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通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通史读后感10篇

2018-02-20 2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通史读后感10篇

  《中国通史》是一本由吕思勉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通史》读后感(一):吕思勉《中国通史》现行版本问题

  吕思勉《中国通史》版本问题

  因前期所购买版本【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3+2+1+6+521】(以下简称凤凰版)印刷质量颇差,插图草率,加之半白半文,读之倍感艰难,五十余页遍弃疗。近日购得吕思勉著《中国通史》,【中华书局,2015年1月,2(写在前面)+6(目录)+5(例言)+568+12(彩图)】(以下简称中华版)期望作为收藏,更细度一遍。购书到手,在两月读完严耕望《治史三书》、王汎森《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政治中的个人生命》、陈徒手《故国人民有所思》(选读部分)及数篇论文后,才拿出准备阅读,岂料仅阅其中“现代史”部分数十页,便有奇怪之感,似乎该所谓“中国通史”,与之前粗读的凤凰出版社版本绝非一书,在《治史答问》中了解了相关校勘的问题,颇为好奇,于是分别取凤凰版、中华版、中国文史(下称文史版)、及中国画报出版社(简称画报版),进行比对,寻求解决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的正确版本问题。野鸡终究是野鸡、过一万年也成不了凤凰。现将说明比对结果

  一、将现有四本实体书比对结果

  将四书的出版说明初步进行比对,我们可以发现,从自称来看,四版《中国通史》可以分为两种情况:①自称《中国通史》为《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成书时间为“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凤凰版[1]、文史版[2]、画报版为此例。②自称为《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中华书局本为此例[3]。

  从目录方面入手,也经过轻松的比对,中华书局版目录为以中国历史阶段为划分依据:“第一编:绪论;第二编:上古史;第三编:中古史;第四编:近代史;第五编:现代史;第六编:结论”。条理清晰、目次分明。其余三版图书目录则为:“上编:中国文化史;下编:中国政治史”,再附以小标题、序言等。其中上编皆为我国历史上的各项制度、下编皆为具体的历史事件类似本末体)。

  从内容方面的初步比较,可知中华书局本与其余三本之迥异。似乎本非同一本书,但仍有大意相似但表述不同之处,如中华书局本“第一章:历史的定义价值”中开各段落大意,开篇就历史的作用设问,书局本为:“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其余三版皆为:“历史,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究竟有什么用处呢?”其后,数据本绪论的大体结构是,首先吕思勉先生从具体情况的进化,得出历史并不能作为“前车之鉴”、对现实有什么借鉴作用的结论;其次批判了所谓历史“据事直书”,使人所知“歆惧”的所谓“讲褒贬、寓劝惩”的作用。第三点,强调了历史岁为记事工具,但要明确研究历史要关注“使社会成为现在的社会的事情”,强调历史研究中社会的重要性及变动性。最终得出结论:“历史者,所以说明社会进化的过程者也。”其后阐述了中华民族成问题、中国历史分期问题。

  而观其他三版之绪论,其关于历史的定义与意义的说明,则明显比中华书局本阐述的更要深刻,在提出强调社会性之外,又引出了“文化”的概念,指出文化的改动,正是社会发展进化而形成通史的动因。

  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通史”写作方式的不同,中华书局本为时间顺序的断代史合集,将制度、文化等分入各个时代进行介绍。而其余三版,上编与《三通》风格类似、下编则似本末体。

  二、吕著《中国通史》的版本源流

  在晚晴学制改革需要、西方史观及编篡方法民间文化事业(尤其是出版机构)等的影响下,中国通史的编写,发轫于晚晴。二十世纪初,自梁启超提出“新史学”概念后,通史的编写便起步了。如夏曾佑之通史《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06年)及以其为蓝本升格的大学教材《中国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33年;50年代三联重印)。结局为凄惨的“仅叙述至隋代,直至著者去世”[4]。但此书首次将中国历史断为上古、中古、近古三大段,从根本改变传统王朝史的撰述,仍算作通史编篡的首创之功。

  中国通史的编写,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为第一个高潮。吕思勉先生的第一部通史性作品,就写于这个时期,便是《白话本国史》(四册,商务印书馆,1933年;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5])。此书写作于1920年12月,1923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全名为《自修适用本白话本国史》,起自上古,讫于1922年华盛顿会议。自述:“此书系将予在中学时之讲义及所参考之资料,加于增补而成。”1990年山海书店民国丛书、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吕思勉文集”,将《白话本国史》两次再版,其名称一直为《白话本国史》。观其目录内容,则分为五编,以时间为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上古史;中古史(上、中、下);近古史(上、下);近世史(上、下)、现代史。

