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6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是一本由冯小刚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读后感(一):成全了你也陶冶了我

  只要时过境迁记忆就会被主观情绪包裹,难以真实还原。那一瞬间行为都是靠当时的情绪刹那间迸发,所处环境对象身体状况等等都会影响到事态发展,断不是可以在今后慢条斯理来剖析的。所以读自传不是真要去探究真实,而是作者在这些经历里面成长成现在的样子,所有能给与你的启发思索

2016年版

  最近青衣给我科普了一下“冯小刚初一晚宴让芳华女主苗苗跳舞”的微博热议事件。就那么个歪歪斜斜不太清晰镜头里,看到冯小刚、陈道明葛优(其他人不认识也就忽略不计了)近距离最新模样。说到冯小刚,其作为中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知名度在国内也算家户喻晓了。他的电影贺岁片在国内也算有着如春晚一样令人翘首以待效应,具有着强大票房号召力,拥有大批骨灰级忠粉。而另两个人在我刚看完的冯小刚2003年完成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都有着浓墨重彩的描写。我并不想去讨论这个引发那么多沸沸扬扬讨论的家宴,我所关注的是根据《我把青春献给你》这本书所讲述的,他们三个人之间因影结缘的几十年的情分。镜头里的陈道明华发丛生,完全就是《归来》里那个无需化妆的老头形象,不仅深深感触“一个清高的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的演员也无法挽留住时间脚步

  毕竟《我把青春献给你》也距今有15年了。翻阅上几页,曾经岁月带着熟悉陌生感觉扑面而来

  在《我把青春献给你》的序中,冯小刚这么说“由此我得出结论,人脑是靠不住的。记忆中的事情离真实尚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记忆就好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上面补了许多的腻子,还罩了很多遍油漆。日久天长,究竟哪些是木头哪些是腻子哪些是油漆,我已经很难把他们认清了。甚至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认为记忆中有价值部分其实是早年就补上去的腻子,而被我忽略的部分却有可能是原来的木头。这一点是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最心虚的,但我仍可以告诉读者,大体上它还是一块木头,而不是贴着木纹纸的铁。这块木头上刻满了我的青春往事。有蹉跎岁月,也有鲤鱼跳龙门;有对生活的坦白,更有对朋友怀念。我在写作中与往事遭遇,与朋友重逢,有时笑有时哭,有时陷入深深的自责。”我觉得这段序写的特别真实,只要时过境迁,记忆就会被主观情绪包裹,难以真实还原。那一瞬间行为都是靠当时的情绪刹那间迸发,所处环境、对象、身体状况等等都会影响到事态发展,断不是可以在今后慢条斯理来剖析的。一剖析就失了真。所以读自传不是真要去探究真实,而是作者在这些经历里面成长成现在的样子,所有能给与你的启发与思索。

  看《我把青春献给你》看得乐不可支,时常不自觉得笑出声来。如此喜剧效果,主要也归结于冯小刚做编剧的底子。随便百度一下冯小刚,他的初始成名并不是作为导演,而是与王朔联合编剧的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在《我把青春献给你》里,冯小刚详细描述了《编辑部的故事》的诞生过程,竟然是出乎意料随意。敢情这样一部喜闻乐见电视剧就是在一群人漫无边际的闲聊里逐渐无中生有的,但作家灵感还真就是这么任性而随意。除了《编辑部的故事》,冯小刚在书里,还讲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电视剧的创作诞生历程。这些不为人知的“秘闻”,就好像让你知道了一个摆在神坛上的人物原来也是要吃喝拉撒一样,撩开编剧的神秘面纱,拉近了与这些影视剧的距离。而他与王朔、刘震云、姜文、葛优、陈凯歌、陈道明等大腕儿的独特交情,也带着他独特的视角幽默语言表达精彩连篇地跃然纸上

2003年版

  他介绍说《半夜鸡叫》是他喜剧电影的启蒙电影。所以当他与王朔神交之际,他居然还脑补了王朔看这部电影同样偷着乐的样子。王朔是对冯小刚电影有巨大影响的人。我回想以前我热捧王朔时,他的小说也就当喜剧来消遣,觉得特别搞笑,并没有太多深度共鸣。也许只有在相似大小环境下成长的诸如冯小刚之流才能在看过他的书后,深刻地吼出一句“真他妈的孙子”的感叹

