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石头妈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石头妈妈读后感10篇

2018-04-16 20: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石头妈妈读后感10篇

  《石头妈妈》是一本由蔡淑媖 / 曹俊彦著作,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80元,页数: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石头妈妈》读后感(一):最后一课

  除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大多数时候我们总会呵护孩子,帮他把一些遗憾错误找补回来。如果孩子将心爱的玩具摔坏了,我们多半会安慰放声大哭的他,帮他再买个一样的回来。如果和好朋友吵了架,大人们也会撮合着小孩子互相道歉让他们重归于好小孩子的世界里,似乎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由爸爸妈妈帮助补救的,所以也往往会任性妄为,作出一些让人为难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注意培养孩子自身的责任感,让孩子为自己言行选择负责,让他们明白有些事情做错了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石头妈妈》正是关于爱、遗憾与承担的绘本,是一节讲述得而复失的课程。与以往我们给孩子读的那些快乐皆大欢喜的绘本不同,这个故事结局并不圆满。野生的四兄弟想要个妈妈来呵护他们,于是求女巫帮助他们找一个妈妈,最后获得了一个石头妈妈,石头妈妈给了四兄弟充沛母爱。四兄弟长大后爱上了同一个女孩而争吵不休,妈妈得知真相后劝阻他们,结果被他们口出恶言所伤,妈妈伤心极了,复又成石,四兄弟怎么也挽回不了妈妈了。绘者曹俊彦是台湾绘本界的常青树,功底深厚,把这个故事表达淋漓尽致,仅是用白昼星辰相连接来表现三天三夜这一细处就令人赞叹。

  一度担心亲子共读的时候孩子会为这个结局伤心,对石头妈妈到底会不会回来耿耿于怀,但想让孩子学会承担、学会为错误买单,就不得不接受这种可能性。或许孩子对这个结局越介意,就会对自己的言行越注意。可以说石头妈妈以自己的消失为代价,给四兄弟和读者们上了最后一课,从这个不圆满的故事中学会三点。

  学会获得前的争取。四兄弟为了获得妈妈,带着丰盛礼品爬到山上送给女巫,并且按照女巫的指示在河边找了37块一模一样的石头,耗时三天三夜,并且仔细摆好,在劳作一天后回家,终于有了梦寐以求的妈妈。正是专心致志不辞辛苦的争取,让他们达成了这一高难度梦想。想要的东西,必须要通过努力去获得。

  学会拥有时的珍惜。石头妈妈给了四兄弟母爱,并将他们的生活照料的很好,这种幸福滋味四兄弟一开始感触很深。但时日一长,他们对这种好习以为常了,便不觉得有什么可贵,所以在纷争面前,诋毁指责妈妈。与人相处,尤其是与亲人相处,要体会平淡中的可贵之处,理解陪伴背后的良苦用心,并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学会失去后的接受。四兄弟从女孩口中听到真相后,被冲昏的头脑冷静下来,但不管怎么挽回,石头妈妈都回不来了,他们只能经常遥望河岸,缅怀有妈妈在的幸福时光。有些人事错过无法追回,伤害了就无法弥补,正如覆水难收,破镜难圆。但消极面对也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生活更加糟糕。必须接受现实,打起精神来,将路走下去。

  愿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自身,能够不让乖张情绪取代理性,不让任性妄为伤害了所亲所爱之人,不要制造不可弥补的遗憾和不圆满,也学会承担所言所行带来的后果。

  《石头妈妈》读后感(二):错失的爱不会再重来

  文/ 海蓝蒲雨

  夕阳渐渐爬上了山头,照在孩子们的脸上。孩子们眉头紧皱,忧愁爬上了他们的眉头上,感伤爬上了孩子们的心房后悔刻在了孩子们的泪水中。跟孩子们一样,一阵默默的感伤袭来,久久回荡在我的心中。