  《中国通史》则为吕思勉先生的又一通史力作,由上海开明书店于1940到1944年相继出版(《八十年来史学书目》称为1946年)。其内容分为“典章制度”(上册18章)、“理乱兴亡”(下册36章),总计54章。其末尾引梁启超所译拜伦诗为结尾[6]。此书在1949年前一直由开明书店再版,至1946年,已出三版。此书的核心在制度变迁

  两部通史以外,吕思勉先生曾应商务印书馆之约,编著有《更新初中本国史》(1924年)、《新学制高中本国史教科书》(1924年,黄永年先生似读过),《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1934年),作为初高中教科书及历史普及读物出版。

  三、结论

  看似我的疑问得到了解决,即除中华书局本外其他的版本所自称的:《中国通史》,“原名《自修适用本白话本国史》”这句说明乃大谬。三家出版社的编辑似并不清楚吕思勉《中国通史》的相关情况,混淆了《中国通史》与《白话本国史》之间的关系,而三家所出版《中国通史》的内容,却属《吕著中国通史》无误。而中华书局版的所谓《中国通史》,乃再版之《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而此书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几年前的整理中被定名为《本国史》,看豆瓣上的评价,中华书局的这次更名,实在是有狐假虎威之嫌!

  吕思勉的通史写作,豆瓣上有两部半的说法,实则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对于今后想通过吕版通史初步了解中国史格局同学,可以参看下面这个个人意见

  其一:我是土豪

  推荐:《吕思勉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7月 六种十一册,通史选择的是《白话本国史》

  其二:我要看吕版《中国通史》

  推荐:如果不想长久保存,可以购买前文所述三家版,十分经济划算。若想长久收藏,建议购买《吕著中国通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1月 45.7元(当当网)

  其三:我要看《白话本国史》

  推荐:单买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45.7元(京东)

  其四:我要看最易懂的版本

  推荐:中华书局的伪《中国通史》(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可以一看。

  [1]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出版说明,第1-2页,凤凰出版社,2011年

  [2]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出版说明,无页码,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

  [3] 参见吕思勉:《中国通史》,写在前面,第1页,中华书局,2015年

  [4] 王家范:《中国通史编篡百年回顾》,第5页,《史林》,2003年第6期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1900—1980 八十年来史学书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6] 原书末尾内容为拜伦《哀希腊》:“马拉顿山前啊,山容缥缈./马拉顿山后啊,水波环绕./如此好河山也应有自由回照./难道我为奴隶今生便了?/不信我为奴隶今生便了!”等内容

  《中国通史》读后感(二):不算书评的感想

  严耕望当年将吕思勉,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为中国史学四大家,对于钱穆和陈寅恪,国人早已耳熟能详,对于吕思勉,大概是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只能成为少数人的谈资吧。这或许有些曲高和寡孤寂之感,不少人觉得庆幸,只是吕思勉先生的“曲”是极其通俗又是极其缜密的,实在不应该被人们忘记。

  “学历史不是为了可以做前车之鉴。我们从历史得到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从文化与政治阐释了中国历史的概况,而其中文化卷又是构思精巧,别具一格地从十八个具体的文化层面对中国历史进行概述,充分的展示其治史之能。

  历史所述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历史所研究的也正是这些主体,然而历史终究是发生过且已经不会再次出现的了,事物间的性质千差万别的,世界上哪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为不同之事为同罢了。用古人之法行今人之事难免会贻笑大方原因就在于事物表象相似却实质已千差万别,我们所说以史为鉴,遵循的是内在的原因与关联,而绝非其表象所给与的启示,试看近代西人东来我们之所应对不也是效仿古例,而结果又是如何大概都不用再赘述了。

  研究历史,定其质析其因,事物产生发展都是有其特定的条件存在的,人类婚姻的产生,全然不像是现在我们所谈论的关于爱情,古人条件下生存尚不足行,又何以有时间谈情说爱,婚姻的本质是为了延续子嗣,唯有人口的壮大,内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外可以抵御它族,个人和集体才能生存。而仔细看看现代的小说家,错乱时光以今嫁古,跑到原始社会叙说什么男欢女爱真是全然不顾历史,搬起石头自己的脚。

  对于历史,不是简单的知道就可以,世间之事包罗万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国人多知前半句,却不知整句话给人的却是当头一棒。所谓的博学之士绝不止在于知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若不能从现象中观察总结,那么所知的却也是无用的知识,当真是不幸

  人们说数典忘祖,忘的当真不是祖这个具体的人,指的是祖所代表的对于后代贡献,而我们同样对于历史也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忘掉历史的背后所昭示的规律

  国人研究历史,或是由于自身素质原因以至于对于史料典籍的研究不够乃至不能称之为研究,或是偏重于政治,煌煌五千年中国史被写成一部政治史,真是觉得遗憾。吕思勉先生对于历史,追本溯源,“任何一事一物,要询问它的起源,我们现在,不知所对的很。其所能对答的,又十有八九靠不住。然则我们安能本于既往,以说明现在呢?”

