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6 20: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精选10篇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是一本由[瑞典] 喜仁龙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53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一):在老北京的皇城建筑里畅游之《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

  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你要问起我对北京的印象,我真说不清,因为从来没有去过北京,只是从电视电影里,看到北京的胡同众多,是一个有着故事地方,还有那气势恢宏的天安门广场,我很想带着家人去故宫、长城、天安门广场走一走。

  在网上看到有人对北京的评价:北京是一个围墙,没来的人想来,来的人想走;北京是一个矛盾城市,有全世界便宜的公交,却也有一辈子买不起的房价;北京是一个爱恨交织的城市,北京是一个喧嚣拥挤的城市。以前那个优雅宁静古老文明的老北京现在基本上已经找不到它的踪迹了。我们若要回首,可以从中国美术专家喜仁龙著写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中见证曾经消失的老北京背影

  喜仁龙,瑞典著名的美术史家。1879年生于芬兰,后毕业于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对西洋近代美术史有精深研究,著述颇丰,亨誉世界。1920年起,他数度来华,并深深爱上了北京这座城市,爱上了那一砖一瓦的艺术,由此开始深入研究,尤其对北京城墙、城门、皇宫园林的研究,至今都有不可替代之价值。他不仅得到了考察民国政府重要的办公地中南海,还在溥仪夫妇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摄影。这也为他写此书奠定了良好基础,利用大好时机,他细致观察记载详细、深入研究,还拍摄了大量的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还有圆明园等诸多照片,也给我们留下了数百幅的历史图片,让我们有机会也能一睹它往日的风采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14幅建筑绘图,300余张照片。下册收录了十余万字工程勘察记录,50余幅测绘图,详细考证了北京城墙和城门的建筑构造和历史变迁,并附有130余幅极具艺术性和视觉震撼力的照片。这是现存记录老北京城墙和城门翔实可靠文献,更是后世学者无法超越之作。

  此共分为七卷,第一卷《北京皇城写真》,用文字详细且全面展现了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等建筑的结构装饰特点,如实记录下了中南海、北海、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原貌。他虽然参考了大量文献,但是他不盲从,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仔细察看了每一块城墙砖上的铭文,还对其进行了反复的考证。第二卷到第四卷,是他徒步走遍紫禁城、三海宫殿和夏宫,选取最佳角度,用手中的相机为我们留下的精美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档案。第五卷是皇城的平面图,第六卷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第七卷是附录。再附加一句,此书的的价值我就不说了,那纸张质量绝对棒棒的。

  如果全书都是文字,我们肯定会看得枯燥无聊,正因为有了配套的图片,读时一一对照,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悠久历史背景文化知识熏陶。沈弘在此书中也把喜仁龙和日本人拍摄的照片和文字进行了对比,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虽然存在缺点,但是也在尽可能完善。他的文字让我们浏览了消失的皇城建筑,他拍摄的照片却成为了这些建筑的历史见证。

  已消失的老北京它真的消失了吗?没有,我们此时就在优雅、宁静、文明的老北京的皇城建筑里畅游。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二):失去的一切在这里寻找

  北京,我们的首都。很多人去北京,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有着繁荣经济,更是因为那里有着历史的印迹。看到了北京的样子,他们就想,老北京的样子是什么样呢?曾经的皇城是什么样呢?由瑞典喜仁龙所作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就为我们展现老北京皇城的写真,让我们一暏京城过去的风采。

  作者喜仁龙,是一位中国美术史专家,他曾获得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他非常热爱东方艺术,对中国古代建筑,绘画艺术有着极深的研究,代表作品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中国雕塑》《中国早期艺术史》《中国园林》等。本书由沈弘和聂书江翻译

  全书共分上下两册,三分之一的文字,三分之二的照片。上册约有300余张照片,14幅建筑绘图;下册约有50作幅测绘图和工程勘察记录。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是1921喜仁龙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勘察和摄影的。这些建筑绘图和勘察记录,是无比珍贵的历史资料

