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通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通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1 20: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通史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通史》是一本由钱穆讲授 ; 叶龙记录整理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通史》读后感(一):不容错过的佳作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本名著。

  有人说,我读过的《中国通史》有十余册,可这本《中国通史》竟然只有二百余页,内容写得行嘛?对于这样的问题,其实都不屑回答。叫中国通史的书多了,但是这本《中国通史》绝对与众不同的。原因简单,就是因为本书的作者

  钱穆,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对于这样的人物,他的作品是什么样的?他的作品有什么样的价值,这还用说吗?尽管本书并不是钱穆直接写出,而是由他的学生叶龙记录整理,但是书中讲述的内容还是大师所说。叶龙记录整理的书也完全得到了钱穆大师的真缔。

  正所谓,文如其人。有些书的内容写得非常好,但是看起来却总觉得不舒服,细想一下,其实是因为读者与作者聊不来。有些书的内容很一般,但是读起来却有如同老友聊天,相见恨晚,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我读过了不少的书,但是却非常害怕读名著,读经典,读大师。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文学素养较差,读这类的书时,总是读不太懂。于是再当遇到这样的书时,我总会心生恐惧担心异常。这本《中国通史》就是这样,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既兴奋,又忐忑。既不想错过大师的作品,又害怕读不懂破坏自己自信心。不过还好,在我勇敢地翻开这本书后,发现自己竟然合不住了。这样的经历,对于我来讲也是头一次。以前的经典、名著我总是皱着眉头,强打着精神,一点一点地啃下来的,但是这本历史著作却是相当地好读。也许是我的文化素养略有提高?但我相信,更多的原因是自己与这位钱穆大师合得来。尽管我对钱穆大师所讲的内容并不完全信同,但却很喜欢他这种娓娓道来风格

  短短的二百余页,十四万字的内容,竟然可以讲述中国的通史。这一点在读这本书之前是无法想象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如果细细道来,用的书恐怕都可以填满一间屋子。很显然,这本《中国通史》肯定是选取了这五千年历史中最精华部分。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目录。大师是以时间顺序来讲述的。对于历史,我最喜欢的就是时间顺序,因为我从小学就会背各个朝代的起始时间,反倒是对于那些传统的记传体史书有些腻烦。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通史》是本编年体史书,大师只不过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我国悠久的历史中选取了一些最精彩的,最具代表性的片断罢了。

  对于大师所著的这本《中国通史》,除了欣赏之外无法再多说。短短的十余万字,已经体现出钱穆大师的特色。大师一直在进行着中西历史的对比,一直在劝鉴着我们,如何将我们的国家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终将重新站在世界前列的信念流淌在字里行间

  这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书。

  《中国通史》读后感(二):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中国通史》推介

  家长们为啥要让孩子名校,而且一定要上名校?因为在名校可以亲炙名师,如果可以穿越,我想穿越到春秋时代,跟随孔子,只要老师在,无论是田野,还是溪水边,感受如沐春风的智识上的抚慰。也曾想穿越到古希腊去见见苏格拉底,但是我不会希腊语,不过在雅典街上看苏格拉底拉着路人聊天,脑补一下:一个老头对着一个蠢萌的小年轻侃侃而谈样子,一定非常有趣啊。

  托现代科技的福,现在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许多名师的讲座视频,如果视频技术早发明几十年就好了,如此,尽管时空相隔,今人亦能领略传说中那些民国衣冠的风采。而香港的叶龙先生幸运多了,他是钱穆先生新亚书院的学生。而我们的幸运则是,叶龙先生将其当年听课的笔记整理出版,让吾等后学可以通过其讲课笔记,亲近大师。

  1、“过时”的大师亦是名师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一生重要的作品,寄托了钱先生的家国情怀,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然而,因为写作时代关系,《国史大纲》对于普通读者,有相当难度。而这本课堂版的《中国通史》,则平易近人多了,生僻字少,古文少,全是大白话,重点是,没那么厚。

  市面上流行的几种中国通史,马列主义的大部头自不说,钱穆的《国史大纲》与吕思勉《中国通史》对读者要求略高。50万字起步,行文半文半白,且用词严谨信息量太大,习惯了轻阅读的初学者并不适合。个人建议如何想培养对国史的兴趣,最好从课堂版的《中国通史》开始,然后是吕思勉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兴趣继续下去的,可以啃一下吕思勉的《读史札记》。