  《中国通史》读后感(三):史海无涯

  民国史学四大家:钱穆、陈寅恪、陈垣、吕思勉,其中以前两位最为有名,吕先生最不为人知。没能通读四位的作品,不好评论,但仅就这本《中国通史》而言,对吕先生的大家风范,已能感受深刻。

  一方面是治学态度严谨。书中征引繁复,所采的皆为正史,没有野史的八卦,也没有脑洞大开的推测,观点谨慎逻辑清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是史学知识的精深。以某主题讲史,需要将特定的元素从浩瀚无边的史料里精选出来,再以逻辑串联在一起,对阅读量、记忆力理解深度要求都极高。此串讲大不同于史料的堆砌和拼凑,腹中如无万卷书的积累,绝无可能驾驭。吕先生自云其通读二十四史两遍以上,甚为拜服。我对自己的文言功底向无信心,至今仍没有开始读二十四史的勇气

  诚然,这本书的可读性并不高,虽是白话,但终究半文半白。尤其是前半部分专题史,征引频繁,几如文言,内容也更适合对专题感兴趣的深度历史爱好者,我只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草草粗读了事。后半部的政治通史部分,更易读些,但相当简略,作为有一定历史知识的读者用于温习或补遗尚可,并不适合希望开始了解中国史的一般读者。

  对于史学类书,通史可算是最难的,市面上大多是断代史。有名的通史,除本书外,还有钱老先生的《国史大纲》,可惜只有繁体竖排本,会令大多数读者望而却步。《剑桥中国史》评价较高,但有16本之多。《中国大历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属于选取经济、政治等角度串讲的专题史而非通史。

  就断代史而言,从《明朝那些事儿》开始,这类可读性强的写法开始流行,仅我买的,就包括《如果这是宋史》、《唐史并不如烟》、《嗜血的皇冠》、《流血的仕途》等,笔法上颇有模仿当年明月之嫌。《明朝》作为此类书的翘楚,在人物、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上着墨颇多,对正史也是尊重。但不足处在于对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分析较浅,因此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解释过于表象,这点只要对比《万历十五年》就能分辨出来。当然,这样的瑕疵并不影响我对《明朝》的喜爱。这也是读史最有趣的地方,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不同角度的揣摩,对于冰冷的历史,总能感受到一些新意和暖意。

  就如吕先生的这本书,有些观点读起来就很有味道:

  * 没有和一般的史学家那样刻板地以《史记》为纲:“幽王灭亡的事情,《史记》所载的,恢诡有类平话,决不是真相。”

  * 对夏商周的评价:“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 对法家的评价:“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法家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然其指导亦未能全然得法。”

  * 对秦始皇的评价:“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顺带对比了一下汉高祖:“以一个政府之力统治全国,秦始皇是有此魄力的,或亦可以说是有此公心,替天下废除封建,汉高祖却无有了。”

  * 对沙丘密谋的观点出乎我的意料:“秦始皇的不立扶苏,是预定了的。《史记》说秦始皇的少子胡亥,宠幸宦官赵高,始皇死后,赵高替胡亥运动李斯,假造诏书,杀掉扶苏、蒙恬而立胡亥,这话是不足信的。”

  * 对汉武帝评价较低:“汉武帝的用兵,是很不得法的,他不用功臣宿将,而专用椒房之亲。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

  * 对王莽和新朝的评论:”自王莽举行这样的大改革而失败后,政治家的眼光,亦为之一变。根本之计,再也没有人敢提及。社会渐被视为不可以人力控制之物,只能听其迁流所至。‘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遂被视为一个大转变。”

  * 对魏晋南北朝的概述:“两晋、南北朝之世,是向来被看做黑暗时代的,其实亦不尽然。这一时代,只政治上稍形黑暗,社会的文化,还是依然如故。而且正因时局的动荡,而文化乃得为更大的发展。”

  * 对武则天的评价也低:“武后虽有才能,可是宅心不正。她是一种只计维持自己的权势地位而不顾大局的政治家。”

  * 对宋及后世衰落原因的浅评:“宋学家好作诛心之论,而忽略形迹;又因党争而混淆是非,则适与之相反。宋学是不适宜于竞争的,而从第11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却受其指导,那无怪其要迭招外侮了。”