  不过这个“真他妈的孙子”也不是随便吼的,它是带着深深敬意的。冯小刚特别解释道:“真他妈的孙子!这种用来表达敬仰的句子,是被我们这代人广泛使用的,但却无法写进教科书传给我们的后代我的女儿对心爱事物赞美,使用的句子是:哇噻,酷毙了。这样的两个句子放在一起比较的感觉是:‘真他妈的孙子 ’犹如一个沾着泥土的心里美萝卜,擦一擦,咬上一口又脆又甜;而‘哇噻,酷毙了’则更像日本料理橱窗里摆着的那种刷着清漆的假菜。”如此描写真是形象而生动,在书中诸如此类的表达真是层出不穷令人捧腹不已。

  冯小刚正式结识王朔后,与这位曾经风靡全国,写过矫情卷、纯情卷、挚情卷、谐虐卷的作家一拍即合。他这么形容王朔的写作:“这些日常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经王朔一番看似漫不经心的描述,竟变得如此生动,令人着迷。这种与时俱进视野观察生活的角度,对我日后的导演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指导我拍摄贺岁片的纲领性文献。”

  后来冯小刚跟王朔分道扬镳场景很有点像两个真心相爱情投意合的人被家长硬生生拆散的感觉。看到这儿,冯小刚也不再啰嗦和解释,直接摘录了几段《一声叹息》里的剧本场景。看罢只觉得人际关系里,不论同性、异性之间,不论朋友情人之间,相处缘分真不是简单彼此对眼就行,都要看上帝安排

2010年版

  《编辑部的故事》让冯小刚在王朔创作风格的引领下成就作为一名编剧的成功转型;而在刘震云创作思想的影响下,冯小刚从《一地鸡毛》的拔地而起,则是作为一名导演创作上走向成熟的一次飞跃。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阶段遇上一个知己,一个心心相惜的伙伴,并且彼此产生水乳交融的影响。脱离痞气十足的王朔烙印,相遇一滴水看世界灵魂剖析者刘震云,此后冯小刚的电影更指人心

  姐姐跟我推荐这本书时,说是很有趣。我想也是,他那个圈子就是王朔、刘震云、葛优之流,想要多贫就能有多贫。再看看诸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手机》之类的电影,真是部部搞笑,个个经典。但他也不是只是一个顽主,《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也能拍得荡气回肠。而在冯太太徐帆的眼里,他只是一个领养了她心灵男人,是她一辈子的恩人。这该是冯小刚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了吧。冯小刚标准是个被上帝嫉妒才华所以才给了一张识别度极高的脸的鬼才。

  从翻开《我把青春献给你》,从王朔开始,就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觉。时至2016年,《我把青春献给你》这本十多万字的自传已经发行第三个版本。冯小刚早已不再是十五年前的冯小刚。冯小刚曾说“过去盖起的宫殿中,没有他的位置,他只好在宫殿的旁边,另起炉灶,搭起了一间偏房。问题是偏房越盖越多,越盖越大,越盖越高,渐渐成了一个院落,它就成了另一座宫殿。”而《我把青春献给你》就是把他的青春献出去,逗读者解个闷儿。特别想知道冯导后来是怎么导出《唐山大地震》和《集结号》这样的影片的。《我把青春献给你》看完的后遗症是,我产生了想把冯小刚的电影全部再回顾一遍的冲动。不过近期的《芳华》炒的太热,本着我不喜凑热闹精神,小说电影我都还留着空,等冷了再找来看。

  期待着冯小刚日后再能忙里偷闲写出他的后半生,既成全了他也陶冶了我们。

图片来自网络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读后感(二):我把青春献给你

合作早期的葛优、冯小刚、王朔、赵宝钢

  生命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怀念的时光,有的是一个阶段,有的是一个瞬间,有的关乎一个重要决定,有的只为一个人。

  读完冯导于十几年前写的回忆自传,我更加喜欢80年代90年代初北京那帮文化人的生活了。这种喜欢多年前从高晓松开始,从喜欢他的音乐到喜欢他的人生观点。高晓松嘴里开始了解80年代哪些如今享誉盛名的大佬们的青春旧事。晓松口述更多的是音乐圈的故事,在他的描述中,那似乎是中国音乐圈的黄金年代,诞生了大量的黄金作品,如今讲来满满怀念。

