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学习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学习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9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学习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

  《学习之道》是一本由[美] 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习之道》读后感(一):《学习之道》笔记

  如其它畅销书一样,《学习之道》也是一本典型的“One Paper Book”,意思是说书内的内容完全可以总结在一页纸上。然而,撇去凑字的那些章节作者也不乏提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观点相信学过心理学的书友们多少可以找到共鸣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提出了两种思维模式在学习中的运用,即专注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第二部分作者提出了“构建组块”这一概念;第三部分作者教大家如何战胜拖延;最后一部分则是介绍提高学习效率的小技巧

  一、 专注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作者认为专注思维可以加深现有知识理解深度,比如在练习一项技能时,每练习一次,我们大脑中与该技能相关的神经元就会被激活一次,脑回路就会变得更加畅通无阻,这也就是10000小时理论中提出的,练习越多掌握越好。然而,光使用专注思维也有其弊端,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新技能的学习。现实生活中有大量例子,如先学会三轮车的人很难学会骑自行车,因为两者的平衡掌握方式截然相反。所以作者认为专注思维还应该配合上发散性思维,以便于掌握新的技能或学习新的知识。如果把人类脑回路比喻河流的话,专注思维就相当于那些被水流越冲越宽的自然河流,而发散性思维则类似于人工开凿的运河,两则结合才可以让大脑四通八达,充满活力

  二、 构建组块

  其实有很多书中曾经提到过“组块”这个概念,比如《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等。其宗旨是把知识整合成不同的组块,以迎合人类大脑记忆的方式,如大脑同时很难记住7个以上的东西,大脑对层次鲜明的东西记忆效果更佳等。我个人也比较赞同构建组块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便于记忆,同样也有助于清晰表达,甚至可以逐渐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

  三、 战胜拖延

  其实本书中有关战胜拖延的方法比较浅显,大家如果对这方面兴趣的话可以去读《自控力》。不过作者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教大家如何将拖延的事变成想去做的事,他把拖延细分成四个阶段:1. 信号 2. 过程 3. 奖励机制 4. 信念。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希望通过跑步来减肥,但是内心却并不喜欢跑步,当看到跑步鞋、运动衣等信号时,内心深处出现痛苦情绪,从而用拖延来让自己摆脱这种情绪,之后大脑就会给出奖励,痛苦消失并伴随着轻松感,最后说服自己还不够胖,不需要减肥。用作者的方法则可以把信号设置成可以触发愉悦情绪,比如,把跑步看成是听音乐或看风景放松时间,从而触发后续的良性反应

  四、 小技巧

  作者介绍了很多提高学习效率的小技巧,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分别是自测和记忆技巧。在自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检查自己是否真的已经学会了,还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费曼学习法中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把学到的东西教授给别人。这其实也是自测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记忆技巧也可以有助于提高效率,如联想法、挂钩法、图像法等,这些技巧由于电脑的内存条一样帮助读者有足够的时间将工作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

  最后,作者把该书归纳为10条好的学习法则和10条坏的学习习惯。这里就只列那10条好的法则:

  1. 多利用回想,回想的效果远远超过再看一遍材料

  2. 自测,这是检验和加深理解的有效方法。

  3. 构建组块,成体系地学习。

  4. 间断性重复,配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安排复习频率

  5. 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散性思维的运用。

  6. 睡觉,人在睡着的时候脑细胞体积变小,脑髓液带走毒素,Refresh你的大脑;另外,人在睡着的时候也会自动整理白天学的东西。

  7. 多提解释性的疑问,多用类比。

  8. 专注,番茄学习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专注力。

  9. 先从困难题目下手,(这一点因人而异吧)。

  10. 心理对照,把现在的你和过去的你对比享受成长的喜悦,也算是奖励机制的一种。

  总体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到很多初学者特别是还在学校里的学生,而学习达人们可以略过。

  《学习之道》读后感(二):找对方法,人人都能做学霸

  人们通常认为,文理之间,泾渭分明

  一个学习语言的人去学理科、工科,还要学成硕士博士级别,我们太难以想象了。

  可是偏偏有一个牛人,从“文”跳到“理”,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出彩。

  她就是《学习之道》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

  芭芭拉的整个学生时代,对数学厌恶至极。因此高中毕业,她就参军去了。部队花钱供她去学俄语,结果俄语学到非常溜,达到了“母语使用者”这种级别。

  她以为自己逃开了数理化的天下。上天偏偏喜欢玩笑

  她被分配到美军通信兵部,手底下清一色技术强人。

  一个语言学家,被扔到一个技术部门,这种反差,隔着书本,都可以听到当事人心碎声音

  一个外行小白来管理众多技术牛人,注定要从上司沦为团队里的“二等公民”。

  经过激烈思想斗争,芭芭拉选择退伍重新进修。这一进修,就好似上了瘾。她学好了数学,拿到了电气工程学士和电子计算机工程的硕士学位,最后还拿到了系统工程学博士学位,成为了一位工程学教授。

  这样的反差,让读者反思。我们都认为,文理之间的界限,就像是牛郎织女,中间隔着波涛汹涌银河,遥遥相望,不可触及。那么芭芭拉轻松完成这样的跨度,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第一,打破内心的局限,不再有自我设想的“执念”。

  逃离,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芭芭拉曾经是数理化绝缘体,对语言最具兴趣和天赋开始的时候,她的俄语太好,秒杀众人

  她以为自己逃过了数理化,从此工作和生活都在数理化绝迹的天地里。可惜,还是逃不过。

  被分配到通信兵部之后,她已经无处可逃了。一个完全不懂数理化的人,想要管好一群技术牛人,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太不现实了。

