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树上的时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10篇

2018-04-14 21: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10篇

  《树上的时光》是一本由韩奈德著作,猫头鹰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一):他内心那棵树

  这是我最近读到的第二本有关于自闭症的孩子小说,这本书读地起来非常流畅,在翻译上没有什么漏洞,很感人的书,读完也让我感触许多。封面简洁,一个小人站在一棵比周围高大的树下,我想这也是他与那棵树的故事吧。就如同那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不断成长树,终将倒下的大树,别忘了那些在树上的美好时光。

  韩奈德,美国作家,生于中国台湾,曾在台湾学习熟悉喜爱中国文化。本书是他根据和泛自闭症儿童交往经验,以及家人朋友真实生活创作的,出版后被誉为能“与《寂静春天》《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相媲美的小说”。

  我们小时候也爬过树,爬过山里的树,那时候只是调皮捣蛋去爬树,根本对树的种类名字根本就没有去研究过,甚至在树上乱刻字的事情也干过。我们没有去在乎树的感受同龄人到了大概10岁左右就不再去爬树了。现实里的许多人对树的世界根本无法去了解,只会将其大量的砍伐,用来开发游乐场或者建筑,印刷造纸等等用途。这里面都蕴藏着森林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渗透。人类不开树,因为树木是人类繁衍进化的发源地。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森林伴随着。人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树木,经济社会发展也离不开树木。树为人类提供了无穷无尽财富

  但是大量过度的砍伐却对地球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如水土流流失,缺少了氧气的供应,整个生态循环规律破坏,近年来气候变化,人类对环境的造成的污染,沙尘暴越来越严重等等环境问题,对人类是个严峻的考验。如果我们再这样继续下去,地球也会被人类所毁灭了。

  书中的主人公马奇是一名自闭症患者,他的内心世界只有树,树就是他的全部,从小对树很感兴趣,他能中分辨出各种树的种类,以及各类树的生态生存条件不仅如此他还喜欢爬树,为何要爬树了?因为他很喜欢观察树,可以站在树上和树待在一起很长时间,哪怕是从树上摔下来几次,也无法阻挡他对树的热爱。他讨厌人类砍伐树木的举动,认为人们对树木生态环境有了巨大的影响。直到有一天他从树上看到了一棵非常巨大古老的树,鹰树,他对此发誓一定要爬上那颗鹰树,通过种种的难关,终于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他爬上了那棵鹰树,他做到了,对此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他找到了心中属于他那个世界,超越了自我,他找到了自己的路。

  作者很显然希望通过本书希望能能够引起大家对儿童自闭症的关注,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和生活,希望大众请不要在社会上忽略他们的存在。对地球生态的环境进行保护也是作者要表达一个观点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二):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是想你

  有个孩子,他知道每一棵树的秘密,它们真正的名字、属性生长情况,每一个部分的作用,可以想象木质部如何输水,树汁如何渗出,原始森林与鲑鱼如何相互关联,形成系统生死循环……可是人们看不到他绚烂多彩、博大丰富的内心世界,却只想纠正他不会“好好说话”、不懂保护自己、不善与人沟通、不关注社交和现实的问题——他们说,人类社会有人类应该关注的焦点,不能积极融入社会的人就是有问题的,而这孩子的问题叫做“自闭”。

  小说是以这孩子的视角来写的,通篇看去我并没觉得他和正常人有什么显著区别,只不过他不关心我们普通人所关心的事物,也不乐意用假装关心来“乖巧”地迎合世界,但与此同时,他也有自己关注的对象和沟通的方式,并且能够从他所关注的事物中学规则道理他喜欢和善于观察,知道如何寻求和获取帮助,也知道怎样达成目标,更有无以伦比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他比我们许许多多的正常人都具备生存能力,都要优秀,他甚至能够深刻地理解“爱”,而这种理解恰好是非高超的“同理心”,很多人恐怕究其一生都难以学会

  而且深究下去,我们的祖先不也正是从观察自然、探索自然中找到了做事方法,形成了宜于人类生存的世界观法则吗?这孩子不过是在做一件回归本源的事啊。是不是当我们懂得更便利地从自然中索取时,自然规则就变得无足轻重,我们自行建立的“人类标准”就成了唯一的真理呢?