  从书中的照片上看,可以说是非常完好的体现了当时的景物:无论是天安门前的大华表,还是天安门外的大石狮,要么是栩栩如生,简直就要呼之欲出;要么是宛在眼前一般;无论是太和殿前中龙陛,还是乾清宫天花板及墙的装饰,要么是精致华美,要么是森罗万像,全都美不胜收;各处场景布置,极其讲究,具有古代中国所构建的美学理念;所雕所摆物品图案喻意的象征,极其讲究,这些都有着中国传统风格味道;亭,轩,廊等地,名字读起来都飘着皇家的雅气和皇族气,如千秋亭,延南薰亭,绛云轩,漪澜堂等,如群星丽天。还有就是每一处作者都有从不同角度的拍摄,如侧面,正面,大门等等,力求全方面的记录下,当时所看的景象整体来看照片,一来是拍摄的好,保存的好,二来可以看出当初建造美伦美奂。

  时间的长河,会带走许多东西;时间的长河,会留下许多东西。带走的,终归是再也看不到了;留下的,终归也不再是当初的样子。圆明园的照片,还加上之前的古图对比,虽说不是照片,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它曾经辉煌华丽的过去。那些宏大的建筑,以及它们周围,特别是绿化,都很好的融合为一体,将人为建筑与自然景观合二为一,这些建筑上的理念,深入人心,渗透到方方面面,这些恰恰是老北京最为具有的特色。这些曾经精美至极的建筑,无论是感观的视觉效果,还是从艺术美学上欣赏,都带给我们一场视觉上的盛宴。老北京的美,是感官上的愉悦或是忧伤,它的美,是超越时间的。

  喜仁龙取得的这些资料,不光得益于他对建筑对东方艺术的喜欢,更是得益于当时政府的关照,让其得以参观到许多外人根本无法入内的地方。文字此时在照片的对比之下,就略显苍白,无论文字如何表述重现当时的景象,都不如照片来得直接,仿佛让人置身于其中,震撼得如此感人

  当然如果单看文字,也是十分精彩,毕竟作者在前言部分将夏宫、海宫殿和紫禁城,这三部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同时一些细节作者也添加了介绍,以其对东文文化的了解去引申,反而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也让文字与照片站在同一个高度为我们呈现老北京。

  那些被遗失的美好,唯有从照片上领略一二。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三):从西方的角度看中国

  对北京的爱应该源于小时候,那时候每次看到天安门就有一种自豪油然而生,当时只是从图片或电视里看到,直到我真正到北京,发现天安门前是一条大道,就长安街,而且它竟然可以过车,当我坐车从天安门前经过时,那种兴奋奇妙,自豪混合在一起,融合成我对国家更深的爱。 去过北京很多次,办签证,转机,都要经过。北京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不在中原地带,不在平原区,水和天然气都不充足,却成为国家的首都。诚然这些方面都不是北京的优点,但文化和底蕴是历史塑造的,无法通过发展改变,我觉得历史里的北京比现在的北京更有魅力。 历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文化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人们被文化熏陶,被韵味改变,成为什么样子都和城市有关,苏州人的温婉,上海人的嗲声嗲气,东北人的豪爽。如果说北京,我觉得北京人有大气风范,一位首都人民应该有的风范。记得那时从颐和园的一个偏门出来,天黑,四周无人,都是胡同,顿时找不到车站,我们凭感觉走了很久,遇见一位骑车在路边打电话阿姨,我们本身想等阿姨讲完电话再问,阿姨可能看出来我们是游客准备问路,放下电话就给我们指路,还骑车带我们往前走到大路口,才放心。 通过历史的图片看过去的北京别有一番风味,好像看着幼时的它,又看看现在的它,想象它是怎么样经历风雨洗礼变成现在的样子。那一座座古人用一砖一瓦堆砌起来的城墙,古时建筑师们的杰作,鼓楼,长城,胡同,历史中的他们带着风里的沧桑感,向我们讲述历史的故事。 开始吸引我的就是这本书是以图画为主讲述历史的,历史最好的理解方式就是述说,其次就是图片,因为图片更直观的看到历史,战乱中的人民,饥荒的景象,有些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情况,文字描述不了的情况,图片直观的达到了目的。所以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更明了的看到历史的发展。这本书也适合孩子看,通过早些年的图画了解他的国家是怎样发展壮大到今天的地步。 历史何时都不能忘。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四):那一抹闪耀的画卷°

