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通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通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7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通史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通史》是一本由张荫麟 / 吕思勉 / 蒋廷黻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08.00,页数:7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通史》读后感(一):震撼历史

  《中国通史》一套共3册,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收入其中。上册主要讲述的是古文明开始民族的形成到秦汉的交替。说到此书,必定要提到它的三位作者,他们都是近代公认的史学大家。张荫麟曾在《老子身后孔子百余年之说》中,针对梁启超对老子事迹的考证提出了异议,是当时大为震动的一件事,并且得到了梁启超的赞赏。他以史、学、才出众知名,是文学院四大才子之一。国内外史学家对他的著作《中国史纲》评价甚高。读他的书,会有一种“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吕思勉从小就学习写读史札记,50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足以说明他对历史的热爱与痴迷。30年代前期他开设了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文化史、社会史、民族史等课程。毕生致力于历史的研究工作。蒋廷黻反对“治史书而非史学”的传统方法,采用重综合、重分析、重整体把握的新史学方法,并将其引入当时尚属荒漠的近代史领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其编著的《中国近代史》,以冷静客观态度,以学术形式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张荫麟在序言中提到写通史的根本在于应该判别史事的重要性,应该严格采用新异性、实效、文化价值现状渊源来阐述历史。蒋廷黻认为研究并接受历史,分析成败,找出教训,则是其根本。

  读完此书,感觉历史的画面在眼前一一浮现,太震撼了。就本书而言,按着历史的进程如下:中华的立国是以汉族为中心,汉族大抵在黄河流域,其开化当推三皇五帝,即尧舜禹的禅让。之后便是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虽然夏代迷信、专制但社会风气质朴人们生活节俭。而兴起于西方的商代王位继承较为特殊,是长兄死后,传其同母弟,同母弟死立其长兄之子。商代的物质文明比较发达表现在丝织、渔猎、畜牧、铸铜技术。甲骨文是带有图像性的文字意义比现在的汉字更为详细。周朝的祭祀鬼神之说盛行,而楚国在武王末年遇到了第一个敌人齐国。齐桓公的霸业之一就是南制荆楚,越国勾践的卧薪尝胆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子产对郑国的革新整饬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孔子对他的评价是:“古之遗爱也”。或许因为子产是一个把经验转化成原理的实行家吧,和孔子相像。

  本书较大的篇幅叙述孔子所经历的时世。而我恰中学时习得《论语》,对孔子有一定的了解。孔子丘,鲁国人,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孔子。他性格刚毅,和蔼中带有严肃,不骄矜,谦虚守信,对晚辈尤为爱抚。注重人伦日用,有治国平天下的方略。政治是他的抱负教育是他的职业,淑世是他的理想。在政治上他以复古为革新,但仕途好像一直不顺利,反而在教育上颇有成就。他提倡有教无类,仁、勇、智是他心中的全德。他门下弟子颇多,大都成了鲁国的人才。他以道德学说和人生理想教训生徒。《论语》是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他的教训记载下来的,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他生平得意的事就是晚年修订了《诗》的旧曲调。他曾受业于老子,隐退后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他是儒家创始人,儒家思想现世都有深远影响。他的人道精神和礼制精神即现在意义上的秩序制度。而人道主义人类永恒主题。在经济等其他方面后世也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本书也有很多比较有趣知识。1.姓、氏的区别:同源异流的众族保留其旧有共同的族号,谓之姓;同时各有特殊的族号,谓之氏。2.夏、商、周综错团结为一大民族,自称“华”,中华民国的“华”字起源于此。3.周是唯一一个封建社会。4.奴隶以家为单位,世袭罔替。贵族家庭中多妻是一个普遍现象,多因陪嫁人数之多。

  本书很严谨,对于推测或没有史实依据的会做出说明,对于史书来说很用心,值得学习。另外我想提个建议,书中引用的古文比较多,很难理解,如果有注解就好了。还有繁体字较多,很难查到,也做一下标注吧。在书后附录上历代纪元表就更加完美了。

  总之,《中国通史》带给我的是比较认真、用事实数据等严格考证的一本书,对于历史类的书籍来说它是不错的,值得细细品味阅读,会学到很多的知识。

  《中国通史》读后感(二):历史的尘埃

  什么是通史?西文中没有与通史完全对应的名词,中国古代所谓通史的涵义与近代新体中国通史也有差异。近代新体中国通史的编撰完全是新史学思潮的产物,它寄托了新史家通过回溯历史来把握将来的热切期望。二十世纪初,史家理想中的新通史是一部能体现历史发展公理公例的国民发达史。起先章太炎等人希望用新思想为旧体裁决导新路,但结果证明传统纪传体不适合用来表现历史进化发展的秩序。日本学者那坷通世采用西式章节体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又综合了中国传统史学纪事本末体和典志体的因素,结果成功地将中国古代历史的方方面面以一种历史进化发展的逻辑进行了重新叙述。

