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浮尘之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浮尘之上读后感10篇

2018-04-16 21: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浮尘之上读后感10篇

  《浮尘之上》是一本由季江勇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4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尘之上》读后感(一):浮尘之上

  书读的有点慢,我就生活在方成冰、万世仁、贾旺才们一心想留下来的燕城地区,所以书中的地名大多熟悉。但对农村学校情况不甚了解,看了书还是受到冲击。书中两个内容感触较多。 一是农村教师清贫,当然情况可能是10年前,现在的待遇应该好了,但至少曾经有过这么清苦。就是这种条件下,老师们还是能够尽心尽力安心工作培养了一批一批的学子。 二是我们教育方向问题,到底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提高素质。我们是要考试机器,还是要全面素质高的人。这个问题,可能到现在也没解决好。现在的家教培训机构多如牛毛学生小学开始,就要上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学校和家庭如何来培养孩子,大多还是在老路上走着,只重视高考的几门课,平时生活都围绕这几门课,缺少道德性格的教育。 最近网上有报道,山东胶州市一中高考生常升今年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但在陕西师大没招满的情况下,常升竟然没有收到录取通知,后来才得知,志愿室友挚友郭某篡改,郭某的分数比他略低相反还被录取了。郭某的行为就是没有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红线,用损害别人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这种丧失底线的行为跟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不足是有直接关系的。 最后再说说书中反映的另一面官官相护。这只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已。 全书内容刻画非常写实,真实记录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生活。

  《浮尘之上》读后感(二):为赶路的人干杯!

  在教室读完《浮尘之上》,合上书,书里的男男女女终于尘埃落定,各自归去。

  从云端回到人间,面对教室中一张张生动面庞、一个个鲜活青春、一个个青翠欲滴饱满生命,我激动得想要大哭。不得不说《浮尘之上》是沉重的,倍感沉重的同时又不得不大呼“痛快”!文中虽然不乏笑点,不乏幽默诙谐语言,但是如同黑色幽默,笑点背后直击现实的痛点,荒诞不羁的情节依然潜藏在当下的教育之中。

  在重重包围之下,方成冰的洒脱豁达令人欣慰的同时又难免令人心碎。

  季江勇老师的书道出了很多年轻教师的迷茫。他笔下师生其实就在你我身边。

  方成冰最后去了大学教书,和心爱的姑娘也终成眷属,真好!他有才华,有思想,有个性有勇气,有傲骨,有浪漫情思,他值得拥有一个圆满结局。方成冰的独特不仅在于优雅的面对了重重围追堵截,更在于他活出了自己的样子。他的身上不仅肩负着众多年轻老师的希望,大概也承载了季江勇老师的教育理想。他的华丽谢幕为沉重的情节带来一线希望,为枯寂的教育环境吹来一丝春意。尽管,这也许是季老师为万千年轻教师许下的一个童话般的愿望,但是我依然愿意相信,依然愿意对素质教育持有信心和希望。即使是个遥不可及梦想,我也始终相信,这曙光终将会一点点照进现实。

  方成冰的一往无前一意孤行有着宗教献祭般的虔诚,将自己的青春、个性连同教育理念一同放在了现实的祭台上。在应试教育的浪潮下,方成冰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杯水车薪,但是这种与世界为敌的举动却又何其悲壮

  我要为方成冰这样日夜兼行的赶路者干杯!我相信《浮尘之上》会是一丛篝火,她是温柔火焰,也是熊熊大火,她会照亮黑色的夜,她会温暖每一个等待温暖的心,也会点燃所有等待点燃的情。

  《浮尘之上》读后感(三):燃

  “这个有秩序宇宙,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他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活火,按一定的尺度燃灭”。哲人赫拉克利特这样认为。人,是生命之火;更是欲望之火。燃烧吧!你蒋校长为了一己私利,贪赃枉法,媚上欺下,终被正义审判!燃烧吧!你袁得水为了在官场考场、情场如鱼得水欺骗良心、辱没人格,而终悔悟已迟,可惜啊!王光荣燃尽自己的光和热,为后代学习照亮前路,而终化为灰烬,即便是没有情感草木,也会因此感动而落泪,也会因惋惜而悲叹。唯有方成冰,用生命之火,融化现实的坚冰,在光和热的感召下,穿过迷雾中的死海,摘下彼岸的花。

  “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清脚下的路,你就拆下自己的肋骨当火把点燃照亮前方的路前行”诗人泰戈尔曾如此呼唤。教育,仿佛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本来难以界定对错。但是,违背人性的教育,我想即使学生是圣贤,也难以教育成“仁”。如果认为教育就是应试学习与功利的考试成绩,那就请看孔胜男吧,一心争强好胜,为那一个个彩色的气球,成为考场上的“战士”。而终,被自己的幻想障目,被自己的急功近利击垮,以至于割腕寻死,生命之火险些熄灭。这让我不禁想起影片《死亡诗社》中的尼尔,在父母、学校的高压下,天赋被抑制,理性被残害,而终,饮弹自尽。 教育,让孩子只能看见前路,了断他们的后路,而最终被逼上绝路,教育不止于教知识或求功利,而是教人做真人,做有人格的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应是社会上最后一片净土,没有等级的玷污,没有金钱的腐蚀。春春朝气与个性的张扬在此热烈燃烧,而教育,就是这乐园中心圣坛上永不熄灭的火种,指引一代人们奔向黎明。

  “时间,我竟忘了死,因为爱情的火焰在隐约跳动。他将长久的跳动,给我带来了幸福,也带来痛苦。”哲人史铁生如此感慨。爱情,让一位在生死边缘上的人,放下一切疾痛,在寒彻的冬夜翩翩起舞,自古以来,她就是人们最洁白无暇、至高无上的情感,她是生命燃烧的黑色黄金,她是我们的灵魂双腿。但如今,爱情却成了什么?理想的虚幻,现实的灰烬!为了金钱,万世仁不惜追求粮站千金,为了地位,袁得水放弃人格,成为姚家的囚奴,为了欲望,胡昆出卖良心,勾搭花文丽。爱情,仿佛是市场上的商品,只要有钱,你就买得起,揭开她的外表,你的实质怎么如此刺目!爱情,你是火吗?和生命一样,熊熊燃烧的烈火?理性,被戴上功利的眼镜,怎么爱情如此苍白!只有感性和诗,才能让那一轮老月再次当空,只有情感与心魂,才能让那一湾湖水澄澈。一轮老月,一湾静水,一对相拥情侣,他们互相聆听对方心跳,炎凉的事态战不退他们的爱情,他们,用燃烧的生命取暖相依!

