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此以后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从此以后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9 20: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此以后的读后感10篇

  《从此以后》是一本由[美] 艾伦·B.知念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48图书,本书定价:42.80元,页数:2016-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此以后》读后感(一):下半生精彩童话生活

  以何至美编辑

  对大部分人来说,年老意味健康朋友财富权力的丧失,因此,很多人对于后半生“幸福结局”总是抱着怀疑态度,慢慢顺从逐渐衰老事实,过着跟大部分年老人一样痛苦的生活。美国荣格派精神分析学家艾伦·B·知念在他的新书《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中用他扎实心理学知识,通过十五个老年童话告诉我们如何为自己创造精彩充满魔力的老年生活,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童话故事中,我们习惯用“从此以后,王子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来作为故事的结局,但生活总是复杂纷扰,我们需要面对各方面压力个人应对困难方式能力又不一,千篇一律美好的结局确实很难令人信服。那么当王子公主年老时,像普通人一样不再英俊貌美的时候,他们该如何继续快乐地生活呢?

  本书是艾伦·B·知念从世界民间故事的丰富宝库中挑选了15篇以“老人”为主人公的童话故事,并对故事的构造和人物心理成长给予了自己的分析阐释。故事中的老人们面临的很多问题,比如贫穷子女的遗弃、亲人的丧失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碰到,这些老人们在故事中借助于某种“魔力”,完成了自我克制自我超越,最终向着“实现自我价值,照亮社会”的目标行进。

  虽然挑选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童话故事,但艾伦·B·知念还是从这些故事中找到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老年人的居住地——森林边缘象征着无意识的边缘,陌生人神秘人物象征着心理完整意象等等,并对这些故事进行了整体设计,按照对付衰老的幽灵——自我斗争自我改造——深入理解人的本性——抛弃自我——返璞归真——魔力回顾——解放社会的脉络,描绘了老年心理发展任务图。

  我国从2000 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虽然因为工作强度医学水平差异,书中的老人与我们现在的老人概念有着比较大的差距,但老年期老人精神上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对人生思考)及因此衍生的问题都是想通的。就像书中所分析的一样,问题解决关键还在于自我改造自我超越,如果能实现精神上的涅槃,生命的尽头才能成为生命的开始,从此以后,开始下半生的童话生活,进入人生的新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本书值得老人们或即将步入老年阶段的朋友们好好地阅读一番。

  《从此以后》读后感(二):每一个泼妇后面,都有一个漠视自己的老公

  ——关于《麻雀礼物

  其实这个故事我读了两遍,第一次的时候匆匆扫了一遍,连带知念的分析也看了,留下一个印象:老人是善良的,老太婆是可恶的,最后老太婆被麻雀仙女教训了,开始弃恶从善。

  可是,第二次读时,我为了录音,慢慢的投入了这个故事。却从一开始就觉得整个故事对老太婆实在恶意满满。而且,我从中读出了一种“小三破坏人家庭”的感觉。这个小三不是别人,正是故事里的“麻雀仙女”。

  “老头养了一只小麻雀,把它看作宠物,每天从早到晚同这只小麻雀一起玩耍。”注意这个“从早到晚”,老头,你怎么不分一点时间去和你的老伴聊聊天、散散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小麻雀身上,还“一边唱着歌,一边用自己盘中的精食”喂它,哎……我要是老太婆,我也发牢骚,我也抱怨!其实,单从这一点上来说,还没有足够论据说明老头找的是小三,因为,如果这里把小麻雀看作是子女的意象,也说得过去。

  可是后面,老太婆生气残忍地把小麻雀的舌头割下来了,“可怜的小麻雀飞走了,在痛苦中呻吟着”,可是转眼,老头看到她时,她又没事一般“长出了新的舌头”,还安慰老头说,“别担心”——不是苦肉计是什么?后来用美食缠住老头,让他十分快活的玩了一整天,连时间都没注意到。完全没有想起做错事在家里忐忑不安的老伴。而后面那两个箱子明显也是“心机婊”麻雀的计策,我相信要是老头拿的是大箱子,里面一定不会飞出什么妖怪

  总之,老婆婆之所以抱怨,使坏……完全是因为感情受到了伤害。也就是那句话:泼妇后面,有一个漠视她的老公。

  《从此以后》读后感(三):变老,是一件可怕的事吗?

