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叔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李叔同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6 21: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叔同的读后感10篇

  《李叔同》是一本由苏泓月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叔同》读后感(一):悲欣交集 去去就来

  此一时彼一时,读书也受当时的心境影响。再读李叔同,已没有了对出世的艳羡。透过文字之相,透过璀璨功绩,透过人情淡漠,看到的是一个作为人的李叔同,一个同样作为人的挣扎坚持,寻求与迷惘

  再读的因缘起于一封寄自再版编辑来信社会沉浮,声色犬马人人都好似经济的弄潮儿,好像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再版一本书,而给以前的读者写信(虽然是电邮),因为再版一本书,而给以前的读者免费赠阅。宣传也好,推广也好,总还能看到一份坚持,一份信念,一份执着,更兼有一份信任,这些用经济价值去衡量都不值一提,但谁又能否认内心对这些品质的渴求,谁又能否认这不是弘一给我们的一份启示关于人生,去去就来,去者去,来者来,生命轮回,在酒醉灯迷中飘忽浮沉还是在内心的安定沉着中安此一生,每个人都在迷惘与挣扎中寻求着答案

  人之砒霜,我之蜜糖。或许这就是上天造人的秘密所在。凡是你所渴求的,终是苦苦寻不到。凡是自己已有的,却又视若无睹。偏偏这视若无睹在别人的世界里又是苦苦渴求寻不到的蜜糖。你你我我,在不同生活,在不同的阶段,仿佛就这样,永远被欲求的不满煎熬着,永远在寻求内心的安宁,却发现总是隔着无法逾越的距离。于是,有的人继续煎熬,有的人转身,打算换一个方式。煎熬的人煎熬着,换了一个方式的人却发现生活并没有本质改变,内心的安宁仿佛终不可得。

  神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追逐光,或许就是我们生命的目的。你我如此,叔同亦如此。只是不同的是,叔同的天赋才情。我们终一生努力所无法取得的成绩,叔同刹那便登峰造极,不可不服,而叔同当下做事的专注亦不可不敬。清朝诗人沈德潜曾云,越是有慧根的人,越是迷情最深。张潮亦云,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所以我们看到,一些极具才气的往往在我们眼里离经叛道,其实不过是因了一个痴,一个真。

  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13岁的李叔同笔下已显露慧根。从此,他便在不断的迷惘中寻求探索。读完再版,我在想,或许他的内心也是不曾安定过的,因为慧根,太多的事情于他不过信手拈来,因为这信手拈来便少了探求的趣味,又因为对人世规则的诸多不适,便不断辗转于各个领域,庙宇。或许他的内心也是歉疚的,但人生无趣,又实是有心无力,于是只能选择在歉疚中,忠于自己的内心,继续不断探求生命之趣。叔同临终,挥写四字悲欣交集,或许生命的真,就掩藏于这些悲欣交集的时刻。一如鲁智深坐化所悟:今日方知我是我,又何尝不是悲欣交集。

  作者文笔洗练,翻开来宛若读诗,意境绵长,悠悠然,斯人宛若眼前。正如作者所云,一人,一名,一辈子,能做好已是不易。现在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辈子过了我们的几生,在别人的人生中如果能够得到哪怕一点有益的启示,我想这也是值得的了。最后闲赋一首,以谢作者。