  “ 红烛啊,那样红的烛,诗人啊。突出你的心来比一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闻一多曾如此慨叹。但是可惜,他面对的是一潭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救出他们的灵魂”方成冰,在燃烧,他的生命在燃烧,他不甘心周遭彻寒树人计划,即使残破但仍是宝玉,即使遭到反对,谁也无法抑制晨曦时的太阳登上云峰,他时黑暗中窥见黎明的眼,晨曦中的第一缕光,诗人呵,谁也无法消退你对光明向往,谁也无法阻止你奔向爱的步伐。踏碎吧,那金钱的诱惑,击退吧,那地位的阻挠,冲破吧,那世俗枷锁。即使,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在海边重燃希望。

  清和的晨风吹拂梦的沙滩,他独自一人伫立于海边,一轮旭日,带着磅礴的火焰,在海天交际处燃烧,沙鸥飞鸣,叹息潮涨潮落所埋葬的一个个故事,千道红光刺向他,在梦的彼岸,生命在燃烧。

  《浮尘之上》读后感(四):现实尘埃中的独舞

  《浮尘之上》是一部厚重批判现实主义力作。

  读完这部小说,长舒一口气,仿佛心底郁闷一吐而净。然而掩卷之后却发现内心是那样的沉重,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把这部作品放在一个更广泛和长远的维度去考察就不难发现它和许多经典作品的师承关系,但它无疑又充分体现了季老师表达出的更鲜明中国故事里所折射出的时代特色。它既不同于逖更斯的《远大前程》、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司汤达的《红与黑》,也不同于路遥的《人生》,阎真的《沧浪之水》。

  小说的主人公方成冰在精神特质上无疑更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但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命运起伏又远比高加林更为复杂。作品表现出来的远不止只是个人命运的浮沉,而是表现出了个人命运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里的矛盾挣扎。各种矛盾互为交错,勾勒出了一个丰富的现实层次,从而使得人性的挖掘就更为深入。理想与现实,初心坚守,教育与成长,这无一不是每个人或是社会将要面对的最尖锐的矛盾。也正是这样的三层矛盾,构成了《浮尘之上》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

  不了解中国当代社会曾经的变革,就无从理解作品中人性的丰富与复杂,也就无从理解作品主人努力挣扎的意义。今天的中国显然城乡差别在缩小,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是一个二元结构社会,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城乡身份的不同,就意味着命运的不同。对大多数中国农村青年来说,改变身份是一件尤为重要事情。所以季老师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书中表现为身份的改变。方成冰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体验到了梦想破灭的痛苦与无力。无法与现实抗衡的他学会了收敛,学会了收起他的诗性。不断成长的他适应了生活,也慢慢的将理想藏入心底,不再过问。方成冰的故事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说白了,生活不过是在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罢了。只不过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罢了。我们不得不问问自己:究竟应该如何面对“理想”呢?我以为季老师通过方成冰的故事想告诉我们:在适当的时间,学会放下。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一时的退让是为了反弹时的有力。与其硬碰硬后的受伤还不如暂且放下。但是,季老师同时用美好的结局告诉我们:放下但不应放弃。时机不适并不能成为你逃避理想的借口。只有懦夫才会选择放弃。要知道上天会眷顾不放弃的人,所以你要相信你的理想是会实现的。有理想的人才能在生活这场长途旅行中飞得更远,更有力。不要担心路途艰辛,因为磨砺必要的。钻石因为磨砺而变成的更加坚硬熠熠生辉。所以永远不要想着去抱怨困境,因为没有闯不过的关,只有闯不过关的人。放弃只会让你变得更加软弱感谢困境吧,它使你翻山越岭后的风景,变得格外美丽

  方成冰走上社会,他才发现社会与学校是大相径庭。懵懵懂懂的他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每天和同学打打闹闹,写写诗词时光让他错以为社会也是那样的单纯美好。但《浮尘之上》显然并没有简单地去描写他的青春迷惘纯粹的命运挣扎,而是把他放在一个更现实的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中去描写整个时代的矛盾。如果是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各种丰富复杂的矛盾,教育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牵涉到中国的每一个家庭。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家庭,才组成了中国的当代社会。

  季老师是勇敢的,完全不回避现实中的复杂矛盾,敢于挖掘和批判。小说的主人公面对的是官场的利益争夺,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因为有着诗人般的品性,使他容不得自身和身边的环境有一点瑕疵。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固执带来不少麻烦。他愤懑过,他失望过,他迷茫过。他发现自己像是一个牵线木偶,任由生活摆布,无法做出丝毫的抵抗。他想到了放弃,就如上文所说的一样,他选择了暂且放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坚持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它需要勇气毅力。方成冰没有因为诱惑而放弃初心,因为他有一颗坚定的心。但是不得不说,环境的不堪迫使他选择放弃。所以,社会的不堪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当环境不堪时,黑白可以被颠倒。是非界限也是不那么明确了。就人性而言,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挑战环境,挑明真理的。然而从个人角度来说,欲望是另一个凶手,只有通过心中的道德律来压制一些不合理的欲望一种方法而已。所以,个人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教育让人们理清是非,从而不去接受撒旦的诱惑。同时而辅之以社会环境或是制度加以约束,是不是不会有那么多以此为借口堕落放弃的人了呢?没有太多的诱惑和有一颗坚定的心,坚守初心,也是不是会简单许多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素质的培养。若是你知道,在路的尽头就是上帝所在的地方。在那里,参加他们的盛宴作为你一路走来最大的奖励,又有多少人会去选择放弃呢?

  教育又是一个小说中一个沉重的话题。作为一个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季老师在《浮尘之上》中提出了疑问:我们呼唤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才算成功的教育?像书中的班长一样,面对一次成绩上的失意就选择自杀。这样脆弱的存在,就心甘做现代教育的牺牲品吗?教育是要将孩子培养成“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而不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达到目的者”。什么是“人”?什么是“完整的人”?我以为,人拥有自我和思想方可成为完整。现代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何谈自我。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现在,这片花圃开出来的都是一个品种。美吗?从某种角度来看,美。这是一种整齐的美,规律的美。但是就是没有万紫千红,没有百花争艳的美。“出人头地”,不过是长得高一些,壮一些罢了但有谁想过,换一种颜色生活呢?“比别人强”而不是“做好自己”,这是孩子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变强”,是唯一的追求。但有谁想过,做好自己,又有谁能和你相比呢?我们都知道价值观决定人生,在学校里树立的价值观,到了社会上却要推翻重建,这样的工程,不正是我们在经历的吗?可以说,社会需要的和我们所拥有的,除了一些专业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的交集。这难道不可悲吗?这样的教育真的对吗?有意义吗?我听到了季老师发出的质疑,也听到了季老师心痛的声音。

  方成冰的一生好像就在和这样的三个矛盾做着斗争,解决矛盾的经历促使着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成长为一个男人。他成功的解决了这些矛盾吗?我们似乎无法判断。从小说中看,他似乎放弃了对教育的理想,也放弃了对本心的坚守,换一个角度来看,书中的蒋校长,袁德水等“反面人物”似乎都受到了正义的审判,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现实生活中,似乎不可能是这样的完美。作家在这样灰暗与沉重中,还是给我们明亮的希望。作品就像是尘埃中的一场舞蹈,尘土飞扬,作家的诗性飞扬。

  这是一部厚重的现实主义主义力作,它给了我们许多重要的启迪,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能从中汲取营养。一个又一个的矛盾挑明促使着我们不断思考。因为我们身处浮沉之上,就必须呼吸尘间的空气。在思考一个又一个的矛盾的同时,我们便是在现实的尘埃间,翩翩起舞…...