  钱穆先生在新亚讲中国史时,听讲的学生水平大约与今日的高中程度相当,要让这些孩子能够切身体会历史的温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钱先生的讲稿一共60篇,按照时间顺序,从传说时代,一口气讲到民国。讲义中重于对历代得失的分析,其中有一些与常见教材书内容相左的观点,比如:隋朝很富有,却很短命。这些“常识”外的意外应该才是真实的历史吧。因为活得越久,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按照应该如何如何来运转的。

  我们的另一个“常识”是,钱穆很“旧”。事实上,他是一个现代人,他是一个现代人,他是一个现代人。不能因为人家热爱历史,因为人家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就强行脑补钱穆是一个食古不化的nut。真相是钱穆先生对生活要求很高:今日人之生活已无情趣,人可以不讲艺术,但至少要有情味,能懂得吃穿的好坏。……我钱某讲历史是告诉大家何处有一盆香花,所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此之谓也。(069)

  2、love&hate,两种读史的态度

  以前,我从课本学习批评历史,要批评地继承。可是既然都批判了,还有必要继承吗?我一直很迷惑,这样分裂,这样暧昧,不是我耿直的白羊能玩得转的。要么抛弃,要么接受,这么半推半就的态度,真的不行啊。

  不论是厚古薄今,或是厚今薄古,是对生活或对人生都缺乏感性认知理论派(键盘侠),同样是人类,我们去憎恨或挑剔另一个时空的已经作古的人,是不是很奇怪?我们现在活得不好,固然他们有那么一丢丢责任,但问题难道不是主要在我们自己身上么?就因为我们批评他们比我们努力改变世界实在是省力太多了。而他们永远无法为自己申辩。我们可以自矜,可以得意,可以推卸责任,可以继续做骄傲的鸵鸟,可以一直做没用的一代不如一代的炎黄子孙

  世道运转的动力,究竟来自于爱,抑或是恨?或许二者兼而有之,又或者是因爱生恨,或黑着黑着黑出了感情?我想我们做学问,或者读书,还是存一点善良比较好,迷信地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怀着批评挑剔来对待历史,用后见之明来显示自己的智识优越感,其实蛮幼稚的。在钱先生讲课的时候,是耶稣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流的时代,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变化。而我们简单的爱恨,在几十年后,也会变得可笑。世道轮回,报应不爽。

  3、每天学一点中国通史

  学历史的目的不是要让我们变得自大,更不是要用死记硬背知识炫耀,而是让自己生活有情趣,如果条件不够,那也要过上有情味的生活。刷朋友圈的心灵鸡汤,读时尚杂志明星教你怎么过,或者看宫斗戏学历史,日子过得很快,每天学点中国通史,日子一样可以过得美滋滋。可乐汉堡薯片可以让我们获得愉悦,醇厚的中式正餐和花雕老酒,则不但提供饱腹感和幸福感,还能提升品味和智识。

  钱先生的通史,比其他大家的优势不仅仅是史事考订的扎实,温情的态度,平正中直的点评,他最厉害的是,能把历史的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做通史最难的就是融会贯通,在浩如烟海资料中,甄别真伪,剔除旁枝,这需要对史事熟悉,同时更需要高明的剪接能力,就像电影工作者把单个镜头连缀成戏。最难能可贵的是,钱先生在写作的时候,保持最大的克制,从不以炫耀自己读书为乐事,他的作品中,没有特别花俏的修饰,这是因为,历史本身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对钱穆先生及其学术的批评,从来不缺。他如今也成为任人凭吊的历史一景,与中国文化一起,成为一抹游魂。这是因为在这个轻浮的认知时代里,大众审美口味变坏了,平实温厚,端庄凝重,同样是一抹游魂,任人轻贱。这不是钱先生及其作品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时代生病了。

  我们每天学习一点中国通史,可以体会到他对后学的期待,对自己事业执着,对中国历史研究的专业贡献。钱穆先生就像他笔下兰花一样,希望爱美之人可以登堂入室,采撷之,赏玩之,努力让自己也变成一株兰花。

