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茶中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寻茶中国读后感10篇

2018-04-02 21:3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茶中国读后感10篇

  《寻茶中国》是一本由方八另(巴陵)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茶中国》读后感(一):人生如茶——读方八另茶文化散文新著《寻茶中国》随感(颜桂海)

  2017.6.14《梧州日报

  初识著名作家方八另是2012年金秋时节在湖南长沙参加他的美食散文集《一本书吃遍中国》的研讨会上。那时候,我带去两筐梧州六堡茶给他品尝,他抿了几口六堡茶,被六堡茶的红、浓、陈、醇所吸引。他略作思考激动地说,梧州六堡茶有独特的槟榔香味,这应该是洞藏十年的中国六堡茶。

  “你厉害,这的确是洞藏了整整十年的中国六堡茶。”我笑答。他的正确判断令我十分佩服。无疑,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嗜茶者,说嗜茶如命也不为过。从品茶论道中,得知他是茶叶世家后裔,他家对茶叶是种植和制作兼做,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对茶叶很感兴趣,闲时喜欢品茶访茶。他从2006年开始,在甘肃、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寻访名茶、名水,了解各地名茶的种植、采摘、制作、销售等,并记录了茶叶的历史、文化、人文味道等,呈现独特的茶叶之美。

  方八另寻茶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今年暮春,木棉花怒放的时节,他给我邮来了散文新作《寻茶中国》的打印书稿,让我先睹为快,让我评头品足。我一介平民,充其量只能说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品读他的作品不敢马虎,更不敢怠慢,我把书稿中不足之处一一列出来,回传给他。他的新书《寻茶中国》于今年6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品鉴新书,仿佛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茶叶馨香,茶香缭绕其间。我发现这部新书重在了解各种茶叶的历史、文化、人文、滋味等,是他对旅途中遇到的各种茶叶的一些品味及对味道的鉴别和感知。

  我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也许,方八另正是这样的一位实践者,他在书中也写及了我们广西梧州的六堡茶。通过他对六堡茶的品味描述,足可见他对六堡茶也很了解。他在六堡茶这篇文章中写道,“黑茶六堡茶为中国历史名茶,因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原六堡乡而得名,产地制茶历史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清嘉庆年间就列为全国名茶……那天到达崇山峻岭的六堡镇不倚村,在闷热天气里,主人泡了一壶地道的六堡茶给我们,饮后顿感清凉去暑、倍感舒畅。六堡茶不但有显著的自身特色,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历史上,六堡茶曾有过与云南普洱茶不相伯仲的影响辉煌……”

  生活如茶,茶如生活。他在书中的52篇品茗佳作中,用美妙的散文写下了他的“茶道”,从谈茶说事到说茶论理。最主要的还是从美食、景点、茶园茶叶三个方面去了解各地人文,根据曾经阅读过的历史文献记载去寻找当地的名茶,再根据名茶去寻找当地的茶园和现在的茶叶,这种问茶的方式虽然有些古朴传统辛苦,但在字里行间可见他充满快乐收获良多,感悟出许多人生哲理。在世间杯子里,他品尝的也不全然是茶了,还有关乎人生的静思之美和禅意。他,四处寻茶是一种精神之旅,从都市遁入隐秘高山,也是一次灵魂洗礼

  茶,生于名山秀水之间,以青山云雾为伴,得天地日月精华而造福于人类。读这样一本书,也如同品茶,也是有意境,有味道的,细细品咂,文字仿若具有独特的茶香之美,妙不可言

  《寻茶中国》读后感(二):“浸透”的文化

  2017.6.25《北海日报》

  方八另是一个勤奋的作家。这些年,他游走在写作读书、游记、美食等类型的作品之间,不断推出新作。在中国,自古就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寻茶中国》一书从这个意义上讲,也算得上一本美食之书。

  方八另是一个善于在行走中发现美与灵感的作家。因此,这本《寻茶中国》其他美食类作品一样作者总是通过行走来完成的。为了写作这本书,作者的足迹先后出现在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福建、浙江、江苏甘肃等,遍访茶山、种茶人、制茶人、爱茶人、卖茶人甚至作家、文化学者,在广袤的田野、在熙熙攘攘的都市、在偏僻的茶山、在茶叶交易市场,他发现了最乡土、最质朴、最地道的茶叶味道。在经过一番精心提炼之后,呈现给读者面前。在书中,作者既记录了享有盛名的各种名茶,如云南普洱、铁观音、大红袍、金骏眉、祁红、龙井等,更展示了许多不为世人知晓的乡野茶叶,如野放黄茶、茯茶、古清生茶、毛坝红茶等,既记录了不同地域、不同制作方式下茶叶的特点,更记录了茶叶种植、采摘、制作乃至销售的诸多信息,从不同维度呈现了茶叶的独特之美。应该说,通过作者的展示,让我们不但更加爱那些名茶,而且对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茶叶,也油然而生敬意!因为,它们同样浸透了茶农缕缕心血汗水,同样具有自己独特的美,也同样值得人们珍视。

