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10篇

2018-04-15 20: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10篇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是一本由林清玄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一):烦恼的剪影

  我总以为理想人生应该是青春时活的闪闪发亮,年老时活的优雅从容可惜现实自己理想的差距总是太远,选到两者之间隔了无数的烦恼。因为对美好事物渴望追求,我们急于想要去获得那些梦想存在的事物,结果现实却让我们更加迷惑。如果我们的一声像那夜空中发亮的星,烦恼就如同周围的夜一样包围着我们,如何才能爬出寂寞的藩篱,只有想通想透以后,只有经过现实之火熬炼,终于了然于心,他强任他强,只要我们懂得了自己的本心,明白只有自心清静,方才能断烦恼。

  不说话,只作伴。当我们自心清静以后才发觉原来整个世界都已不再一样。原来在一个以为很熟悉地方,还有那么多新鲜风景,在路上断断续续遇见了愿意陪伴你我走过一段旅程的人,生活看似马上就要开始,但是总觉得有些障碍阻挡着,最后我才明白,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烦恼,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生活。当现在也终于明白了两个生活中与烦恼打交道的道理,其一是最难的就是面对真实的烦恼,其二是不要忽略了其中的美好。

  在本书第一部分中,林清玄先生就想告诉我们人生滋味不易知,等到我们明白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宝贵时光。所以,那些美好只能从记忆里寻找,儿时母亲利用一些平常丢弃的材料做出的食物,已经成了再也无法找到的美食,当时苦涩的滋味经过时间的发酵仿佛也有了别样的味道。当回到童年生活的家乡的时候,除了清新空气以及满眼绿意,本应为硕果累累收获而欢呼的时候,池塘里的吴郭鱼以及枝头成熟木瓜,却成了最低贱的产品,因为买不上价格,都被遗弃在田间地头,无人看管,城市里寻找不到而且价值不菲美味都在这里没有任何价值,生活总是这样,我们总是在追求得不到的东西,慢慢丢弃了现在拥有的美好。

  生命风雨都是掌声。现在人崇尚华丽精致,所做的器物无不以豪华为能事,但豪华到了顶点,重形式胜过内涵,缺少了时间考验,许多东西最后都只能被淘汰。人也是这样,经过了岁月的磨洗,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沉静谦卑。在这世界上,没有人能真正了解或知道我们,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找生命的根源,不能觉知自我的光明,就连自己也不能自知了。心灵里的烦恼、悲哀痛苦,要在今天做个了结,明天自有明天的痛苦,就让明天的肩膀来承担吧。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二):来去无声,温柔半两

  你有烦恼吗?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烦恼,虽然大家都很讨厌这种感觉,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没人能够免疫这种感觉。为什么人们总会被烦恼包围,归根结底还是人们的内心无法平静,太过浮躁原因。尤其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浮躁的社会,好像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好像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但是毕竟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而人的能力有限制,当人的能力跟不上自己的欲望的时候,人的获得感就很滴,反而失落感很高,所以人就会觉得不幸福,就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领自己感到烦恼。 林清玄的这本自心清静能断烦恼就告诉我们会感到烦恼的原因以及如何回复清静的方法。在第一部分人生滋味不易知里面就把我们带到了过去,那些典藏着的所经历过的美好事物,以及那些在未知角落里飘荡的记忆。也许是因为一个人没有成年以前,不需要背负家庭责任,不需要为了家庭而放弃自己,所以在此之前,人会觉得更加轻松,更加自我。在第一部分里其实讲的更多的是从小时候乡村生活转移到城市生活,当熟悉城市的繁华却更加觉得乡村的宁静,从怀念小时候家庭饭菜的味道,农产品丰收但是价格却又如此低贱,还有就是利用天台空间自种蔬菜,仿佛自己真的跟自己父辈一样,以这样一种方式怀念自己的童年。当讲到食家笔记的时候,好像除了回忆里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食物可以解决剩下的一切烦恼了。 还记否?初出茅庐时期贫困,好像自己唯一的财产只有那满屋子的书以及爱情。只是再次想起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当时究竟是贫困还是富有了,事情总是这样,我们总在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遗忘了也许我们当时拥有的才是我们最宝贵的,也可能一生之中再也不可能寻找得到,因为保管这份美好的箱子叫做时间,往事不可追。意识到当初自己的富足,当推开窗子,一颗大榕树面窗而立,树下是植满了荷花的小湖,附近的人家都是那么亲善,有时候为了送女友一串风铃到处告贷,以书果腹,你带酒和琴踏歌而来,原来自己曾是如此惬意,仿佛生活在梦中。 一夜未睡。因为知道自己已经不属于这个地方,即使是出生之地,自己也如同一个外来者一般,如同离了树的果,再也没有了当初离枝时的自由等待的只有慢慢腐烂,甚至化作春泥的机会也没有了。生命的告别式特别沉默,在沉静中慢慢的往远处走去,它有时飞得不见踪影,像一只鼓风而去的风筝,有时又默默地被裁剪,像一朵流着生命汁液的马蹄莲。你走远了,我还能听到你的蹄声,在孤独小径里响着。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三):唯有清净之心,才能忘却烦恼