  天苍野茫衔黛远,

  佛光掩映水云间。

  悲欣交集无所去,

  原是湖上有青山

  《李叔同》读后感(二):绝美诗意话叔同

  对于李叔同,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小学音乐课时学的一首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这是李叔同出家前所作,曲调极为优美。而这一首歌在课本上用的背景图片是——一个僧人面对夕阳双手合掌作阿弥陀佛状...... 李叔同年轻风流意气,年龄渐长,对兄长从小要求他刻苦用功学习的经国济世的“正经”学问渐生抵牾,却对唱戏这种“贱业”产生了浓厚兴趣,还跟伶人杨翠喜有过一段没有结果初恋。及之后来奉母命娶妻生子,与妻俞氏相敬如宾,再没有往日对杨翠喜那般深情。若是此生相敬如宾尚可说过去,然而李叔同却时刻想着离开妻子儿女,他似乎觉得家庭是一种束缚。以至于后来李叔同远赴日本离妻别子求学日本遇“雪子”,有了一段让李叔同稍感“舒心”的恋情。如此看来,于妻子而言,李叔同确实不是个好丈夫,于儿子而言,李叔同也绝不是个合格的父亲。 留日归来的叔同,由于家境败落,家无余才,李叔同不得不在自己从业谋生,先后任教于南方多所学校。他仍然没有感到快意,他一直追寻某种他一直想要追寻的——这种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懂他的人自然懂。 1918年,心灵游荡多年的李叔同于杭州虎跑定慧寺了断尘缘,绝食出家。一个风流才子就此逐渐转型为一代高僧。别人用一辈子过一种人生,而他却用短短六十三载完成了常人的无数倍人生。 “为什么?因为他的人生是不断体验又不断重造的过程,他有一颗无处安放又渴望得到安宁的心。” 不同于普遍人物传记给人的枯燥无味感,作者通过小说描述将李叔同六十余载的煌煌人生展现在读者眼前,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其中有些场景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这些虚构又是建立在人物真实事迹之上,不但没有给人一种虚假做作之感,反而让李叔同的人物形象更加跃然纸上。 苏泓月那绝美的文字、诗意的笔法描绘出李叔同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真实人性,从审美境界宗教境界的完美蜕变分析了李叔同出家的真正原因。 不得不说,苏泓月的《李叔同》确实是人物传记的新式写法的极致体现,至少挣脱了很多传记作品堆砌一些资料后给人造成的枯燥乏味的通病。

  《李叔同》读后感(三):风花雪月,还是清心寡欲

  总觉着柳永和李叔同有几分相似之处,柳永评价青楼女子,“心性温柔,品流祥雅,不称在风尘。”在那个所有人谈到风尘女子都讳莫若深的时代,即使与她们有任何瓜葛,官人和文人都不愿意让他人知道,柳永不同,他不仅写了无数词送给她们,还大肆歌颂她们的艺术修养传闻柳永是在北宋东京汴梁名妓赵香香的床上去世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呀,他去世后,更是传出了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李叔同生命最重要一个女人也如柳永喜欢姑娘一样,虽不是妓女,但却是位戏子,李叔同所处的年代人们都称“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戏子与婊子没有明确的界限,戏子为了生活会去卖身,婊子为了提高身价也会去卖艺。都说每个男人都有初恋情结,李叔同也不例外少年时李叔同每天都会去戏院看杨翠喜唱戏,流连忘返眉目传情,杨翠喜还帮助李叔同“开了苞”,李叔同将两人的恋情写成诗句献给了她,“晚风无力垂杨嫩,目光忘却游丝绿;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

  在常人的眼中,李叔同是德道高僧,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到“清心寡欲、看破红尘清规戒律”这几个词,“风花雪月”这个词似乎与他并无任何关联,他遁入空门之前,到底经历了什么,恐怕鲜有人知,人们口口相传的李叔同,写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欢聚,唯有别离多”的李叔同早已踏入了佛门境地,弘一法师的名号与他相伴了许久。

  描写关于李叔同的著作很多,这本由苏泓月著作的是我最为喜爱的一本,全文语言优美,将佛教的戒律文化与古典诗词艺术完美的糅合在一起,看书的途中,因为好奇作者是否也是佛教中人,查了一下作者的背景。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艺术与汉传佛教,我也是一位研究生,但是理科生,研究方向是每一位研究生入学之前都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导师选得好,不如研究方向选得好,因为你所研究的领域,自己若是不感兴趣的话,很难坚持多年,若是能顺利毕业,在领域内必然成了佼佼者。所以当我看到作者的研究方向与《李叔同》书中的行文风格,也便不足为奇,她能够将佛教艺术与诗词艺术切合的如此紧密也是她的过人之处,想必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写李叔同。