  本书中冯小刚从自己的角度也讲述了那个时代影视圈发生的故事,北京人的局气、感性执拗也跃然纸上。你可以感受到冯小刚的幽默、坦诚、不做作和对待朋友、对待艺术、对待感情态度有血有肉,毫不虚假,就像是老炮里面的六爷在回首往事一般。书中很多文字让你似曾相识,有些是你自己曾有的说不出来的感触,有些是你曾在冯小刚电影里看过的情节。你会感慨,原来这些电影情境真的就是源于生活,冯小刚从生活提炼出艺术的能力可见一斑。想起高晓松曾谈到他二叔疯了以后拿铁锅扣在头上屏蔽别人读他的脑电波,想到最近看的奇葩说里北大考古博士生在伊拉克被逮捕后于监狱中不敢回头的情景,很多触动人心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刘震云说的一句话认同:创作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向生活要艺术”,一种是“向艺术要艺术”。选择了后一种途径就势必会导致影片里到处结满了假肢。

  我很羡慕那代人的青春,羡慕他们生活的年代。诚然每个年代都有与之对应的蓬勃事业,高晓松认为的黄金年代可能也只是因为那是他的青春而已。我所羡慕的是在那个万物即将复苏的年代里,更多的年轻人能把自己的青春全心全意的献给你自己在乎的人和事。我羡慕的是他们的青春在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奋斗后,人到四五十岁后依旧有歌有酒有当年朋友。

  这个世界里,才华是稀有的,平凡的是大多数,但青春每个人都有过。读完这本书,你不能不问自己一句话:我把青春献给了谁?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读后感(三):咬了青春的尾巴

  这些年,好多歌星都流行翻唱自己出道时的那些歌曲,有的是为了弥补那会儿录制中不足地方,有的纯属为了纪念或者怀念。 《我把青春献给你》属于第二种。 冯爷,万众瞩目。一本算书的书,戏谑自己的前半生,告诉了大家这群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算「自嘲」,更是自省。冯爷,老炮儿,一京油子。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老炮儿和一群老炮儿的回忆录。 可以好奇的看,也可以崇拜的看,也可以不看。 刘震云在第二次写序的时候说:「2003年,冯老出此书第一版时,我也写过一个序。我在序里说,冯老师大师仅剩一点七公里;七年过去了,冯老距大师仅剩一层窗户纸」。 冯爷算大师吗?至少从文字里面来看,还差点,就拿书里经常出现的王朔,刘震云来比,还远。但是从性情来说,至少我觉得他活明白了。 这本书是2010年版的,至今,又过去7年了。如果你在刚出版那会儿看,可能就觉得是一痞子和你侃大山了。但是放到现在来看,就更多了一分味道。 这几年,从2008年《非诚勿扰1》开始后,他就在慢慢改变。2010年《唐山大地震》,2012年《一九四二》,2015年主演《老炮儿》,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到这个月的《芳华》。看过这本书,你就会发现,他真的是大师了。 何为大师?我觉得在某一个领域超出众人,并且可以流传千古的人,算。 冯爷在电影界,算不算,我不敢妄说。但是在作为「一个人,活着」这点上,我觉得,算。 「这块木头上刻满了我的青春往事。有蹉跎岁月,也有鲤鱼跳龙门;有对生活的坦白,更有对朋友的怀念。我在写作中与往事遭遇,与朋友重逢,有时笑有时哭,有时陷入深深的自责」。冯爷说的。 谁没有过酸甜苦辣,谁也都有过悲欢离合。但忍受变成习惯的居多,改变的很少。就像毛姆说的:「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 冯爷在80年代应该就是这样活的,为了生活,四处讨口饭,难得对上眼个姑娘还让别人说「最近很忙」给拒了,幸好跳了个贴面舞留下了点儿回忆。90年代赶上了好时候,从美工变成了导演编剧,机缘中「编辑部的故事」让他进到了京片子的圈儿,一下子恢复了出厂设置,系统全部更新换代。后来的贺岁片让他开上了高速路,虽然一路急驶,貌似风光的外面却丢了内心的世界。 来到2010年,已经不差钱的冯爷似乎为了演老炮儿开始了提前铺垫,怼媒体,怼记者,怼自己,坊间也就有了小钢炮的称呼。但是从此以后,冯爷的电影,却越来越深得人心,除了让人开怀一笑,又让人多了一份深省。这个时候,让我突然想到了,那个1.7公里的距离,正如刘震云所说,这个时候的冯爷,确实离大师只有一纸之隔了。 为什么呢?《唐山大地震》是对人性本质,和国家伟大体现。《1942》更是对我们的民族历史的一个沉痛缅怀和对人们良知的唤醒回望。《我不是潘金莲》更是他本性的体现,对社会现状赤裸裸的揭露,毫无顾忌。至于《芳华》,那个是他对自己半生的前半生总结,更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具体举措。一个人,能按照自己的喜好,一如既往的做下去,并且说出自己心里面的话,演出自己想演的东西。甚至,还娱乐了观众,唤起了良知,这样的人脱离世俗的框架,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不是大师,是什么? 谈不上崇拜,也说不上羡慕,只能说,这个活法,牛!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读后感(四):冯小刚:在泣不成声时也要笑出来

