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在天堂那五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在天堂那五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3 21: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在天堂那五年经典读后感10篇

  《我在天堂那五年》是一本由[美] 约翰·施利姆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天堂那五年》读后感(一):信仰力量

  她说,你需要一直专注于前面的道路耐心和其他美德的操练有一个经验累积的过程,简朴也是我们需要经过时间培育的,就像修剪一座花园一样

  每一次你没有得到你注定会得到的工作,或者每一次你将愤怒恐惧困惑转化为感恩,你就除掉了上你裹足不前的又一道束缚。你释放自己,前进了一步,去寻找更大,更真实使命

  奥古斯丁修女微笔着说道: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处新的起点需要很长的时间,沿路有很多的拒绝失望,但最终你会感激这段旅途本身。

  如果我们坚持的话,最终会找到我们寻找的东西,或者它们会找到我们。

  微笑和平开始

  还有那些我在人生路上匆匆相遇的人,他们给我留下了积极影响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是一件礼物

  生命是多么的宝贵,又是多么快地逝去。每一刻都很重要,不是吗?

  你前面还有许多奇妙的工作。在你的生命中,你会做许多精彩的事,许多你从未想到过的事。这个世界将会因着你所做的事,因着你心中的同情而变得更加美好

  《我在天堂那五年》读后感(二):幸而人生路途有你相伴

  生命里不是任何事情都有保证的,然而每一次喜乐和每一次悲伤都是一份礼物……虽然事情的来临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控制,让我们难以理解,但上帝人仍然给予了我们一个选择,一个纯粹由我们自己决定的选择。那就是我们的自由意志……怀着感恩的心去领受它们,我们就会成为更加坚强的人。——奥古斯丁修女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老师,有的老师是学业上的导师,有些人则是在精神引导你。孔子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些老师像是你人生的引路者,将你面前一道道大门打开,带你去领略外面的风光,看到这个世上最真最美的事情,用另一种视角重新解读这个世界。

  《我在天堂那五年》读后感(三):凡人执念

  如果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我绝对不会买这本书。我必须说网上营销带有致命欺骗性,我依稀记得豆瓣书关于这本书的推销页面,好宁静小镇,好悠闲姿态……可是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这些感受都随之消散了。其实我是爱上了营销页面的建筑,好吧!这是我的致命缺点。对这本书的喜欢虚幻的,不真实的。这种虚幻让我不遗余力地买到这本书,然后这个经历告诉我,这都是一个凡人的执念,对一本书的执念!我看到豆瓣书评的高分,不免质疑,你们真的都这么喜欢这本书吗?

  买这本书的过程还有个插曲。一个我比我执念还重的人,在参加了豆瓣书的活动未被选中的情况下居然发来豆油说他有一本书在我这里,哈哈啊哈,我一头雾水,这是多么的无理的一个人。我居然都没有看到主办方选中我获奖的消息。我有种预感他根本都不会读这本书的。

  我根本没有读出书中的治愈感,毫无共鸣!我其实是对自己执念的否定,而不能算是书评,或者只能算是读后感而已!还有就是对豆瓣对这本书奇高分数的质疑!好吧,好吧,我就是不喜欢这本书。

  《我在天堂那五年》读后感(四):我猜,这就是生活本身

  “人们如今对陶瓷没多大兴趣了”修女解释说“但是我仍旧很喜欢,在上面画些动物也是我最喜欢做的。”

  “当打开窑炉看到一切都完成的那一刻,一定十分令人激动”我说。

  “是的,是这样”修女回答“但我打开的时候,既有喜乐也有悲伤,每次打开,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会发现什么,有时烧制出来的与想象中一样,甚至更加好看,而有时有些东西却碎了,无法弥补,不管怎样,这些都不在我的掌控之中,上帝是老板,你知道的”

  “我猜,这就是生活本身。”

  ——《我在天堂那五年》

  《我在天堂那五年》读后感(五):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出现

  文/叶子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孤芳一世,若能幸得一知己,知你绽放美丽,留有余香,也就不枉这浮沉的半生了。好友易得,知己难寻,出现,便成为了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那一天,在圣玛丽斯小镇圣约瑟修道院的陶瓷店中,三十一岁的约翰遇见了八十七岁的奥古斯丁修女,见面的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知己,出现了。之后相交相知的那五年,仿若天堂,而约翰将这五年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便是如今的《我在天堂那五年》一书。