  《李叔同》这本书中,抛却了李叔同的躯壳,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的李叔同,还原了一个与得道高僧这个名词截然相反的李叔同,或许用风花雪月来形容他更为恰当。他出生于一个富庶的家庭,望族公子,他的生母是最后步入豪门的,李筱楼耄耋之时与王凤玲生下了李叔同,王凤玲将李筱楼的香火传承了下来,叔同呱呱坠地时,凤玲从未料想过李筱楼的去世会让他们母子俩的生活如此不堪,李筱楼驾鹤西去后,凤玲是四姨太太地位最低,叔同在如此的环境成长,养成了他自卑性格他的家庭都笃行佛教,幼年的他就饱读佛教诗经,这也为日后他剃发为僧埋下了伏笔。

  李叔同童年的成长环境,也让他早日看穿了人情冷暖,逢场作戏,他对结发妻子的感情就如同三姨太太,二姨太太对她的感情一样,不屑一顾,仅仅依靠亲情这条薄弱纽带将他们捆绑在一起。李叔同的一生最中重要的三个姑娘,一是杨翠喜,二是俞氏,三是春山淑子。杨翠喜是一位戏子,她享受与叔同的鱼水之欢,却并不爱他,得不到的总是在骚动,她也因此成了叔同最难解开的心结,就连春山淑子都是因为有杨翠喜的影子,他才爱上她的,俞氏是李叔同的结发妻子,她温柔贤惠,妻子分内的事她都做的有条不紊,可叔同并不爱她,她们夫妻表面看起来琴瑟和谐,其实早已名存实亡。俞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他,他却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其他女人,叔同的出家,想必与他对俞氏的愧疚密不可分关系吧。

  他是三少爷李文涛,是风流才子李瘦桐,是留日学生李哀,是白马参展画家李岸,是俳优戏艺人李惜霜,是教书先生李叔同,是居士李婴,更是佛门弟子弘一法师,他用六十三年过了无数个人生,有人觉得一个身份过完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他却用无数个身份过了无数个人生,其个中三昧想必只有他一人知晓吧,他的一生就犹如在黑夜绽放烟火,引无数路人驻足观看,人们意犹未尽之时,他却悄然离去,与夜色融为一体不见踪迹

  《李叔同》读后感(四):人生总孤寂,知交半零落

  《李叔同》读书笔记

  苏泓月[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40,000字 287页

  人生总孤寂,知交半零落

  对于李叔同,唯一的印象就是《送别》了,上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让子弹飞》里面,让我只是片面简单的认为李叔同是民国时期的音乐家。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他还是佛学大师弘一法师、苦修不辍的佛家弟子,出家前的世家公子,大胆前卫的演员,我大胆猜想会有那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风采吧。

  拿到这本书后,第一印象就是很惊喜,表面用一种半透明的材质掩映出一个和尚的侧影,藏青白纹朦朦胧胧如无法触及的大师境界。书的前面部分先是大师的部分作品和照片,最后也有一些大师的文章感悟大事年表。辅助正文能有更多感触

  本书从李叔同父亲的暮年开始讲起,直到李叔同的辞世,讲了他的一生经历成就完全的让我了解了这个风华绝代男子,读罢不胜唏嘘全书整体文风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孤寂悲凉。就像大师的一生一样,从世家公子到家道中落,年少爱情不可得到成年后的孤身求学,彰显于世的才名到粗茶淡饭的苦修佛学。总有一种孤独贯穿始终直到孤寂一生。

  李叔同一直在尝试和体验各种生活,或许是在寻找一种让内心安宁的方法,而这种不安大概来自他的家庭,旧社会的那种大家族对人性的压迫。在寻找的过程中,他急迫到不需要同伴,只是自己亲自设计并不断的实践下去。直到最后的出家为僧,不在沾染尘世半点情绪,一个妻子死于深宅大院的香堂,一个妻子独自返回家乡,而他也在没有回去过,没有回过家,没有回过尘世。