  一、

  2017年的9月底,原定于国庆档上映的《芳华》突然撤映。消息公布之时,导演冯小刚人还在上海,在为《芳华》路演、点映。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上海变成了宣传的最后一站。

  影片放映结束,冯小刚在致谢时,落泪了。

  一旁的编剧严歌苓说,“小刚太不容易了”。

  “不容易”,是冯小刚导演生涯的真实写照。

  2013年,在中国导演协会举办的年度导演表彰大会上,冯小刚又哭了。

  冯小刚说:“导演……把故事放在非常站得住脚的,又和我们命运相关的大背景里,但面临的结果是要把大背景去掉。有时候我们拿到相关部门的意见是令人啼笑皆非、匪夷所思。一个导演写下一个好的细节的心情,和明明知道这样好,还要往不好了改时各种折磨,好莱坞的导演受过吗?”

  过审时,那种七上八下的滋味,是冯小刚刻骨铭心的。

  冯小刚自己说,自己是“泪做的人”。说着说着话就会流起泪来。

  导演张黎说,冯小刚是有“古典浪漫主义情怀”的人。

  泪,大概就是浪漫化作的水珠吧。

  二、

  流泪,更多时候是因为遇到了难过的坎。

  冯小刚是从美工、编剧,一步步坐上导演椅的。因而他既懂光影这电影的皮相,也懂剧本这电影的骨头。他更懂得电影行当里不同工种的艰辛。

  冯小刚是从泥里翻滚出来的。

  初涉影视圈的冯小刚是深受王朔影响的。

  中国本土的通俗文学、市井影视是从王朔风格里长出来的。王朔的作品在当时被文艺评论界叫作“痞子文学”。因为王朔小说的人物都是小肚鸡肠、无所事事,说话还总是夹枪带棒。

  今日中国的影视剧还是王朔风格的子孙。一开电视,满屏幕都是南腔北调的“京片子”。只是,说话的语速仍堪比王朔,可语言中再也不见王朔的机锋与机巧。

  冯小刚和王朔搭伙组建的影视公司——“好梦公司”,拍摄的大部分作品却“胎死腹中”。一时间,冯小刚被行内称为“毒药”。

  王朔对冯小刚说:“咱们分开吧,他们是冲着我来的”。

  冯小刚被迫和王朔分开了。

  冯小刚明白,要在影视圈吃碗饭,只能折断锋芒,换个轻松些的姿势前行。

  冯小刚选择,在泣不成声时也要笑出来。

  三、

  冯小刚重求振作的第一部作品,仍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

  王朔自己说,“一篇闲得没事拿别人开涮”的小说,怎么改成电影?

  冯小刚说,要改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故事。

  为避王朔的风头,冯小刚只得在王朔的同意下,隐去了王朔的姓名。

  这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电影就是《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的题目本身,就提示这是一部存在于商业社会中的电影。电影中的人物关系被合同中的“甲方”和“乙方”所框定。

  商业社会自然以逐利为本能。

  四个无所事事的自由职业者为了挣钱,攒起了一个“好梦一日游”公司,通过实现别人的梦想来充实自己的腰包。这是典型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设定。

  《甲方乙方》中的商业社会是人人互助的温情社会。

  四、

  以圆梦为线,电影《甲方乙方》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品的拼盘。

  影片中的梦,可以大概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凡人想当英雄的梦。那是对逝去英雄主义时代的追思。有想当巴顿的书商,心里想的是英雄指点江山的快意。有想宁死不屈的厨子,但他体会到的却是成为英雄的不易。一句话,对英雄,既崇拜又崇敬。

  第二种是强势者想当凡人的梦。有在婚姻中强势的丈夫想吃苦、受罪,有大老板想过穷日子,有大明星想做凡人。

  对这些人,冯小刚的态度是有讽刺的,但他的讽刺就像带着毛刺的玫瑰,扎一下手,可还是鲜花醉人。这些梦大都以相互体谅为收尾。

  第三种是慰藉失意者的梦。为失恋的青年寻念想,为妻子患病的丈夫提供一个家都是如此。生活中纵有不如意,但社会总是因相互取暖而有温度的。

  这确实是一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电影,人物的心都是暖的。

  影片的笑料主要来自于商业社会的现实,与权力社会的言语之间的错位造成的。

  人的脚迈进了新社会,头脑却还停留在旧社会。

  冯小刚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解决方案,用人与人的温情脉脉粘合这只会越来越商业的社会。