  ——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文/蓦烟如雪

  从近期热播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到最初看安意如和李少白合作的《再见故宫》,从前阵子涉猎的《故宫的隐秘角落》到如今捧读的这本《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我一直觉得我和故宫有未了情,那年游走故宫,就特别渴望追寻觅它原有的踪迹。而记得在叶广岑的《全家福》时,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满堂痛心老城门城墙的拆除。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它活跃过,可也在历史的嬗变中,它成了黄土,成了如今只能用摄影作品来缅怀的画卷。

  虽说遗憾不可避免,但能在消失的今天捕捉到若干信息量,都是难能可贵的,何况,这本书的作者喜仁龙并非中国人,他是瑞典著名美术家,1920年起,他数度来华访问,爱上了古老的东方艺术,为此他开始了长达多年的中国历史文化研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说过喜仁龙,说他“对于考察北京城墙与城门说付出辛劳,这在我们自己的专家中恐怕也是很少见的。而他自己从实地考察中所激发出来的一种真挚的感情,在字里行间也就充分地流露出来。他高度评价这组历史纪念物,同时也为它的年久失修伤心。在考察中,他的观测细致、记载不厌其详,这是十分可贵的。”故而,他所面对的创作艰辛、翻译之困难是难以言诉的。

  喜仁龙也是幸运的,相对比日本人出版的《清国北京皇城写真贴》,喜仁龙有着明显优势,比如他得到了那时政府的支持,得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陪同,他是难得进入故宫内部的外国摄影人,而翻看日本人的记录,就会发现他们喜欢记录装饰图案的颜色和各项测量的数据精确度,干瘪的文字,读起来会让人觉得生涩,而喜仁龙不仅在探究的层面上,带给我们新的感官视觉,更在历史底蕴和文学典故上,抛砖引玉,让人有了新的一层认识。这本书的文化内涵,数据,远胜于日本的作品,当然在作品的清晰度上,也许是一个硬伤,而编辑也列数了作者翻译的缺陷,但瑕不掩瑜,作者的作品经得起历史的推敲,经得起我们的一读再读。

  这本书涵盖了北京城墙、城门、皇宫、园林的研究,作者用大幅的珂罗版照片拍了当时的紫禁城、三海宫殿、颐和园、玉泉山、大清王府等等的影像记录,并利用中西文历史文献,去探究古城的前世今生,作者并没有一味依赖书本的信息,而是亲自实地田野考察和对照文献进行细节的实际求证。在书中,印象最深的要属他在考察城墙时,发现内城的城墙并不是同时建成,而是分段在一个连续的短时期内所建成的,而且他也分析了明代和清代的城砖质地制作工艺区别,并直指道光年之后的墙砖明显下降,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作者细微的勘测和态度真诚

  这本书共有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14幅建筑绘图,300余张照片。全面展现了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等建筑的结构与装饰的特点,如实记录了三海宫殿和夏宫等皇家园林的原貌。而下册收录了十余万字工程勘察记录,50余幅测绘图,详细考证了北京城墙和城门的建筑构造和历史变迁,并附有130余幅极具艺术性和视觉震撼力的照片。这是现存记录老北京城墙和城门翔实可靠的文献,更是后世学者无法超越之作。

  无论是每种城门的讲究,亦或是追溯煤山、瀛台的典故,作者从未让我失望,更甚是对建筑结构的描摹,还有对中国建筑的根源探索,这本诚心之作,历久弥新,虽然很多城墙消失了,但我渴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它的闪耀之处,哪怕只是一抹短暂光辉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五):遗落的老北京