  童话里最让人回味悠长一句话,无疑是:“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小时候孩子们都会把童话里的美好结局当作自己的人生梦想,长大以后却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哪有那么多完美的大结局,生活明明就是一场接着一场的磨砺与浩劫。无论你是白雪公主,还是青蛙王子,就算你们像童话里说的那样,经历了种种严峻的考验,最终获得了王位并找到了真正的爱情——象征着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大半生的努力奋斗,取得了梦寐以求成就: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然而,人总归还是要变老的,在衰老和死亡面前,那些拼了老命取得的名与利,大都烟消云散了。

  在很多人看来,变老意味着皮肤松弛,胶原蛋白流失,反应迟缓行动不便……这种危机感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许只存在想象,对于老年人来说的确是实实在在的担忧。正如艾迪·伍伦在《遭遇陌生人》里说的“我发现这真是一件恶心的事。你没有变得更聪明,没有变得更明智,没有变得更成熟,没有变得更和善。什么都没有改变!然而,你的背越来越痛,消化不良越来越严重视力不好了,甚至还需要一个助听器。变老真是件痛苦的事,我建议你千万别跟这件事沾边。”好吧,但是想要不沾边恐怕没那么容易。所以,看到《从此以后》这本关于童话心理学的书封面上写着:“当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白发苍苍之后,他们的生活又将什么样?”,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点,它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很想知道的是,我们变老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为此我们能做些什么改变?

  本书的作者,美国荣格派精神分析学家艾伦·B.知念,翻阅了四千多篇世界各地流传下来的童话故事,从中找到了仅占2%的老年童话。这些老人童话故事着眼于普通人,呈现了对人的后半生的生活想象,描绘了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困境以及其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围绕着智慧、自知以及超越,指引人们在中年以后从精神和心理上走向成熟。这些故事本身就能引发许多思考,诸如:

  再也不想干活儿的老伐木工把骡子借给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找到了宝物并让骡子驮上,而后陌生人逃走,骡子自己回到了家中,把宝物带给了老人。(《命运与伐木人》)

  这个故事可以看作是一个成功退休故事。随着年华老去,人们可能会面临健康、亲人和经济保障的丧失,当人在困顿落魄之时,如果有一笔意外之财从天而降,当然是再开心不过的事啦。不过,究竟怎样才能获得这种魔力?又该如何处理这样一笔财富呢?

  《从此以后》读后感(四):后半生的智慧,却隐藏在前半生的书中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书名的后五个字所吸引。其实大多数看这本书的人都处在人生的前半阶段,“人的后半生”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很难去预测。有的人已经有了非常完整稳定家庭,终日为这份责任劳碌奔波,有的人依然保持单身事业小有成就但依然烦心事不断。这本书的作者艾伦•B•知念从一个很新颖角度切入,他将世界各地的童话中以老人为主角的故事集合起来,每一篇故事就像一个很难猜透答案的谜面,当一个个谜面的谜底浮出水面时,我们对“人的后半生”到底是什么样,到底该怎么过会有更多的认知

  世界各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加剧。回想我们这一代人父母,一辈子为孩子的发展操碎了心,当我们终于在外扎根稳定下来后,他们却发现早已没了自己的生活。但相比起西方老人的生存现状传统东方国家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注。在美国,经常会见到一栋栋的“老人楼”,许多无人赡养的老人聚居在这栋楼里,而在中国,老人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娱乐方式,哪怕是广场舞,只要是父母喜欢,我们还是很欣慰的。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中国老人的生存现状也不容乐观电影《桃姐》曾经风行一时影片中对养老院中老人生活条件的展示令人心寒。“老人”似乎天然地与“衰朽”、“愚笨”等不好的印象联系在一起。就连在童话中,有关老人的情节也被删除了很多。这个世界心照不宣地凸显出对“年轻”、“力量”、“青春”的赞美,而忽视了中老年人拥有的智慧。所幸的是,童话作为一种世代积淀的文学形式,将这些经过时间冲刷的生活智慧保留了下来。就像是给我们一把开启世界另一扇门的钥匙,让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世界的真相