  他们无话不谈,从陶器的烧制、配色,圣诞新品的设计,再到爱与生活。约翰不断激发修女的艺术创作灵感,修女也给约翰晦暗的生活带来了温暖亮光,她引导约翰从陶艺创作中学会耐心、感恩,领悟简朴的力量,带领他一步步走出人生低谷

  坚定的信仰

  这是修女身上最明显品质,她无比坚定的相信着上帝,相信着人生每一步都有其安排,她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无比坚定的走着。修女说,“信仰的力量超越一切,现今,人们大睁着眼睛,却茫然的行走”。是的,我们太多困扰是因为摇摆不定。面对选择时,不知所措,选择完之后,没有孤注一掷执着,而是犹犹豫豫的往前走;一旦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但其实我们都看的出来,用这样的态度往前走,不管选择哪一条路,都不会有好结果。上帝虽然是是虚无的,但他却能给信徒带来坚定的信仰。也许我们不信上帝,但每个人,都要有自己一生坚持的那个信仰,这样,在未来的路上,才能一往无前

  饶恕

  饶恕,原谅,真的很简单也很困难。约翰说,当你觉得自己遭遇不公时,真的很难表达感激。修女则告诉他:“这时,你要停下来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生命充满挑战时刻,我们才更加靠近生命的真实目的。”是的,很多人无法做到饶恕,他们以为他们选择了饶恕,但其实,他们选择的是遗忘。一旦有一天,那些伤害被血淋淋的揭开,展现在人们眼前,选择遗忘的他们被事实刺痛了眼睛,大概会发狂吧。而选择饶恕的他们则不一样,他们只会微微一笑,说,我饶恕他们了,这其实饶恕的是我们自己。从此,你的心比山海阔大,胜过所有。

  简朴

  简朴是源自于每个人的内心的。但如今我们成为了我们自己最危险敌人日复一日的给自己添加一层壳,然后走到热浪下面被活活烘烤,却从来不肯剥掉这些壳,尽管我们决定很累。想要剥掉的时候,却又不知从何做起。其实,简朴的生活,根植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你只需要思考,那些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绝对不可或缺的,那么,就把那些可有可无的壳给脱了,还自己的心灵一个轻松,回到简朴的生活。

  不能永远属于我们的东西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只要曾经他出现过,那一定要好好珍藏,好好感受,待到失去之时,希望你留下的不是悲伤,而是收获

  《我在天堂那五年》读后感(六):大道至简

  传说西方有一极乐世界,独具天眼的人都不能尽说其美妙,是纯善之人心之所向的天堂,与奥古斯丁修女相遇那五年,约翰称之为天堂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约翰与巧手的陶瓷艺术家奥古斯丁修女之间的故事,,她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自己的神。她是神最忠诚的信徒,她坚信神会解救,被桎梏枷锁灵魂,会伸出博爱之手,撒下幸福种子,花开满地

  约翰来自小镇显赫的酿酒家族,曾经踌躇满志的想出版美食手稿,多年心血,却无人问津,工作遭遇诸多不顺,他断然离开熟悉的公关事业朋友与高薪,回到故乡追寻教书育人,读书写作的生活,而现实生活却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明明是哈佛大学高才硕士,却沦落为母校苦逼的代课老师,已至而立之年,却对未来生迷茫无助,困惑不已,曾经转角就会遇到的良师益友,却总是在无数次的路过中,擦肩而过,仿佛冥冥之中似有注定,注定在他31岁那年遇到87岁的奥古斯丁修女

  在人生意志的低谷,应朋友邀约,来到修女经营的陶器店,踏入进门那一刻,约翰感到讶异,他仿佛是走进仙境中的爱丽丝,无与伦比的美妙,那一排排的从地板耸立至天花板架子,摆满了各色釉彩的陶器货架,精致手工艺术珍宝,吸引着约翰的目光,“我一直在等你,我想听听你的旅行故事”,奥古斯丁修女说,那是他们第一次的对话,他们的友谊也许是从这一句简单包容话语开始,这对于处在凡尘俗世泥沼中挣扎不可自拔的人,内心会有怎样的触动