  * 对明的点评:“明代政治的败坏,实始于成祖时。其(一)为用刑的残酷,其(二)为宦官的专权,而两事亦互相依倚。”

  * 对清的点评:“只要(一)在我的政治相当清明,(二)在外又无强敌,即足以因利乘便,威行万里。历代的武功,多是此种性质,而清朝亦又逢着这种幸运了。”

  * 对体制的洞见:“人民的意见,不能统一。处置之法,最好的,是使其利害相一致;次之则当求各方面的协调,使其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仅在下部中随手摘记,如蜻蜓点水,其中妙处,不可尽述。以后待史学有一定积累后,自当重新精读上部,相信一定会感受到新的妙处。史海无涯,泛一叶扁舟于上,心旷神怡。

  《中国通史》读后感(四):不一样的通史

  前些日子里读了《吕著中国通史》,纸张泛黄,字体印刷地也有些粗糙,可见是一本有些历史的书了。这本书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由于当时出版条件的艰难,上册于1940 年由开明书店出版,下册拖延到1944 年才由开明书店出版。

  另外,这本通史没有采用一般通史的体例。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我详细阅读了其中的财产、 赋税、实业 、货币等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生活的内容。

  本书内的一些观点很让我感兴趣。比如说在谈论到平均地权的可行性这个问题时,会很奇怪地发现中国历朝历代主张改革的人都提出了要改革地权,并且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但到了最后都无法实行。究其原因,是因为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王朝占据了主要地位,影响了一代一代的改革者,而在平均地权这个问题上,儒家自来都没有法家看得透彻,提出的政策处处透露着儒家的中庸思想,这样的改革怎么能成功?

  作者所处的年代正是民国混乱的时期,因此本书中也有很多作者关于民国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三民主义”及政治社会状况的独到见解,这与后世大都众口一词的说法有很大不同。

  这是一本不一样的通史,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写作的年代不同一般,而且因为作者通史的题材不同一般,更因为书中的很多观点不同一般。

  《中国通史》读后感(五):《中国通史》的两个亮点

  说来有点惭愧,书读了大半年都还没读完,但是私以为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最有特色的地方正在于此,他不要求你通读全本,也不强求你记下历史事件的种种细节,只需要如同作者所说,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当时的背景,以分析的精神去看待某一个事件。最后,于心中留下分析时的思路即可。因此,闲来无事,每个章节都可以自由翻看,尤其是对已有一定史学基础的人而言,从这点看,我认为此书是史书中难得一见的好书!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一个作者独立完成的中国专业书籍著作,这在国内是少有的!一个人完成写书的好处就是有助于贯彻作者的整体思想!

  《中国通史》读后感(六):中国通史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这句话,我一直也忘不掉。

  作为文科生,史书读过不少,看过铁马金戈,听过小桥流水,一切全在这历史红尘中,交替更迭。我一直认为,历史是一种积累与沉淀,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故事,更是一种根骨与境界。

  阅读让我们视野开阔,那么阅读史书,则让我们心胸开阔。从史书中,我们看见的是因与果,知道因为什么而导致了一个朝代的没落;我们看见的是延续的事件,了解好的政策该如何实施;我们看见的是各式人物不同的命运,感悟铮铮铁骨与不屈意志。正如开篇所说的,历史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学会趋利避害。

  《中国通史》读后感(七):#待续

  #试着一点一点把喜欢的摘抄出来,把收获写出来#

  “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和立场,去回顾和审视历史?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两点:一、先有宏观视野,后有微观视角,随时穿越时空,不断调整焦距;二、保持平常心,不预设立场,审视距离放在目标时段的一百年之后至五百年之后。”——章立凡

  非常喜欢第二点,平常心态,不要盲目地就选择立场。眼光放长远一点,才能看得清全局。

  第一点暂时有些复杂,待入书思考。

  《绪论》

  “世界上哪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勿以不同之事为同罢了。”

  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夏殷西周,春秋战国,秦国一统。

  古史已远,不带情感,不妄推测,公正描述。

  对古史没有太多深究的欲望,能感受到的仅有吕先生对史料的大量追查。

  读书读稿读文时,须知“附会之辞,不足为据。”

  宗法社会中,所信任的,不是同姓,便是外戚。

  高帝、吕后忙于应付异姓功臣,文帝、景帝时,又存在着一个同姓诸王的问题;

  而文景平庸无能,凡事循常习故。

  天下战争暂息、郡县长官无权、中央政府无为。私有财产制度下,人人休养生息,海内渐渐富庶。

  到了汉武帝之时,谋海内之长治久安,海外之疆土宏图。

  一、海内为民谋生计与教化,“衣食足而知荣辱”。

  然推崇儒家学术于表面,改正朔,易服色。董仲舒辅以巩固儒家之学地位。法家用桑弘羊,节制资本。筹款后,除开疆拓土,防御外患外,用于封禅、巡幸、信用方士、大营宫室,浪费大量资本。以至民愁盗起,几至大乱。

