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10篇

2018-03-21 21: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10篇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是一本由[英]约翰•鲍尔比著作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一):《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没有安全后方就难以应对人生风雨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没有安全后方就难以应对人生的风雨

  过去看《三国演义》,知道一个基本的常识,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的粮草,其实就是一个安全基地。必须先确定好一个“安营扎寨”的基地,然后才敢伸出战线的锋芒

  我们再看看《红楼梦》,林黛玉的苦,就在于她孤苦伶仃,在大观园里,她无依无靠,所以,她才在她葬花的倾诉中,道尽她“风刀霜剑严相逼”却无力应对的苦楚

  这根本原因,还是她没有一个可以供她抚慰内心伤痕的安全基地。

  现在人们常说的一个概念乡愁;俗语也说:叶落归根。其实都关乎人的一个精神的安全基地问题

  因此,对于人生的此刻的这个时点来说,安全基地就是你的家庭,那是你此刻的根;对于你人生的线性的过程来说,故乡童年,就是你的安全基地,那是你生命脉线的根。

  安全基地这一说法,也正得到了心理学家认同与接纳。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尔比在他的《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就重点对他的“安全基地”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申论。

  之前,我已经阅读过他所著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已经较为全面接触到了他开创的依恋理论,这一本书搜集了作者1979年之前的演讲稿,而《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则搜集了作者在前本书之后的时间段即1980年之后的一些演讲文章,此书出版时,作者已经81岁,仅仅两年后,作者去世,可见,《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是作者对定型的依恋理论的再一次阐发与申说。

  正如作者所说,“安全基地是依恋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P133),那么,让我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的思辨链条,去感受一下安全基地的内涵,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继续阐发着“安全基地”对于人生成长与进步的重要性

  何为“安全基地”?作者在书中,有多处涉足对这一理论的解释。我们随便地撷取一个片段:安全基地,是儿童青少年成人都可以反复离开这个基地去探索,并且在需要时候返回。(P49)。

  鲍尔比的研究方法,他自己特别强调,是借助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行为学来辅佐自己的研究(P67)。在这一点上,他能够从动物学研究中汲取有益的参照系数,来比对人类行为中某种与生物行为相似动机行为,去解读背后的心理秘密同时,他也注重从儿童的行为出发,去研究人类的心理动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有别于弗洛伊德理论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从不讳言他从弗洛伊德那里继承的理论体系,但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最为明显的遭人诟病的性驱力等因素作出了毫不犹豫拒绝。他赞扬了他师承的弗洛伊德给他的启发启迪,但同时,也扬弃了弗洛伊德理论中那些在常识范畴里都觉得不可思议的理论成分,这决定了鲍尔比的理论更具有理性力量,也更多一些科学色彩。对此,鲍尔比还是觉得自己的依恋理论是经得往时间的考验的。他很强调自己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不同。书中他写道:“先前提到的动机理论非常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理论和驱力理论,发展路径理论也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性欲期、固着以及退行理论。”(P72)

  鲍尔比称赞弗洛伊德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而他也正是在这一点上,继承了弗洛伊德研究的衣钵。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同样是从儿童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中,得出了一个在作者看来更具普适性的心理学概念。鲍尔比指出:“人类的养育行为绝对不是某些固定的养育本能产物,也不是学习简单产物。在我看来,养育行为有着强大的生物学根源。”(P7)

  作者的意思是说,父母的抚育责任,不是一种天性的被唤醒,也不是后天所学习来的,而是有着出于“以特定的方式促进了个体及其后代的生存”的目的(P7)。也就是说人类的养育行为,是有利于人类群体的生存的,这其中安全因素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维度。因为生存的要义,就是必须要在一个安全的境地中完成生命的所有流程。在此基础上,我们理解人类为什么需要“安全基地”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鲍尔比是从儿童的最简单的反应来看待安全基地的最为早期的模式的。一个婴儿,在感到足够的安全时,会尝试着走出父母的怀抱,展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一遇到陌生东西,婴儿会立刻退回到父母的安全环护之中。这就是作者看到的最原始的“安全基地”原形。在这一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他的“关于养育的核心观点”:“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里永远对他敞开。当感到痛苦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当受到惊吓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抚,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滋养。”(P13)

  扩而言之,人在走向社会之后,也正是婴儿离开父母的放大版。在这样的时候,同样需要一个“安全基地”。近年来,我们经常耳闻的忧郁症频发、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其实我们细究起来,都可以看到这些心理现象背后,缺少一个安全支撑官员因为后台的倒塌,而失去了精神支撑,选择了跳楼;像海子那样的北漂一族,流浪在外,既无亲人的抚慰,也没有爱情滋润,在外承受的压力,无法在后方基地里得到缓解,最终只能选择生命的终结,面朝大海只能成为一种无力的幻想

  从这个意义上讲,鲍尔比的依恋理论非常契合现代人的心理困窘问题,作者来自于生物学、临床学的观察数据,使得作者的理论,更具有实证性质,能够最大程度地吻合人类的心理上的一些隐秘层次,正如弗洛伊德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就是它的理论,能够本能地获得我们的认同(当然是指大部分内容,局部内容也正是弗洛伊德令人质疑的地方)。

  因此,多了解一点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可以更好地处理好我们在人世间的生存态度,可以重新定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一句话,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加健康心态调整心理角落里那些必定会存在阴暗与负面,从而让我们更加泰然自若游刃有余地畅游人生。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二):为人父母必备好书——《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是英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畅销书“依恋三部曲”的作者约翰•鲍尔比的著述,鲍尔比是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

  他系统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本书是鲍尔比两本演讲集中的一本(另一本是《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本书在1988年约翰•鲍尔比81岁时出版,尽管他此后还撰写了一本书《达尔文传记》,但是本书却是他对依恋理论最后的贡献。因此,《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具有告别的意义,是对他一生工作总结,也是对下一代的依恋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们的“交接”。

  本书中呈现了很多理论性、病原性、方法论的、临床性的甚至政治性的主题。鲍尔比重申了其“依恋行为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敏感照顾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的基石性观点,并强调现实逆境,如遭受情感剥夺、没有机会对离世的亲人进行哀悼、被拒绝、被忽视、受虐待等,在引发精神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对精神分析的“死本能”的内在精神体可以引发精神疾病的说法。