  如果《寻茶中国》一书仅仅局限在记录茶叶种植、采摘、制作、流通的环节,那也就只算得上一本资料性的图书。当然,作者不会把写作的内容局限于此,他用更开阔视野,更深邃目光详细挖掘茶叶背后的故事,茶叶中间蕴含的文化,从而让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首先,作者极其注重在历史深处,去寻找茶叶的故事。如这篇“陶澍与安化茶的故事”,就把安化黑茶之所以能够走出大山,为世人所认识的渊源进行了还原,让人们的历史中认知了黑茶的特点,从故事里了解了黑茶饱含的沧桑。其次,作者也十分注意从人们饮茶的习俗中,展现茶文化的多姿多彩。如这篇“春节头茶之换茶”,就详细介绍了湖南梅山地区一个奇特的习俗:换茶。“换茶是糯米炒制出来的米泡,洁白可爱,少部分被染成杂色。米泡抓在手里脆响脆响,干燥异常,喜庆的日子,给客人泡茶时,多使用饭碗,碗里装上多半碗米泡,加少许白砂糖,家境优越的放点精细茶叶——清明前的一芽两叶。一碗换茶一般放四五芽即可,开水转了茶味就行,加多了茶叶冲了味。刚烧的开水冲入碗里,米泡慢慢的上升,又慢慢的平下去。开水冲泡时,米泡遇开水变软,米泡湿后潜于水里,表面光滑明亮。用勺子搅拌以后,稍微泡上两三分钟就可以喝了”,这样的习俗,早已超越了饮茶,升华为一种高雅的文化。

  书中的“潮州功夫茶”、“广州早茶”等篇章,都是对不同地域人们饮茶习俗的再现,其实也是对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的普及。历史与故事,习俗与传统,构成了茶的文化,茶的味道,茶的独特之美。自然,当端起茶杯时,茶叶中“浸透”的文化也会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寻茶中国》读后感(三):《寻茶中国》:舌尖恋上一片叶

  想起苏东坡的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后来郑板桥补了一道横批:客分三等。

  茶,神奇的东方树叶,蕴含的是一种山川灵气。《红楼梦》写茶有260多处,《金瓶梅》中则达600多处,且每处皆有独特寓意,可见古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经、茶谱、茶说、茶录、茶话、茶约、茶考、茗芨、茗林、水品、水辨……关于茶的著作,怕是三天三夜也数不完。可见茶在中国之深入人心

  祖上十五代种茶、制茶,家有茶园三千亩,地处湖南安化与新化边界,五岁与茶结缘,五年写作茶叶专栏,十余年全国寻茶……方八另,这个因茶而带了几分仙风道骨、云淡风轻的名字,让人吃惊,原来竟是一个地道的茶叶世家之后。

  方八另的茶文章,于平淡处见精神,非茶叶世家耳濡目染,浸淫几十年的功力不能写就。譬如他在开篇《黑茶故里说黑茶》一文中一下子就把我震住了——他在文末说,自己曾见西部敦煌等地的牧人流行喝一种茶,黑茶加花椒、姜煮成茶水。这种喝法,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他写安化黑茶的传播:“常德是因为一群安化姑娘嫁到那里,带去了喝擂茶的习俗。”再比如他写陶澍与左宗棠因茶结缘。陶澍与左宗棠因一副对联结为儿女亲家,后来陶澍在两江总督上去世时把自己的儿子委托左宗棠教育,左宗棠到安化小淹居住,一住八年,边种茶边教女婿读书。

  唐宋时饮茶,茶末与茶汤同饮,饮后不留余滓。烹茶有两类,煎茶和点茶。煎茶盛行于唐,两宋盛行点茶。陆游诗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分茶,两宋通常皆指点茶。“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点茶之别称,还有泼茶与试茶。所谓“烹茶”,则是总称,煎茶抑或点茶,皆可谓之烹茶。客至点茶,送客点汤。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又或者意在留客,此际它便成为收拾酒席,再入舞筵的一个过渡

