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7 20: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精选10篇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是一本由杰拉尔德•温诺克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一):Notes

  1,医生“寻求解药”的这种热情,也就是“有益性”原则,往往会与另一个原则“不伤害发生冲突

  2,“这辈子,你无法为别人的幸福负责,除了你自己的。”

  3,老年医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与内科以及家庭学科虽然部分相同,但最大的不同在于,老年医学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而已,因为衰老是不可逆的,是医学所无法战胜的。

  4,可能我们会衰老得慢一些,但越来越老的事实是不变的。离婚率攀高,加上婴儿一代的生育率低,因而,当我们成为老老人时,可能无法从子女那里得到充分支持

  5,医学院学生起初都满怀理想抱负,但在年复一年枯燥课程训练下,许多人变了。此时他们已经备受折磨发现“医者父母心”与“医者负我心”之间,仅一线之隔。很多学生感到倦怠,变得负面消极

  6,“我们鼓励病人表达自己,说出他们的痛苦,却极少表达自己的感受,尤其是痛苦和受伤的经历……我们学习同情,却鲜少流露自己的情绪。遮掩痛苦,遮掩抑郁实在是造成此等困境沉默可怕的帮凶。不好意思让自己脸红,坚持男子汉气概,死要面子损坏我们的身心健康。在残酷的医学训练中,唯有适者才能生存,这造成了人性的自我矛盾。”

  7,我们都需要一个安全地方——一个可以倾诉情感的地方,即便医生也一样。也许医生更需要。

  8,如果他们敞开心胸放弃某些个人坚持,如果他们学会在大量数据家属要求永远优先认同病人,如果他们明白时候同行也会不对劲,体制常常出问题,如果他们记得有一天每个人都会成为病人,他们便能以理智处理棘手问题,协助彼此与病人做出复杂决定。他们会更清楚自己的角色,更明白上场退场的界限在哪里。

  9,你永远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答案,你永远不可能完美,你会犯错。但你并不孤单

  10,我们必须在危机出现以前做这样一次谈话。切莫因恐惧而缄默不语,失去更深的认识彼此的契机,从而无法了解对方与自己。

  11,美国医疗协会这样描述亲友看病可能引起的后果:查问病史时无法探查敏感部分,或者可能无法检查身体的私密部位。当医生治疗直系亲属时,可能会影响乃至剥夺病人的自主权与告知后同意权。亲属也许不愿表明他们偏好其他医生,或者碍于情面而难以拒绝

  12,我对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也有不满,尤其是医疗保险对“程序技术”与科技的给付远超过“判断服务”,这并不合理。医疗保险与其他第三方支付人看轻判断性服务的价值,不仅使保险费用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阻吓了许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医生,使得以“判断性服务”为主的家庭医学科、小儿科、内科以及老年医学科从业人员日益减少。

  13,医疗保险和医疗辅助计划遗忘给付医院保险金额的原则,而私人保险公司又步了医疗保险的后尘,导致体制逐渐从内崩坏。

  14,传统观念使得医生总以病人的病是否治愈,作为判断自己是否成功标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这样的观念并不正确

  15,“海伦,我知道你为了父亲难过生气失望,我知道你得抗起给他看病的所有负担,还得在精神上承担很大的折磨。你非常想念他,想念过去的他。我知道你已经束手无策了,我明白你希望这一切尽可能早点过去。我向你保证,很快就会过去了。我向你保证,她现在没有痛苦,他真的没受痛苦。我保证,只要我还是他的医生,他就不会受苦,我也不会再做任何延长他生命的事。他快要去了,我会在那时刻到来前陪在你们两人的身旁。”

  16,内疚感天动地,内疚可摧毁一切。这是一种奇妙力量,从小就在大多数人心中滋生。我生而要承担我的那一份,也许还有别人的。

  17,悲痛有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几个阶段

  18,终点会在自己的时刻到来。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二):直面生命的力量

  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煽情的书,结果是的,但是却轻易地让我流泪。

  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家庭的书,结果也不是的,它关系到的不仅是一个家庭,一个个案,而是所有生活在家庭里的人。美国环球药品委员会主席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说,这不仅是一次个人经历,而是全球之殇。我深以为然。

  作者温诺克是一个行医30多年的老年医学医生。他见过太多生死,然而从来也没有习惯,他把这归结于自己到医院实习后才上解剖课,“医者大多面对生者之前,先踏入死者世界,而我则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其实那是个性使然吧,医学院的教授评价他“对病人关切极深”,并非优秀或者上进,而是这一句“对病人关切极深”,就此给温诺克的从医生涯定下了基调。