  清末民初的通史编撰虽然大多会采用新的体裁和叙述方式,但是由于没有新的研究方法,大多数著作便不可避免地成为旧史的抄撮与压缩。对照新史学编一部国民发达史的要求,这些旧史压缩抄撮本的最大缺陷便是社会经济内容的缺乏。有鉴于此,民国以降就一直有学者提倡以纵断史代横断史,以文化史代政治史。更多学者意识到根本问题是方法的问题,只有在明辨史料和著作的关系,并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史料的基础上,,部理想的新通史方可期待。循着这一思路,通史编撰不可避免地会走向以专史和断代研究为取径,集众研究群力协作的新模式

  吕思勉是二十世纪初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学术史、史学史、历史研究法、史籍读法、文学史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对中国通史的编纂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他编写的两部中国通史和四部断代史是用新的体例写出来的。吕思勉寓论于史,把他的真知灼见分散融合在文章字里行间,对中国历史分期、中国社会的性质等问题都有精辟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被陈寅恪称为“史学奇才”的张荫麟,曾以出众的才、学、识被同时代史家寄予厚望,张荫麟因病37岁即在贵州遵义逝世,其生前竭尽心力为中学生编著的历史教科书《中国史纲》也因此未能完成,仅到东汉为止。虽然残缺不全,但《中国史纲》凝结了张荫麟一生对历史的所学、所思,历来史家都对它赞誉有加,称其为近代史学家所写的比较成功的通史之一。蒋廷黻知识渊博,长于演说,他是南开历史系的创建者,他主持开设了西洋通史、中国外交史等课程也很受广大师欢迎。如此集三位史学大家的研究精华作品,读之使人不忍释卷,读之诗人古今

  《中国通史》读后感(三):通晓中国历史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撰述通史的传统。先秦时期的《世本》是中国最早的通史著作。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为历代通史确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目的,为后世历代效仿。随后,在朝代的更替中,一些通史巨著不断涌现。如唐代的《通典》、《通选》等,宋元时期的《资治通鉴》、《通志》、《文献通考》等。这些通史的出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和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本套《中国通史》是将民国时期公认的几位史学大家的代表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一起,可以让你一日间读遍整个中华史上最经典部分

  中国人一向喜欢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然后非得整出一个忠奸善恶来,然而真实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的一个认识就是人没有绝对好坏之分。拿《封神演义》当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周文王好的不得了,而商纣王坏得不得了;可是如果你去读正经书《淮南子》,《孟子》,可能会发现商纣王也不像小说描写的那么变态;如果你去读专业史书《史记》,可能会发现周文王也许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神圣;如果进一步去读更早的《左传》,《尚书》,你的最终结论甚至可能是周文王和商纣王,这两个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还真不好说。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传说。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类最早的原始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记忆。中国传统史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优良的史学特色,期间流传下来诸多灿烂辉煌的史学典籍。张荫麟、吕思勉、蒋延黻都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对中国通史的编纂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历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问。在史学家的研究工作中,通过对史料的爬梳、考订、排比而重构过去客观的历史真实固然十分重要,但史学著作的特有价值与永恒魅力还在于其间寄寓了历史学家对时代的思考,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前途的关怀。历史的本质变迁,近代中国历史更是一部充满动荡与变革的历史。作者以政治变革和社会文化演进互为内外经纬,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政治史的研究取向,再现近代中国为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而走过的艰辛历程外,还注重以一种进化和发展的社会文化史观为理论架构,深入探寻近代中西冲突和中国社会变迁的本质。

  《中国通史》读后感(四):倾听来历史的声音

  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跨越了五千年岁月的历史长河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去传承这份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久远的岁月在慢慢的消逝,而我们需要去倾听来自历史的声音。而承载历史声音的载体是史书,《中国通史》这套书则是为我们了解和传承古老的中国文明打开了一扇大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通史》一书则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宏观的向我们全景再现了古老中国的发展史,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中国通史是以更加开阔角度将近现代公认的几位史学大家的观点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了一起。这对广大的读者来说史料极为的详实,而且文风十分的优美,这能让更多的读者愿意去阅读去倾听来这份自历史的声音。