  未来,终有重新定义游魂重量地位的那一天。

  ,最后的最后,再次干脆利索地广而告之一次:课堂版钱穆的中国通史,真的是中国历史的入门最佳选择。首先,它不厚,4卷本的书,亲你能读完么?这点好重要的对不对?其次,它靠谱,钱先生这本书没写考证之过程,只有结论准备论文却苦于没有题目的亲,完全可以闭着眼睛划一段自取啊。再次,非常好读,比《国史大纲》好读10086倍。

  《中国通史》读后感(三):对国史应充满多些敬意与客观

  本欲细读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无意见有先生于新亚学院所讲中国通史的课堂记录也有集结出版,不失为《国史大纲》的简本,可做一导读。

  此前有学人提到中国是个文化早熟的国度,诸子百家过后,几千年来只是多了些经典的注解,但其文化精神却延续下来,文化主体的存续不断,无疑是中国历史多为大一统局面根本动因。而先生强调看一朝代是否进步,不是看其疆域、人口等等,更多看这朝代对于文化进步是促进还是阻遏。故中国历史的政权更迭只是改朝换代,而不是亡国,因为天下还在,文化道统还在。所以即便是异族统治,最后也大多被同化。拒绝被同化者,如蒙元,安能长治久安?拒绝道统者,靠着阴谋诡计夺得政权的魏晋,安能长治久安?

  文化衍生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制度,也塑造一国之国民性格,所以若要对中国历史有深刻认识,不能不对中国文化有一深刻认识。尽管辛亥以来,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大加鞭挞,主张“全盘西化”,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看来,文化犹如国之根本,决不可轻易斩断,完全推倒重来。从另一方面来说,迷信传统,一切尊古,这也是愚昧。像此前新闻报道的某学校要求小学生回家给父母洗脚,以推崇孝道。孝道出自于心,为何硬性规定形式?况且二十四孝中诸多内容在现今社会多显格格不入。文化自身也在不断演进,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改革更应该报着一种扬弃的理性态度才是。

  就如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里专门强调国人应具备的“历史智识”。 即“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真实了解。我今人所需之历史智识,其要在此。”正视历史,对本国历史充满一丝敬意,同时有着客观的对待,先生几十年前的殷切期望,在现在看来也尤为需要。

  《中国通史》读后感(四):对中国历史应有温情与敬意

  一代通儒钱穆先生尤以治史闻名,所著《国史大纲》风行至今。相较于五十万字的《国史大纲》,如今我们捧读的《中国通史》可谓精简读本。原因在于这是钱先生开设《中国通史》的课堂实录。在短短的授课期间,将一部中国史纵横概要,必然高度概括提纲挈领的。钱先生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大,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而今问世的这部钱先生讲座的课堂讲稿,仍是出自在香港期间师从钱先生的高足叶龙先生。

  之前本人撰写的书评《那是钱穆的中国和中国文学史》中,曾经特意强调了叶龙先生的贡献——“如果没有60年后叶龙的悉心整理与鼎力奔走,这本尘封60年之久的钱穆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讲稿也无从得见天日。当年倾家荡产维持新亚学院的钱穆先生怎会料到,在他的学生当中会有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守墓人”,将他的心血接过,薪火相传。他们之间传接的,绝不仅仅是一部中国文学史,更是中国文人的一曲高山流水。”同样的话语这里不再赘述。从《中国通史》的面世更可看到,经由叶龙先生传承的不仅是文脉,更是历史。历史本来就是人著。钱先生三讲中国通史,而流传下来的仅有叶龙先生一支,怎不让人感慨生发。

  我认为,文人论史,是钱穆先生眼中、口中特有的一种腔调。相较于正统史学家的一丝不苟严肃板正,钱先生的历史总透着强烈的个人化的随性的色彩。更由于课堂思维的跳跃流走,这部《中国通史》随见率性之语,先生的恣意跳脱恍若眼前。先生说道:“历史的性格不同,故可浅讲深讲”。先生口中的历史,确有性格,嬉笑怒骂尽在其中。说道王安石的“保马法”,先生评价,“此乃两害之策,书生不懂,其用心是好的。”说道范仲淹,评价,“开创好的政治风气,负责任,有人格。”谈及一些焦点人物,先生说:“杨贵妃进宫时,天下之大乱早已造成了,故不能责怪贵妃。”论及王莽,先生言:“王莽能装数十年,亦极伟大。”甚而说道:“要国家强大,领导人就得多活几年。各国领导人如是老人,政治就好。”观之不禁莞尔。

