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10篇

2018-03-17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10篇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一本由[日] 福冈伸一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3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一):什么是生命

  我所在大学是一所以“生物工程重点培养”闻名省内的应用类院校,学校生态设施做的相当不错,一座五层高的空中花园坐落在东大门进来的两幢教学楼之间,和校中央的大图书馆,还有湖中的水上文献信息中心,成了我校的三大地建筑。早在我入学之前,就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哪天把学校北边的两栋楼炸了,那么这个学校也就不复存在了。”是的,那两栋楼就是生物实验楼,走进楼里,随处可见动辄上百万的实验仪器,以及大大小小的盆栽,植物组培室里,一个个透明的锥形瓶中,某块植物的茎叶正在努力吸收营养液,渴望出头来,动物培养箱里,一只只小白鼠,吱吱地叫着,想要吸引“白大褂”们的视线,却又在他们靠近时向角落退缩。

  每当我开始工作”时,我所生活世界,都是冰冷的实验仪器和早已丧失生命体征的“残骸遗骨”。所以我比常人享受清晨的阳光草丛间的绿意,尤其是从满是怪味的实验室出来的那一刻。请别以为我是个刽子手,要知道你们所杀害的生命也不比我少,如果你们对此表示异议,请在同我争论前,想想什么是生命,生物与非生物的定义又是什么。

  “什么是生命?”作者说,“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总结出了一个答案——生命是一套自我复制系统。”用我们专业的话来讲,“泛指一类具有稳定物质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多余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一切生命,更准确来说是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当然书里所提到的病毒、病原体,它们的细胞组成并不完整,只有一些RNA或DNA和蛋白质,甚至有些亚病毒连遗传物质(DNA/RNA)都没有,只有一个蛋白质外壳。也许你会问蛋白质是什么,其实你的手指甲的组成物质就是蛋白质。生命真的很神奇,只有蛋白质外壳的朊病毒在宿主体内有生命特征就是生物,远离宿主就是和指甲一样的蛋白质分子

  也许随着科技进步,生物的奥秘总会被揭晓,但是生物世界这么大,你我何德何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所有的“谜底”呢?不过,越是神秘东西人类越是克制不住好奇心想要去探索,我依靠考生物相关方面研究生来进一步地接近这个“显微镜下的世界”,那么你们呢?

  如果没有答案的话,可以选择看看这本书——《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一个有着严谨教学背景深厚的生物学识的日本教授福冈伸一老师作品,他用诗意语言深邃活跃思维以及流畅幽默文笔,将这些在专业课程上晦涩枯燥知识科普给广大人民群众,要知道好运地碰上这么一位幽默又博学的讲师来传授妙趣横生的生物知识,即使是在一流的大学都是很低的概率呢!

  每个人生来就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只是随着时间经历慢慢地将这些好奇掩埋在了潜意识海里,我想,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奇因子一个一个从“海里”“冒泡了”,你会瞬间变成“十万个为什么”。

  期待与你在生物的“海洋”里遨游,在非生物的“太空”里漫步。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二):生命是一艘渡船

  如果说教科书将我们拉开与科学的距离,那么科普书正在重新弥合这段距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

  同样是DNA、AGCT、蛋白质这样的概念,在高中生物教科书里出场的时候是那么毋庸置疑,已经深陷在题海里的学生们只能举手投降,努力把它们消化成一个又一个知识点,想办法塞入已经充满其他科目知识点的大脑里。整个过程没有一丝求知的乐趣领悟后的豁然开朗。二十年后迟来的这本书又打开了当时生物课堂上的记忆,让我想起那个年轻的生物老师满黑板地写下字体飘逸的板书,随手画出精准的细胞结构图,用图解的方式向我们解释染色体裂变的过程。只是当时不知道珍惜,也忘了他的名字高三以后为了备考也就把生物书丢在一边了。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除了唤起那些在熟悉和不熟悉之间的记忆之外,还为我们捡起了湮没在教科书、论文之外的生物史轶事小贝壳。每一次登上科学高峰行程,都离不开整个科研社群的共同努力。期间可能是携手并进,也可能是暗自角力,甚至可能是针锋相对当事人们的感受成就也各不相同,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功亏一篑,也有功败垂成上帝是在随着性子拨弄这些企望一窥造物主秘密之人的命运吗,为什么有的人穷经皓首就差临门一脚而不得门而入,为什么有的人就能站在别人肩上抬手摘下胜利的桂冠。福冈伸一告诉我们的“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究竟是至理名言还是宽慰人心