  方八另显然深谙茶道之精神,他说自己致力于在全国各地寻访茶叶和收藏茶叶,大部分时间游走辗转各地,认真地考证,仔细地查看,品评每一片叶子,每一口茶汤。在书中,他依次写了湖南茶、湖北茶、云南普洱茶、贵州茶、四川茶、福建茶、安徽茶、浙江茶、江苏茶、西北茶……以茶之名,行遍全国,果真风雅得紧。我想,这大概便是他为什么可以把这么一本关于茶叶的书写得如此之厚,却又如此有趣原因了。

  周作人有一篇《喝茶》的散文:“我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鉴赏色与香味,意未必在止渴,然更不在果腹了……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清芬幽雅的茶香间,文人士大夫淡泊闲适情趣跃然纸上意义却大抵和“醉翁之意不在酒”类似

  台湾作家董桥说,中年是杯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在他看来,“到了周末,衣上的征尘已消,酒痕已干,合当在茶杯中好好听听雨后深巷超越空灵的卖花声”,便是无上的享受了。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用来说茶,未尝不可。方八另说茶、喝茶,不像古人故作高深,忸怩作态。方八另的茶世界里,更多了几分烟火气,时代感强,特别地气,不做作。所谓,有些故事只能讲给懂的人听,而有些香茶,却也只能泡给懂的人喝。闲来无事,品一品方八另用心泡的这碗茶,你便轻易沉浸到《寻茶中国》的雅趣里去了。(方木鱼)

  《寻茶中国》读后感(四):寻味 茶香(侯召明)

  2017.6.9《中国石油报》

  读《浮生物语》了解了作者方八另先生。从那本书中,我读到美食和有关茶文化的文章。后来,方八另先生又陆续推出了几本美食书。这次,他写了《寻茶中国》。读《寻茶中国》,我了解到许多茶的知识。原来茶的文化源远流长,茶从古至今都是必不可少的饮品。

  方八另先生从小生活在茶区,祖父是靠种植茶叶起家的,耳濡目染了茶的生长、制作。他又读过许多茶方面的书;可以说是专家型作家。

  一位写茶文化的作家在寻茶的途中,喝到自己少年时亲手采的茶,那真是缘。方八另先生在敦煌旅游,看到了他少年时采过的茶做成的茶砖。这是作家最感有幸的事,也让他想起少年时的艰苦生活。

  茶对于国人来说不陌生,十人有九人喝茶,而茶多产于南方。之前,我对茶的知识了解不多,我们单位每年都发绿茶与茉莉花茶,每当读书写作时,我都会泡一壶茉莉花茶,一边喝着香茶,一边读书写作,这样没有疲倦感。

  通过读《寻味中国》让我了解到茶文化、茶经济。茶是茶农与茶商的经济来源,对于饮客而言,品茶是品味生活,品味人生的滋味。

  由绿茶经过发酵生产了红茶与黑茶。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已深入生活。在我国,上至达官贵人,下至百姓,都离不了茶。以茶会客,谈茶论文,都成为常态

  方八另先生博览茶文化的书籍,寻访祖国各地的茶场。《寻茶中国》是按茶的地域分的章节,湖南茶、湖北茶、云南普洱茶、贵州茶、四川茶、福建茶、浙江茶、江苏茶、广东茶。

  他写到安化黑茶,此茶不同于普通黑茶,历史上流传的安化黑茶是大茶叶。大茶叶属于野生茶种,非种植类茶叶,生长在荒山野岭间,枝繁叶茂,铺张开来,一蔸茶树有数千枝蔓,匍匐数十米,可以摘几百上千斤鲜茶叶,做成上百块茶砖、茶饼。

  近年来,黑茶风行。最早的黑茶产于四川,由绿毛茶蒸压成的边销茶,又称“番茶”。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为了减少体积蒸压成块。毛茶经过二十多天的湿坯堆积逐渐变黑,团块色泽黑褐,风味独特。黑茶是发酵茶,我国独有的茶类,历史悠久,花色品种丰富。

  “茶树经过冬天冰雪考验,开春冰寒稍缓,千茶万树发芽散叶,鹅黄的两片芽叶上顶着一个青绿的芽儿。扳着一枝枝茶树,用指甲掐断嫩芽,一天摘不到十斤鲜茶叶。放阴凉处散开,经过半天的风干,晚饭后开始揉搓,直到流出绿色泡沫浓液。再拨散,又轻揉,用蔑盆装好,覆上湿毛巾发酵两三个小时,再把茶叶散开风干。风干后,清掉鹅黄的对叶,才是上好的细茶,作为擂茶的原料。”原来制茶有这么复杂工序,从采摘到制作,从一片叶子到一杯茶水,经历千万般的磨练,翻山过海,才来到身边。又经过热水的熬煮,它才放出奇异的芳香,让我们喝上一口茶,真不容易。