  一部《中国通史》处处可见钱先生对中国历史的至高推崇,如,“总之,我们就是三千年,就比英、法国家要伟大,甚至罗马、希腊亦比不上我们。胡适说,‘中国的大学历史很短,北京大学只有四十年。外国大学已有六百年。’但我们汉武帝时,亦有大学。而二百五十年前的耶鲁大学,只有五十本书。试想一想,我们中国当时有多少本书?英、美、法怎么同我们比啊!”身为中国人的底气和狂傲跃然纸上。

  对于大学生的教育,钱先生更是拳拳苦心:“今日之大学生只崇拜莎士比亚,而不崇拜杜工部、苏东坡,实在说不过去。我们的大文学家杜工部有两千万人读他的作品,读莎士比亚的不过一百万而已。”先生豪言,大学要有“五十年以后”的精神,要有志气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在五十年以后比一比。因为“只有教育可以救中国。教育有办法,社会就有办法”。先生再再强调,“人不是血统的,是文化的”。没有文化教育,国家就危险。在五十年代的香港,钱先生对青年、对国家的殷殷期望放置现下来看,仍旧令人热血沸腾。

  “国家要有历史才能强盛”。“对中国历史应有温情与敬意”。钱穆先生对国家、对民族的一腔挚诚,尽在一部通史。

  《中国通史》读后感(五):“史才”与“史识”中的“史德”

  1949年至1964年,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期间,开设了数十门中国历史文化的相关课程,同时期在校内外所作学术讲演更是不可胜数。1953年至1963年间,叶龙先生入读新亚,受业于钱穆,详尽记录和整理堂上讲课和学术讲演。近年来,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的讲课稿陆续由叶龙先生整理出版。前些年出版了《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继而是《中国文学史》,现在这本《中国通史》也已整理成书。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书院,听众每每逾百人之众。

  钱穆著有《国史大纲》,这本《中国通史》可以看成《国史大纲》的入门和缩编版。在我看来,若要了解这本书的思考脉络,不妨将钱穆在新亚书院的演讲稿《如何研究中国通史》(收录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作为它的导读。

  钱穆在《如何研究中国通史》中提到西洋史和中国史的不同,他说西洋史是分期明确的:上古的希腊罗马时期、中古封建时期和近代国家的形成,中国史前后相承,永远是一部不可分割的历史,如果将春秋战国当成封建时期,秦代以前归为上古史又太长,因此他将中国历史分为史前史、铜器、铁器、电器、原子能时期。

  《如何研究中国通史》中,钱穆提出研究历史需要具备的三要素:史才、史识和史德,史才指的是“贵能分析,又贵能综合”,既能将一个历史事件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别剖析,达到“六通四解,犁然曲当”的境界,又能将数个历史事件综合,看出其中蕴含的规律与脉络。史识指的是“自然能见其远。又要能看出每一事之隐微处,不单从外面看,须能深入看”。史德指的是“不抱偏见,不作武断,不凭主观,不求速达”的心智与修养。

  带着这样的观点来读《中国通史》,就能看到钱穆研究中国历史的标杆与脉络了。中国通史的书籍虽然很多,但每一方观点却有不小的差异。顾颉刚写给普通读者的《国故讲话》站在疑古派立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要举出确信的证据,“让一般没福享受高等教育的国民能看我们的正史,激起他们爱护民族文化的热忱;那些大学生呢,也可看了我们的注释,自己去寻求史料,作深入的研究”。钱穆则以史才、史识为纲,史德为指导思想,给普罗大众讲述自己对历史的认知。