  冯小刚借着《甲方乙方》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由此开创了属于他的贺岁片时代。

  五、

  2013年上映的《私人订制》,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甲方乙方》的续篇。一样的圆梦公司,一样的四人组,甚至连主角都还是葛优。

  但冯小刚拍摄这部电影是明显带着怨气的。

  因为前一年拍摄的《一九四二》票房失利,冯小刚对观众极度失望。作为对华谊的补偿,冯小刚和王朔又编了一部喜剧,再度占据贺岁档。

  失控的情绪诞生失控的作品。

  “私人订制”,从名字来看,中国社会似乎完成了商业社会的转型升级,已经迈入了个性化的消费时代。

  可影片中除了高楼大厦、阳光沙滩这些更显豪奢的美景外,人们的体验并没有改善。影片中四处充斥着怨气,对社会的怨气,想圆梦的人对圆梦公司服务不到位的怨气,圆梦公司员工之间的怨气……

  圆梦公司内部也呈现出一种失控状态。《甲方乙方》中由冯小刚扮演的领导角色不在,葛优虽然年龄大,可他完全做不了主。公司员工开会时,其他人也都在玩着手机。

  人物想圆的梦,除去片头直犯尴尬癌、四不着地的“就义梦”,剩下的三个梦,分别指向权力、名誉、金钱。

  圆梦公司的口号也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变成了“恶心自己,成全别人”。自我与他人之间变成了水火不容、相互戕害的矛盾体。

  冯小刚曾在泣不成声时也要笑出声来。为什么却在可以从容笑出声来时,却憋得一股子怨气?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余峤新语"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读后感(五):北京老炮的后现代生活

  书名:我把青春献给你

  时间:2/27-3/1

  这篇自传式的小书看的太喜欢了,特别喜欢冯小刚的特别贫特别贱兮兮的语言风格,和他的冯氏电影一样幽默。基本的还原了一个本真的的冯导。

  提到冯小刚就不得不提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王朔 刘震云 徐帆,这三个人在他的导演生涯中,感情生活中都有很深厚的影响于他。

  王朔与冯小刚的关系其实很微妙在没看这本书时最让我了解八卦到的是源于一篇名为《与冯裤子有关的日子》的公号文章。这篇文章充分满足的读者的窥探欲,将冯王两人的关系也刻画的很生动,当时确实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在没看这本书以前,以为俩人的相处细节是作者通过其他渠道得知的,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是源于冯导的自我调侃。现在回头再看这篇文章,将冯导写的如此的小人和不堪,将王朔刘震云之人又写的如此高高在上,确实是对冯导的偏见之言。自嘲可以,但是他嘲就有点儿不地道了。如果单纯的因为冯小刚这个人会溜须拍马,会做人,王朔才将大量的剧本给冯拍,为冯写,这也不太可能吧,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玩儿什么聊斋呀!哈哈哈哈......特别羡慕两人一起的开的好梦公司,特别乌托邦,但正如书中所说“好梦难圆”,北京这么大,却容不下一个像王朔这样的人。

  刘震云的地位确实像冯在说中说评价的一样,像一座山,而且是一座还不仍在不断攀升的山峰,让其他作家望尘莫及,拜读过刘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可见一斑刘老的文学造诣。有刘老师的小说托底,冯导的片子自然不会有失水准。书中冯导将王朔、刘震云、姜文、郑晓龙、赵宝刚、葛优、梁左、艾未未一众北京老炮聚在他身边,怎么着冯导身上也是身怀才气的。诚如书名,我把青春献给你,不仅是献给中国电影电视事业,更是那些冯导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吧。

  徐帆是冯导自诩的徐老师,一朵鲜花左躲右躲还是插在了牛粪上。虽然书中俩人的故事描写不多,但还是能捕捉到很温暖的细节,比如这俩人刚认识的时候冯导喝醉了躺在徐帆的大腿上不省人事,徐帆就用手托着一直不动。在飞机上偶遇,冯导给徐帆讲了一路童画故事哄徐帆睡觉。在国外冯导心脏病突发徐帆像哄孩子一样分散他的注意力平复心率。我想,虽然冯导长得并不是好看,但是单凭这捧人不倦,自嘲幽默的一张嘴觉得能搞定很多盘靓条顺的小姑娘的。

  还是希望这些北京老炮们可以多多合作,拍出更好有意思的电影。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读后感(六):世俗味的才华,撑不起的野心

