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10篇

2018-04-06 20: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10篇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是一本由[英] 罗里·麦克林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一):柏林:一座城市的死与生

  对现代人来说,城市,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语词。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于其间、工作于其间、思考于其间。我们在城市里恋爱结婚,相伴终老。在这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方式日新月异,生活质量节节攀升。城市不仅是我们生活和行动空间,也是塑造我们思维世界观的场域。对于我们周遭的一切,甚或对于我们自身,城市皆可谓居功至伟。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这一主题不仅道尽了城市带给现代人的无限憧憬同时,它似乎也向每个城市人许诺了一方触手可及的鲜活未来。这个未来如今仍绵延于人们的心中,仍然构筑着关乎科技舒适以及美好生活的浪漫想象

  不过,这种对鲜活未来的无限憧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浪漫想象并非始于今日。早在数个世纪之前,即已有人醉心于探究城市伟大至尊之理由为此著书立说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意大利思想家、修士乔万尼·波特罗在16世纪末著有《论城市伟大至尊之因由》一书,强调经济因素之于政治领域重要性。他认为城市之伟大有赖于其经济之繁荣发展,城市之统治基础即在于其自身的财富,而财富的积累依靠劳动生产。这一思想在政治学领域影响深远,预示了此后马尔萨斯的理论及其他相关的政治学、经济学流派的产生。

  波特罗的著作问世一个多世纪之后,人类历史开始出现工业革命,开始出现技术的飞速革新、工厂规模工业生产,社会财富积累的增速加剧,国家区域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扩散,到处显得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与此相伴随的,则是城市人口数量陡增,始于西欧的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产业结构发生急遽的变动,一个崭新的世界、一种全新的生活、一种现代化的光荣梦想步履款款地向那个时代的人们走来。自此,城市仿佛已经不仅仅只是地理上的一种空间区隔,它同时成了时间的象喻。城市故事成了一则关乎生长、关乎富足童话,成了梦想的缩影,成了未来的代名词。这个故事延续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梦中一遍遍重温,一遍遍追寻。

  然而,城市自身所承载的关于现代、建造和浮华的故事,却引申出截然相反的注脚。在珠光宝气灯红酒绿的城市帷幕下,掩藏着丑恶,滋生着罪愆。它们像蛆虫一样爬满城市的表皮,像病毒一样渗入城市的血液。我们不止在《香水》里看到市集鱼肆的肮脏,在《雾都孤儿》里看到现代工业的鄙俗,我们也在茅盾的书中见识人心的乖戾,在张爱玲笔下领略过世家的朽腐。在西方工业革命车轮滚滚碾压过的地方,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一家家工厂应运而生,一处处经济腾飞,一片片国运昌隆。这种勃勃生机铺展绵延,仿佛宣纸滴墨,氤氲不绝,却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里勾勒出了一个历史的犄角,一汪而下、平川万里的现时代生产出反抗的呼声,历史的河流开始改道。

  19世纪中叶,面对工业革命以来迅速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以及这一波波巨浪溅起的罪恶的水花,对城市肮脏的环境、不古的人心片鳞只爪的描绘逐渐演变为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方式的整体批判。当时,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其矛头直指西欧的城市生活。在《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马克思勾勒了19世纪欧洲城市中资本主义光怪陆离的图景,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其背后直接触及的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经济剥削和阶级压迫。在资本主义对物阜民丰的许诺以及商品世界琳琅辉煌假象背后,隐藏着对城市产业工人生命赤裸裸的压榨与剥削,隐藏着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残酷宰制。于是,现实的城市成了投手的标靶,也成了斗争的中心,这里满布恶魔的鹰爪,也孕育着革命的希望。自此,在马克思主义对城市的批判以及对革命的诉求之下,一种新的现代想象开始出现,它起于城市、行于城市,最终要通向世界大同,通向一个不再有血泪的“无忧宫”。

  今天,一个与城市有关的故事里也同样出现了“无忧宫”,它位于故事最初的乐章,尽管整个故事并不是由它而起。在18世纪,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二世曾仿照法国的凡尔赛宫造了一座宫殿,取名为“无忧宫”,而这位国王的加冕典礼就是在这座宫殿里举行的。在腓特烈二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军曹国王”腓特烈一世铁腕当权。腓特烈一世本有三个儿子无奈长子和次子早夭,而最小的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腓特烈二世——生性孱弱,全然不同于他的父亲。因此小腓特烈便受到国王的严加训练和管教,尤其在军事上,国王对他更是大加培养。这很大程度提升了小腓特烈的军事才能,也助长了他的政治野心,可以说对他日后缔造普鲁士的王霸之业功不可没。然而,腓特烈二世这位国王的政治抱负却并非与生俱来,他自小所钟爱的乃是艺术文学。“他渴望军营外的世界,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害怕惹恼他父亲”。迫于父亲的威严,“在导师的帮助下,他秘密地弄了个书斋,收藏了不少书,几乎都是用法语写的。他常坐在窗前阅读,背诵亚里士多德、拉伯雷和博叙埃的作品,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他也对一小本宫廷诗集爱不释手。……文学作品中的明媚夏天纯洁爱情以及青春年少诗情画意,都让他如痴如醉。”然而,在那个时代的普鲁士,政治与艺术似乎是永远无法兼容的,即便对于这样一位自小钟爱艺术的国王来说,也是如此。他信誓旦旦地对民众说“和平必定会使艺术和科学繁荣”,“但是,柏林已经成为一个将真实身份掩盖于面具之下的地方”。在腓特烈二世最为鼎盛之时,“在他想象力最为丰富时刻,他将这个国家推入战火”。艺术牺牲于军事、牺牲于权力、牺牲于政治。正如他曾亲自写道的那样:“千万别指责士兵的所为,/ 他们命中已经注定牺牲,/ 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吧,/ 让他们纵情畅饮,拥抱爱情,/ 谁知道他们何时必须牺牲?”