  于是,她决定重塑自己,不再逃避了。

  结果,她真的完成了以前不敢想的事情华丽丽的转变从此上演。

  她的职业反思告诉我们,过于追逐那些我们非常肯定的事情,反而会限制我们的内心,对任何可能性都说“不”。内心对优势的过于迷恋,对劣势的过度强化,让我们永远都走不出舒适区。

  第二,打败拖延这个小恶魔

  拖延是每个人的噩梦

  这样的场景在你的生活中肯定屡见不鲜

  打开电脑,要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不管紧急与否,想到后面的“辛苦工作”,都先奖励自己几分钟,逛逛淘宝,刷刷微博,看看知乎……结果常常是,时间哗地过去,几分钟演变成几个小时。

  拖延会让我们避开那些让我们感到困难的事情。要克服这些畏难情绪,比完成事情本身,还要更费心力

  拖延会上瘾。越是上瘾,我们付出代价越高。我们必须打败这个小恶魔。

  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感到恐惧,因为他看上实在太难了,太吓人了。

  三年前,整理完英语学习书单,我瞬间吓晕了。即使它全部用中文写成,我用业余时间消化完,也得花上几年的时间。更何况是英文,我哪里看得完?

  疑虑和恐惧过后,我开始学会分解。哪一本书需要我在两个月内看完?哪些书是我今年之内需要看完的?

  分解过后,每天就是三五页的阅读量。这不算什么难事了。

  分解工作量之后,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就变成“饭是一口一口吃,路是一步一步走”,简单而又轻松。

  下一步就是利用行动日志这个终极武器

  如果把一个人的时间当做是银行账户里面的存款,那么行动日志就是银行流水明细,告诉你时间的走向。除此之外,行动日志最为重要的功能还告诉你该做什么,事情该做到何种程度

  长期使用行动日志,会帮助你更加清晰地了解自我。还可以把那种完成任务的踏实感变成自己的日常,变得更加充实满足

  第三,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搭建组块

  组块是通过各种方法将各种碎片化的信息组合起来,构成有意义和有条理的集合。

  我们每天获取的信息,不管有用无用,不计其数,如果不加以整合,很难转化成腹中锦绣,反而最后会陷入人云亦云、受情感驱动而失去判断力的尴尬境地

  构建自我组块的关键步骤有三个:

  专注于自己需要获取的信息。你要成为一名出色设计师系统的学习制图软件是必须的;你要成为一名英语达人,苦背单词是绕不开的;你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财务人员,死磕枯燥的财务知识是必经道路。如果每次在完成这些基本功的时候,你都是开着电视背景音,时不时打开手机这个小恶魔,你是不会获得足够的“原材料的”。

  理解获取的各种信息。理解各种概念和原理,是构建组块的关键步骤。它的作用在于,把各种信息修炼成内功,是知道、记忆和使用中间的桥梁

  使用和输出。“知道”和“能不能做”完全是两回事。你有很多想法,能不能写成一篇文章,关键在于你实际上有没有做。写完之后,哪些素材用上了,哪些技巧用上了,哪些东西好像说得不对,哪些信息果然如此,不就有自己的总结和体会了吧?

  第四,说说记忆。

  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回忆起你每天上班时走过的街道上,有哪些店铺、有哪些车站和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这是因为你每天都从这里路过,日复一日的重复,这些景象刻画在你的脑海里。

  更为重要的一点,这些景象是立体鲜活的。这些信息化成你熟悉的场景,让记忆更加深刻持久

  除了可以利用图像,还可以自己加入更多的记忆辅助,例如顺口溜。

  学习历史的时候,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大小国家林立,要记住其中的国家名字就很难。如果采用一个顺口溜的话,就很容易,两分钟搞定。

  五代梁唐晋汉周,唐平楚汉南在头,前后蜀国两个吴,闽国北汉十国修。

  有人也许会怀疑在这样一个时代,记忆是不是必须的?因为现在的网路搜索实在太发达了,记忆已经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标准了。

  我的看法是记忆依旧是基本功。网络的信息分散,真假都有待考证。另外,我们看到的信息,也许在网络上真的搜索不到。

关键点:10个好的学习方法1. 运用回想2. 自我测试3. 对问题进行组块4. 间隔开重复动作5. 在联系中使用不同的解题技巧6. 注意休息7.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8. 专注9. 困难的事情最先做10. 心理对照

  芭芭拉·奥克利的学习经历化成这本《学习之道》。如果你也一样,有学习态度,但找不到学习的办法,这本书可能会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熊沾沾,读历史,学英语,写职场一点一滴,皆是思考。希望有朝一日,化成智慧

  微信公众号:熊沾沾

  新浪微博@熊沾沾

  《学习之道》读后感(三):做一个高效的学习者

  搭建组块

  1、最好的学习和记忆方法是回忆,重复阅读材料是没有用的;

  2、在书上划标记和重点会给大脑造成已经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的假象正确做法是什么标记都不做,依靠回忆记忆其重点;

  3、将知识点进行模块化记忆可以节省大脑的内存;

  4、回忆相当于一种刻意练习,在回忆的过程中会加深大脑的印象

  5、如何学习数学:

  ①只做一道题,并且做的过程中不要看标准答案

  ②重复做一遍,重点关注做题的步骤

  ③休息一下,转移注意力进行其他学习,让发散思维开始工作

  ④睡觉

  ⑤第二天重复做一遍这道题

  ⑥进入另一道题的学习,搭建这个知识点的组块

  ⑦重复①-⑤步骤

  7、学习之后进入测试环节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8、在学习很多新的材料和内容时,先把关键知识点掌握,然后再进行系统学习,可以事半功倍

  9、在学习新知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出现好像理解退步了的状态,类似于瓶颈期,这其实是大脑在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这个阶段过去之后会取得较大进步。

  工具建议和小技巧

  1、工作计划法:

  在前一天晚上写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可以让大脑或者潜意识提前对任务进行思考和处理

