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16:全球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16:全球史读后感10篇

2018-04-14 20: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16:全球史读后感10篇

  《1916:全球史》是一本由[英] 基斯•杰弗里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16:全球史》读后感(一):混沌世界中的工蚁炮灰——评《1916:全球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过去一百多年,作为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它不仅使二十世纪初的所有阶层重新定义认识战争,更如《1916:全球史》一书的副标题所言,“奠定战后百年政治格局”。

  曾有一个命题阐述“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是庸俗化的,准确而言,世界格局从未“高雅”过,只是“一战”的发生令世界各国以及各国的各个阶层对于“战争”的认知有了全新的体验。当十九世纪及以前的无聊文人还在赞美战争、视战争为获取权力荣誉以及英雄出世的契机时,“一战”中毫无意义纯粹浪费人命的堑壕战以及整个社会经济方位投入,让这些浮夸的赞誉变成了苍白讽刺的笑料。从“一战”开始,世界人民开始意识到,战争是与每个人休戚相关又如影随形的恶魔,也是从这时开始,平民有意识地认识到,在战争中,个人利益往往会被战争时国家采用的政治手腕牺牲殆尽,个人的命运也会沦为“工蚁炮灰”。《1916:全球史》选取了1916年这个“一战”进行到胶着时刻的年份,用关注平民利益和个人境遇眼光,为读者剖析那个时代民众的自我觉醒、国家和政治所处的困境以及影响至今的战争启示

  战争到底什么模样,战地记者为平民还原其本来面目

  拿破仑战争时期,就已经活跃着众多战地记者,向战争的后方发送战地速记和速绘,而“一战”期间,战地记者已经成为各个战场的“标配”。不仅有作战双方国家的战地记者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的详细报道,更有中立国家或者当时还未参战的国家派出战地记者,力求通过不偏不倚地中立观点对战争进行分析

  “一战”之前,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民对于战争所能感受到的程度有限的:通常不外乎税捐和兵役。除非是军队直接战斗或者长期围城的地方,否则一般人感受并不是太深。加上通信方式原始落后人们对于远方的战争的印象往往只能来源于各种转述和绘画,而前者在辗转流传的过程中很容易丢失诸多细节、并且加油添醋地塞进去对英雄主义的大量渲染(这点即使如今也是难以避免),而后者,一来画家往往很少身临战场,二来订购作品的往往非富即贵,为了迎合主顾的喜好画作难免失真。“一战”时的战地记者,既从所代表的政治利益角度提供着分析,也开始从平民的立场被动卷入战争的百姓探索出路

  《1916:全球史》中选取的史料片段,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当时各国的战地报道,如“一战”中那场标志性的,持续了将近1916年一年的凡尔登会战,作者援引了美国《纽约时报》这一中立国战地记者的报道史料,尽量冷静地阐述会战的状态同时也引用了法国在会战一开始对其的“乐观态度”和德国占领杜奥蒙要塞之后“洋洋得意”的战地报道。这样的史料铺陈,为读者直接还原了凡尔登会战时各方势利的面目,让读者作为已经知道史实结论的后来人,直接又赤裸地重温着百年前整个世界的混沌。

  不仅如此,“一战”时的战地报道开始出现了“有关个人危险恐怖经历的报道”。(书P47)这样的报道往往包含三个部分:一是事实信息,来源于军队的官方消息,如相关的数字和番号,发动攻击地点失去的阵地和伤亡的人数;二是生动描述战争的状态,强调冲突激烈;三是对相关部队战绩的歌颂。包含这三点的战地报道,在“一战”当时才算是完整的。这样的报道不仅显示出战地记者“我就在那里”的直观感和信服感,表达着作者经历着同样危险的情况,更是各个读到报道的家庭精神寄托——他们会在报道的字里行间搜寻他们前线挚爱们的消息。

  战地记者和战地报道,让被动卷入战争的平民在心理上有了一定的依靠和寄托,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成为“工蚁和炮灰”的个人仍在被关怀