  提到林清玄,想必中学生对他最为熟悉,因为不少考试里都有他的身影,似乎语文老师清一色喜欢他的散文,也建议学生们多去读他的文章感受他的写作手法,以及文字里蕴含的丰富意义。这本散文集以“清净心”为主题,特意收录了52篇林清玄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书名则是由先生亲笔题写“自心清净,能断烦恼”。

  一拿到书便让人爱不释手,洁白的封面上只有一条小鱼在水波中游过,好不惬意,仿佛忘了右上角的鱼钩,毫无会被掉上钩的苦恼。如此淡雅的封面,也体现了先生内心的平静,从而闲适的生活。为什么先生可以淡然的面对一切,我想离不开他对禅的感悟,了解先生的读者必定知道,他曾在35岁入山修行两年,通过参禅看透世间俗事。

  全书分为七个部分,身为吃货的我最爱第一章,八篇美食文,先生细腻描绘了食物的做法,以此来突显“好吃”,让人口舌生津,不自觉的做吞咽动作。但先生并不是单纯介绍美食,而是从食物的美好里回忆过去,思考人生的滋味。在“冰糖芋泥”一文,表达了先生对母亲的思念,在那个穷苦的年代,即便没有白米饭吃,只能靠番薯和芋头饱肚,母亲总会绞尽脑汁的变出新菜。字里行间无不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浓浓爱意,尽管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孩子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可这样的爱意依然让人感同身受

  其次,我喜欢第五章的生活之美,先生讲述了他遇到的几件小事,在“一片茶叶”里有对布施的感悟,正如先生说过,“茶这个字,拆开看,人在草木之间,也就是说,喝茶这件事是你和一片茶叶、一片茶园或者一片江山的联结”。“枯叶蝶的最后归宿”则是对生命的体会,枯叶蝶的一生都在“伪装”,直到生命尽头彻底沦为一片枯叶。这些事情都是细微的,倘若先生没有写出来,恐怕我们一直不会发现,但这正是先生希望我们做的——用心发现生活的美好。然而在如今讲求效率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浮躁,总在无休止的奔忙,快节奏的生活,尽管会得到不少物质上的满足,却让他们不懂停下脚步,感受平凡的生活,从而失去生活的意义。

  细细品味先生的文字,我们会发现,看似对平常人、事、物的描写实际充满了温情以及经历世事后的豁达。他的文笔清新淡雅,包含了意味深长的禅意,让人浮躁的心归于宁静。读先生的散文,最好在安静的午后,泡一壶清茶,方能放松心情,全身心投入先生营造的唯美意境中,用心去领悟世间美好。如此这般,我们才能修炼出一颗清净之心,忘却世间烦恼,一切皆清净。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四):随心随缘欢喜度日

  一、最爱人间烟火

  最近在学厨艺,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美味,既享受过程,又很有成就感,还成全了自己的胃,觉得提高厨艺是件不错的事。当然以我目前的厨艺水平,一边做一边看笔记是不可避免的事。那又如何呢?喜欢就好。

