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长的阴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长长的阴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5 21: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长的阴影》读后感精选10篇

  《长长的阴影》是一本由(英)大卫·雷诺兹(David Reynolds)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长的阴影》读后感(一):波及全球巨大存在

  假使我战死疆场,只请不要忘记:

  异国他乡的某处,

  将永属英伦。在那片丰饶的土地

  埋藏着一粒更加肥沃的尘土

  它生于英国,在那里成长,并得以启智,

  曾爱恋她的鲜花,在她的小路漫步,

  流淌着英伦的血液呼吸着英伦的空气

  在她的河流里濯洗,受着故乡阳光的庇护。

  1914年,英军士兵鲁伯特·钱纳·布鲁克(Rupert Chawner Brooke)在诗歌《士兵》中这样写道。爱国情绪英雄主义弥漫在诗中;英国诗歌传统的对乡村生活的爱恋亦清晰可见。而另一种诗歌同样存在:

  如果你能在令我窒息的梦中跟随着

  那辆丢放他尸体马车

  看着他翻着白眼的脸

  那张吊死鬼般脸,就像魔鬼遇见了鬼;

  如果你能听见,每次马车摇晃出的流血

  低声咕噜着从被泡沫毁坏的肺中流出

  那是人见人厌的毒瘤,就像呕吐出的食物那样酸苦

  让天真言语变得卑鄙,患上不能治愈的疼痛,——

  我的朋友,你应该不会充满激情 地告诉

  那些燃烧着荣耀欲火的孩子们

  那古老谎言为国捐躯正确美好

  这是1917年,英国士兵和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Wilfred Owen)写的《为国捐躯既正确又美好》诗中的最后一部分。一年后,欧文死在了战场上。战争制造民族主义、英雄主义的宏大叙事,但更创造痛苦迷惘个体集体经验

  对于一战,无论在西方还是在国内,现在都很少提及。只有一战期间的文艺作品,现在还被欣赏和玩味。但英国历史学家大卫·雷诺兹认为,一战给人类留下的不止战壕和死亡的印象——它留下了“长长的阴影”,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格局——因此,不应该忽视一战的历史。这本书阐释这一观点,于2013年初次出版后大获好评,被BBC作为底本拍摄一战纪录片《长长的阴影》。

  大卫·雷诺兹是剑桥大学教授研究一战、二战冷战。他认为,由一战引起和孕育的很多观念,比如民族主义、民主和平概念,在各个国家被以不同方式理解实践。在之后的复杂发展后,这些微妙矛盾成为二战和冷战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在历史角度认真对一战的遗产进行总结。一战是民族主义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中勃兴和产生影响的第一次契机,而战争也使得民族主义空前发展,给此后更为复杂的争端种下了端倪。但雷诺兹认为,民族主义本身并没有直接塑造战后的国际局势:政治权力综合实力更为重要。此外他还指出,存在着不同种类的民族主义,如基于种族的民族主义,和像英国那样的公民(由不同种族组成的)民族主义。

  同样也是在一战及其结束后,“民主”这个概念衍生了各种表现形式。1917年,罗曼诺夫王朝覆灭,在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政党集中了权力;在德意志帝国政府总理皇帝负责,议会没有什么发言权;英国和意大利则有着议会制的政府;在东欧和东南欧,选举权逐渐普及,但与之伴生了宪法问题。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左翼和右翼之间的意见分歧越来越大,而随着选举权和民主这些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这种政治分歧也产生了严重后果:1936年,法国和西班牙都产生了政治危机。不过,英国却逐渐平稳实现了民主过渡,雷诺兹认为这是英国在战争中获胜、保守和激进力量之间的相互结合导致的。