  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心疲惫、越来越多的人在说“人生孤独”,或许每个人都有他人无法了解和触及的内核,但我想这并不是孤独的根本,根本是我们从不肯减缓节奏、花费心思,去聆听、去理解、去包容,我们始终将目光锁定在“归属权”、“利润差”和“情绪立场”上(书中妈妈舅舅争执以及后来的听证会都说明了这一点,人们似乎由于相同的目标集聚一起,用尽全力,却始终无法真正明白彼此),希望这世界有统一标准,让人宛若置身于苹果园,此地只生长苹果、其他果树全部砍掉,既省工夫又省力——

  诚然,这种规范有利于快速达成共识提高效率,但样貌相同、思维相近并不等于“世界大同”,换个角度去想,它实则是一种屠杀。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报道,说上个世纪地球上消失了近3/4的农产品种类,原因是它们带来的经济效益甚微、故而人们不再播种,这在短期看来有利无弊,可实际上却破坏了物种的多样性,长而久之使得土地陷入僵化,最后为之买单的还是人类自己。

  人工造林无法替代自然形成的林木,所有后加的纠正都是白费功夫,有时我甚至略显阴暗地认为,人类亲手残杀了无数多姿多彩的物种,如今又要将党同伐异的屠刀举到同类面前,辅以学术名称强制其就范——说真的,这种“关心”到底有没有必要?如果对方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方式生活,那这种“关怀”算不算得上一种残酷的剥夺?如果一定要有规范,那这“统一”的尺度、界定的标准又是否客观真实可靠?还是另一种人类自大利己的偏见

  长久以来,我始终为罗素说的一句话感动,他说“须知参差不同乃是幸福本源”,我想幸福也是种心理感受吧,当百花齐放的时候我们感到幸福,当百鸟齐鸣的时候我们感到幸福,当经过不同的风景、看过不同的故事时我们感到幸福,那么为什么,我们偏偏要把别人改造一样的才觉得幸福?

  当一个孩子不关注人类,只关注树木的时候,当他第一次从幼儿园的画册中发现自己真正关注的东西的时候,当他敢于正面这关注并坚持的时候,我想他也就真的找到了属于他的幸福,而当我们努力靠近他的时候,也会感受到从叶片间透过的阳光同样照在我们身上,我们也一样地幸福。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三):我做到了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的封面,一切都被包围在绿意盎然之中,水彩缀着几棵不同种类的树,一位少年身影站在树下,绿得舒心,绿得静谧,这便是全部了。 关于14岁的自闭症少年马奇成长过程经历,也是一棵鹰树的经历,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向人们清晰地表达了在不被理解的环境下的角度看待人生和世界。马奇虽然在语言行为举止上多多少少有障碍,可对于树的知识总是滔滔不绝泉水滚滚而来,大概是因为某些方面上的缺陷造就了他另一方面上的天赋,他的新奇独特眼光也同样使他在成长中不断积累茁壮。 我在网上相关这本书的短评上也得到了一句话:“如果你去拯救一棵树,那么树也会拯救你。”因为对于树的近乎痴迷的情感,爬上鹰树可以算得上是他14年人生的最大梦想了,当发现那颗巨大的“鹰树”要被开发商所砍伐,绝望的他当然要拯救他的梦想——他心爱的树。 当他开始可能寻求身边所有人的帮助,他不得不客服自己在公开场合说话的心理障碍,逼着自己与他人沟通与合作,就像短评上的话,当他在尽力拯救鹰树的过程冲破重重障碍时,他的心灵也同时得到了救赎,因为有树,他才决心要去拯救它,因为这个决心,他超越了自我,树拯救了孤独的他。让马奇逐渐看清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在美国那样一个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组成的大熔炉里发表自己的声音,来自一位自闭症患者的真实声音,而并非他在癫狂时说的胡话。 人类创造了环境,也亦可以毁掉它,作者通过马奇与树之间的爱与离,充分表达了对人们破坏大自然愚蠢行为的无奈与嘲讽,少年所小心翼翼保护的成为人类眼里的弱者,以至于他在受尽艰苦和看到自己拼了命保护的鹰树终于倒下后他不由向人们发出了质疑:难道就不能单纯地因为我极度渴望某种东西,所以为之甘冒生命危险吗? 答案是,没有人听到他的声音,他太渺小了,世界那么大,茫茫人海中我们只是尘世的一份子,三个人可以围住一棵树可一个人不行,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自闭少年的孤独与无助,于是在那样一个残酷的社会环境下他必须学会成长,他坦然接受鹰树倒塌,可不允许人们拒绝他对鹰树的远远超过了痴迷的爱。坦然的他在结局之尾说:我做到了。 马奇的故事就到了这里,因为他做到了,义无反顾地完成他心心念念日日夜夜所想的事情之后还有什么会比这个来的更让人激动呢? 书的简介介绍到这本书是一部与《寂静的春天》相媲美的小说,我是有暗暗嗤鼻:这本书看起来也不出名,怎与《寂静的春天》相比上了?脸颊是有点点痛...... 游走在批判与保护,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两部作品。想来也是,万物复苏的春天又怎会寂静?两部小说给了我们答案:因为人类的破坏,森林正在减少,人类却依然贪婪地索取占有一切,这同时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世界的恐怖与美好,作者及其迫切想要打醒人们,真正清醒过来。去保护赖以生存家园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四):树上的时光