  二、海外之疆土宏图

  边境问题:匈奴(汉初占据蒙古东部的东胡、甘肃西北境的月氏,汉文帝时占据新疆之地)、东北境(燕人开辟辽东到大同江)、西南夷

  我比较喜欢汉和明史。

  不喜欢远古史因为太多细节无从考究。不喜欢近史因为细节太多看不到真相。

  文化史

  第三十九章 政体

  人类最开始团结的方法,只靠血缘。最重要的组织,就是氏族。

  世运渐进,血缘相异的人接触渐多。氏族进而为部落。

  社会发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国家。

  《中国通史》读后感(八):读史知道过去,分析现在,推测未来

  以下是转载

  我的所得:在无知的荒野上实践,一种方法不可行,遂全盘否定而,从另一个角度找出路。千年的文明发展也不过由此而来。

  否定前者,立后者。后者也不能尽然有效。取中间兼顾。这是摸石头过河的方法。

  秦汉时期,企图建立大框架,大制度,将每个人安进去,各行其职。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

  然,此路不通,这个阶段像极了合作社阶段的计划经济,什么都计划好,大家都安稳。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谋求与个人的崛起。个人的改善,所修炼的是内心(佛学、玄学),心里觉得好了,世界就好了。但是这种改善只在少数,大多数人的情况, 也就是社会环境,并没有改善。

  我曾经参与团队的管理,虽20余人,也分成了4个小部门 。有以下感受,经验。

  此文写于2015年9月19日夜。

  个人的战斗力是不及团队的战斗力的。所以团队作战是主旋律。(因为在文艺体育领域是有个人英雄的,但其后人不缺团队的支持。)

  团队必有分工。

  一开始,假设大家能力都差不多,去做同一个事情,很快便有优劣之分。此时对团队做一个分工,主内的,主外的。此时,考量的全是岗位和职责有关的事情。一份工作,对应什么岗位,对应填进去一个人。框架打好后。只管填人进去。

  这就是第一种,只管搭建框架,制度。(因为这个时期本也就没什么制度,框架)比如,商鞅变法,秦国统一各种尺度标准,汉朝立法,郡县制等。

  随着制度的运行,出现了以下问题

  1、人的能力的培养

  2、团队的扩大对应业务的扩大,也就是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

  最开始创业的几个人,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了制度,并希望这个制度能长治久安。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团队一旦发展,首先是业务的发展,事情变多,人就要变多。

  人的能力,新进成员肯定是没经验,不足的。(参见人类,就是孩子的出生,需要教育。)需要培训,实战,积累经验。

  但第一个不可控的就是人,这样一个人,在这样一个时刻,进入这个体系,参与培训,培训的结果是不可控的。谁培训他,培训他是,团队的环境在进化,他自己的状态,等,都是不可控的。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皇帝是能培训的么,小道一个做面点是师傅,你能保证口味一样,能保证食客的喜好还一样么,开国皇帝要解决的问题,和盛世时期,衰落时期也不一样。(不要拿流水线的培训举例,流水线本就是将人的因素降到最低,只把他当重复工序的机械而已。我们讨论的是文化社会,这种人与人的关系)

  人的不可控:人本身,人所在的环境。

  事的不可控:团队要进步,之前面对的是100个客户,发展后,面对的是1000个客户。之前帝国只在河南一个村,现在是全国。

  转折:因为以上原因,会归咎于制度是不可能完美的。那么只有从人下手。期望每个员工都是主动地积极的。这时,开始建立企业文化。

  先打住。

  运营一个企业,在人少的时候,随时可调整。人一旦多,反馈周期也长,调整难度也大。跟何况一个国家。

  但无非,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上改善,前任的,要么被自己杀死,要么被后进杀死,要么被外来的杀死。人在进步,环境也在进步,没有可预测的,只不过是人和环境的互动,没有谁是因,谁是果,互相影响。

  人是不喜欢变化的,如果不是外在环境到了一个程度,不得不做出变化。大多事情,是被推着走的(这是大众社会的角度)。大多数的先锋,激进是没有好下场的,虽然后来验证他们是对的,写入了教科书。

  环境不是困难到无法躲避,大都是要无视他的。

  所以,后人所知的改革者,当年都是孤独的(这是个温和的词汇)或者说不容于世的(很有可能)。哪怕是现在的创新企业家。

  所以什么人愿意去创新,尝试呢?看看历朝历代的更迭,要么是逼到绝路(环境),要么是外部环境不等你改变(外族入侵)无非这两种。都是原来的不愿改,别人忍不了,别人等不了,就死了。

