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条向西流的河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条向西流的河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8 21:3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条向西流的河的读后感10篇

  《一条向西流的河》是一本由瞿承平著作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5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感(一):桑峨插队的记忆(3)——吴明

  第三年是我在山西的最后一年,也是很多同学各奔东西的一年,许多同学不知去向离开了这里。只清楚的记得有几个同学被分配县城里的一些部门工作。他们脱离了农村身份改变了,也有了固定收入,比我们这些还是在干农活的人来说不知强了多少倍。但是我看到他们时并不羡慕,因为我不想在这个地方(无论是农村还是县城里)呆一辈子。

  父亲机会出差来看我,因为时间短只能到县城。我就步行四十多里走到县城。我一个人从上午走到下午。一路上一步一步数着数,有时看着远处好像很近的山却走了一个小时,累了就在路边休息一下因为可以见到父亲所以动力非常强。父亲有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很深,他说这里怎么这么荒凉,我心想父亲经常跑矿山去过贫瘠和荒凉的地方很多,贵州、内蒙、河南的边远地区都比这里好不了多少。他可能因为女儿孤身一人在这里心里感到的一种凄凉吧。

  离开村里的那天晚上。我一直收拾到半夜,也许是激动。来下乡时候在一个窑洞住的同学们已经都走了,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但是心里还是很踏实,因为我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我也能离开这个地方了,而且是直接回到父母的身边。以后的情况不管如何,起码当时是越过了一个大坎。

  北桑峨生活的三年,无论你如何不习惯,如何的贫困,如何的落后,如何的艰苦,对我来说都是一生中很值得回忆的一段经历。因为那时年轻,充满了对未来的想往。记得在劳动时,经常站在山顶上向远处望去就仿佛小时候站在景山公园山顶望向远方,觉得远方有很大的希望,有很多美好事情等待着我们。那时的郁闷困惑压抑烦恼可以通过憧憬幻想、希望洗刷掉,也就是可以“从头再来”,这就是年轻的资本吧。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转眼已经步入老年了,我还是想在有生之年去看一下让我心动的地方北桑峨,去体验一下当年的感觉,看望一下那里当年的农人,那一定是非常动心的时刻

  《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感(二):我的看法

  我的一些看法——心系北京

  任何小说都只是文学中的一部分,知青小说又具有其独有的特色;知青写小说就是编故事,就是"老了闲下来而陷入到对过去知青生活的再度怀念中,并逐步将昔日乡村经历作为自己失落家园精神支柱,重新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可否定,一个好的一文学作品,往往会带给人以美的享受,语言文字流畅的美,环境再现的美,故事情节自然生动的美,各类人物形象刻化细微丰满的美.

  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有时也许还可在不经意间触发,牵动着人们某种敏感神经,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鸣,赋予发人深省力量,大概这就是这部文化作品的价值所在,也是这一文化作品成功魂魄.

  的确,一部好作品的美感,能带给人以愉悦,同时又起到以文化人,净化洗涤人灵魂作用.可每部不同作品的魂又不竞相同,自然定会各有侧重各有取舍,这就使得文化产品,也呈现多样化势态,这也是毋庸回避的现实

  小说说到底,就是一个用艺术手段,将作者对生活所经历所思考的事情,进行一番梳理 重组 再创造,使他鲜活再现,让它具有可读性,更具感染力,最终实现的是,构筑起作者心中所希望的"伊甸园".

  不可否以,一部人们喜欢的小说,首先是有它大多数人耐看的故事情节,其次才是隐涵在人物故事情节中,人们各自心中所渴望构建的精神"伊甸园",更深的层次,还嵌入人们对一个时期,对社会现实,最隐喻的不同见解深刻批判.

  对于小说,在爱看爱读的基点上,又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评判.

  俺不太喜爱看什么大部头长篇小说,因为它的精彩,全都隐藏淹没在冗长的故事人物情节之中.但俺也并不排除,对写出一部长篇好小说作者的佩服与崇敬,并向现今仍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种类长篇小说的读者致敬。

  作为故事情节,作者也许确实写得很好很到位,不过通过他的注释,作者视角选择,"政治"的取向,似乎都已经表达得很明白.

  俺以为,作者笔下的某些人物形象确实很生动鲜明,很具有某一方面代表性,作为一个故事来读,也许不失为一部好的作品.

  但他的很多人物形象,似乎更具个性,不具备知青上山下乡普遍性,即大多数群体形象,更不可以此作为对上山下乡评判的定性。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都习惯将小说人物写生,定性分为左中右.以此视角类推,既然可不赞成表现中间人物,自然就会冲破堵塞的禁锢,偏就会选择了另辟溪径,表现展示一下"反映农村的落后、封闭和贫困"。以此就以为是对"插队知青对山西农村社会风貌的真实描写"?