  《石头妈妈》是一个包含着爱的悲伤故事。四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们,在荒野山区自给自足。孩子们自己去树上摘果子吃,去河里抓鱼烧烤,去地里耕地种蔬菜……四个人相依相伴,头发乱糟糟的,衣服脏兮兮的,连村里的人都嫌弃他们,还说他们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孤儿,拥有一个家庭愿望让孩子们变得急不可耐

  是啊,哪一个孩子不希望有爸妈的疼爱,哪一个孩子不想在爸妈的怀抱里撒娇,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回家劳作之后吃到爸妈烧的热气腾腾饭菜。渴望变得越来越大,孩子们踏出了行动,去找女巫,希望能够实现拥有爸爸妈妈的愿望。幸运的是,女巫同意了。送给了他们一个美丽的妈妈。

  幸福来得那么突然。三十七块石头变成了他们的妈妈,每天都能够吃到妈妈烧的饭,每天都梳着清清爽爽的头发,每天都变成了干干净净的小伙子,每天都能够听到妈妈柔软内心话语……孩子们觉得妈妈真好啊,拥有了以前不曾拥有的爱。

  人总是有很大的忘性,拥有了幸福就会忘记曾经伤痛。为了一个女孩子,四个男孩儿不停地指责和争吵,令爱着他们的妈妈左右为难,只好去问清楚女孩子安抚儿子们的心,结果换回来的是儿子们无休止地指责,令人难以承受。一句石头妈妈,彻底撕破了母亲和孩子们之间浓烈爱意,让亲情撕裂,肝肠寸断

  等孩子们得到女孩子的回复后,终于冷静了下来。他们的责难令任何一位妈妈都难堪,曾经过往的所有幸福时刻都被撕扯得支离破碎,只剩下冷冷的白石头泛着刺目的光,每一块石头上都有着明显裂痕,那是被撕裂无法愈合的伤痕,犹如妈妈心口上的伤。

  几句唠叨善意指导,苦口婆心的劝告,过来人经验,妈妈总是会指引给我们正确方向,指出我们所犯的错误,将她所做过的人生经验毫不保留地给我们。冷了给我们保暖,饿了给我们做饭,她用她的胸怀温暖着我们,她用她的智慧在抚育着我们。

  可是,当我们长大了,会挣脱妈妈的怀抱,去执着相信自己,抛弃掉身后的唠叨,勇闯天涯。可殊不知,我们忘记了妈妈为我们付出的所有,或许泪水早已划过她的脸颊

  这个故事的诞生,是作者蔡淑媖跟青春期的女儿爆发了一次强烈的争吵后而产生的。争吵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妈妈的深情厚谊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位尽心的妈妈却抵不过只认识几天的女孩子,多多少少伤害了妈妈的心。在家人面前我们总是任性,肆意妄为,用带棱角方式去抵抗妈妈给予的所有温柔,殊不知我们却伤害到了她。

  涨潮的海水会再次涌来,但错失的爱却不会再重来!