  谁在做呢?底层的农民和穷困的部落。为什么,因为没有成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都是一穷二白的人,没有任何负担的人,才能做最彻底的变革。因为他们对立的最彻底。

  对立是什么意思,只要从旧的还有享受,就是不愿改的。最高的是皇帝,老板,下面的贵族,中层。都能获益,就没有动力。已经不错了,何必动弹。

  下面一点好处没有的,是最有动力的,本来不会失去什么,而且还能得到什么。他们这么想。

  摘自《吕著中国通史》(又名《中国文化史》)第四十二章

  在唐、宋之间,中国的文化,也确是有一个转变的。这个转变是怎样呢?

  中国的文化,截至近世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以前,可以分做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先秦、两汉时代的诸子之学。第二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玄学和佛学。第三期为宋、元、明时代的理学。这三期,恰是一个正、反、合。

  怎样说这三期的文化,是一个辩证法的进化呢?原来先秦时代的学术,是注重于矫正社会的病态的,所谓“拨乱世,反之正”,实不仅儒家,而为各家通有的思想。参看第五、第十七两章自明。王莽变法失败以后,大家认为此路不通,而此等议论,渐趋消沉。

  魏、晋以后,文化乃渐转向,不向社会而向个人方面求解决。他们所讨论的,不是社会的组织如何,使人生于其间,能够获得乐利,可以做个好人,而是人性究竟如何?是好的?是坏的?用何法,把坏人改做好人,使许多好人聚集,而好的社会得以实现?这种动机,确和佛教相契。在这一千年中,传统的儒家,仅仅从事于笺疏,较有思想的人,都走入玄学和佛学一路,就是其明证。

  但其结果却是怎样呢?显然的,从个人方面著想,所能改良的,只有极小一部分,合全体而观之,依然无济于事。而其改善个人之法,推求到深刻之处,就不能不偏重于内心。工夫用在内心上的多,用在外务上的,自然少了。他们既把社会看做各个分子所构成;社会的好坏,原因在于个人的好坏,而个人的好坏,则原于其内心的好坏;如此,社会上一切问题,自然都不是根本。而他们的所谓好,则实和此世界上的生活不相容,所以他们最彻底的思想,是要消灭这一个世界。明知此路不通,则又一转变而认为现在的世界就是佛国;只要心上觉悟,一切行为虽和俗人一样,也就是圣人。这么一来,社会已经是好的了,根本用不著改良。

  这两种见解,都是和常识不相容的,都是和生活不相合的。凡是和生活不相合的,凭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总只是他们所谓“戏论”,总要给大多数在常识中生活的人所反对的,而事情一到和大多数人的生活相矛盾,就是他的致命伤。

  物极必反,到唐朝佛学极盛时,此项矛盾,业经开始发展了,于是有韩愈的辟佛。他的议论很粗浅,不过在常识范围中批评佛说而已,到宋儒,才在哲学上取得一个立足点。这话在第十七章中,亦经说过。

  宋学从第十一世纪的中叶起,到第十七世纪的中叶止,支配中国的思想界,约600年。他们仍把社会看做是各分子所构成的;仍以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要改良个人,还是注重在内心上;这些和佛学并无以异。

  所不同的,则佛家认世界的现状,根本是坏的,若其所谓好的世界而获实现,则现社会的组织,必彻底被破坏,宋学则认现社会的组织,根本是合理的,只因为人不能在此组织中,各处于其所当处的地位,各尽其所应尽的责任,以致不好。而其所认为合理的组织,则是一套封建社会和农业社会中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

  在商业兴起,广大的分工合作日日在扩充,每一个地方自给自足的规模,业已破坏净尽,含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大家族,亦不复存在之时,早已不复适宜了。宋儒还要根据这一个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制成一种方案,而强人以实行,岂非削足适屦?岂非等人性于杞柳,而欲以为杯棬?

  所以宋儒治心的方法,是有很大的价值的,而其治世的方法,则根本不可用。

  不过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只能在先秦诸子和玄学、佛学两种思想中抉择去取,融化改造,是只能有这个结果的,而文化进化的趋向,亦就不得不受其指导。在君主专制政体下,政治上的纲纪所恃以维持的,就是所谓君臣之义这种纲纪,是要秩序安定,人心也随著安定,才能够维持的。到兵荒马乱,人人习惯于裂冠毁裳之日,就不免要动摇了。

  南北朝之世因其君不足以为君,而有“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的贵族,第三十三章中,业经说过。到晚唐、五代之世,此种风气,又盛行了。于是既有历事五朝,而自称长乐老以鸣其得意的冯道,又有许多想借重异族,以自便私图的杜重威。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如何可以一朝居?