  自古有伯牙毁琴,知音难觅,知已难寻,初次拜访后,约翰经常来到修女的工作室,他们可以从一个小小的问题开始,畅所欲言,无所不谈,从陶瓷小猫领结该如何上色,谈这个世界的复杂变化,谈政治,谈理想,谈跨越了八十年未曾与人分享的秘密,约翰所有问题都可以从修女这里得到答案,是的,所有的答案

  奥古斯丁对任何事情都怀有感恩之心,无论好的坏的,她都会感恩,感恩上帝赐予的一切,哪怕是失败的陶坯,没有失败的对比,我们又怎么会为烤制成功作品感到欣喜满足呢,人生亦是如此,你所经历的磨难会让你发现自己真正的使命,上帝会察看一切

  人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牢笼里,为生计地位奔波劳碌,有多少人会像约翰一样寻找灵魂的简朴,又有多少人能够遇到一生中的奥古斯丁,那是一条更加简单真实的道路,它在哪里,在我们的心里,离天堂最近的灵魂栖息的地方

  《我在天堂那五年》读后感(七):在天堂那五年,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秘密?

  十多年前,《我在天堂遇到的第五个人》 甫一出版 就登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十多年后,《我在天堂那五年》 一经问世,就荣获美国图书大奖,成为炙手可热的读物 。十多年的时光里,美国读者的心灵鸡汤始终离不开“天堂”的场,当我们这些并没有宗教信仰的人阅读一本侵染着个人信仰之光的书籍时,依旧还是那个亘古不变的问题,我们能从你的“天堂”里获得什么?到底是什么,剥离了宗教的外衣之后,还是那样的打动人心?

  或许是文化差异原因,《我在天堂那五年》不是那么容易阅读的。在不信仰基督教的读者看来,鸡汤只有速食,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五年的时光太久了,好多人等不到沉浸在奥古斯丁修女所传授的人生道理之前,就已经退却了。毕竟,这五年的时光是属于约翰•施利姆和修女的私密时光,她的励志密语也许只是一段友情的衍生物而已。

  比起这些,约翰的人生写照似乎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在大都市名利场里厌倦了人们虚与委蛇,于是奔逃回家乡,但是却顿感前路漫漫。明明拥有着高学历,但是却在求职中屡屡碰壁。人生在某一个节点上会让人产生困惑、犹疑,到底对不对?到底该怎么走?难道真的就这样的了此一生?即便自己在努力地写作,但是并没有人能看到这一切,一封封的拒稿信犹如雪上加霜,已经稀薄的自信更被打得七零八碎

  在人生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你到底有什么问题?

  是不是这根本就是一条死胡同,坚持下去有什么意义?未来在哪里?

  前路漫漫的时候,或许在别人看来不过是一种矫情,那是因为,如同约翰一样的我们,都对自己有所期许,或者说,不甘于就此沉沦,我们都是那被梦想折磨的一群人。

  然而,当你看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安静地坐在阳光中,专注于自己手中的陶瓷。她说,我还应该再努力一点工作,我只是上帝的信使;她还说,尽管所有的工作都建立在努力之上,但是成果你其实无法把握

  你能感激你所有的失败吗?

  就像你原谅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打击过你的事。

  你能耐心地等待上帝给予你的礼物,等待一个最好的安排吗?并且,对此心存感激。

  你能永远只用一只茶杯喝水,你能触摸一朵花,摩挲一粒沙,拥抱一个陌生人吗?

  那些平凡、简单的事物,那些我们视而不见的世界,原来就是抽丝剥茧后修女教给我们的人生道理。

  在这五年里,约翰成长起来了。他慢慢地走进光里,努力去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即便是推出来的陶瓷是碎的、裂的,那也是上帝给予的礼物。喜乐是福,悲伤也是。我记得谁说过,只有幸福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活一辈子,应该去体验深刻的人生,人生仅有快乐不够的。所以,尽管会遇到暗淡的时光,但是总会过去,世界要有光,要去寻找,要耐心等待。

  恐怕再没有比这更励志的了,因为修女奶奶年纪,这些平时的人生道理足以让一切年轻人说出来的“你一定要努力,你要相信梦想”相形见绌。约翰是一个被光沐浴过的年轻人,一席话不足以坚强一个人的灵魂,五年的时间,其实一点也不长,当他成为修女奶奶的门生、学徒后,有一天,“授人以渔”,这本书,就是他给予世界的礼物。