  读这部《中国通史》更多的是一种震撼,在感受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的同时,能更加直观的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岁月是独具魅力的,而本书的三位作者更是将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向我们展现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三位史学大师的专业与严谨,每一位都能给读者带来不一样享受。他们分别是:吕思勉、张荫麟、蒋廷黻。这套书是集三大家之精华,内容上与同类史学著作相比则是更加的精炼,尽管语言精练但丝毫不影响本书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中国通史,博古通今典范之作。通过阅读这套书你会发现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与兴衰成败,我们有过辉煌,也有过沉默,更有过屈辱。辉煌使我们自信,屈辱敦促我们上进,在我们五千年的发展史里,我们有过无数的英雄。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与辉煌代表着过去。一部中国通史系统的向我们讲述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从文明之初的民族形成到国民革命后的中国,从东西方文化的初次交流到近代的列强入侵,每个时代独有的特色都在本书中一一呈现。历史的脚步慢慢的远去,而岁月长河里的每一次大事件尽管我们不曾经历过,但我们会通过传承世代铭记。

  一部通史,博古通今通天下,这就是《中国通史》独有的魅力。五千年时间的长河,古人创造奇迹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我们要传承这份历史与文化。历史始终按着它自己的脚步前进,我们无法改变,可我们也是历史的参与者,对于过去的那些人和事我们要批判性的继承。而本书的意义则在于对古今联系,我们要以更加广阔视角看待,历史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而本书则是那些大事件的载体。读史最大的意义则在于以历史的高度博古通今。

  大师的著作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观看过去,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著作,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他们让我们听到来自过去久远岁月的声音。《中国通史》史学界的典范之作,通史在手博古通今通天下,历史的声音你值得倾听!

  《中国通史》读后感(五):《中国通史》:历史的天空无所谓陈旧

  《中国通史》:历史的天空里无所谓陈旧

  最近,台海出版社别出心裁地出了一套三卷本的《中国通史》,著者分别署名为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在这三位史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然属吕思勉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是有目共睹,且无人代替的。而张荫麟与蒋廷黼的知名度就要差很远了,如果不在史家界中,可能还未听说过这两个人的名字

  出现这个情况,当然有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张荫麟英年早逝,年仅37岁就因病离开人世,他留下的一套《中国史纲》也仅仅写到了东汉开国,只能算是四分之一中国史的篇幅。而蒋廷黼,则因为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从政上,1949年后,又去了台湾,大陆学界自然也就把这个人抹去了。吕思勉治学时间最长,著述最丰,他对中国历史的筚路蓝缕的贡献也最为突出,读中国历史,是绕不开吕思勉的。

  现在这部《中国通史》将三个作者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放到了一起,开卷之时,便很好奇,这部书是如何将这三位行文风格不一样、治史理念不一样的三位历史学界的著述整合到一起的。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本书并不是将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三人的历史著作简单地合并起来,而是将三位史学家的三本历史书,打乱了次序,进行了重新组合,而每一章节也没有注明这出自哪一位史学家之手,这样,从表面看,整本书自成一体,浑然无界,似乎出自一人之手,这使得我们通读这套书的时候,首先必须做的工作,就是把全套书厘清一下,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当然,书中前两章还在章末,评注了张荫麟、吕思勉的治史风格,大致表明了第一章与第二章的作者出自谁手,而后文中在涉及蒋廷黼的部分,却没有相关的介绍。因此,这并不影响我们首要做的工作,是分清这套书中三位历史学家著述的占比情况。

  经过一番查对,整本书有百分之六十是吕思勉所著,书中称这来自于吕思勉所著的《中国通史》,但是我刚刚读过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并没有觉得有似曾相识的成份,所以,我继续去寻找采用了吕思勉的哪一部历史书。吕思勉除了《中国通史》之外,还有一本《白话本国史》,查对了一下,也不是本书的吕著部分的源头。接着找下去,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吕著中小学教科书五种》一书找到了出处,原来本书中吕思勉的部分,完全来自于1934年初版的《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该书2006年改名为《中国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2007年改名《中国简史》收入中国工人出版社“大众历史经典馆”丛书的插图珍藏版。

  在吕著的历史教科书的基础上,张荫麟与蒋廷黼的部分各占有百分之二十左右。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通史》的编撰结构。首先,我想编辑是找到了吕著的《本国史》教科书,第一章“文明之初”,因为张荫麟的《中国史纲》是从商代开始书写的,所以,这一部分,基本是吕思勉的著述部分,然后到了商代,这时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开始有纪了,于是这套《中国通史》切断了吕思勉部分,而接上了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的全部。张荫麟的最后一句是“东汉开国初年”中的结尾句:“这件故事岂能不在他心头?”,这时已经到了本部《中国通史》第十三章“权谋夹缝中的生存的东汉”, 张荫麟只写了东汉史的一个开头部分,接下来便没有了,于是从这一章第二节开始,又重新回到了吕思勉体系。