  2、如果任务比较重,可以将任务分解到几天去完成,但是需要在工作计划中写出来;

  3、工具的话可以使用番茄钟和云笔记;

  4、数学浸泡法

  ①将一个章节的知识点所涉及到的所以例题都做一遍,保证全面理解

  ②浸泡难题:通过发散式思维重点解决难题,即解题过程中中断进行其他工作

  ③对整本书的章节做一个表格,并写上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自己想收入的题型

  ④做整张表格,把科目、知识点、题型和解题技巧写上。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做。

  《学习之道》读后感(四):不太干的干货才让人有想吃的欲望(长文慎点)

  大量研究发现,人类的认知模式与神经元数量并不是固化天生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要因为自己在思维方式,记忆力,毅力等方面有缺点而怨天尤人,你完全可以靠训练来弥补这些缺点。

  一.首先要了解人类的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一)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

  1.专注模式:让人集中注意力,只可在“前台“运行,较为消耗毅力(一定时间段内毅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并且会限制宏观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发散模式:可以让人放松,可在“后台”运行(想象一下:你在编辑文档的同时“后台“在下载一部你爱看的电影),并且可提高宏观思考与创新的能力,但是结果并不准确

  Tip 1::组块:可以比作许多复杂知识的集合,例如:穿衣服这个行为就是一个组块,其中包含了不少复杂的动作;求一个极限也是一个组块,其中包含了化简,运用公式等步骤。

  (二)要想提高大脑的使用效率,了解如何运用两种模式是极为必要的

  1.如何有效地利用专注模式构建组块?

  (1)间隔重复:一个时间段内重复5遍,远不如五个时间段内个重复一遍(具体时间间隔可参见:艾宾浩斯曲线),随着遍数的增多,间隔时间也要随之加长,最终变为长期记忆;

  (2)提取练习(即主动回想)(某种形式上的小测试):大部分人都这样做过:对着一部分内容重复阅读n遍;在书本上用记号笔画的满是重点。但大量事实表明:这些只是在自欺欺人,以上的做法只会欺骗自己的大脑已经学会重复阅读的内容和被标记的内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该是:提取练习,即看完一段内容后,闭上课本,主动回忆刚才阅读的内容。因为主动回想远比重复阅读和用笔画重点费力,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逃避这种更有效的方法。

  Tip 2:当你主动回想几遍后,你仍觉得是重点的部分,才值得被画上记号。抽认卡是一个不错的提取练习的工具。

  (3)穿插学习:当你对某个基本概念了解清楚后,如果仍继续训练(称之为:过度学习),在体育运动等一些领域是好处多多,因为这有助于形成肌肉记忆。但是在学习文化知识时,这样做可能会浪费你不少的时间,在掌握了一个基础概念后应学会:同一道题用不同解法,同一本书从一个章节跳到另一个章节,从一个学科转换到另一个学科。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时间还可以提高不同组块之前的“迁移”和创新能力(想象一下,考试是一场厨艺大赛,而你却只学会了刀工,最终结果会如何呢)。把学习内容量尽量最大化,也就是应该让自己的学习时间得到超值的回报。怎样才能做到呢?文献无一例外地回答:与其在同类技巧、概念上投入太长时间去学和练,不如把精力分配到更短的学习时间段上,以避免过度学习。这不是说长时间学习就一定是坏主意。只要学生不在同类技巧或概念上投入过多精力,那么学习时间长一点并没什么坏处。一旦理解了概念“X”,学习重心就应该转移到别的概念上,过几天再来回顾概念“X”

  (4)刻意练习:高手和新手的最大差别在于,高手会选择困难的部分做刻意练习,而新手则是避重就轻,在舒适区域做着机械地练习

  (5)测试:测试是最好的学习形式之一。第一可以帮你习惯压力;第二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第三可以给出反馈,检验成果,并帮助你发现问题,而不是简单的重复以自欺欺人

  (6)困难的事情最先做:然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效率提高了多少倍。比如早上先做数学之类让你头疼的科目。

  (7)简化出核心概念并做出简单解释:一直(打基础时需要)关注太多的细节不仅会让你更加痛苦而且并不会对创造力和记住它有益,深入理解关键概念,其他细节通过练习与重复形成组块围绕在核心概念周围才是上策。(想象一下:你穿衣服的时候还在一步一步地分解动作,并分析为何要这样穿)。

  大师最擅长的一件事便是:可以将一个极为复杂的事情可以解释给低年级小孩子听。向他人解释问题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甚至不是你懂了才去解释,而是你解释了才会懂。(不少老师会说:当给学生们上完这门课时,我才真正地懂得了这门课。所以,不要畏惧因为解释不够清楚条理而出丑)

  (8)做笔记:可用康奈尔笔记法等科学的笔记法。(常见幻想:我把这本书读完肯定有“潜移默化”的收获,不用记录了,到用的时候会想起来的。但是抱歉地说,这样读完和没读过差别并不大)

  (9)虚心求教:放下你竭力维持的脆弱的完美形象。学会如何提问,问同学,问老师,问书本。三人行必有我师

  (10)学习活动的发生包括“以上至下、从下至上”两个方向:就像读书,先看目录大纲,然后再补充细节,最后再回头总结概括。学习新知识时如果直接进入专注模式,很容易进入死胡同。可以先看看简介,了解各章重点。(想象一下:你一直在A区寻找答案,但是答案却在遥远的B区,再专注又有什么用呢?)

