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而有罪》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而有罪》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6 21: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而有罪》的读后感10篇

  《生而有罪》是一本由[奥] 彼得·西施罗夫斯基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而有罪》读后感(一):天生的“局外人

  彼得·西施罗夫斯基的《生而有罪》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因为其作者与其书写的对象均为传统意义上被争议的“边缘人”,却是互为悖论的两个族群。作者身为一位生活在“他者”(纳粹及后裔)之间的犹太移民,对多名曾经深伤过犹太民族的纳粹后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努力抛开成见,以相对公允的姿态公布了其中14段访谈实录集结成书,反思历史,关照现实

  西施罗夫斯基对于“沉默”极为敏感,他认为“行凶作恶者的最大失败,就在于他们不能为历史作证”,如作者所言:“行凶者的沉默可以制造一座时间坟墓”,这种寡言少语的阴森家庭氛围,“构成了纳粹子女个人历史的基调”,他们不仅是社会的局外人,也是家中的“局外人”,无法介入真正的家庭历史。父母无法面对真实自己,陷入于一种近乎悲情偏执之中,不愿承认错误,进而不愿回忆往事

  作为纳粹参与者父母的沉默,同时使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也关闭了心门,导致接受访谈的后裔虽然对父辈或祖辈所为态度不一,但几乎均陷入于封闭自我的处境。作为“拼爹”时代负分的一代,相比狂热与憎恨,他们最期望重新开始。在《生而有罪》中记录案例里,很多被访谈者均直言自己对父母的隔阂:“你能想象有这样一个父亲感觉嘛?就好像面对一幅现代非写实绘画,你看来看去,觉得弄清了它的形状,但又无法理解它的含义。”同时,沉默的父辈即使在逝去之后,仍将阴影笼罩于后代之上,成为其进入正常家庭生活的阻碍:“只要我们活着,他的命运就会伴随着我们,虽然他早已死去,今后也不会活过来”。那种无法割去的联系,大抵可以用张爱玲的那句:“现在他们正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到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得以异曲同工解释荣耀罪恶,皆顺着血脉长久地绵延。

  在纳粹后代之中,“凶手的孩子”是一张天生且难以脱下的面具,将他们排斥于正常之外,成为处境尴尬的“局外人”,甚至得不到犹太民族所获得的同情。在访谈中,读到的更多关键词懦弱、自弃型的反叛,是一种“这个世界不是我的世界”之绝望,以及身世的不可承受之重。军人家庭的荣耀与体面荡然无存,只能龟缩于命运之后,唯唯诺诺度过一生

  西施罗夫斯基的《生而有罪》中的访谈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难免略有琐碎,但其尽可能抛开成见去客观呈现一群局外人的生活状态,则足以令人尊敬。

  《生而有罪》读后感(二):有罪者已经有过机会忏悔,应该给有罪者的后代——无罪者一个机会重新生

  买这本书的吸引点就是想知道一个犹太人受害者后代如何看待害人者纳粹的后代,我以为是两代后人都能卸下重任,上一辈的恩怨他们已经解决,而且很明确的纳粹被惩罚,大家都认同犹太人受的灾难(和我们国家日军侵略不同,日军有一些还不承认自己的罪行)看完此书,我对自己的幻想有些失望,作者没有卸下仇恨包袱,还沉浸在自己是受害者的角色中(然而他并没有真正直接的受到迫害),在最后的后记里还是在怨恨纳粹的后代,为什么不和家人清楚,为什么不决裂,咄咄逼人的攻势,让我觉得,他写这本书和随便一个人写并没有区别,甚至他写的更糟糕,因为不够客观。

  但是纳粹后代的自述,让我看到了不同家庭环境下,此事对孩子们成长影响,我认为他们没有必要为上一辈的恩怨背一辈子的锅,虽然他们为此感到焦虑,我们一些人却认为是应该的。

