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书的历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书的历史读后感10篇

2018-04-09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书的历史读后感10篇

  《书的历史》是一本由[英]马丁·里昂斯著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的历史》读后感(一):与文明亦步亦趋书籍

  如果你有幸亲身看到那些线条极简、笔法质拙的史前壁画,一定震撼于它的摄人心魄的原始美。人类从非洲走出,跋山涉水,开枝散叶,足迹逐渐遍布全球延续生命之外,表达欲望从未停止,如岩浆喷发一样不可遏止,于是壁画诞生了,于是象形文字诞生了。文字的诞生,催生了书籍的横空出世。虽然这个过程极为漫长,譬如中国最早的书籍—简牍的出现,要到公元前6世纪才定型成熟。随着书籍登上历史舞台人们不再依赖简单的口耳相传,转而凭借书籍无可替代优势,将其应用统治记录、敬神、教育和娱乐。从古到今,书籍承载了人类太多情感,寄托了人类无限情思。书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成长史,一部情感发酵史。

  书籍的从无到有,从点滴到浩瀚,种类繁多,各有专攻,令人眼花缭乱,目接不暇,却很少有一本书对书籍的历史有整体把握和解读。作为书籍历史方面专家,英国作家马丁•里昂斯写了一本名叫《书的历史》的书。它不仅介绍了书的历史,还可以让读者对印刷、出版等与书籍密不可分行业系统了解认识,此外读者可以从中接触到历史上那些有重大影响的书籍的一些不为人知秘密。它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着眼宏观把握与微观涉足,图文并茂,意趣丛生。

  书籍的载体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从最初的泥板、莎草、树皮、竹子,到当下的手持阅读器,其间的历史脉络清晰地呈现给读者。对于古典时代,里昂斯做了客观、准确的概括式介绍,随后着重介绍了“黑暗时代”的中世纪两大创造之一的抄本(另一个是默读)。读者对于抄本也许并不陌生,但对于中世纪抄本的使用范围、书写过程,一定知之甚少。在这本书中,里昂斯给读者再现了抄本从制作到问世的全过程,抄本的出现,解放了读者,改变了阅读方式,相较卷轴而言,方便快捷,同时也便于标记。抄本是在修道院的缮写室里由那些修士完成的,读者可以从书中的插图中对抄写有明晰的了解。书中对那个时代的主要抄本做了简要的介绍。抄本的问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书籍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活字印刷术首先在西欧得到蓬勃发展,而不是早于古登堡的发明4个世纪之久的中国和随后的韩国,恰恰是由市场决定的。在中国和韩国,书籍由于受皇族控制失去了广大市场,导致印刷术的发展滞后于西方。古登堡能够发明印刷机,得力于合伙人的多年资助、社会环境需求以及技术的进步。书中对印刷工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里昂斯甚至注意到了当时书籍人物形象重复使用现象,并给出合理解释。印刷机的出现,也间接导致了印刷语言革命,拉丁文的至尊地位得到了主权国家和新教地区的撼动;印刷社的商标也首次出现在了书籍的末页位置经典读本、寓意画册等书籍样式也出现了。总之,这一时期的书籍和我们今天读到的书籍已极为相似小说的出现,尤其是像《堂吉诃德》这样的小说,极大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虽然这一时期读者数量有所增加,但书籍的春天远未到来。

  法国启蒙运动的到来,不吝是一声春雷。西方的文盲率得到了极大的降低,书籍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阅读书籍成为了多数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里昂斯注意到文盲率的地区性不平衡性,男女比率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与社会地位和城市水平联系。他同时也注意到了即使文盲也有机会接触书籍,即聆听别人的朗读来获取知识。扫盲的成果就是书籍越来越普及,这一时期图书市场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开本的变化、租书店的出现,书籍的再版为出版商带来空前的利润,甚至预售这样的手段适时出现了,书店也逐渐成熟。市场决定了未来,这些变化无一不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出现的。

  狄德罗的《百科全书》的出版,使得百科全书作为一种图书样式被固定下来,受到后世的模仿。书籍的艺术化,不仅体现在外观,也注重内容,罗马体和哥特体之争就是一例。

  版权纠纷和知识产权的建立,是书籍发展中的插曲,却对于书籍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流行故事小册子、历书、畅销书的出现,也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促进了出版商的崛起。