  “你的童年,你的过往,会在你身上刻下日复一日加深的烙印。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大抵能原谅现在的我。”(引自知乎作者:士多啤梨羊咩咩)

  套用知乎上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造就一个人对待世界的基础”。要理解冯小刚导演的作品、行为或者说思想道德和艺术方式,看他的自传体散文《我把青春献给你》会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书写过程中有很多冯导想到哪写到哪的意识流式的随性,但也基本保留了自传体所应有的关于他过去的人和事,以及由这些纠结出来的情和恨。

  纵观冯小刚的电影,最出名的几部,从最早的《编辑部的故事》到后来的冯氏贺岁片《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手机》等等,无不带着世俗味的气息(《集结号》属例外,后面再说)。他的作品中多是小人物的小日子:结婚、买房、工作、挣扎、谎言、琐事。这里面的人就是我们,为了钱发愁,为了日子苦恼,为了生存苦苦挣扎,所以也最为接地气,最容易产生观众的共鸣,最为老百姓所喜爱。用刘震云的话说,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都是“向艺术要艺术”,而冯小刚的电影,是“向生活要艺术”。而这种形式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冯小刚野路子非学院派的出身,因为他年少时的经历。

  因为从小看《红楼梦》时留下的巨大阴影,所以他一直对古装片提不起兴趣;因为从小受到《半夜鸡叫》的熏陶,所以成为导演后,“才会对喜剧情有独钟,才会充分地意识到想象力的重要性”;因为当兵时,觉得女兵洗完澡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光着脖子空堂穿上军装的样子最为性感,一直“想为这样一个细节拍一部电影,抒发多年来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女兵情结”,所以才有了今年的《芳华》;因为在“好梦”时就与“空中小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当国航客机在韩国釜山坠毁时,他才会买了鲜花献给机组……可以说,他的世俗气一部分源自他童年单亲的生活,源自他退伍后的拮据日子,源自“好梦”公司开始时的噩梦……

  他的经历,为他导演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但是要用如何的手法去表达,使得熟悉平常的生活、对话、故事变得生动和着迷,还需要另一部分的力量——他所遇到的人,他电影的编剧。从最初的王朔,到后来的刘恒和刘震云,无不为他撑起了一部部戏。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

  “像很多读者一样,我对王朔小说里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的生活和他们使用的语言都十分的熟悉。他笔下人物的嘴脸都酷似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朝夕相处的同学和朋友。而这些日常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经王朔一番看似漫不经心的描述,竟变得如此生动,令人着迷。这种与时俱进的视野和观察生活的角度,对我日后的导演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指导我拍摄贺岁片的纲领性文献。”

  “有人认为贺岁片很容易,只要有几个明星,占住一个新年档,随便找人攒一个剧本就可以了,结果观众不买账,电影拍出来没人看。原因很简单,剧本不行。而要想得到一个好剧本,必得是选对一个认真负责,手里没有其他活,能够拿出半年以上的时间,不辞辛劳,不怕麻烦的编剧。这样的编剧是不能和随便对付一个本子二十天就完活的编剧一个价位的。”

  (其实目前大家吐槽最多的王晶和刘镇伟等等许多的电影就是如此,明星堆砌,却毫不重视剧本。)

  因为有了“中国最好的都市平民写作者王朔,有中国最特色的农村城镇化写作者刘震云,以及在商业和艺术上平衡度把握的非常好的写作者刘恒”(引自知乎作者:飞鸟冰河),所以他的电影能够把握都市小人物经历的同时,能够用细节精准的描述直击观众的内心。

  自身的经历加编剧,成就了冯导世俗味的才华。

  也许有人会举《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甚至虽然不甚成功的《一九四二》作为反驳,这些都是非冯氏喜剧的典型代表。《集结号》确实成功,它所折射的反战主题,反的很接地气,很有人情,很能感同身受,但是《集结号》的成功,其实是剧本的成功,而编剧正是刘恒。《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等作品也概莫能外。正如冯导自己说:“从《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都是由作家和小说决定的电影风格”。

  虽然这些非典型冯氏喜剧作品的成功并非决定于导演,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对导演的野心一窥几分。

  据书中所描述,其实早在1996年他就想拍描述有违社会公德的《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后更名为《一声叹息》),此时,他的《甲方乙方》才刚刚获得成功。而改编《一九四二》,更是在1994年就已经向刘震云提出过。为了拍电影,他可以谄媚逢迎,低三下四——书中拿出了很大的篇幅描述了如何赞朋友、企业家、师长、同行。为了上进,他会因为察觉了上头对对王朔的忌讳而开始慢慢疏远……

