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你自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你自由读后感10篇

2018-04-20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你自由读后感10篇

  《给你自由》是一本由胥祥忠 / 崔石磊著作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你自由》读后感(一):人民日报评论智能时代“非制式时间管理

  “8小时”“朝九晚五”“打卡考勤”,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好像是一种不必思考惯例。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制式化”的时间工作制,已经遭遇了来自“非制式化”工作制的巨大挑战。智能时代使得传统社会时间结构发生着颠覆性的巨变。

  自由职业者、创客、威客、SOHO族等这些新时代产物,这些在工作时间上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新兴职业、新兴人士,已经不太依附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不太受传统制式化职业规范的制约。这种自由职业意味选择面的增大,意味着更加自由、自我,更具个性化。环境倒逼着人们不得不面对变革,迫使人们不得不打破长久以来的职业思维习惯

  胥祥忠与崔石磊是长期专注于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研究的两位企业家,对时间管理学的研究颇有心得。针对智能时代的职业变化,推出了全面阐释“非制式时间管理”的著作《给你自由:非制式时间管理》(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书中对制式与非制式工时做出了深度比较与解读,同时,对工时观念演变做了具体介绍,提出了重塑时间管理“四化”(自主化、可选化、差别化、个性化),面对新选择、新秩序作者也给予了解决之道,那就是转变工时观念,向夜间移民,大力解放生产力,打破时间的奴役,与时俱进迈向智能时代。

  在书中,作者一针见血地论证了“在智能时代,大锅饭式的8小时工作制,已经名存实亡,难以照单操作”——恪守制工式的保守企业面临着时间和空间观念上的变化、人的差异性问题、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的融合等诸多问题。正如作者所说:“人们的一切都被深深地打上制式化的烙印,工作时间的安排产品一样,成为工厂流水线上的一部分,被制式化、标准化。人们不得不在一种终年不变、各地普适的时间体系内把自己的生活调节得像钟摆一样精确有序乏味。”

  在这种情况下,非制式工时已经成为大趋势,新变革。所谓非制式,一个根本性的特点就是在工作时间上可以自己支配,做时间的主人。非制式工是对传统组织形态、对工作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传统人际关系的全方位冲击。“非制式”思维将重塑时间管理,开启工作与生活的新模式;非制式时间管理,让工作者的自由、天性身心都得到了极大释放。“

  在智能时代,我们需要做的是,尽早倡导、确立和完善全新的工时观念,在全新的环境中重新定义并审视自己,成为真正的工作高手和生活专家,获得美满人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14日 第 11 版)

  《给你自由》读后感(二):挑战传统时间观念,赢得效率最大化

  1

  如今的社会普遍倡导高效率的生活与工作,其中以大城市的快节奏尤为突出。以制造业为例,合理工时的安排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比如,每个工序完成时间需要多长时间,整个产品完成时间需要多长时间,都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计算以及优化。这就是传统的工时概念。《给你自由非制式时间管理》一书中提到,这种传统的工时有一些缺点。比如使得人没有休息时间,工作时候动作以及时间有严格的要求,会使得人非常压抑等等。

  2

  我在刚毕业的时候进入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因为是新员工,被公司要求在生产线实习半年,所以对作业员的生活有一些了解。员工每天的工作内容单调枯燥,不停地重复简单的动作。为了提高每天的产能,有专人用秒表计算每个工位的工作时间,用来考量这个工位是否有优化的可能性。于是,作业动作不断地被纠正,每个工序完成时间会越来越短,员工也会因此变得更累。

  简单来说,传统的制式工时将人性已经剥夺得一丝不剩,将人变成不停运转的机器。同时,由于目前中国尚处于劳动密集产业绝大多数的机器需要人工操作。于是,人与机器几乎是绑定在一起,使得人类不能从机器中解放出来。

  3

  我曾经有一段很深刻经历。我做过一段时间淘宝,当时由于单子非常多,而打印机没有及时准备到位,所以需要全部手写快递单。那段时间觉得非常累,因为手写单子不仅慢,而且非常担心会写错。后来有了打印机之后,觉得轻松很多。当时我深深体会到机器使得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一道理。但是如果以后只要淘宝有订单生成,系统就可以自动打印快递单,人类会不会更轻松?正如现在的洗衣机、电饭煲一样,只需要设置好,就可以等待完成后的结果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从工业社会到智能社会也能够使得人类的生活得到质的飞跃。什么是智能社会?《给你自由非制式时间管理》一书中提到所谓的智能社会,代表性的现象就是人机分离,人类通过智能控制机器,使得人不在机器旁边的时候,机器也可以完成相应的动作,使得人类解放出来,可以完成其他的事情

  4

  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一个观点。由于目前人类的活动时间遵从大自然的时间,大部分的人工作时间都是在白天。而工厂以及相关设施在晚上的时间显得浪费。作者提倡政府应当立法,要求人类开发夜晚时间,使得夜晚时间被利用起来。