  之后一直到晚清,我们在《中国通史》中读到的都是吕思勉所著的历史教科书。蒋廷黼所著的《中国近代史》篇幅并不长,但《中国通史》基本全部采用,并且让蒋廷黼所写的部分,穿插在吕思勉的历史教科书中,只要蒋廷黼写到的部分,就把吕思勉的去掉。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编辑高招,在第二一章“近代开端”部分,第一节“中西初期交涉”还是吕文,到了第二节“英人寻求平等邦交失败”则已经是蒋廷黼的著述了,下面便以蒋廷黼《中国近代史》为主了。

  然而,在《中国通史》中我们看到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组合方式,就是将吕思勉与蒋廷黼的相同历史事件描述,合并成一章,比如第二四章第二节“戊戌变法及义和团”中,前面三段是吕思勉的文章,而后面则是蒋廷黼所写,这种合并在第二五章第一节“孙中山的革命方案”里再次重现,将吕、蒋文各取一段合并成一文,而且在标题上还注明了一个“(并)”,似乎是编辑提示这一节是一个“合并”的章节。蒋文只写到了孙中山的逝世,之后,《中国通史》又继续沿用了吕文著述,一直到1934年历史时段结束。

  把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三个人的著述分清,我们才能更好地辨析出三位历史学家的风格特点。其实这三位史学家的叙述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吕思勉的行文比较朴实古板,且喜欢用文言文字句,造成阅读起来会有诘屈聱牙之感。吕文的优点是他的研究自成体系,对中国历史有多种不同风格的表述方式,尤其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取自吕著为民国高中生所著的历史教科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既彰显了个人对历史的解读风格,也能适应一般性读者的阅读需求。

  相比之下,张荫麟则行文流畅,讲究文彩,尤其是在历史叙述中,还能进行一番散文化的排比渲染,读起来确实有一点满眼生花。但毕竟张荫麟的历史篇幅太少,难以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来把握作者的历史架构,所以,张荫麟越是把中国前期历史描写得文彩斐然,越觉得后继无文而遗憾多多。

  而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论述,多少有一点像政论体复述,穿插在历史事件中的是作者欲罢不能的对历史的高谈阔论,这种超越历史事实中的政治论述,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的浓烈兴趣,这也多少折射出日后作者为什么会弃历史研究而去从政的潜在原因。

  但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这三位作者也有共同点,就是他们在对中国历史的复述中,总有一个目标指向在当代中国,这实际上反映出三位作者在写作中国历史之时,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民国“乱政”之下,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与透析,始终有一个面向,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到民族振兴的经验与教训,这使得他们的历史叙述有着一个共同的朝向。

  当然,这三位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表述肯定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点在张荫麟身上表现突出,他的对中国前期历史的论述,便与我们今天的历史分野迥然有异。我们现在的历史,一直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都归划在“封建时代”,而张荫麟却抛弃了这样的说法,他认为中国的封建帝国,只“维持了约莫七百年”,“在中国史里只有周代的社会可以说是封建的社会”(P61)。到了秦汉时代,中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郡县的帝国,已经不能套用上“封建社会”了,而且认为“汉以后政治上和法律上比较平等”,打破了旧有的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这种看法,不能不认为有一定道理,也反映出中国历史用不同的视镜透视之下,会得出不同的判断与结论。

  而更令人关注的是,中国史学家与西方的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看法,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最近,我刚刚读完了六卷本《哈佛中国史》,还是深刻地感知到中西方历史著作在叙述上的不同之处。

  最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中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著作,目光聚焦于中国的内部,对中国的边界没有什么概念,一般讨论的是中国的王廷,按照“终归于统一”这一主脉线,如何向周边扩展,从而形成中国的历史著作,呈现出一种向外扩散的发散型结构。本部通史的三位著者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都有这样的风格,他们着重讨论的是中国中心政权的演变流程,然后由核心向外扩散,逐渐朦胧,再之外的那些发生边缘碰撞的所谓蛮夷戎狄,只要退出中国王朝的视线,就算结束它们的历史了。

  而西方作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很是不同,他们十分注重地理位置上的社会重点倾斜,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外来的观望的目光,那种感觉,就像是从太空站望向中国的历史旧痕,他们看到的是各个力量交锋之间的地理位置空间的变化,比如《哈佛中国史》里对战国时代的七国争雄,就很注重七国的地理位置间的经纬度,而中国史家则喜欢讨论各家站位的力量消长与内在关系,这使得《中国通史》虽然有三位作者的著述整合而成,但对中国历史叙述的总体思路却是相同的,就是非常注重各种势力与人际交错之间的关系伏线,这种关系包括争雄各方的力量关系、中国与所谓蛮夷的互动关系、王朝内部的君臣关系及后宫内外的角力关系等等,这是中国通史的常规项,是必须要解述的。而西方的历史,往往对这一点并不加以重视,甚至没有兴趣去表现中国历史中各类关系交织中的隐性的心理交锋,而是从居高临下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地理板块的游移变化以及客观条件下中国历史变化的必然联动效应,也就是说中国史学更注重人的影响力在历史中的决定权,而西方学者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力量在中国历史中的能动作用。

