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下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下城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30: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下城读后感10篇

  《地下城》是一本由[美] 凯瑟琳·布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下城》读后感(一):在生存里,本就没有更大的新闻

  凯瑟琳掌握着一部优秀小说所需要的最好素材,但她更愿意将这些事实不加渲染地报道出来,因为这片地下城再容不下修饰与装点,它只关心人类最简单的事业——生与死。

  生活和生存向来都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当许多人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价值扩充到最大化的时候,这个世界依旧有将近十亿的人苦苦挣扎在温饱线以下,而印度几乎囊括了其中大半,从安纳瓦迪到孟买,大多逃难者都寄期望于城市的拯救,然而境况并没有因为努力而变好。

  人口的激增带来工作岗位的缺失和法律信仰的空洞、制度的一再破坏使得大量人员被卷入贫困的旋涡,这样的恶性循环在印度显得尤为明显,而凯瑟琳的这二十年深入,换来的是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对于本书《地下城》来说,意义最大的,并不是呼唤同情,而是让读者更真实地了解另一群人的生活,并试着去理解他们造成现状的缘由,追根溯源的摸索比起单纯的物质援助更加重要。

  比尔盖茨的作序的确让人惊讶,可更让我感到触动的,是他这些年并未停止的努力,他同样承认着自己的感动,并奉上自己在贫民窟现场的所见所闻,他能够很冷静地讨论贫困和死亡,这是比空喊人道主义关怀更有力量的回答。“同理心”,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只有当你不再怀着同情、悲悯,并骄傲于自己的努力,而只是镇定有效地提供解决方式的时候,贫民们才真正有站起来的机会。

  对于阿布杜来说,比起被邻居和同行讨厌和咒骂,更害怕捡漏了垃圾堆里的钉子;而比起失去繁重而无趣的工作,他更害怕警察的追捕,畏法律如虎并不是凯瑟琳的信口开河。我尊重这样的记者,她拥有最好的素养和最崇高的职业道德,报道事实,甄辨丑恶,本来是记者的天职所在,可正因为当下的短缺,才显得弥足珍贵。

  所以我们才能够看到,限制着印度的还并不只是物质匮乏带来的贫困压力,女性歧视的长期恶化、光明正大的劣等族群划分、教义的专横独大、政治主导者的腐败无能,任何一项制度的短板都会引发混乱,而印度又恰好是混乱的中心。印度裔作家萨尔曼·鲁西迪曾在三十多年前的作品《午夜之子》里写满着对印度政治的讽刺,而这一现象在三十年后似乎并未好转:

  城市继续扩充到了贫民区,然后旧路被填平,又有一部分的人被赶走,劣等人,只是活着就已经无比困难,除了印度,除了孟买,除了安纳瓦迪,同样的无奈,别的地方又何曾真正消失过?

  大多数对我们生活至关重要的事情都是我们不在场时发生的。

  其实在这块大多人不曾涉足的地下城,谈理想、谈抱负、谈责任、谈情感,都不得不让人带着一种莫大的悲哀,然而最浓重的,是生活在地下城里的民众在我们所认为的苦难日子里表现出的流畅,翻越围栏、盗窃铁皮、捡拾垃圾、躲避警察、恶语咒骂、与同样的“低等人”斤斤计较。他们任何表现专业性的舞台都是这场悲剧的再现,当一群人在最苦的日子里顺其自然,并把砖墙替换废弃玻璃,用面包屑代替垃圾堆的食物,当做是生活最大的补偿,那么之于人性的逆来顺受已经不是我们能够探讨的对象,而更该被拷问是整个社会、政府、国际援助的力量:除资金以外的科技、医疗、教育、法律,这些都是未来漫漫长路上的奋斗目标。

  然而故事有起点,地下城却没有终点,成千上万甚至数亿的阿布杜、法蒂玛、阿莎生活在繁华都市看不见的阴暗角落里。

  生活和生存向来都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每一座城里都围绕着因它而生、因它而死的外乡人,所以我依旧要再说一次:

  所有你所以为的大不易,也许都是他人苦求无果的最后出路,所以在这个幸运的、可以强说愁的年纪,除了大千世界的美丽,也该看看大千世界的凋零。 请不要随意苛责任何一个人的苦难都源自于他的不努力; 请不要把罪恶都归咎于政府的不作为; 请不要对任何事情妄作善恶的评判; 请珍惜你的同理心,那是比同情、悲悯、感恩、尊严,都更要高贵的态度。

  《地下城》读后感(二):贫民窟能出百万富翁吗?