  特例 极具个性 形象突出鲜明 有故事,是否正是小说之类文艺作品的看点,只是很可惜,俺相信它必将成为过去式。

  在咱中国大地文革中,曾有那么一段时期,出现过一些乱象,是咱国之殇,使许多家庭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是失去了亲人,遭受到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至今仍让许多人都还难以释怀,亦如俺家庭俺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类式的故事.

  俺非常埋解人们内心的那些个伤痛,是何等地无法言语.

  俺可不希望咱许多中国人,就此真变成了祥林嫂,整天神志恍惚唠叨没个穷尽.因为那只是一个时期特定的产物,这一页已经翻了过去.

  翻不过去,无尽重提的也有,苦痛的也只能是自个暗自神伤,自当应除弃别有心计煽情,呵呵...

  《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感(三):“相约五十年代吧”上的一段对话

  “相约五十年代吧”上的一段对话:

  A:嘿,我已深深的进入-----哇!我已经离开她几十年了,没想到今天一碰还是这么投入爱不释手,深深地进入——初恋的回忆。

  :初恋吗?

  A:深深地进入初恋的回忆。

  :老来发春,可叹也夫!

  A: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有利于身心健康

  :闲话少说!快上图片——有图有真相

  A:可惜没图,倒有真相!请阅读《一条向西流的河》。

  :原来楼主说的是一篇小说,哈哈哈-------我走了好几个书店,都没买到这本书。实在不行只有上网看咯。

  A:小说《一条向西流的河》让我入迷,因为我经历了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一切。军代表、工宣队、工人纠察队、红袖章大妈、呼口号、批斗会、上山下乡-------40多年前的情景展现在眼前。今天晚饭后一口气读了6章,读得仔细,读得有味,继续深入已经达第十五章,两个小时连烟都忘了抽!有时间建议你也进入,感觉不错青春活力再现!

  《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感(四):以写实之笔描绘了知青的酸甜苦辣

  以写实之笔描绘了知青的酸甜苦辣——梦里杏花

  周末杏花村插队的同学聚会,一向热情的红苹果扛来了沉重的一捆书,送给我们每人一本,就是这本《一条向西流的河》,此时我才知道书已正式出版。我非常兴奋,因为我知道这本书,我读过这本书。通过大洋彼岸的插友猫咪介绍,我在咱们老知青网发现了这本书,我非常骄傲,因为我可算是捷足先登,在网上追踪了近两年读完了这本书。

  听红苹果说了这本书努力找出版社的艰难,也得知了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得以正式出版的过程,真的很不容易

  得到这本书,我向大家介绍了我所能了解点点滴滴,介绍了连载过程中知青朋友们的点评感受,尤其提到了“神秘”的朋友“大兴青旅”跟随每一篇连载,写的精彩的点评。真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还向大家说了我的人大附中校友晋阳秋,我与他在读连载小说的时间里,作为杏花村插友相逢,又帮他找到了寻觅了很久的同村插队的同学好友。还了解到寺圪嘴插队知青与杏花村知青猫咪、红苹果曾经患难之交珍贵友谊。由此看出我们知青的缘分之深。

  祝贺《一条向西流的河》正式出版,祝贺qucp历尽三年完成这部小说,以文学之笔记录了我们知青的这段历史,以写实之笔描绘了我们知青生活的酸甜苦辣;生动地展示了我们苦涩又不乏浪漫的青春。祝贺qucp 历尽坎坷突破重重困难,正式出版了这本书,使我们知青得以阅读、收藏属于我们的书,谢谢作者。

  《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感(五):桑峨插队的记忆(1)——吴明

  清楚的记得那是1969年元月离开了北京到农村接受教育。当火车缓缓移动时并没有想的太多,谁知这就是这一辈子永远离开了北京。大概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到了临汾后转乘军用卡车,本以为没有多远谁知在弯弯曲曲的山路里整整行走了六个小时。

  我是和一个同学第三批来到北桑峨村里的。那时大部分同学住在半山腰的窑洞里,因为是冬天没有活干,天气很冷,早上很不想起来。有时实在不得不起来的时候就高唱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然后猛的爬起来。