  《石头妈妈》读后感(三):石头妈妈

  石头妈妈 《石头妈妈》是一本绘本读物,讲述了一个关于母爱、生命成长的故事。没翻开看的时候,还以为与那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有关,当然,看过之后,并没有联系。 图书讲述了四个从小没有父母男孩,在遥远的山区生活的故事。在山区四兄弟打猎、摸鱼、砍柴、烧饭,看到天上的小鸟有爸爸妈妈,地上的刺猬也有爸爸妈妈,山上奔跑的小鹿也有父母陪伴,追问自己为什么没有爸爸妈妈。于是四兄弟带上鲜花瓜果鱼肉去请教山里的女巫巴巴嘎,请她帮助给他们一个妈妈陪伴。在女巫的指点下,四兄弟忙活的三天三夜,找齐三十七颗一模一样的白石头,太阳下山后他们的石头妈妈从此陪伴他们一起长大、变老。但好景不长,十年后,四兄弟为一个女孩争吵不断,并恶言相向的气走了悲伤的石头妈妈,等到失去后,四兄弟才后悔莫及。石头上斑驳的裂纹,布满泪水,石头妈妈再也回不来了。 石头妈妈的故事虽然简短,但不像西方的童话故事那样圆满的大结局,石头妈妈的离开也带给孩子诸多启示。并不是所有的孩童都要被灌输世界一切都美好理念,反而略有缺憾的结局会让孩子明白,在人生的成长过程必然经历一些波折,让孩子懂得有些过失是无法弥补的,结果便是永失所爱,同时让孩子接受生命当中的不圆满,走出人生的阴霾,有些痛苦眼泪会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文字创作由被称为“写个不停的妈妈”蔡淑英,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发展,著有《从听故事到阅读》《为孩子说故事—大声读给宝宝听》等亲子家教书籍。绘图方面由曹俊彦创作,较好的符合原文人物环境,比如山区的树木大山河流动物们,造型怪异的巴巴嘎女巫,敦厚善良的石头妈妈,带读者开启一个关于母爱和成长的故事。 在亲子阅读中,可以一边讲述这个故事,一边开启孩子脑洞大开的想象。对山川河流,动植物、石头等的认识,对女巫这一形象的改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好的,也不是所有的女巫都是邪恶的。图文并茂精彩纷呈,一起在阅读中成长。

  《石头妈妈》读后感(四):学会爱人,学会成长

  学会爱人,学会成长

  ——石头妈妈

  母爱一直是被传颂和赞美的,对孩子而言,母爱像阳光、像雨露一样不可缺少,缺少母爱的人生是难以想象的。而对作为母亲的人来言,母爱是包容,是理解,是接纳,是管教但不代表着不受伤,不痛心,不难过。不管是谁都不能肆意挥霍母爱。石头妈妈就是讲述了这样一个从没有、到渴望、盼望、得到、伤害、最终失去的故事。

  故事从遥远山区里四个没有妈妈的男孩说起,这四个男孩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他们摸鱼、打猎、爬树、耕地样样都会,可以养活自己,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都说没人管教的孩子像是野孩子,他们迫切的想要一个妈妈,在神奇的巴巴嘎女巫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有了盼望已久的石头妈妈,有了妈妈后他们变干净了,懂礼貌了,可以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了。在慈爱的妈妈陪伴下幸福的生活度过了十年,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竟然喜欢上了同一个姑娘,为了达成儿子们的愿望,妈妈亲自去询问姑娘,并带回了姑娘已经有了心上人的答复,对于这个消息,儿子们难以置信,还对妈妈发难,说,你算什么?溪边的白石头。石头妈妈。

  其实,看到这里我有些伤心,在自己做母亲之前也和几个孩子一样,当愤怒冲动的时候,会口不择言,出口不逊,只顾发泄自己的不满怒火完全想象不到会伤害到妈妈。或者是说平时从妈妈那里得到了足够的爱,会让你觉得,即便自己做得不对,过分了,妈妈也会选择原谅自己的,只会一味的从妈妈那里得到,没有设想过自己要付出些什么。

  十年的辛苦,十年的养育和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都不曾换来孩子们发自内心尊重,他们也许心里会介意妈妈是石头变得而不够爱自己。就这样,妈妈消失不见了,拼成妈妈的那些白色石头,散落在溪边布满伤痕,心碎了就难以回到从前。一切都回不去了。孩子们找到女巫企求能找回妈妈,却被告知不能对妈妈说石头妈妈四个字,否则妈妈就回不来了。成长是需要经历磨砺苦痛的,在寻求妈妈的爱时,他们有付出,有得到,在最后又因自己的过失而失去。在故事最后最后几个男孩子更沉稳了,经历了这次事情,他们懂得了更多,学会了爱,学会了成长。