  大致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中国史家,像是沉没在历史中,陪伴着中心王朝,向外衍射,远方是看不到一个框架轮廓的,推到哪里是哪里,哪里就是中国历史的边界。而西方史学,则早早地就用一个框架固定住了中国,然后看这个框架内的力量的移动与消长。

  三卷本的《中国通史》能够天衣无缝地将三位史家的著述缝合到一起,给人一种浑然一体之感,正反映了这位三位史家,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历史站位,对历史有着总体来说相似的基本论述与表现手法,体现出中国史学还是有着共同的民族心理基础的,但是,他们在具体的历史论述中,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表现出历史分期、历史识见、历史定论方面都歧见明显,这正折射出为什么历史会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它的谜底吸引着史家不断地去正视它,并作出自己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著作总是会成为未来永远不会枯竭的新鲜课题。一句话,历史的天空里无所谓陈旧。

  《中国通史》读后感(六):历史的齿轮

  读史可以让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读一本历史方面的书需要慢慢的品味,慢慢的研究,不可马虎大意,否则在别人面前会闹出笑话。市面上的历史书太多了,但是极品的却很少,这部《中国通史》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通史》将民国时期公认的三位史学大家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一起,三位史学大家的史书的编写各有优点,集成一套,给读者们带来深刻轻松愉快的阅读。

  张荫麟,号素痴,广东东莞人,在清华求学7年,以史、学、才三才识出众知名,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为“文学院四才子”《中国史纲》是张荫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原为作者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不仅被誉为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

  蒋廷黻,字绶章,笔名清泉。湖南省邵阳县(今邵东县)人, 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最早开始了中国近代外交史料的收集研究工作,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并率先在历史系讲授中国近代外交问题,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史教学研究的先驱者.著有《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等等。

  吕思勉,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隋唐五代史》等等。

  一个民族开始有它的形成的起源,太古的社会文明开始是混乱的,在后面结合各类不同的民族的文化,采人之长,以补我之短,,经历长久的时间,形成了伟大的华夏民族。

  本书通过的各个朝代的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科学,思想等等来讲述了各个朝代的精彩的社会文明,古代的强大的帝国和帝王们之间的纷争,一个朝代崛起,一个朝代的灭亡,农民的起义推翻暴政的朝代,百家争鸣思想文化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近代史的封建社会的注定要灭亡的重大历史事件等等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承是非常悠久,历史的岁月总在不断流失,年轮刻下历史的印记,各个朝代的帝国的辉煌和腐败。这些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读史才能从历史中得到教训

  《中国通史》读后感(七):匠心铸就历史的辉煌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给出的答案是:其一,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社会实践;其二,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其三,温故知新,传承人类文化财富。而中国历史无疑是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的。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套装《中国通史》无疑是中国通史方面的一部别出心裁的佳作。

  这部《中国通史》,著者分别署名为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在这三位史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然属吕思勉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是有目共睹,且无人代替的。此前曾读过吕先生的《白话本国史》一书,确实受益匪浅。而蒋先生在中国近代史方面的建树也是独树一帜的,他的《中国近代史》也很精彩。而本人读书有限,对张荫麟先生的作品不甚了解。而这部《中国通史》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将三位大师的作品拼凑起来,对中国历史的复述中,总有一个目标指向在当代中国,这实际上反映出三位作者在写作中国历史之时,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民国“乱政”之下,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与透析,始终有一个面向,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到民族振兴的经验与教训。

  此外,本书编辑天衣无缝地将三位史家的著述缝合到一起,给人浑然一体之感,整部书读起来酣畅淋漓,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一般读者可能感觉不到这是三个人作品的组合,这也足见编辑的功力和良苦用心。而在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或者更新换代的时候,编辑们也在空白处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短短几十个字就概述了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情况和重大历史事件,使读者在以时间为纵向维度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也能够对世界历史有一个横向维度的把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

  一部通史,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兴替。短短的三册书二十八个章节,系统的讲述了中国古今发展,从文明之处的民族起源到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再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内容丰富、全面而且详略得当,基本上覆盖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大事件和小转折,所诉之事均有历史材料做依据,这也是三位先生有如此成就的基础,就是对历史的态度十分严谨,不是模糊猜测,得过且过。而对于有争议的地方作者指出也都点明了,这些争议也许会随着更多的史料被发现而得以解决。