  然而李叔同这一生的寻找,又有几个人真的理解呢?他的弟子还是朋友还是我们这些后世之人。我们知道的大概只有他的才学和对佛学的贡献还有学佛的精神吧。那种人性深处的孤独,直至表象为“冷血”的孤独,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默默流淌。李叔同孤身一人寻找着自己内心的安宁和光明,最后依托于佛教和佛学,而佛祖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只是用佛学束缚了他,给了他佛学的安宁的光明,却没有给他真正的大解脱

  通过李叔同对佛学的态度,让我对现在的世俗佛学更是无奈,没有真正的佛学在弘扬和流传,只有香火钱在袅袅升起,如之奈何。

  《李叔同》读后感(五):悲欣交集,虽存尤殁

  题目本来想用“未济终焉心缥缈万事都从缺陷好”,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他自己的话更适合描述他自己的人生。

  先从作者说起。住单身宿舍时候看过一段时尚芭莎,看完图片裁剪下来贴墙面很好用杂志的最后几页常常出现一个人的名字、照片和观点,从此知道了有一个人叫苏泓月,总是出席各种时尚活动。后来有一天闲逛书店,看到一本书,书名起的很文艺青年,叫做问君此去几时回,作者竟然跟苏泓月重名,简单看了一下作者和内容简介,居然就是她,是一个不停地出席时尚活动的女人写的,写了一个很厉害的和尚,处于好奇心和八卦心,买下来看看。真的就只是想看看而已,没想到一个混迹时尚界的人文笔可以这么好,但真正打动我的是作者关于主人公李叔同的史料的梳理和对佛法的展示,这才让我认真起来惭愧起来:原来她不是一个看起来那样的混子,写这本书的时候是认真的下了功夫的,耐下性子、寂寞的梳理这个人的一生的。让人敬佩让人惭愧。

  说说文字,近来把文字分类为两种,一种是华丽的,一种是朴实的。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写的动人的地方。这本书以华丽的语言,以不适合快读的节奏,慢慢的向你展示一个人的一生。不是不想快读,而是没有办法快读,因为读着读着,就慢了下来。书里那些寂寞的、细腻的心思,必须慢慢的读才能体会,才能站在历史的一侧看着这本书里的叔同-弘一,一路悲凉且自在的走过来。

  最后说说李叔同--弘一法师这个人。这个人真心不喜欢,娶妻生子,转头就走。从来都给与无限希望,说:去去就来。结果呢,去了从来不来,请都请不来。这样的男人真的是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太自私。哪怕是身为法师的他,为后辈们讲经说法,他也认为是一种拖累。性格里的缺陷,或是执着,无论在入世还是出世,都没有办法改变。可是,这个人身上的才华,真心的佩服,书法、绘画、音乐、金石、戏剧、诗词歌词,样样精通,样样领先于时代,才华的光芒不可遮挡。跟随他的人大概都是被才华吸引了,才能容忍作为男人责任和担当的缺失吧,才会一再的纵容他自在且悲凉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作为净土宗律学的传人,律法倒是遵守的很好。

  能通过一本书对一个不存于世的人建立起活生生的印象来,大概就是传记类书籍的成功。

  最后说说书的装帧,很用心。灰白色布面上弘一灰色的剪影,简单大方,格调高雅。映射弘一孤单的一生,踽踽独行。再往后翻,有一个镜像过后的弘一的书法“了事皆如梦”。想要看的真切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翻过这一页,在这页的背面,看到正常的文字,回头才能看得真切;另一个办法是这一页的面前有一个银色镜面纸,隐约可见如梦的幻世真言。有趣。

  《李叔同》读后感(六):“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金陵女子苏泓月活跃在时尚圈,同时热衷传统文化的研究,尤其对古琴和古刹。这本弘一法师也是她的精心之作,此书给我印象颇深的是她文笔唯美清丽,情节刻画细腻,还原故事的情境,充满画面感。如果读者想了解李叔同一生的传奇及其艺术思想的堂奥,这本书会给你完整详致的答案。

  临终写下“悲欣交集”的李叔同,堪称全才。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河东区地藏庵(粮店后街,现已拆迁,在原址附近又重建)。1898年5月奉母携妻,南下上海,先进“城南文社”,后入“上海书画公会”当时写下“世界龙混杂,无心何不平?岂因时事感,偏作怒号声”诗句;1906年负屐东瀛,在海轮上引吭高歌:“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鸭寒彻 ,几枝衰柳。破碎山河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谈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深情不断凇波溜,恨年来絮飘浮萍泊 ,遮难回首。二十文章警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众生那惜心肝剖?”