  虽然现在很多场合或者公司已经开始很好的利用夜晚时间,但是这都是无序的,没有形成规定。当夜晚的时间像白天的时间一样做好规划,则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

  其实,在一些订单量比较大的公司,基本上24小时机器都在运转,车间永远都处于忙碌状态。这样的效率确实会比较高,比如可以很快地完成客户要求的产品,可以减少办公区域以及相关设施的浪费,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相应的成本

  书中提倡的开发夜晚时间,这一观点还比较新颖。虽然有实施,但并未普及。相信也许某一天,真如书中所言。

  《给你自由》读后感(三):智能时代的时间管理之道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中看到一篇文章,是央视名嘴白岩松批评很多公司在用的打卡制度,他认为这限制了大家的积极性,并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实他说的就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在社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在问时间要效率,但真正能做到时间自由的却是少之又少,胥祥忠与崔石磊在他们的新书《给你自由:非制式时间管理》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非制式时间管理”,他们通过对制式与非制式工时的深度对比,提出在智能时代,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时间的主人。

  两位一线优秀企业家,将自己的论述置身于从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过渡这一大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诸如富士康跳楼事件、用工荒现象等社会热点分析,对时间管理历史沿袭的精准阐述,提出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原来八小时 “制式化”的时间工作制,可以按照自己喜欢方式工作和生活,身心获得极大的自由,甚至可以达到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所谓非制式工时,一个根本性的特点就是在工作时间上可以自己做主。有一段时间,SOHO族因为工作时间自由、不受单位羁绊,很受大众欢迎。但那时的SOHO族只是少部分精英分子玩的“游戏”,工作时间自由对大部分人来说遥不可及。如今网络和智能技术使得人类不再依附于生产工具,传统工业生产和运输模式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了自由职业者,成为了自己时间的主人。很多传统的观念、人际关系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问题接踵而来,在智能时代我们该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对此,两位企业家有着清晰认识,他们认为在新的时间秩序下,个人虽然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力,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加强自我管理是智能时代对个人提出的要求,并提出重塑时间管理“四化”(自主化、可选化、差别化、个性化),甚至勾勒了“向夜间移民”的行动方案,呼吁由政府力量主导、社会力量引领、市场力量培育,整个社会共同维护和推动一个全互联、全天候的新时代。

  《给你自由》读后感(四):《给你自由》:时间管理的颠覆性革命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遇到过类似这样的问题:完成了8小时的工作,想去政府机关办事,结果机关也下班了;在外面吃完了晚饭回家,公交车已经停运了;回到家里想要网购了心仪的商品,但是抱歉,必须等到第二天才能发货。

  《给你自由:非制式时间管理》从我们身边这些尴尬无奈的细节开始,一点一点揭开了传统时间观念的真面目——一个困锁人类自由的隐形牢笼。随着时代的脚步从农业化迈向工业化、从工业化迈向信息化、最终从信息化到达智能化,这一牢笼开始出现裂缝,人工智能对生活的渗透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了现实。本书大胆预言,“由互联网+全天候产生的新工作观念正在对人类社会行程全方位的冲击,而非制式的新时间秩序将在这种冲击中得到进一步确立”。作为一名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对这一点感受尤深:曾几何时,剪报、笔记是几乎每天都要做的必修课,但在不知不觉间,互联网的便捷和迅速就把那些黄黄旧旧的硬壳本子打入纸箱,变成了一堆见证回忆纪念品。

  但是,变革不会自然发生,要实现人与物的分离,必将经历持久、艰难的不懈探索。作者给出的解决办法令人吃惊增加时间供给!乍看之下,简直如痴人说梦一般,一年365天,一天12小时,一小时3600秒,无论对女王总统,还是你我凡人绝对公平公正童叟无欺。“向夜间移民”!随着作者的抽丝剥茧,在我们面前铺就了一条通往“天方夜谭”的道路:不断调优人类的生物钟,让睡眠更省时、更高效,进而实现自主化、可选化、差别化、个性化的工作和休息时间安排,让一天24小时的时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进而缓解人口资源压力

  关于实现这一构想的难度,作者已经做出了充分的预计:“变革使很多人感到恐惧迷茫本能怀念过去,拒绝现在,这并非一种个别现象,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群体焦虑”。在非制式时间管理的革命中,必须由政府力量主导、社会力量引领、市场力量培育,共同推动新秩序的形成,向着互联网、全天候加速冲刺。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享有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的权利”。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居住的城市就会变成一座座不夜城。