  “擂茶分原料、辅料两类,原料有大米、芝麻、玉米、绿豆、黄豆、姜米、花生米、盐、茶叶等,经过擂钵,纯靠手工擂成糨糊状,加开水冲泡即可饮服。辅料有花生、葵瓜子、南瓜子、麻糖、猫耳朵、薯片(条)、糖粒、饼干等九碟,多为炒熟的香脆之物,也有一两样副食品,边喝茶边吃碟子,打发饮茶间隙。”擂茶,一听名字,就很特别。读过这本书以后,感觉擂茶还是一种美食小吃,真想马上去品尝一下。

  酒与茶都是中国物质文化的一种,能饮酒者少,能喝茶者多。茶适用于各种人,不像喝酒能喝醉伤身。文人尤喜品茶,休息日,几位文人聚会一起必少不了喝茶谈文。谈论古今,谈论文学、哲学。茶是佛禅悟,一边喝茶,还可一边听大师讲佛禅。

  品香茶,读好书,美也!

  《寻茶中国》读后感(五):寻味中国独特的茶文化之美(贾登荣)

  2017.6.11《东莞时报》

  方八另是一个善于在行走中发现美与灵感的作家。因此,这本《寻茶中国》与其他美食类作品一样,作者总是通过行走来完成的。

  为了写作这本书,作者的足迹先后出现在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福建、浙江、江苏、甘肃等,遍访茶山、种茶人、制茶人、爱茶人、卖茶人,甚至作家、文化学者,在广袤的田野、熙熙攘攘的都市、偏僻的茶山、茶叶交易的市场,他发现了最乡土、最质朴、最地道的茶叶味道。再经过一番精心提炼之后,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书中,作者既记录了享有盛名的各种名茶,如云南普洱、铁观音、大红袍、金骏眉、祁红、龙井等,更展示了许多不为世人知晓的乡野茶叶,如野放黄茶、茯茶、古清生茶、毛坝红茶等;既记录了不同地域、不同制作方式下茶叶的特点,更记录了茶叶种植、采摘、制作乃到销售的诸多信息,从不同维度呈现了茶叶的独特之美。

  应该说,通过作者的展示,让我们不但更加爱那些名茶,而且对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茶叶,也油然而生敬意!因为,它们同样浸透了茶农缕缕心血与汗水,同样具有自己独特的美,也同样值得人们珍视。

  如果《寻茶中国》一书仅仅局限在记录茶叶种植、采摘、制作、流通的环节,那也就只算得上一本资料性的图书。当然,作者不会把写作的内容局限于此,他用更开阔的视野,更深邃的目光,详细挖掘茶叶背后的故事,茶叶中间蕴含的文化,从而让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首先,作者极其注重在历史深处,去寻找茶叶的 故事。如这篇《陶澍与安化茶的故事》,就把安化黑茶之所以能够走出大山,为世人所认识的渊源进行了还原,让人们的历史中认知了黑茶的特点,从故事里了解了黑茶饱含的沧桑!一枚枚小巧的茶叶背后,居然有那么深重的往昔,不得不让人感叹!

  其次,作者也十分注意从人们饮茶的习俗中,展现茶文化的多姿多彩。如这篇《春节头茶之换茶》,就详细介绍了湖南梅山地区一个奇特的习俗:换茶。作者写道“换茶是糯米炒制出来的米泡,洁白可爱,少部分被染成杂色。米泡抓在手里脆响脆响,干燥异常,喜庆的日子,给客人泡茶时,多使用饭碗,碗里装上多半碗米泡,加少许白砂糖,家境优越的放点精细茶叶——清明前的一芽两叶。一碗换茶一般放四五芽即可,开水转了茶味就行,加多了茶叶冲了味。刚烧的开水冲入碗里,米泡慢慢地上升,又慢慢地平下去。开水冲泡时,米泡遇开水变软,米泡湿后潜于水里,表面光滑明亮。用勺子搅拌以后,稍微泡上两三分钟就可以喝了”。