  《浮尘之上》读后感(五):余光中、曹文轩、周梅森点赞《浮尘之上》

  余光中:

  季江勇先生的长篇小说《浮尘之上》以生动的叙事和活泼的语言勾勒出九十年代初中国教育界的沉沦与提升,也许可以说是《儒林外史》的当代版。社会转型了之后,官场乃呈现上下徇私,左右逢源的腐败与贪婪。其中主角方成冰到小说的结尾终于为爱情而结婚,并为学问升任为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正式教师,其实是季先生对社会乐观的希望。

  曹文轩:

  颠覆传统的师生形象,直踩中国教育的痛点。

  阅读《浮尘之上》是一次精神上的历险,书中描述的很多场面令你惊叹,错愕,惶恐和愤懑。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教师和学生完全不是从前小说中的脸谱化人物,而是更抵达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作者眼中的教育是一场巨大而深重的民族灾难,可怕的是,当下国人却无视这种灾难而趋之若鹜。

  周梅森:

  难得在今天有这样一部以教育为背景的厚重小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积淀;难得在当下有这样一部以师生为题材的洪篇巨制,让我们再次领略青春岁月中的赤橙黄绿。校园是一个小社会,折射着中国大社会的纷纭和是非;校园里的各色人物展示着人生的艰辛与美丽,也绽放出人性的光辉和丑陋。作者在精彩的故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让文字呈现出斑斓的气象。

  《浮尘之上》读后感(六):空间与女性的三种象喻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力)

  后来者的写作总是自觉不自觉向前辈的经典致敬。读完《浮尘之上》,不期然想起另外几部作品:《平凡的世界》《围城》《倪焕之》,因为《浮尘之上》叙说着乡村青年文化人努力挣扎出祖辈贫困处境的艰辛和自信,流露着身处晦暗人生又不乏冷嘲的智性俯视,洞察了中国教育界屡见不鲜的灰色生存相,还包含了对素质教育终将光照人间的期盼。咂摸着作者的行文笔致,不能不想到几个德国古典浪漫派诗人:歌德、诺瓦利斯、荷尔德林,从作者对诸诗人的文字引用和意象拓展,都可以看出这部小说浸润的古典浪漫情愫。另外,就是罗曼•罗兰和他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不仅用罗曼•罗兰的著作为道具,来演绎一段倏起倏落的爱情,还多次引用了这部著作中的言语。贯穿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方成冰,显然被赋予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人道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色彩,桀骜不驯的性格、对抗世俗的孤独感便不能不成为这种人物形象的标准配置,尤其是在偏远的小镇上竖起人文素质教育大旗的时候。

  关于教育者和教育界的写作虽非新鲜话题,却难以驾驭自如,因为这个崇扬诗教的古老国度三十多年来越来越无法轻松谈论教育了,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构成了教育界自身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诸多焦点话题,甚至可以称之为当下中国政治文化转型时期的一个典型文本。如同众多出于善良目的而设计的制度或实践方案一样,变革了几十年始终没有满意结果反而问题一箩筐的中国教育体制,聚焦了极为复杂的国人之痛,不止一代人在这种“痛”中完成教育历程,成为教育者,以并不令人欣悦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在良知之痛中延续着民族教育之痛。让有良知的读者捧卷时不能不痛苦的是,当下教育和教育者乃至受教育者的痛,不仅时时显现于都市,更多时候显现于、随即湮灭于广大的乡村,小说里芦淀中学方成冰们的挣扎和努力,有太多的现实映像。

  一

  小说的主体部分是方成冰在乡村中学接受磨砺,所以开端对于省城和爱情故事的介绍,其基本叙事功能在于为小说结束处的爱情复合、同学聚首埋下伏笔,也为整部叙事的迂回呼应作下铺垫。这只是为了达成叙事圆环而作的必要设计,真正能够体现出作者艺术技巧和思想主旨的还是主体部分,也就是必须深入细致解读的部分。

  在《浮尘之上》中,无论是乡村青年的挣扎和倔强,还是男女主人公的乡村/城市出身,都不能不让人想起感动无数乡村文学青年的《平凡的世界》,特别是那些以落魄者身份发出的悲苦兼自励言辞,总是让乡村出身或者境遇不佳的读者感慨难言。为了加强这种感染效果,作者在着意塑造的男性主人公身边,安置了几个女性角色,作情感慰藉或者道德品行考验之用,而这几个女性角色的经济地位、文化身份、社会交往能力相差甚远,这种悬殊自然辐射出更多的情节链接,形成丰富的社会文化网络,以折射属于男性的多维的人生内涵或困境。如果从人的身份与空间互为象喻的角度考量,《浮尘之上》中许可可,姚天香,秦玉这三个女性,应该分别对应着都市、小市镇、乡村三种文化空间。女性与文化空间的互为象喻自古就有,或作为母亲形象的大地(家园、故土),或作为婚恋暗喻的“月满西楼”,或作为欲望化身的百乐门舞厅。

  从《浮尘之上》的整体设计来看,这三个女性都对方成冰一见钟情,都不是针对他的长相或是家庭地位或者经济能力,显然是为了突出男性主人公的才华超群,男性的才华被一个又一个女性仰慕,便成为层波叠浪的情节发展动力。先让“女貌”与“郎才”形成古典爱情故事层面上的匹配,后让“郎才”与“女才”相匹配,完成对于古典爱情模式的超越,这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安排,其深层仍然没有摆脱对于男性的颂扬。女性温软的身体、俏丽的身姿对于男性的吸引,远不及女性对于男性的深刻理解重要,所以是集都市背景与文学审美能力于一身的许可可与方成冰终成眷属。男性在情感焦虑时难免徘徊月下,顾影长叹,在白昼总还要保持一番孤傲的不屈或冷冷的倔强,这种情节在《浮尘之上》中常常可以见到,因此,不能不说,作者在有意强化男性担当世界责任的勇气以及担当者时常感受的孤独。

  于是,这三个女性出现于方成冰视野中的顺序就显出了作者的良苦用心。都市女性打开了乡村青年的心灵,也为他树立了生活的灯塔,虽然大部分篇幅里许可可都不在场,却遥遥地等待(或者说召唤)着男性的自我拔升。都市(女性)既然已经设计成为男性的归宿,那么乡村或小市镇(女性)便是走向归宿的中间阶段,所承担的叙事功能,无非是折射、映衬这种走向归宿的合理性或者必然性。这是《浮尘之上》和众多把城市欲望化(妖魔化)书写的乡土叙事不同之处,小说叙事虽然让方成冰对都市的权力持有者保持不驯顺的姿态,却最终设计他被都市接纳的尾声,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天平还是倾向于都市的。既然主人公命运的总体走向如此设计,那么,乡村和小市镇(女性)所能承担的叙事功能就必须是呈现人生过渡阶段的复杂艰难,使主人公的性格变化和命运变化显示出足够的合理性。从对姚天香和秦玉的篇幅安排、归宿设计来看,作者把更多的温情给了乡村(女性),而不是小市镇(女性),这就折射出主人公对于生命两端的重视:出生之地和最后皈依之地。当然,也不妨说这正是作者对于生命两端的重视。