  回望昨日的北京,随着现代文化与科技的演进,口语相传的老北京,摇身一变成为了国际大都市,这究竟是新生还是落后?关于这个问题,有非常多人的好奇,是什么原因,使得老北京变成了现在这样,高楼大厦地铁、集经济、政治、文化的多元集中地,或许是时代发展需要,或许是自然演变,更或者是政治需求。

  在新中国以前,北京仅仅只是一个中央集权地。不生产,不商业,而现在则是个多元集中的快节奏国际都市,同时也是弥漫雾霾和沙城暴不宜居都市。那个宁静、优雅、文明的老北京却在渐行渐远。喜得龙,瑞典著名美术史家,1879年生于芬兰,在1920年数次访华,并深深爱上了古老的东方艺术,中国艺术是千年历史的沉淀,外国文化是不断的更新,且出现断层,而中国永久的传承到了至今,而北京则是千年艺术的浓缩,蕴含了众多的艺术,不论是长城还是颐和园,抑或是圆明园,这些艺术在深层次中都藏有中国文化。喜得龙的作品不仅向全世界介绍了古老的东方艺术,而且在一些艺术的侧面,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尤其是对北京城门、皇宫、园林的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并记录下了重要的历史信息。

  喜仁龙的运气十分不错,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帮助,尤其是宣武皇帝及其皇后对他的大力支持,他也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如此深入的研究。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除了皇帝身边的人以外,想在皇宫之内随意走动是很难的,喜仁龙不仅可以去任何地方拍照,政府还给他的身边拍了专员陪护,可以说为他的拍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身边人的热情,还有如此便捷的途径,使他不忘重负,为历史做了无法比拟的贡献。

  书中300余张照片几乎囊括了当时北京城的各个角落,几乎在照片中出现过的文物,到了现在都成了无比珍贵的古迹。喜仁龙的拍摄追求的是内在而不仅限于外在的美,他的照片是有故事的,可以看出在前文他所做的文字描述。一个摄影师必须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这里的美指的就是一种共鸣,照片中必须要有故事,每个细节都可能让看的人联想出美好的东西。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他竟然能比中国人自己更懂中国人的东西,也是十分可贵的。

  书中的图片都是黑白的,但是却比如今拍摄的彩色照片更有韵味,这些照片是具有年代感的。每张照片都独具特色,在欣赏图像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还能领略到更深的内涵,这些图片不仅仅是作为记录的照片,而是一张张艺术品。这些图片和那些文物本身的价值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喜仁龙胶片上展现的图片都是历史的真实面貌,没有改良与多余的修饰,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照片是最能直观表现事实的东西,因为它不会骗人,它不像文字,可以做些手脚,这也是对于历史的一种尊重。

  这几百张图片就像是一块块拼图一样,加上前文的文字描述,仿佛构成了一张完整的地图。这张地图中有画面,有故事,有灵魂。当时的环境在人们看来可能很普通,但是在喜仁龙的眼中仿佛一切都变得复杂起来,里面好像总是有数不尽的故事,并且这些故事还一直在延续。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六):硕大一个北京城

  历史是一门令人着迷的学科,比起数理化,在学生时期我们更热爱历史,各种有趣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故事催动着我们的求知与探索,和数字公式相比,封尘在石板上的字符更令人着迷。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历史的演变过程,向来不是偶尔的,齿轮下主线构造的巧合,在命运勾勒下是必然的结局。

  本书的作者喜仁龙是一位瑞典的美术史家,说来他眼中的中国史也是很巧合的,因为喜仁龙不仅是对北京皇宫、城墙、城门有着很深的研究,他还得到了中国政府,尤其是仍住在紫禁城里的宣武皇帝及其皇后的热情帮助。这样一来它的历史价值也就非常之高,可以说他在皇宫里风雨无阻,还有专员陪伴,本来不让任何外人进入的地方,竟然让一个外国人享受如此高的待遇。就在这段时间,他非常珍惜身边人的热情,所以用最好的记录手段记录下了大量文献与图片,给后人留下了直观、真实的历史样貌。