  人为什么会喜欢美食以及烹饪美食呢?食色,性也。这是人的本性。美食能够让人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做人快乐,每天品尝不同的美食,感受生活的多彩,治愈生活的烦恼。心情不好的时候,喊上朋友一起去吃一顿好吃的,有些烦恼就可以暂时忘记。此乃美食的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是与美食有关的回忆和爱。给家人和朋友做一顿饭,这其中的心思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到。做一顿饭,说实话是很麻烦的事,从买菜,择菜,净菜,烹饪,清洗,一顿饭没有两三个小时忙不下来,可是你喜欢别人夸你饭菜可口,喜欢大家一起分享的感觉。我们小时候也经历过困苦的时期,可是我们不太记得了,想想那是因为父母为我们遮挡了很多风雨。林清玄是大师,还能记得幼时的点点滴滴,记得母亲在困难时期变着花样给大家做好吃的,一碗冰糖芋泥,满满的都是爱。

  第三层次关乎艺术。厨艺本质上也是一门艺术,这也是林清玄告诉我的。所以艺术家才能发明响螺火锅这样的独特美食。有一家江浙餐馆苦瓜生吃改了名字“白玉生吃”,让人自然想起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二、随心随缘

  金橘落果处,

  铁树开花时。

  万法随因缘,

  天地自私

  因缘在哪里?没有人知道,所以值得敬畏,但是“如果内心常保有开花的祝愿,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最刚硬的心,也会开花”。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珍惜当下。

  因缘也许就在枯萎的萝卜中,因为对万事万物皆有爱,把枯萎的萝卜栽入泥土中,欣赏到美丽的萝卜花,结果萝卜花却喂了丑陋的青虫,林清玄伤心的时候,却看到丑陋的青虫幻化成美丽的蝴蝶缘分多么奇妙,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个小小的因缘,用爱去珍惜。

  可是缘分有来就有去,缘分来了我们欢欣,缘分去了也不必伤心。“在我们不可把捉的尘世命运中,我们不要管无情的背弃,我们不要管苦痛的创痕,只要维持一瓣香,在长夜的孤灯下,可以从陋室里的胸中散发出来,也就够了”。今天有个好朋友回家乡工作了,我们什么都没说,不想伤感,但是大家都知道,情谊在心中。两年的缘分,是上天给的意外之喜,怀念一起学做菜,一起吃梅花糕,一起聊人生。30+的人生中,这样的知己不会太多了。用林清玄的话讲,天寒露重,望君保重。这一次告别,我们很认真,虽然谁都没说什么告别的话,只当是一起玩。可是为什么现在我的眼里有泪。

  回到第一段,缘分有去也有来,如何来不知道,唯有内心常保有开花的祝愿吧,唯有把细微的爱渗透到万物中吧。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五):生活处处有禅意

  一直很喜欢林清玄的散文,喜欢那种淡淡的从容与面对人生的感悟,而这本也是足以表现他风格的一本散文集,读完,只觉心静,还有生活的禅意。

  人生滋味不易得,讲的是身边的一些美味,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美好的回忆。如母亲冬日里的冰糖芋泥,娘子坑的午宴都是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忽略的,而菜园里的地和街边的美食,也组成了鲜活的生活场景。这也是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感谢土地这美好的食物还有这有禅意的一切。更有食家笔记,原来这世上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美食和不一样的生活。

  随心随缘,欢喜度日。讴歌的是美丽的花朵。有如记忆里的一缕香,有如家门前的桂树,还有如一个萝卜花引起的毛毛虫的人生,也许这也是一种淡然闲适的生活,一切都是因缘际会,美丽的花朵也代表着不同的境遇,而在花与自然的过程中也不由得思考起我们的一生,这也是一种禅意人生。

  天寒露重,则讲的是人生路上我们所遇见的一些人,有鼓舞我们的老师,有夕阳美景涅盘中的城市还有现代文学杂志而这依然热烈的存在着,象征着非凡的意义。

  生活的风雨,是贼光消失的灯,是一粒贝壳启发,是樱花落尽的繁华,是一场太阳雨,更是我们今天的落叶,不论好的坏的,绚烂的,铺天盖地的,这都是属于你的人生,风雨和落叶都是万物对你的馈赠,而你只要保持着谦虚着,淡然的,接受着失去与得到,这也是一种禅意。