  这并不只是属于腓特烈二世的故事,也并不只属于18世纪的无忧宫、18世纪的柏林。在麦克林的笔下,柏林这座城市,从故事开始的地方,就与死亡拥抱,与死神为伍。逝去的人中并非只有士兵,逝去的乃是“男人女人以及无数默默无闻的人”!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一书中的故事,大约始于无忧宫建成之前的三个世纪,麦克林让这座城市的故事从15世纪中叶一幅古老画作开始讲起。画中,一人与死神携手共舞,画作因此便被称为《死亡之舞》。画中的这个人实际上就是全书故事第一个主角康拉德的父亲哥特菲尔德。哥特菲尔德是“爱情歌手流浪诗人王子的封臣”,但因带领柏林人公然违抗时被称为“铁牙”的勃兰登堡藩侯弗里德里西而被迫逃往他乡。十年后,他重归故里,得以在“铁牙”面前纵情高歌,尽管弗里德里西深知其艺术天赋,但哥特菲尔德却仍因其曾经的违抗之举而惨被治死,枭首示众。康拉德继任父职后,明哲保身谨言慎行,但艺术的基因却并未泯灭。在他生命最后的岁月中,身任要职的康拉德由于登台吟诵时未按照惯例和要求而纵情高歌,最终也未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和他的父亲一样,他被“铁牙”处死,枭首示众。而他的“英雄事迹”却成为传说而广为流布,他也因此成为“不屈不挠的柏林人”。这种“被杜撰的叛逆精神”蕴蓄于“从未成功地发动过一场革命”的柏林人心里,以至于许多年后,当作为演员的奥尔巴尼来到柏林时,竟“毫不怀疑这座城市曾经产生过英雄,也不怀疑让这座城市名闻遐迩的反抗精神”,并将此视为“德国古老的传统”。

  然而,柏林人精神深处的英雄情结毕竟是“被杜撰的叛逆精神”,在历史流经柏林之处,弥漫的却仍然是死亡的影子。“几个世纪以来,死神光顾最频繁的,莫过于柏林”,“所有的军队都来往穿梭于柏林”,这座城市“从宗教战争冷战一直位于欧洲意识形态斗争的中心”。权力对生命的压抑、政治上的保守对艺术上的激进的扼杀,使柏林一再陷于战争、专制和死亡的漩涡。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伯一生之中出于爱国主义和民族情结,不惜屡屡滥用科学而协助德国发动化学战毒死敌军,从不过问道德与否,以致曾经身为好友的爱因斯坦离他而去,而他最终也因为犹太人的身份成为了德国的二等公民,不得不选择辞去要职、离开故土。他晚年时“反复思索生命的意义”,何以使他如此“身心俱损”,却终无所得。麦克林说,“哈伯的野心是德国领导人写照”。当艺术主审希望将头等奖颁给凯绥·珂勒惠支时,德皇愤而不允:“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评头论足当权者的艺术家,必定要遭到制裁”。“德皇不允许艺术家们直抒胸臆,不希望他们打破传统,不希望他们自由自在”。事实上,德国历史上数次共和制、君主制之争都以后者的完胜而告终,已很能说明问题

  与艺术一同受到压抑的,除了艺术家,还有女人。麦克林在书中对女性主题也同样不吝笔墨。故事的几处女性华章中,最先出场的女主角是莉莉·诺伊斯。莉莉的故事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弃妇的故事。男人带着他们的儿子在一个夜晚离去,从此音信全无。没有依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莉莉独木难支,终至沦落,不免一死。在莉莉独自一人的这段时间里,唯一与之相伴的只有一只猫头鹰。在莉莉死后,这只猫头鹰“就像莉莉一样,神秘地消失在茫茫黑暗之中”。这个苍白而平凡的故事,细细读来,却似乎意味深远。故事的最后,麦克林写道:“在这个脏乱小院里,不到一个星期,莉莉的遭遇就被淡忘了。不过有关她的故事,就像呢喃的清风,很快便吹遍整个莫阿比特。”紧接着,作者列举了莉莉终局的三个版本,便又写道:“每一个版本都折射出柏林人的恐惧、希望和理想提醒着人们,生活必须要有意义,而且,他们,正如我们一样,都生活中故事里,生活中现实中,生活在时间长河之中。”莉莉的结局真相如何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传说广为流布,影响着柏林人的生活。就如故事一开始对康拉德行状的评述一样,莉莉·诺伊斯在这里也成为了一种传说,或者毋宁说成了一种柏林人的精神旨归,成了另一种“德国古老的传统”,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是女性。