  原本他可以在自己的领域继续呼风唤雨,一条道走到黑,但是因为野心,他还是选择了试一试不同的路子,做一做不同的电影。也许我们该为他的尝试、为他的担当敬佩,但事实是,他的才华并没有撑起他的野心。

  他的电影开始遭遇滑铁卢,即使延续了《甲方乙方》的原因设定,但《私人订制》也没有在延续《甲方乙方》的辉煌,只能毁誉参半。而他自己开始成了“小钢炮”、“冯大嘴”,到处开炮。“我随便拍的片子(《非诚勿扰》),就大卖,我用心拍的片子(《一九四二》),就赔钱。”“中国怎么这么多垃圾电影,还不是因为有那么多垃圾观众。你不去捧场,就没这东西,往往垃圾票房还很好。”“我的电影绝对不是垃圾,如果票房不高、口碑差,那都是有原因的!”怼人没商量。怼的让观众已不在觉得他只是隔壁嘴多点、话辣点的冯大爷,而像个自作聪明的泼皮。

  回到书中,《我把青春献给你》能够让我们多少理解冯导的电影风格,但可惜的是,对于过往的一些伤痛和阴暗,他选择隐去了,比如前妻的名字都没有提到,只是在谈到女儿时以妻子代替;比如他只说到了追徐帆时的甜蜜,却完全不说这事曝光时,他对媒体和公众的态度。也许如刘震云在序言中所说:“每个人面对自己和自己历史的时候,都有一种胆怯和躲闪”,所以书中也有许多非真实或避开的事实。也许如他自己所说“记忆就好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上面补了许多的腻子,还罩了很多遍油漆。日久天长,究竟哪些是木头哪些是腻子哪些是油漆,我已经很难把他们认清了。甚至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认为记忆中有价值的部分其实是早年就补上去的腻子,而被我忽略的部分却有可能是原来的木头。这一点是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最心虚的,但我仍可以告诉读者,大体上它还是一块木头,而不是贴着木纹纸的铁”。

  只是,他的才华,没有撑起他的野心;这本再版的图书,也没有带回我们心中虚心平民的他。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读后感(七):成全了我也就陶冶了你

  最近读了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算是自传随笔吧,有这种文体吗哈哈?

  写下印象深刻的地方。

  冯小刚说:

  任何事后证明是无用的努力,事情都是必须的。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努力。

  刘震云说:

  写文章,任情绪流动,自由进出,不拘一格。

  所以,真情总是可以得人心。

  冯小刚说:

  开会去的时候,人民把路给你让开,散会了返回住地,也和人民一起体会下堵车的感觉。人民也都累了一天了,都要回家吃饭,看戏。

  所以,势不可尽使。

  冯小刚说:

  作为成功人士最奢侈的享受,既不是住别墅也不是坐奔驰。最奢侈的享受应该就是每天睡到自然醒来。

  所以,不要羡慕光环下的人,睡不好,一定会死的早。

  冯小刚说:

  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看起来需要面对很多人,但其实不然。每个人真正需要应付的不过也就是七八个人。把身边的这七八个人应付好了,日子就太平了。

  所以,把圈子变小,把事情做好。

  葛优说:

  咳,我到海外发展什么去呀?我连英语都不会说,我就把中国的观众

  伺候好了就成了。让他们省了这份心吧。

  所以,要对得起自己的衣食父母。

  冯小刚说:

  由此我也发现,有些文字只适合供读者静心地去阅读,一旦把它翻译

  成电影,驴唇不对马嘴。

  所以,可以就是可以,不行是真的不行。

  以上,是读后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是记。

  18/1/10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读后感(八):心直口快,易燃易爆炸,但又饱含浪漫

  谈谈读完之后的几点感受吧,首先是成功之道。冯从一个部队里的美术设计到退伍后能最终从事导演行业,除去个人才华不说,朋友在其成功的道路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那段时期,他们圈子里有很多我们今天能耳熟能详的明星大腕,相互都认识。其中有两个对其有很大作用的人不得不提,一是王朔,一是刘震云。两人都文采斐然,写起剧本来也是驾轻就熟。早起起家的时候,跟王朔一起办过“好梦”公司,期初很多作品都是王朔写剧本,冯直接拿去拍。后面也是通过王朔认识的刘震云。大家熟知的《1942》就是出自刘震云之手,自己也有幸度过其《一句顶一万句》,确实是个有才的作家和编剧。除去这两人以外,还有很多人也是其好友,冯巩、艾未未、葛优、梁左等等,看这些有才的腕儿们见面相互吹对方的牛逼,拍对方的马屁,还要拍出花样来,真的还挺有趣。身为导演,确实有大把机会认识各种经纪人、编剧、明星等,但名声未起时,及时遇到那几位有才的得力伙伴,是往后腾飞的重要引擎。