  前言部分

  《给你自由》读后感(五):经济参考报书评:被颠覆的职场工时观

  2016-12-16 作者: 张帮俊 来源: 经济参考报

  “8小时”、“朝九晚五”、“打卡考勤”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既熟悉又习惯。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种“制式化”的时间工作制,已经遭遇来自“非制式化”工作制的巨大挑战。特别是,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社会时间结构正发生着颠覆性巨变。

  自由职业者、创客、威客、SOHO族等新时代产物,这些在工作时间上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新兴职业,新兴人士,已经不太依附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不太受传统制式化职业规范的制约。这种“自由职业”意味着选择面的增大,更加自由、自我,更具个性化。环境倒逼着人们不得不面对变革,迫使人们不得不打破长久以来的职业思维习惯。

  书作者既是优秀的企业家,又长期专注于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研究,特别对时间管理学研究颇有心得。国内首部全面阐释“非制式时间管理”的著作《给你自由:非制式时间管理》,对制式与非制式工时做了深度比较与解读,同时,对工时观念的演变进行了具体介绍,提出重塑时间管理“四化”(自主化、可选化、差别化、个性化)。面对新选择、新秩序,作者也给予了解决之道。

  在书中,作者以独特视角,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智能时代,大锅饭式的8小时工作制,已经名存实亡,难以照单操作。”道出了传统制式工时的弊端与“8小时工作制”的困境。恪守制式化的保守企业也面临着时间和空间观念上的变化、人的差异性、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的融合等问题。正如作者所说:“人们的一切都深深地打上制式化的烙印,工作时间的安排与产品一样,成为工厂流水线上的一部分,被制式化、标准化。人们不得不在一种终年不变、各地普适的时间体系内将自己的生活调节得像钟摆一样精确,有序而乏味。”

  非制式工时已经成为大趋势,新变革。所谓非制式,一个根本性的特点就是在工作时间上可以自己支配,做时间的主人。非制式工是对传统组织形态、对工作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传统人际关系的全方位冲击。“非制式”思维将重塑时间管理,开启工作与生活的新模式。非制式时间管理,让工作者的自由、天性、身心都得到极大释放。“非制式”这种新的工时观念,不但使传统意义上的“单位”正在消失,甚至传统意义上的忠诚、团结、劳动光荣等观念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当下的问题,通过创新管理促进生产力和文化的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

  在智能时代,我们需要做的是,尽早倡导、确立和完善全新的工时观念,在新环境中重新定义并审视自己,成为真正的工作高手和生活专家,获得美满的人生。

  《给你自由》读后感(六):最高层的不同来自思维,十分钟读懂一本书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名字叫做《给你时间》副标题是【非制式时间管理】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主要讲的是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做好时间管理,作者我不太熟悉,但是这本书的结构还是很好理解的,按照what-why-how 的结构,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智能社会这样一个变迁过程中,工作形态也从严格的八小时制慢慢起了变化,出现了弹性工作,出现了自由职业者,同样的,我们面对工作的形式和时间也变得自主、可选和更加个性化了。

  下面有一张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本书。

  大多数上班族都把工作八小时当作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事实,这种理所当然并不见得正确。真本书并没有从方法和结果上讨论高效使用时间的法则,而是在告诉你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一、非制式时间管理是什么

  和这个概念对应的 — 制式时间管理,就是制度化时间的意思。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早上八点钟打卡晚上五点打卡,这种监控就是一种工作制度的秩序化成果。

  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非制式了吧哈哈,不受固定时间限制,甚至不受工作时长限制的就是非制式时间。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

  我们都清楚,没有什么是一层不变的,即使这个八小时工作制稳定存在很多年,作出很多贡献。从社会进步角度来说,我们的时间管理是进步的。

  在遥远的农业时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观天计时,随时节而动。春耕、夏耘、秋收、冬播,如果以现在的眼光去看的话,很多时间没有利用起来,大量的农闲时间是没有产出的,所以那个时候生产力低下,社会发展很慢。

  到了工业时代,机器取代了一批人力。这时候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工作,同时工厂大量竖起来了,工人的工作时长长达15-19时每天,甚至还有高达每天22时的,很多地方出现罢工,还留下这样一首《8小时之歌》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8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归自己”

  这个诉求在美国率先发起,并很快得到了全世界工人的响应,各地的工人都罢工游行,也将这场运动推向了高潮,并最终形成了我们沿用到今的八小时工作制。

  条例被写进了劳动法,但是今天。信息已经要淹死了,网络信息生产的速度已经是按秒计算。我们从小是玩电脑长大的,但依然觉得专注力被很多事情打散了去。连加班时间也被绑架。

  比如说我们的微信,最开始是好朋友聊聊天,看看朋友圈点点赞的。后来老板加入了,我已经吓得不敢发朋友圈了,还整了个工作群,我真的很想工作时间老板发一些通知我是回好还是不回好。频繁互动显得我工作不认真,不回复态度又不端正。