  在东京美专专攻油画,是中国最早尝试裸体画画家之一(那时他认识了伴侣雪子),另在音乐专校攻钢琴,又在藤泽浅二郎门下学西洋戏剧。参加春柳剧社后曾在《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剧中饰演女主角。

  回国后前后在天津工业专业学校.浙江两级师范.南京高等师范任教。李叔同也是个作曲家《送别》《悲秋》、《惜儿时》广为传播,门下弟子丰子恺、王平陵、刘质平等后皆成为名家。正当他的艺术生命放出强烈的光辉时,他却毫不怜惜地掷弃了世誉名利、亲友、门生,还抛弃了爱妻,这是何等的绝断啊?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撇下了雪子,他如此为之是否太残忍了?

  (A:"叔同,你素食我没有异议,然而素食能拯救多少生死?”

  “有人说素食能吃坏人,其实肉食素食无人能证明那个更接近健康,这个争论如两小儿辩日---而我只证明素食,因为这样做而已”

  ............

  A“你是居士,叔同,素食会为你招来无端的烦恼,是不?”

  “这个---我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A“什么?什么办法呢?与世隔绝,与社会隔绝吗?”

  “在生活上永远隔绝”

  ----引作者剧本(注A为雪子、B为李叔同)

  在一般人眼里考虑的人文价值都是从事功和不朽的观念去体认超自然生命的精神,人文主义的道德的自体虽然也是内在的超越,是客观实践主体价值,这种想法忽略了人内在主体的反省和超越。李叔同从主客未区分前就寻其生命的本源,我想唯有此他才能找到自己的真实面目。他始终不满足于自己所达到的生命境界,所以他需要一个超越艺术精神生命的存在,这种生命是自觉的,他必须身体力行,藉此才可亲证明生命的堂奥。为了把握这更高一层的生命境界,所以他毅然决然地诀别了周遭的一切。他只顾追求自身生命,不顾妻子死活问题,甚至最后连最后一面也无情拒绝,这在若干人看来也的确是冷酷绝情。

  同在南方寺院专心研究佛法,把生命主体转向对宗教的阐释,后为律宗一代宗师,雪子则饮恨返回日本……

  我曾在地纬路生活十年有余,家濒临天津美院,距离李叔同粮店后街的故居,散步只需一刻钟,宙纬路的“李叔同书法碑林”离我家也不过隔着几条马路。大悲禅院的侧门正对着我居住的胡同,寺内有一间禅房为李叔同纪念堂,室正面是他的画像,墙上挂着他的书法,桌上陈列着其金石篆刻作品及其生活履历,当时每每总带外地朋友参观。

  在佛教商品街,本人曾在此购得一书《晚情集》。(弘一法师编选),盖取李义山“天意怜幽爱,人间重晚情”之意。内有一句至今为我的座右铭: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呀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意即:若不知潜藏,智若无智;智慧是自己的,知识不是智慧,因戒开悟,顺其自然,内外皆忘,才可成[一真法界]... 我欣赏李叔同的境界,一个人往往在反省后顿悟,他做到了极至,对世事决绝,做事卓越,令我辈唯有赞叹!