  如同书里所说,没有对害人者作出仇恨,没有对受害者做出怜悯,那你也就成了害人者,这种思想让大家不得不去贬低自我。

  《生而有罪》读后感(三):似乎注定被吞没、却如钢钉扎入心底

  翻开这本书,就开启了前所未有阅读体验关键词是“纳粹,子女”,但这并不是理所当然标签。在大背景下,他们的故事几乎注定被历史政治军事种族洪流吞没,事实上却如颗颗钢钉扎入我的心底。他们似乎注定带着回避或逃避或扭曲的心态承载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而这一切也可能仅仅是出于我们善意固执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臆测。几篇过后,我看到了超乎预料的情绪多样性——那根本不是非此即彼的正邪较量,没有强烈文学渲染,那都是真实的个体,要么保持缄默、要么是立场鲜明的态度。然而不同的故事之所以被收录在同一本书里,它们一定拥有某种共同点,在我看来是这样的:这是一群拥有特殊家庭出身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满意各自当前的状态,那种整体审慎态度、谈吐水准独立思考表达能力等,都反映了一个社会相对成熟的状态。他们提供的不只是纳粹子女们如何面对这个话题,而且完全可以铺展开来,针对更大更普遍主题,提供给我们所有人一些非常宝贵思路:如何面对原生家庭、个人的身份定位、成长与潜意识亲密关系与新生家庭、深入社会公共事务……真实、勇敢、准确而且多边的呈现,是胜过一切的馈赠

  《生而有罪》读后感(四):我可以选择我的父母

  首先,这本书我打三四星之间。因为内容适合对二战了解,对战后有反思的人,不适合入门。只是14篇纯访谈记录,你只能通过每个人的语言感受,关键是被采访的这群人自己都是迷惘的一代 !所以受访者的经历是他们人生摸索的过程

  书籍内容不算沉重,我每看一份就在想“如果是我我会怎样”,我不会像一个负罪者一样自怨自艾渴望孤独终老,因为我知道父母不是子女可以选择的。我为什么要恨我的父母,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出生是年代吗?不能。如果他们可以放下过去,以现在的姿态去关怀照顾你去爱你,作为战后的一代,你为什么还要去质问指责他们?把这些事交给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好了。

  如果他们依旧教条冷漠没有爱心,就像西比勒的父母(动不动就打骂子女)或者依旧高歌种族主义,我认为你应该坚强,在新时代明辨历史与当下 。血战钢锯岭里的德斯蒙斯,他父亲是个被战争击垮的一战老兵,可他却成为了一个奋战在前线的勇者。

  你可以做好自己,而不是指责父母,既然希特勒当时可以用演讲骗过张伯伦骗过西班牙领袖,你的父母在当时只是一位爱国年轻人,以为普通年轻人,你有什么权利要求他们在当时就预测到德国将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预测到第三帝国会失败?你没有这个权利,就算是你自己你也做不到。

  就像现在老一辈经历过文革中国人。如果爷爷辈和父辈人隐瞒了自己当时的经历,他们的子孙是不是也应该当面质问自己的父辈有没有在当时合伙逼死过某个贫苦的老文人,有没有欺压过某个别认为成分不好家的孩子?然后再强势与父辈决裂?按作者的思路,新一代德国人应该决裂,否则将成为法西斯思想的新一代滋生地,那我们呢?新一代左倾动乱的滋生地吗。

  后天就要考有机化学了,我现在还是在写这个。因为生气,第一次看书这么生气。看到作者与赫伯特的第一次电话谈话,作者有什么资格为赫伯特不责难他的父亲而气愤?作者直说:你父亲等人杀害了我的祖母…我恨他们…你为什么不当面指出他是杀人犯…?EXM!!!废话了半天,还是回到了犹太人对第三帝国遗民的谴责!你之前的白莲花形象呢?真是搞笑,要是我一定会骂死你的。作为受害者真是光荣啊呵呵呵呵。

  你就应该在以色列租个农场种种柑橘,雇几个个巴勒斯坦佣人,天天坐在咖啡厅里,心情好就念念圣经过去心情不好就谴责巴勒斯坦人。

  作者在后记中,直言不讳:我希望成为新的民主派的德国青年与他们的父母决裂…如果你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你会真的这样做吗,不一定吧!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价值观未来方式,你话里话外还是认为自己是世界观方法论最正确

  作者的书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除了奥地利,作者对此吃惊不已,为什么每个国家都要对你的书大肆宣传呢?真是前几个国家太给你脸了,人家不宣传到还奇怪了。