  其实外人看待我们中国人的东西可能反而会更深刻,就像学习一门外语一样,我们学英语要从最基础的学期,而外国人可能都不一定懂这些基础知识。当他在观察这些建筑的时候,他也就比别人更加细致,因为这次机会实在来之不易,相信他当时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在他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当时这些文物的真情流露,对于那些年久失修的物品,他也会感到伤心。

  喜仁龙笔下的老北京,显得是那么高端、大器、上档次,然而这些布局上的细节,是很少有人发现的,经他这么一点,仿佛我们之前都错过了好多美丽的事物。作者笔下仿佛有一种画面感,他能够把硕大的北京城用文字表现在纸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就真的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的笔法不拖沓,比如说描述街道,简单的一句:街道笔直宽阔,站在街上就可以从一端看到另一端。北京城的宏伟壮阔被作者如此轻易地就描述了出来,并且还会有一种方向感,就像是从天上俯瞰地面一样,一切尽收眼底。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从明末到现在,从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到现在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应该可以发现他们对中国了解的变化和态度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这部分内容应该会很有趣,或者值得思考。当时西方的对中国的“新闻报道”虽然有不准确、臆测或扭曲的地方,不能严谨到作为正史,但毕竟提供了另外一个可以审视或佐证正史的视角,我想,这可能也是这套书被定名“遗忘在西方的中国史”的原因。

  在1926年版的《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一书中,300余张照片包括了皇城以及北京城内和城郊的皇家建筑。这些照片全面地展现了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以及殿内外的建筑、装饰,皇城内的中南海、北海、景山,城外的圆明园、颐和园、西山等皇家园林的原貌。此外,还收录了一些王府的旧影,具有极高的历史资料价值。

  书中有一半页码以上都是照片,文字介绍在书的前半部分,所以全书十分清晰整洁。很佩服作者的是,拥有如此娴熟的笔法,还能够拍出如此有韵味的照片,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他的每一张照片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完全不存在滥竽充数,这也可以看出北京老皇城之大。书中的文字说明中还详细地讲述了这些建筑的历史,并将参考文献与来源一一列举,使本书成了一本专业的历史参考书。

  这些大多都是现场的目击报道,是第一手的资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跟中文的史料有一定差别,这在研究历史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且其中所报道的时间和生活细节往往是史料中的盲点,历史大多不进行报道和研究,作者笔下与相机展现了一个立体与慵懒的北京,即便有着西方建筑的入侵也不失中国特色文化与建筑,然而随着岁月的迁移,慢慢的变成了高楼大厦,这是丢失在岁月中的北京,也是消失在老一辈人眼中的老北京,传说中的八大胡同终究慢慢泯灭于时间长河之中,当记忆也流失时,能让我们想起北京的也许只有文字与图片。与其他历史书籍所要表达的含义不同,《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用很平淡的语气娓娓介绍,配以图片在一页页在翻看下,仿佛有种喝完烈酒般的后劲感,没一张图片都是一段历史。它有一对触角,能抵达内心深处的柔软,岁月的纸团落下之时,历史为我们打开了大门,它的所要表达的历史是中西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细微之处,有一种感动,更有一种文化滂湃之感。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七):寻找你心中的老北京

  不知什么时候起,北京的缩影已变成了现代建筑“大裤衩”可能给人的印象挺深的吧!但是关于设计灵感,可能要从结构方面理解,而这常常是专业人士才能娓娓道来。普通百姓对其风格褒贬不一。事实上北京,越来越被现代化的建筑所代表的,但越是这样,我越是觉得认识北京应该深入到那些老胡同,老四合院,和老人的诉说里,北京的文化从建筑风格里就是凸显,这是我在学历史课时讲到梁思成,林徽因是了解到,建筑原来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而到了当代更多的是融合,多元化!