  最怕周五晚上,正和小闺蜜吃火锅呢,老板在群里说一句:明天有个XXX任务,大家来加班。我可不可以当作看不见……

  其实这已经是我们生活的常态了,加班俩小时再回去,或者下班回家后还要用电脑继续工作。工作总是做不完,信息和网络也带给我们这种便利。

  因为这些,出现了自由工作者,斜杠青年等,他们渴望更加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

  三、新型的自由时间怎么做

  并不是8小时工作制被废除,它依然存在并被大多数人沿用。对于那些非制式时间管理者来说,选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当然与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1、懒

  我听很多人谈论过自己的工作“没事干,找电视看”“按部就班”“工作就那样,没事就上网”。这是上班过程中的发生状态,可是我们把时间拉回到早上八点钟,一定有很多人是在这个点前后十分钟蜂拥而上的。路上匆匆忙忙,肚子还是空着,可是赶到了之后有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做……

  对于选择自由的人来说,换取无意义时间的代价就是高效。有事情就立刻做完,拖拖拉拉绝对不是原则。这里的懒不是说不去做事情,而是善于利用工具,少走弯路,达到高效的目的。

  2、重塑时间观

  时间管理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时间你要怎么管理,它会因为你的介入变的快一点或者慢一点吗?不能,也不会因为你的管理变的多一些。我们只是管理自己,去更好的使用时间。

  OHO族,黑客族,自由职业,自媒体,这些流行又流行的词汇,给了很多人想象,但是你必须意识到真正的时间是什么,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样的,才能做好管理。

  这本书并没有侧重时间管理的方法上,反而更多的强调【是什么-为什么 】这两个基础步调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读这本书,我做了一份笔记大家也可以自行查阅:

  https://mubu.com/doc/3y9tlBuBCC

  《给你自由》读后感(七):“非制式”让生活更自由

  “非制式”让生活更自由

  未来,互联网还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与改变?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个或清晰或模糊的概念,但无论任何人,都有一个基本共识:互联网将会推动社会演进到一个新阶段,未来必将是一个工作、生活更加自由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实现的巨大可能性。

  在这个新时代里,不但传统意义上的“单位”正在消失,传统的工作方式正在走进历史,甚至传统意义上的忠诚、团结、劳动光荣等等这些观念也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非制式化的职业使工作者不再依附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单位”,当然也不受传统的制式化职业规范的制约。一种叫做“自由”的东西,正在力图注入到新的时代中。处在巨变中的我们,应该敢于解放自己,迎接新时代的多重挑战。

  《重塑时间管理:非制式工时观》一书认为,信息时代是一个昼夜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时代,是一个工作时间段自由选择的时代,每个工作者都有条件找到自己的最佳时间表。在工业时代,能够发现并按照生物钟工作是少数时间垄断者的特权。比如张之洞一般都是每天下午两点左右开始入睡,到晚上十点才起床干活。幕府中人及下属有事,一般都要在半夜来见他,甚至有时候要一直等到天亮。而毛泽东则说:“我多年养成了白天睡觉、夜间工作的习惯,想改变这个习惯看来很困难。如果再过若干年,我告老还乡,这种夜间工作没有对象了,没有目的了,到那时,就会改变这种习惯。否则是改变不了的。”在制式化的工作环境里,这样的特权,显然是一个普通工作者所无法企及的。但智能时代就完全不同了。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世界里,工业时代那种制式化的工时安排必然要逐步消失,“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工作制在很多行业已经名存实亡,时间资源正在被重新切割分配。而传统的工作观、价值观也必然随之改变,一个工时多元化的新时代已经呼之欲出了。而以个人化时间表为依据合理分配精力,安排生活,也有了更大的余地。

  在制式化工时模式下,我们评价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表现,是勤奋还是懒惰,农业时代讲的是“人勤地不懒”,工业时代讲的是“时间就是金钱”。这种勤奋与懒惰怎么判断呢?还是要体现在时间投入上面。智能时代则是一个用智力说话、用效率说话的时代。在智能社会,忙碌与效率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二者不能再混为一谈,忙碌反而有可能造成反效果。有时候企业里最好的职员最有生产力的时间,就是在白日做梦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已是一个用智力创造价值的时代,而不是一个用勤奋创造价值的时代。我们甚至可以说,智能时代里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懒惰的人,懒惰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假如信息时代,“劳动光荣”这种思维依然是社会主流观念,那么智力因素的重要程度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重视。

  哈耶克认为,“自由”是一种状态,一种不被他人强制的状态。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智能社会,在传统交流模式被彻底颠覆的智能时代,人们不再为了面包而牺牲时间自由以后,自由的边界在哪里?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测,很可能是没有边界的,未来的新秩序不是由某种“主义”来决定的,而是由每一个具体人的想象力决定的——只要不违犯法律,不干涉到他人,一切都是自由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给你自由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