  《生而有罪》读后感(五):无题

  世界无天生的善,也无天生的恶,所谓善恶,大约只是被教导出来的。小儿看似天真,反而容易残忍,因为还做不到感同身受。就算是成年人,在全民精神浪潮中,也无法保留自身的意识独立。读完这本书,我看到这种悲哀,深入骨髓。 书中做过纳粹的父母,无一例外,都在掩饰自己在战争期间所做过的一切。很多拒绝承认自己曾在前线,屠杀无辜的犹太人。大部分坚定的认为其他民族就是劣等民族,都应该被消灭掉。他们可能表面看上去很温和,但内心仍旧冷酷。有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叫“责任分散”,即如果一个人遇害,旁边围观的人越多,大家就越冷漠,越不会出手相救,因为大家都在想别人可能会出手。这群曾经犯过“反人类罪”的人们,为了逃避内心的谴责,只是一味的说服自己: 我只是个小人物,我左右不了时局,上面有任务我就执行,不是我的责任啊。我猜想一开始有人想过拒绝,但是人们都说这是对的,那就是对的吧。人们攻破巴士底狱的时候,那个厨子本只想凑热闹,但人们说,你拿起屠刀吧,我们来革命,于是他举刀砍下了监狱长的头。如此脆弱人性地狱空荡荡,魔鬼人间。煽动者可怕普通人更可怕。无法独立思考,没有坚定的信念的人,转眼可能就会变成魔鬼的镰刀。 纳粹子女,仿佛带着原罪出生。父母看似普通人,其实却是杀人犯。他们无法和父母和解,因为他们从不谈论此事,也不想为此道歉。“在父母面前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在犹太人面前觉得自己是罪犯”,书中一个人的说法大概能总结他们的处境。很多人最后成为了社会主义者,或者和犹太人结婚。大约是想逃离原生家庭吧,想证明自己和父母不一样,是符合这个世界所认为的正确的认知的。 我尝试设身处地。假设我是纳粹子女,虽然父母可能冷漠,但对我是合格的父母。他们是罪人,我该如何对待他们?是一次次的质问,期望听到忏悔?还是假装一切不曾发生?如果他们不觉得悔恨,又该怎么办?无解。我宁愿自己一无所知。我害怕真相。 很悲伤。人是一种一直在寻求意义的生物。纳粹子女最大的问题,我认为是无法认同自己的根。虽说父母怎样无法代表子女也会怎样,但是总是会有些自卑。一个杀人犯的孩子,于一个普通人的孩子,总是要更敏感,更容易胆怯愤怒。人们的恶意揣测会多于善意推断,犯错之后会被说“就知道你会是这样的,毕竟你有着这样的父母”。前一段看《二十二》,一个人,就是因为自己是日本人留下的孩子,一辈子单身。其实那又如何,他在中国出生,在中国长大,他就是中国人啊。人们的偏见,比任何物理伤害都更伤人。 一次战争,毁掉的不只是一代人。虽然俗套,还是衷心希望,世界和平

  《生而有罪》读后感(六):纳粹的孩子,第三种审判

  什么是纳粹?为什么会有纳粹?是个别人发疯?还是极端集体理性

  每个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很正常。集体的理性会不会有限呢?按照这本小书来说,这集体的理性是有限的,那么这个人类还有谁是可靠的呢? 作为战败国的纳粹的孩子,是值得同情的,他们的反省已经过度了。作为国家体系的纳粹的孩子,已经成为常态,他们已经成为一种压制的形态。作为思想意识的纳粹的孩子,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地球人的基因,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改造的人种。

  第一层是战败国家人民的孩子,所以在小说里反省了,就是这帮子人,胜利者是不怕不受谴责的,阅兵也是没有份儿的,只有反思大屠杀,只有不断的忏悔,如果你不忏悔,你就是历史反革命,东方有一个日本,西方有一个德国,永远是要收集背着这个历史的负担