  本书还强调了在方法上对父母和儿童进行系统的科学观察的重要性,鲍尔比认为如果像精神分析那样只对父母和孩子在躺椅上吐露的心声进行推测是不够科学的。在临床上,他认为治疗室应该给病人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他们可以自由流畅表达感情

  我们相信,在人们生活的某些时刻,大多数人渴望拥有孩子,并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那些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父母来说,能获得心灵上的满足。而对于那些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父母而言,无论他在事业上有多么成功,他们都会因孩子的问题而感到焦虑、挫败以及羞愧。所以为人父母更像是一场豪赌。成功的养育是保证一代心理健康的关键,因此,知晓它的本质以及对他产生影响的社会和心理条件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鲍尔比的《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角度给了父母们养育过程中的建议,非常值得准父母和已为父母的读者们阅读。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三):在中国当前的大环境下,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和《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是鲍尔比的两本演讲集。这种出书的方式对我还是挺有参考意义的,特别适合像我这种不喜欢专门腾出时间写书的人。我常年针对家长群体开展讲座,以后可以参考这种方式出书。

  约翰·鲍尔比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和《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这两本书可以被看作“依恋三部曲”的前世和今生。因为我之前曾组织翻译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所以在看这两本书时感觉特别熟悉。“依恋三部曲”是在《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扩展而来的,而《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则是对“依恋三部曲”的进一步说明与更新。

  鲍尔比试图说服精神分析领域的人接受依恋理论,所以他在这两本书中不断提及精神分析,同时会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指出精神分析的不足。他一边想表达自己整体上是接纳精神分析的,对经典精神分析是认同的,一边又想表达经典精神分析侧重的是回顾性研究,而他的依恋研究更具有前瞻性、实证性和科学性,企图在某种程度上修正精神分析。他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对精神分析的发展,而不是独立于精神分析。

  事实上,一个理论的推广很可能会受到一些阻碍。在精神分析领域,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并没有受到欢迎。在我看来,发展心理学家比精神分析学家更快接受了依恋理论,依恋理论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影响要远高于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影响。

  在本书的序言中,理查德·鲍尔比写道,依恋理论的推广工作并不是很顺利。我猜想部分原因是精神分析本身有一个独特的运作系统,任何可能撼动这个系统的理论都会遇到这个系统不自觉的抵抗。当年精神分析在全行业内已成为不可撼动的基石,依恋理论这块“他山之石”若想在精神分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势必会遇到困难。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这也许构不成问题,因为精神分析和依恋理论对我们来说都是舶来品,我们的思维中并没有某些定势、偏向。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约翰·鲍尔比的儿子会说依恋理论的推广工作并不顺利。回顾家庭治疗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著名的家庭治疗师最早都是来自精神分析领域。最初,他们只能偷偷从事家庭治疗工作,因为家庭治疗并不被正统的精神分析所认可。这和在精神分析领域推广依恋理论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并不强调分析真实的父母,而强调分析病人头脑中那个内化的父母。家庭治疗对真实父母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

  在促使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的过程中,母亲的作用尤为重要。这个母亲可以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也可以是行使母亲职责的其他人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母亲的焦虑水平。相关研究并没有教会母亲怎样成为足够好的母亲,只会警示问题母亲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女性来说,成为好母亲并不仅仅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问题,还需要社会给予大量支持。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社会问题发生后,我们常常把帽子扣在当事人的母亲身上,认为当前的问题是家教不好种下的祸根。我认为,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母亲受到的伤害是系统性的。

  首先是重男轻女文化。很多女孩子在早年被抚养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备受伤害的对象,在关键时刻会被牺牲掉。没有被善待的女性很难真正善待自己的孩子。或许曾经最好地对抗过重男轻女文化的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因为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家庭都不得不爱这个孩子。在我看来,要改变中国重男轻女的文化任重道远

  其次是我国法律对育儿女性的保护几乎是没有的。依恋模式的形成一般在两岁前,这个时期婴幼儿最需要母亲的照顾。我认为母亲全职陪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好的,但是我从来不会建议女性做这样的选择,因为这种建议很可能会让女性陷入悲惨的境地。从法律角度来看,女性为家庭付出的隐性劳动——比如育儿——是没有价值的。如果离婚,孩子更可能会被判给经济能力更强的男性。事实上,男女在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时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经济上的竞争。因此作为全职母亲陪孩子,对很多女性来说是一场输不起的赌博。总之,我国法律在保护成为母亲的女性的权益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女性无法在儿童需要时为其提供安全的港湾。

  最后是中国家庭边界的缺失。结婚就是形成一个新家庭,但是在中国文化下,“小家”很难从“大家”中独立出来。很多女性保不住自己的家庭边界,被迫卷入其丈夫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大家”当中。我们的文化鼓励四世同堂,男人往往不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结婚是换了一个娘——新娘,他们还是被照顾的男童,而不是一个可以保护妻子的男人,所以我们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几乎看不到男人去救妻子。我们看到的是儿子救母亲的故事,比如《宝莲灯》《白蛇传》。女性期待拯救自己的是她们的儿子。这是中国女性的集体无意识。母子共生是我们的文化所鼓励的,而在精神分析中,无法分离是一种病。母子共生是有排他性的,表现为男性和母亲一起排挤自己的妻子。当女性进入男性的家族时,便进入了一种失保护状态。在无法保护自己的家庭边界的情况下,已婚女性常常会陷入深深的抑郁。她们承受的既有来自原生家庭的痛,还有来自新家庭的痛。期待这些女性在自己的孩子有需求的时候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有些强人所难了。这些女性在有愤怒的时候更可能指向自己的孩子,因为对她们来说,伤害孩子是最安全的。

  总之,在我看来,让越来越多的母亲能够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需要家庭、政府、社会协同努力。每一个被善待的女童更可能在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完善的法律将能够为母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提高全社会尊重家庭边界的意识将能够缓解母亲的焦虑和抑郁。