  我还记得小时候看电视或电影,常常最经典的镜头往往很类似,总有一群鸟飞向蓝天,这个时候镜头随着人的视线,便会出现一些著名建筑的边角景色,如后海,天坛,古城墙,古风建筑的屋檐,这类的镜头常常饱含人更多的思考或感叹。而这却是我所建立起的,对北京的初印象,它像一个老人,一点都不着急,相反它看得透人间,以一种存在的方式证明时间。我觉得市井文化可能在北京胡同更惟妙惟肖!直到看了《老炮儿》我似乎更确信这样的印象就是北京,而非其他。

  《遗失在西方的北京》是瑞典籍华人,喜仁龙的作品,最初看到这部书名时,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自认,自己并不了解北京,那么西方人对北京的认识,又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我想知道,当然素食我读这本书的还有,这本书中所展示的图片,很可能是在国内是没有机会看到的北京实景,这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认识北京直观形象的机会,怎么可以错过呢?

  书中大量的图片,使得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变得直观易读很多,我在看书时,孩子偶尔瞥见我正看的南海瀛台藻韵楼,说了句,好漂亮啊!我不太确信是不是听错了,问他,你真的这么认为吗?孩子认真的点头。我心中对中国建筑的又多出一层理解,令普通人感叹其美,显然它汲取了大众的审美特点。而在作者的文字里,关于建筑的设计其实作者是有着深入的研究,并转化成文字,向读者诠释。平衡对称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建筑的灵魂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最符合大众审美。四平八稳也是中国中庸之道的文化体现!

  关于紫禁城中的各个建筑特点的分析,我觉得是通观了历史文献后,提取了这座建筑的设计思路以及其建筑效果。其实不管是紫禁城或是圆明园,亦或是某王府,他的建筑特色也有着身份等级的映照。这正是理解历史的最好的角度。

  而书的下册则重点解说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关于城墙作者的记录更为详尽,甚至有绘制出建筑平面图来做直观叙述。当下人最在意有图有真相,作者的图片展示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作者对每副图都做了详尽的图注,这不仅是建筑美的印证,也是历史的印证。

  北京城原本就是历史文化名城,而这些宏大的历史,则定格在这刻着岁月痕迹的一砖一瓦上。现在,当代人能看到的越来越有限了,而喜仁龙此时所提供的海量图片,既能满足读者探究历史原貌的好奇,更是为保护这类古建筑提供了近乎原版的标本图。

  这是一套沉甸甸的历史书,却以直观的形式,令更多人容易接近平日他们不曾关注严肃话题,我认为这就是这部书的最大魅力所在。这是一套普通人也读得懂的历史珍藏画册,更是专业人士做深研究的一个参照。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八):走进北京,走进那段历史

  说到北京,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记得小时候考试,关于北京,最顺嘴的正确答案就是,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是一个神秘、古老而又美丽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高耸的大楼,闪烁的霓虹,匆忙的人群,把人们带入一个喧嚣、沸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北京,那个古老的北京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很多老北京的印象,我们只能从书籍和影视剧中去寻找。

  幸好,有人发明了照相机!也幸好,有人有兴趣、有机会走进老北京城,拍摄、记录下了1921年左右的北京,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这套《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看到那时候的老北京城,北京城的城墙和城楼。

  这套书分上下两层,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老北京城的皇城及城门、城墙。这种真实最大的体现就是图片!全书五百多页,其中有三百多页是图片,共计五百张罕见的老北京建筑图片,也难怪这套书的副标题就是“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