  用现在最流行认知层次解释则可以消除很多疑惑不同层次的科研学者囿于自己认识判断,哪怕已经非常接近科学的果实也会茫然而不自知、差身而过;看似取巧的幸运儿只不过是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所以能在关键紧要的地方迅速达成目标。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看似也在不停地准备着什么,但还是总不够。准备有形之物固然重要,但准备无形的认知才是上帝真正垂青的地方。

  作者费了这么多功夫其实并不是为了让我们重温旧知识、评议老八卦。在经历了这一系列时空穿梭,找寻到曾经苦苦探寻在生物之谜科学道路上的科学家们之后,最重要的还是让我们一起来思考究竟什么是生物,生物脱离于非生物界的意义何在。作者自己引述的解释是能够复制自己的分子体系,以及生物永远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才得以维持生命的稳态,并引进了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对生物尺寸探究的话题。但直到书末作者对这个问题态度仍然是开放性的,用“一张拆不开的折纸”来隐喻生命绵延不绝的意象。

  其实,有另外一个意象能更好地解释生物/生命的意义。没有生命的物质能够表现出生命形态而成为生物,不断地复制自己,而且自己又在不停地消失和出现中延续存在,就好像一艘行驶在时间长河上的渡船。船上每天都在更换甲板、船舷和桅杆的木材,抛下来的废料又被组装成其他渡船。直到有一天渡船到岸,船身早已不知被更换了多少遍。如果我们认为这次航行是有意义的,那渡船也是有生命的。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三):当我们谈论“生命”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文/吴情

  海边沙滩上的细小沙粒、白色的贝壳,哪一个是生物?哪一个不是生物?这个问题看似愚蠢,甚至不值得认真对待。不过,在显而易见的论断背后,你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无意识”?会运动的便是生物?存在生命力的便是生物(似有循环论证之嫌)?抛开这个具体的问题,追问何为生物,似乎尤为必要。在上帝已死的年代,以上帝创世之说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一时难以服众。如果从自然科学角度出发,在一个讲求实证的年代,或许说服力有所增强,所谓生物,到底是什么?更进一步,我们可以试问,所谓生命,到底是什么?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日本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学者、生物学家福冈伸一著,一本关于如何理解生命的科普作品。出版以来,《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共获三得利学艺奖、新书大奖。除本书外,福冈伸一还著有论述疯牛病的《可以放心吃牛肉了吗?》、质疑蛋白质病原体说的《论朊病毒说的真实性》等作。在本书中,福冈伸一回顾了自己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并且从人类生物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中,试着对“生物”下个定义并向读者详加诠释

  在分子生物学之前,不同的科学家都有自己对“生物”或“生命”的一点或一些经验性解释。而分子生物学之后,生命是一套自我复制系统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要谈及这一理念,不能不说起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两位年轻的剑桥科学家,他们在一篇论文中正式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里涉及一桩学术公案,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应与他们共同分享之后的荣誉)。“他们在论文的最后暗示道:‘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推测的双螺旋结构暗示了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机制。’”这与笛卡尔的“机械生命观”相符,也即人是设计精巧的机械,机械可以拆卸,也可以重新组合,零部件契合度而非时间构建其完整性。

  然而,分子生物学诞生不久,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了笛卡尔式机械生命观的局限性所在。在具体的试验中,将零件拆卸、重组的方式,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换句话说,‘生命体=用无数零部件组装而成的模型’,这种推测不足以解释生命体的重要特性。”而经过鲁道夫·舍恩海默、乔治·帕拉得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努力下,“动态平衡”理论获得了更多认可。所谓“生命”,可以被定义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流体”,它“绝非用静态的零件拼凑而成的‘分子机器’,而是建立在零件本身的动态变化之上。”而这一动态平衡机制,具有时间性。