  第二层纳粹的孩子,是在于极端的资本,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决定一切,或者在中国的语境下叫做市场化。是一种,非常严密的体系和机制,这套机制在信息时代,就是大数据,就是手机控制,就是网络控制,就是信息洗脑,从这点来说,从来很少有反思,在美国乔姆斯基的粉丝是没有人听的。在美国斯诺登是叛国者,阿桑奇也要被追杀,从这个角度而言,纳粹的孩子已经成功地,掌控了这个世界的,政权高地,这个世界的国家机器的高地,看不出来,有任何的反思。反而洋洋自得,标榜自由主义,所谓文明冲突,所谓要消灭邪恶轴心,在中国的呼应,就是狼图腾这样的书,这样的思想,这样的企业管理,要求一切服从,要一切只听老大哥的,这就是法西斯复活,在全世界的复活,全世界反全球化,反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在反纳粹。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这样 第三层纳粹的根源,是在于卢梭。从思想根源上而言,纳粹的根源是在于卢梭,在于极端的理性主义。如果说纳粹的孩子有什么负罪感的话,更多的是来自于战败,而不是对于理性的反思,相反,这个世界的理性,逐渐用控制到了这个世界,达到了纳粹所不及的程度,所谓大数据,所谓,信息时代,所谓网络工具,连斯诺登也不能容下,阿桑奇也不能放过,纳粹的孩子?今天正掌握着政权和国家机器,所以如果真要进行反思,就要反思人类的伦理道德,究竟是要卢梭,还是要康德。如果需要反省大锤的话,更应该用纯粹理性批判。 今天横行欧洲的,中东难民?难道不是极端理性的受害者吗?今天动辄,必称的革命,那也是纳粹的受害者。想理解纳粹,必须要理解,1789年发生了什么?1918年发生了什么?1945年发生了什么?这或许就是一些关键点。从思想上去魅,摆脱纳粹的孩子,摆脱纳粹的影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相当于在黑客帝国里面,你要摆脱母体一样,谁摆脱谁就是发疯了,纳粹,还会长期存在,因为它是现代性的一部分,只不过它在思想根源上,已经深深地植入到了每个人的脑海里,比如,你相信进化论吗?你相信物竞天择吗?你相信所谓的自由吗?这本书,感写到这个份儿上,估计就出不来了。

  《生而有罪》读后感(七):这一次,我想遗忘

  如果我的父母是杀人犯 是刽子手 是历史的罪人 是别人口中生生讨伐的坏蛋

  那么 我想 我大概宁愿被人遗忘

  战争的残酷以及无情与人性的冷漠我不想再说

  前段时间看《沃伦》的时候,画面给我的震撼一度让我觉得这是恐怖片而不是战争片。

  可怜的下一代

  我没有资格去评价说 难道你能劝犹太人,过去就让他过去,现在幸福不就好了?

  但是你能指责纳粹的下一代,说他有是残忍的,也是狗娘养的?

  都不公平。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度很压抑。我在想象,如果我的父母是纳粹 ,我会怎么办。

  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的做法大概是:逃避。

  不是逃避那段历史,只是逃避再去回忆他,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牵出一个个问题

  在那年代 他们不是被人杀就是要去杀别人 谁不想活

  谁在第一次拿刀拿枪 结束另一个生命的时候 手没有颤抖

  只是到后来 都麻木了吧

  我相信 人性本善

  谁不想单纯的幸福

  就算他们是纳粹 是别人口中的辣鸡

  可他们是我的父母 生我养我的父母

  如果可能 我相信他们每一个都想去忏悔那段历史

  我不会去为父母开脱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 但是我也不愿这些东西背负他们一辈子

  更不想这些成为我身上的标签

  我 并不是 生而有罪

  在前言中 作者说很多人都拒绝了他的采访 其实我想说 如果是我 可能是我这样

  回忆太痛苦 给我们一丝可以逃避的空间不好吗

  对不起 犹太人

  历史给了你们道歉 我也感到痛心

  但是 我真的只想跟我的父母好好在一起

  这片文章谈不上任何的读后感 就是自己的碎碎念

  虽不是世界小姐 但梦想真的就是 :世界和平。口可 口可 。

  《生而有罪》读后感(八):纳粹子女:难以承受的罪恶之重

  战争之后,受害者视角常常会成为人们重申正义、弥合伤痕的一种方式。提及德国纳粹,提及二战,我们脑中常浮现出的是《安妮日记》、《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这些描述犹太人悲惨遭遇的作品。关注受害者的遭遇,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然而在战后的德国,有一群人的心理状态却鲜有人关注:他们并没有什么罪行,却生来就背负着沉重的罪责感。他们注定要与父母、周遭和历史进行一番撕裂和重组,因为他们是纳粹的子女。

  从对父母的罪行一无所知到逐渐了解,这些纳粹子女经历了哪些质疑、纠结的心理历程?在拒绝背弃父母和探求事实真相之间,他们又做出了哪些出人意料的抉择?在战后很久的时间,这些都少有人关心。而这次,是一名犹太人,跨过“政治正确”藩篱,带我们走进这些人的内心。