  沿着莉莉的故事下来,女性主题的第二乐章就是埃尔西和泊梅的故事。一个做着皮肉生意女子,在遇到专心为她作裸体画却为人正直举止得体的弗雷德里克时,竟产生了特殊情愫:“慢慢地,埃尔西开始向一个男人诉说真实的她”。她向弗雷德里克倾诉自己的悲伤、愤慨,她会当着他的面哭泣。而弗雷德里克则以埃尔西为原型雕塑了一尊胜利女神,一种“幻象的力量”,却饱受人们推崇。紧接着,在泊梅的小说迷失少女日记》里,再次提到了埃尔西。这部小说是要给当时“弥漫于柏林的性开放热潮泼点冷水”,主人公瑟米尔兼具埃尔西和泊梅的特点,其间涉及了爱情的纯洁与天真。埃尔西不相信爱情能具有拯救的力量,认为小说过于浪漫主义,而泊梅则希望强调“人类善良本性救赎力量”。结果,小说恰恰因其天真幼稚爱情故事而大获成功。泊梅声讨道:“这个世界属于男人,我们女人只是男人达到某个目的手段而已”。麦克林显然对此感同身受,愤慨有加。他接着写道:“小说中轻描淡写的日常琐事,毫无意义,或者说看似毫无意义,却真实地涉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本日记究竟真实还是虚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给柏林带来变化”。这种表述显然言近旨远,意味深长

  事实上,泊梅的故事不过是乍现的灵光,世界转瞬倒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哈伯的威廉大帝研究所,通向了臭名昭著的纳粹时期,通向了壁垒森严的柏林墙。我们能在其中找到《意志的胜利》的导演里芬斯塔尔、纳粹元首希特勒及其重臣戈培尔、柏林墙的修建者沃纳,等等。从遥远的几个世纪前吹来的死神之风,仍然飘散在柏林城市的上空,处处是死尸的气息,尽管出现过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的名字,然而这些都只不过是吉光片羽。诚如故事一开始奠定的基调,一侧是驱散不开的权力的迷雾,一侧是伺机而出的艺术的激情。古老的柏林,走过几个世纪,依然不断重复着他古老而刻板的故事。尽管在序幕中,麦克林不止一次地提到“柏林,却总是变化无常”。然而,这种“变化无常”却总是以现实权力的幻觉与虚构艺术的真实之间的博弈为常态的。非此,我们或许也就无法理解何以麦克林要在书写泊梅的那一章中感叹道:“重要的是它给柏林带来变化”!

  然而,走过了五个世纪的柏林,终究迎来了改变,那些逝去的“男人、女人以及无数默默无闻的人”或许能够以另一种方式“生还”。在故事的最后,麦克林仍然给了柏林这座城市一个光明的尾声。在最后一章《伊尔丝·菲利普斯,在另一个柏林》中,作者记录下一名男画家的一段话:“他们,我指的是那些纳粹党卫军、集中营的看守,甚至包括那些看守柏林墙的卫兵,与我们是一样的。如果真的不同,我想那才是更糟糕的。如果我们是他们,身处他们的时代,我们不会与他们有什么不同。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认为德国人有可能再度成为纳粹或者共产主义者。如今的德国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了,它的身份已经被那些灾难深重的事件永远重塑了。但是,这些在今天看来如此恐怖的事件,我们,他们,我,都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不忘历史、缅怀历史,所采用的方式是在灾难深重的事件中被重塑。此间被重塑的不只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面对自己国家、民族历史时的态度,即面对自身存在的态度。

  麦克林继而以饱蘸深情的笔调写道:“现代德国正以一种勇敢、谦卑、感人的方式对自身进行民族心理剖析。这一痛苦的进程在德国显而易见,我们可以从柏林的大屠杀纪念碑,犹太人博物馆,斯塔西先前的霍恩施豪森监狱以及威廉大帝纪念教堂的焦黑墙壁——教堂于1943年被盟军的炸弹摧毁——体会到这一进程。……最明显的例子就体现于‘绊脚石’纪念碑上。‘绊脚石’纪念碑或许是德国历史上数量最多的纪念碑。大约有四万个铜质的‘绊脚石’纪念碑分布在五百座城镇的大石块中。这些纪念碑上镌刻着纳粹期间受害者的名字。”作者说“此次进程的核心思想是弗洛伊德的观点:所有被抑制的(或者至少没有说出来的)情感,除非将其公之于众,否则将会像毒疮一样溃烂”。是的,那些曾经打下了“传说”的烙印而被印刻在人们内心的“德国古老的传统”,曾为遮天蔽日的强权所抑制,今日正成为一种新的传统而萌生。那些古老的权力幻象、政治的幻觉则随同死神权柄受到质疑和挑战而渐趋偃蹇。那些逝去的“男人、女人以及无数默默无闻的人”并非随同他们死去的躯壳一般消散于历史的间隙、时间的风烟,他们仍然在“纪念碑”上或人们的心灵深处被镌刻和铭记,以另一种方式生还。这不只是这些人们的生死故事,这也不只是柏林这座城市的生死故事,而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死故事。

  尽管这个关于柏林的故事没有以欧洲经典的现代叙事为城市故事的起源,尽管它也没有选择在这个现代故事里搬演两条不同的演进轨迹,而是将目光投向城市初生时的熹微晨光,更投向这晨光周围无尽的黑暗中,然而,在这个关乎由传统而现代的时空之内的另类故事、关乎死神与生命之间穿越时空的膂力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善与恶的交织,生与死的辩证。我们不但看到了对城市的“憧憬”,也看到了对城市的“憎恨”。在作者草蛇灰线的笔法里,我们更看到了生命曲折往复的可能,我们经历了黑暗,更经历了甦生!