  这样的习俗,早已超越了饮茶,升华为一种高雅的文化。书中的《潮州功夫茶》、《广州早茶》等篇章,都是对不同地域人们饮茶习俗的再现,其实也是对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的普及。历史与故事,习俗与传统,一道构成了茶的文化,茶的味道,茶的独特之美,自然,人们也会对茶叶更加喜爱、更加欣赏!当端起茶杯时,茶叶中浸透的文化也会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寻茶中国》读后感(六):茶树在南,茶客在北(古清生)

  2017.6.2《安庆晚报》

  中国大约有三宗国粹:汉字、茶叶、瓷器。两宗与饮茶相关。打开瓷的版图,旁必有名茶。索性中国在外邦眼里,就是一瓷器国。焉能不说,中国为茶的中国?走向南方山群,见识一片片茶山,去往北方,交识无数茶客,《寻茶中国》所讲恰也是茶与人的故事,关乎地理、物产、气候、历史和茶掌故。沧海桑田,从神农尝百草开启茶饮之源,茶,终归是自然在人类文明社会的滋润表达。

  唐朝以前,茶字未出现,称以荼,《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此时,茶还称荼。到了陆羽著《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可见《茶经》以后,茶字便正式启用。至民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完全契入中国人的世俗生活。所谓一介布衣,粗茶淡饭,夫子们亦如此表述。

  离开城市很久了,在神农架茫茫林海中植一片茶园,我也从品茶、寻茶,到彻底置身于茶农当中,做一个种茶、炒茶、卖茶的农夫。方八另与他的朋友们千里迢迢寻茶而来,抵达我神农架红举茶园,在此架柴煮泉,品茗论茶,时间在目,亦如久远。那年初夏,神农架天蓝云白,森林葱郁,繁花簇簇,蜂蝶飞舞,一溪清流激着浪花,打着旋儿从茶庄边上向北流去。

  寻茶是一种精神之旅。我曾经也像《寻茶中国》描述的那样,去寻找中国一些显著与隐秘的茶园。杭州西湖之滨的龙井村里有一个御茶园,长有十八棵御茶树。御茶之名为清朝乾隆皇帝所赐。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四次寻入杭州茶区。他钦定的御茶园在狮峰胡公庙前,我去时,见茶树不像有百年以上树龄,正寻思着,有人来问:喝茶么?随了人走,入一茶社,人自我介绍名金小辫儿,专伺十八棵御茶树。问,怎么御茶树那么小呢?金小辫儿说,还不是过去被人毁了,这是重新种的。

  就泡茶,虎跑泉的水,泡狮峰龙井。茶这事,看产区,尤看谁人所制。伺御茶的金小辫儿所制之茶,估计不俗。金小辫儿说,他在北京翠微路有一茶庄。待知我也从北京来,他神色决然地请我上楼。楼是阁楼,不甚高,能隐匿数人品茶。光线也暗,头上有两片明瓦,两束白亮的阳光照在黑檀木茶海上。若干把竹靠椅,颜色暗黄。入座,金小辫儿煮水。质地非常好的一款金小辫儿狮峰龙井,淡然的清香中隐约有悠然的豆香,遂浮尘与喧嚣远去,天地间只余茶香。人生何美?唯有事茶,种茶制茶饮茶,以至寻茶。乾隆皇帝寿至八十八,当他退位给嘉庆帝时,老臣劝谏止退: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皇帝接道:君不可一日无茶。

  如方八另这等寻茶,从都市遁入隐秘高山,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我曾经走过黄梅的四祖寺和五祖寺,忆及惠能《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茶道与禅,由此为源。茶为物质的灵芽,以禅为道,实为至境。

  过苦竹乡苦竹村,沿溪拾级而上,便是紫云山老祖寺旧址。高山上有一坪,左边是一凹入扇形的山体,山上级级茶树,绿意葱葱;右边有雪岩瀑布,为一水库,清水漫溢而下,覆盖巨大的球状火山岩,水白若雪。山水之间,有一人家,几声犬吠,有老者推开柴扉出来,以茶待客。老者名叫柳东华,经管紫云山上茶,他说陆羽曾上紫云山取水品茶。史籍载,陆羽于天宝年间二上紫云山煮泉品茗。故《茶经》有载:蕲州茶生于黄梅山谷。

  饮罢,移步观瀑岩,岩上有书刻“龙德而隐”“立足紫云,洗心若白雪”,为清同治三年邓文滨所题,落款邑人南阳布衣。于是,定在紫云山老祖寺过夜,是时老祖寺为旧庙,墙体多有月光泄漏,清风徐徐入室,一觉醒来朝阳映在紫云山,前葱绿,近清白。茶圣陆羽到过紫云山,断出好水好茶。