  我想谈的另一个话题是家庭暴力。我的研究生做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家庭暴力的问题。在家庭中,丈夫对妻子施暴,妻子转向孩子施暴,是很常见的情况。夫妻间的暴力和父母针对孩子的暴力,都会极大地降低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的一个章节是关于家庭暴力的。鲍尔比在文中指出了哪些人更有可能施虐,他们早年的依恋关系是怎样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鲍尔比指出,很多施虐者在原生家庭中都是受虐者。施虐有着代际传递的特点。鲍尔比认为,要打破这种代际传递,我们需要授之以鱼,进而实现授之以渔,也就是先要让那些施虐的父母体验被悉心养育的感觉,使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产生养育的能力。

  网瘾问题在青少年中间很普遍。当孩子出现网瘾时,一些父母往往会把他们送到网瘾训练营,有些甚至被不慎虐待致死。尽管这些父母没有直接对孩子施虐,但他们对孩子做出了形同抛弃的行为。鲍尔比在两本书中都阐述了父母抛弃孩子或威胁抛弃孩子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那些被送到网瘾训练营的孩子,即使身体没有受到伤害,心理也会因被父母背叛和抛弃产生创伤。

  我在从事儿童工作的时候,最先处理的就是针对儿童的暴力。父母对孩子施暴的原因很多:觉得打了孩子才能让孩子“长记性”;对配偶有潜在的不满,通过攻击孩子来表达这种不满;对外界不会表达愤怒,于是迁怒孩子。这些行为模式都有代际传递的特点,我在咨询中会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

  我并不认为心理咨询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曾经有一个美国家庭治疗师对我说,他在婚姻咨询中一般会劝和,只有一种情况会劝离,那就是家庭暴力。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在施虐者的行为模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受虐者及时止损、结束婚姻也许才是最优的选择。但是在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受虐者断然离开施虐者,可能会促使施暴者做出疯狂的行为,比如杀死受虐者。我想建议现在未婚的女性,在婚前一定要学会识人。很多女性在婚前是能够察觉到配偶身上的一些危险迹象的,但是她们常常认为自己可以成为配偶的拯救者,结果婚后陷入不幸当中。

  我想再来谈一下针对儿童的暴力。来我咨询室的施暴家长很多是愿意改变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认为施暴是一个问题的家长。当儿童处于危险之中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及时做出强制性的干预,剥夺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权,而不是简单教育一下父母后,把受虐儿童重新送回施虐父母的手中。儿童的利益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们需要父母的照顾。如果一些儿童的父母无法成为合格的父母,那么我们就应该给他们找替代性的父母。

  曾经有学生问我,如果早年建立的依恋模式不好,是不是就没办法改变了?我说不是这样的。即便我们早年建立的依恋模式存在问题,后天也还会有很多更正的机会。我以前的一个来访者就说过,她大学毕业刚工作时认识的领导人很好,她觉得自己和领导建立的关系对她有一定的治愈作用。事实上,在成长过程中,老师、邻居、朋友等人对我们的善意之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疗愈我们。我强烈建议早年和父母建立的依恋关系不好的读者,在成为父母前先观察会养育孩子的人是如何和孩子相处的,内化这种健康的养育方式,以替代留存在自己潜意识中的不良养育方式。在婚恋之前,最好做一下心理咨询,治疗一下早年的创伤。当然,如果不喜欢做心理咨询,也可以加入一些支持性的团体,从团体中获得支持。

  最后我要谈一下榜样的力量。我记得自己在十几年前给学生讲课,课后我留给学生的作业是:采访父母如何感知自己在青春期的变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女生交上来的作业。她写得非常流畅和温馨,可以看出她和母亲的关系非常好。她说自己什么都可以和母亲谈,同学都非常羡慕她与母亲的关系。她的同学中肯定有一些和父母依恋关系不好的,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她便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我再举一个案例。一位英国的家庭治疗师会同时给好几个家庭做家庭治疗,他最有创意的地方是他会邀请几个家庭中做得最好的留下来参与后续的家庭治疗。对于这个家庭,他不再收费,反而会付些费用给他们。他希望这个家庭成为其他家庭的榜样,因为他认为,说教有时很难教会一个家庭如何互动才是合理的,而好的榜样则能够促发他们不自觉地学习。

  总而言之,培养安全的依恋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赖于各方的努力。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越来越善待儿童,尤其是女童,因为她们是未来的母亲。同时,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保护那些已成为母亲的女性,给她们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因为有安全感的母亲才能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

  易春丽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四):施琪嘉:作为父母,该如何把“依恋理论”变成自己的育儿经?

  一位七个月大的男孩在母亲的鼓励下,在床上努力地爬向母亲所在的地方。每当他快接近母亲时,在一旁观看的父亲就会一把把他举起来,放回原来的地方。孩子没有哭,继续看着母亲,努力地爬。中途他似乎爬得有些累,一头倒在床上,歪头看着父亲,似乎是在寻求他的帮助。母亲上前去抚慰孩子,父亲再一次把孩子抱走,孩子仍然没哭。后来父亲把孩子抱起,举高,如此反复。以上所述来自一段教学录像。观看录像的学员很多都表示这个父亲把孩子当成了玩物。值得一提的是,发言的都是女学员。

  约翰·鲍尔比所著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安全基地》等一系列书的出版是一件大事。最近在《中国新闻周刊》登出的一篇报道中,国家计生委负责人谈到,我国近几十年的GDP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在母亲如何当母亲的教育上投资为零!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国家开始重视如何教育母亲养育孩子。在“做母亲”这件事上,虽然母亲没有直接经验,却不乏间接经验,比如潘光旦在20世纪40年代所写的一篇文章《新母教》(见《潘光旦文集》),就是写如何教母亲做母亲的。

  我在本文开头对录像内容的描述中隐含了一个话题,那就是父亲的角色也很重要,这一点也是鲍尔比在本书中所述的话题之一。鲍尔比不认同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概念。他认为,我们不可一概用死亡本能来解释孩子表现出的消极行为。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养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表现。母亲应该尽量陪伴在孩子身边,和孩子一起互动,而父亲不应该一味去“阉割”孩子,而应该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

  我们可以从本文开头对录像内容的描述中看出父亲和母亲在养育孩子方面的差别,母亲倾向于接纳孩子,害怕孩子失败,而父亲倾向于鼓励孩子探险,承受挫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父亲和母亲都要在孩子身边。