  世界范围的“工蚁炮灰”,没有人可以幸免

  “一战”的策源地是欧洲,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但作为帝国主义阵营掠夺殖民地的神奇的“一战”却调动了整个世界范围的“征兵”,除了本就是欧洲各国殖民地的北非,为了这场战争输出了大量的青年动力,还有就是作为利益相关并不大的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从战争一开始就对“征兵输出”一事持有奇妙热情

  例如《1916:全球史》中援引的材料:“1916年年初,英国在军事和国内战时生产方面遇到了严重人力短缺,作为一种政策上的应对,1月英国推行了义务征兵制……在亚洲有着长期工作经验铁路工程师托马斯•J.伯恩在1916年11月到达英国的华北属地威海卫……华北人最适合当工人。招募开始进展缓慢,但到了1917年底,已有3.5万人前往欧洲,到战争结束时,英国招募的华工已达10万人。”(书P210)这还只是英国招募华工的数量,其他参战国如法国,还有大量的华工被招募。

  就当时的国际格局而言,协约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一度阻止中国派兵出战,但又希望中国可助一臂之力,最终在 1916 年出现了中国招募华工赴欧协助英法抗德的历史性一幕。“一战”的爆发推动了中国日益觉醒的、参与国际化的民族主义,并且给了北洋政府一个千载难逢的外交良机。当时的政治精英梁士诒、顾维钧等人力主政府出兵参战,他们深入研究了战争对世界格局和中国命运的影响,强调参战可以使英法等西方列强重视中国的存在,真正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而一旦协约国获胜,中国也将以战胜国身份收回战败国德国等在华获得的治外法权及租界特权为此,他们推动北洋政府在 1914 年夏、秋及 1915 年三度向英法政府表态,希望参加协约国抗击德国及奥匈帝国的战争。然而,中国政府的表态遭到日本的再三反对。日本则声称“中国非交战国,无列席战后和平会议资格”,英国政府最初也表示不想让中国成为协约国的一员。日本和英国都不愿意看到一个“东亚病夫”通过参战提升国际地位,进而威胁到他们在华获得的巨大平等特权。时至 1916 年夏,随着欧洲战事的升级特别是交战双方期待毕其功于一役的索姆河战役的打响,英法政府开始转变态度,希望中国政府给予帮助。但由于老牌殖民帝国的心态作祟,它们要求中国采取变通之道,派遣大批劳工赴欧洲协助协约国,主要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

  目前统计的数字显示,有共15万人次的华工被送往“一战”时的西欧战场,虽然也从侧面展示了中国民众对于“一战”协约国胜利的巨大贡献,但说到底,这项政策还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政治手腕。世界范围内的“工蚁和炮灰”在“一战”这台混乱的绞肉机中被毫无意义地碾碎,导致各国民众最终也看清了当时各方利益对于民众个人利益的直接忽略,于是大规模的起义席卷了整个欧洲。不只前线发生兵变,后方也陷入混乱。英法两国底子好一些,依靠各种措施尚能支撑到1918年,而俄国很快就崩溃了,并发生了影响深远红色革命。一直以纪律自夸的德国也在1918年底发生革命,最终导致投降。“一战”后的欧洲与之前的欧洲已经是完全不同文明,西方文明终结风靡一时,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思潮都是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顶点,旧欧洲被彻底推翻,余波最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为一部选取特点年份、在时间承前启后、在空间上贯穿世界的优秀历史著作,《1916:全球史——转折:奠定战后百年政治新格局》一书,不仅采用了新鲜的史料展现着“一战”这个重要的历史片段,更采用了平民视角,从底层民众角度一层一层上溯,揭开“一战”颠覆的“战争”观念、政府形象、民众情绪引爆点和无数看似偶然的百姓事件导致的历史拐点。战争爆发,无人可以独善其身后人读者虽然可以站在“上帝视角”俯视已经熟知的历史结局,但身处于当下历史时代的我们,能做的或许只能是清醒剖析历史,打破人类无知自私而导致的荒谬的历史循环,为自己争取不成为“工蚁和炮灰”的可能