  弘一法师名句

  识不多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毋以小嫌疏至戚

  毋以新怨忘旧恩

  盛喜中勿许人物

  盛怒中勿答人书

  见事贵乎理明

  处事贵乎心公

  声名谤之媒也

  欢乐悲之渐也

  涵养冲灵便是身世学问

  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李叔同,就是后来的弘一大师。清光绪六年(1880年)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河东地藏庵(今河北区粮店街陆家胡同)一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从一代情圣到一代圣僧,半生艺术半生佛,六十二载风与月,是近代具有传奇性的人物。

  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佛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有颇高的建树,在近代艺术史上创出好多个第一,最早把西洋绘画引入中国,开始聘用人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先河,最早用五线谱教音乐,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的独立出版者,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创办人……作为近代启蒙音乐家和乐歌作家,经他填词和选曲配词的音乐作品有近百首,其中《送别》、《忆儿时》、《夕歌》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先后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像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潘天寿等一大批艺术名家,都出自他的门下。

  丰子恺先生曾在《我的老师李叔同》中写道:“李叔同是一个万事皆认真的人。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大师的至交夏丏尊:“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是在故址重建,自2011年底开馆。由故居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园林由太湖石假山、池塘、长亭及弘一大师纪念亭组成,风景宜人,闹中取静。纪念亭中央端坐李叔同铸铜塑像,在其身后的汉白玉影壁上,刻有他为父亲诞辰120周年所书的《佛说阿弥陀佛》,在此可以拜祭上香,缅怀大师。纪念馆内建筑主体与室内陈设、室外人文景观遵循历史资料进行复建,青砖灰瓦,朱红门窗,传统建筑之美跃然于心间。以传统木结构为主有四进院落,“田”字型民居格局,重点复原的景观有桐达钱庄、佛堂、起居室、洋书房、中书房、意园及部分匾额、楹联。陈列展览由室内外复原、李叔同生平图片展、李叔同生平石刻与书法篆刻仿刻室外展区,以及户外艺术营造展览等五个部分组成。

  位于李宅之中的桐达钱庄,这是李氏家族的生意发起地,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晚年专心经营盐业、钱庄生意,并创办“备济社”救济穷人,开办义塾等,做了好多善事,为地方百姓爱戴。桐达李家生意红火时,每当镖局把成箱的财务从外地押进李家大门时,车马声喧,人进人出,热闹非凡。李叔同5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自那以后,李叔同对李家钱庄的管家徐耀庭产生了父亲般的依赖。1896年,李叔同曾与徐耀庭通往过16封书信,信中提及过家里的生意、自己的学习事宜和一些社会见闻等等,这些信件反映出了李叔同在天津的生活情况。李家的家庭优裕,为李叔同早期教育、赴日留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11-1912年该钱庄在盐务风潮波及下倒闭,它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天津银行的发展轨迹,也成为天津商业银行业的缩影之一。

  存朴堂是李家招待客人的客厅,现在是《海河之子——李叔同与天津》常态展览。这一展厅主要有李叔同家世系表;原先存朴堂的横匾是由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亲自题写的,因为匾额已经遗失,如今的牌匾是由书法家王学仲题写的。存朴堂门口抱柱之上悬挂有联语:“惜衣惜食非是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须知求己莫求人。”这是清朝刘文定的诗句,是李筱楼对家人的警训。

  李叔同青少年时期生活在天津,当时中西结合的天津,引领近代中国开风气之先。他在这座城市奠定了传统文化根基,先是跟随兄长文熙学《百孝图》、《返性篇》、《格言联璧》等,又从常云庄受业,读《孝经》、《古文观止》《尔雅》《说文解字》等著作。又从管家、帐房徐耀庭学书,初临《石鼓文》等。16岁考上文昌院辅仁书院,习制艺。又延馆教学英文、算术等。后师从津门名士赵元礼、唐静岩等,进入了天津的才子名士圈,与严修、王仁安、周啸麟等时相过从,品赏诗词文章,切磋金石书画。 当时他写过多篇课试文章,激昂文字,针砭时弊。