  缅甸的童话故事《年老的炼金师》讲的就是一个关于老人智慧的故事。它说的是一对新婚夫妻原本日子过得很美满无奈丈夫每天只想着点石成金不务正业,逐渐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妻子实在无奈只得请她父亲帮忙。老头把丈夫叫到身边,出乎意料的是,老头并没有指责丈夫不负责行为,而是认同他点石成金的想法,告诉他自己年轻时候也是个炼金师。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收集大量香蕉树叶上的银粉,施加魔力,这些银粉可以帮助他实现点石成金的愿望。丈夫依照老丈人的方法,勤勤恳恳地种植大量香蕉树,而在他收集粉末的同时,妻子将成熟的香蕉拿到集市上去卖,挣了不少钱。最后,当丈夫带着两磅的粉末去见老丈人,老丈人把妻子挣得的一堆堆金子放到丈夫面前,并告诉他,他早已把普通的东西变成了黄金。丈夫这才恍然大悟,从此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过日子

  故事很简单,但却包含着年轻人不易拥有的智慧。年轻人做事容易一根筋、往往认死理不会变通,而老人经历了大量的人事关系,早已熟知人情世故,他们处理问题会更注重实际情况和实际效果。老人“借力使力”,将年轻人好高骛远毛病转变务实的工作态度,即避免了冲突,又很好地解决了问题。这就是人在成熟之后所能获得的为人处事之道。诚如书中所言:“随着年龄增长,他所获得的知识既不是公式化的知识,也不是词语的构成,而是有关人、地点和行为的知识……是关于这个世界、自我和他人的人类经验情感”。老人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无用,他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人生感悟,而这种感悟常常遮蔽在世人对年轻的崇拜中。不仅仅缅甸有这样的老人,朝鲜、阿拉伯甚至犹太民族中都有关于老人智慧的故事。所以我们不妨通过这本书去世界各地看看他们老人的生活哲学,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老人的故事,更是人生的故事,是关于我们如何跟这个世界更好相处的故事。

  正如本书作者在扉页所写的:“谨以此书献给我年迈的双亲”,人的前半生与后半生有了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有了家庭。因为有了家庭,我们完成了角色的更迭和转化,在人生的轮回感悟生命真谛。在这种轮回中,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折射出相处的智慧,更体现长辈对下一辈的关爱。坊间流传一句话:“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当你拥有了自己的孩子,这种责任感幸福感会激发你做出更多坚强选择。这种自我超越在克罗地亚童话中是一位遭受误解的老母亲,为了自己儿子的幸福不愿接受神仙的眷顾,放弃过上最快乐生活的故事,也是日本童话《六尊雕像》中,穷苦的老人将他仅有的六顶草帽戴在雪地里的六尊神像(这些神像的使命守护儿童)头上的故事。用埃里克森的话说,人后半生的发展任务是无私关怀他人,这种“生成”最显著表现就是关心下一代。人在年轻的时候常常是“我想要”,而到了人生成熟期,“我想要”会逐渐变成“我应该”,这种自我超越不是每个人在人生的后半阶段都能做到的,唯有那些希望生活能够越来越好的人才会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这种自我超越不仅仅表现在对子女的关爱,也体现在认清自我的局限,发展前半生被隐藏的“个性”等方面,这些人生的奥秘都隐藏在世界各地的民间童话中。

  大家常常认为童话就是孩子的专利,人长大了就不再需要这些虚幻的东西来麻痹身心。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童话就像一颗晶莹剔透钻石,看似简单却能折射出许多埋在人性深处的道理。不管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关人生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年轻的时候我们总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复杂,变得八面玲珑,而忽视了纯粹的力量。童话就像远古的神话传说一般,它发源于更简单的社会,穿越千年的时间来告诉我们生活的哲理,来打破我们脑海中关于中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在人的后半生,我们依然有很多发展任务,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我们逐渐看清世界的本质,然后返璞归真,回到年轻时候一心想要逃离的家,向着人性的更高更深处探寻。而这一切有关后半生的秘密,都在这本童话故事中深入浅出地做了说明。这一次,我们听了很多的故事,也许可以慢慢过好这一生。