  书中对出版商有介绍可说是全景式的扫描,出版商的敏锐视角,市场的定位开发,版权和版税的利益攫取,都促进了书店和各类图书图书馆的兴起。购买书籍和借阅书籍并行不悖,各个阶层都能通过书籍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哪怕这种知识只是娱乐化的,而非教化。文学体裁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童话、连载小说、廉价小说,甚至流行小说、言情小说,各种书籍适应了多层次的阅读需求。

  但是,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人群,对于书籍的认同也不一样。希特勒时代就曾大量烧毁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书籍。同时,书籍的传播在一定时期也受到政府限制,虽然这种限制一般是短暂的,却极大地损害了阅读的公正和自愿,比如前苏联的图书生产管制就极其严格。

  书籍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制造成本也在大幅下降,但阅读纸质书籍的人群却不容乐观。书籍作为大众娱乐的形式,因其单一性和持久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其他娱乐形式的冲击。日益丰富的电视节目功能日益强大智能手机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甚至短期的旅行,都在蚕食书籍的读者。出版行业的整体不景气,阅读人群的持续萎缩,使得大众对于书籍的未来忧心忡忡。但不管怎样,真正的读者是不会弃书籍而去的。

  古代阿拉伯谚语说,“书写的纯粹就是心灵的纯粹。”我们不妨说,阅读的纯粹就是心灵的纯粹。书籍是用来读的,阅读使一个人的心灵变得纯粹明净起来,摆脱世俗烦恼,让人获得心灵的满足宁静。不以功利眼光看待读书,不管时代有何变化,读书都是一种不错选择

  《书的历史》读后感(二):从书的演变中"阅读"历史

  文化将人类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让人类建立起文明社会,并使之得以传承至今。

  书作为人类文化迄今为止使用最为广泛的载体,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演变。《书的历史》讲述的就是这一漫长又精彩历程

  书籍的四次“革命”

  在《书的历史》中,作者马丁·里昂斯从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开始,描绘了作为文化载体的书在人类历史各个发展时期的演变。其中既谈到了书的物理形态,如抄本诞生、印刷机发明,又包含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的变迁,如宗教、文学,还从行业角度进行分析,如书籍出版的商业进程

  在书的发展历程中,作者提出了四次“革命”。它们不仅将信息载体物理形态的发展向前推进一大步,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使用习惯,甚至思维方式,促进了知识的普及和增长

  一是始于2、3世纪基督世界的抄本。它使得书不再是卷轴大册,而成了散页的集合,革命性地改变了书自身的形状,给了书沿用数百年的物质形态。

  二是从朗读到默读。在古典时代书是由训练有素的念书人大声朗诵给观众听的,阅读是一种表演。但在中世纪的欧洲,僧侣们逐渐开始采用默读,首次有了基本的标点符号词语之间的空格。

  三是19世纪书籍制作的工业化。印刷、排字等技术的进步使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读者群的扩大培育了市场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图书成为真正的大众消费品。

  四是电子革命。它改变了书的物理形式,纸张不再是文本信息的唯一载体。

  书的发展演变,不仅是装订变更、著作问世、流派迭代,还是与制书相关的造纸、印刷、编辑、出版、售卖等这一系列相关分工的演化与变迁,可以说,作者的分析具备产业化视角。

  以19世纪图书行业的分析为例。他将目光延伸到整个行业的上下游,对图书行业何以在这段时间内得到飞速发展作出全景描绘。技术方面,印刷机的大规模使用、排字技术的改进奠定了图书大规模生产的基础社会分工方面,印刷商、出版商和书商之间一度无法区分,假如你是16世纪的一名印刷大师,那么你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仅要当印刷工,还要做书商、资本企业家、索引编排者、熟悉多国语言的翻译、校对和文字编辑,一方面你要能与学者谈笑风生,另一方面你还得与客户和统治者关系融洽,当然了,你对知识普及的贡献绝对不容小觑。不过到了19世纪,印刷商、出版商和书商开始各司其职,出版商不再“一肩挑”,行业的职能角色变得更加专业化;商业化方面,国际间的版权保护协议首次出现,作者的收益得到极大的保护,良性的商业运作成为可能。

  相信你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手捧一部书时,不禁为作者的文笔观点拍案叫绝,认为“这本书好极了”,不过这些仅仅是书籍最原始的一环。作者落笔成文后,还需要经过编辑、设计师、插画师、出版者、印刷商、广告人、仓储物流和书商,才会最终到达我们手里。此时,它已然凝结了不止作者一人的心血,成为诸多人智慧结晶