  《1916:全球史》读后感(二):《1916:全球史》:通透历史、穿透细节、看透真相“一战”史

  《1916:全球史》:通透历史、穿透细节、看透真相“一战”史

  英国历史学家基斯·杰弗里所著的《1916:全球史》是一本令人充满好奇的著作。这本书给人最大的悬疑是,明明写的是一个与今天相隔整整一百年的1916年这一个独立年度,怎么能又冠之以“全球史”这一宏大主题?一个非常狭小的时间区间,与全球这一硕大的空间区间怎么能够实现完美的匹合?而这本书还有一个同样宏大的副标题:“转折:奠定战后百年政治新格局”。也就是说,作者所瞄准的1916年,不仅牵连着巨大的“全球”这一地理方位,同时,还蝴蝶效应般地影响着“一战”战后的百年政治格局。如此看来,1916年这一个坐标点,在作者的语境里,便在纵横两个方面,给予世界以强烈的影响,横向来看,它在即时的点位上,震荡出全球的波动,从纵向来看,它辐射的能量,波动着一百年后的全球时光,一直到今天的世界风云,都无一例外地与1916年这个年代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那么,我们必须追问的是,作者在1916年发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决定今天世界格局的蛛丝马迹

  其实1916年正处于“一战”中的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年份,“一战”爆发于1914年,这才是通常情况下,历史的一个正常节点,之后的1917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横空出世,也常常被视着历史的新起点,而夹在这中间的1916年,只能说是“一战”中的一个过渡时代,那么作者从中嗅出了什么样的“一枝先报春消息”?

  作为一名英国作者,作者所处的站位显然决定了作者的观感与立论。作者指出,1916年正开启了英国“帝国危机”时期,这种时期一直持续到1922年(P7)。

  可以看出,“一战”是一场列强之间的战争,但战争的结果,却出乎这些列强当初发动战争的目的。在战争中,当年的列强被削弱,身上所负载、所掠夺、所守护的历史财富却一件件脱身而去,最典型的是英国,也就是作者所身在的英国,经过“一战”,英国从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峰顶一蹶不振,它所拥有的遍及全球的殖民地开始了自主与独立的进程,而它的后院也生出了熊熊火焰,正如书中把爱尔兰的1916年复活节起义作为全球史的一部分,因为作者敏锐地看到了这一个英国的后院起火,“打响了分裂主义者摧毁1914年大英帝国的第一枪,并导致丧失了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国土。”(P7)

  在“一战”中始终比那种枪对枪、刀碰刀的战争胶着更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就是列强的影响力的下跌,可以说,在这本书中,作者描述1916年对世界影响几乎透着一个共性的共识,我们不妨把作者的这句话摘录如下,并且依此来仔细品味

  “如果‘英格兰的绝境正是爱尔兰的机会’(正如民族主义的颂歌所宣扬的那样),其他国家的绝境同样为被压迫的、不安于现状的民族主义者(或其他人)提供了利用战时形势的良机。”(P7)

  这里我们可以抽象出一个历史发展规律,“其它国家的绝境,正是自己的机会。”

  这一表述,在书中有多种变种。再如,“奥斯曼帝国的绝境就是亚美尼亚的机遇。”(P217)

  作者在书中描写的1916年第一个历史事件,是“加里波利大撤退”,这一事件,与二战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可谓是异曲同工,但在这一事件背景声里,却可以看出大英帝国的雄心以及力不能逮之后所造成的帝国体系的崩溃。加里波利半岛位于土耳其境内,与一战胶着在一起的西线相比,这里应该算得上东线。法国是西线的主战场,作为同是协约国的英国卷入一战,深知声东击西的道理,它明白,要在西线助法国一臂之力,必须在东线分散同盟国的注意力,从土耳其边缘的加里波利半岛登陆,打击隶属于德国阵营的土耳其,能够起到围魏救赵的效果。这是英国的表面策略,但英国还有自己的深谋远虑。法国纠结于西线的本土作战,心无旁鹜于其它地域了,但英国作为一个老牌殖民帝国,它还有更加深远的考量。英国之所以主导加里波利战役,是因为考虑到“大英帝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才促使他们把眼光放到西北欧之外。”(P26)。