  有趣之处在于,作者倾尽绝大部分篇幅书写的正是主人公仅仅视为人生过渡的小市镇,小市镇和女性的互为象喻也没有持续多久,作为都市权力辐射末端和乡村权力的上端,小市镇以含混而诡谲的面目拨弄着芸芸众生,这才是小市镇的威力所在,大概这也是作者真正的关注焦点,虽然以教育改革者的挫败为题材,但是挫败的文化根源不在于教育或者教育者,而在于都市权力以及受都市权力拨弄的小市镇文化氛围,就如同克里斯朵夫年轻时对抗而暮年归顺的社会环境,当初叶圣陶也是把倪焕之的失败归因于那个流言四起而又愚昧重重的小市镇,柔石的《二月》何尝不是?关注教育的文学书写,往往不得不把扭曲的环境、暗陋的人性渲染足了,才能点明教育改革艰难的症结所在,因此,教育改革题材的叙事便扩大为泛政治叙事,深蕴着一腔文化批评的幽情。

  第28章“改造”,是《浮尘之上》前半部分最具哲理色彩的情节。方成冰被姚天香带到家中,和身为财政所长的父亲一起设计方成冰的未来,姚天香不喜欢却又不愿摆脱在庸常小市镇生活的优越感,于是“不喜欢”就变成了她的一种姿态,她在精神上期待着方成冰“像山外吹来的清风”吹拂自己,却不能容忍方成冰对于小市镇文化秩序的公然无视,最终只能在行动上与袁得水一致。原因很简单,她虽然明白地知道自己“就是不要这样的生活”,却无法清晰地知道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如同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屡屡出场的那种有文化有情调的小妇人,《红与黑》中的侯爵小姐玛特尔、《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厌恶世俗生活却又始终在世俗生活里沉浮。方成冰对她的这种矛盾心态非常清楚,终于在分手之夜点明:“你总希望一个男人能在自我世界里活得无拘无束,卓尔不群;又能在世俗社会里活得八面威风,左右逢源。你总以为一个男人可以在这两极之间自由摆渡。”这是半神性半奴性的结合体,也许世间有,而方成冰“做不到”。表面上看,她心仪桀骜不驯、有才华的男性,其实缘于对现实的恐惧,她不愿如蒋校长、政教主任等一干人那样“成天毫无意义的忙碌,浑浑噩噩地过活,直到老死。”这样的女性角色只能成为男性主人公自我磨砺的参照物,所以这部作品中最具灵魂拷问色彩的文字就出现了:

  人究竟该怎么活着?是为本能地活着而活着,还是该为了某种意义而活着。也许荷尔德林所追求的“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富有人性的一种活法,那么,他方成冰该在他生活的这片土地种下什么才能生长出“诗意”?

  二

  值得留意的是,作者只让男性主人公产生如此深邃的思考,而把女性置于不情愿堕入庸俗生活的惴惴不安中,显然是在彰显男性主人公所拥有的“思考能力”,以及这种思考能力所暗示的“意义”与“诗意”。无需讨论作者是否受限于男性中心的话语立场,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当男性如此苦心焦虑于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诗意时,女性在其视野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不过是绿叶,衬托男性“思想能力”的绿叶。当小市镇(女性)的慵懒警醒了求索前行的男性,小市镇(女性)就失去了魅力,朴野而生命蓬勃的乡村(女性)豁然彰显。方成冰带着这样的思考路过“芦笛人家”时,“远远地往里面瞥了一眼,没有看见秦玉的身影,但秦玉的歌声回旋在他的耳际,像九天飘落的梵音”。乡村(女性)逐渐成为男性的精神支撑,而男性的生命也自然过渡到了另外一个阶段。

  方成冰和秦玉的爱情纠葛,其实是“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的别一版本。从秦玉照顾醉酒的方成冰、为他做饭乃至于亲吻拥抱这些生活细节来看,这个乡村姑娘显然混合了母性、妻性和情人等多种角色内涵,这也是众多乡村叙事在叙说青年文化人与乡村姑娘爱情故事时候常有的混合设计,或者说是一种普遍的期待,乡村(女性)美丽多情而无私奉献,哪怕被误解被遗弃也只是怀着幽怨离开。“对爱的饥渴与执着,已发展成一种母性的图腾,对典型的东方女性品格的膜拜。”①方成冰的母亲与姐姐身上都隐约闪现着这种品质。

  方成冰对于乡村文化空间(女性)的矛盾心理,其实反映了作者(或者准确地说是乡村叙事的作者)对于乡村的矛盾情感,既神魂相依又理性疏离,这种矛盾情感缘于男性主人公拥有俯视乡村的都市教育背景,为男性主人公设置这种教育背景的叙事策略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源头,现代乡土文学发轫之初,那些作者们悲切回望乡村的眼神,也首先是被城市启蒙了的。《浮尘之上》最终虽然没有让方成冰回到省城扬眉吐气,却也让他彻底摆脱了乡村,进入燕城,乡村仍然充当的是青年文化人精神成长的基地,或者说是乡村青年自我磨砺获得飞扬动力的原乡。这种把乡村既当作灵魂皈依之所、又当作精神受难之地、终作为理性回望之乡的思路,已经贯穿了一个世纪以来的乡村叙事。

  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能够深刻理解城市作为文化空间的象征内涵。人们平时留意的更多只是物理空间的各种征候,而无意洞察附着于物理空间符码之上或之内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实际上,空间是“内含于财产关系之中,也关联于形塑这块土地的生产力。空间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成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②都市之所以具有如此复杂而巨大的功能,原因就在于它汇聚了资产、商业产品和人的活动,因而是“一个享有特权的社会场所,是生产意义和消费产品的场所”。③不能不说,《浮尘之上》虽然对都市拥有的权力和物质一再冷嘲热讽,却没有否定都市,作者所否定的只是都市中现有的权力和物质拥有者罢了。因此,在最深沉的精神层面上,作者和他的男性主人公与乡村达成了共鸣,那就是进入并且扎根于城市,而不是征服城市,方成冰在骨子里和他的家人、村人一样,怀着乡村对于都市的混合着敬畏、自卑和郁愤的情感。让省城的女性痴情长期等待、最终翩然来就,不过是这种情感的曲折表达方式。从更为开阔的文学史视野来看,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悲悯乡村的,叙述乡村仰望小市镇或者都市权力时的屈辱感;倾慕城市的,更多彰显乡村文化空间的愚昧闭塞或者衰朽。都市已经毋庸置疑的成为这个社会的、也成为作家意识中的文化中心和价值标杆,这应该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中国作家已经可以理性地看待都市牵引乡村前行的历史潮流,而不再一味地让乡村在仰望都市的同时愤愤不平。

  对于方成冰来说,省城师范大学沈老师的临别赠言是对他的激励,也是对他此后在乡村遭遇磕磕绊绊的谶言:“坚守需要付出代价,放弃又会使你陷入庸常”。这句话甚至可以看做这部小说主人公形象的最大特点,在与各种环境因素对抗对话中逐渐形象丰满却始终无法化解对抗态势,也是小说叙事张力所在。与此呼应的,是李云鹤常常念叨的那句话:“有路可走终至无路可走,屈子是也;无路可走终至有路可走,庄子是也。”方成冰的矛盾其实就是精神上皈依庄子而在现实中必须做屈子,这一点,其实象征了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的生存困境。如果考虑到这部小说的主题指向是教育改革,就不能不深思一个问题:方成冰顺利进入都市后仍然要面对这个一度压迫、驱逐他的文化(权力)机制,叙事圆环的建构,安知不是对于这个圆环的解构呢?约翰•克里斯朵夫晚年返回巴黎后,不再反抗世俗,进入所谓“清明高远的境界”,看似超脱,实际上反映了罗曼•罗兰对于精神战士最终可能放弃英雄主义的忧虑。三十多年来的这个小说叙事,只要涉及底层青年反抗权力、壮大自我心灵的主题,都乐于为主人公预设一个被都市(现实权力机制)接纳的收束,这究竟是仅仅代表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呢,还是在含蓄表达着作者对于都市(现实权力机制)无法摆脱的企慕?