  有一天,山下有几个女同学吃饭来晚了,就听见一个女同学大声叫着:“是谁把我们的窝窝头拿走了。”随后她们走到男生窑洞门口喊:“狗仔子把窝窝头拿出来。”我当时心里一紧,哇好厉害呀!因为我对这三个字还是有点敏感的。这三个字是那个年代最能歧视和贬低别人,但不知能不能抬高自己的词汇之一。窑洞里没有动静,也没有回音。也许是鄙视,也许是理亏,也许觉得好男不跟女斗。后来,可能是自己心里作用,总觉得男女同学互不买账,男同学虽然表现不明显但总觉得有点傲气,女同学又自信心爆棚,加之分灶吃饭,又不在一个生产队劳动,便形成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局面。现在想起来挺有趣的。是时代造就的趣事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心里强调的是一个“再”字。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还和老乡争,老乡说你们是来插队落户的,意思是永久就在这里呆着了。那个同学马上反驳我们是来接受“再”教育的,我们还要回去的。刚到农村的确是感觉像是学校里到农村参加劳动似的,每天拼命干活,真正是想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很深刻地记得队里第一次给我们知青评工分的时候,有的评7分,有的评6.5分,我想我这么瘦小肯定只有6.5分了。没想到提到我的名字的时候给了7分,而且没有人反对。我顿时心里非常感激脑子里涌上了一句当时的常用语“群众眼睛是雪亮的。”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生活就不那么简单了,困难也越来越多。首先要过挑水这一关,两只水桶就有将近十斤,如果装上水挑起来腰都直不起来,所以刚开始只能挑半桶,还踉踉跄跄的,有时水桶撞到河边的卵石水就溅了一身湿。最不喜欢就是做饭,尽管只是蒸窝窝头,但是要生火、活面、加水、掌握蒸的时间,总之是觉得比较复杂。尤其是生火难度最大,简直就是一个技术活。在炉灶里先放几根柴火,上面再放几块煤,把柴火点着后开始拉风箱,当柴火燃烧后渐渐的把煤烧着。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当时都觉得很难,有时柴烧完了煤还没着,有时柴冒着浓浓的烟呛得眼睛睁不开,鼻涕眼泪一起流。

  我们吃的玉米面和白面不是直接的成品,而是要通过加工的。第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加工面粉,经老乡指点我们先把麦子泡一下,晾干后上磨。那天早上我们借了队里的毛驴,让它上磨时很不听话,弄了半天都套不上。我看给了我们一堆东西里面有两个眼罩,就对那个同学说:“把这个先罩上,”果然挺灵的,这个驴马上听使唤了。我们把麦子铺在磨盘上,驴听话的转着圈,但是麦子全部粘在磨盘上了。我们很着急连忙请来老乡,这才知道是因为我们把麦子泡过了头,所以磨得时候就粘在一起了。最后我们又把剩下的麦子晒了两天才重新磨成粉。

  记得在北京的时候,如果新的最高指示发表,大家不论是主动的、被动的、自愿的、伪装的都涌上街头高呼口号,热烈庆祝。“九大”的召开当时更应该是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那天晚上,新闻播出了“九大”的胜利召开。我们惯性的走出了窑洞高喊:“热烈庆祝九大召开了”,还让村里的团支书拿出锣鼓敲起来。有的同学去拍老乡的门,但是没有什么反应。他们都休息了,还准备明天起早上工呢。老乡的平静、淡然让我感觉到这里和北京气氛差异

  《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感(六):直面生活的真实

  直面生活真实——

  读瞿承平长篇知青小说《一条向西流的河》感言(5)

  为了进一步更好地“知人”,我们现在有必要简略“论世” ——1949年建国以后前十七年教育的特点本质。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自然时空里,必然会产生与此相吻合的心理社会时空。”换言之,一定的心理社会时空,必然是一定的自然社会时空的折射。

  瞿承平在1957——1966期间接受了较为严格的小学、初中课程的训练。无庸质疑,前十七年的教育是“政治挂帅,突出政治”制度实行的过程。学校对所谓资产阶级思想和修正主义思想的批判,一直也没有停止过。前十七年的教育比较严格,但却有重理轻文的偏斜。重理,好理解;轻文恐怕有不同意见。那时语文教材篇目少,教学时涵咏不够,尤其古诗文篇目少,致使我们这一代古文基础底蕴远不及就读于民国时的父辈。这必然影响这代人的人文意识水平。瞿承平亦不能免俗。

  五六十年代的教育强调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种教育的长处是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真诚投入,(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早熟的同学有些个人想法,亦不排除这种教育中充斥的虚幻成份。)于是,绝大多数人都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建设性的人生态度。我们特别听从最高领袖的话,而且是从心底里听从。六六年文革初期,学生们给校领导、老师写大字报,正是源于这种教育的结果。