  但大英帝国在加里波利进展无望,不得不选择了最终的撤退,此撤退,深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失街亭”之后不得不采取疑兵之计的真传,而大英帝国的真正撤退,也可以由此得到一个象征性的起点。正如书中所说,在一战中,英国的殖民地开启了自主与独立的进程,在加里波利战役中代表英国浴血奋战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军队,认识到自己的国家不是另一个英国,而是一个有着自己命运和历史的独立国家。大英帝国的崩溃,在一战中的突出表现,就是当初挂着英国旗帜去打拼的国家,经过一战,“从附和发展成了伙伴关系”,也就是从跟屁虫关系变成了各自独立的“兄弟”关系。作者深刻地指出:“尽管英国还是那个英国,但有越来越多、包括印度在内的‘国家’作为‘大英帝国代表团’的一部分,分别签署了战后合约。”(P39)

  再看奥匈帝国,它是一战中最热衷于战争的大国之一,但经过这场由它直接发起的战争,庞大的奥匈帝国轰然倒塌,在这一帝国里,它要“调和十一种不断要求民族自决的民族群体的政治秩序”(P95),当这一帝国自身面临绝境之时,被框架在这一体系里的民族获得了自治的机会,经过一战,奥匈帝国派出了众多民族自治的国家。这种帝国土崩瓦解、民族国家蜂拥而来的模式,正是大英帝国在一战中体系崩溃的翻版。

  同样,俄国在一战中也如出一辙地重演着这一“无法控制种族和民族运动”(P187)的模式。在一战的东线范围内,三大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国“长达四十年的稳定的边界假象”被打破,作者指出“除了东普鲁士最初的几场战役外,前线地区所有的战争都位于东欧的殖民化地带”,也就是说,一战之后,这些殖民化地带,仍是世界上动荡而争端频发的地区,这些地段包括“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以及罗马尼亚”。作者总结道:一战“促使民众中的各个群体起来挑战帝国现状并申明‘民族自决’的权利。”(P188)。

  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作者同样用现实的事例,来证明,我们这个东方古国,也借助于列强的争战而获得了难得的机遇。作者专章分析了“一战”在中国的影响,这正是作者在书中屡加申说的一战是一个全球性战争的立论的原因。作者指出:“从1914年秋起,中国领导人也试图从这场冲突中尽可能的获得机遇。革命党人孙中山将这场战争视为中国的机会,因为当时欧洲诸强的注意力在其他地方。”(P209)。作者同样按照他贯穿全书的那个公式对此作了总结:“战争的情况和(双方)民族权利、自由甚至民主的措辞都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并为亚洲各地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民族主义者提供了机遇。”(P219)。

  1916年所激发出的民族主义影响深远,虽然时间上有先后,但却毫无例外地决定了今日世界的版图。过去有一部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在这本书中也有提及,这一事实反映了英国意图激发阿拉伯人起义来摧毁德国同盟国奥斯曼帝国的势力,但“阿拉伯人对民族自决的渴望因英法分赃而受到了挫折”,直到二战后,促成1916年阿拉伯起义的“阿拉伯独立”才得以实现(P314),然而,英法出于“利己性”而肆意瓜分阿拉伯的企图,“在战后的许多年里引起了许多政治纠纷和政治交易。”(P313),而这正是当前中东乱局的当代源头。