  《树上的时光》是你我的时光,是我的童年时光。就像《记忆神偷》里补鞋的背影,就像暴风天扛住屋顶画面

  第一章:我的现状

  爬树的情节让我想起了《怦然心动》里固执守在一棵树上,最终上了报纸头条的姑娘

  看到鹰树壮大的身躯的那一瞬间,我几乎是马上想到了它将被砍伐的遭遇

  原来,孩子是自闭症。母亲也因为孩子奇怪的举动而深受痛苦着

  第二章:与树生活

  我找到了“泰山游戏”的精髓,一定要看准树的落脚点。如果观察人可以像观察树一样就好了。

  第三章:搬家后找到的新树林

  如果想要成为树林的一部分,保持安静是十分重要的。起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变得多么安静。

  妈妈不……我只要一紧张双手

  第四章:社会行为的需求

  读书的日子,我渐渐明白了原来一种行为后面代表的是一种语言,一种需求,一种渴望。果然,树比人简单多了。小孩就是对树有种亲近感,这是好事。就像《自闭历程》中的女孩对牛有亲近感,加上自己的天赋,最终成功设计出了最全面的牛屠宰场。

  第五章:医生的倾听

  我没想过《指环王3》的树人会给一个小孩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第六章:从实践思考

  我似乎从刚才的下坠中学到了什么:有时候,计划不是必须的。重要的是行动。这是一个值得秉持的念头

  这里关于下坠的描述精彩的。并且关于小孩的反应也是挺令人奇怪的。没有惊呼与恐惧。只剩下非常冷静的思考。这是迟钝呢,还是超脱呢?小孩是对痛觉不敏感呢,还是无暇顾及呢?

  第七章:与树一切的交谈都令我思考。

  第八章:伏笔。树的所有权。

  第九章:伏笔。环保。树的逝去。

  就像这是一部环保主义者的书,而不是关于一个小孩的故事。这难道也是和《困住宜家衣柜里的苦行僧》一个道理,借此表达某种观念

  我很伤心。他们竟然不知道他们呼吸的氧气来自于xx大树。如果他因为呼吸不到足够的氧气而死去,并且到死都不知道原因的话,我会很伤心的。

  在爬树欲望的催促下,我找到在雨天爬树的新路线。并且意识到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也是可以独自攀爬鹰树的。