  虽然印度经济在飞速发展,但贫穷和不公依然笼罩这片土地。在印度最大的城市孟买,有半数以上的居民住在贫民窟。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凯瑟琳·布称其为“地下城”。历时三年半,凯瑟琳停留在安纳瓦迪,聆听不同的人讲述同一个故事,尽可能真实客观地还原贫民窟的故事。故事像小说一样跌宕,却皆有原型,皆是血泪。

  如果我们曾被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感动过,那么很遗憾,《地下城》里不可能有这样的传说。警察因出生而质疑一个人或有之,岂会耐心听完故事、公允地释放他。勤奋、天赋,或者投机、幸运,并不意味着可以逆袭。当地人深知,摆脱贫穷可以有三个途径:事业、政治和教育。实践起来却未必管用。

  譬如,阿布杜是拾荒者里的佼佼者,以“人肉垃圾分拣机”之势,碾压一众竞争者。他也果然为家里攒下了不少积蓄,眼看就能勤劳致富了。可是邻居的嫉恨让一切成为泡影。阿布杜被诬术入狱,腐败的司法体制又让这个刚有起色的家庭濒临崩溃。这是很可悲的现状:贫民窟里的大多数人接触不到真正富有的人,他们只怨恨比自己稍强一些的人。

  靠一份事业改变命运不易,野心勃勃的阿莎选择了另一条路——成为政治机器。利用在贫民窟的声望和女性从政的些微倾斜,她希望以此攀上上一层阶层。然而,纵以肉体交换,阿莎的心高气傲仍免不了以失败告终。她以为平民窟是巨大机器的一个组件,实际上只是一块铁锈。

  阿莎的女儿曼竹确乎是有望改变命运的。她受过高等教育,这是贫民窟里的男子都鲜有的机会。不过,曼竹的挣扎却不逊于他人:身不由己的婚姻、晦暗未明的事业、以及目睹女性的悲惨命运,她看到的不是跳脱出贫民窟的希望,而是徒劳、是无从寄托。

  阿布杜、阿莎、曼竹还算幸运,更多的人连替自己选一条路都没有可能。即使死去也不会有人关心——我们读到的是米娜被家里的男性随意践踏的自尊、是好友莫名死亡后桑杰无人聆听的恐惧、是想过得更好却不知努力的法蒂玛不容于世的幽怨……改变命运几乎是不可能。而在《地下城》里,对阿布杜们的希望造成毁灭性打击的那些人、那些行为,我们虽无法苟同,却也无法过多的指责什么:每个人都是为了生存。放荡的法蒂玛只是想证明,缺少一条腿,她依然有魅力,这是自幼被父母嫌弃留下的心结;向阿布杜索贿的医生直言,养不活孩子的低收入,逼他们当个混蛋;那些非自然死亡的女孩的父母,必也受制于自己的贫穷和无知。难怪作者说,贪腐的现状最易被忽视的后果,是“道德空间的缩减”。对自己的生命尚且漠视,对他人的生命麻木,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恐怕不会愿意靠近平民窟,怕被小偷洗劫、怕被官僚勒索、怕直视人性的贪婪和冷漠。可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作者说,他们“既不神秘也不可悲”,“绝对不消极”。我们想得到的自救方法,他们也在尝试;我们珍视的道德规范,也有人以朴素的方式践行。有人拒绝了潜规则,想坦坦荡荡地接受审判;有人坚持原则,不去当小偷;有人纵亲疏有别,也不做伪证害人。生活或许把人拽向深渊,但本能的善并未被彻底淹没。看起来,这些品质很不实用,却也是真正能留存下来的光。