  相信我,最后感动你的,恰恰是最简朴的语言

  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各种故事。

  合上书的一刹那,我觉得还是应该坚持下去,上帝自有安排。我们做不了上帝的信使,可是当我们接收了信使的传达后,就算不是宗教的信徒,也应该,努力地生活,努力地活下去,耐心地等待,与这个世界联结。

  或许,你没有达成的目标,并不是你心之所望,总有最好的在等待。死亡并不值得恐惧,应该恐惧的是,这只有一次的生命,你没有认真对待,没有活出自己应有的质量。

  《我在天堂那五年》读后感(八):幸运的是路上有你

  人的一生,能遇上一两个知己,是人一生的幸事,然而,能遇上的寥寥无几,太多的所谓的知己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了对立者,最终分道扬镳。但是,知己,并不是说一定要一辈子,也许,他或她只是一时的相遇,就跟恋人一样,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那么一生又如何,珍惜当下才是王道。两个对的人,相互影响着对方,相互鼓舞着对方,相互携手走出生活的困境,走向光明的未来,即使今后的人生不能再继续当知己,又如何,所有人都是其他人这一生中的过客,人的一生来来往往的非己者有多少,谁又能数的清呢?生活大抵就是这样子的吧,有来有去,瞬息万变才是人生。

  《我在天堂那五年》讲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故事,31岁的约翰•施利姆,事业是多么不成功,没写网的烹饪书,没有稳定的工作,现实跟理想越来越远,生活的压力如同大山般压得约翰无法呼吸。然而,幸运的是他遇到了87岁的陶瓷艺术家奥古斯丁修女,奥古斯丁修女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经营着一家陶瓷店,在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她用艺术家之手营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梦幻仙境。相比于约翰,奥古斯丁修女是那么的从容、睿智,强大的依靠和不会动摇的目标使得她的信仰也坚定不移,让她欣然的接受了这个世界上颇多的面孔,有欢乐的,有悲伤的,有黑暗的••••••无论接下来的人生有多少的悲欢离合,都是上帝给予的,我遇到快乐,感恩上帝赐予,遇到困境,感恩上帝培育,感恩上帝给予的一切,一切都是有缘由的,我等凡人,接受就是,为什么要抱怨,为什么不勇敢的面对?聪明的人就是会直面惨淡的人生,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到最后,还不是需要把头伸出龟壳,坦然面对。约翰之于奥古斯丁大抵就是缺少坚定的信仰吧。幸运的是,约翰的人生路途中,遇上了奥古斯丁,给了他力量,给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约翰的人生,在遇到修女之前,他为了教师的事业,是多么努力的工作,为了文学是多么废寝忘食,然而,生活给他的回报是什么,是没有回报,压力山大、喘不过气的约翰心灰意冷。很多时候的我们,就跟约翰一样,有点钻牛角尖,钻不过去,还是拼命的钻,最后痛苦的是自己,很多这样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我们总说上帝对他的子民是公平的,关了一扇门,就一定会有一扇窗开着,或者半掩门或窗,需要我们去推开而已。失望的约翰在奥古斯丁的影响下,终于走出了人生的阴霾。也许他今后的人生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但我坚信,只要有信仰,一定会跨过去的。

  正如奥古斯丁修女所说,生命里不是任何事都有保证的,每一次喜乐和每一次悲伤都是一份礼物,虽然事情的来临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控制,让我们难以理解,但上帝仍然给了我们一个选择,一个纯粹由我们自己决定的选择,那就是我们的自由意志,怀着感恩的心去领受它,我们就会成为更加坚强的人。我们也应该感恩身边的人,他们都是我们人生中的贵客,挥去雾霾,指点迷津,幸运的是路上有你们相伴。

  《我在天堂那五年》读后感(九):探寻生命的意义

  这是一本非常治愈的书,里面的点点滴滴,都是作者约翰根据亲身经历写下的,不免羡慕他,可以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刻,遇上人生导师——奥古斯丁修女,在她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出低谷。