  吕思勉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其浅陋误谬之处,务望当代通入,加以教正。”这就是大师风范,谦逊,睿智,坚守。而蒋廷黻先生则写到:“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们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这就是大师们在民族危急时对社会的思考,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并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世人的理想而奋斗终身。虽然他们“武不能上马安天下”,但他们全力尝试着“以文用笔定乾坤”的信念来拯救这个民族。也许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在做着伟大的事,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着对的事,他们希望“微薄”之力以兴民族。我们常说拥有匠人之心,也许终其一生只做愿意做的事,只做对的事,对得起自己读书时许下的愿,对他们来说,就比任何事都要重要。

  《中国通史》读后感(八):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兴替

  历史蕴含了一个民族的兴衰更替,文字是人类文明最绚烂的火花,传承的字符刻在石板之上,把历史的经历绘于石壁,这些经历是给后人最精美的隗宝。历史从来都是一面镜子,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都会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历史从来不糊涂。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就历史而言,无论是国家史还是世界史,它都是一部百科全书,都凝聚着民族甚至整个世界的文明成就与经验智慧。

  中国在西方人眼里,自古就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身为一名中国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成长,深刻的明白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但是要了解中国,不能盲目的去了解当下的社会主义,而是要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与西方或者其他古国不同的是,中国的文明一直沿着岁月长河传承,乃到至今还一直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历史的字符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灵魂中代代相传。或许正是因为传承从未断过,一代代的影响之下,铸就了神秘之符。

  谈起《中国通史》就不得不谈到吕思勉,一部通史,“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兴替。”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旧籍读得最多的一位学者,谭其骧称他“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他所著书籍,既有通史,也有断代史,吕思勉对史学撰写方法,融入了社会学、人类学等新方法,在史学的研究上开创了其独特写法。这套书的作者,除了前面提到的吕思勉先生外,还有张荫麟先生与蒋廷黻先生,这三位都是民国时期史学大家,他们对文字的运用各有特色。吕思勉先生磅礴大气、张荫麟先生将《诗经》、《论语》、《楚辞》里的语言运用的出神入化,而最后一册的作者蒋廷黻则对内容要求十分严谨,倡导原始材料的收集与走访查证。

  中国历史五千年,近代至现代,通史著作不少。其中优秀者,往往既要史料翔实,或编写方法独特创新。要不是张荫麟先生英年早逝,他所撰写的通史决不会下于吕思勉先生,他以艺术家的眼光审视历史,做到无一子无来历,无一事无出处,在史学上这是难能可贵的,将艺术与历史结合的独特方式,是张荫麟先生笔尖的特点。

  中华民族拥有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与西方历史不同的是,中国薪火传承从上古伊始,不断传承至今。它蕴含着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可以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用以审视现实的视角,而从中汲取经验智慧,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学习的。

  塞万提斯曾说:“历史家的职责是要确切、真实、不感情用事;无论利诱威胁,无论憎恨爱好,都不能使他们背离真实。”历史向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这门学科还原的真实历史,带给后人的不仅是借鉴,还有教训。书中792页的内容丰富,从中国文明起始到鸦片战争讲述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转折,无论是大气磅礴的金戈铁马,还是曲折艰难的文明传承,在书中我们都可以看见。然而了解历史是不足够的,了解历史的意义在于如何从历史中学习到进步和发展的力量,借助这中国几千年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得以在如今继续这伟大的历史。

  历史并不只是写在纸上冷冰冰的文字,从笔墨纸砚还没有发现的时候,从结绳记事还是家常便饭的时候,历史就已经被铭记,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正因为每一代的中国人都深知历史的价值。通过历史我们能够看到什么,三位大家成长在清政府统治的社会之下,但那时的封建中国已经开始经历着我们如今知道的长达几十年的屈辱,可想而知,作为有血性有良知的读书人,他们整理并写下这些文字,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记住历史,更是倾注了他们对王朝更替,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解和判断,他们深知学习的意义,身处其中,所能领略到的定又是另一番滋味。

  《中国通史》读后感(九):五千年长河,铭记多少、遗忘多少

  五千年长河,铭记多少、遗忘多少

  文/夏边

  说起中华文明,想必第一句便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云云......时间的概念确实深入人心,而泱泱五千年,历史之厚重,文明之演绎,不是我们一朝一夕能铭记于心的。历史属于过去,而文明还在继续,通过五千年简史,不由感叹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朝代更替,种族冲突,文明变革,中华民族在缓慢中沉淀,前行。面对近代的文明冲突,生死存亡,风雨中飘摇百年,终在重重磨难中,历经血泪,图强中走自今天。合上书的那一刻,内心里那五千年像一个个定格的画面在脑海里倒带。原来五千年那么短,短到可以用简练的三本书就可概括。而从每条支线去不断细分,不断推进,又深感其磅礴厚重。