  这是什么样的认知呢?钱穆按照他所提出的“史才”研究方法,将历史事件分解与综合。这本书的目录可以看出,钱穆讲述历史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别介绍各个朝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内容;又按照他的“史德”研究之法,从源头看又从结果看,追溯来由而探寻去处,将一直被认为是“帝王家谱”的中国历史,整理出“常”与“变”的脉络。钱穆对各阶段历史都有其侧重,在朝代的关键衔接处,也即那些“变”的时刻,他特辟专章讲述,对于宋元明清时期着墨最多,其中自然有他暗自铺排的变化之机。

  具体来说,上古时期的夏商周,钱穆主要针对胡适、顾颉刚提出的重视证据的疑古说法,对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三朝时期的讲述重点是“信史”的判断,通过文字记载和器物发掘驳斥了疑古派的论述,他认为“既然《史记·殷本纪》可信,那么,《夏本纪》亦连带可信…周公在《尚书》中讲夏朝,他在太史公前一千余年,太史公司马迁亦讲夏朝”“外国人见了殷墟文字,才开始重视中国的古文化历史,因此顾颉刚说凡殷墟文字以前的中国历史都靠不住,竟说夏禹是大爬虫,他因而发起了疑古运动。胡适重证据,亦重视疑古之说。顾颉刚等人还著书一册,名之曰‘古史辨’,此运动至今已历三十余年。”

  春秋战国是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秦汉是内政外交的大一统时期“秦代中国大一统。‘大’是动词,即是看重政治的一统。‘一统’即一政府一元首,即一头政治,一个系统。中国在秦以前早就封建一统,秦朝以下是郡县一统”,开启了有秦以来封建帝国制度的两千年历史。所以在这两个朝代,钱穆着重论述的是对内政治制度的建立和与外族外交关系的确立。这两种关系的交融与冲突成为今后两千年的主题。

  中国历史的关键词是“统一”与“分裂”的轮换,造成统一王朝走向分裂的因素主要是内政的旁落(如外戚、宦官、权臣、藩镇)和外交的失败(少数民族入侵),同时分裂的国家又带来新一轮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复兴。春秋战国的分裂造成封建制度的成熟和文化繁荣,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带来了五胡汉化的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小政权纷纷建立,成为宋朝时少数民族的祖先,这一时期的突出主题是对外来佛教的崇奉,以及它和本土道教等宗教的互相影响,从魏晋引入的佛教,在隋唐达到顶峰,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构成。隋唐的繁荣尤其在外交上体现出各民族的大融合,到五代十国的分裂造成了经济中心南移,中国的经济格局自此延续至今。钱穆澄清了“朝”与“代”的概念:“代”是代表,是代替,即一代替一代,大家都朝向他,故叫“朝代”。故俗称“唐朝”不通,应称“唐代”。一个皇帝叫一朝,一个家族叫一代。

  宋代是对外关系十分突出的朝代,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央朝代对外族的管辖不再是通过征战、和亲或行政管理,中国成为几个强大民族国家并行的局面,中央真正开始面对“国际关系”这一课题,所以在宋代开始时,钱穆将“宋代对外关系”放在宋朝的建立之前,足可看出它的重要,预示了国家间外交的开始。南北两宋在少数民族政权的包围中发展,一方面,宋朝内部的封建制度渐趋成熟,文化也达至文艺复兴,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政权的夹击让宋朝逐年积贫积弱,最终汉族被蒙元代替,成为入主中原的政权。

  钱穆特别用了五章来讲述元朝的经济、军政、官职、土地政策、宗教信仰和科举制度,就因为这些政策的颁布,不单是政权的更迭,更带有国际关系的味道,这是一个外来民族如何统治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汉族所进行的成功或失败的尝试,也是未来清朝修正的方向。

  明朝突出的是严苛的吏治,明太祖废除宰相,内阁大臣权力很低,太监和权臣成为操纵政权的主要祸害,到了满洲入关,又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清朝在政治、军事、学术上努力同化汉族知识分子,直到晚清在世界现代国家的包围之下,被迫进行政治改革,最终走入现代国家中华民国。

  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转移到南方,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抛物线的顶点,这是中国内部最重要的变化。宋元明清时代开启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渐渐成熟,从秦汉唐的对外征伐和纳贡,到自宋以降被迫和少数民族政权共存,到两次被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再到晚清被卷入整个世界,外交关系的建立是中国外部最重要的变化。这两大“变”从每个朝代不变的土地、军事、官职等制度的“常”中缓慢积累,量变到质变发展出来,深刻影响了今日中国的格局。