  二是中国的影视审视制度。刚开始创立的“好梦”公司,写的几个剧本,只有一两个是通过的,未通过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话题过为敏感,没有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基调比较颓废不够积极向上等等。每次返回意见,若是具体意见哪怕有上百条,也好改,怕就怕给你提的是抽象的意见,类似于基调颓废这种,让你无从改起,真要改只得整个彻底推翻,这就等于枪毙了剧本。曾有又一次已经投出去100多万拍了一些素材了,结果被告知剧本没有通过审核,公司只能蒙受损失。连《编辑部的故事》这种剧,当初审核的过程也是战战兢兢的。这么大的导演,事业初期也是遭受审核的种种碰壁,甚至误以为自己是不是上了黑名单了,差点破罐子破摔,幸好靠贺岁片《万事如意》扭转了运势,从此渐渐顺利了起来。现在想想在中国能继续坚持拍出有意义的优质电影的导演,一边在与电影审核部门周旋,一边还要尽量保留自己电影的价值追求,真心不易。对于广电总局真心是懒得吐槽了,感觉自己虽成年了,依然被国家认为是未长大的花朵,需要处处设置保护,不敢让一丝堕落消极的文字和图像将我污染。其实有些东西越遮掩,越是会让人产生想去探知的欲望。况且真以为遮挡了这些事就不存在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丑闻和事件,在电影中看到总比在新闻中看到要好吧,实在要加以限制,只要电影最后是歌颂赞扬真善美而批判假恶丑的不就行了嘛。韩国可以因为《素媛》的热映,改变对儿童性侵犯犯罪的量刑比标准,印度的阿米尔汗也经常拍反应印度社会问题的电影,中国作为泱泱大国,为啥不能对电影审核的尺度放开一些,让导演编剧可以更加大胆的去创造更好的电影。强行把一切都弄得跟新闻联播一样报喜不报忧,真的好么?

  整本书其实写的确实有点乱,经常写着写着就着眼于其中的某个人写了很多他们之间发生过的故事,后面再强行拉回来,章节分配也不太均匀,前面的比较长,每一个标题分好几个点写,后面大都一章结束,不再细分,例如实话告诉你这一章,也就几页。不过冯导本身是导演,又不是作家,将想要表达的表达出来,也给自己之前的岁月打上烙印,也就够了。作为读者,也乐意听他说说他与那些腕儿背后的故事。所以到后面,有的章节就是直接摆明了对某一些明星的描写了,比如葛优,陈道明等等。倒数第二章写的他和徐帆徐老师相识的趣事以及婚后的生活,而最后一章估计是让徐老师写的,专门吐槽冯的。这个安排着实秀了一波恩爱啊,哈哈。

  《我把青春献给你(修订版)》读后感(九):随便说说

  逮着今天上课老师好欺负并赶走两位男同学挑着整个教室的右下角角落看完了小钢炮的小自传 北京胡同里土生土长的土疙瘩贫着嘴开着火车回忆他的前半辈子写下了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深情并茂的青春 我把小钢炮当研究对象了 因为好奇北京 好奇北方的北京那机关大院 书里小钢炮写到了他青春里的很多人 写的最多的是王朔姜文刘震云 一个胡同串子靠着京腔贫嘴结交大院弟子共同歌写的青春 他在书里写王朔 写王朔当时被电影局盯上 好梦公司出品的三部电影被枪毙 差点逼得小刚同志去搞地下电影 最后打翻身战拍《甲方乙方》为躲过审查没写王朔署名 他写姜文 写姜文对电影的爱 写姜文对他拍电影拍成廉价葡萄汁而不是葡萄酒的实质问题指出 写自己在姜文面前的悚 他写艾末末 写艾末末身上的野性 简约 钢筋水泥味 说现在的年轻人别装 那浑然天成的酷劲早在十年前就有了 他写陈道明的清高 一个清高到只肯在戏里俯身的人 他写韩三平和朱永德扛起北影上影厂为电影创作人遮审查躲制度 他写了好多人 大刀阔斧的写了好多人 然而给我记忆最深刻却是他写的周迅 就一句话 大概是 “我精灵般的周迅给我发了新年短信贺卡 “快活”” 1997年我出生了 而它过去了 而我很好奇 那个年代的人多有意思 不 应该这么说 他们那群“文化人儿”的青春真有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