  此外不该忽视的,还有识字率的普及对图书行业的促进作用。在17世纪,不到200万人口的低地国家荷兰曾是出版大国,而高识字率是当地出版业兴旺发达的一个社会条件。这一“定律”随后在更多的西方国家得到了印证:到19世纪末,西欧、澳大利亚和美国几乎实现全民脱盲,读者群的急速扩大使得真正的大众阅读成为现实,小说的大众市场形成,德国的卡尔·麦、法国的凡尔纳、英国的玛丽·科雷利都大受欢迎。书籍成为大众消费品。

  品读历史的另一个视角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书在物理形态、内容、影响等方面的不断演变,从更大的范围来说,这些变化也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我们常以时间、事件或人物为视角观察和讲述历史。时间视角重在阐释历程,起承转合尽收眼底,读来仿佛在审视一幅缓缓打开的恢弘画卷,如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梦想》;聚焦事件往往落在一个具体坐标点,就像手握显微镜观察标本,抽丝剥茧,看清细纹脉络,如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在历史人物身上,喜怒哀乐无不是时代所赐,成功失败离不开形势所趋,如《乔布斯传》。

  而从书的视角来看,作为目前为止人类文化最广泛使用的载体,它的发展则是历史的投射。

  尽管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过本书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成为“阶梯”,有的还可以成为“泥潭”,使身陷其间的人寸步难行

  基督教神权曾长期在欧洲掌握文化霸权,它排斥异教,打压科学启蒙。且看书中几个例子:在15世纪的威尼斯,基督教检察员会定期“净化”希伯来文书籍中冒犯基督教信仰的部分,后来还由宗教裁判所设立禁书录,进一步对出版物的内容作“规范”;而在17世纪科学革命时期,意图出版研究成果的科学家,往往遭到宗教的压制,如1616年哥白尼的学说被宣布为亵渎 《圣经》,17年后伽利略被裁定为异端,遭到软禁。

  书籍审查的历史,也是各种势力在历史舞台上的斗争史。书籍要成为“阶梯”并不是一蹴而就水到渠成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抗争,方才开花结果

  书写语言的改变,不仅是文化变迁,其背后还少不了刀光剑影”。1501年前,拉丁文书籍占所有印刷书籍的77%。它一度是欧洲法律界、科学界和教会使用的语言,使来自不同国家和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知识分子得以沟通。17世纪初,伽利略用意大利语撰写科学著作,还遭到国际读者的抱怨。后来蚕食拉丁文地位的是两大势力:一是主权国家的独立,它使人们意识到促进本国语言发展的政治优势,如英王亨利八世与教皇发生冲突,便解散了修道院,拉丁文书籍由此失去了最大的客户,拉丁文印刷文化遭受巨大打击;二是宗教改革,新教鼓励使用当地语种的印刷品传播,因为新教领袖认为,所有基督徒应该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了解《圣经》。

  此外,了解诺贝尔文学奖,对20世纪的历史也可窥一斑而知全豹。评委会早期对获奖者的选择非常保守,没有宗教信仰的作家很难获奖。作者也不讳言奖项评选的倾向性。他写道,北欧作家获奖的数量“多到不成比例”,另有近三分之二获奖者来自西欧。同时,政治因素也影响奖项评定。列夫·托尔斯泰因其无政府主义被排除,而冷战则是帕斯捷尔纳克和索尔仁尼琴获奖的部分原因

  书的历史正在继续

  正如本书副标题所言,这本书的立足点是“西方视野”,叙述主线以西方,尤其是西欧为主,对东方的介绍比较薄弱。虽然它提到了中国在甲骨文、造纸和印刷术上的发展,以及日本的屏风书、浮世绘和现代动漫,不过也仅限于点到为止,没有更为深入或比较新颖的内容。

  该书写作上稍有些平铺直叙,列举书在历史上演变的关键节点,如技术变革、社会条件变化,和在世界各地区的发展特色等,从公元前4000年写到了21世纪,重在求全,深度上则稍有欠缺,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本科普扫盲读物,给我们在了解书籍史或闲暇之余的休闲阅读方面提供价值。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运用了大量精美的配图,随着作者的文字讲解贯穿前后。即便是放下文字,专心看图,也是极大的享受。