  温诺克写作本书时,他的父亲已86岁,经历了心脏病、前列腺癌的折磨,最严重的,则是无药可医的阿尔茨海默症。

  尽管是老年医学专家,温诺克同样在父亲和家庭的巨变面前感到无力,无措。幸好有母亲坚强弟弟的支持,他们一家人一起度过了最后艰难的岁月

  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

  父亲忘却了彼此间最美好的回忆,日渐衰弱,更给照顾他的母亲造成极大身心负担。作为儿子,作为医生,温诺克唯有去做自己做能做到的一切,与家人共度难关。

  所有这些经历促使温诺克完成这本书。他想说的是,面对如此劫难,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对那些还在你身边的人更仁慈、更体贴、更富于爱心一点,同时也为自己留一点关注

  愿我们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直面生命的力量。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三):书中的最后一段

  “我把它们全塞进购物袋。多数衣物对我来说太小,现在肯定穿不上。我会把它们带到我的农场收好。如若我能与爸爸活得一样久,到时候,我会穿上父亲最后几年的这些衣服。我将把整个身子裹在他的气味之中,在这气味消失前无疑 ,我会加上自己的气味。我将感觉到他还在我左右,我将成为另一个他。

  我想永远记住父亲。”

  身为医生的作者治疗了成百上千的老年病人,与他们交谈,与他们一起经历病痛,最终,看着一个一个的老人离开人生终将走到终点,而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走向终点,有不舍,也有解脱。不舍于,他们曾经活生生地存在过,哭过笑过,伤心过;解脱于,这些老人大多因病痛的折磨而一天天地继续活着,死可能是一种跟好的选择。作者言语中不曾过多直白地表达对父亲的爱,但最后这一段绝对心底深爱的释放。人终将变老,我们哦能够与会成为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最后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与父母,即未来的我们?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四):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

  这三个高更提出的问题,平常人只需常识便可以回答第一个,而剩下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在平常状态下难以意识到的。

  一周前我继父的继母Jane去世了,这个美国老人最终客死他乡,火葬。这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我想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我曾经在一个漫长的暑假和她相处于一个屋檐下,可很少交流。当我和朋友偶尔在她面前吃东西的时候,Jane看起来非常高兴,以为我们是某种客人,甚至涂上了口红。

  可是她却忘记了还没有刷牙。

  对我来说,《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一书是无比真实的。Jane在那两年中,经常性的夜游,在屋内迷路,甚至摸进厨房点燃炉灶,幸好任何异常都被我母亲发现及时的处理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人是令人疲惫的,Jane在精神好的时候尚能夸赞我的长发,大多数情况,她会忘记自己身处何方,想象着明天就是圣诞节,要去寻找她去世已经30年的母亲,甚至夸张的呼喊求救。这个曾经的艺术家,拿出年轻时候的美丽画作想要锦上添花,却在一笔一笔毁掉整幅作品。那一笔一笔新添上的尴尬笔触,仿佛她生命中的这个阶段。

  Jane确实是一个悲伤的存在,但光靠同情是不能支撑着照顾她很久的。我母亲,一个专业的医生,在照顾她的两年中患上了轻度的躁郁症。Jane令她无法在夜里获得安稳的睡眠,尤其那时Jane的体力尚好,整个白天会楼上楼下地不停走动,会想办法打开门迷路在外,会无故不停哭泣,或者重复一个故事,骂人,打人,甚至咬人。这些情况在她摔倒以后,是的,摔倒真的是太难以避免了,变得更糟了,她开始自己用手指放进直肠,将没有吃完的三明治和涂满果酱的面包塞在口袋里面。

  我开始想象,如果任何我的亲人变成这样,我会有多少勇气来面对这件事。但我知道只有靠全部的爱和责任,才能支持我度过这漫长又痛苦的告别。

  人子的角色让我常感懊恼。因我并未有太多童年与父母度过,甚至难以回忆起任何一个他们两人同时出现在我眼前的场景。尤其是念书以后,我几乎能用一张纸把亲子经历写出来。双亲的工作太忙与常年不在一起的生活,让年幼的我不停的感到被拒绝和挫败,被遗弃和孤独。我经常将我目前的性格归咎于这样的经历。

  这本《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解答了我很多的问题。老实说,我真庆幸看到了它,它补上了我心理某处的缺憾,包含了我最需要的安慰恐慌

  其中一个故事,讲述的是作者的父亲年轻时在自己的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公平待遇,那是使我轻易愤怒的,作者也和我有一样的心情。可是最后,他的父亲仍表示了宽容和谅解。它告诉这样的我,几乎所有家庭都有不可外扬的“家丑”,都有沉重的悲伤,但家庭也可以成为你获得安慰,恢复力量的堡垒。

  在内心深处,我其实明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任何人都会犯错,包括你的父母,无论你觉得是不是公平,他们也在不停对我们“犯错”。而我也确实回避这件事,把不完美的自己的责任,部分的推给了我的父亲和母亲,并且甚至有借此逃避我作为人子责任的倾向。 我想我忘记了我是什么,也不再问自己我们是从哪里来。而关于我们将到哪儿去这个问题,健在的父母,仍作为堡垒,为我们抵挡迫近的死亡,只要他们还在,我们就可以幻想自己能永远活下去。大多数时间,我深陷自己的世界的各种泥沼当中。