  三

  从纯粹的叙事解读来看,小说不过是作者为了特定目的而作的设计,尽管作者心中有着关于生活的无比清晰的影像,形诸纸面的也不过是一重摹写,当作者把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想象表述成为作品时,既会浓缩与提升现实生活中本有的诗意,也会聚焦与彰显现实生活中积久的痼疾与污浊。正因为《浮尘之上》的作者兼顾了生活中这种永恒的矛盾,才呈现了世界的本相,大河奔流而泥沙俱下。

  诗意与污浊的对比,首先体现在自然风景与贫穷卑屈生活状态的对比。开端四章只是写都市中的人事纠葛,无自然风景可言,方成冰打算送给许可可的一枝虞美人,也只能无声地蜷缩在公寓楼的墙壁之下。当方成冰的脚踏上故乡松软的灰土地,就感觉自己像渡过红海却找不到家园的犹太人,这处此节描写非常贴合他刚被都市驱逐又不甘扎根乡村的心理。就他受过的教育而言,乡村是美丽的,所以“他喜欢看那疏疏落落的人家披着古红的霞光,喜欢看那几缕从陶渊明的诗里飘散出来的炊烟,还有那良田,美池和桑竹,自有几分桃花源的清明气象”;就他在都市已经享有的爱情而言,乡村让他痛苦,因为这里蕴蓄着贫穷和白眼。为了渲染主人公精神成长的艰难历程,作者自然要设计让他进城受骗受辱的情节,父母的甘于卑贱和无怨无悔则是另外一抹令人心酸的风景,相比之下,夸夸其谈的大小官吏和商人,不过是用来烘托都市权力的无边法力罢了,这些都是人生诗意的反面,适足以反映现实的晦暗污浊。

  小市镇在自然风情与民习风俗方面和是和乡村同质的文化空间,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陈规陋俗,“水是芦淀镇生生不息的血脉,芦淀人在河埠上洗衣裳,刷马桶,捞螺丝,听着船老大扯开嗓子唱几句不成曲调的渔歌,或是跟码头上的风骚婆娘打情骂俏,这里浸透着生活的原汁原味。”这种自然风景在某种意义上,和那个有着天籁声音的秦玉,是互为象征的。对于方成冰来说,在领教过都市的盛气凌人和矫揉造作之后,“如果不是因为爱情,他并不拒绝芦淀这样的小镇。”毕竟这样的芦淀镇洋溢着古典诗意。但是,小市镇还有着与都市权力同质的一重文化空间,芦淀也不例外。当读者随着方成冰初次见识“芦淀”时,发现的是与乡村同质的小市镇;当方成冰走进设在镇上的“文教办”,呈现在他眼前(也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区政府大楼与镇政府大院镇党委镇政府周主任”等梯级排序的权力。当然,作者以大量篇幅展示小市镇权力运作的污浊,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是要更强烈地显示主人公生活于其中的屈辱和困窘,以及这种生活环境对诗意的驱逐。

  当方成冰父子“走后门”的诸般努力均告失败之后,便只能到芦淀中学去报道,这个将汇聚各种人物形象的小市镇空间,作者意在强调各种人事争斗的暗潮,所以对其自然风景采取了欲抑先扬的笔法:“乍一看,芦淀中学竟有几分婉约而恬静的风致,比如学校门前那一座小巧玲珑又温柔敦厚的石拱桥,比如桥下流水潺潺黄叶悠悠虫声唧唧的天然组合,比如校门两边蓊蓊郁郁如烟如雾的垂杨和柳树。”作者用“乍一看”提醒读者,诗意从一开始就不属于芦淀中学,接踵而至的,便是属于小市镇的各种不堪的伎俩与算计了。

  其次体现在心中拥有的美好之物与身处的人心阴暗、道德颓败形成的强烈对比。全书借用了较多的诗句,而每次引用诗句的时候,都是小说人物境遇不佳或厄运将至时,这就使得诗意与污浊的对比产生了类似于旋律的叙事效果。当方成冰与姚天香分手之后,去蒲柳村寻秦玉,整个身心沉浸入“温润如琥珀,透明如琉璃的世界”,恬静舒缓的乡村氛围使他想起了叶芝:“当你年老,两鬓斑斑,睡意沉沉/打盹在炉火旁。/你取下这本书来,慢慢的诵读/梦呓着你昔日的神采,/温柔的眼波中映着倒影深深。”这段诗句流露出阅尽生活沧桑之后的淡然,以及对于往昔纯美爱情的回忆,随即发生贾旺才失去田小娥醉酒出丑事件。即使生活以及被污浊包围,作者还是要让他心爱的主人公保持对于诗意人生的向往,在班级总评低于袁得水的时候,方成冰还要和学生一起感受《瓦尔登湖》的魅力:“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还要和秦玉共同品尝一份砂锅。

  小说中有一条最具诗意的副线,以诺瓦利斯诗中的蓝色花朵作为意象多次闪现。最初是在方成冰得到姚天香温情关怀时,既欣悦又忐忑,感觉“现实就是横亘在你前面的河流,你站在此岸可以遥望彼岸的繁花满树却总是无法接近它”。颇有点“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的复杂况味。在第23章结尾处让方成冰产生蓝色花朵的朦胧想象:“回来的路上,方成冰发现,世界也跟自己一样变得醉意朦胧。醉了的世界比醒着的世界可爱。他分明看见幽蓝幽蓝的天空落下玫瑰色的花瓣雨,纷纷扬扬,轰轰烈烈;可是他一伸手,什么也没有。”氤氲着一重忧郁感伤,又极为切合诺瓦利斯的本意,“幽蓝幽蓝的天空”落下的花瓣雨,象征着方成冰憔悴的灵魂所能渴望的一切美好事物。在诺瓦利斯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亨利希•封•奥弗特丁根》中,蓝花象征着充满整个灵魂的幸福,它只存在于人们无法看见的地方,却常常鲜活呈现于梦、预感或者幻觉之中;它有时混在开放的花丛中向人致意,随即消失。它有时把香味送到人的面前,正当人陶醉时,香气却又飘走。在诺瓦利斯的小说中,蓝色花出现意味着主人公的内在塑造成熟,即将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④在《浮尘之上》中,每次蓝色花意象出现的时候,都是方成冰精神受到洗涤、灵明澄清之际。最后一章,许可可来访的时候,也有类似的诗意呈现:“盯着河面上卷起的水花,心窝里陡然泛起《卡斯波罗集市》的旋律。飘忽的晨雾也被那忧伤的旋律染上一层幽幽的湖蓝色。”蓝花意象时而浮现,就像作者有意散布于行文中的优美诗句,强调了美好诗意对人心理的安慰作用,以及这种虽然微弱却不绝于缕的诗意对于污浊现实的超越。