  在《生而有罪》这本书中,作者彼得·西施罗夫斯基采访了14位纳粹子女,他们的父辈有的是战时的名人,有的只是普通人,可是他们内心却经历着同样的挣扎。也许这时,只有一位犹太人所做的访谈才能让大家放下指责和执念,心平气和地去了解这些被忽略甚至鄙视的“内疚一代”。

  对许多纳粹子女来说,他们的童年与别人并无多少不同。他们也会在放学后同父母一起吃饭,在星期日出门散步,在家里一起度过圣诞节。可是总有一天,一座座时间坟墓要被打开。从此,罪责感将不可避免地伴随他们一生。

  13岁的安娜第一次知道父亲往日的罪行,是受害者对父亲提出指控之后。在此之前,法西斯、纳粹、迫害犹太人这些词汇从未在家里被提起。当父亲被判无罪后,安娜开始激动甚至恼怒地问母亲:父亲为什么受审,他做了些什么,谁在控告他,为什么要控告他。而母亲并不会把一切都告诉她。

  作为两代之间中间人的苏珊娜则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才知道了父亲的罪行。此前,她天真地相信父亲的所有断言,也从未怀疑过他可能是罪人之一。直到儿子的调查证明父亲在撒谎和掩饰之后,她才发现自己被告知的一切,“可能只是半真半假,也可能全属扭曲”。

  在打开了一个缺口之后,那些不堪的历史就像海水中带有腥味的血迹,让这些子女不得不像鲨鱼一样寻味而来,冷酷地直视着自己父母的所作所为。于是在本该崇拜父母的年纪,很多纳粹子女却开始了对父母的猜疑和冲突。

  现在如此胆小怕事的父母,怎么会是曾经耀武扬威的纳粹分子?莫尼卡就提到,自己的父亲战后一直躲躲闪闪,甚至要假装是自己亲生孩子的舅舅。英格博格一直希望父亲说出哪怕一句后悔的话,可父亲却坚持不想攻击自己年轻时的信仰。

  纳粹分子的沉默和下一代人的疑虑,成为让两代人逐渐疏离的巨大力量。实际上,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这些纳粹子女常常孤立无援。学校的老师常常是被纳粹分子折磨过的共产党人,他们带有偏见的指责只会让这些孩子更加困惑。回到家,父母对过去总是三缄其口,动不动就暴跳如雷。

  因此,在这14人的访谈中,我们看到最多的便是不安,是和解的失败。他们背负着罪恶感,也延续着历史的悲剧。

  他们有的开始了一种逆向歧视,认为犹太人“在各方面都与父亲——政治上幼稚、强迫性洁癖、道德上迟钝、学术上刻板、心胸狭窄——截然相反”。有的想象自己成为杀人犯,“我随便找个什么人,杀了他,然后到警察局自首。那样,一切都会结束。我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为我的父亲赎罪。”有的甚至索性不想要孩子,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讲起祖父,也生怕自己继承了父母的罪恶禀性。

  在这种折磨性的剖析之后,他们可能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站位。有的与父母划清界限,有的则不想背弃父辈,坚持着成王败寇的逻辑。可是不管是反思、决裂还是否认,都再次证明了“生而有罪”这个沉重包袱的存在。正如作者所说的:“本书的题名不是我的主意,它出于我的采访对象。不是我要给这一代人强加罪名,是他们自己感到有罪。”

  傲慢的斯特凡妮在访谈中说道:“要是能选择,我去没输过战争的国家,至少得过去五十年没输过。好歹让我生活在胜利者中间,再不跟这些永远的失败者扎堆儿。”

  面对历史的悲剧,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和反思?二战结束七十多年后,我们仍在思考这个问题。可是事实上,这是个太过空洞的问题。历史不是抽象的,他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命运。如果看看书中14个主人公的访谈,我们就会发现仅仅关注受害者的命运是多么狭隘。

  如果一直用谴责的态度对待纳粹分子,对待他们的子女,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罪恶,那么悲剧就绝不会就此结束。事实上,无知、愤恨正是战后德国新法西斯主义抬头的重要原因。

  二战结束了七十二年,很多纳粹子女已然垂垂老矣。如果没有作者的访谈,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面对纳粹子女,人们本该更加关注他们,给他们足够人性的空间去面对和解析那段历史。正如作者在本书后记中所说的:“只有到那时,我们才能认为,德国人,德国新人,与他们的父辈或祖辈真正有所不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