  (三)将发散模式理解为“后台“,便可以更容易理解发散模式地用途

  1. 睡觉前复习一遍当天所学效果很好。 因为睡前复习,你睡后发散模式开始启动,帮你整理白天的思绪。(想象一下:你收集了许多针线,而发散模式就像一位织工,在睡眠中帮你将这些材料织成一件衣裳)

  2. 考试时先做难题,1-2分钟后转向简单的题(千万不要钻牛角尖,不然你只不过是将专注模式放在了难题上,发散模式仍然闲置,请立刻转到简单的题),之后再转回难题时。(想象一下:一位厨师在等待牛排煎熟的过程中,又顺便准备了一份甜点)这可能和一般老师教的:“先做简单的题,找找自信热热身“相违背,但研究证明他们教的方法并不够合理,如果放在最后再做难题,由于时间限制,在压力下更难做出难题,那么何不利用闲置的发散模式?也只需要提前在难题上逗留1-2分钟而已。有些人认为如果难易一直转换自己的思维会混乱,但是绝大部分人不用担心这一点,相信你所拥有的世界上最复杂的计算机——大脑,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在平时做练习时就应用这种方法,很快便会轻车熟路。

  Tip 3:以下情况不适用这种方法:(1)复习的不好,“后台”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就优先把自己会做的做完

  (2)难题的分很少(期末考试时温柔的老师常会这么做)。那就先做简单的。

  3. 做随想笔记。随身带笔和本,或者用手机便签。创新大胆的想法常常在发散模式下得出,但却转瞬即逝,所以做好随想笔记是极为必要的。

  (四)那么又如何实现这两种模式的转换呢?

  1.从专注模式进入发散模式:大体来说,只要可以让你放松的活动即可。例如:锻炼,听歌,给家人或者友人打个电话问候,睡觉,拉伸,做眼保健操,冥想,坐公交等等;

  2.进入专注模式是大部分人的难处,因为有“拖延症”这个小恶魔在中间阻碍,如何简便有效地进入专注模式将会在下文提到

  二.第二要懂得如何应对“拖延“

  想象大脑有“孩童“与”成熟“两部分(可大致对应发散模式与专注模式)

  孩童的部分:充满好奇,天马行空,喜欢愉快轻松;但却缺乏一直坚持的毅力和应对挫折地勇气

  成熟地部分:勇敢坚强,拥有顽强的毅力与极高地专注力;但却少了孩童时期无穷地好奇心与突破陈规的创造力

  孩子喜欢轻松愉悦,所以常常会将痛苦的事情拖延然后转移到轻松的事上。但毕竟他会伴你一生(意志力再强的人也是这样),完全抹杀掉他的爱好可能效果适得其反,你的大脑地两部分都需要被善待。

  因为毅力需要很多神经资源, 除非在非常必要的情况下 ,平时别把毅力浪费在对抗拖延上,经大量实例证明,拖延可以轻松克服。

  (一) 拖延:大部分人的拖延缘由于恐惧自己难以完成某事,于是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就如你在看本篇文章之前,害怕自己没有耐心看完,害怕自己看完了也不会实践等等,然后就去看了会手机,听了会音乐)

  但我想大部分人都发现,一旦开始做自己讨厌的事,这种恐惧感便很容易消失。

  (二)拖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作僵尸习惯(无意识的习惯动作,就像喝热水时习惯性地吹一吹),所以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习惯的四个过程:

  1.第一个阶段是信号 (cue) 这是你进入“僵尸状态”的触发器 触发器可能是你看到了待办事项清单上的第一件事。例如 是时候做下周的作业了 或看到朋友发来的一条短信 “是时候停止工作了” 信号本身无所谓好坏 重点是我们对信号做出的反应

  2.第二个阶段就是惯式 (routine) 就是你的大脑在接收信号时做出的习惯反应。僵尸模式下的反应可能有益无害,但有时也可能有害

  3.第三阶段是奖励 (reward) 任何一种习惯得以发展和延续都是因为它可以回报我们 。它会立即给我们带来些许愉悦感 ,拖延是极易产生的习惯 ,因为你将关注点转向更令人愉悦的事情后 所带来的奖励更迅速而简单 (想象一下:是不是所有令人沉迷的游戏都有这个特点)。但好习惯也是有奖励的 对于克服拖延症来说, 想办法奖励好习惯非常重要

  4.第四阶段是信念 (belief) 坚信习惯,习惯就会强大起来,例如 你可能觉得拖延到深夜才开始学习的习惯 ,将永远无法改变 ,要改变这一习惯, 你必须改变潜藏于其中的信念(一次失败后,将其看作阶段性的失败和从内心否定自己有着天壤之别!)

  (三)那么如何利用这四个过程来克服拖延呢?

  1.第一个要素是信号。 确认到底是什么让你进入了"僵尸拖延模式" 可以通过关掉手机或者离开互联网 或者远离其他占用碎片时间的消遣, 来隔离那些最具杀伤力的信号 (抵制诱惑的快速有效方法就是远离诱惑;最长期的方法就是远离诱惑的同时,培养新的爱好)

  2.第二个要素是惯式 。预则立,不预则废。毫不夸张,没有计划再努力也是极为低效。重置旧习惯的关键是制订一个计划(将计划表作为一个信号,看到计划表后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以改变反应)这样可以降低从无益反应转到有益反应的注意力成本。

  3.第三个要素是奖励。像打游戏一样,设定完成xx后,自己可以 xx。

  如:完成一个番茄钟可以听一首歌,散个步;我完成5个番茄钟后可以看一集30分钟以内的动漫~。(奖励同努力一样重要,知道何时停止学习和何时开始一样重要,懂得休息的人往往比一直埋头苦干的人表现要好)

  Tip 4:一定要设置一个明确的时间点。

  4.第四要素是信念。改变拖延习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相信你能够做到 !头脑发热不是坏事,总比不发热强。只要你内心有这个想法,发散模式就会在无意间帮你寻找解决方法,多发热几次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很多,记住:没有人可以一次坚持到底,中途的失败是人人皆有的,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和看待失败。(对比那些连尝试改变都不敢的人,他们的确不会失败,但你真的要比他们强多了)