  阅毕掩卷,书的历史却不会就此停止。读史者喜欢调侃的一句话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关于书,今天我们谈到的诸多话题,或多或少也能在过去找到些影子。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阐述在传媒的变迁中,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的过程。他担心电视的娱乐本性会使得其所传递的信息在内涵上缩水,失去教化作用。类似的情形其实在书的演变过程中早已有之。19世纪下半叶,廉价小说曾是美国书市的宠儿,煽情的故事、低廉的价格、耸动的封面对年轻的工薪阶层读者很有吸引力。不过事实证明,它们在火爆一时后便很快消退,而今天的书店里依然有马克·吐温与欧·亨利的位置。

  书的结尾落在了电子革命。今天的互联网世界瞬息万变,置身这股大潮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仅仅是书籍电子革命的开始。技术的发展今非昔比,与书在历史上的历次演变相比,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带来的可能性是指数级的。尽管谷歌雄心勃勃的“全球图书扫描”计划已经因为版权问题陷入停滞,但“技术流”带来的改变方兴未艾:亚马逊的电子书还未真正带来革命,飞入寻常百姓家,知识付费的竞争已经悄然开启,书的门槛正在不断降低,书的历史正在继续。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24日《解放日报》书评版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7-06/24/content_16738.htm

  《书的历史》读后感(三):书籍是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

  近年来,提起阅读,国人总是被以色列、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等遥遥领先的人均读书数量碾压,心有不甘。但也不可否认,的确存在差距。现代人阅读的便利往往让人忘记古人读书的艰难,西方国家也并不是自古就人人读书的,尤其是全民普及识字以前。从古时候的只言片语记录,到如今的门类多样、数目繁多,书籍也是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化发展形成今天的形式和规模。作为书籍历史方面的专家,马丁·里昂斯对此可谓了然于胸。在《书的历史》中,他便梳理了书的历史发展过程。副标题“西方视野下文化载体的演化与变迁”也明确指出,所讲述的正是西方书籍为主线的发展历史。借此我们正好可以了解一下,书籍是如何从贵族精英阶层的藏书室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又为何德国等西方国家的阅读能够如此普及。

  《书的历史》读后感(四):自古至今,书所承载的力量

  文/初晓

  行走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纸质读物,小到路边报刊亭的杂志,大到书店的出版读物,无论哪一种,都会吸引人为之驻足。如今,书的价格并不昂贵,读书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但有多少人知道书这种神奇的存在,究竟是如何产生,流传,一直延续至今的?若是问起这个问题,只怕知之者甚少。

  但有这样一本书,读过它,就会了解书的历史,它就是《书的历史》。它说怎样的一本书?此书主要梳理了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影响,从最初的楔形文字板,到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再到如今的机械化的印刷,从印刷这一角度就能够看到文字与书籍的发展历程。而如今这个时代,伴随着现代信息革命的兴起,更为多样化的阅读书籍呈现在大众面前,供其选择。《书的历史》一书中,运用时间这一线索讲述,还精挑细选了数幅插图,这些插图有:玛雅抄本、埃及莎草纸卷轴、中世纪装饰繁复的手稿、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地图册、识字课本和童书等等。其中一些极具历史的沧桑感,当然也有一些较为现代化的书目,纵观书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书这种神奇的存在,如何一步步形成,发展,一直延续至今的。

  若是问书的作用是什么?很多人也许会忍不住笑出声,这不是一个很搞笑的问题?可是事实上,最初书的形成并不是供大众阅读,而是为统治者使用。从《书的历史》一书中,不难看出,在曾经长达两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书是被用于统治、记录、敬神、教育和娱乐等目的。为何书的诞生是为统治者所使用?主要有其中三点原因,其一,书的制作原材料极其昂贵,若是听过“牛皮纸”这一名词,就能够明白,最初书籍使用的并非如今的纸张,而是真正的牛皮与羊皮,因此制作数量极为有限;其二,书的制作过程相对困难,在印刷术并未出现的时代,书的制作是靠手写,手写的速度与印刷相比那就是云泥之别;其三,统治者的野心与掌控,在知识匮乏的时代,统治者并不希望民众能够识字写字,所以书只在统治者高层存在。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当印刷术产生,越来越多的人会读书,识字,统治者十分恐慌。但印刷术的产生,再加之书制作原材料的更新,成本降低,必然导致书数目的递增,书为更多的人阅读。