  由此看出,作者在书中,虽然以巨大的篇幅涉及了这一年度里一战中的重大战事,但是作者更以如椽之笔,记录了战争较量背后的心理动机与主观诉求,把一战诸强的“利已性”的阴暗企图勾勒得清晰明了,正所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诸强在战争中意外地激发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最后反而使自己倒蚀了一把米。作者在书中顾及了世界的每一个大洲,每一个地域,甚至包括英国的后院、当时尚未独立的爱尔兰,把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视着受到1916年一战波及的领域,从而完成了全书的“全球史”的系统陈述,作者在对具体的1916年的战事陈述中,回溯战争引发的背景以及后延影响,从而使得1916年的事件,在时间轴上向前向后延伸拓展,串联起历史的前因后果。全书的每一个章节,作者恪求的写作原则,始终是以前台的战事细节来建构框架,在书中大量采用战争中的当事人的亲见亲历,来复现战争中的血淋淋的真实细节,同时,紧随着作者用申论般的严谨分析,透析引爆战事的政治动因与影响,这本书的耐人寻味的地方正在这里,它表层是沉湎于一起具体的事件,给人亲历亲随的真切感,同时跳出事件本身,议论风声,解透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所在,又给了这些事件以明晰的定位与归结,从而通透了历史,穿透了细节,看透了真相。作者对英国自身的批判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富有意味的是,书中的一个重要的立论观点,就是欧洲列强在搅乱世界大局的时候,却意外地激发起了被压迫民族的精神觉醒,这一观点,作者却在书中用列宁的观点作了总结:“民族主义的火焰在殖民地和欧洲突然燃烧起来。”(P373)。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秉承的一名史学家的史学品质与识见,使他超越了对革命家的偏见与仇视,而认同了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深刻见解,而这种见解,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教科书式的定论。如此说来,《1916:全球史》与我们旧有的正统的教科书体系并不违拗,可见,历史在不同的语境体系里,还是有着最不谋而合的共识的。

  E�ـ��

  《1916:全球史》读后感(三):转折的那一年

  1914年7月,人类迎来了一次惨痛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次战争耗时四年,多国参与,形成德国、奥匈帝国等同盟国与英国、法国等协约国两大阵营,人亡死伤惨重,而战争胜利的转折就出现在这一年1916。《1916:全球史:转折:奠定战后百年政治新格局》将呈现一战中双方交战最难阶段,僵持不下,胜利的天平将出现倾斜。

  作者基斯•杰弗里,英国著名军事史学家,被军队历史研究会授予坦普勒奖章,代表作《军情六处》等。本书主要讲述了一战的转折时刻,1916年,在这一年中发生了几次一战的重大战役,如日德兰海战,规模最大的海战;凡尔登会战,耗时时间最长的战役等,而这些战争不仅改变了整个战争的格局,胜利的走向,而且对国家内部的战争也有着影响。

  在内容上,作者不仅展示了每次的战役的惨烈,意义,影响等,而且更有记者、士兵、普通人等对战争的感受、反映、理解。在风格上,《1916:全球史》用一场场战役连接着一战整体的时序发展,同时也呈现着局部地区、国家等矛盾和发展,如最后的两章《美国》、《俄罗斯》等。

  关于一战史的书很多,但是《1916:全球史》却很独特。与《一战简史》相比,简史突出整个进程,简单化,最大的缺陷在于缺少非洲战线,而本书着重于同盟国与协约国的相持阶段,揭开一战德国与英国战队胜利转向的真相,以及一战中各个国家的变化。与《一战史》相比,一战史突出场面、技术、伤亡等,而《1916:全球史》在场面之外,又更加人性化,记者的采访、士兵的回忆等。在读过本书之后,时而紧张、时而揪心。

  1915-1916年的加里波利战役开启了《1916:全球史》,同时也预示着一场场黑暗的战争来临。一战的战场分为西线、南线、东线,作者把三线地域、最大战役、参与国家都聚集在本书中。西线的加里波利战役,虽然英国选择撤退,但对于这场战争来说是最好的方式,同时英法联合作战、澳大利亚等国的共同抵抗,在僵持阶段走出了第一步。战争胜利的方向开始了倾斜。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首次使用坦克。在这场战役中,德国依然很强,英法没有胜利,但是对于整个局势来说,它牵制了同盟国对凡尔登的的援助,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德国军队的进程。