  第十章:与女孩一起探讨树的名字。

  第十一章:私闯私人区域

  第十二章:我喜欢真实。

  第十三章:我是一棵树。

  第十四章:我以树的视角理解人

  第十五章:妈妈眼中我的奇怪举动。我只为树神魂颠倒。

  第十六章:所有与树相关的我的故事。一次改变人生的谈话。一次直视恐惧的行为。

  第十七章:观看一场物种游行之后,我想我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拯救鹰树了。

  第十八章:我的计划。

  第十九章:过渡

  第二十章:家长的顾忌,树叶的摆动。

  这让我想起了《自闭历程》中的女孩为了研究对牛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亲自到牛棚里实践。发现了那些从积水处反射过来的光线。那种意境给我的感觉是很像的。

  小孩的妈妈,有的人,至少《自闭历程》中的妈妈就表现的比她坚强。她敢于让孩子去上学,去工作,去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尽管周围的眼光是如此的糟糕。但是在这一幕,小孩的妈妈给孩子带来的不是保护与占有,而是恐惧与不安。是使牛躁抑的光线,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二十一章:准备。有了莎拉的画,有了我认识语言的卡纸,有了树的自私与无私清单

  第二十二章:反射率与海鸠。

  第二十三章:最终的决定。评估我的状态,决定我的去留。我顿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树与树之间的关系。

  第二十四章:鹰树即将消亡。我无法等到十八岁。

  第二十五章:过渡。

  第二十六章:找到他们话语中的漏洞。

  爬鹰树的描写简直和《肖申克的救赎》中,肖申克留下了一封信给好友,连夜从地下爬出的场景一样经典,一样令人振奋。

  我爬鹰树,这是我真实想做的事。

  将这本书改编成电影吧。真的很棒。

  后记:这个故事里面有树。

  这是一个关于别人的故事。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就像《心灵捕手》一般。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五):一个孤独少年艰辛融入集体的故事

  《树上的时光》写的是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树的故事。

  一个喜欢别人称呼他为“马奇”(March,也有三月的意思)的混血美国少年,对树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感情,每天都要爬树,在树上度过一段时光。

  很多人过了7、8岁就不再爬树,尽管马奇已经14岁了,但是他还是离不开树,照爬不误,并且一定要生活在有树的地方。父母因此分居,他虽然知道,但并不在乎,大概有些特殊才华的孩子都是这样吧,缺少对正常感情和情绪的感知能力。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Sheldon),马奇更感兴趣的是树叶生长展示出的斐波那契数列。

  马奇的妈妈更喜欢叫他彼得,尽管他从来不回应。虽然作者很少用笔墨直接展示这位母亲的艰难生活,但还是能够勾勒出来:单身,带着一个泛自闭症的孩子,常常因为这个孩子的古怪行为遭到邻居的报警,总是搬家。每周要带这个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只有一个弟弟能偶尔开车过来支持一下她。甚至,弟弟新交的女朋友也被这个孩子吓坏,报警了。她的心里一定接近崩溃。从马奇的视角看,妈妈常常无缘无故地流泪,甚至在开车的时候,一句话没说完就泪流满面。他不懂,但是我懂了。这位母亲一定无数次地为孩子的将来担忧,所有人都不接纳他,离他而去,即便是自己,将来也要先走一步。那时候,他一个人在世上,要怎么办?

  泛自闭症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很多人对这一病症的了解并不全面。泛自闭症患者的症状表现有动作上的抽搐、声语上的抽搐、感觉上或心理上抽搐等,他们常有特殊天赋。漫画家朱德庸也患有泛自闭症,每次在公共场合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非常紧张、不安,全身肌肉都是紧绷的,参加完活动甚至会虚脱。当众发言对有些人来说是展示自我的机会,但对泛自闭症的人来说则非常痛苦,是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煎熬。

  马奇也是一个天才,他拥有“照相机”式记忆能力,了解关于树的很多知识,甚至可以与奥林匹亚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侃侃而谈,引起对方的兴趣。同时,他也有泛自闭症的其他典型症状,和其他人一有分歧就变得很激动,有时控制不住动作上的抽搐,甚至伤害到自己和亲人。庆幸的是他的妈妈依然爱他、陪伴他、照料他,定时带他去看医生。所以,当他遇到人生中第一个巨大的危机,最喜欢的一棵鹰树要被砍掉时,他的表现出人意料。马奇主动尝试和周围的人沟通,寻求理解和帮助,甚至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在公开场合演讲,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的诉求,一起保护鹰树。