  ——丁酉年读凯瑟琳·布《地下城》

  《地下城》读后感(三):“硬币”的另一面

  还记得那部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执导,根据印度作家维卡斯·史瓦卢普的作品《Q&A》所改编,于2009年3月26日在中国上映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吗?在众多屏息以待的观众面前,18岁的贫民小子贾马尔·马利克只要正确回答最后一条问题,就可以在印度最受欢迎的电视游戏节目“百万富翁”中胜出,赢取高达二千万卢布的奖金,成为百万富翁。但就在眼看他只剩一题就能成为百万富翁,心有不甘的节目主持人却认定他作弊,趁节目暂停录映,通知了警方以欺诈的罪名逮捕了贫民小子。于是,故事就以这样一种让人诧异万分却又似乎理所应当的戏剧性开篇开始了深入挖掘……

  其实,远不止主持人及其他观众,就连警方也一样。所有的人都十分疑惑,为什么贫民小子贾马尔·马利克这个没受过教育的孤儿,能够答对所有连博士专家都没把握全中的问题。他们不知道的是,虽然贾马尔·马利克出身贫困,生活颠沛流离,却有着一颗纯真善良的心——这当然就是他之所以能够在激烈万分的答题节目里一步步向着最后的目标挺进的不竭动力!在曾任《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和编辑,过去二十年都在报导贫困地区、思索社会资源不对等,个人如何摆脱贫困等议题,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凯瑟琳·布这里,她在《地下城》一书里的讲述,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渲染,只需要娓娓道来,光鲜万分的印度最大海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孟买的另一面就已经展示得淋漓尽致了!按照比尔·盖茨的说法,“如果你想了解关于印度贫民窟生活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读一读《地下城》就足够了!

  当人类在月圆之夜仰望夜空,目光紧盯着距离地球最近的这个自然而然形成的天体的时候,也许一个问题总是会不由地出现在脑海里,为什么只能看到月球的固定一面——即那个充满了坑坑洼洼的一面——却看不到另一面呢?假如有一天,人类发射的飞行器或者人类的航天员,能够在1960年代登月的十二人之外,再一次踩在月球的地面上,特别是到达了人类迄今为止未能到达的月球背对着地球的那一面的时候,他们又会看到什么呢?与这个道理相似,当凯瑟琳·布在《地下城》一书里把孟买贫民窟的悲惨的一面实录般地呈现于世人面前,不仅讲述了那里的日常生活,更是直面他们的命运,当然,还有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里所展示的印度贫民窟的决心、意志以及对未来的向往等复杂具象的时候——也许,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印度贫民窟的色彩,不仅有灰暗,还有一抹依稀却坚定的亮色。只有更多的人投入进来,关注贫民窟的问题,并且一点一滴地去改变它们,所有的人都要为这个根本目标而“辛勤、真诚地工作”,真正的改变才会最终到来。

  发展中国家不仅仅在大踏步向前发展着,也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很多新的问题,有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有让人难免觉察到一丝绝望气息的无数的困难和危局。即使在脱贫问题已经得到了根本解决的中国,虽然未必有如印度贫民窟那样的问题,却在这个道路上丝毫也不能有所放松,精准扶贫的任务依然需要认真去做,才能把中国发展的“短板”给真正补上来。也许,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关于贫困问题以及发展问题,在孟买的贫民窟——比尔·盖茨曾经到过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的一个城市贫民窟——表现得尤为突出,但要想得到根本解决,也显得“复杂而棘手”。按照比尔·盖茨的说法——“不存在任何快速或简单的解决方案”,虽然如此,却依然有必要更加认真地去看待、去想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不是徒劳地在那儿无谓地叹息。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台词:“想看真实的印度吗?这就是!”其实,这句话远没有说完。毕竟,如孟买的贫民窟一样,这里不仅有贫困、悲惨的命运以及死亡,同时也不乏希望。“硬币”的另一面也许仍然不会影响人们去欣赏它光鲜的一面,却注定会唤起更多的人越来越多地愿意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去为改变它们似乎已经注定了的命运去做一些事情。一旦有了开始、有了进展,无论速度如何,总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

  《地下城》读后感(四):贫穷与奢华的两极世界

  如果有一座城市,既奢华又贫穷,即迷人又厌倦,既不可理解又让人惊叹,那它一定是印度的孟买。这里有往昔的殖民历史,同样也有着传统的宗教气息这里有现代的繁华节奏,光鲜亮丽的人群与食不果腹的底层人民,犹如生活在繁华城市黑暗中的垃圾场,过着贫困潦倒的有充满幻想的生活。这就是孟买,贫民窟。