  六八年的“知青下乡接受再教育”运动,使基础教育没有学完,心智体力尚未发育成熟的P,在没有任何思想物质准备情况下被历史潮流裹挟而去了山西插队。 P凭借身体好,学东西快,努力适应桑峨村的一切。然而知青插队,环境和意识的差异、生存艰难……一系列现实困难扑面而来。在精神追求幻灭的同时,却不得不为个人和知青集体的基本生存而承受琐屑而又真实的重担之苦。他尚作不到对生命和历史的际遇充满怜悯,也还不能对特定的苦难持有一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淡定态度。这使P几乎从一到桑峨村就开始从实际而不是“上边”宣传的角度思考知青的位置、作用、命运……

  黄艾榕2016年3月10日

  《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感(七):《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随感

  瞿承平的力作《一条向西流的河》在电脑上陆陆续续的看过一些章节,最近正式出版后又进行了通读,感慨万千!作者用细腻流畅的描述,把文革荒唐的场景一幕幕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用了有浓郁特色的北京山西方言,使该书显得平易近人,可读性大增。为什么文革是一场浩劫,书中的情节就是最好的诠释。 该书塑造的老大、P、辣子等鲜活的人物形象都是普通的青年,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文革让他们中止了学业,把他们抛落到落后闭塞的乡村。但他们在逆镜中执著追求、艰难探索,作者对每个人命运白描式的叙述深深牵动着读者的心,尤其是建国兄妹和佳佳结局的处理更是令人唏嘘!表达了对这场所谓“革命”独具匠心的控诉。 书中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老大、P等人的父亲被送入“专政队”,具体负责的都是昔日的同事、学生,这些人不但没有把枪口抬高一寸的担挡。反而为了取得上司的好印象,不惜余力的对所谓专政对象进行施虐迫害,人性中的阴暗面充分暴露。文化大革命光有最高者的指令,如果没有下面的推波助澜,也不会成气候的。对于文革中人性丑陋的一面一直不进行反思,这也是造成目前社会道德伦理全面溃败的原因。 书中对官吏的描写也是入木三分。看了金庭复出等章节,作者把吴书记这个虚伪贪财、趋炎附势的小官吏刻画的微妙微俏。文革并没有铲除产生贪官的制度,目前官场上的腐败已成势不可挡,如果吴书记在世,也只能自叹不如了。 向西流的河总要汇入浩浩东去的大江大河,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每个人都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该书可圈可点的地方还很多,待有机会再和作者交流。

  《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感(八):读《一条向西流的河》有感——遂宁知青

  在早有-部长篇小说【谁是最可爱的人】,深动旳描述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斗的感人故亊,创造了现代战史的奇迹。

  今天又有部长篇小说【一条向西流的河】,生动的描述了北京知青在山西的偏僻山沟里“接受段炼”时所受到的曲折人生种种经历,记述了感人的知青故事。作者在写作上已称得上是“呕心沥血”了。

  这两篇文学巨作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刻,感概力最强,回味无穷,使我久久的思忆在那故亊之中…。

  一条西流昕水河,

  巨著震荡忆桑峨。

  京都少年群落峁,

  五载辛酸谁奈何。

  无辜冤魂伤难抚,

  混世官权多作恶。

  逆风人生有峥骨,

  激扬文字留共和。

  《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感(九):精彩的小说《一条向西流的河》——大宁县 冀建华

  徐家垛北京知青瞿承平完成的50万字长篇小说《一条向西流的河》,是北京和大宁两地文化大交融中孕育出的一部精彩的文学著作。这本书可以比作大宁县的《红楼梦》,朴实无华却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笔法和写作风格,真实、动人的故事情节深得北京知青和大宁读者的喜爱,其丰富的民俗俚语和文化底蕴值得大家观赏与研究。

  “知青”,作为一个时代有特殊含义的名词,它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奇葩”。在中国,它无疑是“文革”的产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有悖生产力内在发展规律而动,必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混乱和阻力,好在历史就像大海一样有着巨大的净化力,有着伟大的矫正力!时到1981年,“文革”终于得到了彻底否定。

  大宁北京知青,他们怀揣一颗红心来到黄河边这个叫大宁县的地方,并把他们的青春热血与汗水献给了这块厚土。近半个世纪以后,历史已经让他们成熟起来,清醒地领悟了那个时代。但他们并没有更多的抱怨,而是擦干泪水,抚去伤痕,把这一段人生当作一段刻骨铭心的难忘经历来思考和回忆。