  我家孩子在读完这个故事后很是惊惧,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习以为常的,与妈妈的相亲相爱也会有失去的一天,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他紧紧的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明天也要和我在一起,不分开。也许对于八九岁的孩子而言,谈离开谈失去好像早了些,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亲子关系中也很重要,这也是爱的一部分,成长的一部分。

  《石头妈妈》读后感(五):一个关于母爱、生命与成长的故事

  不论从故事还是画面角度,《石头妈妈》都可以算作一本风格特异的图画书。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配以粗犷古朴的剪纸画风,使这部现代作品隐隐透出一种民间故事的味道

  故事从遥远山区里四个没有妈妈的男孩讲起,想要妈妈成为他们最大的愿望。在巴巴嘎女巫的帮助下,男孩们终于有了慈爱善良的妈妈,享受着有妈妈疼爱的日子。可十年后的一天,他们却因为自己的过失永远失去了妈妈。显然,这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悲剧。那么,这部作品仅仅是为了通过这样一个悲剧,教育孩子要珍惜母爱吗?在反复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书中图画与故事的意蕴远非如此。

  《石头妈妈》是一部文字先行的作品,即作家先写出文稿,再由画家画插图。作家蔡淑媖和青春期的女儿之间爆发了一次强烈冲突之后,感慨万千,忍不住写下了这个故事。她说当她把自己作为女儿和母亲的双重角色代入其中,每读一次故事,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读这个故事,带给我们很多思考:作为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如何对母亲多一份理解?作为母亲,可以怎样更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长?令人心痛和怅然若失的结局,更给大人和孩子以启迪与思考——有些过失是无法弥补的,我们绝不能轻易犯下这样的错误。有时候,真实的人生必须经历并接纳生命中的不圆满。

  这是一部图画中充满了隐喻的作品。男孩们的生活从环衬的线描中就开始了:他们摸鱼、打猎、爬树、耕地,犹如生活在原始村落中。接下来,画家用潦草的笔法涂抹出乱蓬蓬的头发,显示出这是几个没有妈妈的“野孩子”。仔细观察后面的画面,会发现有妈妈之后,头巾的出现使孩子们的装束发生变化

  在捡石头的画面里,男孩们在水中小心翼翼地捡拾石头;天空上,画家别具匠心地用平行并连接着的叶子形状画出太阳、星星来表现“三天三夜”,整幅画面将不同的时间、空间并列在一起,带来一种时空交错之感。夕阳西下,妈妈走出屋子。画家把人物用橙色描边,象征着一家五口的亲密快乐。而十年后的争吵中,当孩子们脱口而出“你算什么?溪边的白石头”时,月光下的妈妈和孩子们,罩上了一层绿色。这种细节处的光影变化,在视觉上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当男孩们找到了他们都喜欢的那个女孩,女孩告诉他们自己有爱人,将要离开这儿。图画中女孩坐在其上的树枝叶繁茂,兄弟们倚靠的树却树叶稀疏飘零,大树的怀抱更像是女孩与男孩们之间一道深深的屏障。

  妈妈不见了,男孩们跑到溪边,可是画面上的石头已然变成星星——如同心碎一般,石头也成了碎片,再也回不到从前。天空中的星星与水中的石头相互映衬,分散的空间感更平添了妈妈离去的哀伤。

  而整个故事里,画家选择棕色系作为主色调,可以说是一种关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象征。土地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基,扮演着人类母亲的角色,土地的颜色与石头妈妈的故事相得益彰。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故事里的巴巴嘎女巫。在童话中,女巫往往代表着邪恶力量,只有战胜女巫才能获得“王子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快乐结局,犹如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卡什丹的书名《女巫一定得死》。在这本书的画面里,巴巴嘎女巫有令人害怕的外表:蛇一样的下肢,尖尖的指甲盖,在头发上抓虱子嚼着吃—邋遢肮脏的场面让人心生厌恶。然而她并非代表“邪恶”,反而用法术帮助孩子们拥有妈妈;听说石头妈妈消失以后,她表现出的是吃惊、惋惜和无奈。这种外表和行为的反差有别于传统的女巫形象,更为故事和画面增添了气氛。