  所以宋儒要竭力提倡气节。经宋儒提倡之后,士大夫的气节,确实是远胜于前代。但宋儒

  (一)因其修养的工夫,偏于内心,而处事多疏。

  (二)其持躬过于严整,而即欲以是律人,因此,其取人过于严格,而有才能之士,皆为其所排斥。

  (三)又其持论过高,往往不切于实际。

  (四)意气过甚,则易陷于党争。党争最易使人动于感情,失却理性,就使宅心公正,也不免有流弊,何况党争既启,那有个个人都宅心公正之理?自然有一班好名好利、多方掩饰的伪君子,不恤决裂的真小人混进去。到争端扩大而无可收拾,是非淆乱而无从辨别时,就真有宅心公正、顾全大局的人,也苦于无从措手了。

  所以宋儒根本是不适宜于做政治事业的。若说在社会上做些自治事业,宋儒似乎很为相宜。

  宋儒有一个优点,他们是知道社会上要百废俱举,尽其相生相养之道,才能够养生送死无憾,使人人各得其所的。他们否认“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的苟简心理,这一点,的确是他们的长处。但他们所以能如此,乃是读了经书而然。

  而经书所述的,乃是古代自给自足,有互助而无矛盾的社会所留诒,到封建势力逐渐发展时,此等组织,就逐渐破坏了。

  宋儒不知其所主张的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正和这一种规制相反,却要藉其所主张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之力,以达到这一个目的。其极端的,遂至要恢复井田封建。平易一些的,亦视智愚贤不肖为自然不可泯的,一切繁密的社会制度,还是要以士大夫去指导着实行,而其所谓组织,亦仍脱不了阶级的对立。所以其结果,还是打不倒土豪劣绅,而宋学家,特如其中关学一派,所草拟的极详密的计划,以极大的热心去推行,终于实现的寥若晨星,而且还是昙花一现。

  这时候,外有强敌的压迫,最主要的事务,就是富国强兵,而宋儒却不能以全力贯注于此。最需要的,是严肃的官僚政治,而宋学家好作诛心之论,而忽略形迹;又因党争而淆乱是非,则适与之相反。宋学是不适宜于竞争的,而从第11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却受其指导,那无怪其要迭招外侮了。

  《中国通史》读后感(九):中国的通史

  这本书的内容正如书名,将尧舜禹到中华民国以来中国的历史都简单的讲了一遍,比《剑桥中国史》好读多了,只不过想要了解更详细的时期历史,还是需要看更详细的历史书。作者的见解和当下流行的观点不同,摘录如下:

  1.秦始皇 尽 灭 六 国, 事 在 公元前 221 年, 自此 至 公元 189 年, 董卓 行 废 立, 东方 州郡, 起兵 讨 卓, 海内 扰乱 分裂, 共 400 年, 称为 中国 的 盛世。

  秦始皇不一直被称为暴君吗,在别的地方没见过把这400年称为盛世的。

  2.《史 记 · 李 斯 列 传 》 所 载 的 全 是 当 时 的 传 说 , 并 非 事 实 , 秦 汉 间 的 史 实 , 如 此 者 甚 多 。

  作者说秦始皇一开始就是想把皇位传给胡亥的,理由是秦始皇把大儿子扶苏谪罚到上郡,惯例上来讲太子是不出京城的。

  3.汉朝刘氏统一国家后,封建政体已经趋于没落了。这是不是说以后就不能叫封建国家了?

  4.文 、 景 两 帝 亦 只 是 个 寻 常 人 , 凡 事 都 只 会 蹈 常 习 故 之 故 。

  文景之治不是被后人称颂吗?

  5.这么说汉武帝的:他 所 以 崇 儒 , 大 约 因 为 他 的 性 质 是 夸 大 的 , 要 做 些 表 面 上 的 事 情 , 如 改 正 朔 , 易 服 色 等 , 而 此 等 事 情 , 只 有 儒 家 最 为 擅 长 之 故 。

  哈哈哈。

  6.汉 武 帝 的 用 兵 , 是 很 不 得 法 的 , 他 不 用 功 臣 宿 将 , 而 专 用 卫 青 、 霍 去 病 等 椒 房 之 亲 。 纪 律 既 不 严 明 , 对 于 军 需 , 又 不 爱 惜 , 以 致 士 卒 死 伤 很 多 , 物 质 亦 极 浪 费 。只 因 中 国 和 匈 奴 , 国 力 相 去 悬 绝 , 所 以 终 能 得 到 胜 利 。 然 此 乃 国 力 的 胜 利 , 并 非 战 略 的 胜 利 。

  也不待见卫青,霍去病,呵呵。

  7.自 然 终 必 有 起 而 行 之 之 人 , 而 这 个 人 就 是 王 莽 。 所 以 王 莽 是 根 本 无 所 谓 篡 窃 的 。 他 只 是 代 表 时 代 潮 流 , 出 来 实 行 改 革 的 人 。

  王莽也脱罪了。

  8.在 下 流 社 会 , 则 各 种 迷 信 , 逐 渐 结 合 , 而 形 成 后 世 的 道 教 。

  这是贬低道教吗?