  (四)克服拖延地简易方法:计划表+番茄钟

  远离诱惑信号后(如去图书馆,将手机关机),看到计划表做出积极反应,先专注25分钟(进入专注模式),然后休息一小段时间(进入发散模式),然后再回到专注模式。(具体专注时常和休息时常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人的都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也不一样)

  Tip 5:期间的休息就相当于是奖励,并且关键的是:请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你的僵尸习惯更喜欢没有压力地去工作,把这个番茄钟我要完成某任务的想法变为我要完成这25分钟的专注,成功几率会大大提升。

  三.不要忽略休息和奖励地重要性。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忽略。

  除非紧急情况,千万不要忽略休息,不然带给你的只有身体的损伤和低效的工作。如今政策制定者都开始注重学生的休息了,而已经被灌输:要废寝忘食一类观念的一代还不醒悟吗?当初让你们这么做的人都开始变了你们还要固执地在这个漩涡中挣扎嘛?(如果你因为把作业堆到最后几天而废寝忘食就另当别论)

  四.记忆宫殿

  具体资料很多,就不详细描述了,可以先看一下TED演讲: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记忆技巧。

  唯一想说的是:不要因为自己的恐惧去否定一个未知的方法。记忆训练由来已久且被大量实例证明:大部分记忆大赛选手记忆水平只是一般,所以绝大部分人经过训练都可以拥有超常的记忆力。

  五.心态

  这里我更想用《脆弱的力量》中的一些话来总结:

  你并不完美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你生来要奋斗与挣扎

  因为对失败的恐惧,不断麻痹对不确定性未来的向往,但却未意识到——麻痹痛苦的同时也麻痹了快乐

  看似理性的你,已经多久没有全心全意地去热爱

  因为你伪装的完美,导致了多少次的盲目自信与自欺欺人?多久不敢尝试新的事物?多久没有虚心的求教?错过了多少少走弯路的机会?

  就算知道可能会失败,你是否还愿意全心全意地去热爱与追求?你是否愿意放下那脆弱的孤傲,接受他人,接受改变?你是否愿意把失败看作必经之路,而非划破完美形象的荆棘?

  适当的时候对自己说一声:我已经做的足够了,我可以不完美了

  是的,你并不完美

  但你仍然值得被爱

  六.综上

  大家可以结合以上的原则,并且自行去了解艾宾浩斯曲线以及记忆宫殿法,打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计划表与学习方法。干巴爹!

  《学习之道》读后感(五):我们应该更加了解自己

  很久之前读过一本描述意志力的书籍,具体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一个核心观点就是:意志力是有限的。我们往往在工作的时候,很难压抑自己的食欲,因为必须给工作欲留出足够的空间,就会出现明明工作很忙,但会越来越胖的情形,我将其称为意志力守恒。《学习之道》也有部分涉及意志力这个概念,但是这显然不是全书想要探讨的核心,这本书主要是讨论学习方法的。但又与以往的说教式学习方法的书籍不同,这本书通过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身的前提下,以理性的脑科学视角告诉我们自己如何克服自己那些坑爹的缺点。我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概括为三点: (1)专注思维&发散思维 以前读书的时候有那种时刻,死磕出答案or求之不得,睡一觉好像梦到了方法,醒来就豁然开朗了。这里用到的就是专注和发散两种思维。 专注思维要求我们循序渐进,不要妄图一口吃个胖子,学习自然科学更是如此,由此我就开始反思了为何自己学不好计量经济学,以至于现在一看到公式就犯怵。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数学是没有办法靠考前突击,短时在头脑中搭建思维架构的。因此,专注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 发散思维同样不可或缺,它可以帮助我们短时跳离目前的阶段,避免陷入思维定式,而又在头脑的后台默默处理着一切。因此,睡眠与休息显得格外重要。大学有段时间自己一度调节不好生活状态,压力大到时时感觉要爆掉,睡不着觉,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应该睡那么多觉。那会儿一个朋友窥见了我的糟糕状态,发了封邮件给我,告诉我要好好休息。邮件内容至今还记得,讲述的是关于睡眠的重要性。最近读这本书的时候想起了朋友那会儿对我讲过的那些话,时至今日慢慢理解,仍觉得受用。 (2)关于拖延 作为重度拖延症患者,常常是那种状态——间断性凌云壮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努力才会成功,道理懂那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成功的人少啊,很多人如我一样都止于立志的环节了。常常跟自己说,这个事情不能够再拖延下去了,然而依旧是得过且过,deadline前好死不活的突击过去了。 拖延这个事情长期以往是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的。对一件事情产生拖延,一定是内心本身持有抗拒的情绪在。我跟很多同龄人交流过,大家对自己拖延的东西貌似都有一个“痛点”,不愿意被提起,一想起来就感觉被戳到了,内里被压了一块大石头似的。研究拖延症的专家丽塔·埃曾经解释过这个现象,“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回避痛苦无可厚非,习惯性的回避会造成非常不好的长期影响,会慢慢的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DO IT NOW!当自身对一件事情游刃有余时,自然会乐在其中了。 之前看过知乎某高票答案,有句话大概是说,作为新世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青年,再用类似番茄25分钟这种方法,显得有点小儿科之类的。在他的情绪带动下,我也觉得似乎这种方法弱爆了,我们要用强大的自控力来支持自身来完成一项项任务而不是一个又一个短时间段。然而!这个方法在我们自身缺乏控制力的时候,尤其是现阶段动不动就爱拿起手机刷一刷开个小差,是非常有效的啊! 想起了之前自己在小本子上写下的几句话,再一次自勉一下。“你只有两个选择,克服恐惧,或,被恐惧折磨”、“这世上有很多条路可以让你成为你自己,唯独放纵不可”、“你能拥有的自由,以你的自律为限”。总之,针对拖延症,关键词——关注过程、信念、行动。 (3)内化知识 “内化知识”这个说法是我对文章的一部分内容的概括。包括了对于内容的记忆以及不同组块知识之间衔接的搭建,到最终的灵活调用,这一过程是讲求很多方法的。就我自身而言,记零散的东西喜欢联想或者编口诀,记忆逻辑性强的东西,就是自我说服的一个过程,我会反反复复探究其中的关联。在深刻理解相关概念,理解精髓之后,会有水到渠成的感觉。这有点像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把知识做到内化之后,大脑才有足够的余量去学习新的知识。 以上是通过阅读之后,结合自己的理解所思考到的东西,再一次回归书籍本身,作者谈到的学习的10个好方法以及10个误区。 10个好方法:1)运用回想;2)自我测试;3)对问题进行组块;4)间隔开重复动作;5)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题技巧;6)注意休息;7)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8)专注;9)困难的事情最先做;10)心里对照。 10个误区:1)被动重复阅读;2)满眼尽是重点标记;3)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4)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5)已经清楚解法,但仍反复解答同一题型;6)与朋友一起学习变成了闲聊;7)做题前忽视读课本;8)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者同学核对并解决;9)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学的足够深入;10)睡眠不足。 总体而言,书中提到的方法不错,很多东西结合之前的学习过程都有所体会,作者将其文字化了。学习是不间断的,提早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使自己的道路顺畅很多。末了,我脑海中停留的零星的几个词是——行动!不要欺骗自己!注意休息! 好了,我去图书馆了。