  在开头那段录像观察中,我还想请大家注意一个现象,那就是父亲的“托举”。巴林特曾经把具有一定危险性、会让个体产生暂时失控感后又复归安全的活动描述为震颤活动。父亲的“托举”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震颤活动。当父亲把孩子高高举过头顶,母亲一般会在一旁非常担心地看着,孩子则会兴奋地尖叫,要求再来一次。这种不同的陪伴态度塑造了孩子不同的品质,让他同时拥有了女性的细腻和男性的阳刚。

  鲍尔比把这种对婴儿的观察应用于治疗中,他认为治疗效果并不取决于治疗师做得多么好,而取决于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建立的关系的质量。

  一位病人曾经和我建立了一段长期的治疗关系。一次,她气冲冲地来见我,说她对女儿很失望,因为女儿没有达到她的要求,走路噼里啪啦的,说话声音也很大。我问她怎么看起来气冲冲的。她愣了一下,然后对我说,自己就是气冲冲的。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她说她其实是对我气冲冲的。我让她接着说。她说,有些想法怕自己说了后我会把她转介给别的治疗师,于是选择不说,憋在心里,憋出了“火气”,所以转嫁到了女儿身上。

  就这个话题我们谈了一个月,再回到这个话题时,她说现在自己很高兴,很轻松,就是觉得有些话可以讲,不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有些事可以做,天不会因此塌下来,有些人可以得罪,两个人的关系也不会因此坏到哪里去。

  杰里米的评论很有意思,他说鲍尔比的长寿使他能见证玛丽·安斯沃思对他理论的巨大贡献。玛丽·安斯沃思数年前来过中国,专讲心智化,其中一个细节让我很钦佩,那就是她找出以前的录像仔细看,进而发现了紊乱型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通常很细微,转瞬即逝,比如孩子捂嘴的动作或者突然跌倒的行为。其实,对于特别小的婴儿,成人在一旁静静地观察远比直接去评论和干预他或她的行为更为恰当。现实生活中,太多自以为是的父母却往往帮孩子做决定和替孩子思考。

  读鲍尔比的书还能学会一种方法,那就是观察法。作为父母,在开口或采取行动前,最好先观察。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父母这样做的好处。一个孩子头撞在桌子角上咧嘴要哭,他的母亲立即扑过去,大声地问孩子撞疼没,摔着没。作为对母亲的回应,孩子开始哇哇大哭起来。试想一下,如果母亲看到孩子咧嘴时,反应不那么快,而是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她很可能会发现,孩子会继续他的游戏。

  在对一名男婴、一名女婴为期一年的观察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母亲也希望加入讨论组,看看老师怎么讲,同学怎么反应。这两位母亲都是我的学生,她们自愿加入这个为期一年的网络母婴观察项目。我准许她们进入讨论组后不久,她们都自动退出,因为群里的其他母亲每次都会挑出她们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横加指责。是的,每次!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要承受孩子投射过来的愤怒,还要承受众人投射过来的不满(当然,众人的不满可能来自他们对自己父母的不满)。

  读鲍尔比的书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去行使父母的职能,还可以使自己不那么焦虑、内疚和自责。父母不是天生的,现学现用,活学活用,从来都不晚!

  施琪嘉

  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五):依恋,这个始于童年的命题,却要用一生作答

  “我只靠自己,自己照顾自己”,发出这样的宣言是一个人情感独立、人格独立的象征吗?不然。这样的一份豪迈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假性自体或自恋型人格的存在。坚硬的大坝之下,堵塞的可能是分外强烈的情感。根源则是早年长期依恋行为受挫的痛苦的压抑。

  独立,不见得是真独立。依恋,不是被人贬斥的依赖。

  在约翰·鲍尔比的系列论著中,我们一次次地看到“依恋”,这个植入一个人骨髓的字眼。

  科利斯、谢弗等实验的报告显示,在对玩具的认识和对玩具的操作中,所谓母婴之间的经验分享,始于婴儿对环境的自发关注,在母亲匹配婴儿的步调中建立。之后,在对12个月和24个月的婴儿群体的观察中,发现婴儿轮流“说话”和避免“抢话”的能力惊人。在对话的关系建立中,母亲起到了主要作用。

  安斯沃思等人则注意到,婴儿出生第一年,如果母亲对其发出的信号敏感,那么婴儿就会哭得更少,更愿意去满足父母的愿望。

  由此,约翰·鲍尔比得出结论,以社会合作性的方式发展本来就是婴儿的预设装置。如何启动并使这样的装置良好运行,取决于他们受到了父母怎样的对待。

  在孩子生命头三年,为其提供一个安全基地,是父母最根本的使命。这个基地等同于军事基地的存在,战士从基地出发远征,遇到危险则可以安全撤回。虽然大多数时候,这个基地只是用来等待。但是,只有这个稳固的基地存在的时候,战士们才有信心出发和远征。每个孩子从环绕父母膝下,试探性地在周边玩耍,到朝向更远的地方去冒险,这个基地越安全,孩子才能越自信。促进良好亲子互动的条件取决于敏感的父母,那么,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又取决于什么呢?父母的童年经历的影响。所有希望被子女照顾的父母在小时候受到的养育都是匮乏的。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起源》中,约翰·鲍尔比抽丝剥茧地揭示了依恋理论的源头,依恋之于人格发展的意义,在对驱力理论、克莱因理论等的区分之上,约翰·鲍尔比试图在对弗洛伊德关注的现象,如恋爱关系、分离焦虑、哀悼、防御、压抑、愤怒、创伤、情感隔离、敏感期的解释之中,为传统精神分析提供一个替代理论,从这一点来讲,约翰·鲍尔比是有很大的“野心”的。不过,为什么不呢?毕竟,从童年、从儿童出发,追踪创伤的后遗症,构建人格发展的理论,无疑是有着重要的价值的。毕竟,“没有什么比研究母性剥夺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更有价值”。

  因童年的不良经历形成焦虑性依恋的母亲会试图从孩子那里寻求照顾,童年遭受忽视、抛弃、暴力威胁的母亲更容易对孩子进行身体虐待,愤怒、不善于表达、不喜欢与孩子发生身体接触的母亲则会使孩子发展出“防御性麻木”,婴儿的情感与行为发展与母亲的养育模式密切相关。

  富有响应性的依恋对象是一个人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孩子对父母或者照顾者的依恋是为了降低遭受伤害的风险,然而,当这样的依恋对象成为伤害的来源,对孩子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施暴的家庭、以离开、抛弃、自杀来威胁孩子的父母、否定事实真相、否定孩子感受的父母,《安全基地:依恋关系起源》中,大量的案例让人触目惊心。

  “能够与其他个体建立亲密情感纽带被认为是人格发挥有效功能和心理健康的首要特点之一”,“依恋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发展出了健康、有韧性的人格,而有的人发展出了焦虑、抑郁的人格或者假性自体及其他脆弱的人格”。

  依恋,这个始于童年的命题,却要用每个人的一生作答。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六):杰里米·霍姆斯:依恋理论提出后的这些年,它又有了哪些新进展?