  抛开摄影技巧不谈,这些黑白图片从多个角度,多方面立体地展现了老北京当时的风貌。既有威严宏伟的紫禁城,风光秀美的三海宫殿及各式的亭台楼阁,美丽无比的夏宫,也有风格、作用不同的城墙和城门。有整体的全貌图,也有局部的细节图,有单个的事物,也有和周围事物融为一体的风俗图。作者会根据建筑的不同用途,采取不同的拍摄角度。比如,他在“北京外城门”这一节中就说过“我所拍摄的内城门照片主要是表现建筑造型,背景并不吸引人,但是,外城门的风景照,则刻意表达了一种城与景协调一致的印象,同时展示四周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如果你能注意这些,就很容易发现作者拍摄的重点。你甚至能从这些图片中找到和老北京小说中相对应的画面。比如,在下册书中有一张“东便门城外的骆驼”的图片,看后能使人迅速想到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圆明园烧毁前后的照片对比除了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外,更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很多照片是1921年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在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等地,并在溥仪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拍摄的。如今,这些建筑大多消失或改建,这些照片和记录成为老北京的独特见证。这些照片因为有了历史的厚度而让原本没有生命的建筑变得鲜活生动。这是很多中国人都不曾有过的机会。是啊,喜仁龙是瑞典人,一个西方人详细地拍下、纪录下了活生生的中国老北京。看到这些照片,再想想作者的国籍,谁的心里会没有感慨呢?

  除了照片以外,作者还参照马可•波罗游记、《顺天府志》等诸多历史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关于老北京的文字讲述。这些文字严谨、细致,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关心和热爱。相对于游记来说,喜仁龙的文字更周密、更客观。比如,作者在“北京内城墙垣外侧壁”一节中,就用很多客观、准确的数字记录了各个墩台的修筑年代和历史;相对于技术类文献来说,喜仁龙的文字更活泼,也带有一定的个人情感。比如,作者在讲述右安门的时候就很注意周边环境的描写,和城门的功能紧密结合,又与作者拍摄的意图相合。看书的时候,文字和照片结合着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本书重点讲到了老北京的城门和城墙,作者认为“它们集中体现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特点”,这个点确实很独到,应该是专业建筑人士很感兴趣的。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中国建筑无疑是其中非常华美的一段乐章。老北京的很多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翻开这套书,看着这些文字和照片,仿佛走进了老北京,走进了那段缓慢、宁静的历史。如今,北京的很多老建筑都消失了,随着北京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北京还有什么建筑需要保护呢?我想,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老北京过去是什么样的,还引发我们不断思考北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九):在老北京的皇城建筑里畅游

  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你要问起我对北京的印象,我真说不清,因为从来没有去过北京,只是从电视电影里,看到北京的胡同众多,是一个有着故事的地方,还有那气势恢宏的天安门广场,我很想带着家人去故宫、长城、天安门广场走一走。

  在网上看到有人对北京的评价:北京是一个围墙,没来的人想来,来的人想走;北京是一个矛盾的城市,有全世界最便宜的公交,却也有一辈子买不起的房价;北京是一个爱恨交织的城市,北京是一个喧嚣拥挤的城市。以前那个优雅宁静、古老文明的老北京现在基本上已经找不到它的踪迹了。我们若要回首,可以从中国美术史专家喜仁龙著写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中见证那曾经消失的老北京背影。

  喜仁龙,瑞典著名的美术史家。1879年生于芬兰,后毕业于毕业于赫尔辛基大学,对西洋近代美术史有精深研究,著述颇丰,亨誉世界。1920年起,他数度来华,并深深爱上了北京这座城市,爱上了那一砖一瓦的艺术,由此开始深入研究,尤其对北京城墙、城门、皇宫、园林的研究,至今都有不可替代之价值。他不仅得到了考察民国政府重要的办公地中南海,还在溥仪夫妇的陪同下,进入故宫实地勘察和摄影。这也为他写此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利用大好时机,他细致观察、记载详细、深入研究,还拍摄了大量的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还有圆明园等诸多照片,也给我们留下了数百幅的历史图片,让我们有机会也能一睹它往日的风采。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收录了14幅建筑绘图,300余张照片。下册收录了十余万字工程勘察记录,50余幅测绘图,详细考证了北京城墙和城门的建筑构造和历史变迁,并附有130余幅极具艺术性和视觉震撼力的照片。这是现存记录老北京城墙和城门翔实可靠的文献,更是后世学者无法超越之作。