  《从此以后》读后感(五):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年老的炼金师》

  这是一个缅甸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位老头儿和自己的漂亮女儿生活在一起,后来女儿爱上并嫁给了一个小伙子,日子过得挺不错,可就是这位丈夫一心扑在炼金上,花完了家里的全部积蓄,梦想着把普通的东西变成金子。老头儿得知这一情况后,前去和女婿见面,询问了他的工作,两人谈得很投机。他告诉女婿,女婿从事的工作正是自己年轻时候所热衷的,并且说他自己已经找到了使普通东西变为金子的魔法,可惜年岁太大,无法成大这项工作。女婿急不可耐的询问魔法,希望自己接着岳父的工作干下去。老头儿首先告诉了变金子的配料,那就是女婿亲自种植的香蕉叶子的粉末,需要两磅。于是年轻人买了几块地,深耕细作,种下香蕉树,每天都细心照料,好不容易收集好了所需的粉末去见岳父,这时候,老头儿喊来了女儿,让女儿告诉她丈夫金子的情况,女儿取回几个袋子,里面装的全是用香蕉换来的金子。老人对女婿说:“你已经把普通的东西变成了金子。”简要的概括一下就是:面对一个从早到晚把时间都花在炼金上,一心梦想着发财的女婿,岳父用善意的谎言教会他致富的秘诀。

  故事一开始就让老人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直接介入这一家庭纠纷,那么女婿势必会疏远他,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自己的女儿就会穷困潦倒,每天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劳碌。在这种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聪明而有智慧的方法。老人选择了一种间接的行动,不是直接制止女婿的炼金行为,反而与女婿聊的十分投机,对女婿的梦想十分理解。这个童话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智慧并不是什么超群出众、深奥的学问,而是帮助解决真正问题的一种技能,智慧的一个特征就是注重实际。

  这个故事中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老人的骗术。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智慧是一种美德,谎言是可耻的。但是老炼金师和骗子的区别在于他的刚正不阿和诚实,老炼金师并不是为了自我满足来支配女婿的行为,也不是希望自己能够赚大钱,相反他还把自己的钱借给了女婿。老人骗人的动机是无私的,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女儿女婿家庭的幸福。

  年轻人的抱负和野心常常带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故事中年轻的炼金师只是一心想着将普通的东西变成金子,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炼金上,其实这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是后来经过老炼金师的指点之后,他明白了老炼金师的智慧之处,从此以后他就开始精心的种植橡胶树,生活很快富裕起来。年轻的炼金师在老炼金师的帮助下从开始不切实际的幻想到后来勤勤恳恳的工作,也变成了一名真正的“炼金师”。故事中老炼金师用自己的智慧来将年轻人的炼金梦转化成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干涉孩子的一举一动,上到找工作、填志愿,下到衣食住行。因为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但是长大后的我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尽管这些想法不成熟,我们也希望这些想法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打击和说教,以爱的名义干预我们的一切,那么双方势必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父母能够像故事中年老的炼金师一样尊重年轻人的想法,并且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来处理矛盾的话,应该就能够很好的化解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小小的我们有着大大的梦想。年轻的我们不用理会那些被扭曲的功利主义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不用理会他人的目光,只是随心的做一些与成功无关,与梦想有关的事。我们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我们有着自己的倔强,有着对诗和远方的追求,这些理想、傲骨和情怀是我们的命根子。如果这些欲望和梦想被剥夺,留下的只会是冷漠和反抗。反之,如果对年轻人的各种梦想加以确认和鼓励,那么不管未来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他们都会甘愿忍受。所以老人没有选择去阻止年轻人的热情,只是巧妙将女婿炼金的热情和注意力转移到长在香蕉叶子的银粉上,依赖自己对人的心理的深刻理解,帮助年轻一辈。虽然没有进行直接的干预或支配,但是却使两代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利用年轻人的抱负和野心,将青年人的理想主义转化为成年人的务实主义,这就是真正的炼金术。

  在我们的心中,年老可能常常伴随着皮肤松弛、胶原蛋白的流失、反应迟缓和行动不便等生理功能衰退现象的出现。但是年龄增长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满头银丝和可怖的皱纹,还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为人处事的智慧,这是岁月赋予给老年人不可剥夺的人生财富。老年人的好运是命运青睐于有准备之人的神奇魔力,是丰富的知识和纯熟的技能的必然结果。“老顽童”,“老小孩”,这些话语并不表示老人还像童年一般天真无邪,并不等于丧失了理智或者变得幼稚,老年人的返璞归真是自然的性情与成人处事方式的理性结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棱角会被现实磨平,成为了那个被残酷现实改变的人。于是有人说,我们终将被现实打败。可是在我看来,我们只是收起了自己的锋芒,以一种更加柔和与满富智慧的方式来改变现实,正如故事中年老的炼金师一样。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迟到的是什么味道。人生中面临着各种选择,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阶段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什么,也不能确定如果当初选择另一条路会是怎样,太多的东西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无论下一颗巧克力的味道是怎么样的,或许苦涩,或许甘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立足当下,脚踏实地才能收获自己完满的人生。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从此以后》读后感(六):从此以后,老人归老人,童话归童话

