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煊赫旧家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煊赫旧家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6 21: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煊赫旧家声》经典读后感10篇

  《煊赫旧家声》是一本由冯祖贻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3.00元,页数:2016-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煊赫旧家声》读后感(一):急管哀弦作一生

  急管哀弦作一生

  傅雷曾说,张爱玲小说出现,是“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开出的奇葩,是文坛的奇迹。她的一生璀璨又迷离,一如她笔下的万千故事哀伤决绝,惊艳犀利,裹挟着股旧式光阴的惘然。

  国内的“张迷”很多,研究张爱玲的文章资料不胜枚举,冯祖贻所著的《煊赫旧家声》(新星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则是从张爱玲的家族历史谈起,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考证解读,寻找出家族兴衰传承在后辈尤其是张爱玲成长过程中的深刻烙印性格影响。这本书可以说是丰张氏的百年家族史,换一个角度来看,亦是一部不同的张爱玲传。

  书名《煊赫旧家声》取自于张爱玲的祖母清末重臣李鸿章的爱女李菊耦与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相合的诗作。“四十明朝过,犹为世网荣。蹉跎暮容色,煊赫旧家声。”封建世家命运总是与时代、朝政、科举、世谊、婚姻联系在一起的,张佩纶和李菊耦的结合使相府门风影响了张氏后人,但时代的发展总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历史从来不可复制,幽深的旧式家族文化带给了后辈荣耀享受光环同时,也让他们沉沦、堕落,在新旧时代不断碰撞矛盾中加速腐朽

  冯祖贻在本书中主要对张爱玲的文章、婚姻、生活方面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探讨.张爱玲的文字奇绝瑰丽,但感情基调悲凉,她的家族衰落后给她带来了苍凉背景,在苍凉之上再加上战乱这个更不可捉摸因素,使她更感到时世的难测。而将这些倾注于笔端的人物时,往往又多了一层无望的悲哀。如《金锁记》中的七巧,老了,早已失去年轻时的风姿,当七巧将那翠玉镯子顺着骨瘦如柴的手往上推,已推到腋下时,她躺在烟铺上不能不想:“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门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人恨她……”但她只能这个样子走下去。如《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她察觉自己面临深渊,却最终向欲望妥协,向虚荣妥协,向控制她的以梁太太和乔琪为代表现实所妥协。葛薇龙的青春就像乔琪抽烟时打火机的光,火光一亮,“嘴上彷佛开了一朵橙红色的花,花立即谢了,又是寒冷黑暗。”张爱玲自己也承认,她小说中的人物都是“那样不明不白的,猥琐难堪,失面子的屈服,然而到底还是凄凉的”。理解了张爱玲的悲哀,我们会对张爱玲所说的“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所蕴含的深意

  张爱玲一生曾与两个男子有过婚姻关系,两个男子年龄都比她大许多,第一个胡兰成大14岁,第二个赖雅大她近30岁。这种选择很让人不解,却能看出原生家庭对于择偶观念的影响。她从小就缺少家人关爱父亲忙着喝酒、抽大烟、娶姨太太,给予她的非常有限,后来只有暴虐母亲姑姑长期在国外;弟弟年幼,尚不能自保。她从内心里缺乏安全感,迷恋对方身上的父亲气质,对胡兰成奉上了满腔的爱,“低到尘埃里,再开出花来”,却终究败在胡的滥情上,落得黯然神伤。与胡兰成是倾心相恋,与赖雅则是彼此需要,在婚姻里疲惫落寞。这个心肝如玻璃一样透明女子,从开始,就没有学会爱的心机

  作者溯本追源,从清末年间纷繁的内交外政史料中抽丝剥茧,对照张爱玲的作品,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一部百年历史。这历史,全方位解读这位民国奇女子的作品及人生,如同一把钥匙,让我们走进张爱玲,读懂张爱玲。

  《煊赫旧家声》读后感(二):一生傲骨,乱世情怀

  张爱玲曾经在《天才梦》中悲情地写到:“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爬满了虱子”。这既隐喻着张爱玲一生的颠沛流离,也隐喻了曾经李鸿章曾外孙女的某种黯淡下去的荣耀。纵观张爱玲的一生,令人唏嘘感慨之余,我们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她的身世,她的才华,她桀骜不驯的性格以及两段令人充满费解,又不被祝福,并且没有善终的婚姻。

  今天,旧世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张爱玲留给世人的那些温情脉脉或者有些残酷的小说,还被一批又一批的人去喜爱。许多人也不复记得,繁华上海的那个张爱玲。但是那张张爱玲微微扬起头的照片,成为许多人记忆最深刻的一张照片,预示了她一生的不屈与不羁。