  约翰名校毕业后,在灯红柳绿的大城市努力拼搏,却厌倦了热闹虚幻的生活,抛开稳定的工作、朋友和大城市的繁华,决心回到家乡小城当一名普通的教师。然而生活并没有那么如意,堂堂教育学硕士毕业,回高中母校教书,只能当一个苦逼的代课老师,不仅要忍受学校的随叫随到,还要忍受学生的不尊重;来自于酿酒家族,希望出版一部与啤酒有关的烹饪书,却石沉大海。他已经31岁了,突然觉得仿徨失措,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就在这时,机缘巧合之下,不,应该是命中注定,他认识了87岁的奥古斯丁修女——经营着一家不起眼的陶瓷店。一开始,他被修女制作的艺术品征服,之后是喜欢陶瓷店温馨宁静的氛围,以及折服于修女的自身魅力,他们很快成为一对老朋友。每当约翰困顿迷茫的时候,听完修女充满智慧的话语后,总会让他恍然大悟,有了新的启发。

  他们在冬天相识,修女教他倒退着进屋,这样眼镜就不会起雾,而约翰也借此发现从另一个方向看身后的世界;在约翰申请全职教师失败时,修女借用陶瓷出炉,告诉他“每一次喜乐和悲伤都是一份礼物”,因为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即将面对什么,又会收获什么;而在陶瓷的制作过程中,从准备黏土到烧窑都离不开耐心,哪怕这还包含着失败,都要慢慢的等待每件礼物的诞生;在约翰因为儿时被人欺负,一直无法释怀时,教会他饶恕,“在通往‘是’的道路上,还有很多‘不是’”;甚至在修女因病卧床,即将离去的时候,告诫他“这就是生活的意义:留下一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你走了之后,其他人可以继续接替下去。”

  在这短短的五年,修女一点点改变约翰,不仅给予他心灵的慰藉,还鼓励着他找回人生路,成为一所大学教师,书也有了出版的希望;而约翰也在改变着修女,借用传媒的力量,让默默无闻的修女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起眼的陶瓷店也变得热闹非凡。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90岁的年纪一周工作六天也不嫌累,在面对记者访问时就像个专业人士,在约翰总称她为艺术家时,坚持一切都是上帝的作品,上帝才是她的boss,这就是可爱又睿智的奥古斯丁修女。

  整本书看完,满满的温暖,奥古斯丁修女就是一个神奇的老太太,尽管我是个无神论者,但或许她真的是上帝派下来的,在她那里总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她那些富有哲理的语言,也总能引发深思,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内心的平静。

  《我在天堂那五年》读后感(十):《我在天堂那五年》丨一个年轻人如何失业的低谷期寻找到一生都受用的内心力量?

  

那个时候,约翰·施利姆想破头皮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在而立之年走到这样窘迫的地步?

  二十岁到三十岁的这十年,他有着辉煌的人生履历。他名校毕业,是哈佛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在校期间,他就担任白宫第二夫人当公关助理,经历过特工环绕、出行不是私人飞机就是豪华车辆的生活;毕业之后,他在华盛顿和好莱坞做明星经纪人,经历过权力和威仪,见证过浮华和虚名,所见所思都远远超出他的想象。渐渐地,他内心再也装载不了这么多的虚幻。

  大城市的霓虹灯在某些人眼中是最美的星光,在某些人眼中则是令人想要逃离的南柯一梦。

  就像我们“逃离北上广”一样,约翰·施利姆逃离了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回到了家乡小城。

  约翰·施利姆以为凭借着出色的工作经验,在家乡获得一份稳定的教职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他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经验和过往教育和激励下一代,教会他们如何去经历一个更好更大的世界。

  但现实很快就给了他狠狠地一击。他求职无望。有过书籍出版经验的他,耗费数年心血撰写的烹饪书总是受到出版商冷冰冰地拒信。

  他越来越感到焦虑。失眠成了家常便饭。三十岁的时候,却彷徨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种感觉令约翰惶恐慌乱、漫无目标。心中积郁不断,令他内心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无论是二十岁还是三十岁,甚至在四十岁,失业都不是什么好的经历。身处人生的低谷,面对家人和经济压力,随时有一种身处地狱的煎熬,“天堂”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名词。

  人生在低谷的时候,最好是出去走走。约翰·施利姆的朋友史蒂夫带他来到了奥古斯丁修女的陶瓷店。无意之间,史蒂夫把约翰·施利姆从人生的地狱带到了人间的天堂。

  奥古斯丁修女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多年的修道院生活,让她内心蕴含了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超越性别和年龄本身,足以让她成为约翰生命的导师。

  约翰·施利姆无奈沦为家乡小镇中学的一名代课教师。代课期间,约翰·施利姆的课程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当他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教师岗位的招聘机会,却因为同事猜忌和办公室政治等原因,试讲失败,与梦想中的岗位失之交臂。

  约翰开始自我怀疑。怀疑抛弃以往的工作,离开繁华都市,到底值不值得?