  除却对生物学领域重大突破的介绍迷人的江户川乱步式的侦探推理风格),福冈伸一的个人的求学经历,也有不少发人深思之处。他通过亲身经历,比较了美国的科学实验室制度和日本大学的实验室制度,对后者官僚主义的风格表达了微词,但对前者大加推崇的同时,也对美国东海岸某些大学的巨大科研压力,“不发表即出走”的学界风气表示了一定的担忧,毕竟,科学研究成果,非一朝一夕之间的产物

  其实,对“生物”进行定义,或多或少暗含了人类“什么是生命?”这一终极问题的理解。笛卡尔的机械生命观与分子生物学有所暗合,而去本质化的生命观与动态平衡理论相一致,科学与哲学,在这样的层面上,似乎达成了一定的默契,这在科学至上主义愈发加剧的年代,不禁让人眼前一亮。福冈伸一参与的一个试验最终失败(“失去了一段基因的小鼠一切正常”),但他不以为意,而是感叹道,“我们不应该消沉失落,而是应该惊讶于它的正常。动态平衡系统那灵活的适应能力惊人的修复能力,值得我们赞叹与喝彩。”科学试验失败多过于功,而人类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因而也将永无止境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四):生命诚可畏,科学价更高

  一、

  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对任何一个中国理科生来说都算不上“超纲”,无非是大家都很熟悉的「DNA」、「氨基酸」等等。

  不过,我们的中学教材上只是潦草概括了微生物的重要知识点及核心人物,对于整个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重要节点乃至众多为学界添砖加瓦前辈学者却甚少提及。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即是对缺失部分的一个极佳的补充。当然,作为本科普读物,它肯定是普世的,可不是只有理科生才能读得懂。

  我甚至会自私地希望所有中国人都能去读读这本书,加深一下对生命、自然的理解。

  二、

  这本书从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 病毒是生物吗?— 展开,然后逐步开始论证: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分界线。

  病毒,一个比单细胞生物还要小得多的东西。如果把大肠杆菌比作橄榄球,那病毒就跟乒乓球差不多大,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东西,却是让生物学、医学界头疼了近百年,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人类也必将会与其继续攻讦不休。

  何为生命?生命就是自我复制机制。

  而病毒作为一种无限接近于物质的东西,却又与单纯的物质之间存在一个本质的区别:病毒能自我复制。病毒无法摄入营养,也不会呼吸,自然不会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弃物。换句话说,病毒没有新陈代谢。这就导致了病毒必须是寄生在寄主的细胞才能开始复制。

  甚至同一种类型的病毒都拥有完全相同的外观,无论是大小还是个性,都没有丝毫偏差。他们有的是正多面体,有的则像无人火星探测器一样,颇有些机械感。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五):心存敬畏,探索生命

  2003年非典,2006年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3年H7N9流感,中国似乎与流感病毒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人说这是一种基因武器,专门针对中国,但理性的人都会从专业角度分析流感病毒的传播条件和作用机理。正如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所说“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的确,不管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还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它们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可对普通人来说,认识生命的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又该如何让更多人了解生命的本质,现任日本青山大学教授,著名生物学家福冈伸一写作了浅显易懂的科普读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作者以其富有创见、充满灵感思想,抛弃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用清澈明晰、生动幽默的语言,从分子生物学出发,逐步上升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进而引发人们对生命和自我认同的再思考。