  当书被更多的人阅读,知识时代来临,即便统治者想要控制,也十分困难。而在这个时期,出版商出现了,书店也随之兴起。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可是如今的人都知道,书籍的印刷出版,必然存在版权问题。于是,1970年,《安妮法令》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生效,首次确认了作者对知识财产的权力,并认为这种权利的赋予与作者的创造同步。

  版权是对作者的一种保护,可还是抵不过盗版的出现,甚至著名的书籍《堂吉诃德》因盗版的出现,迫使作家塞万提斯提前写出了下部。盗版的问题曾经有,如今更是“盗版满天飞”,其中之一是纸质书籍的盗版,再者就是网络书籍的盗版。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即便相关律法有颁布,还是制止不了,个人觉得这需要从读者开始做起,如果读者不接受盗版,那么盗版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如今已经是知识普及的时代,几乎人人都读书。现代电子书籍的诞生,更是为阅读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许翻开手机就能够阅读到书籍,似乎纸质书籍开始没落了,甚至一些书店迫不得已关闭。可电子书籍还是无法取代纸质书籍,更是有一些人,对纸质书籍近乎痴迷的喜爱。可问题又来了,如今出版商数不胜数,出版的书籍质量与内容参差不齐,如何才能获取到高质量的书籍?或许这一切,还是要从出版商这一方开始做起,在甄选方面能够严格把关。

  阅读《书的历史》一书,能够了解书产生的历史,更能了解到它们从诞生至今走过的曲折的道路。看书中所选取的一些书籍的就照,仿若能够穿越历史,看到书曾经的原貌。可书的历史还在延续,将来会怎样,只怕需要读者和出版方相互选择了。

  这是一本看起来轻松有趣的书籍,书中的小故事,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而《书的历史》一书中所提及的有关于版权、版税、盗版等问题,更是引人深思。作为一个小透明的作者,这个问题至少我很关注。但愿书作为传承知识的载体,能为更多的人所喜爱,但愿版权、版税、盗版等问题能被更多人所重视。

  《书的历史》读后感(五):纵横千百年,“书”写文明史

  因为兴趣,个人对任何有关书的话题、著作,都无法做到视而不见。藏书家、私人图书馆,图书史、出版史,都在笔者的阅读范围内。书,曾几何时为文化的象征,只是在现代社会中被物化为诸多娱乐方式之一。书有书的辉煌和失落,读书人,其实也有着自己的百味人生。走进《书的历史》,一览古今中外诸多有关书的趣闻,你会发现,原来,我们手上的一本书,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和渊源。

  《书的历史》,作者为马丁·里昂斯,书籍历史方面的研究专家,英国新南威尔士大学历史及哲学学院教授。里昂斯长期从事书籍史的整理工作,在他看来,“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用、最多变、最经久不衰的技术创造之一。”连用三个最高级,却并非虚言。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书的历史,毕竟,除却器物创造外,人类欲在思想上有所建树,必须要依靠语言,而充当交流工具和信息传达手段的语言,如需保存,则必须有“书”。

  需要提前注意的是,读者如你我,应当抛弃我们对“书”的直接印象——豆腐块般四四方方,适当扩充一下我们的想象力——书的形状、材质、保存时间、书写方式,都可以不同于我们今天标准的“书籍”。真实的书籍史,其实便是那般,充满了多样性与可能。因此,从过去到现在,你可以说,书籍的历史也好,世界历史也罢,本身并未带有任何明确目的,可能性及其实现,才塑造出我们今天多姿多彩的世界——书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因此,里昂斯先生为“书”下的是一个宽松的定义,所谓书,是“一种简约的表达方式——它代表过去的社会里用各种各样的材料、采取各种形式的书面文字信息交流形式。”

  从写作载体来看,书经历了岩石、龟甲、莎草纸、竹子、绢布、纸张等书写阶段;从写作的内容来看,书包含了天文地理、巫术宗教、科学理论、技术经验、文学历史等,几乎涉及到人类认识领域的一切重大问题,当然,后期也包括不那么重大的、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信息;从书籍的拥有者来看,书早期被掌握在权贵手中——西方的教士阶层、东方的专制统治者,随着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演变才为更多人——官僚阶层、信徒、普通百姓所熟悉;从书籍的重要性来看,书在某些特定时刻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利器,是统治者眼中煽动暴乱的危险武器,对书籍的审查和管理,时而严格,时而宽松。