  麦克林说:“为了社会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为了个人的心理健康,过去的残暴行径必须公之于众,必须承认忏悔。这是痊愈的首要条件。”虽然“生者无法看见逝者,逝者也无法触及生者”,但是,“逝者与生者同在”!对历史的追认、缅怀与忏悔,或许是真正能通往“无忧宫”的必由之路。正如作者在本书扉页援引的克里斯塔·沃尔夫的句子所说的那样:“往事并不如烟,甚至从未远去”!我想,或许这就是麦克林此书之于今天生活于城市中的我们所具有的最为重要的意义。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二):柏林记忆的双重书写

  城市的肖像,往往现于写作者的笔端。诸如,伦敦之于狄更斯,巴黎之于波德莱尔,伊斯坦布尔之于帕慕克。那么,柏林呢?

  英国作家罗里·麦克林是柏林这座城市很好的描绘者。他曾经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文学奖等多项奖项,他对于非虚构类社科作品创造性的写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打开一本书,许你一座城。500年城市历史,21位柏林人,1个柏林。”这是《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一书的主题。柏林的历史,一直是这座动荡的城市的背负。不同时段,不同阶层,不同生活,片段化的一个个瞬间,构建了持续的历史联系。

  柏林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城市,这种政治意识必然要渗透在字里行间。这部作品的内核是历史,但麦克林常常采用小说的技法。

  比如,“莉莉·诺伊斯和猫头鹰”。描述19世纪中期一位女工遭受老板欺凌、打胎身死的不幸遭遇。对话、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猫头鹰担当了全能旁观者,整篇文章的语境都是小说化的。还比如,“人民,让我们跳舞吧!”这是全书中主人公唯一没有出现姓名的文章。直接以“女孩”替代。麦克林的用心显而易见,女孩成为一个群体的象征符号,表达柏林墙拆迁之后人民的狂欢心情。单独抽离这些文章,读者很容易认定它们是小说。麦克林把自己对于历史可望而不可即的想象,与现代小说的场景化和叙事方式杂糅在了一起。

  当然,并非所有文章都具有那么强的小说色彩。不然的话,这本书就该划归文学作品而非文化历史。麦克林大概是想换一种方式来说历史,模仿过去时代人们的思维和语言习惯,以细节描摹来打碎大块的历史叙述,就像本雅明所说的,“将它揉碎就像揉碎土块;将它掀起就像掀起土壤”,“必须不惮于一遍又一遍地回到同一件事情之上”。麦克林不忌讳显露自己的主观判断,比如他对玛琳·黛德丽的喜爱,以及对莱尼·里芬斯塔尔的厌恶。这是非常个体化的内在体验,被麦克林指向那些难以被定义,更难以被评判的人和事。

  阅读麦克林的《柏林》,很容易联想起本雅明的《柏林纪事》。这两部作品,一个是历史作品,另一个是文学随笔,很奇异的,它们在精神气韵上具有一致性。

  本雅明不断回味都市街景及与之牵连的生活空间、情感经历、孩童及青年时代的友谊、各种建筑、以及它们投射在他身上的反应。从散纷漫乱的片段闪回中打捞出来的记忆,游荡、放空、盘旋、白日冥想,以及与之亲近、与之反抗、与之颠覆。本雅明说,记忆不能以叙述的方式进行,更不能以报道的方式进行,而应该以最严格意义上的史诗和狂想曲的方式进行。

  麦克林打破了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他所表述的历史,不惟真实,更以直觉、感受烙印痕迹,唤起共情。柏林的建筑和街道、语言和声音、居民和习俗,它与一系列文化思潮的关联,以及它在德意志国家文化乃至欧洲文化中的地位,使它成为一个既本土又特殊,同时也凸显德意志特色和普遍化特征的城市。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遗产,以及欧洲长期分裂战争的后果,赋予柏林——这个德国的首都,以“大德意志”的文化民族空想。不管是否有意为之,德意志哲学浸透民族主义思潮,从而为国家社会主义做准备。麦克林着眼的并非这些历史思想的来源,而是它们进入人们生活之后带来的影响。

  无论是政治大人物腓特烈大帝、戈培尔,或者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大卫·鲍依,或者修建柏林墙的工人迪特尔·沃纳、建造柏林隧道的工程师比尔·哈维,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呢?通过对个体所置身的不同年代柏林的生动再现,麦克林建立了人物和事件之间与时俱进的关系,同时探索历史与叙事、主观与客观、认知与直觉的关系。不同的情感标记是对生命和生活的继续探究,有关柏林的记忆,必然充斥着既是个人也是集体心路历程的痕迹。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三):柏林:一座神秘而又矛盾的城市——《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书评