  60%的孟买人生活在贫民窟里,而最令人惊叹的便是向读者展示了写着“永恒美丽”标语的孟买机场附近一个被忽略的世界——安纳瓦迪,一个与富丽堂皇的中心仅仅一个街道相隔的地区,完全是另一幅天地。贫穷,疾病,死亡,暴力,留给人民生活的永远是绝望下尽力的挣扎和对家人仅有的关爱。他们冒着危险,依稀可以捕捉到生活的希望,他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去换回家人一个礼拜的口粮,即便如此,这些可怜的人们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步入地狱般的囚牢。

印度·孟买Mumbai

  因为妒忌,靠着回收他人垃圾而转手的侯赛因一家被陷害,父亲留在破败不堪的家里等着被带走,儿子连夜逃亡,因为家里还要吃饭,其他人还要生存;因为寻求孩子不被饿死,阿莎在每个冰冷的夜幕中出卖自己的肉体,赚取仅有的报酬供给家庭的开销;为了生活,他们甘愿付出生命的威胁,敲诈邻居最后丢了性命,为了生活,多少无力反抗的孩子被秘密谋害?

  有人说,印度是不能评判的,富人富得流油,穷人穷的吃不上饭。这样贫富差距极大的地区,什么样的怪事,违法的事在这里或许有不存在意义了。当人最基本的活着都成了问题,谁还能去寻求更多精神或者道德层面的标准。这不是社会底层的人民了,是完全是社会地下的种群,他们在这有自己的道理,自己的方式,他们的任何行为只为了生活。卑微的他们没有正式的工作,没有稳定的住所,还要时刻面临来自政府部门的压力而流离失所,走上逃亡之旅。他们唯一坚守的东西,除了勇气只有对生命抱有一丝的幻想。

  极端的贫穷下,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对于观念的纠正和教育的关注,一辈人教育下一辈人,他们的思想根深蒂固,倘若没有正确的引导,贫民窟永远不会消灭,而是会在地下永远蔓延,甚至掏空整个世界。

孟买贫民窟的孩子

  《地下城》读后感(五):穷人何苦为难穷人

  关于城市的刻板印象,大约首推财富的集聚,而城市的贫困问题,正如阳光下的阴影,像是一个悖论,本身便充满了戏剧性。就如故事主要家庭之一阿布杜弟弟穆西概括的那样:“我们的四周都是玫瑰,我们是夹在其中的那堆屎。”这是一家以捡拾垃圾为生的家庭,住在城市中隐藏的贫民窟里,一家有十个孩子,却只有长子阿布杜能分担家庭重担;而这一位家中的顶梁柱,却因为一位残疾的独腿婆子法蒂玛以自焚为代价而控告,成为了狼狈的逃犯。这只是孟买地下城中苦难众生群像中的一支,在《地下城》中,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在《地下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如草芥,前一秒还生气蓬勃、攀爬围墙的男孩,却突然“因肺结核暴毙”,死状惨烈,证据却很快化为灰烬,案情草草收尾;为了追寻一点点的爱情自由,花季少女米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那个控告长子的独腿女人,也很快死于如若地狱的库柏医院,这所让数百万个穷人赖以维继的公立医院,既不提供食物,甚至不提供“已售完”的药品,据非官方说法,那些“不见”的药品是被护士窃取并倒卖所致。在贫穷为主旋律的小城,穷人们并没有团结起来,而是短视地互相勾心斗角,榨干别人的钱,谋取利益。

  在这个社区中,有一个特别的角色——“贫民窟主”,这是一个吃里扒外的角色,很好地诠释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情状。没有背景、学历不高的已婚妇女阿莎,为了爬到这个与政府勾结、仗势欺人、狐假虎威的“职位”,她可谓费尽心机,对同胞亦完全不手下留情,努力地因为小小的利益而贪腐。愈是贫穷的地方,偏偏愈是贪腐盛行,为了蝇头小利不择手段,就如《地下城》中所写的那样:贪腐最受人忽视的结果,不是经济可能性的缩减,而是道德空间的缩减。

