的原因。

  援非政策的悄然转型

  中国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此后的几年内,中国依旧履行了多笔援非合同,但此时中国已开始悄然调整对外援助政策,即从项目援建、人才培养和物资供给,转型为共同发展,推动中国国企(后来就有了大批的中国民企)进军非洲设点办厂。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面临外汇匮乏进而难以获得必要的进口紧缺物资的窘境,与非洲国家的良好关系使得易货贸易、补偿贸易在一定时期内迅猛发展了起来,主要填补了中国建设发展的原料需求。

  在改革开放之前援建的中国项目,在上世纪80年代同样陆续迎来了因(非洲国家)管理不善而陷入巨亏的处境。中国响应非洲国家的要求,派出专家组提供管理和技术援助,让大批项目重新焕发生机。值得一提的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今,被派往非洲的中国专家保持了较好的自律作风,在帮助受援国解决问题的同时,并不提出过分的个人待遇要求;对应来看,一些欧美国家派到非洲的专家或项目官员,却往往带去一个庞大的保安、服务团队,吃住在五星级酒店,会花去受援国高额的招待费用。

  1995年,中国援非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援助、贸易和投资结合更为紧密。2000年,中国创建区域性组织来支持一系列将援助与经济合作结合在一起的计划。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开始推动成熟的“夕阳”产业到海外发展,非洲成为首选地,这是因为非洲距离欧洲较近,在此投资可以规避欧洲国家针对中国制造而设立的贸易壁垒。再往后,中国国企和民企中的龙头企业,即特大型央企,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民企被有意识安排“走向”非洲,这一步使得中国在非洲战略经营的投资额迅速上升。但西方国家将此定义为“援助”,将投资额直接列为援助额,黛博拉·布罗蒂加姆在《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书中多处就此进行了一一澄清说明。

  澄清参与援非的最大误会

  中国援非,以及通过投资、贸易等方式开展的非洲战略经营,常常被笼统说成是援助。非但如此,非洲国家近十几年政局频频变动,长期执政的主要官员都被曝出贪污了援助国提供的巨额资金。这让许多媒体在报道中暗示甚至明确声称,中国援非实际上援助了一群外国贪官。

  □书评人 郑渝川

  《龙的礼物》读后感(七):龙的礼物:向非洲输出中国模式

  (1)

  2012年7月,我平生第一次到了非洲。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再算上搭乘埃塞俄比亚航空经亚的斯亚贝巴返回北京,我接触了四个非洲国家。虽然近年来有关中非交往的新闻耳熟能详,但我仍然为中国人和中国力量在这四个国家的遍地开花而感到惊讶。

  在南非,我们天天经过一个海边集市,里面的商品就算没有印着Made in China,也都疑似来自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在坦桑尼亚,我们访问的一个学院,几乎动员了全院的师生来欢迎我们,目的是希望与来自中国的朋友展开长期的合作。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机场出来,第一条令人惊叹的宽阔大道,就是中国援建的;这个国家还是CCTV的非洲台的所在地。而在埃航的班机上,至少有一半人是中国的务工人员,他们无法与黑皮肤的空姐交流,只能对着餐饮车指指点点。

  中国对非洲大陆的渗透,真的这样深刻吗?非洲人是如何看待这种状况的?西方人呢?这种交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媒体报道和个人经验中,我们会得到很多互相冲突的言论与观点;但真正来自经验材料的学术性著作并不多。Deborah Brautigam的这本《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是难得的一本。

  (2)

  实际上,这本书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虽然它讲述的是中国与非洲的故事,但其主要的对话方却来自西方——尽管其观点与西方主流不尽一致。

  可惜的是,作者的研究对本地人的访谈与记录相对较少,尤其是那些普通人。与之相比,2011年大英广播公司的纪录片《Chinese R coming》固然也有片面性,但它记录的非洲人对中国商品与商人的疑虑与抵制,却更加鲜明。或许两相对照,能对中国为非洲大陆带来的变化得到更全面的理解。

  (3)

  正如作者反复论述的,中国并没有提供西方人想象中那么多的援助。换言之,中国政府并没有“买下”整个非洲。如今来自中国的金钱,更多是一种投资,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援助;中国更希望借助非洲的发展为自己获取实际的利益。

  那么,龙的礼物并不是通过传统的礼物交换来给予的,它更像是商品的交换。因此,礼物是一个象征:来自中国的礼物实际上是中国的发展模式本身。这种模式的特征就是中国式的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体系。它确认经济发展优于社会与政治的变革,首先以资源为抵押获取支持发展的外部资本,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场竞争打破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落后体制,寄希望于优胜劣汰与榜样示范来激发经济活力,同时通过政府的主导确保改革能够突破个体利益的阻碍。