  其实书中谈到的内容,我们大多在中学生物课本里有所了解,但作者将其串联起来,带着读者重新跟随科学家的脚步,见证细胞生物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的来龙去脉,并一步步揭开生命的神秘面纱。从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发现活细胞,再到电子显微镜出现后,在超微水平下观察细胞内的组成部分,科学家们对生命的认识愈来愈深刻。分子生物学给生命的定义为:生命是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这就不得不提到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核酸,它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NA则是储存、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其中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不仅被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也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故作者对这一成果的发现做了重点介绍,包括各科学家为此付出的努力。同时,由此引申出生命的自我复制系统,例如病毒就是寄生在宿主身上,将自己的DNA 注入其细胞内部,凭借DNA的自我复制特点,不断制造出构筑病毒的“零件”,当“零件”在细胞内部组合起来时,新的病毒便诞生了,并冲破细胞膜,游走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当然,除了DNA自我复制的重要作用,蛋白质也是不可忽视的成分,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体系,更能体现它的作用之处,于是“流动镶嵌模型”的提出,很好的概括了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也让科学家意识到细胞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并以此维持生命的稳态。书中以“基因敲除实验”为例,阐述了这一思想,生命不是被一个个零件简单拼接的静态机器,而是处于零件的动态变化之中,所以作者说“人类不可能像操纵机器一样操纵生命”。这也回到了此书的关键点——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宽泛且难以给出满意的答案,站在分子生物学的立场上,作者认为“生命是一张拆不开的折纸”,随着时间朝同一方向折叠,不曾停歇,如同莫比乌斯环,永远没有尽头。

  看完这本朴实的科普书,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我们知道了现代生物学的前世今生,又历经了多少波折。任何科学研究都没那么简单,更何况是对生命的研究,生命的神奇让无数科学家尽折腰,尽管会遭受不少失败,他们依然甘之如饴,对生命的探索也将永不止步。至于生命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悟,但不可否认的是,生命的伟大映衬着人类的渺小,在它面前我们都应心存敬畏。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六):科学与学术之间

  生命是什么?这既是个科学问题,也是个哲学问题。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将生命总结为一套自我复制系统,本书大部分内容即以此展开。

  作者福冈伸一,毕业于京都大学,历任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系研究员、京都大学副教授,现任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专攻分子生物学。除了在学术领域发表论文以外,还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大众解释复杂而多样的生物世界。

  很少读到日本学者的科普作品,福冈伸一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除了对20世纪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将我们引入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以外,还以一个日本学者的视角,讲述了学术圈内的酸甜苦辣,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本书以日本生物学家野口英世的遭遇为引子,通过线性的叙述,带我们回到20世纪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我们领入20世纪初的生物学术圈。从细菌、病毒的发现开始,继而引向DNA假说的提出,讲述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通过对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的分析,回归全书的主题-何为生命?后半部分则围绕基因表达,介绍了各种实验室操作技术,甚至于基因敲除和胚胎肝细胞移植技术。并在此穿插对生命本身的思考。

  不同于多数以知识点或学术史为主轴展开叙述的科普读物,本书作者身为学术圈一份子,实验室内的工作者,以个人化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隐藏在科学常识背后的学术圈,让我等局外人得以洞悉学术圈的玄妙与世俗,获得一种难得的临场感,这是全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历史的记载和人的记忆都是选择性的,科研之路,道阻且长,既远离俗世,却处处现着世俗。对于科研圈之外的人,我们只能看到少数学术明星幸运儿的科研成果,却看不到他们脚下的无数“倒霉蛋”的默默付出,甚至关键贡献。本书的另一亮点就在于向我们介绍了这些“倒霉蛋”的伟大发现,让他们的贡献不至于埋没。

  阅必此书,从作者深入浅出的叙述中,我们了解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生物世界的复杂和多样。即使细微到基础的基因,仍蕴涵复杂的机制,生物的构造仿佛全息世界,小中现大,人类探索与自然造物,相形之下显得多么的浅薄而渺小。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七):文科生的救赎

  你以为理科生就只用写个数字吗!?你以为理科生就不用背书吗!?你以为理科生就只需套用公式吗!?你以为理科生理解了就会吗!?你以为物理就只有一个小滑块,闲着没事整天滑来滑去吗!?你以为化学就是些瓶瓶罐罐打打弹珠吗!?你以为生物就是野外采风吗!?还记不记得青涩的高中记忆里,文科生总是羡慕理科生背的书少,理科生口吐莲花般的问出一个又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时,文科生顿时哑口无言。今天,我敢保证,任何一个文科生,只要读完了这本书都可以对理科生咄咄逼人的问句,自信满满的大吼一句,“你们理科生学的东西就是这么的简单!”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由日本的知名教授福冈伸一写的,他毕业于京都大学,历任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系博士研究员、京都大学副教授,现任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专攻分子生物学。他除了在专业领域发表论文之外,还以深邃活跃的思维和流畅幽默的文笔,不遗余力的为大众解读晦涩的科学知识。