  9.将晋朝司马氏的成功:司 马 氏 的 成 功 是 狡 黠 而 不 知 义 理 的 军 阀 得 势 。

  10.陶 潜 的 《 桃 花 源 诗 》 , 大 家 当 他 是 预 言 , 其 实 这 怕 是 实 事 。

  作者觉得依据当时的形式,桃花源是存在的。

  11.武后:武 后 虽 有 才 能 , 可 是 宅 心 不 正 。 她 是 一 种 只 计 维 持 自 己 的 权 势 地 位 而 不 顾 大 局 的 政 治 家 。

  12:明太祖:他 虽 然 起 于 草 泽 , 亦 颇 能 了 解 政 治 , 所 定 的 学 校 、 科 举 、 赋 役 之 法 , 皆 为 清 代 所 沿 袭 , 行 之 凡 6 0 0 年 。只 可 惜 他 私 心 太 重 。

  对明太祖朱元璋的评价到还不那么坏。

  13.康 、 雍 、 乾 三 朝 , 大 兴文 字 之 狱 , 以 摧 挫 士 气 。 乾 隆 时 开 四 库 馆 , 编 辑 四 库 全 书 , 却 借 此 大 烧 其 书 。 从 公 元 1 7 6 3 到 1 7 8 2 年 二 十 年 之 中 , 共 烧 书 2 4 次 , 被 烧 掉 的 书 有 5 3 8 种 , 1 3 8 6 2 部 之 多 。 不 但 关 涉 清 朝 的 , 即 和 辽 、 金 、 元 等 有 关 涉 的 , 亦 莫 不 加 以 毁 灭 。 其 不 能 毁 灭 的 , 则 加 以 改 窜 。 他 岂 不 知 一 手 不 能 掩 尽 天 下 目 ? 他 所 造 作 的 东 西 , 并 不 能 使 人 相 信 ? 此 等 行 为 , 更 不 能 使 人 心 服 ? 不 过 肆 其 狠 毒 之 气 , 一 意 孤 行 罢 了 。 他 又 开 博 学 鸿 词 科 , 设 明 史 馆 , 以 冀 网 罗 明 季 的 遗 民 。 然 被 其 招 致 的 , 全 是 二 等 以 下 的 人 物 , 真 正 有 志 节 的 , 并 没 有 入 他 彀 中 的 啊 !所 以 康 、 雍 之 世 , 政 治 还 算 清 明 , 财 政 亦 颇 有 余 蓄 。沦 陷 了 2 6 8 年 的 中 华 , 至 此 光 复 ;

  特别不待见清朝。

  除了这些以外,还能有很多常识知识,非常值得一看。

  《中国通史》读后感(十):《中国通史》的随想与摘抄

  1.人类的婚姻从全无禁例开始,其后逐渐加繁禁例,即缩小通婚范围,而成为今日形态的。以一夫一妻的家庭,为原始的男女关系,实属错误。

  2.家庭的起源,是由于女子的奴役;而其需要,则是立在两性分工的经济原因上的。与满足性欲,实无多大关系。

  3.服务婚到买卖婚的变化,女子地位也随着降低。早期农业是女子之事,此时经济主权掌握于女子手中,结婚时,男子不能徒手,然贫困,于是只能以劳力为聘,然而男子从事于此者良处多,于是经济主权转入到男性手中。

  4.买卖婚后,女子成为家族的奴隶,奴隶需要忠诚,所以贞操渐渐被看重。

  5.族之组织,是根据于血缘的,然同姓与同族并非同一概念。

  6.宗法之立,因同出一祖的人太多了,一个承袭始祖地位的人,管理有所不及,乃不得不随其支派,立此节级的组织,以便管理。

  7.民主由来实远,早在周时,便有大询于众庶之法。可询国迁、国危、立君,君、卿、庶人、龟、莁,各占一权,以其多少数定吉凶,可谓是最简单直观的民主了。早期的制度偏于民主,而到后来的制度增加了利益的考虑,民主便也逐渐衰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中国通史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