  在第七章中,Brautigam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的参与将会摧毁非洲年轻的工厂,还是最终促使它们实现腾飞?”(p.174)她显然相信,工业生产的雁行模式能够使得非洲继中国之后,成为工业制造的主要提供者,而这将是非洲经济发展的福音。“中国进口产品猛增的确给非洲脆弱的工厂带来了影响,但与真正的海啸不同,这一浪潮并未横扫前进道路上的一切东西。在尼日利亚塑料业中,中国与尼日利亚制造商正在与中国进口产品进行有效的竞争。许多埃塞俄比亚制鞋商在经受住中国进口产品的竞争之后,提高了他们的技术和能力。肯尼亚企业很好地应对了竞争,即便在服装业也是如此。”(p.214)

  作者也考虑到了中国模式的负面性。对劳动者的剥削,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可以说是中国模式两个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姑且不提政治与文化方面的状况。但面对压倒一切的贫困,这些负面性似乎相形见绌。那么,为了解决贫困就必然损害自然、人与社会吗?中国的三十余年发展史已经在过河的石头上流下了血泪足迹,而从中国手中接过“中国模式”这一礼物的非洲,恐怕要在自己的河流与草原上进行新的一番探路。

  《龙的礼物》读后感(八):《环球时报》对本书作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进行专访

  中国与非洲:互利和援助并存

  在今年7月的中非论坛上,中国宣布今后三年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一名中国社科院非洲问题学者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讲的话很能说明中国援非方向的变化:“现在的援助更重视非洲的需要”。而西方媒体依然对中国援非表现出“心理上的不平衡”,给中国冠以“帝国主义”的帽子,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黛博拉,布罗迪加姆研究中国援非问题近30年,在非洲进行过多次实地调研,足迹几乎遍及整个非洲。在她所著的《龙的礼物:中国人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一书中,黛博拉用大量资料分析和案例研究还原了中国援非的真相,驳斥了西方媒体称中国是“流氓捐助者”的偏见。近日, 《环球时报》记者就中国援非话题对黛博拉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为什么想到用一本书传达中国援非的真实情况?

  黛博拉:这本书并不是宣传我的个人观点,而是讲述我的研究。我最早在1983年研究中国援非情况,当时我发表了一篇文章《为善者诸事顺》,讲述中国对非援助的双赢结果。我习惯于寻找世俗观点背后的支持证据,因而知道世俗观点常常经不起推敲。当然,一些世俗观点有时是正确的。比如,劳资关系确实是很多中资公司面临的问题,环保理念也需要切实推行。

  但这确实也是存在于中国本土的问题,所以不奇怪在非中资公司同样面临这些问题。

  记者:您在书中提到,“新闻媒体在中国与非洲这一问题上已经形成定势思维”。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

  黛博拉:在援助问题上,媒体和议员并不是研究人员。即便有少数例外,但通常记者并不会花大力气调查所报道的事件,他们更多是读读别人撰写的报道然后就照搬不误。这就是为什么诸如“有100万中国农民在非洲”之类的荒唐谣言能够来来回回传播的缘由。与此同时,部分舆论指责中国在官方援助项目上并不够透明。其实,巾国与发达国家在援助方式上存在本质不同。西方国家更倾向于相信自己有责任去干涉别国事务,而中国并不情愿这样做。

  记者:有人认为, “中国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在您看来,这是真的吗?

  黛博拉:部分人认为,中国与大多数非洲国家复制了殖民时代的贸易关系--中国出口工业成品,同时进口非洲的原材料。这是事实,但并不是中国的错。非洲国家政府在实现结构转型的道路上需要一步一步走。与此同时,非洲人士曾经告诉我,他们记得殖民主义的模样:军事占领、政治屈服、土地强占和高压统治。他们认为有人将今日中陶的贸易与投资视作曾经欧洲国家数十年的殖民控制是很可笑的。

  记者:中国对非援助面临的主要误解之一是被认为想要谋求非洲的资源,您用了5章来解答中国援非的真正目的。您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黛博拉:中国致力于非洲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对外援助是大多数时候的主要方式。彼时援助的政治色彩很浓,部分是为了获取国际关系的支持。今日之中国已经具有全球性力量,但是援助仍然具有政治重要性。同时非洲在经济意义上也日渐重要。资源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人们不能忘记中资建筑公司在非洲每年超过400亿美元的建造合同,那更是利益所在。

  记者 :《龙的礼物》成书于2009年,现在3年时间过去了,西方和非洲媒体中,对中国援非持怀疑态度的声音在增加还是在减少?

  记者:想要西方扭转偏见,中国可以做些什么?

  黛博拉:提高透明度,包括援助项目、援助金额和使用方式,这些都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对非援助的具体数据是逐渐透露的,而发达国家的援助数据通常从一开始就是透明的,按照具体国家和年份区分。这是中国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果中方官员能够花更多时间与伙伴国家商讨如何协作,促进被援助国家的未来发展,这不但对非洲国家有所裨益,相互沟通的发达国家和中国也能够从对方身上学到更多东两。比如发达国家存进行项目评估和公开评估结果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如果中国能够对援助项目进行更完善的评估,将是很好的进步。我观察到这方面的进展,不久前我在肯尼亚就遇见来此进行项目评估的中国队伍。接下来如果能够将评估结果公开,放到互联网上,就更棒了。