  《中国通史》无疑是从大格局从发,以时间为轴,从民族的形成,从朝代的更替为基础,讲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演变。将鲜明的代表性时间融入讲述中,加以分析式的观点。简明而不简单,条理清晰,引人深思。从宏观角度为大家分析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变。

  中华五千年史,在中学已经草草学过一遍。而那时是为了教学,学的皮毛仅限于那些简单的时间节点,标志性事件等定论式东西。告诉你这是什么。而这本通史告诉你为什么,怎么样。随着史学家分析的推进,你知道的不仅仅曾今你死记硬背的,而是用推理似的的方法理顺思路。以探索求知的方式,以史学明智,以史明鉴。

  读通史,亦能发现很多新观点,那是应试教育里你所看不到的背面。在学生时期,我尤爱历史,它演绎的五千年,厚重的底蕴值得延续文明的人去不断反刍,推新,无论是于国、于社会、于个人。此次从一而终看完,发现了不少以前未细闻的观点,以此处列举,表示收获。

  1 关于三皇五帝时期的同族相袭法

  大概是关于上古社会的影视作品或文献记载少,大多数人对于朝代中国家至高者的替换仅限子西周后延续的世袭制,到后来更狭隘的嫡长子继承制。而在文明之出,是禅让制,这种文明之初的文明更为文明,存在于既非父子,亦非兄弟而限于同族的相袭法。这是在学习禅让制时所忽略的。它让人反思是,禅让不是单纯的让位,不像后来的注重嫡长关系,孝悌尊卑。至少它比较单纯的让给有能力的文明者。兜兜转转,五千年后的国家领导人选举,不是一个道理吗?

  2 关于“封建”一词的定义

  我们常把民国之前的中国社会称之为封建社会,这无论是中学的历史书还是‘口口相传’都是如此。在本书中,史学家亦对“封建”二字另有定义。书中讲到,封建社会的要素是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个封君,虽然对上称臣,但对下如君(即是一个区域实习的统治者兼地主)。在这个社会里,凡统治者皆是地主,凡地主皆是统治者。统治者们下属的一般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照如此分析,这才是所谓的封建社会,而在中国史里只有周代社会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名义上如此分析,那么对于后续的朝代该定义怎样的名称呢?

  3 对于“士”的定义

  士字在原初指干(盾),戈,佩弓,矢的武士,其后渐渐变成专指读书,议论的人。两个定义先后相反的原因如此,随着社会组织的演变,朝代的更替,对所需要的“人”也会不同。在纷争的朝代,对武将的需求无疑更大,例如在春秋之前,所谓的教育就是对武士的教育,春秋之后则是对文人的教育,因教育内容的改变,它的含义也随之改变。而最终促使之改变的是国家所执行的政治政策。文明形成就必有斗争,而在社会组织不稳定时期,还是依靠武力去解决纷争,没有统一的思想领导;而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政治家,思想家登上历史舞台。在国家的统一中,谁家之言入谁家眼,这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向。如秦国商鞅变法,秦代的焚书坑儒,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家,改革家的观点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走向。中国的士大夫,从儒学走出,延绵千年,沉淀,固化,到最后,对儒家思想的评价也各有千秋。

  4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之时,儒学已有小小基础,在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之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即便有小小的对手,但完全不影响走向。而那时的百家争鸣在历史中少之又少,即便有,那也是在有正统思想的周围挠挠痒罢了。这样说难免陷入“儒学有害论”的观点里,但这也不影响后代人对各种思想谁与争锋的评价。如果中华几千年没有践行儒家思想,那会怎样?这是我看过各家之言后的第一反应。中庸之道,孔孟之言,三纲五常,孝悌尊卑,儒学虽汲取各家精华,但在慢慢的演变中已经变成了禁锢人的枷锁,我们不去否认它的功绩,但也不可否认它在弊端。在统治者手中,它变成了统治,禁锢国家发展、人民思潮的工具。当然,各家有各家的优缺,如果法家上道,法制思想是否会更早出现,一如西方的雅典法律,汉谟拉比法典等等,又或者会出现有法而无法的暴政呢......这些也只是想想罢了。