  针对这样的情状,作者凯瑟琳作为旁观者,总结了孟买故事的广普性。“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微小的期望与不满,使人对共同的困境感到麻痹;穷人并未团结起来,反而为临时性的微薄的收益而彼此激烈竞争……政客们提拔中产阶级,穷人则干掉彼此,不平等的世界级大都市,继续和平地迈向前去”。在快速崛起效率至上的背后,有很多新生的可能性,正在看不见的地方为生活带来混乱与不可预测的改变。

  在黑暗的背后,也会有光明与希望,阴影是因为有光的存在,他们相辅相生。也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地下城依然会存在,亦可能从地下浮出地表,一点一点为更多人所了解,直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地下城》读后感(六):如果没有爱,何必在这里徘徊

  书籍的中文名是地下城,而英文名为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 这个说法的来源除了是实体的广告牌上的标语,另一个可能是对西方人民来说,东方总是神秘而美丽的:神秘的宗教,奇特的食物,精美的艺术品,长相不同的人民。不少西方的创作者都以西方的价值观(一个自诩更为富足更为平等更为发达的文明的视角),以一个路过者的口吻去讲述遥远的故事,带有一厢情愿的、充满浪漫色彩的想象。就像68事件中,法国知识界对我国发生的事情的遥想。一直以来,很大程度上,西方人宣扬的东方是他们想象中的东方,是提供某种异国情调的神秘解答的为了解决西方的困境的东方,本质上与东方本身实际情况毫无关系。在《硅谷》里,硅谷精英用印度导师的引导安抚精神,《美食,祈祷,恋爱》里印度依然是一个西方人的灵修之地,这种安宁恬静的象征是一种永恒的美丽想象,因为西方人并不知道东方呈现的美丽背后是什么,他们也不关心,西方人有西方自己的问题,他们求助于东方,只想要找到自己的解答。

  凯瑟琳布不一样,她关心东方呈现的迷人之处背后是什么。在书的后记里提到,她爱上了一个印度的男士,想要了解这位男士的国家。这种创作动机让本书读起来与往往被人诟病的记者追逐新闻的功利性或者是西方国家俯视经济落后地区的姿态写出的书截然不同。这本书建立在对孟买贫民窟长达三年的探索之上的书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某种真诚与平等的态度,表现出了一种因为接近而产生的同情带来的理解:尽量不去评判对错,聚焦于人物的过去和他们当下的境况,生活中的危机以及这些条件之下他们的选择。读过这本书描述的孟买贫民窟难以置信的糟糕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环境,去想象作者作为一名发达国家的知识分子为了写出这样一本书付出的努力,真是让人感慨一句:如果没有爱,何必在这里徘徊。

  整本书写的是在孟买安纳瓦迪一个纵火案件涉及的相关人员在这个事件发生前后的生活。在交代了人物的身世背景之后,贫民窟的人物不在报告里的一个数字,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随着作者的行文,读者会有一个个疑问,一个少年老成的垃圾分类者,承担着一家的生计,他会奢望怎样的更好生活?一个只是想要改善一下厨房的被生活带走一切温顺的女性会想到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最终导致家庭之梦的破碎么?一个睡在露天的孤儿,经常被老鼠啃食,他的死亡是不是迟早的事情?贫民窟的残疾女性涂上唇膏出卖肉体仅仅只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么,短暂的交易中她能找到她想要的被认为正常的感觉么?年幼的孩子在法庭上不去包庇母亲,这是一种善良还是亲情的漠然所致?一个靠着聪明和一定的残忍带着女儿挣脱最底层的生活的母亲是不是一次次的发现自己所知所掌握的东西如同她那些境况更差的邻居一样,是岌岌可危的?哪怕她对对她信任的人使诡计,还是需要性贿赂来维持现有的地位,她的挣扎是成功的么?一个想要摆脱传统女性宿命的年轻女孩能否脱离出身获得爱情?作者记录一个纵火诬告案对不同人物的意义和影响,展现了这个贫民窟里的生态:虽然他们居住的很拥挤,但是从来没有融入到一起。