  而接下来的生活也是这样,如此平常,就在我们身边,而生活的真意我们缺视而不见。比如菊花梗与桂花露比如每晚的木鱼馄炖,不如曾经老人茶,还有那些关于踩钱的态度关于舒心的方子,读林老师的文总是让人心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淡泊的环境,而内心的芜杂与烦忧一扫而空。而生活的禅意也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

  而这生活处处的禅意也希望你能细细品味,这就是题目所提及的自心清净,能断烦恼吧。而这禅意相信你也会喜欢的。反正我是很喜欢这份宁静和惬意。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六):品读人生

  阅读完林清玄的《自心清净,能断烦恼》,犹如小石子般跌入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本是简单明了的事理,却频频出现感动之泪。年到三十,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莽莽撞撞,也深知世事变化,不过是看你如何看待,烦事自有来由,如何做到不扰清梦,不过是从内心寻找自己想要的。

  林青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自心清净,能断烦恼》通过七个角度,50篇不同时期的作品收录,写出了生活中点滴。林清玄的散文追求的是一种淡淡的禅意生活,用简朴的身边故事传递禅的道理和方法,我本不姓佛,但是我喜欢这样的禅意文字,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深深体味,不管是福是祸,都是因缘而起。

  正如封面所言:动不动就有点烦恼,不过是自己的心不够安静。沏一壶茶,静坐在书房,茶香飘逸,享受着这一刻的阅读时光。一碗简单的冰糖芋泥是儿时最知足的食物,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作者感恩天地馈赠,感恩大自然的给予,这是一种强大的感恩情怀。尽管时光转变,条件上升,在城市的各个饭店都可以品尝到不同区域,不同口味的食物,这种食物的迁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家乡的思念。但作为食客,作者以一颗平淡的心,随缘所遇到的人和菜,感恩大自然的心情从未改变。就如作者所说“我们经理过的美好事物,其实都被卷存典藏着,一旦打开了,就从记忆中遥不可知的角落飘回来”那么是否有一道食物就会把曾经最美好的回忆打开在眼前?

  春暖花开,撒下一颗种子,看它生根发芽,每天看植物细微的变化,让呼吸变慢,感受生命的张力,反懂得珍惜每一个小小的爱思人类生存的环境,感恩生活的点滴,在丑陋的青虫破茧成蝶时,一切不过是因缘而生,所以要。人的一生也未必会一帆风顺,当遇到逆境时,我们需要用内心强大的力量去支撑支离破碎的心,就如唐山的凤凰涅槃,如沙滩上的一粒贝壳,我们无法抗拒自然的侵袭,也无法改变人类的年老色衰,任何事物都会有界限,我们只要做到活在当下,活在此刻,珍惜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在遇到大难面前也能坦然面对,沉静谦卑。

  在《踩钱》的艺术展中,通过对金钱的展览反思人类的贪欲和诱惑欲,一方面是人的需求所至,一方面又是贪欲产生,两则该如何平衡,作者用简单的观念给我们阐述了道理“当我们有单纯的心,能过单纯生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兴高采烈的踩钱了”。我们的人生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观,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所有,相信人生也会自断烦恼。

  生命,金钱都不过是人生匆匆,让拥有一颗简单纯净的心,无欲而无惧。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七):无边清净,何等悠闲

  在这个繁华而喧嚣的世界之中,人们的心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得开始浮躁不安。正因如此,人们才更要放空自己,以此来让自己享受内心的那份安宁,与这个世界浮华相反的安宁。

  在《自心清净,能断烦恼》之中,一共收录了林清玄所著52篇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林清玄,台湾自由作家,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说到林清玄,我比较佩服的是,在这个世界,还能抛下一切隐居,不问世事的一个行为。可能是在乎的太多,也可能是对于某些物质的放不下,所以有很多人就只能嘴上说说,而无法真正像林清玄先生一样的放下一切去清心再去看待这个世界。

  说来,现在的人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喜欢热闹。甚至是小孩子都有一个比较常见的行为,就是哪里的人多,脚步就不由自主的往人群走去。很多人都会想,身处喧嚣之中,可能就会没那么容易看见孤独,可能心里就会踏实那么一点点。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但是,只要是人多的时候,是非就不会少。事情多了,各种烦恼也就接踵而来。我喜欢林清玄先生对于生活以及对于外界事物的态度,因为那是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的一个境界。接着就是我喜欢林清玄先生的文字,因为在他的文字之中能够找寻一篇安宁之地。