  这个平衡晚会被打破的。因为我们的生命只有一种结果。与父母的告别,迟早都会到来。我曾经做过这样的梦,我失去了我的父母中的其中一个,这令我隐隐的不安,我隐约意识到,我迟早要面对这样的告别,而我,还未从任何角度准备好。

  作为人子的我,惊诧的发现自己不曾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Jane已经在一周前去世了,这个消息我今天才真的知悉,还是通过我和弟弟共同的朋友。是的,我已经两周多未联系家人了。

  如果没有这本书,我想我还要在很长一段时间挣扎在对亲情认同上。

  我是一个挑剔的人,没有办法接受自己不认同的事情。这本书,没有强加给我观点,没有过度逻辑表达,是有诚意的叙事。阅读以后,它轻松的把我所需要的慰藉塞在我的怀里,也轻松夺走我想要试图逃避责任的安逸。总有一天,我会失去他们,如果还是现在这样,留给他们的一定是痛苦的回忆。他们也许不会有关于我的快乐往事记忆,那些将事情将比痛苦更轻易的被忘却,就像书中描写的那样,他们会经历那样的无助。而你,不会原谅自己曾经那么残忍

  我曾经对生活失望,给朋友发去短信道“生活真x蛋”,他答道“不如享受这样的x蛋生活。因为有那么几个人,愿意和你一起度过,这就是家庭能带给你的。”现在我也明白,我也必须和他们一起过这x蛋的生活,因为什么事情也不能改变,我们在一条船上,那是家庭的方舟。而爱和责任,让我们走的下去,让生活变的不那么难堪,是生命中奇迹存在的证据。关于三个问题的答案,会帮助你,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

  “这是唯一的自救之路。”

  《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读后感(五):不要等到最后,才知道爱

  在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思潮后期,国人已经能将压抑内心隐秘情感之事,通过些许渠道小心翼翼的宣泄出来。东方父子关系的承继和关联,则更有些复杂,且枝蔓横生。它甚至会牵扯出一个家族社会变迁来。然则,在时光悄无声息的侵袭了现代化社会后,老龄化和富贵病症的诸多复杂社会问题也渐渐支离破碎起来。

  旧有父母子女关系的脆弱几近崩塌,新秩序又尚未融入骨血。

  很多人于是变得无所适从特别是对待那些已经患有老年痴呆症状的父辈,我们哀痛惋惜的同时,又手足无措,内心以亲子之心来体贴疼痛,亦会在被父亲微笑的遗忘后,无力得惨痛。

  对于此事,西人的观点则更具备真实性,特别是在你家中恍若有此类病患的年迈老父的时候,换个视角切入则更显得珍贵了。《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这本书,显然已经尽力的还原了真实,最大限度的还原。

  若以国人的固有视角而言,作者所描述的美式父子关系显然有很多缺憾,但与那些动辄高呼“父爱如山”的口号式样的怀念相比,作者则更懂得如何在父子的关系中体验某种难能可贵的真实。

  父子关系的真实,不完美却完整的真实。

  从呱呱坠地开始,到完成学业,娶妻生子,甚至为人父为人夫的小截止,父亲于我们而言,都是情感的载体。他从来不曾离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父亲角色的式微,亦是无力挣扎之后无可奈何的苍老史。从我们儿时的崇拜、仰视,到如今的平实直视,甚至俯视,都与岁月有关。可当我们成长得如此善解人意之后,我们又如何陪伴垂垂老矣的父母呢?

  迄今为止,我们更喜欢一味索取而不懂得付出,我们能读懂父亲浓的化不开的爱,却不知如何呼应这份爱。在目睹了父亲患上老年痴呆之后,我们才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前行的脚步是如此急促,甚至不曾回头望望那个业已佝偻苍老的魂魄,那个曾经自已为是世界上最不可企及的高度。

  想来,所有子女,在看到父亲日渐衰老之后,亲情纵然浓烈,血液纵然浓郁的化解不开,他却忘记了爱过你,忘记了你们曾经在一起的前世今生。《最后,才知道该如何爱你》显然令人展开了某种预言式语境,告知那些以子女身份存在多年的孩童,也该成长得坚强勇敢些了。在拥有独立的人生品格之后,对于那些涌动在灵魂深处的爱,不是等待错过之后才去悔恨,对于这种父辈的衰老,则更应该在缓慢流淌的人生长河中,完成父亲对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些点滴小事儿,将爱回溯,逆流,以温婉之爱来抵御可能错失的哀伤,以对父亲灵魂的陪伴来完成自我的救赎。

  自此,父亲便不是缺少灵魂血肉的枯燥,不是你迷途之后的悔恨,而是,有生之年给你暗夜里前行的,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