  《越狱》第五季开播后,主角米勒的一个演讲视频在微博上流传。他坦言因为自己是同性恋,一直被当做异类,他的世界里只有“我”,鲜有“我们”。因剧爆火以后,为了维护形象,米勒还一度选择在公众面前伪装自己。整场演讲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悲壮,一个人想融入到集体中,并真实地表达自己是多么艰难。米勒最终做到了,马奇也做到了。这是他们身上最让人敬佩的地方。

  当彼得•马奇•王站在市政厅里,忍耐着紧张和慌乱,忍耐着皮肤上的灼烧感,在市长、市议会成员和听众面前演讲的时刻,堪称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令人莫名激动!

  马奇在演讲中提到,鹰树上生活着一只海鸠——一种受联邦政府保护的濒危鸟类,事情曾一度有了转机。之后,马奇还在深夜偷偷爬上了鹰树,最终坠地受伤。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件事,对于马奇的动机也是众说纷纭:为了救海鸠;为了发表一个声明;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想要自杀。甚至有人说,马奇是在效仿电影《怦然心动》的女主角,为了保护鹰树在树上静坐。最后,鹰树还是被砍倒,建起了一处公园。但是在为鹰树呼吁的过程中,马奇长大了,成熟了,他开始对其他人做每一件事的原因都多了一点点的理解。

  他说: “当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之后,就一心只想跟他在一起。无论对方经历过什么,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感受,无论多方付出多少,她都只想跟他在一起,这就是我对鹰树的感觉。”

  他爱鹰树,他做到了。

  同时,也有更多的人理解了他,也学会如何爱他。本书的开头,舅舅的女友误以为马奇有自残倾向,打电话报警。如今却突破身份限制,出现在只有直系亲属才能参加的精神鉴定听证会上,为马奇发声。

  本书的结尾,喜忧参半,马奇可以留在母亲身边生活,只是要定期去看医生;他的父母离婚了。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六):与“我”重逢——遇见鹰树的那一天我遇见自己