  叶龙在《中国文学史》的序言中说:“据我记忆所及,有中国通史,还有中国的秦汉史、文化史、思想史、经济史、文学史,以及社会经济史、《论语》、孟子和庄子等,至于在新亚研究所,钱师还开了韩愈文与《诗经》,那是必修的。”钱穆先生的讲稿还远远未整理完成。《中国通史》诞生的背景是六十年代的香港,彼时大陆正经历着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弃若敝屣,而在香港这座殖民孤岛中,钱穆领导的新亚书院则在积极进行保存国故的努力,钱穆所开设的一系列课程,无不是这些努力的结晶。在这个背景下审视这些文稿,就不仅是学术意义的研究成果,更是一些走出废墟的幸存者的记忆与重述。这些讲稿,更是一种对中国人信心的提振,是一剂灵药,不断提醒我们曾经有过的辉煌。这也属于“史德”之心,眼看世界格局纷纷确立,却尚无中国一席之地,这是一个老知识分子的拳拳爱国情怀,更是这些知识分子希望中国复兴的急切心愿。对中国历史的梳理,是对古中国的追思,在历史事件的深处,都是游子的思乡之情。

  《中国通史》读后感(六):熟读历史的“用处”

  熟读历史的“用处”

  评《中国通史》

  2016年《哈佛中国史》在国内发行,引起了很多历史爱好者的追捧,因为其中不仅有对于很多中国历史研究的经典考证,更有很多“外人”对于中国历史独立客观的评判。从我的理解和认知来看,写中国历史更深入和透彻的,还应该是具有丰厚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的中国学者,比如说民国期间的很多大家,其中包括这本《中国通史》的讲述者钱穆先生,他虽然学历不高,但凭借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近代中国学术的集大成者,赢得了同时代学人和后代景仰。据说当时他在西南联大讲述“中国历史”课时课堂经常人满为患,以至于他进教室得踩着桌子,很多人更因为错过他的课引以为憾,如今他的学生叶龙先生将宾四先生的讲义集结成书,也算是成全了那些仰慕钱穆先生知识、未能亲临听课的人的一个心愿吧。

  这部《中国通史》以中国历史发展、王朝更替为线介绍中国历史,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初期。书中不偏重介绍某个专门的方面,而是钱穆先生所认为当时最有“特点”的方面:有时候是王朝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有时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还有时候是文艺与对外政策,等等,整本书读下来之后会感觉思维跳动的幅度之大,但在其中却能感受到钱穆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的整体把握和系统理解之深;书中的很多观点从朝代对比、与世界文明对照等方式阐述,反映了钱穆先生的治史严谨和高屋建瓴;语言上娓娓道来,细细理解其中的史实品味其中的观点,像是自己身临其境于钱穆先生的课堂之中。

  诚如书中所言: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对于整个民族的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来说,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继往开来。我们读历史,可能会带着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去阅读,从历史的故事和知识中汲取经验与教训,用于认识自己所处的形势和现状,并对未来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本书的阅读也给我一些历史方面的启示:一是历史的发展与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虽有曲折但终归向前发展。中国历史上曾经有的汉唐辉煌,在近代又进入了一个低谷,现代自改革开放之后又开始民族复兴之路,在历史长河之中,这便是一种常识。二是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也许会更加理性和客观一些。如我们当前中国发展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高房价问题,与历史上的赋税问题、科举问题一样,不仅关系到制度安排和施行,还涉及到集体认知与反馈完善;从历史的角度看来是一个认知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慢慢地经过一个阶段,终归能得到一些解决的方案。三是历史的问题同样要回归人本,因为历史是人去创造的、描写的治乱兴衰,英雄和人民的力量在推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偶然和必然的关系,因此对于人性的认识和解构,同样对于我们认识历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读书为无用之用,倘若真要说一些读历史的用处,便是“知古鉴今”之用。钱穆先生一生以治学为追求,是为近现代学术第一人;其生逢乱世,一生漂泊,其著史之经历也为历史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2017-3-21