  1988年,约翰·鲍尔比81岁时,《安全基地》一书出版。尽管他此后还撰写了一本书——《达尔文传记》,但是本书却是他对依恋理论最后的贡献。依恋理论是约翰·鲍尔比在玛丽·安斯沃思的帮助下创建的,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因此,《安全基地》具有告别的意义,是对他一生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代的依恋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们的“交接”。

  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很多鲍尔比式的主题,理论性的、病原学的、方法论的、临床性的、政治性的。他重申了其理论的概念性基石:依恋行为反应的首要性以及它对于防止被掠夺的意义,作为心理健康基础的敏感照顾,以及依恋对个体持续一生的影响。他强调了现实逆境(遭受情感剥夺、没有机会对离世的亲人进行哀悼、被拒绝、模糊、被忽视、被身体虐待)而非公认的诸如“死本能”的内在精神体(endo-psychic)在引发精神疾病中扮演的角色。

  在方法上,他强调对父母和儿童进行系统的科学观察的重要性,而非对他们在躺椅上吐露的心声进行推测。在临床上,他认为治疗师给病人提供了一个安全基地,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流畅地表达情感——这是那些拥有安全依恋的人的特点——的跳板。

  最后是鲍尔比的社会哲学的基础,即致力于培养出健康、快乐、自食其力的孩子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创造了一个颠倒的世界。

  在过去的25年中,我们看到人们对依恋理论的兴趣呈爆炸式增长。1999年卡西迪和谢弗出版的《依恋手册》可以说是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在书中,卡西迪和谢弗对鲍尔比和安斯沃思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因为他们两人的努力,依恋理论这棵小树已经长成了有关发展、应用、理论的一片大森林。在这篇序言中,我将说明自本书首次出版后依恋理论的新进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父亲在孩子发展安全型依恋中扮演的角色;心智化和心智理论;心理治疗对于人际关系的意义。

  对父亲的依恋。鲍尔比认为,在谈到提供一个安全基地时,母亲和父亲都很重要。依恋的安全性(the security of attachment)是一种人际互动现象,而不是关于儿童天生气质的简单问题。这一观点的要点是:同一类孩子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可以和父母中的一方形成安全依恋,而和另一方形成的却是不安全依恋。然而,依恋理论,无论在研究中还是在临床指导上,都有一种以母亲为中心的倾向。想要明确父亲在孩子形成安全依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容易。

  一些研究(Grossman,Grossman & Zimmerman,1999;Grossman,Grossman & Zindler,2005)令这一主题变得清楚起来。当鲍尔比在20世纪80年代写下构成此书的论文和演讲稿时,关于依恋现象的纵向研究正处于初级阶段。直至我写这篇序言时,在过去的20年中,我们已经拥有了大量针对依恋的安全性、父母的敏感度、探索、关系竞争以及贯穿儿童期的心理表征这些变量开展的前瞻性研究的数据。这些都可以为关于成年早期的依恋倾向的研究提供参考。

  这些研究表明,父亲对于孩子在成年期形成安全、稳定、具有探索性、和谐以及流畅的依恋倾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父亲对于孩子保持心理健康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由依恋的安全性调节的。确切地说,父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探索维度上(另一个维度是依恋),并且通常是由“SCIP”情境测试(Grossman,Grossman & Zindler,2005)判定的。在“SCIP”情境测试中,研究者会通过一个为时10分钟的游戏观察和评估父母是如何与孩子进行互动的。

  一般说来,父母双方在依恋多个维度上的得分要比父母一方的得分更能预测孩子在成年期的依恋表征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然而,关键维度——成人对刺激做出混乱的、情绪性的、无序的反应——与父亲在孩子的童年中期对孩子的拒绝和不敏感有很大关系。因此,似乎是足够好的父亲帮助孩子发展出了清晰的思维,以及处理负性情绪的能力。

  和母亲一样,父亲也需要对孩子保持敏感,但在形式上表现为表扬、鼓励孩子,对孩子总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当父亲帮助孩子去面对好奇—谨慎的冲突时,这种具有保护性和挑战性、对孩子说“你行”的父亲,与古典精神分析中的阉割形象截然不同。阉割形象可能更适用于描述那些不敏感的、无法抓住依恋理论核心——孩子的成就总是以安全依恋为基础的——的父亲。

  心智化和心智理论。鲍尔比的长寿让他足以赞叹玛丽·梅因对依恋理论做出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她对成人依恋访谈(Hesse,1999)的发展。他引用了已经被其他人证实的玛丽·梅因的发现,即在成人依恋访谈中表现出不安全性的母亲更倾向于拥有在陌生情境测试中表现出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他用心理防御理论来解释不安全型依恋,认为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但同时,他也认为不安全型依恋会限制个体处理不良体验的可能性。

  早期工作中的一项重大发现是:成人依恋访谈中的“反射性功能”(Fonagy et al.,2002)似乎是一个保护性因子,使得个体即使体验过诸如父母离异、丧亲、被忽视和虐待的不良童年经历,内心仍能够感到安全,并且能够给下一代提供安全感。简单来说,有能力“诉说”童年的创伤经历缓和了童年的创伤经历对个体的长期负性影响。“反射性功能”可以被视为将内部心理表征具体化的能力。