  19岁传李叔同刻有“南海康君是吾师”一印,表示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支持。暮秋因为避祸奉母携眷迁居上海。1901年庚子之役后,回津探望兄长不遇;1905年母亲过世,扶柩搭轮回津,首倡丧礼改革,举行新式追悼会,后东渡扶桑;1906年8月因患肺结核返天津养病,9月赴东京美术学校学习;1911年32岁的李叔同毕业归国,返津后任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图绘教员,次年春节前离津南下上海,任城东女学音乐教习,此后再未回津。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突然抛弃俗世功名,离开娇妻爱子,前往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时年39岁。出家后的李叔同,断绝尘缘,超然物外,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过起了一种闲云野鹤似的宗教生活。在战乱时期,他号召民众“念佛不忘救国”、“忘己济群生”。他将失传700余年佛教中戒律最严的南山律宗拾起,清苦修行,被后人誉为第十一代律宗祖师。1942年弘一大师病逝于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七天后在承天寺火化,在福建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和杭州虎跑寺都建造了弘一大师舍利塔。

  大师生前生活的地方也纷纷修建起纪念馆,追缅大师业绩。例如浙江平湖纪念馆、福建泉州纪念馆,还有位于白马湖畔的晚晴山房,这是刘质平、经亨颐、夏丏尊、丰子恺、穆藕初等大师的同事学生或好友倡议为大师修建的。为了让大师的音容笑貌永驻人间,徐悲鸿等著名的画家以及雕塑家相继为大师作画造像,展现大师生前的风采。此后关于大师的著作纷纷出版,记录他一生的经历,称颂他取得的功绩。

  展柜之中还陈列着弘一大师与学生丰子恺合作完成的《护生画初集》,它创作于1929年,共有50幅漫画配诗文。漫画由丰子恺绘制完成,诗句由弘一大师题写。画集旨在劝诫人们“去除残忍心,生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护生画集》共出版六集,丰子恺在老师辞世后,一直坚持创作,如今是儿童首选的经典读物。

  门口的“李叔同书法碑林”,为赵朴初题写,此园林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宙纬路南侧27号院内,是1990年在原“觉悟社”所属的“觉悟园”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碑林院内四面墙壁上镶嵌着书法碑刻74件,其中大部分为李叔同的书法碑刻,还有少部分名人题字和题诗碑刻。这里幽静恬淡、别有风味,是寻访李叔同净身修心的佳处。

  附录整理:李叔同歌曲欣赏

  李叔同近现代启蒙音乐家和乐歌作家。我国近现代音乐起源于大多用外国曲谱填词的"学堂乐歌",李叔同就是"学堂乐歌"的重要作者。李叔同填词和选曲配词的音乐作品有近百首。丰子恺和裘梦痕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收录的大多是李叔同1912年至1918年所作的乐歌。歌集一经出版,就被各地学校选作教材,连续再版十次,成为中国近现代传播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教学歌曲集之一。他出家以后,虽专心研究和弘扬佛学,但在"念佛不忘救国"思想的指导下,仍应邀创作爱国歌曲。他这一时期的作品,结集为《清凉歌集》,1936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191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用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歌词绚丽典雅,意境深远。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李叔同作于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这首歌无所明指,据说是送给挚友许幻园,但未有确认。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不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这首歌多次在林海音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城南旧事》中出现,凄清哀婉的旋律,余韵更是悠然不尽。用这支歌的旋律来烘托影片的时代气氛,不禁令观者忧伤怅惘。

  《忆儿时》 被看作是《送别》的姊妹篇。词:李叔同 曲:威廉•S•海斯,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抓。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西湖》词:李叔同 曲:Alexander Campbell Macrenzie 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塔影参差,有画船自来去。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飏晴风,又笛韵悠扬起。 看青山四周,高峰南北齐。山色自空蒙,有竹木媚幽姿。探古洞烟霞,翠扑须眉。沾暮雨,又钟声林外起。大好湖山如此,独擅天然美。明湖碧,又青山绿作堆。漾晴光潋滟,带雨色幽奇。靓妆比西子,尽浓淡总相宜。

  《春游》词、曲:李叔同,我国最早的一首三声部声乐作品,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山色》(曲:潘佰英)是弘一法师所写的五首 “清凉歌”之一,发表于1936年开明书店初版的《清凉歌集》,属于“弘法歌曲”。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山色非变。山色如故,目力有长短,自近渐远,易青为翠,自远渐近,易翠为青,时常更换。是由缘会,幻相现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是幻,万法皆然。