  《学习之道》读后感(六):学习能力的关联:发散思维与专注思维

  知识是打通的

  依然是《学习之道》这本书,不过目前市面上存在两本学习之道,前几天看到是维茨金的,这本书芭芭拉的。两本不一样,但都非常值得阅读和学习。

  1、与学习相关的两种思维

  第一,专注思维模式(Focused Mode),是人集中注意力去认识,理解,记忆,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心情更加紧张,甚至呼吸都停滞了。

  比如我们以前都跑过1000米,在正式开跑之前都要做准备,当裁判员喊出“预备~跑”,这几个字的时候,大家就蹭的一下窜出去了,这就是专注思维模式。

  第二,发散思维模式(Defuse Mode),是大脑在相对放松时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大脑的神经元处于放松的状态,注意力涣散。

  比如我们过年放假,我们飞到南半球去过夏天,在海边吹着舒服的海风,躺在沙滩上,或者摇摇床上,心情舒适,放着轻柔的音乐,似睡非睡,。这就是发散思维模式。

  芭芭拉的学习之道

  2、想象一下手电筒

  其实,可以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手电筒,不过不是手机的手电筒,而是传统的家用电器手电筒。手电筒可以聚焦、扩焦,当手电筒聚焦死后,光束更强更密集,但区域小,只能照到一个点,这就是我们处在专注思维的时候。当我们处在发散思维的时候,光束分散,看的区域更大,但是光的强度会非常低。

  所以,如果我们要学习、解决某个事物,就可以用聚焦的专注模式,而如果我们要理解或者接受新鲜事物,那么最好用扩焦。当我们锁定一个方向之后,就可以转换为聚焦。

  其实,当我们长时间用专注模式考虑一个问题时,就会有许多想法,有一些是造成问题的思维,有一些是解决问题的思维,但当我们找不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通过这种切换手电筒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转换,让我们把造成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分离开来。

  类似手电筒

  3、知识关联(知识是打通的)

  很多人看过刘未鹏的《暗时间》,里面提到过一个栗子,原文大概是:他父亲自己在家组装电视机,全都安好后,电视就是不出图像。父亲白思不得其解。结果睡到半夜,突然想到是哪里出了问题,立刻起床修整,果然电视能看了。还一次是父亲帮刘未鹏的妹妹辅导高中数学,碰到一道题解不出,父亲又是在睡午觉时,想到了解题方法,做出了题目。

  刘未鹏将这个事情分为:明意识和潜意识。当我们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候,使劲儿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时候使用的都是明意识。但当我们不再去思考问题,转向其他问题时候,就开始用潜意识思考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老走神)。

  就好比手机后台,虽然我们退出了微信、登录了微博,但微信仍然在运行,它是用潜意识在运作,所以,我们可以用潜意识在睡前、走路、休息的时候可以留一些时间,思考一些问题,这样在睡觉的过程中潜意识会继续围绕这些问题做工作,并得出结果。

  有没有发现,刘未鹏提出的明意识、潜意识,与芭芭拉提出的专注思维、发散思维基本是一致的。专注思维类似明意识,类似我们手机界面正在看的微博,而发散思维类似潜意识,就是手机后台正在运行的微信。

  但在后台运行的微信并不比前台展示的微博工作能力差,所以,学会调用潜意识、发散思维去处理各种问题,可能会受到更多效果,尤其是“学习”。

  《学习之道》读后感(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过去一周,我看了两本书:一本叫《快速阅读》,一本是《学习之道》,老实讲,前者差后者老大一截。

  1、

  建立公众号之前,我一直不能理解,自己知道的那点破知识,干嘛跟公知似的要写出来呢?有意思么?