  尽管关于书的现象驳杂纷繁,但通过《书的历史》,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历史有几个关键点,在关键点前后,书籍的命运有了重大改变。第一个关键点是中国发明了印刷术。从此以后,纸质书籍的制作,成为可能。第二个关键点是德国的古登堡发明了现代的印刷机。这一事件,不仅仅改变了德国国内乃至西欧宗教改革的进程,还影响到世界历史的面貌,书籍大量印刷,由此成为可能。第三个关键点(此处可称为时期),应该算启蒙运动。书籍传播知识,启发个体的理性,进而改变社会的面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让人们见识到了书籍的伟力。

  然而,书籍的历史并非一片璀璨,黄金时代之后,往往是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甚至是黑铁时代。书籍的制作越发机械化,越发精美,这无疑值得称赞。但与此同时,电子书的出现,都让人们担忧,书籍是否将要死去?不过,在里昂斯看来,这样的哀叹是西方社会的常态,但却不是非西方社会——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中,“提高书籍和阅读技能的获得性仍然是未来几十年的巨大挑战。”在中国,虽然书籍电子化进程异常迅猛,但并非势不可挡,喜欢阅读纸质书的人,依旧大有人在,毕竟,电子书虽然属大势所趋,但也有自己的弊端。

  《书的历史》读后感(六):忘记市场去读书

  虽然爱书人常常下意识收藏一堆媒体荐书、大V书单,但更多时候并不会把它们统统读完。在书海茫茫中挑一本最喜欢的书或许困难,倘只为当下的愉悦读一本合眼缘的书倒毫不费劲。于我而言,马丁·里昂斯的《书的历史:西方视野下文化载体的演化与变迁》就是这样一本书。

  自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到数字时代的电纸书,里昂斯将书的历史娓娓道来。相比于同类图书,里昂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同样承认其他文化载体的优势。里昂斯笔下书的历史其实是一部人类文本交流的历史,较之书本的材质、工艺、内容、受众,更重要的是人类精神诉求的变化,是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得享文化载体的人类的生活面貌。人推动了书的历史,印刷术的普及即是一例。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术掀起图书业的革命,可是在先于他发明活字印刷的中国却未得广泛运用,盖因在同时代的东亚,书本市场局限于皇族,需求量不大。

  继古登堡之后,印刷新文化诞生的图书已相当接近我们今天看到的图书,其后的启蒙运动让书籍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了蓬勃发展的出版业,更多选择满足众口难调的读者群。然而随着书籍计算机化,不少爱书人士反而担忧起传统书籍的式微:当电子书的阅读体验越来越接近纸质书,且拥有轻薄易携带、超大存储量等优势,取代纸质书会不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问题还是要回到图书的功用上。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曾冠以“娱乐至死”这样触目惊心的标题:称“一切公众话题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就阅读论,它可能表现在不借助图画便无以理解“充满概念和归纳的领域”。里昂斯说得更直白:“大众只要娱乐,不要教化。”纵观图书的历史,无论是被盗版逼得必须出版续作的《堂吉诃德》,还是维多利亚时代流行的三卷本小说,乃至今天畅销榜单上的常胜将军,绝少会是曲高和寡的“烧脑”读物。对公众而言,生活节奏越快越紧张,阅读越是像一种娱乐方式,最多附带一点碎片化学习的诉求。

  因此,在图书成本大幅下降初期,实体书店人头济济的盛况恐怕不会重现了。要论娱乐,现代人的娱乐方式太多了;要论碎片化学习,显然也有更有效率的电子产品和应用。图书既然是诸多选择的一种,或许也只能作为现代人生活的N分之一,譬如常见的戴着耳机看书的景象,充分利用有限的娱乐时间,这样的选择也不坏。

  不过,实践告诉我们,许多人是不习惯在电子屏幕上阅读大篇幅文字的,多线程作业模式也不适用于需要全神贯注深入阅读的内容,这可能是传统文化载体的优势所在。站在出版商的立场上,为追求快速、可观的利出版畅销书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不可预估的风险(比如某畅销天王出了一本滞销书),聪明的出版商应当同样看重那些销量稳定、持久、口碑好、真正有价值的书。

  禁书禁不住值得传播的文化,畅销推不动不值一读的糟粕,可见阅读本质上是一件无关市场的事。何况选择那么多,分配给阅读的时间那么少,读者也应当了解自己的阅读诉求,暂且忘记市场去读书。

  ——丁酉年读马丁·里昂斯《书的历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书的历史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