  《石头妈妈》是一个关于母爱、生命与成长的故事,是一部值得大人和孩子们一读再读的作品。后环衬里,男孩们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凝望着聚在一起的37 颗白石头—就像妈妈也在远远地看着他们,这其中有思念与懊悔,更有希望和力量。

  儿童文学工作者 瓜瓜

  《石头妈妈》读后感(六):不强求

  这个故事关于母爱,关于误会,关于失去,故事的结局是悲伤的,女巫再也不能帮助这四个孩子了,这也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整篇故事不长,却能让我看到一半的时候眼睛就开始酸酸的,或许不属于这些孩子的东西终将失去,这也是他们成长中要经历的必要的一步。书名叫《石头妈妈》,这也是一个围绕妈妈讲述的悲伤故事。

  《石头妈妈》读后感(七):让孩子从故事中学会不留遗憾

  当《石头妈妈》这个故事加上画面,以绘本形式呈现在眼前时,我把它读给自己听。读到一半,我便泪流不止。想到女儿,想到母亲,想到自己同时具备的这两个身份,不管以哪一个身份切入这个故事,都让我想哭。人生有很多幸福的拥有,却也难以避免残酷的失去,这么沉重的功课,逃都逃不了,只好认真去面对。

  孩子是父母一辈子的功课,在我很认真修习身为母亲这门功课时,没想到,我的父母也成为我的功课。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些错可以弥补,有些错却会留下永远的遗憾。我们试图告诉孩子,可是,他们总是听不进去,每当看到那些无法弥补的错误如同灾难一样发生时,内心总是好痛。我亲爱的孩子们啊!人生不是打在线游戏,可以随时删除重来,当你们丧失理性伤害别人时,那刻在别人身上的伤痕有时会让你们痛一辈子。

  《石头妈妈》的结局虽然悲伤,但是,孩子必须接受,并学会坚强,让日子过下去。这就是人生啊!体贴的曹俊彦老师,在“后蝴蝶页”画出四个兄弟恬静坐着,幽幽望着那三十七颗白石头的和谐画面,显示出他们因为妈妈而更加成熟。虽然妈妈不在了,但她的爱早已经深植他们内心,长伴他们左右。

  很多孩子听我讲过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里隐含着的有趣情节,让孩子们沉浸其中并引发讨论:小男孩如何自己生活?女巫的法力怎么那么厉害?石头如何变成妈妈呢?他们怎么对妈妈那么凶?女巫为什么没办法把妈妈再变回来?从问题中,我看出他们想要改变结局的意图。于是,我会让他们再创造一段情节,通常最后出现的是:“妈妈又回来了,而那四个兄弟再也不会对妈妈那么凶了。”想要获得圆满的结局,需要做哪些努力呢?孩子们一起来想想吧!

  非常感谢曹俊彦老师让这个故事真正鲜活起来。图画里面细腻地隐藏了许多意象。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封三的三十七个圆排成一个八边几何图形,这个“四平八稳图”就像妈妈的怀抱,带给孩子们安全的依靠。

  故事里有歌唱的情节和巴巴嘎女巫的吟唱,讲起来会很过瘾。随书还附上六只小纸偶,大人和小孩可以用这些角色玩故事,不一定要照着书里的台词讲,还可以自创对白,变成另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动手,来讲讲《石头妈妈》吧!