  5中西交流

  中国人是闭关自守著文的,这也相比是强制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列强所传。暂且不说近代那段血泪史。中国与西方的交流,自古有之,最著名的当属丝绸之路,海,陆皆有,海路发达,而幅员辽阔所致,陆路少之,,随着朝代统治者思路不一,这昙花一现的交流在政治运作下进行的,少之又少。在古代,闭关其实已经深埋在此。中西交流最盛当属元代,海路皆发达,但随着元朝铁蹄的落幕,又不了了之。自称天朝的中国,寥寥的中西交流都傲慢不已,郑和下西洋那耀武扬威,如果那时君主有远见,或许近代的伤痛就不会那么深了。但很多事,都只是如果,读史好像都会在叹息中自行重演一遍。

  6血染改革路

  进入清代,西方已不太平。鸦片战争,西方用炮火轰开中国大门。傲你妈,看我打得疼不疼。

  然而最初的痛没有马上唤醒这头沉睡千年的大猫,一味的死守传统,不知变革,错失良机,让中国挨了更多打。现代人或许会愤慨那时的当权者,你个傻逼,别人都打你脸,抄你家,你还睡个毛线。然而,试问几千年文化守旧如常,根深蒂固,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推翻你?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已经到了老牛踱步的状态;中庸之道,孔儒士大夫,一切枷锁已经让我们无法动弹,应该说不愿动弹。自道光年间被打,到新精神觉醒,我们蹉跎了二十年,错失了发展良机,这群士大夫也得到了祸国殃民的评价,其中的无奈心酸却不是简单的四字可以概括的。自士大夫在被打中觉醒,经过如曾国藩,奕忻,康有为等一波波推陈出新而又不彻底的改革,再到接受全新西方思想的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再到三民的“失败”,袁世凯复僻,军阀割据。到国共相争,共产党领导解放,这一路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波折。看近代史是最难受的,整本书都在讲自己为什么被打,又是怎么跌倒,怎么爬起,辛酸血泪,血染的近代史。

  而如今,我们去评断历史,不同类的人亦有不同的着重点和观点。学究也罢、业余也罢,我们总能在历史中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总结得恰到好处,于国家利益,我们必从历史中学会正是三观,明荣辱,力图强。于个人,我们亦能从历史尘埃里掏出于人生发展有意义的宝藏。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需继承的历史,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观点有不足,也仅代表个人意见,与书无关)

  《中国通史》读后感(十):史诗化呈现厚实的历史

  史诗化呈现厚实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看历史,是为了看见历史中我们的真实形象。丘吉尔说过:“那些忘记历史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牛津大学出版的《技术史》也指出:“过去的教训是将来行动的指南。”对一个国家来说,历史衍进中的任何成败得失、经验教训,都是后人的财富,都值得我们借鉴。所以,对历史,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善于从历史中看成败、知兴替、鉴是非。 江河万里总有源,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通史著作不少。优秀者,往往既重史料翔实,又重文字优美。案上这套《中国通史》,就是民国公认史学大家的集大成。其中,吕思勉先生的文字中,引用的史料十分丰富,旁征博引,大气磅礴;张荫麟先生则不圄于史籍,甚至把《诗经》、《楚辞》、《论语》中的词句用得出神入化,文字十分优美;而蒋廷黻先生则是在近代史研究上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观念,倡导原始档案材料的收集。他写李鸿章,就不止是看史料,还曾亲自走访李鸿章的旧部、助手、秘书等。 历史是厚实的,正如《中国通史》一样。厚厚的上中下三册,翻起来不轻松,读起来更加意味深长。《中国通史》,不但有历史内容,还有思想深度,更有莎士比亚式的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称其“以史学名著而兼通经、子、集三部”。严耕望赞吕思勉“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这也是《中国通史》的主要特色。顾颉刚评价《中国通史》“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新的纪元”。《中国通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史料之翔实,观点之新颖,语言之生动,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之公正,为同类书所不及。 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东方五千年,为人类创造了灿烂不熄的伟大文明的历史,那是人类最珍贵的遗产之一。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所著《中国通史》,从“民族的形成”起笔,沿着历史的道路,回顾梳理了王朝更替、历史兴衰的来龙去脉,分门别类地叙述中国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内容包括封建婚姻的变迁、同族与异族的同化和异化、文化思潮的形成,以及近代政治社会对现代经济、社会、教育的影响,等等。不应忘记历史,“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通史》“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恣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著作更能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休谟认为,“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吴晗说:“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我们从历史中走来,它是我们存在的依据和理由,它是我们成长的沃土和甘露。说的更通俗点,《中国通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一套值得细读、深读的传世经典,所有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和考古感兴趣的人都将感激于这套书,它在相对少的篇幅里准确而富有见解的解释了中国从最早时代一直到今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