  《龙的礼物》读后感(九):《文化纵横》关于本书的评论

  越来越参与国际事务的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当中国把目光移到非洲的时候,世界也把关注的焦点移到了在非洲的中国。英国学者波黛拉•巴拉蒂格姆撰写的研究中国在非洲的新书《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就是适应这一需求的新著。

  作者以南非报纸评价胡锦涛访问南非的话语作为开篇——“他的礼物即实际又慷慨”。指出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和资金扶持、技术输出是全方位、多角度并且深入实际的。作者回顾毛时代,中国起初向非洲提供游击革命的专家,很快改变为输送各方面建设的人才。在邓小平时代,忽略非洲,没有及时调整方式,以至于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多年不利。到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全面调整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全方位地进入非洲,中国已经成功地勾画了一幅中国的非洲地图。

  除了纵向的历史分析,作者还力图通过各个角度对中国在非洲的存在作出分析。中国拿出了巨额援助,投放到了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这既看得到,又能加强记忆,收效甚大,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以前的中国外经贸部主持下展开的,负责中国对非外校的实际是外经贸部,随后是商务部。不要简单地认为中国的援助以及投资是简单的基建工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中国的援助是全面的,有效地培育了非洲的消费市场,既是提供“苹果”,也有中国特产的“荔枝”。中国的援助和投资已经改变了非洲的工业体系,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扮演非洲工业革命推动者的角色。应对自然灾害方面,中国也积极投入,赢得了很多国家的信赖。看的出来中国方面对非洲是准备做长期打算的。目前中国在非洲开展了新能源的合作,并且对于非洲最为重要而又频出问题的农业,中国也用力颇多。中国是不是一个流氓捐赠者?中国确实在意非洲的石油、矿产,中国的援助和投资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政治影响,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中国确实给非洲带来了不少好处。

  巴拉蒂格姆认为中国和非洲的关系远比一般想象的要复杂,非洲独立运动曾经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助力,非洲国家对于国家主权的情感,是中国可以轻易理解的。在非洲的中国,确实是一个积极的中国,积极于所有的事情,特别是生意。但是要记住的是,中国不是靠外来援助积累起巨额财富的,而是依赖外来投资和新技术富起来的,单纯的援助不会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这一点,中国在家已经学会了。

  《龙的礼物》读后感(十):关于《龙的礼物》书评一篇,加入个人反思。

  此书得自出版社朋友之赠,受邀写一篇书评。

  首先,全书解答了几个一直令人心存疑惑的课题:

  中国在非洲的援助政策沿革历程

  国内政治变革对于对非援助的方式和方法有何刺激和影响

  中国援助非洲的方式方法的具体案例和剖析

  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援助历史和方式

  西方国家对中国对非援助的疑问和看法

  非洲国家自身对中国援助的看法

  ……

  经常听到关于对外援助的质疑和困惑,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把本来就不多的**拿出来一些,看似无偿的分给非洲?

  本书风格平易近人,并非冷冰冰的罗列数据和陈述观点,而是通过作者自身的经历和回忆自然过渡,在章节跨越间做了很好的调整,也许也会有人认为这样会削弱文章的“学术味道”,但不可否认,大部分读者还是希望读到一本有趣且能让人读下去的图书。

  “龙的礼物”作为本书的书名,是很贴切的。东方文化中的“龙”,蓬勃大气,翱翔四海,威猛且能够带来吉祥;西方文化中的“龙”,却更带有邪恶和勇猛的味道,不仅守护财富,更加具有神秘色彩。非洲人眼中如何看待中国对非援助,西方人眼中如何看待此类活动,都有很大差异。此外,从语焉不详的官方表达中,如何解读中国人自己对援助的看法,和背后潜藏的动机……书名一语双关。

  就对于中国对非援助的特点,书中一再提到,以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为前提,这着实让西方势力和非洲本土势力更加觉得困惑和恐惧。想想看,一个对手在你面前舞枪弄棒或者在你面前飞扬跋扈,又或者口蜜腹剑,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动机又是什么。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已经积淀的太久,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而中国对非援助所选择的道路,书中多次强调的一点就是,中国学习了日本对华援助的方式,并将其极其有效的改造和运用到在非洲的援助当中去。一个从穷困、落后的状态中崛起的国家,显然对非洲模式选择的诱惑力更大。向早已完全进入工业化社会阶段,并持续发展进入发到社会的国家学习发展的方法和模式,显然不如像“崛起于阡陌之中”的中国学习一样顺畅和具有可行性,须知发达社会的崛起,某种程度上就建立在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尤其是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切肤之痛。

  非洲是一片充满可能的大陆,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最可能成功的,却是不缺乏希望和尝试的可能。未来的竞争,尤其是未来的战争,一定是关于如何去占有资源的竞争,非洲不缺乏资源,它们还沉睡在红土地下和森林河流下,等待被开拓。有志于闯荡和尝试,对在非发展很有兴趣的朋友读读这本书,反思一下,定有所得。

  关于印刷:书籍使用的纸张质量很好,手感良好,302页的一本书,久持也不会累。行间距较大,阅读起来不易疲劳,挺好的一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