  儿童文学学会秘书长(台湾) 蔡淑媖

  《石头妈妈》读后感(八):珍惜爱

  没想到,薄薄的一本童书《石头妈妈》竟然让年近三十的我读得泪流满面。

  故事很简单,有四个没有父母的小男孩,他们虽然可以生存,但还是期望能有父母的管教,不再被其他人称为野孩子。于是他们去求巫女,巫女让他们找来了三十七颗白色的石头,使用巫术将这些石头变幻出一位母亲给他们。小男孩们从此有人照顾、管教,日子过得很幸福。孩子们慢慢地长成了青年,却为了个女孩子争风吃醋。妈妈找到女孩并了解到她并不爱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于是便将事实告诉了孩子们,让他们不要再争吵。可是孩子们已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他们口出恶言,说妈妈只不过是石头妈妈,觉得妈妈是怕别人抢走自己的孩子。当女孩亲口证实了妈妈的说法时,已经太迟了。此时的母亲已又化作溪边的石头,石头上布满了裂痕和眼泪,永远无法还原成他们的妈妈了。

  小时候,我们并不懂得爱的含义,父母的含义。只是知道,他们可以依赖,一切喜怒哀乐都可以和他们分享。他们是抚养我,给我启蒙教育的人。犯了错误,父母会训斥。生病了,父母比我还难受。恐惧时,父母亲有力的臂膀可以给我安全感。时间流逝,孩子长大了,父母年纪也大了,接收新鲜事物越来越慢。孩子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圈子,能沟通的话题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渴望独立,和父母之间出现矛盾,甚至开始争吵。我想起了我那一段叛逆的少年时代。

  可能每个孩子在年少气盛的时候都曾和自己的父母发生过争执,大多都等到年长以后才能明白当时的无知和无礼。这本故事虽然结局并不像传统的童话一样,让孩子们在皆大欢喜的结局中受到教育,但它给孩子甚至成人带来的思考和启示是深远的。世上有很多东西都是很脆弱的,比如人心,比如爱。有些伤害造成时很容易,裂痕却是难以修复的。

  腰封背面的一段作者的文字我很喜欢,也是孩子们读这部童话的意义所在:

人生有很多幸福的拥有,却难以避免残酷的失去。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些可以弥补,有些却会留下永远的遗憾。但是,孩子必须接受,并学会坚强,让日子过下去……

  书的最后一页,四个青年遥遥地望着三十七颗白色石头,一脸惆怅,他们有悔恨,有自责,也成长了。

  《石头妈妈》读后感(九):感悟母爱-----评《石头妈妈》

  母爱是可贵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永恒的---- 因为有着我们生命中独一无二的母亲,所以孩子们可以不断地茁壮成长着。

  感悟着母爱的同时,我最近还陪着孩子共同分享了一本毕竟另类的绘本读本《石头妈妈》。乍然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潜意识地知道这里将会有着一个分享伟大母爱的立意。但是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入,我和孩子却在感动母爱之后更油然地产生着别样的情愫------ 也许,这也就是这本绘本值得推荐的另一个重大看点吧!

  对于本书的故事,我觉得可以分成两个部分阅读。第一部分是四个孩子渴求母爱,而在女巫的帮助下有了慈爱善良的妈妈,并享受到了有妈妈疼爱的幸福日子。不得不说这里的故事情节还比较地属于平淡之中透露着温馨的感动。引领着书外的小读者们感受着母爱关怀下的幸福之情。又有哪个孩子会不知晓妈妈的陪伴是他们成长中感受幸福的时刻呢!这样的场景勾勒刻画无疑让书外的读者进一步地感受着书中四个孩子们因为拥有母爱而幸福成长的点滴细节。不过不得不说的是随后的故事情节发生了急转直下的扭转。书中四个孩子的过失意外地让陪伴着他们,给予他们关爱的妈妈离开了他们-----这样的场景描绘无疑让书外的读者感到揪心和悲伤。我家小女在指责作者不近人情的构思时,我却突然情不自禁地发现了本书最为亮眼的深刻用意。随后的故事分享中,我潜移默化地告诉着孩子这个故事所要分享的深刻道理。尽管每个孩子们会因为拥有母爱而感到幸福,但是孩子们同样也要时刻明白着这样的爱其实是那样地来之不易。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毕竟我们人人都可能有犯错的时刻。书中的孩子们因为犯错而失去了深爱他们的母亲,但是书外的我们却更应该明白的是我们人人都要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每个过失承担因此而造成的代价。有些错误可能会让我们悔恨终身;有些错误可能会让我们失去生命中最珍贵的拥有。所以我们务必要小心谨慎地处理身边的每一件事情。而且我们的孩子更应该对自己做的所作所为时刻负起责来。不难看出,孩子们需要母爱是最为直观的教育意义。而故事的内容发展至失去母亲则变成了更进一步地提升。尽管失去妈妈,但是我觉得这同样也是蕴藏着进一步深入的内涵。失去珍贵的所有并不是意味着失去所有一切,没有希望和光明。相反地,有时候失去的背后更多的是深刻教育意义。因为失去也许从另外一个角度是成长的开启-----