  书的封面设计的十分有创意,一个圆形,圆的上半部分是动物所居住的生机盎然森林,圆的下半部分是人类所居住的没有生命力的钢铁森林,这幅画都隐秘的反衬出,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地球才会安然无恙的运转起来。本文从带有争议的科学家野口英世为引入语,开启了一步步的科学探索之路。从介绍病毒的首位“发现者”伊凡诺夫斯基,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作者在书中一次又一次的爆出科研界的狠料,那些我们在高中课本上难以了解到科研界野史,在作者的笔下清晰的呈现了出来。如全世界第一个意识到DNA是遗传物质的人竟是奥斯瓦尔德·埃弗里,曾经在高中生物课本上,濒临秃头的克里克手指着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沃尔森则端坐在椅子上斜望着克里克的图片,至今都记忆犹新,作者所写的故事打破了尘封的记忆,让我再高中毕业多年后,又忆起了青葱年华。

  作者将科学的事物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非常的有趣。他将DNA上面的遗传密码比喻成英文单词,一个字母的变化,就会导致整个单词的意思发生变化,如“‘pen’里面‘e’的密码‘GAG’因为某种原因被改写成了‘GCG’呢?那字符串就变成了‘this is a pan(这是一个平底锅)’”可见一点细微的变化,就可以导致遗传出现剧烈的变化,作者这种平易近人的比喻方法,将晦涩难懂的DNA知识清晰易懂的表达了出来。作者还将膜的秩序比喻成拿着气球的孩子,将蛋白质比喻成庞大的拼图…….

  作者最深得我心的就是对科研机构的吐槽,“博士学位和粘在脚上的饭粒一样。不拿不爽,拿了也没法吃。”“你不得不低三下四地伺候教授,小心翼翼地往上爬,踏空一步都是万劫不复。打扫卫生,拎包端茶……你要包揽所有的杂活,忍受教授的颐指气使。”我也是一位科研人员,当我看到作者的话语的时候,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福冈伸一处于体制内的科研人员,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不知需要多大的勇气,真是一位性情中人呀。

  作为一名在科研机构工作了大半年的人来说,此书带给我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增长,更是有一种结交了百年难遇的挚友的感觉。“什么是朋友!?就是能和你一起在别人背后说他坏话的人!”此书不仅适用于所有的文科生,更是适用于所有的理科生!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八):一部有着诗意的科普作品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一本关于生命科学故事的科普读物,读了这本书就像上了一堂堂非常生动的生物课,福冈伸一为我们非常形象地讲述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带着读者去访寻生命的奥秘。

  首先作者在序言里就提出生命思考,什么是生命?这是几千年困惑人们的课题,直到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得出了答案,那就是生命是一套自我复制的系统。然而如何能区分出生物与非生物来呢,本质的区别其实就是其有没有生命。生物和非生物都会随时间而消茫,但是生物在消茫前会有生命的传承。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此掌握了生命的钥匙。沃森和克里克这两位年轻人功不可没,成为揭晓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书中详细讲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的经过。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九):生命的钥匙藏在哪里?