  总有那么一句话让人觉得无奈和忧心: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自从“彭宇案”至今,老人的社会形象一直都处于负面评价状态,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彭宇案”不过是把社会固有印象在媒体的扩散中形成了新的讨论浪潮,同时也将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的界限更为明晰化。说不上是好,也说不上是坏,世上本来就没有好坏,就连一个群体内部都有左中右之分,更何况一个被媒体言语划分的群体。老人在案件之后拥有了一批新的关联词,碰瓷党成为了所有开车者的噩梦,扶老奶奶过马路简直成为了土豪和屌丝的检验标准。对于老人的避而远之,让在媒体之中,只要有老人出现的场景都能够对错立即分明,连策划公司都知道,让老人骂一个coser是可以火爆媒体的。老人,除了被坑蒙拐骗买各种产品,同时也成为了社会负面形象的代言词,就如同童话故事中的后妈角色一般的存在。

  然而,在老人为主角的老人童话中,情况并没有这么复杂,反倒是与现实社会有着截然相反的情况。也许我们可以说这些童话故事都源自遥远的年代,所以才会有如此美好;也许我们也可以说,童话故事之所以是童话故事,就是因为童话创造了超现实的美好,世间所没有的,人们希冀在这里找到慰藉。《从此以后》似乎在解释童话故事中的心理学上的思考问题的同时,也在解决我们对童话故事的固有想法的缘由。

  《从此以后》并不是一本单纯的老人童话故事集,而是从世界各地的老人童话中摘取其中的共同点来解读童话故事背后的心理学现象。从伐木工的故事开始,一个由于不断重复一件事的人来到了倦怠的老年,他有些天真地耍脾气不干活了,突然出现一个会魔术的人借走了他的骡子,而后,骡子带回来财富。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故事,由于一种偶然的事情,主人公获得了意外的财富。这是非常合理的童话故事的方式,美好的结局看起来总是符合故事的审美。然而,在艾伦·B.知念看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故事的每一处都在展现出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他一直都在重复一件事情,过往的时间积累的财富和知识不过是经验的重复转变,返璞归真地回到童年时代无所顾忌地任性,放下斧头躺在床上,甚至又因为自己的过往的经验(伐木拉木头需要骡子)才有了骡子获得意外之财。有些人一辈子似乎都在重复一件事,到了年迈之年,似乎已经没有任何的新的价值可以产生,而在这样的时候,却来了一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戏剧,或许,这就是坚持带来的惊喜,也是暂停键带来的惊喜吧。

  如果老年人只能是这么过活,或许这辈子也就真的带着这些经验抵达天堂地府了。老年人的智慧在东方社会似乎带着神秘的东方力量,于是乎很多时候需要找有名望的老人来定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并不只是东方,在全世界,老年人的智慧对于社会来说都是一笔极大的财富。在该书中,作者说到,年轻人更多在乎的是得到什么,而老年人则在思考的是应该怎么。我们可以在《格林童话》中看到很多少年英雄的屠龙故事,也可以看到很多人为了财富失去自己的生命。到了老人童话中,老年人的睿智则是已经超越了自我本身,他们的利他行为并没有带着回报性的目的,反而更显得纯洁。老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忍受爬山摔死的风险,可以拒绝魔法;老人也可以用自己的积蓄来送给世界上最美最德的公主手镯,而后促成东方公主和西方王子的婚姻。当然,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愁虑,他们面对池塘,面对盗贼,面对并没有长进的技能,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仁善与睿智获取自己的圣杯以及逃脱被水手谋杀。那些童话故事中的许多东西被人们换一种说法装饰成了新的畅销书,他们可以被定义为“方与圆”“选择与放弃”之类的话题,而源头却是来自古老的睿智。

  这着实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书,有故事,也有解读,看起来就像小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阅读课文解读一般。也许我们在很多时候并没有关注到一个故事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学问,也或许因为如此,我们忘却了这些故事的智慧的载体——老人。我当然不能说因为童话故事里的老人都是如此耀眼,所以我们周边的老人其实也是如此。这种以偏概全的故事我们已经在开头的时候说过,而接下来,我们或许应该看到的老年人的睿智,同时,警惕老年人的小心机,毕竟,如此有智慧的人群,耍起心机来,不是年幼的你我所能够抵抗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