  后来学了一些知识管理的书籍,明白了一个道理:道理的确都写在书上了,但总有人不知道,就算是你读过这本书,也并不代表你就懂了其中的知识。

  只有经历过“阅读-转化-输出”这个流程,那些知识才能附着在你的大脑里。

  所以,写作是更高层次的学习知识,跟禅修诵经没什么两样,都是在修行。

  2、

  写作的路上,妖魔鬼怪太多,最难的就是“坚持”

  一方面是自己惰性成习,《学习之道》这本书里,管这个叫“小恶魔”,“小恶魔”几乎是打不死的小强,你这边稍有松懈,它就可以乘虚而入。

  “今天就别写了吧”、“这周要加班,下周再写吧”、“我恐怕不是写作这块料,还是就此绝笔吧”(越被懒惰胁迫的人,偷懒的胆子就越大)

  对付小恶魔,书中给出的方法是“信息-反应-奖励”

  这有点像是网络游戏中的打怪,怪物出现时,你只要对其施加物理或魔法攻击,持之以恒,对方挂掉时总会洒一地的金币和宝物给予你作为奖励。

  从此,你爱上了打怪,而且还专打大怪,这就叫“及时反馈”,专治拖延症。

  写作上第二大困难就是“怕”:担心自己文章毫无逻辑,文笔差劲,污了大家的眼还恶了自己的心。《学习之道》中提到,面对这类困难时,我们要“关注过程重于结果”。

  写之前告诉自己,我今天的任务是“在电脑前码一个钟的字,而非写一篇绝世佳作”。

  脸皮是不是顿时厚了一尺,如果再结合“番茄钟工作法”去专注写作的话,眼睛一睁一闭,文章就写好了。

  3、

  写那么多会怀孕么?

  这是一个冷笑话,背后的潜台词是“写那么多,什么时候是个头?”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是没有答案的。

  我只知道,战隼老师是国内“100天行动”的发起人,他的社群里大家都在尝试用100天行动来养成一个乃至多个习惯。

  而李笑来老师的知识管理社群里有一个人发起了“1000天行动”,1000天结束时,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关注的领域收获满满。

  《干法》这本书中说,“如果你全身心投入工作,那么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神一定会帮你,事情一定能成功”

  继续修行吧,我的神!

  《学习之道》读后感(八):本书部分干货总结~个人

  挑取了对个人有用的信息,笔记如下,

  《学习之道》

  作者:芭芭拉·奥克利

  本书特点:将心理学观点和实践相结合,融汇了很多学习案例,依据这些来提供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作者经历:学渣逆袭成为电气工程和电子计算机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

  适合人群:需要学习科学和数学的人

  一.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专注思维:

  1.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

  2.在现有资料上展开调动、推倒、转换,得出答案

  3.适合挖掘信息

  4.容易陷入思维定式

  专注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激光=马拉松比赛运动员=快速直接,能量集中=懂的更多套路

  发散思维:

  1.适合建立联系,带动大脑协调运作

  2.具有不确定性

  发散模式=休息状态=手电筒=闲逛青年=光线弱,范围广=自由意志,接受新事物

  二.转换思维模式

  案例:爱迪生转换思维模式所用的技巧:小睡,以及名言“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结论:在紧凑的专注模式后,利用发散模式的方法奖励自己

  激活发散模式:健身、游泳、跳舞、涂鸦、洗澡、纯音乐、冥想、睡眠(小睡及早睡)

  别怕落后,放慢脚步,细嚼慢咽,“放一放”(sheep on it)

  避开思维定式

  要解出难题或是学会新概念,至少要有一个你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

  若是自制力强的人,建议重视倾听,把同伴的意见放在心上,他们会在你沮丧到临界值时有所察觉

  三.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类似在大脑中抛接球的杂耍演员。

  长期记忆:类似仓库或者硬盘,但也需靠定期回访保持内容

  观点: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的办法-间隔性重复

  结论:下次在解决棘手问题时,先尽力做上几分钟。一旦做不下去,就转去另一项任务。发散模式会继续在后台处理之前的问题。

  案例:神经心理学者罗伯特·彼尔得的创意生物学研究结论;《科学》杂志对回想信息的研究;

  四.构建组块

  组块构建: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形成新逻辑 舞蹈

  案例:大陆漂移学说的发生、学习舞蹈

  构建步骤:

  1.专注力(focused attention),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2.理解(understanding)掌握基本概念,由下至上

  3.获取背景信息,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由上至下“纵览全局”

  4.练习(practice)和重复(间隔重复spaced repetition)

  5.简单回想

  搭建强大组块的步骤:

  1.全程独立解决一个重难点问题

  2.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3.休息一下,研究、兼职、休闲

  4.睡眠

  5.再来一次

  6.再来一道新题

  7.“主动”重复:回想,生成材料,即提取练习(retrieval practice):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重复阅读被动获取知识,也不要直接翻答案

  8.24小时内再复习一遍,常练不忘-重复是在记忆消退前对其进行巩固的必要动作

  大部分难题都是由直觉解决的,因为它们与你熟知的事物截然不同,不过要用专注模式对其给出的答案仔细验证,直觉并不总是对的

  穿插学习:把解题策略不同的题目混在一起练习,而不是在同一个问题上过度学习

  案例:佛罗里达大学对过度学习法的研究;保尔战胜创伤性脑损伤并去学习的故事

  五.学习中常见问题及解决

  如何对抗学习中的焦虑:

  1.遭遇瓶颈时,不必感到惊慌,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2.让一切井然有序,用思维导图或者大纲来整理材料

  3.懵逼时,适当将自己降压

  4.面对测试的紧张,把它想成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它可以改造你已有的知识体系并补充

  如何克服拖延:

  1.理解拖延:拖延的常常是让人感到不安的事;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时间和能量;拖延会成瘾

  2.理解习惯的养成:信号-反应程序-奖励机制-信念-巩固信念(心里对照、发展新的朋友圈)

  3.学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关注时间进程以及相关的习惯和举动,而不是结果,关心自己在短暂的期间内是否尽全力去行动

  4.记行程日记,形成个人实验记录册,同时记录完不成的事和拖延对你的暗示及反应

  5.每天都对自己承诺要完成一定的惯常事物和任务

  6.写计划:晚上休息前写下第二天的任务

  7.把工作细化成一系列的小挑战

  8.直到完成任务才能奖励自己

  9.小心拖延的信号

  10.身处少有拖延信号干扰少的新环境中,组队学习时讲究氛围

  11.相信自己的时间系统

  12.做plan B

  13.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享受做小白鼠的时间

  如何增强记忆:

  1.记忆宫殿法:回想熟悉的事务,然后把它当成视觉形象的记事本

  2.善用类比、比喻、口诀、

  3.寻找要素之间的关联进行记忆,编故事、写和说、体育锻炼

  4.学会自我欣赏

  《学习之道》读后感(九):模块化的记忆,回想试的加深方式

  刚开始看这本书第一章,都是迷迷糊糊的,什么专注思维,什么发散思维,感觉突然有一种完了,到处一分钟蹦了它的感觉,要不是因为看过她的公开课,我差点就把这本书吃了,“脊椎动物如果要生存下来,那么就要面对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在集中注意力享用实物的时候,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视野中是否会有危险。处理两种不同的任务,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两种模式区别对待,他可以一个大脑半球集中吃东西,另一半脑巡视周围的环境……”因为刚刚看过《疯狂人类进化史》和《人类简史》,看到这一段尤为集中,有一种洪荒之力多巴胺性激素爆炸激发的兴奋感,可能这也就是书中所强调的,为什么有些人的记忆这么厉害,其实也没什么,也不过是记忆的方法或者工具“能在你开小差时集中注意力”,整篇书大概不外乎几个词,两种模式,模块,回想,记忆方法,不过这大概也不失为一个很不错的能让人增加阅读学习效率的一条道路,正如现在很火的人工智能,对于所谓的机器学习,也像是多个模式综合最优的结果,正如书中所描述的,人做出的决策并不是说立马做出的,而是大脑中有许许多多的决策,比如起床之后干什么呢?可能会是环境条件下读一本书更让人兴奋,可能会突然冒出‘把他娘的意大利炮拿过来!干他一炮’这样的想法出现,然后真的在环境条件下就去干一炮了之类的许许多多的决策,不过最后只会有一个决策,而这个决策往往不是最优的决策,可能是昨天最让你兴奋的是干了意大利一炮很爽,今天再来一次,又或者走神的时候被‘起这么早干鬼啊,继续睡’占领然后继续睡了之类的想法,而这样的想法,就是书中所说的‘小恶魔了’,不过,正如因为人类头太大导致母亲不得不早产孩子,使得全世界都是早产儿的这个进化‘错误’,让孩子不得不好几年都待在母亲身边,把经验、父辈经历、制造工具等等学习了,让这个早产的‘错误’成为了‘进化正确’,所以,小恶魔也可以成为小天使,既然坏习惯这么牛逼,那么可以把坏习惯变成一个记忆工具,毕竟‘能在你开小差时集中注意力’的任何途径都是最佳的记忆方法。整本书3.5分吧,剩下的1.5就是有很多章节没营养、例子塞来塞去凑字数、贴士蠢蠢得之类的,还是值得一读的,得了,我要去搬意大利炮了。

  《学习之道》读后感(十):学习之道

  这本书是我非常认真看的一本书,从开始到看完有些章节我都会反复的看上几篇,因为写得的确很不错,再一个就是我也是想实践书中的方法。这本书主要从两个方法去讲:一是构建组块。把学习的东西整理成组块,这样就记得深刻而且会形成习惯思维,当遇到这方面的问题的时候会很容易想到这方面的知识,应该怎么去做的,在头脑中一目了然。但是这个方法有个缺点就是容易被思维定式束缚。所以需要我们在专注思维学习的同时,也要放松一下我们的大脑,然后大脑处在一个发散思维,这样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在我的理解我觉得构建组块就好像在构建模型,所有知识构成一个模型,既有有序排列又富有创造力。书中写到了我们学习的一些常识误区和学习的一些方式,看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是这样。比如很多人都会在边看书的时候边画横线,以为这样会记得更加牢固。但是并不是的,这样反而更加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因为当你画下横线,其实你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你已经学会了这些知识,但是其实还并没有,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忘记了。作者提倡的是少画横线,多回想加练习还有解释。当你看了一本书,你需要对那本书进行回想,回想里面讲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是我们都所没有尝试过的,或许你可能会这还不简单啊,有什么难?你先别得意得太早,不信你就试试看,看你能不能顺利回想起来。在看到这个方法的时候我去尝试了一下,结果发现我回想出来的东西都乱七八糟的,完全没有经过整理(没进行构建组块),所以别说是说出来了,就连是写出来也很困难。回想是对我们学到的东西进行整理进行构建组块,那么我们以后想出来的东西就有条理了。当你们够跟别人说清楚你学到的东西,那你才是真正的学到了。书中还有很多方法,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

  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关于拖延的。可能你会感觉奇怪了,不是写学习的吗?怎么又有拖延呢!你可以想想现在拖延越来越常见,如果拖延了有再好的学习方法又有什么用呢!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就是拖延和学习交换着来写。这是因为作者提倡交替学习,交替学习可以转换思维更加容易学习。这本书不止一次的提到了番茄工作法,就是定25分钟的时间,在这25分钟内你得专心做你要做的事情,不要被其他事情所分心,25分钟就可以休息。拖延有一方面也体现在了不能专心的学习和工作这一方面。比如但你准备做工作或者是作业时,就想着刷一下微博,朋友圈再做,然后你突然发现半个小时过去了,然后你终于把心思放到学习里了,过了十分钟手机信息响了,你就又忍不住拿起手机回信息了,回信息刷个朋友圈十分钟又过去了,又做一会儿作业,又回一下信息。这样不仅学不到东西,而且做事情的效率也低,本来两个小时可以做完的事拖到了四五个小时才做完。番茄工作法就是需要把精力专心的投入要做的事情里面,这样既可以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又可以学到东西。

第一次写书评,文采不行请多见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