  福纳吉等人(Fonagy,Gergely,Jurist & Target,2002;Bateman & Fonagy,2004)用“心智化”这一概念拓展了早期的发现。他们借鉴了传统的“心智理论”,认为存在一些能让婴儿认识到他们自身以及身边的人拥有“心智”——例如能够描述这个世界,可以做出计划、拥有信念、表达愿望——的发展过程。心智化能让我们区分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同时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这一事实。心智化可以被看作鲍尔比内在工作模型观点的一个扩展,它是反自恋的。福纳吉等人认为,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在不协调的变迁、联盟破裂、镜映失败下生存的能力,这种失败是“足够好的父母教养”,甚至是“不够好的父母教养”中的正常部分。

  这一系列观点反映出依恋的进化意义。鲍尔比认为,依恋让我们免于被掠夺。福纳吉等人(Fonagy et al.,2002)认为依恋促成的情绪和身体上的接近(proximity)让婴儿有能力去理解他们自己和他们身边的人。安全型依恋让我们能够“读懂”自己和他人。最近的心理病理学研究开始关注促进心智化发展的过程,比如母亲和孩子之间的镜映,在现实和虚假之间划清界限。这些研究表明,不安全的依恋,特别是矛盾型依恋(Holmes,2004),很有可能是成人期出现人格障碍尤其是边缘型人格障碍(鲍尔比在这本书中用经典的精神分析术语“假性自体”、分裂样人格、病理性自恋来描述它)的一个诱因(Bateman & Fonagy,2004)。

  心理治疗的人际方面。鲍尔比通常会强调安全型的养育和好的心理治疗之间的关系(见第八章)。他认为真实创伤而非幻想是精神障碍中的致病因素,并且认为我们应该强调治疗师在帮助病人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作为陪伴者的角色,而非解释者的角色。

  显然,鲍尔比可以为他的病人、同事、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基地,他激发了他们的仰慕之情。他的作品以及生平故事尽显他平衡母性关怀和父性关怀的能力。在此,我“撤回”早期(Holmes,1993)对他不准确、不中肯的草率评价。然而,他可能无法理解,对于某些治疗师来说,拥有这样的能力是多么困难。最近的研究开始梳理治疗师和病人分别之于治疗的作用。这些研究表明,治疗的效果,或者最终的结果,并不是治疗师或病人某一方单独促成的,而是两人的互动和“匹配”所带来的。多齐尔等人(Dozier et al.,1999)通过研究治疗师和病人的依恋类型,发现不安全型依恋的治疗师倾向于强化病人的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导致他们出现依恋行为减退和情感失调。相反,安全型依恋的治疗师会矫正回避和先占之间的平衡,把他的病人推向更安全的依恋类型。

  戴蒙德等人(Diamond et al.,2003)将成人依恋访谈引入治疗关系中,创建了病人—治疗师成人依恋访谈。在访谈中,研究者要求治疗师和病人对彼此进行描述,并回答为什么他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思考对方的行为。在对访谈的结果进行转录和评估后,戴蒙德等人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第一,正如预期那样,“反射性功能”提升了治疗的过程。第二,当治疗师和病人在病人—治疗师成人依恋访谈上的各自得分相差不多时,似乎会导向好的结果。治疗师和病人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但这个距离不能太远,因为有效的治疗不应太舒适,也不应该太苦涩。第三,病人不同,治疗师的反射性功能也不同。每一对治疗师和病人都会营造出特殊的依恋氛围,表现出他们特殊的心智化能力。

  所有这些都暗示照顾者和受照顾者——无论是父母和孩子,还是治疗师和病人——之间存在比鲍尔比在本书最后一章所提到的建议更为复杂和动态的关系。追踪这种关系的变迁对希望实践和传授自身技巧的发展心理学家、心理治疗研究者和治疗师们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鲍尔比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折中主义者。他在整合不同学科——精神分析、认知科学、儿童发展、行为学、控制论——上有令人称道的能力,他能把它们揉成一个连贯的故事。

  这种折中主义对某些人来说很有吸引力,但对那些寻求只存在一个“上帝”的真理的临床医生来说,它却是令人不悦的。为了让关于依恋的研究走得更远,我们就必须付出整合的努力,整合来自神经生物学、神经影像学、语言学、生态学、关于复杂系统的数学(如混沌理论)的观点。创造这样具有创造力的联系是未来的一项任务,是鲍尔比乐于称赞和不想错过的任务。

  杰里米·霍姆斯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七):虐童者背后的人格阴影

  文/赵客

  最近的几起虐童案沸沸扬扬,其实有很多话想说,然而因为想说的太多,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那么小的孩子被虐待,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生理创伤?这些可能不会留下记忆的行为,会对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长大后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对这些儿童安排心理疏导之外,父母应该在这样的孩子成长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他的“安全基地”?

  “安全基地”一词起源于约翰·鲍尔比的合作者及同事玛丽·安斯沃斯,是依恋理论当中非常著名的名词。《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将鲍尔比的一些演讲集结成册,于鲍尔比81岁时出版。依恋理论起源于精神分析中的客体关系理论,同时借鉴了进化论行为学等概念。一个人在婴幼儿和青春期发展出的依恋模式,会受到父母和其他养育者对待他们方式的深远影响。而依恋模式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相对的持久性,甚至会一生不变。所以我们在关注被虐儿童生理上受到伤害之余,同样也关注他们心理上的阴影。

  如果问一下现在的成年人,他们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的情况,可能很多人也会同样的经历——小时候幼儿园的老师不太友好,甚至虐待孩子。但是那时候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反而有些家长会本能地认为孩子就是错的,不分清红皂白地批评孩子。这些父母可能本身拥有不愉快童年经历,在养育孩子当中,对孩子就没有那么敏感。实际上,孩子的父母的依恋模式,与孩子的依恋模式是密切相关的。实验表明,拥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父母或直接养育者更加敏感,他们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属于安全型依恋模式;而不安全依恋模式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拥有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孩子。

  曾经有数据表明,整个亚洲地区的成年人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比例相对于西方是比较低的,这可能与家庭的小环境有关,也可能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有关。越来越多的虐儿案通过网络曝光,我们不知道没有曝光的还有多少。这些虐儿案并不是个案,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如果说几十年前这样的案例少,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曝光渠道少,传播力量有限;二是从前更属于熟人社会,很多学校里的老师和父母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不能太过分。