  我有自闭症; 我唯一的爱好是爬树; 我每天至少要爬三棵树; 我喜欢与树有关的一切; 我知道世界上所有树的名字; 我经常待在树上就忘记了时间的存在; 我经常被消防员们用升降梯从树上接下来; 我把身边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想象成对应的树; 直到我在一颗红雪松上整整待了一百二十一分钟,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那棵“鹰树”的三月的一个早上,我知道它对我有一种不可描述的魔力。或许从那一天开始,一切都变了,那棵鹰树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样的一棵树一直“诱惑”着我,令我着迷——那棵我见过最高大的树,彻底的长在我心里了。当然,我又忘记了妈妈在树下一遍又一遍的呼喊声。 大人们制定各种各样的规矩,来管理像我这样的小孩——妈妈让我每爬三棵树就要告诉她我接下来的计划;我因为爬树而受伤他们要剥夺妈妈作为我监护人的权力;所有自闭的小孩都要在一个学校里进行管理和教育。我开始尝试着告诉别人关于我心中的那棵鹰树,告诉他们那棵树是有多么的特别,它对我们的生活,对地球的生态环境系统是多么的重要,希望他们不要砍掉那棵树。我开始克服心中的障碍,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可是尽管到最后,那颗巨大的鹰树还是被砍掉了,我也终于在那之前爬上了它,这是我从第一次遇到鹰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我做到了。 韩奈德以一个自闭症儿童的视角去展现了一个自闭症孩子眼中的世界,他用一个自闭症的孩子细腻的观察和敏感的内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闭症人物。故事看似是一个美国小孩为了一棵树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国派故事,实际上展现了一个自闭症儿童内心美好的世界,一个自闭症儿童的自我认知,认识自己与周遭世界的关系的小说。这样写最大的好处就是对于主人公马奇的所感所想,让作为读者的我们是最能体会的。小说越往下读越觉得动人,以自闭症为主题的小说创作目的大部分都基于让我们认识这个就在我们生活中的群体。作者韩奈德做到了这一点,他用第一视角和生动的描述将这个自闭症孩子眼中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所有想法,都是那么的简单而真诚地出自内心。 小说的笔调是十分和缓细腻的,完全以自我的口吻去叙述了自己的世界,可以说一开始更多的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官存在,在到后面也融入了对别人和世界的理解。毫无疑问,小说中的主人公马奇和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描述的那样,毫不为过地可以说是一个天才。他知道所有有关树的知识,他在形容颜色时用他所知道的树的颜色来描述相对应的色彩,他甚至和别人表达自己对一种树木的了解时仿佛一气呵成。有自闭症的孩子总是在内心筑起一道围墙,墙内是自己的精彩世界,从不展现给墙外的人看。这本小说不仅很好的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自闭症男孩的内心独白,也是一个自闭症男孩打破心中这堵围墙,认知并超越自我的故事。而这一切的来源,竟是因为一棵树。 那棵高大的鹰树可以看成是象征着男孩心中的那堵围墙,小说的结尾经过男孩的种种努力鹰树依然被砍掉了,男孩心中的那堵围墙也倒塌了。但小说的结尾很好,意味深长。毕竟男孩曾经疯狂的爱过那棵树,就像大多数自闭症孩子砌起那堵墙是为了保护自己,马奇爱着那棵树努力学会与别人去沟通,到最后才发现他拆掉的也是自己心中的围墙,发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与周围人不可或缺的联系。小说读来整体上也是温暖动人的,作者韩奈德在基于一个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小说,也因为他从小在中国长大,他把主人公马奇设定成一个有着一半亚裔血统,一半美国血统的男孩。小说中关于马奇的父亲——住在亚利桑那州的亚裔父亲始终是一个隐秘的存在,小说中的很多细节铺垫了我的生活环境,韩奈德的笔触相当细致,不仅完美地勾画了一个自闭症男孩的形象,还将这个男孩自我认知的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七):关于成长,和一棵树

  把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的成长过程描写得很细致,一星。

  March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包括老师都很温情,两星。

  主旨很明确也很讨喜,保护自然。三星。

  二十三章和二十六章对我来说非常加分!一个是听证会(感觉很温暖)一个是爬鹰树的过程(描写非常美!把一棵树写得这么出神入化真的很少见),四星。

  但是觉得比较可惜的就是,救这棵树的过程似乎有点过于简单了,可能是因为这本来就很简单,可能是因为这是一本励志小说,可能是因为我大惊小怪,三点五星。

  还有就是觉得有些地方翻译不太顺……三星。

  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语言比较平实,当睡前读物很好。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八):无论如何,这段光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棵不断成长、终将倒下的大树。别忘了那些在树上的美好时光。诚诚恳恳的阅读完这本书,难得的外国文学中文笔之流畅,读者阅读起来能够毫不费力。而这个故事,则是运用马奇的角度——这个自闭症儿童的视角来叙述他的故事。这也是独特之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一个人来向你叙述他的所思所想,虽然只是简单的人与树的关系,却能够让读者发觉,这里面所蕴含的深意,不仅仅是一棵大树有关。

  因为父亲的离开,马奇和他的妈妈一起搬去了新的小镇。因为马奇喜欢树,喜欢用爬的方式去感受树。在树上,他忘记了时间,忘记自己所处的地方。而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树专家,才会对镇上最大的树——鹰树兴趣十分浓厚。他最想要去做的就是爬上这棵树,想爬上这棵树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这故事就这样发生了。越是想爬上这棵树,却更是会遇到重重阻碍。鹰树的地盘被划为私人土地,这块土地马上就会变成住宅用地,而鹰树只会有着被砍伐的结局。而马奇,却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救这棵树。