  柏林:一座神秘而又矛盾的城市——《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书评 当讨论到柏林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地理课本上的德国首都,也不是历史教材上的东德首都,历史高考不及格的我对于发生于冷战期间的三次“柏林危机”以及那道著名的“柏林墙”,更是知之甚少!提到柏林我首先想到的是西门子,是大众,是徕卡,是高精专的德国科技,是严谨刻板的德国性格,是洪堡特,是歌德,是黑格尔,是明明血腥却标注儿童文学作品的格林童话,而对于柏林这个城市,好像又是一无所知,不完整的看了前苏联电影《攻克柏林》及《帝国毁灭》及反映二战时期的一些影片后,方觉一个现代摩登的柏林背后,是硝烟弥漫的历史,读《柏林,一座城的肖像》,更觉如此。 比起世界上其他许多历史名城,柏林的历史或许没有那么漫长,也没有那么多用繁华去装饰的记忆。在罗里•麦克林的笔下,柏林是一座城市的肖像,是一个真实的存在。500年城市历史,21位柏林人,1个柏林。一座城市,犹如一块丰碑,是不会说话的。而这座城市里的人会说话,这座城市里的事也会说话。这本横跨五个世纪的历史文化书籍,犹如一块华丽的织锦,编织着这21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各型各色的人物,从而呈现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柏林历史故事。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尽一个城市的全部,因为人生命的短暂性,注定了我们只能窥见一座城市的一部分。而一本好书,即可以带人窥探城市的局部,也可以带人俯瞰城市历史的全貌。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优美的历史散文,也可以说是一部简洁的人物传记。沉浸在《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的世界里,它将会带我们去开启一场纸上柏林的古今之旅。 麦克林在序幕的开篇中写到,早在十几岁时,他就成了背包客,“游历”了欧洲。他去了艾菲尔铁塔、西班牙广场,也去过爱琴海畔看过璀璨星空,体验海浪呼啸。而他最终来到了柏林这座充满吸引力和不定性的城市。柏林墙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着他。但是麦克林无法找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布林笔下令人感到“心灵震动”的柏林,走进这座城市,他被吸引着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幻想。 初读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的文字,优美的语言,读来如散文般流畅。而精读内容,把自己融入到书中,仿佛自己就站立在柏林的街市,几百年的事件,从体内穿过。从腓特烈大帝到凯绥•珂勒惠支,从莱尼•里芬斯塔尔到约瑟夫•戈培尔,这座城市的哲学艺术之灵与暴力雄心之史在读者面前毕露无遗。 中世纪的民谣诗人康拉德、腓特烈大帝、建筑师申克尔、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电影巨星黛德丽,平凡的织厂女工,版画家珂勒惠支,………。这二十一位柏林中的人物故事,在麦克林的笔下,如小说般迷人精彩,与柏林这一座城市交织在了一起,衬托出真实而宏大的历史叙事。我们通过这些人物走进了柏林,恍惚身在其中,柏林这座城市的声色犬马、白天与黑夜、浪漫与血腥都风驰电掣般从眼前略过。而书中时而丰富多彩,时而动荡不安,时而浪漫风情,时而血雨腥风的柏林,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麦克林关于柏林的想象、沉思、困惑、矛盾,以及他对这座城市的爱与恨。 一个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民族,一座矛盾之城。柏林,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不仅在欧洲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它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柏林是一座不断变化,没有定格的历史城市,更是一座让人产生神秘感又充满向往的城市。在麦克林的笔下,这座神秘而又矛盾的城市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四):柏林的女人们

  对书中所写的与《迷失少女日记》相关的几位女士的故事颇感兴趣,做个小小的记录。

  但是,这本日记究竟是真实还是虚构已经并不重要,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它给柏林乃至德国带来的变化。——《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

  1.

  姓名:埃尔西·赫西

  星座:不详

  职业:女名流

  爱好:在巴黎广场的艺术学院散步。

  特点:目的明确,不在意过程,重视结果。

  技能:用漂亮的眼神和动作来掩饰外表的小缺憾。

  印象最深的人:弗雷德里克·德雷克

  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埃尔西心情放松。有天傍晚两人就交谈起来。弗雷德里克从来没有过问她的过去,所以她主动说她是在瑞典的一个庄园里出生的。“真的吗?”他这样回答。

  她立刻明白,他不相信她。——《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

  她太习惯于每个朝她走来的男人都只不过为了她的身体,她往来于一个又一个已婚男人,而她则从对方身上得到金钱,以及金钱可以买到的一切,用来填满灵魂的空缺。

  这个风情万种的女人,曾经也是一个平民出生,幻想成为舞蹈家,期待与士兵相爱的浪漫少女。这个少女的原名,叫伊丽莎白。

  所以当弗雷德里克·德雷克——这个比他年长两倍的男人出现,并请求拜访她时,埃尔西仍认为,他想要的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

  弗雷德里克很直接地让埃尔西脱掉衣服,然后——开始画画。沉默。四十分钟后,弗雷德里克收拾好画具,给了埃尔西区区十马克,说,下周二同一时间见,如何?

  这大概是她收到的最少的酬劳了。然而,面对这个心无杂念的男人,她答应了,并开始期待这样的来访。

  胜利像的姿势,让埃尔西想起那一个又一个的周二午后。弗雷德里克为她带来支撑的框架,让她摆好合适的姿势,或是穿上连衣裙。

  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国王广场的就职典礼上。她和另一个男人站在人群之中,看见俾斯麦和他握手,远远地,就像她从未期盼过,那双优雅画画的手会来搂住她的腰。

  不久后,她遇见了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女人。

  2.