  《中国通史》读后感(七):历史的历史课本

  历史的历史课本

  ——最通俗的《中国通史》

  历史是有回声的,这是每一个爱读史书的人都听书过的,但是历史课本里面也有属于它的历史,去过不信的话,读钱穆先生的《中国通史》大约是能够体会出来的。与现在这些“矫揉造作”非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去分类和解释的课本相比较,《中国通史》的内容因为成为课本的年代不同,主要还是讲了近代史之前的事件,并且通过钱穆先生的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将当时的时事评论也带入其中,让这本书就成为了很好的对与历史上的历史课的一次生动的理解。

  如果用现在的讲法来讲,大约钱穆先生就是民国版的网红“袁腾飞”或者是“易中天”把,如果没有这种刻板的考试内容,历史课应该会多有趣,在这本书当中,我们体会的很深刻,读历史是为了了解现在,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这一点,其实更加重要罢。

  与一般历史书当中总是忘记强调经济史不同的是,钱穆先生的讲稿当中,总是承接了很多当时的民生啊之类的情况,比如在整个第九篇,都是讲述了经济、文化,这应该是很难得的,(也终于让我们明白了为啥高中历史新课标课改之后会有那本奇怪的绿皮书了),单独每一章里面,也强调了很多的改革和体制的内容,和当时处于“寻找出路”的时代背景有深刻而密切的关系。

  在天地出版社的这个版本当中,我觉得比较惊喜的是有勘误版本及解释,所以其实很清楚,对于接受过复读机一般的文科教育的读者来说,会觉得钱穆先生讲的好简练,但是也能够体会到当时的课本条件限制啊,都不带插图的,为今天的学习当中的图片提示点赞了,只能说今天的我们是真的很幸运了。

  《中国通史》显然是一本入门读物,对于像钱穆先生这样的大家来说,能够耐心为当时的普通的学生写就这样的讲稿,能够这样鞭辟入里却又简单易懂地讲述中国曾经发生的故事,让我们能够了解我们的过去,而这样的课程能够继续穿越一个甲子的时光,继续毫不过时地起到普及作用,真的是我们的幸运罢。

  y 林怿

  2017-4-10 20:43:13

  写于御庭园

  《中国通史》读后感(八):“中国通史”课堂讲授六十年后再回首——致敬钱穆先生

  钱穆先生作为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的“史学四大家”之一,一生著作等身,贡献颇丰,仅一部《国史大纲》便足以使其于史学界立大家之名,其史学之成就不可谓不显。是当之无愧的“史学大家,一代通儒”。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近期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即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中国通史”课堂记录稿为底本,经其学生叶龙先生记录整理,最终与广大读者见面。此书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 《中国通史》全书共分为十篇六十章,以时间为序,从远古时期一直讲述到辛亥革命时期。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通史作品,其间的字词用句都很通俗化,绝不同于其他学术性史学著作,这或许正是课堂版的原汁原味罢。另外,在一些可能会让读者觉得有点难懂或者作者觉得有必要解释的地方,内文均有以红色楷体为标注解释,这给读者阅读带来了极大便利。当然,由于此书只是钱穆先生口述经由叶龙记录整理而来的,故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瑕疵,读者当可自行找出,自然也应原谅这种瑕疵。 从全书整体内容来看,由于时代之隔远,字里行间皆有一种老白话之感,偶有个别语词句子读来拗口,但皆可显见钱穆讲史之风味,并不影响读者之整体阅读。 钱穆先生之讲史确有其值得一赞之处,其史学逻辑之严密,其讲述语句严谨与生动并存,其讲史时的精辟观点,皆为其时所盛谈。回看如今,讲史风潮未减,但却多了些戏说,甚至于将一些未经考证的传言也带入所谓正史讲台上,参杂太多个人化、主观化的内容,这对于普及大众历史知识是极为不利的。 但此版《中国通史》,最让我不敢恭维的,恐怕便是此书之封面了。钱穆先生之头像置于封面中心且占封面之主体,让人情不自禁地便想起弥勒佛像。或许出版方用此头像做封面是出于对钱穆先生的敬重,但我却不能对此给予半分赞赏,毕竟此头像设置得实在令我失望了。 此书封面虽让我有如此的不以为然,作为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课堂版,其内容却确实值得一看。愿读者莫因这封面而错失此一本经典好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