  犹记得,柳东华先生说陆羽来紫云山取水。实在是千年往事,时已不同。陆羽爱水,所去之处多有佳泉。沧海桑田,今天的水多变,但是茶还在长。所以说,唐有陆羽觅水,今已有八另寻茶。在时间的杯子里,品的也不全然是茶了,还有相关人生的静思之美,或者禅意。犹忆起皇帝宋徽宗,著《大观茶论》,拓展了细书,都要把茶的种植、采收和制作涵盖其中。关于种茶,宋徽宗论道:“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想来宋徽宗也是一位寻茶者,否则又怎么可以写得如此透彻,如此通茶道呢?

  今天的茶,秦岭以南,或以北,也有零星茶园,最茂盛的产区仍在南方。自油菜花开,至枫叶红时为止,茶在山里,人在山外,不朽的寻觅,写就了那山那茶那人。人生何以没有遗憾?亦唯有爱茶。

  《寻茶中国》读后感(七):品味茶文化(郭雪强)

  2017.5.19《毕节日报》

  在以往,一提到中国,世人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茶叶、丝绸、陶瓷。历史上,古丝绸之路以丝绸交易为纽带,后来茶文化兴起,茶叶作为大宗商品来到丝绸之路上,故而,丝绸之路同样是一条“茶叶之路”。在这条“茶叶之路”上,既有车马奔驰的喧嚣,又有舟楫横渡的壮观。如今,种茶、采茶、品茶仍然是国人津津乐道的,有句俗话说得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国,茶叶品种繁多,茶文化源远流长,西湖的龙井,信阳的毛尖,安溪的铁观音,云南的普洱……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可作为茶文化的门外汉,我们常常对茶一知半解,偶尔还会张冠李戴。现在好了,我手里有一本叫《寻茶中国》的书,刚刚出版发行,写的就是茶叶。

  这本书的作者是巴陵,茶叶世家,种植茶树也制作茶叶,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对茶叶有天然的浓厚兴趣,是个彻彻底底的懂茶人。从2006年开始,作者像个修禅之人,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在甘肃、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浙江、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品茶访茶,从而详细了解各地名茶的种植、采摘、制作、销售等情况,并用文字记录下茶叶历史、文化、人文、味道等。读这样一本书,如同品茶,是有意境的,是有味道的,细细品咂,文字仿若具有独特的茶香之美,妙不可言。

  《寻茶中国》全书按照地域来分,分别写了湖南茶、湖北茶、云南茶、贵州茶、四川茶、福建茶、浙江茶、江苏茶、广东茶和西北茶,作者真可谓遍访中国,无茶不写。近些年,黑茶受到人们的青睐,源于它性质温润,老少皆宜,更具有助消化、解油腻、降脂、减肥、降血压、降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利尿解毒等等非常实用的功效。可是,你知道黑茶最早产于哪里吗?四川。湖南的黑茶又集中在哪里呢?新化与安化交界处。诸如这些常识类的问题作者都做了详细的考证和回答,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茶树经过冬天冰雪的考验,开春冰寒稍缓,千茶万树发芽散叶,鹅黄的两片芽叶上顶着一个青绿的芽儿……放阴凉处散开,经过半天的风嗍,晚饭后开始揉搓……覆上湿毛巾发酵两三个小时……风干后,清掉鹅黄的对叶,才是上好的细茶。”这是一道繁琐、细致,又充满艺术气息的制茶过程。

  自唐代开始,在丝绸之路上,中原和边疆就开始进行茶叶交易。当时,茶叶由官方控制,把这种销往边疆的茶叫做边销茶,贮存在边地府库,主要换取中原人需要的马匹。在《西北茶》这一辑中,作者着重写了兰州的八宝盖碗茶、青海的茯茶、罗布泊的麻茶和宝鸡凤县的油面茶酥,文字间充满了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历史厚重感,读来格外诱人。作者巧妙地把故事、传说融进茶杯,入口时令人倍感悠远、沧桑。

  茶,不是一片简单的叶子和一类植物,而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和谐精神的代表。《寻茶中国》重在让如我一样的“茶痴”“茶盲”了解各种茶叶的历史、文化、人文、滋味等,是对遇到的茶叶的一些品味及对味道的自我鉴别和感知,听说它的姊妹篇《寻茶笔记》也将出版,又让人多了一份热切的期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寻茶中国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