  那些施虐者——幼儿园和学校里的老师、还有一些父母为什么会如此残忍地对待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的幼儿,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家庭中,虐待孩子的情况往往更为普遍。这些施虐者表面上看起来冷酷挑剔,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都有着悲惨的童年,相当人相当多的人在还是孩子的时候被殴打过。而他们并没有学会其他的处理方式,所以一旦陷入焦虑,很可能就采用虐待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中国的第一代农民工,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出来,走进了大城市打工。他们长期与自己的子女分离,而这些孩子现在也已经二三十岁了,正是社会工作大潮中的主力军。儿时被父母抛弃的威胁,让他们对任何分离都感到十分焦虑。他们往往处于困境中却没有获得父母的回应,再加上被父母反复拒绝,会令他们对其他人产生深深的怀疑。当孩子没能遵从他们,开始哭泣、要求照顾和关注时,他们会变得非常不耐烦,并感到愤怒。假如我们有几千万人口心理上有严重的创伤,经历了与父母分离和家庭中的虐待——精神上、身体上甚至性虐待。而这些人的心理问题往往会表现为将其儿时的经历转嫁到其他人身上,如果他们恰巧是处于幼儿园或学校教师的位置上,那这个受害人就可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他们成为父母,受害人将是他们自己的孩子。这些问题一旦表现出来就是非常严重的,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虐儿现象可能只是其中之一。

  追寻虐待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不是为了给施虐者找借口,施虐者无疑应当承受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是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好,让今天受虐的孩子不会成为明天的施虐者。当每个人都成为相对而言比较健康的人,那么伤痛也就不会在代际之间继续传递下去,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父母当成安全基地,放心的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八):关于如何抚养孩子的启迪

  将生孩子提上日程之后,我就经常对于如何养育孩子的问题进行不断地思考。孩子早期的遭遇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事实上,大学时有的女生就明确提出不找单亲的人。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以及对身边亲戚、朋友、同事的育儿经验,所有这些直接或间接地经验经常使我感到焦虑,到底该如何更好地抚养孩子,还是没有清晰地认识,直到看完本书。

  不要误解,安全基地不是电影中孩子们的秘密藏身处所,而是描述的一种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关系。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是一个港湾,一个接纳你、保护你、支持你的地方,每当你探索时遇到挫折,你都知道有这么个地方能够重整旗鼓,感到安全。因为生活中承担养育孩子责任更多的是母亲,所以作者重点阐述了母亲的敏感爱护对于孩子的重要作用。中国有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母亲也是一样,在这一点上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至于原因,众说纷纭。本书中提出,孩子的人格发展,从一出生就已经开始,并且受母亲影响极大。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就能够推出母亲是如何养育孩子的,这个安全基地是不是正常存在。孩子对于母亲有强烈的依恋性,对于跟父母的分离产生焦虑、愤怒、恐惧往往得不到父母的正确认识和回应。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母亲们生完孩子不久就要回去工作,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加上暴躁、不负责任等情绪上的不当反应,促使了孩子长大后有样学样。许多人已经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存在,但是实际情况导致他们身不由己。书中呼吁社会和政府应该从上层采取措施,个人觉得也是颇有道理。

  妇女,特别是怀抱婴幼儿的妇女,一直是弱势群体,产后抑郁症确实存在,如何避免以及解决不只是对于妇女本身,对孩子、整个家庭都是个重大的课题。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也涉及了不少的专业术语用以定义及区分,初看可能较艰涩。当然,安全基地和依恋关系的影响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现今,随着公众对于教育的重视,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在人们眼中越来越重要,父母对于孩子的言语冷暴力的负面影响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那么到底有什么影响,影响程度怎样,始终没有人去深思。相信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再这样就不喜欢你啦,再不听话就不要你啦,你一定不要哭,你看到的不对给我忘掉,我不知道我很忙一边玩去,你看谁谁谁多聪明你咋就不行,等等等等。读罢本书才知道,以上都会对孩子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比如强烈的怀疑、对他人不信任、缺乏好奇心等等,还有性格上的种种缺陷。

  幸而本书不只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于怎样治疗父母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状况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这里就不再多剧透了。无论你有没有孩子,不管你的孩子多大,这本书都会给你带来启发性和帮助。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九):赢了江山,输了依恋,终归是一场空

  本文关键词:安全、依恋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想当年楚汉相争,刘邦面对项羽,屡战屡败,数次被打成光杆司令。结果因为萧何镇守蜀地,要粮给粮,要兵给兵。匡扶天下之后,刘邦说萧何是第一功臣,而萧何也是刘邦创业团队中唯一一个得了善终的。可见一个稳固的“安全基地”,是多么的重要,她会给外面奋战的小伙伴带来多么强大的安全感与自信心。

  今天分享的书就叫《安全基地》,不过和开场说军事历史没半毛钱关系。这是本心理学理论层面的书,但是它的现实意义也很强大。我用了两个整段的时间就看完了,而且还有一个时段是和我儿子一起看的(当然他才两岁,看不懂,只会捣乱)。能这么快看完,主要还是书的内容比较清晰,有很多研究案例,可以一眼带过。

  首先“安全基地”并不是本书的核心概念,起到支撑作用的是——依恋理论。重点是孩子对于父母的依恋,以及这种依恋产生的种种联系、行为以及深层次的心理影响。书中几个章节分别阐述了依恋理论的形成以及各种研究成果、病例、案例。但对我们来说,最有价值的则是作为父母怎么处理和孩子的关系。

  安全基地是最重要的

  安全基地对于孩子,就像萧何对于刘邦一样,至关重要。作为父母,只有建立起稳定的安全基地,才有可能让孩子在外面充满活力与自信。因为孩子们知道,无论他遇到什么困难或挑战,强大的安全基地都会支撑他们。反之,孩子就会焦虑、犹豫,害怕挑战,丧失勇气。

  经常有父母教育孩子要坚强、要独立,但是单纯的教育是没有用。依恋关系的建立才是根本因素,因为这种关系是人类的天性之一,一旦建立,很容易就会伴随这个人的一生。为人之父以来,我深深的感受到责任的重大。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其实都不会知道怎么去做。很多现学现用的知识,很多迫不得已的方法,如果使用不当,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是很难弥补的。