  在一个安逸的时间,放下所有的事情,翻开林清玄的作品,你会发现在那平凡的生活之中,也有别样的乐趣。也只有阅读的时候,才能够放下所有的事情不去思考。看似平淡却又跟普通人生活无异的生活记事,却在其中蕴藏的极多的生活感悟;可能是现代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顾忌。林清玄曾经在《人生最美是清欢》中说过: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与世无争之态,是世人需要去领悟的,也是平常人难以悟出的。

  唯有使自己清心宁神,方可消除身边烦恼。

  唯有静心,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另一种美好。

  读完此书,不甚钦佩。

  分享《清净之莲》中我个人喜欢的一段:“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八):閑言碎語

  读了先生的书,总有些话想说,可能前言不搭后语可能逻辑还算清晰。 有时现在的我在思念以前的生活,没有手机和网络,没有耳边的聒噪,或许有些单调无聊,但有现在得不来的安静求不到的慢节奏,那时年少不知珍惜,现在想来那‘静’是清净,源于内心的力量。 读先生的文字时总会想起之前在爷爷奶奶身旁长大的时光,七八岁的小孩子总想要耍那把水果刀,割伤了多少次手终于掌握了爷爷的独门秘籍,不停给家人削苹果,想要炫耀我的“特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连削一个苹果的耐心都没有了,想要再慢慢削一个苹果时,只剩下手不停地抖动,不知道什么可以停止的颤抖。我知道,哪一天我净下来了,苹果也就削下来了。 我与其他孩子相比或许只有懒是最突出的特点,懒得动懒得学懒得想当然不会懒得吃。改变我的或许是下象棋,最初的由着“马走日字相走田”乱下,到后来会走一步想一步走一步想十步,我慢慢开始了思考知道了布局,下棋时不再是东晃西晃而是安静坐在桌旁,想着下一步棋。爷爷奶奶口中的“尾巴”开始安静下来,学着大人的样子一边喝茶一边下棋,知道了享受。下棋的时候越来越少,享受的时候也几近没有,或许内容丰了而质量没了。 总是吵嚷着要吃遍美食,可当美食摆在自己的面前时却不自知,不是美食太少而是从没有心去慢慢品尝。在某一时刻,总会特别想要吃到某一道菜,那个味道从记忆中遥不可及的角落飘了出来,让人思念扰人心弦,菜或简单或复杂,再吃到却不是当时味。作者笔下的冰糖芋泥,翡翠莲雾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却寄托了作者对于过去的种种情感,芋头木瓜莲雾这些最平凡的食材经过简单的加工却成了作者心中念念不忘的美味。心境会变味道会变,就像作者所言“在这个转变的时代,任何只有放在心中最保险”,有些味道或许一生只有一次,静言品之味自来 我们一直在路上,还来不及看经过的风景,自己早已从他人的画中消失。都在说从前慢,都在说之前的种种多么好,可还没有静下来却又再次上路,从没有静又何来净。从静到净,从允许烦恼存在到断绝烦恼。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九):遇见一个会吃的人