  生命是什么?大多数人似乎都似懂非懂。

  生命是一种能进行自我复制的系统,它通过DNA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然而,生物内部还有不可逆的时间洪流。生物就是沿着时间轴叠起的折纸作品,一旦叠起,就再也没法拆开。如果有人问你“生命是什么”,不妨用“无法拆开的折纸”来回答他。

  我们进行的种种研究与实验,其实只证明了一件事——人类不可能像操纵机器那样操纵生命。

  我们只能拜倒在自然的洪流面前,忠实记录生命的方方面面,别无他法。

  我住在多摩川附近,平时常去水边散步。拂过河川的微风迎面而来,舒爽极了。避开水上反射的阳光,注视着河流,便会发现那里其实是各种生命的家园:露出水面的“小三角”是乌龟的鼻尖;随水流摇曳的“丝线”原来是一小群鱼苗;缠着水草的“灰尘”竟是蜻蜓的幼虫……

  每每目睹这样的光景,我总会想起刚上大学时听的生物课。老师在课上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能在一瞬间判断出眼前的东西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那么判断标准是什么呢?“生命”到底是什么?各位同学,你们能给生命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吗?

  我一心期待着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可是没等老师把生命的特征(如由细胞构成、有DNA、通过呼吸产生能量等)列举完,暑假就到了。直到课程结束,老师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通过列举属性描述某个对象,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下定义”的方式。问题是“明确描述对象的本质”绝非易事—这也是我升上大学之后悟出的第一条真理。自那时起,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什么是生命”这个大问题,可始终没有找到能让我心服口服的明确答案。不过,现在可以用一种具体的方法来探索这个困扰了我二十多年的问题。是什么方法?且听我慢慢道来……

  什么是生命?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总结出了一个答案—生命是一套自我复制系统。一九五三年,科学杂志《自然》上刊登了一篇短小精悍的千字论文(只占了一页多的篇幅)。这篇论文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生命的神秘就在一对双螺旋的“丝带”中。大多数人从未怀疑过这篇“神谕”的正确性,因为双螺旋结构有着不可置疑的美。但更重要的是,这一结构还明确体现出了它的功能。这篇论文的共同作者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当时还很年轻,他们在论文的最后暗示道:“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推测的双螺旋结构暗示了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机制。”

  DNA双链的碱基是互补的,可以相互复制。将双链拆开之后,便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恰似胶片的正片与负片。以正片为模板,复制出新的负片;以负片为模板,复制出新的正片。如此一来,便有了两组新的DNA双螺旋。以正片或负片的形式写入螺旋状“胶片”的暗号,就是基因信息。这便是生命的自我复制系统,也是在新生命诞生或细胞分裂时传递信息的基础构造。

  DNA的结构之谜就此揭晓。这件事也拉开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序幕。DNA中的密码,即细胞内部微型“零部件”的规格信息的读取方式,被科学家们接二连三地破解了。进入八十年代后,通过极其精微的手术对DNA信息进行重组,转基因技术宣告问世。分子生物学也迎来了黄金时代。年少时,我酷爱在原野追逐昆虫,痴迷于在水边抓鱼,梦想着成为法布尔、今西锦司那样的自然主义者。可是我没抵挡住时代的热潮,无可奈何之下—不,确切地说,我是主动走进了微观分子的世界。因为我认定,生命的钥匙就在其中。

  以分子生物学的生命观看来,生命体不过是由无数微小的零部件组装而成的精密模型,充其量不过是一部“分子机器”,这正是笛卡尔提出的机械生命观的终极形态。既然生命体等于分子机器,那我们一定可以通过巧妙的操作,改造那些组成机器的分子,达到“改良”生命体的目的。就算这样的技术无法迅速发展到应用阶段,我们也能让分子机器的某个零件停止工作,仔细观察生命体在这种状态下会产生怎样的异常,进而分析出该零件有何种作用。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能通过这种方法从分子层面分析“生命的机制”。科学家从这一理论出发,创造出了一种转基因动物—基因敲除小鼠。

  我一直对胰脏的某个“零件”很感兴趣。胰脏是非常重要的器官,有分泌消化酶、胰岛素,调控血糖等作用。根据这个“零件”的位置与含量,我认定它与某个重要的细胞过程有关。于是我们运用转基因技术,提取这部分的DNA片段,打造出只缺乏这部分DNA片段的基因敲除小鼠。只要把这些小白鼠养大,观察它们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就能搞清“零件”的作用了。我本以为,小白鼠可能无法顺利分泌消化酶,营养失调,甚至因胰岛素分泌异常患上糖尿病。