  通篇的翻阅中,我们的小读者们也许更会发现这本绘本画风的独特匠心。没有艳丽的画面,没有卡通的配图,没有现代的气息------有的只是那种原汁原味的最为淳朴的中国传统画风,那样朴实无华,却又那样质朴有味地分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不得不说,薄薄的《石头妈妈》诉说不尽的是人世界成长的哲理。为我们的小读者朋友们呈现上一个动人故事的同时,更启发着孩子们感恩,珍惜,懂理,愿意承担责任的种种道理。

  《石头妈妈》读后感(十):请别让爱变成伤害

  曹俊彦老师的绘本对我而言并不陌生,同《小红和小绿》一样,《石头妈妈》是部很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神话故事,当然曹俊彦老师只是绘图作者,文本作者是蔡淑瑛女士,本作品延续曹老师一贯的水墨画风格,用色大胆、线条简洁、风格突出,与进口绘本在画风上区别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故事并非来自民间,而是蔡淑瑛女士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的,而具体的故事细节又颇有些东西结合的意味。比如说巴巴嘎女巫这一形象,中国神话里的反派通常是魑魅魍魉等妖怪,女巫是一个很典型的西方形象。但本书中的女巫又并非传统意义的反派,虽形象邋遢,但立场正派,而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鲜少有这样亦正亦邪的形象。还有四兄弟抢同一个姑娘时直白而热烈的争吵,也是不会发生在中国传统礼教社会中的。这样的细节创新是主流步调,也更方便小朋友理解。

  通常我不太认可国内的绘本,原因无他,脑洞不够大,文本先行的故事尤甚。《石头妈妈》很明显是大人视角,从母亲的角度极易产生认同感,但作者的意图显然不在于此,而是想要自己的女儿和本书的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更加体谅母亲。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个人认为这个文本可能算不上成功。

  《石头妈妈》里边的妈妈是从无到有再到无得一个过程,通过前后三次的变化、两次对比表明母亲的付出和重要、孩子的无视和不解,从母亲的角度说,对孩子全心全意的付出仿佛是天经地义、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正因这是本能而并不奢求孩子给予对等的汇报,但是不奢求并不等于允许被践踏,问题是如何向孩子明确传达这一概念。

  父母子女之间,虽是双向的关系,但终归是独立的个体。爱与被爱、付出与汇报……都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但爱你并不意味着改变你、阻挠你、迁就你,而是成全你、完美你、扶持你,因为你是我的妈妈所以我爱你并且敬重你,但是不会因为爱和敬重而失去自己或者是随意去践踏你的包容,这才是父母子女间应有的态度:爱但是独立。

  反观《石头妈妈》的做法,仍是很传统的中国父母的包办式做法,而孩子的反击也是常见的言语伤害。应该说,这是我们千百年来传统习惯的积习难返,而我们要做的正式冲破这些惯例,去接受新的相处模式和表达方式。

  勇敢的说出我爱你,正确的表达爱和歉意,是我们每个人都必修的功课,在父母子女之间尤其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石头妈妈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