  林清玄在回忆起往事的时格外地亲切,《冰糖芋泥》里他讲母亲怎样在物质贫乏下还能做出花样不同的美味时,我们简直能看到他说起这些时微仰起的脸庞上是如何幸福的微笑,眼里是如何浅淡的忧伤。这神情很能引起我的共鸣,我母亲也是一个为了孩子而在食物上费尽匠心和巧意的人。我从未稍稍忘记过幼时她在炉边守着熬豆沙的锅,为我包豆沙包的样子。现在游学在外每次想起,我都很想很想再吃一次热气腾腾的豆沙包,直想得眼睛发潮。 为什么幼时母亲做的点心会让面前所有食物都相形失色呢?林清玄说,因为母亲的爱让所有艰困都化作甜美,母亲的爱就表达在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食物里面。 第一章共八篇文章,名为人生滋味不易知,这一大章里确确实实就写了一个字"吃"。这位大家对吃的造诣可是真不浅呢,遇到美食更是不惜笔墨。当写到在娘子坑的茶山之宴,林老几乎将每道菜都细细道来,尤其极力写食材的新鲜地道"青木瓜的脆劲犹胜过海蜇……春笋……是最嫩的一部分,肉也是上等好肉,整整用笋干封炖了一天一夜……香菇是不远处人家烘焙的,朵小而味浓……"看着看着,我好似也品到了这些独一无二鲜美的山肴,心里起的不是贪欲而是一阵阵满足,清爽的文笔竟有这样神奇哩。 写到宴后的茶,他说"我已经不能形容那茶的好了……主人的好客和山上的清气,是我觉得世上再没有一种茶,能比茶农亲手泡的茶更能深深地浸入人的内心,何况那茶又真正是上好的。" 能把"吃"写得这样安抚人心,实在是一件美事。 遇见一个真正淡然的人,听他讲话或者看他写的文字会觉得轻松从容又不觉简单,仿佛人生一世粗看也就是一场游戏而细看又悲喜百态。有一篇文章专门写苦瓜,他说,苦瓜最美和最苦的结合,以前一种饮料的广告词是"初恋的感觉",苦瓜就可以说是"失恋的感觉"。初看不觉莞尔一笑,仔细想想,极美丽又极苦,这形容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本书收录了林清玄不同时期的散文,因此在熟看了他人生深理的文章后,可能会乍然碰见一篇年轻时林清玄的作品,读完细想不禁会微笑,未经岁月洗礼时的大作家也可爱的紧。笑完之后是深深的敬佩,年轻时的林清玄有很多现在年轻人身上已经渐渐消逝的东西。其中最触动我的是"诚"。读一个人的文字可以窥见其内心,一个人内心是明是暗,他的文字中昭然若揭,就算经过了伪装修饰,细看之下仍然看的出真相。正如书名一样,林清玄内心清净,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散文不掩拙,不遮错,只是澄澈,经过岁月打磨之后更加晶亮夺人。 插图也是极淡雅的,多是精致的茶碗,茶案,茶芽,十分应景。有一幅是优美的泡茶图,清气袅袅,看着图想想文章,就好似品到了这碗新茶一样,回味不绝。 心要是杂了,就不再净了,便要生烦恼,这本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自心清净,能断烦恼》读后感(十):幸福来自内心的清净

  林清玄是台湾著名的作家,其散文追求自然、安静、飘逸的风格,文字读来清新自然,让人在回忆的同时,领略到了生活的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有幸读到这本《自心清净、能断烦恼》书,他教会我们如何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保持一颗平常心和微笑的面对生活。

  人生滋味不易知。我们往往感慨生命的艰难和困苦,却往往忽略到了生活中的乐趣。作者在这一章中主要阐述了美好的生活往往在当时不自知,却往往由于失去,在回忆中体会到当时的乐趣。儿时与玩伴闹过的池塘、田园,母亲做过的饭菜,注定成为了生命中无法再现的乐趣。所以说,幸福往往就在身边,只是你不易觉察到,这种幸福往往在后来的人生中才会被感觉到。

  随心随缘,欢喜度日。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往往是不可把捉的,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活中我们要秉持的信念是随心而行,体味生活中的美好。生活中我们也许会碰到许多挫折,也许无法心想事成,不必抱怨,不必烦恼,随心而行,往往能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生命的风雨都是掌声。从年轻到年老,人生都会经历潮起潮落。年轻时,我们才华横溢,充满斗志,锋芒毕露;进入中年后,我们较多的韬光养晦,拥有更加成熟的内心。这一切都是人生要必须经历的阶段。

  用心发现生活之美。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庸庸碌碌活着的人太多,真正有心生活的人太少。我们要坚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体会生活中的快乐。

  一个人的修行路。人生旅途中,我们有的时候要一个人面对孤独,面对寂寞,一个人不断修行。在修行的路上,需要时时检查自己的背囊,时时放下不该背负的,时时提醒发现修行路上的美,时时停下脚步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林清玄倡导的自心清净的理念比较接近道家无为的理念,虽有避世的理念在其中,但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中,确实是一份难得宁静的心灵鸡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