  《夕歌》是放学时所唱,所以有时也称《息歌》。又由于歌中唱到功课,因而又称《习歌》。《夕歌》其实是一首有着百年历史的“学堂乐歌”。早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到处流行“学堂乐歌”,《夕歌》就是最负盛名的“学堂乐歌”之一。《夕歌》大约作于1902年,歌的曲调采自当时全国流传的民间乐曲《老六板》,旋律深沉而宽广,一字一板,浑厚自然。光阴似流水,不一会儿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回,今天功课明白未?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吧!同学们明天再会。

  《李叔同》读后感(七):印象: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里抄录的是李叔同的词《送别》,这首词自打首次看到就忘不掉了。偶尔想起来还会找出来再慢慢品味一番。词用意向的空寂、凄清,令人落寞感伤,这种感伤在心头萦绕着久久不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离愁别绪,感叹岁月匆匆,真像严冬时刺骨的风,扫到身子里,从头梢到脚底都凉飕飕的,充满了无尽的绝望,但生命也正是因为有着落花般的短暂才值得珍惜。

  因这些词,对李叔同人生有了兴趣,想进一步了解,逐买了《李叔同全集》,知道他东渡日本求学,最早带来西洋绘画与音乐,娶了日本女子为妻,后出家虎跑,修律宗,据说不再见妻子一面。可即便如此,对他的人生了解依然是个谜一般的印象。

  那会儿印象较深的是欧阳予倩对他做老师时的回忆,做人极其认真、严格;还有夏丏尊对他晚年的回忆,做人极其节俭,不变的是依然认真。如果说过去严于律己,那么后半生是宽以待人。还有丰子恺对他的回忆性文章,他的大概意思,我还记得,假如我在二楼,老师就在三楼,我只是在窗边向上望一望。说到这就提到了李叔同的两位高徒,一位是丰子恺,另一位是刘质平。

  近几年我有意在收集郁达夫先生的资料,知道他曾拜访弘一法师,就是未出家前的李叔同,但是弘一法师自从出家后,很少了解文坛方面的事情,所以并不知道郁达夫。但我只有这样一个粗略的认识,想进一步收集李叔同方面的文章来填充细节。

  不久前看到这本《李叔同》传记,很感兴趣。如今有幸一读,很是感激。但是此书倾向散文体抒情风格,与我期待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作者的文笔秀美,有点清末民初通俗性读物的古典韵味,很有审美趣味。但对李叔同先生的传奇人生是否传达到位,我尚不敢言语。本书共十九章,与传统的传记一样,从人物的出生写到死亡。后面附有李叔同年表和李叔同的经典诗文。

  最后,对作为商品的书籍提出两点个人感受:本书的书皮用了比较厚的硫酸纸,从装帧的质地风格来说与文章风格暗合,但易凹凸不平,声音清脆,不宜翻阅,影响阅读心情。另外,书中配图应为李叔同黑白照片复印,但处理为浅蓝色,暗淡浑浊,不清不楚。最后以李叔同先生的《落花》作结,再次感受先生出家前对事事的无奈与悲苦:

  纷,纷,纷,纷,纷,纷

  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忆春风之日暝,芬菲菲以争妍;

  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

  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

  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李叔同》读后感(八):我们要死过多少回,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首《送别》,曲子借用了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词则填得颇具东方韵律与审美。

  歌曲编完,本是当作一件礼物,收礼的人叫许幻园,后来他的儿子因幼年受这位送礼人的熏陶成了新中国最有名气的演员。

  这位填词人曾是大宅门里的三少爷,亦是民国名妓杨翠喜的李三爷,更是中国油画、话剧、音乐艺术领域的先驱者,他写的魏碑书法号称是中国近现代第一人。但在填写这首歌词的当下,他只是位教书先生,教导着郁郁少年人丰子恺。

  他是谁?他谁也不是。

  他叫什么?他曾有过两百多个姓名,其中一个被唤作“李叔同”,后来,“李叔同”皈依佛门,被唤作“弘一法师”。

  少年时期的李叔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李叔同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