  姓名:玛格丽特·泊梅

  星座:金牛座

  职业:作家

  婚姻:离异

  爱好:户外写作

  弱点:女儿

  技能:给作品人物起名毫无压力。

  重要物品:笔记本。上有成百上千个名字,大多数从墓碑上搜集而来。

  采访过的人:埃尔西·赫西

  “柏林并非处处动人可爱。”泊梅写道。她的话不仅揭示出柏林不为人知的弱点,还道出了德国普遍存在的双重标准。“至少总有一扇门为男人们敞开着。”她愤愤不平地宣泄道,“男人的一生,不会像我们女人那样,一失足就毁掉一生。”——《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

  这位少女,迷失在文字里。

  与埃尔西见面的时候,她已经离婚,独自带着女儿。她此时的作品还都只是些粗制滥造的平庸之作,生活勉强糊口。她爱她的女儿,却又怨恨孩子束缚了她,怨恨她曾对婚姻抱有期望,怨恨“做一个职业女性和单身母亲是何等的艰难”。

  这一次,玛格丽特为她的女主瑟米安添上埃尔西的灵魂,为她配置各种各样的配角,让她历经磨难。所以,当这本日记完结之时,日记的主角,从名字到结局,早已脱离了埃尔西原型的模样。

  而这位作者,为自己套上“编辑”的外衣,坚持称这本日记就是主角的真实日记。不过,真实也好,虚构也好,都不妨碍这本书加入畅销书的行列,并出现在银幕上。

  3.

  姓名:瑟米安

  星座:不详

  职业:“外语老师”

  婚姻:与一名爱她的医生结婚

  技能:会英语、法语、俄罗斯语和意大利语等多门外语

  讨厌的人:一位比她大三十三岁的鳏夫伯爵,富有但充满偏见。他轻视瑟米安的想法与观点,让瑟米安怒不可遏。

  做过最疯狂的事:用十次肉体接触,换取一张墓地的地契——她喜欢那块墓地。

  瑟米安,本是一种叫“百里香”的草药,它十分纯净,古人认为它可以赋予人勇气。瑟米安拥有这份勇气。

  还是少女的瑟米安,被强奸后怀孕了。为掩人耳目,她的父亲想方设法将孩子卖给了一户富裕人家。瑟米安只能痛苦地远远观望自己的孩子,这时她明白了——

  “其实在我的生活中要为一事而抗争。我必须富有,有钱了,我就能要回孩子,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

  作者泊梅给予这个勇敢的女孩一个幸福的结局。

  经历无数的男人后,一个皮肤黝黑的陌生人出现在她面前,而她也最终停驻在这个处处为他着想的医生身旁。

  埃尔西说:我可不喜欢这些浪漫主义色彩。

  玛格丽特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无论是在书本里,还是在舞台上或是在银幕上,她们变成性解放的典型,成为这个玩世不恭、桀骜不驯的首都的化身。通过她们,通过她们的画像,妇女们开始明白,在新纪元之初,她们不一定非得是天使或妓女,女儿或妻子。相反,她们是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完全可以积极地表达她们的欲望。——《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

  在《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里,我们完整地看到了这本日记的模样,看到了德国新纪元之初女人们的模样,也看到了德国的模样。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五):珍贵的历史内文插图

  用影像记录的柏林城历史,将书中插图汇集于此。

  请叫我雷锋。

  细节源自1469年柏林圣玛利亚教堂里的《死亡之舞》壁画。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六):一座城市的历史:《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书评

  一座城市的历史:《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书评

  柏林,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不仅在欧洲历史上,在世界历史上,它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是一座经历饿了血雨腥风、风驰电掣、声色犬马、浪漫的城市,是一座不断变化,没有定格的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城市,更是一座让人产生神秘感又充满向往的城市。

  麦克林的《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这本书通过21位柏林人的故事,为我们绘制了这座城市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仿凡尔赛宫建造“无忧宫”之前的三个世纪直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间的一幅幅肖像。这本书故事丰富,书写细腻,是历史书里堪称优美的城市写作,是城市写作中的简洁人物传记。从腓特烈大帝到凯绥·珂勒惠支,从莱尼·里芬斯塔尔到约瑟夫·戈培尔,这个城市的哲学艺术之灵与暴力雄心之史在读者面前展露无遗。

  麦克林从十几岁就开始游历欧洲,曾一次又一次被柏林吸引,最终来到了柏林这座充满吸引力和不定性的城市。然而走进这座城市后,麦克林被深深地吸引的同时又让他产生了更多的幻想。对于这座城市,麦克林的内心是充满热爱又充满困惑的。整本书就是一部有关柏林的非凡的历史著述,将幻想与历史、事实与民俗交织融合在一起,通过哪些与柏林有关的鲜活的历史人物记忆城市中的碎片,带着我们读者走进了这座欧洲最重要的经济文化城市之一的柏林。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月历史人物之间彼此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这座曾经被世界认为生产过罪恶的国家的首都,也曾经有过那么多的浪漫,这座曾经充满战火的城市,也有过迷人的故事。中世纪的民谣诗人、电影巨星、纳粹党人等等,都与这部书中柏林这座城市息息相关。让这部书既像是一部叙述柏林这座城市所经历的血雨腥风与浪漫风情,又像是一本讲述因历史上的这些人物而存在的柏林的故事。