  重大的转折点出现在凡尔登会战。凡尔登会战的伤亡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即便是一战结束后,凡尔登会战仍象征着整场战争中随着西线的战斗而不断积累的痛楚与恐怖,战争中寸土必争,10个月的时间,损伤惨重,甚至死去的士兵连名字都没有。战争后,英国、法国等都纪念这场战争离开的无名英雄。凡尔登会战英法的胜利,成为一战的转折点,之后使得德奥节节败退。

  书中除了在时序上围绕着一战的转折,还扩展在各个国家的内部战争。1916年4月的爱尔兰复活节的都伯林起义,意大利战争,巴尔干半岛的宗教冲突,俄罗斯帝国的末日等等,作者让我看到了僵持阶段中有色彩的一战。

  《1916:全球史:转折:奠定战后百年政治新格局》展现着一战最重要的转折,那是1916年。

  《1916:全球史》读后感(四):战争百年祭

  1916年,是一战中承前启后的一年,战争陷入胶着。除了欧洲各参战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中国,远离世界中心的国家都被卷入战争,有人直接上战场,有人为战争工作。

  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有为死难者树立的纪念碑,包括在海外为战争服务的华工,他们的名字被刻在远离故乡的纪念碑上,“估计大约有3000名中国人在欧洲或途中因敌人的炮火、疾病或受伤而失去生命……虽然他们的名字和番号还可以被人悼念,但关于他们的其他事情,如后代,甚至年龄,我们都一无所知。”(211页)

  一百年不过是宇宙行程中的匆匆一瞬,对短暂的人的一生来说,则足够长了。对于身处和平中的人们来说,百年前的1916只是一个数字,而在平行时空的人们来说,这一年过得非常艰难。因为在1916年,战争仍是欧洲各国的首要任务。

  爱尔兰著名军事史学家基斯·杰弗里的《1916:全球史》给我们绘制了一幅被战争碾压后的浮世绘,以笔为时光机,将今日的读者带回满目疮痍的世界。基斯·杰弗里是爱尔兰著名军事史学家,曾受教于爱尔兰、美国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他收集了大量的回忆录、战争小说,走遍全球各处,寻访一战相关遗迹,在战争纪念碑旁凭吊亡者,并努力将这些简单的名字与一个个年轻的士兵鲜活的生命联系起来,通过细致的考证,向读者讲述可以言说的故事。

  《1916》对1916年做了一次全景式的鸟瞰:战场上的杀戮惨景;参战国后方各种势力的博弈;国家首脑们的决策;某个被处决的间谍……都是战争的一部分。战争的重灾区当然是欧洲大陆,从东欧到西线,到处都是要塞,新型武器如坦克、生化武器成为大杀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屠杀,人类用自己的发明来消灭同类。进攻不是唯一的胜利,撤退也没什么好指摘的,战争背景下,保存更多有生力量,才是胜利。

  战争带来死亡、萧条、仇恨、对立、巨大的政治危机,战争让边缘的地区与阶层、民族进入聚光灯,欧洲敌对双方都想把美国拉到自己的阵营,和平年代控制一切的白人男子被丢入战场,少数族裔和女性因更多参与公共事务,开始提出自己的诉求,战争已经持续3年,而和平之光则迟迟不见。

  胶着的战事支配着欧洲各国的国内政治走向。在欧洲各国,自由资本主义原则暂时被国家干预主义和社团主义取代,以适应战争需要。同时战争需要支配了法国和英国的高层政治。两国都在探讨如下问题:军事指挥官的任命、资源的开采以及一些新战略的效果问题。