  一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机械战争,正如《时代》战地记者查尔斯·雷平顿上校的总结所说的那样,是“由看不见的人操纵的莫名的屠杀”。这种战争对人类认识打击是空前的,因此也必须对人们在一战和一战后的精神状态进行总结。雷诺兹讨论了战争中产生的艺术,它们同时具有宣泄和自我鼓励作用,但是都基于共同的迷惘和悲伤情绪。他记录道,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大多数交战国的文艺都非常繁荣,参观博物馆人数激增。“在一次展览会上,一位居住在俄国的波兰难民,站在一幅漂亮风景画前面泪如雨下。‘鲜血,鲜血,到处都是鲜血,’她哭喊道,‘但是这里是多么美好啊!’”在炮火纷飞中寻找诗情、回归任性,这事不仅听上去具有伤感浪漫气氛,同时也出于人类的本性。但这一现象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情况似有不同,其中的深层原因有待讨论。

  作为英国人,雷诺兹最为关注英国在这些大战中的表现以及之后收到的冲击。他在《帝国》一章中集中讨论大英帝国、法国及后来崛起的美国和日本的情况。由于其殖民地众多、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大英帝国是一个松散的帝国,每个殖民地有不同的具体情况;法国的情况类似,它们一起在战后陷入了盘子太大、情况复杂的危机,而美国和日本趁机崛起。

  雷诺兹在书的第二部分讲述关于一战的记忆之形成。他认为,在战后的纪念中,罪行被判定,关于战争的记忆被固化;而二战和冷战的来临,使人们觉得一战不过是大规模国际对立的前奏,没有什么特别。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位历史学家提醒我们,“一战”本来的名字是“the Great War”,即“大战”,没有“第一”这样的形容词;在一战发生的同时和它结束之后,人们并没有想到以后还会有这样大规模的、前所未见残酷战争,而这次“大战”带来了那么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新国家、新政治形势,早已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局势。

  中国也参与了一战。段祺瑞领导的北洋政府加入了协约国,在1917年8月对德奥宣战。虽然没有出兵——一战在1918年就结束了——但是中国输出了劳力,对一战构成了间接的参与,也在战争结束成为了战胜国。后来的事情为我们熟知,在巴黎和会上政府外交失败,导致国内抗议活动,五四运动由此发端。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里,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这个角度说,中国革命也是一战长长的阴影中(虽然不是主要的)一笔。更微妙的是,藉由一战得以传播的民族主义思潮、自由民主的概念极大地影响到了中国的革命,而欧洲经验失败这一现实又给中国知识分子带来迷惘和打击。中国的道路,也是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的。

  所以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是,一战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不但在欧洲,而且通过殖民帝国系统、复杂的国际关系纽带经济纽带在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在尝试理解这些区域的发展的过程中,就不能忘记这个广阔的世界格局。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对二战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但是一战,其实也并非只发生在遥远的欧洲。

  【本文首发于“书入法”app http://www.shurufa.me】

  《长长的阴影》读后感(二):历史如影随形

  阅读《长长的阴影》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以史为鉴,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战争易于挑起,却难以收场,那些引发的原因也好,参与决策的相关人员也罢,我们后人难道会歌颂他们决策英明挑起战争吗?胜利也好,失败也罢,经历收获的更多并不是世界大战之后的快感,而是都要面对它的伤痛后果。作为现代人,看待世界大战就如听故事,与己无关,而阅读本书,似乎让人感受到那故事真实存在,它就像影子跟随时代的发展,时时刻刻让新时代的人们引以为鉴,特别是那些可以把握时代命运的决策者,更应该对自己的决策负责,因为即便你生活在当代,但是终将成为历史,你的叱咤风云终将接受历史的评说,一切都会成为历史的影子。

  “金丝雀女孩”、“婴儿杀手”、“最后活着的纽带”……这一系列名词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在特定的语境中,你很难不发挥想象,加入自己的情感,而又不能明说的挣扎感就显现其中。

  《长长的阴影》从多个视角观看历史,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长长的阴影》读后感(三):一战之后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着全球的格局,它对各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长长的阴影》诠释了一战之后的改变,以及对未来二战的预兆。

  作者大卫·雷诺兹,英国历史界瑰宝,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曾于2004年获得“沃夫森历史奖”,并于2005年当选英国学术院院士。本书主要了一战前后的影响,而主题的长长的阴影正预示着它的影响时间长而广。在内容上,书中分为战前、战中、战后阶段诠释着西方世界的现状,通过经济、政治、信仰文化等多方面展示着全球,尤其是英国、美国等大国的改变。在写作风格上,作者有着独特的理解与诠释,翻译流畅,但唯一遗憾的是字迹有些小。