  《煊赫旧家声》读后感(三):读书小感

  “玫瑰的红空洞了的瞳孔,终于掏空 终于有始无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玫瑰的红,容易受伤的梦,握在手中流失于指缝,又落空……”当陈奕迅的《红玫瑰》每每萦绕在耳边时,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这段话便自动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随之浮现的还有那总是一袭旗袍,嘴边挂着清冷弧度的女子。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其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自幼便接受到了良好先进教育并一路成绩优异,这在当时的女子之中是很难得的。张爱玲这一生之中,写过很多小说,均以爱情为主,无论结局好坏,皆令人感到悲凉寂寞。《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小团圆》、《倾城之恋》等等更是传颂至今,开卷便爱不释手。张爱玲前后嫁过两任丈夫,与前任胡兰成的爱恨纠葛更是让人对这位奇女子的感情感到唏嘘不已。

  本书的作者冯祖贻是时任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方向指导老师,也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老师多年来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地方史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也是有独到的见解心得。本书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翔实珍贵记载,从张爱玲家族下笔,对张氏家族的百年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从家族和时代的角度对张爱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道尽了张爱玲这一生的坎坷寂寞。显赫家族的荣辱兴衰对张爱玲成长的影响,荆棘悲凉的感情之路对张爱玲作品的贡献,这些都会在书中看到。《煊赫旧家声 :张爱玲家族》这本书对研究和了解张爱玲的一生及其作品都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所有喜欢张爱玲的书迷一看。

  此刻,回头望,那乱世迷情下的清冷寂寞女纸,正一袭旗袍道妖娆妙笔生花叹悲凉。

  《煊赫旧家声》读后感(四):长磨难短人生

  “长磨难短人生”,对生命来说确实一语中的,这是张爱玲的深刻之处,同时也是张爱玲的洞明之处。张爱玲家族,从其曾祖父张印塘、祖父张佩纶、父亲张志沂,延续到张爱玲以逾一百多年,丰润张氏家族出现了像张佩纶与张爱玲这样的著名人物。

  合肥李文安、李鸿章家族,丰润张印堂、张佩纶家族,和中国封建社会一样,耕读传家与普通人家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到了张印堂、张佩纶和李文安与李鸿章的出现,让这两个家族具有了显赫的盛名和出众社会地位,瞩目的家族和颓败的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显示了不一般的家族和社会学意义

  中国人对家族有着很厚的感情因素,家族情节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永远摆脱不了,这可能是情感之宿命;从文化基因上看,家族又是中华文化最为稳定的X染色体、Y染色体,这可能是文化之宿命;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看,家族不可或缺或者是文化比较中最为核心考核要素,不可不加以研究。《红楼梦》中艺术地再现了四大家族——贾、王、史、薛集中代表的封建社会家族势力辉煌顶峰,同时也昭示着封建家族势力在近代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日趋走向末路的落晖余光,无疑增添了感世伤悼之变动不安的时代独有特征,预示着更大的社会变动之到来。

  《煊赫旧家声》就是这种更大的社会变动之到来的缩影。清末民初,随着帝制的废除,共和意识的引进和增进,思想纷争出现了少有百家争鸣之时代氛围文学革命诗文改革应运而生,新文化运动更是把这种思想争鸣推向了顶峰。伴随着思想运动,在政治社会领域出现更大的纷争,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军阀混战,土匪横行乡里百姓生灵涂炭弱肉强食,相互争夺地盘,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最为重要的特征。

  大乱必然引起大治。《三国演义》昭示的主题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历史的基本走向来看,确实是一个历史规律。近代以来,赫胥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演到社会进化论,历史直线式的上升论一度成为人们共识循环论渐失市场;似乎历史永远充满着悖论,绝对正确意味着谬误的反转,否定之否定规律,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从大局看是正确的、确定无疑的;在细微处看,不一定就不会出现错误错愕。在进化论取代循环论的同时,循环论在各个领域或者各个层次甚至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弹,以纠正绝对的权威不可避免造成的偏差和谬见。

  正如张爱玲所说的那样: “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了,而主题永远悲观 ”。“ 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 ”。“ 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的很”。“ 感情这东西很难处理的,不能往冰箱里一搁,就以为它可以保存若干时日,不会变质了。 ”……

  张爱玲的虚无与悖论,与鲁迅先生的反抗虚无的决绝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全局看,从生活的全部看,生命是虚无的;但是从细节看,从人生的实际看,从局部看,生命是充实的,充满了无所不在诗意真实,这就是张爱玲,这就是张爱玲的哲学。张爱玲的虚无太简单,但至少需要她告诉我们些理由,当然,她的故事都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都是个别的小逻辑,在这些情节背后的大逻辑她便以“人生总是在走下坡路”来作了总结