  作者将小说命名为《浮尘之上》,显然是要强调主人公超越世俗和功利的形而上追求。方成冰在芦淀中学遭遇了一块人人敬而远之的“陨石”,便以之为精神寄托,多次月下流连或饮酒于此,自命“仰康石幽人”。这就形成了小说叙事的内在张力:冷眼观人间百态使主人公退居世界边缘,热心培育健康人格却常常使他处于世间漩涡中心。在这一点上,方成冰几乎是倪焕之的新世纪版本,而他周围的众生相,竟然与九十年前叶绍钧小说中的情景相差不远。唯因相隔近一个世纪而几无改变,这部小说才显出了冷峻的价值和意味。

  注释:

  ①郭小东:《中国当代知青文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页。

  ②(法)亨利•列斐伏尔著,王志弘译《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48页。

  ③(法)亨利•列斐伏尔著,倪伟译《论都市形式》,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81页。

  ④参见谷裕《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浮尘之上》读后感(七):挣扎着的灵魂

  挣扎,这个词本身蕴含了过于丰富而又沉重的涵义,用来描述我读了季江勇先生的长篇小说《浮尘之上》的感受倒是非常确切的。

  就主人公方成冰而言,挣扎构成了他的全部生活史。无论是职业生涯,还是情感历程,无不在挣扎之中。从职业来说,一个曾经自命为天之骄子的省城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大学生,顷刻间沦落为社会底层贫穷屈辱的农村教师,这期间的煎熬痛苦和挣扎,非亲历者是难以体会和叙说的。这里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挣扎,更有精神人格和现实世界的剧烈冲突。此其一。其二,即使安贫乐道,已经向生活妥协,但最基本的正常的教育理想与残酷的教育现实之间,仍然有不可调和的冲突,这种挣扎可能更能摧毁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使他无法面对自己的良知和最卑微的自尊。其三,是发现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得到社会主体的任何支持和呼应,相反,自己就像唐吉柯德那样和风车作战,但更可怕的是,唐吉柯德只要面对一座风车,而他却要面对一面无所不在而又无法确知的风车之城。其中的挣扎,自然带有宿命和荒诞的色彩。

  这种挣扎,在感情历程中也无所不在。方成冰与许可可的爱情,是典型的校园爱情故事。才情超迈心雄万丈的乡村男孩,浪漫多情美丽温婉的城市少女,永远是爱情故事的主角,若构成悲剧性的结局,自然是落入俗套,因而作者在小说结尾安排了戏剧性的转圜结局,这恐怕只是作者的美好心愿。这其中的挣扎写得也是百转千回,哀怨缠绵。其实,这种挣扎,越尖锐越无解越好,因为借此我们可以更加形象而深刻地理解中国,理解中国人的真实的社会状况,理解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的构建缘由。至于方成冰和姚天香的爱情,则是另一种挣扎。那不是因社会地位的差距引起的爱情悲剧,而是生活理想的差异造成的气质差异。我以为他们之间本来是可以相互适应的,但彼此的不妥协使他们的爱情无疾而终。这才是真正的悲剧。至于方成冰和秦玉的爱情,的确是一部乡村浪漫曲,也是真正令人动心的爱情之歌,可是,方成冰自己一手毁灭了田园诗般的爱情,这其中的挣扎,写出了他的庸俗和自私,也使他的形象多了层次感,变得更加丰满。

  要理解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师,这是一部很好的导引式作品。和许多描写教师的作品不同,这部小说恐怕会让很多读者感到惊讶和痛心,这是因为作者把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各色人等作了全方位的展现,而且不讳饰、不回避、不退让,让我们直面这些艰难历程中的伤口和腐肉,在痛苦的审视和深刻的思索中,感受艺术带来的冲击和审美。在造物面前,我们都不是旁观者,都是受难者,因而,我们在阅读之余,对作者塑造的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欣赏的同时,也会感到自身的刺痛,倘能如此,也就够了。

  《浮尘之上》读后感(八):闲话方成冰 ——读季江勇老师小说《浮尘之上》

  闲话方成冰

  ——读季江勇老师小说《浮尘之上》

  读完此书,我不禁想:方成冰是一个怎样的人?眼前滑过一串小说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于连,倪焕之,方鸿渐,任大为(阎真《沧浪之水》)......

  方成冰是一个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他像个书生,却又脱不去庸俗气。故而,他没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倪焕之、方鸿渐,可爱;或许,跟于连、任大为是一类人。其实也不像,于连和任大为都通过几堂人生的课,学会迎合社会,逐渐从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功利地说,方成冰没有他们幸运。他养成了置身事外的习惯,带着理想和现实两副手铐跳舞,先在爱情中迷失,接着在工作中“堕落”,最后又被爱情拯救回来。

  方成冰不是一个纯粹的人,在他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农家子弟根深蒂固的局限性。这一点,无论在他的爱情方面还是在其他生活方面,都表现的相当突出。

  《浮尘之上》以爱情为主线贯穿全篇。开篇时,六月的雨未歇,毕业季,方成冰和许可可执手相看泪眼,念去去......行文中,有姚天香和秦玉让方成冰历经浮沉。结尾处,方成冰已打算“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树拄长天。”可谁曾想,“有缘千里来相会”,紫烟湖变成了乡间鱼塘,唯有此情不渝。难道不令人感动吗?可是,方成冰不是爱情至上的人。