  此共分为七卷,第一卷《北京皇城写真》,用文字详细且全面展现了紫禁城的城门、角楼、殿宇等建筑的结构与装饰特点,如实记录下了中南海、北海、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原貌。他虽然参考了大量文献,但是他不盲从,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仔细察看了每一块城墙砖上的铭文,还对其进行了反复的考证。第二卷到第四卷,是他徒步走遍紫禁城、三海宫殿和夏宫,选取最佳角度,用手中的相机为我们留下的精美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档案。第五卷是皇城的平面图,第六卷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第七卷是附录。再附加一句,此书的的价值我就不说了,那纸张质量绝对棒棒的。

  如果全书都是文字,我们肯定会看得枯燥、无聊,正因为有了配套的图片,读时一一对照,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悠久历史背景的文化知识的熏陶。沈弘在此书中也把喜仁龙和日本人拍摄的照片和文字进行了对比,给予了更高的评价,虽然存在缺点,但是也在尽可能地完善。他的文字让我们浏览了消失的皇城建筑,他拍摄的照片却成为了这些建筑的历史见证。

  已消失的老北京它真的消失了吗?没有,我们此时就在优雅、宁静、文明的老北京的皇城建筑里畅游。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读后感(十):外国人笔下的老北京——《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有感

  建筑的风格可以说有着非常多的样式,南北方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之前在中学学过一篇课文就讲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在那里面也稍微提了一下南北方的建筑区别。我是一名南方人,基本上我看到的建筑都不太讲究对称性,北方的建筑其实我了解得不是很深。而在北方的建筑中,尤其是以北京的皇城建筑最有代表性,之前我到北京去旅游的时候就特意排队到故宫去游览了一番,说是游览,其实就是人挤人的走马观花式的将故宫的建筑浏览了一遍,而且还有很多区域没有对外开放,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皇城的建筑基本就是一样,没什么大的区别,而且由于将就对称布局,往往会走错地方。虽然当时跟着一个旅游团的导游在游览,但是对于故宫的整体建筑布局的构思还是没有太深的印象。

  今天我看到的这本由20世纪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专家、首届查尔斯·兰·弗利尔奖章获得者喜仁龙编著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里面就对中国老北京的皇城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本书的纸张很厚,用料十足,很适合阅读。可以说本书的作者由于是瑞典人的身份,所以在写作上面特别注重纪实性,可以说文字方面更偏重于教科书,可能阅读起来稍微缺少一些乐趣。但是里面对于皇城的建筑介绍却是相当严谨,而且里面对于老北京的皇城的各种照片本身都可以算得上是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艺术品。

  作者在讲述建筑布局的时候主要是按照地理位置,也就是空间顺序来进行介绍的。例如在第一卷的北京皇城写真里面在谈到‘三海宫殿’的时候,在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论述之前就先通过马克·波罗的文字先行进行一个大概的简介,可以说这也比较方便读者在后面的阅读中可以有一个对比。紧接着在介绍三海宫殿的南海、中海和北海三个部分的时候,里面还通过《顺天府志》里面的文字还进行旁证,这样可以大致还原当时三海宫殿建成之后的使用。

  从第二卷开始可以说基本上就全部是老照片了,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就在这里,这些照片里面所展现出来的部分,可以说在今天我们是很难看到的,因为随着年代的变迁,有些建筑已经损毁了,有些不对外开放,有些也重修了,所以通过本书的这些老照片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看到以前老北京皇城的原貌。

  本书一共分为上下两卷,如果说上卷主要是介绍老北京皇城的建筑,那么下卷就主要是介绍老北京的城墙。下卷主要是以文字为主,可以说下卷的这些文字中体现了作者的严谨的研究态度。例如在第六卷“北京的城墙和城门”里面的‘北京内城墙垣内侧壁’里面在介绍东西南北城墙的时候,将每部分的城墙的每一段能够查到的数据都罗列出来,可以说这是我目前看到的任何一本关于北京的旅游书籍都是没有的,甚至可以说在相关的学术书籍里面也数据相对不全。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了解北京建筑的入门书籍,里面的那些老照片也是很有历史价值的。对于那些热爱历史,热爱建筑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