  关于一战的前后,我更关注于一战之后的影响。一战之后,战争遗留对中东地区有着改变。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衰落,经过战争,20世纪20年代之后,在穆斯塔法·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才重新获得了新生。对于英国来说,战后衰落。虽然在1920-1021年间,有过经济繁荣的时刻,但是整体上败落,海上霸权也一去不返了,抵不上美国。而美国正好相反,战后的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军事都得到大力发展。对于二战来说,一战的结果分配的不均造成了二战的一个原因,德国虽然战败,但是德国在二战之前的经济发展快速,国力整体恢复的快,也成为二战发起的原因之一。一战对全球的影响不仅是对欧洲,还对于亚洲,尤其是日本的变化。

  《长长的阴影》诠释着一战对全球的影响,展示着各国各方面的改变。

  《长长的阴影》读后感(四):战争并没有结束,只是换了种形式

  前段时间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则CCTV 官方新闻,以后所有的教科书,都要把八年抗战改成十四年抗战了!虽然我们生于和平年代,但是一战、二战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今天我看的这本书上说的一样,是个《长长的阴影》,也许在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这种仇恨永远不能得到发泄!就像二战是因为德国无法忍受一战的后果一样!虽然这本书中主要讲的是,英国的故事。一战的故事。但毕竟一战是属于世界大战,对整个世界,尤其是对整个欧洲产生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当初上学的时候,读到中国人提着一麻袋人民币去买菜,感觉不可思议,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原来欧洲等国家曾经也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哪个国家都有通货膨胀,中国只是其中的一个。无论生在何时何地,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以前大英帝国、日不落帝国统治世界的方式和二战后美国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方式,还是有所差别的。虽然说美国人可以认为是英国人的后裔,就像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裔一样,但是他毕竟成为一个国家之后,他们的关系就不再那么亲了。甚至就像中日关系一样充满了仇恨。

  《长长的阴影》读后感(五):战争的阴影有多长?

  一战过去百余年了,站在今天的视角重新回顾这段历史,或许能更全面、更理性。英国历史学家大卫﹒雷诺兹的《长长的阴影》即是这样一部反思之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虽然不及二战,但在雷诺兹看来,我们可以从一战中反思的东西要比二战更多。二战既是一战的延续,基于一战的后果引发的又一轮战争(如同下棋输了不甘心,非得拉着对手再来一局),又是一战的镜像,在思想追求上与其形成呼应。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一场战争,它是一种表象,是对虚无的民主、资本主义文明、和平的宣泄或谓矫枉过正,是在摇旗呐喊中奔赴的南辕北辙。雷诺兹从公民国家和民族国家的概念出发,剖析政治制度人民价值观之间的异同,来给这场战争定性,“权力意志和战争暴力”一旦成为一种令人顶礼膜拜的极端主义,那么恶战也不可避免

  艺术和诗歌同样留下许多证据,展现战争期间、一战和二战间隔的30年人们思想的变化和对生命的理解。这些片段读来更有共鸣,那些受到影响的大多数足以显示战争阴影之广、之长,也足以令人反思,20世纪之后的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怎样影响了其后大多数的人(包括欧洲以外的国家),未来会不会依旧走入历史的镜像中?

  雷诺兹是从英国人的角度来讨论这段历史,而英国在一战中的地位非常特殊。譬如雷诺兹认为,它并非为了自身利益去参战,更多的是基于道义,甚至其中也有过几次徒劳无功的和平谈判。但混乱的局势也让英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价值观,内有威尔士和苏格兰重新强调自己的身份,外有向欧洲、向世界重新树立自己的位置。可是大战过后,是否翻开新的一页,帝国崛起,迎来真正的民主和光明了?非正义战争虽逼迫人们改变、审视,却不能够解决真正的矛盾。不光是捐躯者令人同情的命运,焦土之上长长的阴影亦投射进其他人心中。