  方成冰和许可可的爱情遭遇户口问题,在那个时代是普遍现象。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田润叶,孙少平和田小霞,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不过孙少安很清醒,因此,从一开始就自觉同润叶保持距离。方成冰也不是不清醒,文中写道:然而,在与许可可相爱的一开始,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就已经埋伏在时间的深处等着他们。随着毕业的临近,掩藏在他心底的轻愁漶成浓郁的忧伤,毕业意味着失恋,意味着劳燕分飞,这是一个早已被无数学子验证的严峻事实。这是一场无望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是,方成冰不是不知道;然而,他依然不愿意从这场南柯一梦中苏醒过来,像被人施了魔咒一般。正因为如此,在毕业之时,他“强迫自己,必须习惯一个人待着。”而是认定“他和许可可也将天各一方”。此时的方成冰考虑的是“迟分手不如早分手!”即使许可可说:“我跟你回农村。”方成冰当时嘴上说:“信,我信!”可从他回到农村之后的言行看,他是不信的。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高于生命!这个叫“爱情”的词,谁解得其中味?牛郎和织女,范喜良和孟姜女,梁山伯和祝英台,张生和崔莺莺,贾宝玉和林黛玉......在我们的心中,他们的爱情才叫爱情。在这几对里,除却牛郎织女是凡仙之恋,张生崔莺莺结局大团圆外,余者都有生命的代价。爱情的崇高需要生命去捍卫。世人谁不爱此等高贵的爱情?可是,人间若都是如此的爱情,那人间岂不变成“离恨天”了?被文学美颜的爱情美玉无瑕,而直书世俗情缘的文学让人更能感到生命的平凡和厚重,进而直刺人性。这样的爱情确实不那么可爱。因此,张生就让人觉得可爱,方成冰就不那么招人爱。张生似乎是把爱情置于生命之上,如此,厚脸皮在大无畏面前就成了幽默。他身上有怀有赤子情怀的书生所特有的“痴”——就是贾宝玉身上的那种“痴”。方成冰其实是挺幽默的,但这种幽默在世俗感面前就变得冷了。方成冰很有书生气,不过爱情方面的自卑与自私,拉低了他的形象。会让人想:他捧着书莫非是为了借用书中“公主一样高贵的米娜还是离开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的句子来证明“爱情在世俗面前终于落荒而逃”这样的现实?书,是他用来遮住眼睛,藏住自卑,寻求安慰的道具罢了。方成冰显然不能把爱情置于生命之上,哪怕是思想上的也没有,最多就是说几次要奉行单身主义。可是啊,你羡慕于窗外月亮的皎洁,照亮屋子的却正是书桌上那盏平凡的灯。若换一种思维:爱情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不那么可爱的爱情或许更接近人性。尽管不觉得方成冰可爱,可我还是愿意接受靠近现实的文学。

  《红楼梦》中: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比起方成冰,许可可、姚天香和秦玉三人就性情的多了。许可可一句:我跟你回农村!掷地有声,最后也确实践行了这句诺言。尤其是方成冰缺席的那些年里,书中写道:忽然,她瞪着方成冰说,问题最终出现在你身上,我每次跟人家谈对象,你的影子就蹦出来捣蛋,你说过的话,你写过的文字,你和我在紫烟湖的拥抱,结果我就没有心情再继续下去了。是啊,“人间自是有情痴”。张爱玲如是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了话。《浮尘》里有一处很动人的对话:方成冰说,一年来,我只为你买过一回橘子。方成冰摇摇头。许可可说,可你为我写了许多诗。

  感动!姚天香和秦玉,何尝不是这样!“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想想她们,在想到方成冰所说过的话,我就感到真实很伤人。

  方成冰和姚天香分手时说过:在我最凄凉的时候,是你曾给过我温暖,谢谢你。什么样的时候才不是方成冰最凄苦的时候?方成冰若留在了省城,哪怕是进了燕城市区工作,他就不最凄苦了吧!还可以想一下:毕业后,不凄苦的方成冰会怎样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姚天香一家对方成冰“改造”,令方成冰十分不满,也最终葬送了他们的爱情。可方成冰真是一块顽石吗?我看未必。正如书上所说:姚天香骂他是扶不上墙头的烂泥。方成冰压根就不想“上墙”。若把姚天香换成许可可,方成冰还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吗?许可可也未必不会像姚天香一样“改造”方成冰。小说开头就说:大学时代,他迷上这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许可可偏不喜欢,他们居然为此争吵了多次。(注:带有理想色彩的人物是指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毕业分别的时候,“许可可从裙子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来,里面有一千元钱。她塞给方成冰,说回去找关系用得着。”事实上,方成冰为了能进燕城市区工作,愿意给老干部王照甫当“孝子贤孙”,主动请骗子洪科长“公关”,又单枪匹马去喂惯吃腥的“肥猫”(区教育局人事股股长魏子军)。也许,可以在这些摧眉折腰的行为上冠一个伟大的理由——为了爱情。但是,如果方成冰求人成功,将会在这条路上走多远?他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于连或任大为呢?

  可惜,方成冰是失败的于连(或者任大为)。失败的“于连”只能回农村去。于是,他干出了一系列让人莫名想到堂•吉诃德来的“丰功伟绩”。诚然,方成冰是一位有思想有个性的知识青年,社会也存在诸多恶习,恐怕这些都未必是他做出一些正常却又不同寻常的事情的主要原因吧。我们不能忽视一点,方成冰进城的希望破灭之后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种心理就跟他和秦玉在一起的心理相似:他和秦玉之间用不着小心翼翼和六韬三略,用不着装腔作势或捏做出一副情深似海的表情。方成冰被“贬”回乡里的惬意就是懒得去计较别人的眼光,按自己的方式做人做事。

  方成冰没有成为于连,不知这是他的不幸还是幸运。《红楼梦》中有一段借贾雨村之口的命运之论: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应劫而生......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怪癖,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此论甚妙!遗憾的是“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仅对余者一笔带过。一个人的成长自然离不开这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的禀赋,二是后天的环境。我也许应该对方成冰庸俗的一面给予宽容,毕竟他不是“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那一类的。方成冰是皆无大异的余者中之一人。其实,皆无大异的余者里也能分出小善小恶者,肖于大仁大恶者。方成冰固然有现实性的焦虑,但他毕竟是有理想的,而他所追求的也本来就是“人”正当的权利。命运之神最终还是眷顾他的,把他安放在大学校园——一个渴求平静便有希望获得平静的地方。在我看来,比起于连、任大为之流,方成冰是幸运的。

  《浮尘之上》读后感(九):一部厚重的生命之书

  季老师十年磨一剑,四年草创又四年雕琢,终成佳作!拜读几个章节,不知为何,竟想起韩寒的《三重门》来;但《浮尘之上》的文气之盛,韩寒的《三重门》远远不能与之相比,《浮尘之上》的内涵更能显示出生命之重。余光中先生认为《浮尘之上》是《儒林外史》的当代版,我以为还不足以能够表达这部书的独特之处。《儒林外史》是“无我”之冷眼看世界,描绘出儒林丑态;而《浮尘之上》是“有我”之体察世界,好似“经历过一番梦幻”,大有此种生活没有经历过便不知其中之深邃之感,正是一部绝妙的教师心灵史。“燕城"也许是谐音,“时间已是公元一九九五年,再过两年,方成冰就到了他的而立之年”,或藏其真,而结尾马相伯的一句话是振聋发聩之声,空谷久荡,何止让主人公“眼神缥缈而悠远”,给所有人一种意味隽永之感!好书!深得《约翰克里斯多夫》三昧,作者喜爱此书,此书也是我深爱之书,曾丰富过我的心灵世界。《浮尘之上》是我理想中的生命之书,这两年,令我感动的,除了李佩甫的《生命册》,就是这部《浮尘之上》,一部能让人找到生命之感的好书!大赞!