  《一条向西流的河》读后感(十):直面生活的真实

  直面生活真实——

  读瞿承平长篇知青小说《一条向西流的河》感言(6)

  小说《一条向西流的河》中分别叙述了十几位插队知青的出路和结局:

  1、建国兄妹逃离山村,隐入深山,不见踪迹;(本书第五章、57页)

  2、宁可被当作“盲流”,也要回家去照料病残的亲人。佳佳留下一封信,独自离开桑峨村;(本书二十一章、259页)

  3、李大伟在父亲的斡旋之下,转到老家辽阳插队去了;(本书二十一章、259页)

  4、成刚和哥哥一起,通过父亲的路子“走后门”当兵去了云南;(本书二十五章、318页)

  5、穆俊和叶星考上了大同歌舞团;(本书二十八章、360页)

  6、老常招工到了县里的棉花采购站;(本书三十二章、398页)

  7、辣子、刘军去了父亲所在的大西南三线建筑工地作了钢筋工;(本书三十二章、42页)

  8、梨园世家的宋东,一心想往能在县蒲剧团工作,却无端蒙受不白之冤,投河自尽;(本书三十四章434页)

  9、老大、莲和玉群在县里招工时分别被分配到县城的商店、工厂和公社,成了营业员、粮食加工厂的工人和公社的妇女主任……(本书三十六章、453页)

  这些知青离开农村的方式、途径各不相同,之后所从事的职业也五花八门,这也是较全面地反映了文革期间插队知青的生存窘境。个体遭遇的困境,看似主观层面的纠结或冲突,但反应的往往是社会深层结构的矛盾。并非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一场运动,改变了一千七百万知青的命运,那份失落与沉重,岂是一句“青春无悔”所能概括和表述得了的呢?

  作为插队知青中的一员,P具有较强烈的求知欲,他肯学习、动手能力强也涉猎了不少课外书籍。他会赶车、会拉小提琴、能自己制作半导体收音机,在建设电站的过程中又学习到很多电的知识……这表明,无论物质或精神,自身母体的健硕,是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首要前提。但仅安身恐怕是不够的,因为人是应该有希望的。

  “我不是怕苦,也不是嫌干活累!”P喃喃地说道,“我就是受不了这没指望的日子……”(见本书534页)

  五年血与火的锤炼,P明白了。

  看了志麟一眼,说道:“从北京走之前到你走那天,你都是知青。你要下乡插队,人家还假招子地向你致敬。可只要你上了那火车,你从此就不是北京人了。等你到了大宁、桑峨,你就是一农民。等你再回北京,你说你不是盲流,行,拿出你的北京户口来。拿不出来,你就是盲流。抓你,收容,遣返,都是‘官的’!”(书536页)

  又说:“咱北京知青来的时候,一窝蜂来了,来时是知青。可要走的时候呢,就都是农民了。各走各的,有先有后。越往后,这农民就变得越彻底,走起来也越麻烦。你说的那个‘上面’,是管知青的,不管农民。所以呀,也越来越靠不住。”(见534页)

  1973年,P决定只身前往新疆,靠一面之交的朋友引荐以个人专长在歌舞团拉小提琴作临时工为生。

  在桑峨村的最后一个夜晚,P基本上没有睡着。他很亢奋,且下定决心:“不管怎样,有多少没法预料的难处在等着,还是一定要出去闯闯!”阅读至此,笔者除却担忧外,不禁为P的出去“闯闯”高声喝彩。

  以上几段是作者对下乡插队切中肯綮的评价,洞炷发微的点拨,直言不讳,直逼死穴。上山下乡是一场复杂的运动,其中有苦难的呻吟,有污秽和血,也有人性的善与恶、悲与苦,亦有苦难中被禁锢的青春年华……是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烦恼才酿出了如此深刻的体验与了悟!

  逝去的五年的青春年华,犹如夜幕中的昕河水的浪花,飘飘渺渺,在眼前忽闪,在心头荡漾。当年一起来桑峨插队的知青同伴,只有志麟一人尚在村里。P不由得有些惘然,失去的不仅仅是插友的身影,还有泛涌起来的对往事的忆念,对未来生活的某种企盼。

  行文至此,应告一段落,可笔者却想起了意大利作家但丁(1256——1321)的《神曲》。但丁游历了地狱,炼狱后,在神女指点下饮用了忘川水,忘却了往昔的过失与痛苦。在神女引领下,但丁进入天堂,游历了九重天。生前为善的人,死后在这里成为幸福的精灵。天堂气象宏伟,流光溢彩,充满了欢乐和仁爱。

  黄艾榕 2016年3月13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