  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研究经费,终于换来了基因敲除小鼠的受精卵。然后将受精卵植入代孕母鼠的子宫,静候小白鼠诞生。母鼠顺利诞下了小鼠。我们个个屏息凝神,生怕错过小鼠身体上的变化。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鼠茁壮成长,成为健康的成年鼠,什么问题都没有,既没有营养失调,也没有得糖尿病。我们验了血,拍了显微镜照片,做了所有能做的精密检查,可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与变化。我们困惑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不相瞒,世界各地都有和我们一样困惑甚至失望的科学家。大家都怀着某种期许制造出基因敲除小鼠,却一无所获。小鼠没有出现预料之中的异常,自然就无法发表研究成果,也写不了论文,而且相似的例子想必不在少数。失落的科学家肯定也不在少数。

  我起初也大失所望,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这种情绪。但我渐渐意识到,生命的本质也许就隐藏在这种神奇的现象之中。

  即便基因敲除技术能完全去除某种“零件”或某个部位,生命体也能用某种方法填补这一空缺,用“后备零件”顶上,让生命体正常运行。换句话说,“生命体=用无数零部件组装而成的模型”,这种推测不足以解释生命体的重要特性。这一特性背后,其实隐藏着另一套神奇的动态机制。我们能迅速分辨出眼前的东西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或许正是因为我们能察觉到生物的动态机制。可问题又来了,何为“动态机制”?

  我不禁想起了一位犹太科学家鲁道夫·舍恩海默。在DNA结构尚未被人发现时,他亲手了结了自己的生命,但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生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科学家。他成功证明了我们吃进肚里的分子很快会扩散到全身,停留片刻,再脱离我们的身体。也就是说,生命体绝非用静态的零件拼成的“分子机器”,而是建立在零件本身的动态变化之上。

  文章选摘于新经典出版发行《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一书 作者 福冈伸一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十):奇妙的生命动态平衡

  1944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出版了《生命是什么?》,正是在这本书的启发下,众多生物学家对生命的奥秘产生了兴趣,也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潮,而作者也正是其中一员。生命是人世间最复杂也最不可思议的现象,揭示生命的奥秘也成为无数科学家为之奋斗的目标。作者从一个分子生物学家的视角来理解这个问题,试图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纽带来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提出了生命“动态平衡”的概念,让人耳目一新。也向“生命是什么”这个终极问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一个分子生物学教授,作者从艰难晦涩的文献堆理清思路,并用流畅幽默的笔法将故事娓娓道来,兼顾准确性和吸引力。作为普通大众,不仅得到知识上的解惑,还可以一种猎奇的心态来体会一下科学研究的心路历程,以及科学家背后的故事,不管是辛酸和落寞,还是激情和温暖。可以说这并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著作,还融合了作者自身的成长轨迹,不会显得生硬和俗套。

  除此之外,本书对于初出茅庐、有志于投身生物学领域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蒙之作。本书作者回忆了当年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后的研究经历,情感细腻真实,让同样正在经历这个阶段的我感触颇深。也许这是一种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状态,就像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孤独,独自一人身在异乡,加上语言的障碍,更激发作者全身心地投身到科学研究之中。也正是在回顾这段研究经历的同时,作者加深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本书还穿插介绍了20世纪分子生物学兴起的一些里程碑事件。从遗传物质DNA的发现到双螺旋结构之谜的揭开,从查戈夫的谜题到PCR技术的灵光乍现,无不令人心驰神往。从艾弗里到舍恩海默;从富兰克林到沃森和克里克。他们不只是教科书上冷冰冰的代名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我们不仅作为一个看客,更是让人置身其中去了解这段历史。在那段惊心动魄的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故事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疑团和勾心斗角。历史总是记住那些在领奖台上光鲜的面孔,但也不会忘记背后默默耕耘的研究者。

  就像我们即便无法窥得宇宙的奥秘,也不妨碍我们为夜空中闪亮的群星所倾倒;即便没有直达生命的本质,本书里那些令人激动的瞬间也能让人感叹生命的奇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