  《浮尘之上》读后感(十):情动浮尘

  读完《浮尘之上》给我一种恍惚,真正意义上让我首次认清了现实,对当今社会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吧。 《浮尘之上》一书,展现了主人公与三名不同阶级女性的爱恨情仇,在外人看来,或许对方成冰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然而对方成冰本人来说,这却是一次艰难的抉择。方成冰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戏剧的。作为一名学霸级的高材生,他带着全村人的希望,走进了大城市,燕城。在燕城大学的四年里也是过得风生水起,有了自己的一帮兄弟,更加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孩,日子很是美好,也从未想过,有那么一天,自己会跟燕城说“拜拜”。而在离开燕城后,方成冰很自然的有过一段颓废期,只是不同于别人的是,颓废过后的方成冰却更加富有内涵与气质,更加的吸引人。一路直上,凭着一股信念,一身干劲,最终重新踏足城市圈,与许可可复合。这一历程,对方成冰来说是一个挑战,更加是一次蜕变。他的挑战成功了,也就自然而然的蜕变了。终其所以,方成冰的一生可用凤凰涅槃来形容。 关于本书中方成冰与许可可,姚天香以及秦玉三位女性之间复杂而暧昧的关系永远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首位出场的许可可,也是大有用意的。许可可深厚的城市背景,以及高于常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也就注定了方成冰与许可可之间的爱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你方成冰不过就是一个毫无背景的穷书生,出身于穷乡僻壤的小村庄,要钱没钱,要势没势,要见识也没见识,说得难听点,也不过就是个有文化的土包子罢了,又如何配得上集万宠于一身的千金大小姐许可可呢?相较之下,方成冰就犹如浮尘中的一粒毫不起眼的尘埃,而许可可则是那立于浮尘之上的耀眼的璀璨之星。虽然我相信爱情的魔法会破除一切障碍,但方成冰与许可可想要跨过这道天堑,鹊桥相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开书便引出许可可这位立于浮尘之上的大人物,旨在给予方成冰踏破浮尘,立于浮尘之上的动力与契机。 面对双方巨大的身份差异,面对即将被遣回乡下的危机,未经世事的年轻方成冰顿时就手足无措起来,心中也就只有一个声音,自己将要离开许可可,却无力阻止,自己的第一段感情很可能就此破灭。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伤害,方成冰心中仅存的一丝理智让他决定放弃。如果我的离开可以让你活得更好,那么我愿意还你一片天空,任你翱翔,只要你能过得比我好;我情愿隐于黑暗,看你微笑;甘于孤独寂寥,只要你能过得比我好……所以方成冰主动向许可可提出分手,并处处躲着许可可。然而方成冰却小瞧了许可可对他的爱,或者说是高看了自己的决然。本是打着不想让许可可受伤的目的的方成冰,却不知此举伤许可可更深。当看到许可可噙着泪水,脸色苍白站在自己面前时,方成冰的内心是崩溃的,他自以为牢不可固的内心防线在不自觉的坍塌着。自以为已经放下了许可可,不会再想许可可,却不知自己心心念念的还是这个可人儿。爱情是盲目的,也是不自觉的,总是在你不经意间攀附上来,然后怎么甩都甩不掉。方成冰就是这样,在许可可的“怀柔”攻略下,败下阵来,誓要努力留在燕城。就此方成冰的挑战开始了。 方成冰很努力,真的很努力。在得知许可可的父母有松口的迹象——只要方成冰能留在燕城,便默许许可可和方成冰在一起——方成冰便拼尽一切的要留在燕城。回到乡下后,方成冰与其父方银山就绞尽脑汁的去寻求一丝关系,以求可以留在燕城。从通过同县人姨丈老主任王照甫的关系,到方银山老同事老于引见的洪科长,再到直接去找区教育局魏主任,从头到尾,无论是失败,还是被骗,亦或是碰壁,方成冰都挺了过来。在外人看来,方成冰就是一个厌乡喜市,为了要留在城市,不惜丧尽家财,丢弃尊严的忘本的势利鬼,是个痴心妄想的癞蛤蟆,或许就连方成冰的父母都是这般想法。然,只有方成冰自己与许可可知道,不是这样,方成冰只是为了许可可,只是为了能和许可可在一起,只是因为她深爱着许可可,只是因为他想陪在许可可身边。能为了所爱之人抛去尊严,这样的爱是深沉的,能做到这样也是不容易的。然而,可歌可泣的爱情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段感情不走过磕磕绊绊,不经历沙草丛棘,又如何能够体味当中的甜蜜。所以方成冰没能成功留在燕城,也很理所当然的没能留下。方成冰被遣回乡下,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但是,真正的爱情必将是能够挡得住距离的疏远,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方成冰也并未就此放弃入城,仍然在拼命着,对,就是拼命着……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方成冰的情路是注定坎坷的,是必然要经历磨难的,因此方成冰与许可可之间的爱情是必须要出现短暂的裂痕的,不然如何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史,如何走完一段有滋有味的感情路。于是出现了姚天香,出现了秦玉,她们的出现打破了平静的湖面,掀起了轩然大波。方成冰无奈之下不得不由乡村教师开始,一步步地踏上他的入城之路。通往燕城的大道终不会是一路畅通的,途径一两个中转站也是在所难免的。而对于方成冰来说,姚天香与秦玉便是他途中的中转站,但也仅仅只能是中转站罢了,终究是要离开的,而许可可,才是他的终点站。姚天香与秦玉的出现,的确让方成冰犹豫了,甚至是退缩了,然而方成冰毕竟是方成冰,他还是走出了诱惑,毅然地选择奔向终点。当一段感情面临二选一的时候,你真正选择的,才是你想要的,才是你的终点。沿途的风景或许真的很好看,也很诱人,然而也毕竟只是风景,不属于你,那么对你来说便都是浮云。你可以去欣赏风景的美丽,却不可融入其中,也不可能融入其中,只因你的心房里住着一位可人儿需要呵护。于是方成冰到达了他的终点站,得到了他真正想要的,守住了他与许可可的这份情。 纵观全书,全是在描述落魄秀才方成冰如何艰辛的从乡下走向城市的励志故事。或许有人会觉得方成冰很傻,很古板,不懂得变通。妄想在如今黑暗的社会中凭自己的一股“傻劲”上位,讥笑他的“伪正直”,说落他死守操节活受罪。但这不正是方成冰的可爱之处吗?不正他吸引人的人格魅力吗?如果方成冰也如袁得水那般左右逢源,没有操守,那许可可、姚天香和秦玉还会围着他转吗?他方成冰最后真的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吗?我想不会,这也不会是他方成冰。袁得水的左右逢源,真的让他过上了如鱼得水的日子,但这也仅仅只是物质上的满足罢了,袁得水内心其实也并不愿意对人点头哈腰的吧,我想也不会有人主动去作践自己的。而方成冰,他步入浮尘,又何尝不是一次历练呢?想要一步登天,一口吃成大胖子,不是摔死,就是被撑死。方成冰凭借自身的能力,不也一样踏进了燕城。或许过程艰辛了一点,但收获的甜蜜也同样是更浓厚的。这样的结局不更令人惊叹,更加令人神往?所以,何不像方成冰那样,认准自己的目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都说去吧! 方成冰的追求,许可可的等待,注定了这段感情是要载入史册的。方成冰愿入浮尘,凭一己之功重立于浮尘之上,怎能不令人惊叹;许可可立于浮尘之上,愿等待浮尘之子,如何不令人歌颂;这道爱情的天堑在两人共同的努力下终归于一体,如何不令人铭记。 浮尘之上,先入浮尘之中,后立于浮尘之上。这或许也是作者的意图之一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浮尘之上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