  好在,我们现在有各种渠道去获取比较靠谱的信息,这真的有助于我们自身的修炼。即便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有可能收到各种影响,但从我们开始改变,这一切都来得及。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给孩子的安全基地,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在互相依恋的基础上,共同面对。安全基地的核心理念,我觉得,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中的口号。用在安全基地这个概念上,相当靠谱。

  美剧《绝命毒师》中有一个吸毒致死的女孩,她和父亲的关系就很破裂,这个父亲不知道怎么和女儿共同面对吸毒的问题,一味的让她去戒毒所,让女儿产生了被抛弃的感觉。最后的悲剧结果虽然是戏剧化的处理,但这里面隐含的问题正是安全基地没有建立导致的。

  看看你属于哪个层级的依恋关系

  本来我不想引用书中任何一条理论、概念和教条的东西。但是这个依恋关系的三个层级,还是要用一下,反正也不难理解,大家看看自己的依恋关系都在哪个范围里。

  第一种是安全依恋模式。也就是完成了安全基地的模式,这个模式里孩子会完全相信自己的父母。在遇到任何困境的时候,孩子们都知道父母是可以依恋的,随时可以接近,寻求帮助,得到反馈。这个模式怎么建立?孩子在这个状态下能够得到的,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这里得多说一句,营造安全依恋模式也得有个度,不能变成溺爱的甜蜜港湾,那不叫安全基地。这个尺度我觉得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明白。

  第二种模式是矛盾型依恋模式。也就是孩子不确定能不能得到父母的安全基地。这种模式下,孩子会比较容易焦虑,在探索世界的时候也容易缺乏勇气和自信。导致这种结果,是因为父母有过短暂的分离、抛弃、威胁等行为。刚才说的绝命毒师里的女孩,我感觉就是这个情况。而且这个情况的占比我估计还会很大,不过这个没有什么结论支持,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因为我自己应该就是在这个状态里。

  第三种是回避型依恋模式。也就是孩子完全不相信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有效回应。这种情况我觉得现实生活中的比例不会太大。但是在《安全基地》里却比比皆是,因为作者要进行相关研究嘛,我可以理解。但是很多病例让我看完很不爽,所以后来就不怎么看案例了。也不想多说这种情况了,毕竟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对应上面集中情况,很多人都会得出自己的依恋关系模式。根据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尽量给孩子一个安全依恋模式,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职责。

  需要屏弃的方法

  威胁:我再也不爱你了。这会让孩子充满忧虑和不安全感,对于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着绝对的负面作用。我在反思我和儿子的互动,有时候他淘气了,我会跟他说:如果你这么调皮,那我就不和你玩了。这算不算是威胁呢?如果这算威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这个我还得研究研究。

  抛弃:无论是真抛弃,还是假装抛弃。都会对依恋关系产生重大打击,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种被抛弃的不安全感,会让孩子产生很多认知上的问题。所以,不要送孩子上什么管制类的机构,也不要动不动就把孩子送到别人家去。工作上你赢了江山,回到家没了依恋,到最后不仅孩子会感觉一无所有,相信你也一样。

  打骂虐待:这个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出手就等着后悔吧。当然有些人也不一定会后悔,能这么干的人,估计也不知道后悔是啥。还是那句话,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他们不是属于你的,也不能任由你发泄。解决这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法律,发现这种问题,无论和你关系远近,为了孩子,报警保护他们。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作为一本心理学理论书籍,它的实用性却大放异彩。我们在做父母上可能在很多方面的欠缺,但通过这本书,我相信很多人会有巨大的改变。好好把孩子的安全基地建立起来,否则你赢了江山,输了依恋,终归是一场空。

  推荐:《安全基地》

  ——END——

  我是削寒,状态管理践行顾问

  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读后感(十):世界上最可怕的莫过于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

  曾经看过一场辩论,对我影响很大,辩论的题目是“父母打孩子对孩子有没有影响?”

  正方辩友都说没有,还列举了很多例子,甚至连自己的亲身经历都不放过。

  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反方的一位辩友。

  他在前期一直非常认真的听其他人说,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却说,你们都拿自己来举例子,因为你们被打过,而你们现在却都还活的好好的,所以你们认为打孩子对孩子是没有影响的。可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你们被打过,所以你们就认为打孩子是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这就是影响。

  是啊,这就是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他们世界观的最初形成。

  所以每当我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就觉得非常可怕。

  即使是现在,对于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父母的教育依然极为罕见。

  我们都知道成为成功的父母要付出很多努力,照看孩子更是一份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的工作,并且时刻都不能放送,照顾婴儿和小孩更绝不是某一个人的工作。

  但就当今社会来看,似乎大部分人仍然认为相夫教子是女人天生的职业所在,是身为女性的义务,即使大清已经亡了几百年,这种丧偶式婚姻却依然存在。

  更难以想象的是我国的法律对育儿女性的保护其实几乎是没有的,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女性为家庭付出的隐形劳动,包括育儿在内都是没有价值的。如果离婚,不是哺乳期的孩子更可能会被判给经济能力更强的男性,男女在争夺抚养权的时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经济上的竞争。

  这很可悲,但这就是现实,我们活在一个颠倒的社会里。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是少有的引导我们如何行使为人父母职能的书籍。

  作者约翰·鲍尔比是依恋理论之父,公认的三大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本书是根据他的演讲稿编汇而成。

  在此书开头部分,他以成功的养育是保证下一代心理健康的关键为引。详细的探讨了依恋的本质以及对它产生影响的社会和心里条件,并介绍了他在面对依恋中出现的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

  叙述了他的依恋理论的起源,以及其作 为艺术与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方面的精神分析。

  探讨了家庭暴力,他认为暴力滋生暴力,家庭中的暴力还会传递到下一代,即家庭暴力的实施者本身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详细剖析了家庭中的暴力行为和事件,并为此提出了防御措施,一个为面临困难的家庭提供支持、友谊和实际帮助的家庭拜访项目。

  作者不仅在认知与心理治疗中以具体的事例来表达依恋之于人格发展的意义,还以他作为分析师的立场来阐述依恋、沟通与治疗过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