  而鲁迅就不同了。鲁迅的虚无世界里有更大的逻辑,更大的理由,比如民族性、国家启蒙制度理想信仰,听起来似乎是大而无当,但其实是要对“走下坡路”的人生负责,张爱玲则推诿了责任。鲁迅是一定要找到虚无的理由,而且是要给大家解释,证明给大家看的,虽然这些解释不能作答案。鲁迅看到民族的衰亡,看到不公平、不平等,看到民众的不觉醒,他觉得这都是虚无的理由,也可能当这一切都解决了以后,又拓开一个虚无天地,虚无就像一个宇宙黑洞,但鲁迅还是比张爱玲走得远。我不以为张爱玲走到了鲁迅这一步。他们都是不同程度的虚无,都有勇气抵达思想的黑暗处,但远和近是不一样的,是深刻和肤浅的差别。而我们这些人都比较软弱,一旦发现面临空虚就马上用物欲拯救自己了,不让自己掉到黑暗的深渊里去。

  《传记文库·家族系列》 瞩目于在各个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学术大家,亦或者是影响社会人生深远的政治人物、社会名流、贤达名人,张爱玲、梁启超、林徽因、张伯岑、李叔同、梅兰芳、顾维钧、钱穆、钱学森、金岳霖、冯友兰……他们的事迹足以表彰史册,也为我们做事做人的表率,值得领会学习,学习其精神实质,发扬其显达扬名的美德懿行,成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传递正能量的强打精神力量照耀我们人生前行的征途通道

  义理考据辞章齐备,逻辑严谨,史料充足,说理透彻,同时给阅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启发,《煊赫旧家声》不着眼于“齐国治家平天下”的传统拘囿和限制,而是从更高的视角审视个体实现自身的价值,考察家族对个体的影响,同时体现个体对家族观念的提升推动意义,从这个角度上看,《煊赫旧家声》不愧为一部值得保存收藏的好书,在今天物质至上的社会里,我们是否更值得珍视之、重视之,使之成为我们建功立业的巨大动力源泉

  《煊赫旧家声》读后感(五):张爱玲世家

  《煊赫旧家声 :张爱玲家族》是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方向指导老师冯祖贻的一部最新作品,书的封面古香古色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一个身穿清代贵族服饰的贵妇端坐在椅子之上,气势不凡,给人一种威严居高临下的感觉。旁边站着一个身着佣人服饰的女子,这个佣人的服饰也透露出华贵,举止神态也是高贵优雅。可见这个家族非常显赫,而且透露出文化底蕴,应该是书香门第家族。决非普通爆发户地主老财之背所能效仿。这本书无论从内容排版还是封面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的出非常用心,这本书是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并发行的。

  本书的作者是时任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方向指导老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冯祖贻老师。冯老师的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地方史研究,并且独有心得体会,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有他主持的课题《中国近代社会思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本项目的第二负责人,还著有《改革开放20年的理论与实践•贵州卷》本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冯老师也是本书的负责人之一,还有《新形势下省情再认识》等等书籍。同时出版专著《百年家族•张爱玲》;《贵州开发服务指南》、《西部开发与贵州》、《发展第一要务研究》等;近几年来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都受到广泛关注,并获得好评。

  本书主要是丛张氏家族的角度介绍了张爱玲的生平事迹,让我们对于这个非常熟悉又陌生的女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张爱玲是张氏家族中最后的贵族,张氏家族本是当时名震一时的家族,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逐渐衰败,本书就是从她的豪华家族对其影响的分析中,进行解读,讲述家族背景环境对于这位名扬一时的女性作家有着怎样的影响。从而打开一条读张爱玲的新路,这是一种全新的角度全面的概括,所以本书既是丰润张氏的百年家族史,同时也是从另一角度写的张爱玲传。

  作者凭借自己多年的专业经验,对于历史的深刻认识研究,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广泛的历史资料查阅,写出了这本著作。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了众多的历史知识,可见作者的见识广博,知识全面。本书从张爱玲的外曾祖父李鸿章以及祖父张佩纶开始介绍,引出了这样的背景对于张爱玲个人成长的影响,同时也全面的介绍张氏的家族史,本书的内容还包括清朝末年珍贵的内政外交史料,这些珍贵的资料参差对照张爱玲的作品,互征推敲,逐线追溯,给人更多的真相还原,更有说服力,让读者能够更能清晰的认识了解张家的这部百年家族史,确实带给我们巨大的收获。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出生在没落的贵族家庭,这些对于她有着深刻的影响。她的感情之路更是充满荆棘,晚年也是一路崎岖,所有的一切不顺都伴随着她的一生,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写出如此优秀的为人称道的作品,成为当时众所周知的作家 ,实属不易。

  《煊赫旧家声 :张爱玲家族》这本书让我们从她的家族这个大角度对于张爱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是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认识了解了当时的满清时代的历史文化,这些珍贵的资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非常喜欢这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