  从发现鹰树,到为了鹰树去勇敢的走上台前说话。虽然里面向大家铺垫了矛盾的线:父亲和母亲,斯蒂文斯和妈妈,自己与其他人(尤其是与母亲)。而在这个过程在这本书中占据了大面的篇幅,个人认为作者是希望读者们能够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甚至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14岁的男孩马奇知道有关树的一切,如果可以选择,除了树,他不愿意谈论任何事情。他的妈妈想要去照顾好他,却始终走不进他的内心世界。而他的父亲——这个小说中着墨不多的男子,却选择了逃避现实,甚至在马奇终于勇敢的面对人群表达观点时都没有露面。迈克舅舅则是尽力的帮助妈妈,尽力让马奇融入他的生活。对待有残障的孩子,三种人表达了不一样的态度。小说所描述的这三个人,则是向读者们展示了最基本的态度,口口声声说是最爱,可是却设置了重重阻碍。而如何真正走进他的世界,则是每个拥有自闭症孩子家庭所面对的问题。

  在行文上,节奏很紧密,没有拖沓之意,有一点不明白的则是为什么将The eagle tree改成树上的时光。个人是觉得各有千秋的,但是我个人是更喜欢鹰树的名字,更为引人入胜。

  希望阅读到的人都可以有一段难以磨灭的时光。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九):树上的时光,是热爱与孤独

  我也喜欢树,就像我以为我真的懂马奇的爱与孤独。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希望马奇能成为我的好朋友呀,毕竟我也很喜欢树,但却叫不出每一棵树的名字(摊手)。

  我的窗外有一片杨树林,其中最高的一棵,我对它印象最深刻。我看着它春天抽絮,长出新叶,夏天变得浓绿茂盛,秋天变黄逐渐枯萎,一阵风吹来噼噼啪啪得落一地,冬天只剩下暗灰色的枝丫,线条清晰,无比硬朗。我们仿佛是彼此陪伴一般,一起经历了好几个春夏秋冬。我住在九层,刚搬来的时候,它长得最高的一根枝条,正好与我视线平齐,在风中独自摇摆,而如今最高的那根枝条已经长到十二层去了吧~~

  也不好说我自己在这几个春夏秋冬是否有在努力成长,但我窗外的这颗树真的是有目共睹,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呀!

  又到春天了,与同样热爱树的马奇以及我热爱的树共勉~~~

  《树上的时光》读后感(十):住在树上的人。

  南方四月,读一本书,美籍作家韩奈德的作品《树上的时光》,封面清新唯美,几棵树,一个小人立在树下,一眼看去便是舒心的绿和静谧。

  《树上的时光》讲述了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小男孩马奇的故事。马奇是个孤独的小男孩,他无法与外界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知道两个卧室一样大,知道楼梯有十四阶,知道树的名称和种类以及生存条件,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看过的书和图片能清晰的记忆,甚至连时间的流逝,他都能准确的感知和记忆。但他无法融入到外面的世界,他不喜欢看人的脸,他总是听到世界太喧嚣,外界令他烦躁的时候,他控制不住会尖叫,会挥舞双手,试图逃离一切令他烦躁的事物。

  他唯一喜欢做的事情是爬树,制定好计划后一步步攀爬,在树上观察树的生长,从一棵到另一棵。所有的树都另他着迷。与母亲搬到新家后,他看见了一棵鹰树,一棵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美国黄松,一种濒危树种。鹰树让马奇念念不忘,他试图向树走进却遭遇重重阻碍。但在他不断靠近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了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学会与旁人交流,他需要忍耐和克服自己对外界的抵触,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无法理解他,他不是一棵孤独的树。当他救助了鹰树,也是救赎了自己,他从自己封闭的世界中走了出来,慢慢融入到这个社会中,渐渐成为他们的一员。

  这是令人心疼又无奈的马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总是觉得自己是一棵树,也想要像树一样,扎根在厚实富饶的土壤里,随风起舞,伴随着日升月落获得平静和安宁。这也是他独特的世界,他能清晰地看见树叶的经络走向,能听到水分在树木的经络里流动的声音,他用手抚摸树干斑驳粗糙的外皮。他也知道哪些树是濒危树种,他想要拯救这些树,但却无能为力。这是他的困惑和无助:明白问题的所在,却又害怕自己无能为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