  有的国家在为了应对战争,短时间里不同势力的裂痕“看不见”了。如在奥匈帝国,政府干脆利用这个机会让议会休会。在法国,如乌眼鸡一样的左派和右派联合起来,组成“神圣联盟”,共同抗击入侵者。俄国民众坚定支持沙皇的政策。爱尔兰支持自治的人与忠于英国的人,在海外战场并肩与德国作战,而不是互相争斗。英国的保守党支持自由党政府的战争努力,英国不仅要保护比利时,还要防止法国被德国打垮,防止欧洲均势被破坏。

  一战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各国的内战也是一战的一部分。如1916年的爱尔兰独立运动。当年,英国正式实施征兵制度,由于爱尔兰是政治敏感地区,因此那里的人可以暂时免于兵役。劳合乔治支持该法案,他认为“每一个伟大的民主国家,当它遭到挑战时,当它的自由受到威胁时,都会诉诸强制力保卫自己。”

  劳合乔治的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走向截然相反的方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爱尔兰都柏林起义的策划及执行提供了时机(“英国人的非常手段”)和模式(如克劳斯维茨所言,战争是“其他形式的政治手段”)。“同凡尔登或索姆河一样,1916年的都柏林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114页)在东线,协约国不靠谱的盟友沙皇俄国发生了一件事:1916年12月底,一些爱国人士谋杀了拉斯普京。这成为次年俄国革命的先兆。欧洲现实主义的政要都明白,如果下一年前线再次传来战败的消息,那么沙皇专制统治的日子将屈指可数。

  不论身处其间的人多么不安与惶恐,1916年过去了,两年后,战争结束,战争前,政客们信誓旦旦地宣称战争将“避免让欧洲被专制的邪恶势力占领”,然而,1939年或更早的1931年,更大规模的战争便爆发了,这次大战,死了更多人,包括邪恶的势力与邪恶的人类,与善良的势力和善良的人类。

  而活下来的,有邪恶的势力与邪恶的人类,当然也有善良的势力和善良的人类。

  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取决于人类自身的健忘程度,“一些历史遗迹很远且没有受到太多保护或被参观……可能还有一些还没有建好,抑或可能从未被建造过,因为在一战中,有成百上千的人员伤亡——男人,女人和小孩——而他们连个纪念碑都没有。”

  《1916:全球史》读后感(五):大战役背后的脚注

  大战役背后的脚注

  一部小说或者非虚构的作品,在设定故事的时候,总少不了“反转”。设想一下,如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没有1916年的转折,今天的世界格局又是怎样一副画面?这一年,协约国一步一步从低谷走向胜利的曙光,最终取得一战的胜利。在一战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且值得纪念的一年。

  《1916:全球史》正是以这个反转的一年为切入点,“结合了众多一手史料、研究著作甚至文学作品,向我们展开了一幅与众不同的“一战”全球画卷。”作为改变世界格局的一场世界级的战役,关于它的著作众多,《一战简史》,《一战史》,丘吉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但针对这场重大战役,基斯•杰弗里选择的角度独辟蹊径,“本书除了对军事、政治对抗有细致入微的描写,还汇集了各国平民百姓的故事,他们不仅是这场战争的参 与者,也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由于切入点的独特,也使得这一部关于一战转折点的史学著作更加“亲民”。

  基斯•杰弗里,英国著名军事史学家,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成员。专攻英国近代史和爱尔兰史。曾任教于爱尔兰、美国和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是军事史领域的权威史学家之一。《文学评论》曾评价《1916:全球史》说:“这本书涵盖了所有“一战”参战国的历史细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份全球史研究,其目的是通过这个关键年份里发生的事件告诉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真正的全球战争。”