  从书中可以看出来,麦克林是一位具有非常敏锐洞察力的、具有丰厚学识的作家。我每年通过他的非虚构性的这一创造性的的写法,感受到了麦克林优美的文笔和扎实的学识。

  这本书中的康拉德、科林、玛格丽特、贝尔托、大卫.鲍勃等等二十一位与柏林有关的人物被麦克林与柏林这一座城市交织到了一起。我们通过这些人物走进了柏林,恍惚身在其中,感受到柏林这座城市时而丰富多彩,时而动荡不安,时而浪漫风情,时而血雨腥风……从书中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麦克林关于柏林的想象、沉思、困惑以及对这座城市的爱恨交加。

  麦克林的语言艺术优美,每一件事每一位人物在他的笔下都活灵活现,让我们读者似乎就看得见,摸得着。就如播放电影一般,一个个人物、一幕幕场景从眼前掠过,使我们对柏林这座城市有了深刻的印象和了解。一座城市,二十一位柏林人,诠释了柏林这座矛盾之城!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七):时间沉淀的柏林

  柏林,德国的首都,有着800多年的历史,它曾辉煌无比,也受着灰暗、悲痛。《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将带着我们回到那历经百年沧桑的柏林。

  作者罗里·麦克林,曾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文学奖等,代表作《斯大林的鼻子》、《巨龙之下》。本书主要通过二十一位鲜活的人物故事,传达着柏林的历史变化,文化的特征。在写作风格上,以时间发展作为主轴,用写实的故事,结合不同的文艺元素、社会的现状,诉说着柏林历史的变迁。同时,书中在每个故事前都有一副图像,柏林的标志建筑,引出背后的真实事件。

  在内容上,《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包含着战争、电影、文学等多方面的领域。如《玫瑰人生》,主人公黛德丽,导演斯登堡在《蓝天使》中成就了她,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有所作为,可惜二战使她定居美国,她看到了千疮百孔的柏林。再次回到这里,她受到柏林人的不理解、辱骂,当她最后一次演出结束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声音不仅仅是代表她自己,而是代表着所有远在他乡的柏林人的心声,他们心系家园,却永远回不去。作者把电影事业与战争相结合,通过黛德丽的传奇人生,传达出更多群体对战争的理解、对回家的渴望。

  在二十一个人物故事中,有些表现着柏林人的执着与自由。《康拉德·冯·科林和真爱》,康拉德追随了父亲的脚步,倔强、执着,与不公正的斗争。最终的结果虽是悲剧,但他们的故事会一直流传。有些却标志着柏林带来人类的灾难。《弗里茨·哈伯和<恶魔的地理位置>》,我看到了一位愚忠的科学家,一直盲目效力于纳粹德国的哈伯,给人类留下了永远的创伤,他的发现延续到了多个领域,最可怕的杀虫剂让大约四百万人失去了生命。有些传递着柏林历史的转折点。《迪特尔·沃纳,修建柏林墙的人》、《人民,让我们跳舞吧!》,正描绘了关于柏林墙的建立与倒塌,东西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作者讲述了迪特尔·沃纳的成长经历,苏联与纳粹的战争历史;同时用“男孩”、“女孩”代替着柏林人在墙倒塌之后的高兴,自由,对未来新的向往。

  书中有两篇文章让我敬佩与伤感。《科林·奥尔巴尼和演员们》,我敬佩奥尔巴尼,经历着欧洲三十年战争的洗礼,他的梦想破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柏林陷入奥地利的魔抓,他苟延残喘地活下来,却忍受不了冷漠的士兵无情地糟蹋普通的人们,最后他选择斗争。《莉莉·诺伊斯和猫头鹰》,我同情莉莉,军工厂里普通的女工,她的人生充满着悲剧,却逃不开阴沉冷漠的柏林,遭人摒弃,流落街头。她坚强着活着,用谎言支撑自己,却最终死亡。我感受了柏林的寒冰,给不了贫苦人们一些的温暖。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回顾着柏林的沧桑,纪念着每一阶段人们的故事。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八):你是时空叠加中最鲜活的柏林印象

  岁月在四季的轮回中静静远去,生活在越来越快的节奏中运转,柏林却一如既往的带着沉沉的景致与文化停在那里……

  柏林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它不仅是德国的首都,更是欧洲极为关键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然而许多的人或许和我一样,对它的认知还停留于那浮光掠影的一瞬。对它的留存只是视觉印象上的印记,翻看暖书《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带给你的将是刻画于时空叠加中的一座城市的内心最鲜活、最写实的“肖像画”。

  为更为细致真实的勾勒柏林的全貌,作者罗里•麦克林数次前往柏林,最终因对“她”的痴迷而定居如此。他的书写横跨五个世纪,将他对于柏林所激发的想象、沉思、崇敬、困惑,以及夹杂着对这座城市爱恨交加得情感渗透其中。完美的将历史、事实和民俗编织在一起……犹如一块华丽的织锦,编织着21位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物,以此带出这座城市的叙事。寻着穿梭于柏林的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的生活轨迹来刻画这座城市的面貌。漫步柏林,若隐若现的车辙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轨迹,古老的城市承载过太多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历史的沉浮中渐渐修炼出淡定超然的城市品格。