  奥古斯丁修女告诉约翰说:“魔鬼也在辛勤工作!”

  每一次你没有得到你注定会得到的工作,或者每一次你将愤怒、恐惧和困惑转化为感恩,你就除掉了让你裹足不前的又一道束缚。你释放了自己,前进了一步,去寻找更大、更真实的使命。

  是啊,世界上哪里都不缺“猫和老鼠”的政治游戏!

  奥古斯丁修女的回答像是一股清新而又温暖的空气,吹散了约翰·施利姆内心的抑郁和难过。他开始了解什么是宽恕,什么是人生的喜乐和忧伤共存!

  修女也告诉约翰·施利姆说:“通往‘是’的道路充满了许多‘不是’。”经过几番努力,约翰得到了一份比高中全职教师更好的工作——成为了匹茨堡大学布拉德福德分校传播和艺术系的教师。

  在峰回路转的地方,约翰·施利姆终于明白,何为“上帝的时间和我们的时间并非一样。” 其实,换过来就是那句浅显直白的鸡汤:“我们只管努力,老天自有安排!”

  解决了全职工作,后来约翰·施利姆的书籍也顺利出版。他的人生终于走出低谷,回到正轨。

  约翰·施利姆把自己和修女的友谊,记录了下来,就有了这本《我在天堂那五年》。

  比起这个名字,我更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副标题《The Unlikely Friendship That Answered Life’s Greatest Questions》。耗费一个周末的时间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questions”的理解是:第一是尘世之中哪里有天堂;第二是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力量和人生的第二次机会。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生而为人,能够自由掌控的事情其实并不多,但庆幸的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自由意志。当一件事情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是要喜乐还是悲伤,是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的。

  所以,我们会见到一些内心强大的人。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选择走出家门,每天都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结果家庭命运迎来了转机;婚姻失败的Mimi Weddell婚姻失败,65岁了还在四处求职,最后凭借群众演员的契机,在90岁的高龄还活跃在模特圈和演艺圈;Amy Purdy是美国的模特和高山滑雪运动员,她19岁那年因病截掉下肢,她这并不妨碍她登上人生巅峰,成为美国商业史上最成功的残疾运动员之一。

  不管身在何处,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向前,是人一生的修行。

  人生总会遭遇苦难。但奥古斯丁修女认为,上帝不会给我们超过人承受能力的东西。如果超出我们承受能力的,那就是我们注定要承受的。就如:

  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

  其他的,我们总有办法可以尽力。

  这本书是约翰在低谷时期的人生之书。

  他很幸运。在这个阶段,碰上了一个睿智有大爱的修女,能够随时随地地回答他的任何问题,而且修女的答案对他有启发性和变革性的意义。

  更加幸运的是,约翰·施利姆把这种经历分享出来,所以我们今天有幸能够看到这本书。

  奥古斯丁修女告诉我们如何在晦暗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

  修女一个人打理着修道院的陶瓷店。在可以退休的年龄,一个人一周可以工作六天,所得的收入全部都属于修道院所有。她是天生的艺术家,简简单单的陶瓷在她的手中散发着平和的美。她具有魔法,普通的黏土在她手中经过窑火的淬炼,从平淡无奇变得褶褶生辉,仿佛从绝望变成希望。

  这是瓷器变美的过程,好像人的一生和蜕变。

  除了这种人生的思考和内心力量的积累,从书中还可以看到信仰的力量。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从来都是功利性的。西方社会宗教信仰在年轻人中也渐渐式微。这本书中,修女提到:

  在信仰里,我们会变得更加紧密,而不是相互远离。爱是大部分信仰的核心,饶恕、祷告、服侍、救赎也是。它们只是术语名称和实际做法不一样,根本的感情却是一样的。

  我并不信教,但从修女的话中,我相信,只有打开心房,才能拥抱差异,如同大海一样“包纳百川!”

  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地方,奔着看一个人如何走过生命低谷的经历去看这本书,却能够稍稍一窥什么是宗教的力量,而且不是什么负面的力量。

  只可惜,整本书如果能配一些奥古斯丁及她走瓷器的照片就好了。只闻其人而不见其貌其形,总有一丝遗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