  一战始于1914,结束于1918,而1916年这一年的世界走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年更多的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战役的战场从欧洲转向了全球,这已经不再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世界人民都在为自己的国家拿起了武器进行战斗。基斯•杰弗里不但呈现了每场重要战役所产生的影响和政治倾斜,同时,参与战争的普通士兵、记者,以及战争波及的妇女、儿童等普通人,在他的笔下,终于让世界知道,在一战中他们也参与其中。这些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普通人,在战争中默默死去,他们可能“……连个纪念碑也没有。”这些被迫卷入战争的男男女女,很少人会记得他们,可是,“他们也应当有自己的历史。”《1916:全球史》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所记录的,正是这大战役背后的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没了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也许历史转变为另一种走向。

  牵一发而动全身,事件发生转折并非偶然。战事的升级,就像一个绝大的旋涡,令人产生“战争永远不会结束”的错觉,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会战,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国家都损失掺重,国内与国际矛盾重重,随后的几年中,苏联十月革命,爱尔兰独立……民族主义者的觉醒,预示了今天世界格局的可能。作品中对与战役的描述,尽可能采用身在战役之中的当事人作为呈现的视角,真实再现战场的残酷与无情。普通人、下层士兵的视角,贴近了读者的阅读心理,战争似乎触手可及。

  在作品的最后,作者无限感慨道:“多年以来,我发现剑桥大学图书馆不但是学者的天堂,而且还是资讯与灵感的无尽藏宝库。”得益于丰富史料的《1916:全球史》,是一战研究史上的又一重要著作。

  《1916:全球史》读后感(六):打仗是一回事,杀戮是另一回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终结于1918年。作为中间点的1916年则是这场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世界级混战的转折之年:一方面,在凡尔登战役与索姆河战役等关键之战后,协约国占据了主导权;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国家加入战争,战火从欧洲燃遍全球。英国军事史学家基斯·杰弗里在《1916全球史》一书中,正是抓住了这奠定战后政治新格局的一年,以丰富的史料描述了一战的史实,试图还原战争之真相。那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都无法逃脱战争。”

  不同于一般的战争史仅止于直面战场,基斯将更多的注意点聚焦到了各国之间的冲突与互动,尤为让人难忘的,则是其对于一线士兵心态之展露。他所要表现的,不仅是战争是什么,而是为什么不尽合理甚至有违人性的战争会持续,而年轻力壮的男性公民前赴后继,为以生命的代价为战争推波助澜。在基斯看来,“那些让战争不必要延长的人的责任不见得比那些挑起这场不必要战争的人少”。

  “战争把对国家的忠诚、个人的行为与官方的回应放大、对立”,巴黎的一位大学生出租司机似乎能成为正能量之代表:“如果一个国家值得你生活其中,它也值得你为之战斗”;比利时的诗歌亦可作为注脚:“倘若你不为保卫家园自由而战,她(国家)必将为此感到羞愧难安。”与此同时,在战争苦难的刺激下,“人类之骸”的可怕场景屡屡发生,人性的扭曲昭然若揭。即使是后期掺和的美国,在国家层面宣称为人道主义而战,而实际情况并非尽然,在队伍中也包括了“有些有勇无谋、只知冒险的人,也有些一心猎奇的人”,更多的人则是想“成为历史上最伟大事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在危难之中提供一些服务的机会”。尽管各怀异心,但似乎皆有坚持之理由。很多军人上前线的动机可以简单概括为“打仗”,士兵打到最后很多都失去了初心,成了一种习惯,甚至产生了一种由苦难所滋长强化的兄弟情深,为国而战最终化作了为彼此而坚持与忍受。值得一提的是,在战士们心中,“打仗”与“杀戮”并不是同一回事,前者为正义,而杀戮则有违人性。在书的最后,一位“受过训练的爱国士兵没有射击,放下了他的枪”,这场面,就如《血战钢锯岭》之情状。战争是历史,但不是全部,杀戮是事实,但并非所有。

  在《1916全球史》中,赋予了战争更为丰富的内涵,不只是“只停留在一种敌对现象的层面,而是作为一种集体共有的经历”,更是一种由此产生的普遍人性,经历过战争的民族,把这种民族气质加以继承,最终成为了现在的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