  行进中的“她”曾如此惊艳的亮相:1928年的柏林,面积相当于24个杜伊斯堡的大小。这里有35个正儿八经的剧场,一个超大的马戏团,啤酒屋大得像火车站,还有四层楼高的葡萄酒会所。这里有七条地铁线,一百个电影院,还有一个卡尔施泰特百货商店。大楼的旁边有一个15米高的灯塔,为飞入滕珀尔霍夫机场的飞机照明。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能碰巧遇到未来主义艺术展、国际探戈大赛,或是为期六天的街头自行车比赛。

  焦灼对峙中的“她”也曾携手向前:1989年拨云见日,东德和西德,又手拉着手,挥舞着烟花棒,一起在柏林墙头欢腾起舞。这一次他们不再是与死神共舞最后的华尔兹,而是为庆祝一个全新的开端。

  ……

  柏林这座城市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城市中的种种,无论是被丢失了的还是需要重塑的,总有新的思想迫不及待地赶来填补空白,让销声匿迹的呼之欲出,将现实与虚幻相联。

  无数变化中的鲜活岁月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层层叠加。500年过去了,这座城市经历了兴盛、战火、革命、风雨、成熟过,衰老过,劫后重生过,那些曾经有过鲜活生命,丰富想象和伟大思想的艺术家、思想家和激进主义者也已经化作永恒的明星,闪烁在柏林的夜空。他们的视野充满了激情和信念,如同寒冬之夜一般给人一种真实的存在感,柏林成就了他们,正如他们造就了柏林,使之从一个极为普通却毫无艺术气息的孤零地区,变身为欧洲的重要都市。

  在柏林,人们将他们的梦想浇筑于石头之中,或者说至少于浇筑于砖块之中,雄伟的建筑前仆后继地拔地而起,以此来编织它的神话。

  在柏林,过去和未来永远相互碰撞,吵吵闹闹地结伴而行,充满乌托邦式的幻想,平凡乏味的摇摆不定,永远处在建构梦想、破灭梦想、保存梦想的进程之中……

  对“她“一往情深”的作家们,静静的观察着柏林的风土人情,收集素材,聆听岁月的慨叹,书写着有关柏林的史诗般的小说。

  每个个体所处的不同时代皆是柏林这座城市的衍变历程,也是不同时代的柏林的生动再现。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一份子,却又在独立的个体里各自远扬。因此他们的记忆便是柏林的记忆,他们所印记的柏林,便是柏林最真实的印记。

  最后想感谢的是那张一直陪伴我阅读,仿似书签功用的手绘明星片的相随,只可惜没有见到那独具匠心的柏林手绘地图,想必拥有“她”的幸运人士会更为直观立体的穿越到那漫步于纸上的历史时代,与当下的历史人物开启一场古今之旅的最美邂逅……

  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古老的城墙上回荡着充满渴望的歌声,用纸做成的旗旛在树枝上迎风招展。柏林带给人们的始终都是时光的停泊,智慧的传承;带给人们的始终都是心灵的归依,灵魂的沉静。那永远处于变化中的鲜活岁月,在时光隧道里带来了远古的清香,带来了心的飞扬。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九):肮脏的柏林,多元的柏林,魅力的柏林。漫漫长河,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游戏,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梦想,还有尊严。

  柏林逾800年历史兴衰沉浮,即使如腓特烈大帝如此英雄盖世,其实依旧是沧海一栗,波澜不兴。但人生于斯长于斯,注定会留下些什么,而作者精挑细选的21个故事,21种人生,放大了他们的点点滴滴,让读者去体验柏林的那闻不着,摸不到的韵味。柏林是一座充满苦难的城市,建成之初,北有强敌瑞典,自身又散发着总监宗教的狂热,和乱世之下的任何人一样,柏林人居无定所,朝朝夕夕都处于生死边缘。后来普鲁士崛起了,腓特烈惊才绝艳,让霍亨索伦名扬欧罗巴,民众好像迎来了好时光,却又因为历史的惯性,再度被拉入延绵不绝的战争之中。那又如何?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游戏,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梦想,当然还有尊严。世道不公,于是莉莉决定以最美的姿态终结自己的一生,风雨飘摇,拉特瑙却不顾自身安危,依旧为行将就木的魏瑪续命。丧子之痛,珂勒惠支寄情画作,表述心中的愤懑和不解。忍辱负重,黛德丽顶着叛徒的骂名奔波无前线,反对着误入歧途的祖国。即使是里芬斯塔尔,戈培尔,在现在看来他们错的很离谱,但是他们依旧是遵循着自己的信念在做的,只是恰好命运弄人,他们生在了那个时代。柏林,是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柏林是座肮脏的城市,血腥暴力,黑暗晦涩。柏林也是座多元的城市,民族交融,浑然一体。去过柏林的人,看了此书,更加的通达,没去过柏林的人,看完此书,按图索骥,则更不虚此行。

  《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后感(十):求一代大帝腓特烈的心理阴影面积

  作为自high型人格,我把第三章换了个人称写了下……

  --------------------------------------------

  我是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不只是德国,更是欧洲历史上响当当的军事家。你看我英姿飒爽、气宇轩昂。关于我的生平,请大家自行维基度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