  百年之后,当时忧虑的问题以另一种方式提出,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以史为鉴,避免战争似乎是共识,但现有的争端一天不解决、来势更猛的民主呼声一天不被满足,始终有片霾徘徊不散。读着雷诺兹,倒让人长夜无眠了。

  ——丙申年读大卫﹒雷诺兹《长长的阴影》

  《长长的阴影》读后感(六):由一战和二战共同塑造的世界

  一战、二战已经过去,对战争本身及其意义的探究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本书“以英国为中心的讲述模式”,对中国等在大战中的情况关注较少,重点阐述了欧美各国战前的政治经济形式、战争的动员宣传、战后的政治经济形式、战争对文化的影响、战争纪念活动等等,同时探讨了不同时间段各国对一战的看法所发生的变化,尤其二战是如何看待一战的转折点。

  作者站在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这一时间节点,站在大英帝国的立场,回望一战,同时与其他相关国家的情形做对比,发现了一战对大英帝国具有不同的意义。

  首先,作为公民的民族主义联合王国,英国在一战战前就面临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的种族的民族主义的危机,但因为一战的爆发,种族的民族主义被纳入了公民的民族主义,即大英帝国的公民身份认同得到加强。

  其次,英帝国的自治领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因为参与到一战中,而使得自治领的英国公民性也得到强化。

  最后,与其他崩溃的帝国不同,大英帝国在一战后反而更加强大,实际达到了帝国繁荣的巅峰时期,而且英帝国以联合政治的方式顺利度过了一战后的经济危机,限制了英国极端主义的发展。

  一战的阴影或者对世界的影响都有哪些?

  一战的阴影之一:它是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利益而爆发的战争,被认为是那个繁荣的欧洲从繁荣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它也是工业企业式的战争,大量年轻的生命在战争中丧生,因而被批评为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因为本该通过外交方式来解决的危机,却发展成众多国家被迫卷入的世界大战。这种反战或对战争的厌恶甚至恐惧,导致了一战后英国和美国采取了孤立主义,法西斯势力得以快速扩张,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一战的阴影之二:民族主义疯狂的发展是一战的结果,这造成中欧、东欧很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主义是种族主义的强化,大战的发动者将民族主义这个妖怪从瓶子里释放出来,而和平的缔结者却无法将之收回,而且二战也是因一战的后帝国时代的种族仇恨而爆发的。

  一战的阴影之三:威尔逊的民主观念,影响了整个20世纪。威尔逊的自决权以及自由平等,受反对殖民主义的国家所拥戴。但是《凡尔赛条约》却承认了日本对中国山东的占领,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唤醒了中国的民族主义。

  一战的阴影之四:它的另一遗产被认为是非共产主义世界未承认苏联,这导致了此后包括冷战等在内的意识形态上的两极对立。

  一战的阴影之五:为了石油资源,英法共同制造了中东的地图。今日这一地区的混乱形势,依然很容易能看出一战所投下的长长的阴影。

  一战的阴影之六:英国工党受苏联计划经济的影响,采取了改良的资本主义。

  一战和二战相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如:

  站在英国的立场,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都是获胜方,但是一战却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索姆河战役被认为是一场大屠杀,而二战中蒙哥马利的阿拉曼战役被炒作成决定性的时刻之一。这是因为英国参与一战是为了维护正义,而二战则是为了英国自身安全;二战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是完全意义上的胜利。

  一战人员伤亡之巨大让人们无法接受,各国都出现了反战的和平运动。但二战比一战造成的人员伤亡规模更大,战争没有了前方和后方之说,伤亡不再分平民和士兵,并且二战后世界处在核恐惧之中,人们担心再次爆发的世界大战可能会导致全人类的灭亡。

  英帝国一战后空前强大,而二战后大英帝国在收缩,德法摒弃前嫌,寻求欧洲“一体化”,英国被边缘化了,英国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弱。

  一战后德国不承认自己有罪,拒绝接受《凡尔赛条约》;二战后德国承认以希特勒为首的少数个体以德国的名义犯下了罪行。

  当今世界由一战和二战所塑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些事件的发生,人们对一战和二战的看法也将一直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另外想说一点的是书内容不错,翻译也很好,就是字体太小,看着有些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