  书的宣传语里说比尔盖茨看哭了。我跟朋友说可能是看到援助的金钱和药品都被层层腐败掉了,没有真正落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而气哭了吧。这也许是一个不合适的笑话,不过也让我想到在读到作者写的这些为一点点垃圾甚至是干净的水源发生争斗的人们难以想象的贫穷生活之后,很多人会思考如何帮助他们。班纳吉在《贫穷的本质》里提到过通过一些小的社会实验发现提供贫困人口的医疗、教育援助,提供小额项目启动金等金融方式帮助贫穷的人开始经济生活可以有效改善人民的生存状态,在《地下城》里主线故事之外,可以看到这些被证实是有效的方法是如何被败坏的:学校被用来骗资助金,但是实际不提供真实的教育;接受捐赠的药被拿出来倒卖;民主选举通过小恩小惠的收买实现;小额金融服务也被错误的使用。还有贫穷条件下,宗教对德行的约束是何等微弱,还需要独自生存斗争的时候,没有宣教人的指引,人们总能为自己的恶行找到理由。持久的善良和互助是他们可以选择的么?

  凯瑟琳布这本《地下城》却在没有裹挟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的豪情,没有煽动对政府不作为的仇恨,没有歧视因为贫穷而不行善最后落入悲惨境地的人民,没有越俎代庖地去提出治国方针的情况下,去尽量客观地去表达那些生活境况极度糟糕的人也有生活,也有生活变得更好的愿望,无依无靠,也要尽量活下去,也要追求尊严。有人将他们看作值得去报道的人群,倾听他们,站在他们立场去看待问题,真是难得。这种不狂妄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比起官方调研资料上一系列的经济数据更能让人惊讶。

  诚然,阅读本书不能算一次愉快的体验,谈不上消遣,甚至有人会说不忍卒读,但是这绝对不是致力于催泪来换取关注的作品,作者所做的是用一种严肃的方式展示贫民窟的生态,并且通过研究这些个体的过去和行为(有限地揣测动机)以及与其他组织和机构的互动,探索不幸的来源,有种建立在真诚之上的真实带来的感染力。

  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平静生活之外,某些绚丽与奢华背后,一些人类没有享受到文明带来的好处,却被文明附属产物的邪恶变形榨干仍然像丛林里的动物一样为基本的存活而斗争而失败而死去,难免物伤其类。

  《地下城》读后感(七):真实的声音,生命的力量

  真实的声音,生命的力量

  凯瑟琳·布《地下城》自出版之初就收获赞誉无数,在本书的介绍里长长的推荐名单足以看出这本书的价值,这是一本让比尔·盖茨流着眼泪读完的人性救赎之书,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动容推荐!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大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9项大奖!这些赞誉其实都不如亲身阅读来的震撼,这是作者深度追踪访查孟买地下城底层的人群,历时三年完成的震撼人心之作!在书中看到的是印度最底层贫困人民的生活,在这里人像垃圾一样被严格分类,正义像垃圾一样彼此交易,生命更像垃圾一样一文不名。这里的生活让我们生活在阳光下的人难以想象,却又愤然无奈。

  这本书让我们有着真实的声音,所以它才有了巨大的能量。本书的作者凯瑟琳·布,是《纽约客杂志》的专职作家。曾任《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和编辑,过去二十年都在报导贫困地区、思索社会资源不对等,个人如何摆脱贫困等议题。作者花费三年时间追踪访查孟买最底层的人群,通过录音、录像、访谈,记录了2007年至2011年间这些居民们的生活状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到残酷的安纳瓦迪。作者在后记中曾说,刚刚进入安纳瓦迪的时候,没有人理解,也没有人愿意向她们展露自己的心声,凭着一份真诚和执着,她终于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帮助,才让这本书完整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人们永远不愿意将自己的丑陋展现出来,但在除了贫穷一无所有的时候,人性中的那些闪光点依然存在,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人性中的污点,但在故事的背后,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人性的善良。

  作者用一本书展现了孟买贫民窟的现状,可揭示的问题发人深省,尤其是关于贪腐的问题。正如作者所言“贪腐最受人忽视的结果,不是经济可能性的缩减,而是道德空间的缩减。”这也是我们在书中感受的最深的。因为道德的缺失,贫民窟的穷人们互相争斗,对生命的无视和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的种种行为。

  在书中的安纳瓦迪,作者为我们写出了许多人性中的极致,正是因为贫穷,这里所有东西都变得十分极端,我们看到的是垃圾,是贫穷,是丑陋,是腐败,但也看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即使贫贱如尘埃,依然怀揣希望,这份感动久久难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地下城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