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简单思考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简单思考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1 20: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简单思考读后感精选10篇

  《简单思考》是一本由森川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单思考》读后感(一):LINE不搞公司内部培训

  LINE由韩国互联网集团NHN的日本子公司NHN Japan推出,2011年6月正式推向市场。截至2016年3月底,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2亿人。

  “公司不是学校,是工作场所”这个观点是由LINE株式会社社长提出。

  LINE株式会社不搞教育和培训。

  招聘面试时,如果对方问“公司有哪些培训制度”,我们就会担心地想:“这个人不行啊?”

  事实上,在NHN Japan株式会社时代,LINE一度办过教育培训。为提高员工技术能力准备了相当充实的培训课程。然而,我们马上就意识到这很愚蠢

  因为干劲十足的员工来了,缺乏干劲的员工却没来。即使说一句“好不容易公司在搞培训”,勉强把没干劲的人叫来,也培训不出个结果。不上心的话,当然就会变成这样。 反之,有干劲的人只要觉得有需要,就会自己开始学习——问上司、看书、上学校的培训班……

  不是不做培训,而是换种方式作培训,不搞大锅饭式的培训,培训更具有个人化标签

  公司还不如考虑资金上支援他们自发学习——这就是LINE的结论

  确实在我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最擅长成长朋友同事,从来都都自己去寻找各种学习的机会。并不单纯等着别人来投喂,因为任何一个最优秀的教育家都没办法设计出一套满足所有人的学习方案,更不用说区区企业了。

  最懂自己的人,永远是自己。

  《简单思考》读后感(二):【笔记】Eco-Sys,努力适应这样的自然循环

  1p

  仅召集具备回应用户需求热情与能力的员工,并为他们营造出无拘无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环境,除此无他。

  2p

  不进行简单思考,人可就什么也做不成了。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被“表面价值迷惑了,我们必须全力思考“什么是本质”,找出最重要东西,舍弃此外的一切。

  3p

  正因为对“为何会失败”进行了彻底的思考,才能得以接触商业的“本质”。

  6p

  守护员工的“热情”,是经营者最大的使命—为他们扫清障碍,为他们准备必要的东西。

  9p

  能满足大众需求的人,在任何时代都能活下来,这是商业的唯一原则

  10p

  人若是贪恋浑浑噩噩的安心感(在大企业工作、按大人物的话去做,出人头地),早晚会生态系统淘汰—这不就是自然法则吗?

  11p

  经商不是“打仗”,不盯对手只盯用户,而视竞争核心的话,反而会误入歧途

  15p

  经验不是“管理”,自由是技术创新之源。要记住,发起技术创新的是人,而非系统。

  19p

  思考问题不以“金钱”为中心,专注于创造价值,用户一旦知道企业以利润导向,就会迅速离去

  23p

  “人”是公司的一切,“厉害角色”引来“厉害角色”。

  31p

  工作要自己去争取和创造,把“想做的事”当成工作,不等着旁人给予,不受限于分配安排岗位界限

  36p

  不追求“金钱”与“名誉”,总是置身于能实际感受到“成长”的场所。舍弃那在动物园被饲养的日子,要获得能靠自己力量获取食物的能力,就得放归热带大草原

  40p

  工作辛劳理所当然的,知道取得成果时的“幸福”,这才是职业人。

  44p

  依自己的“感性生活,不迎合公司和上司,保有孩提时代的灵性,自我磨练技艺,高标准、严要求

  48p

  不察言观色,害怕用户而非职场上的批评,绝不可偏离顾客的需求。

  52p

  不当“专家”,不做偏离本质的努力,与射门得分相比,颠球是本末倒置

  62p

  人生没有直行道,享受不安”,未来确定,所以才有无限的可能性

  75p

  “守成者”不成气候,不断舍弃“成功”,是提高自身市场价值的唯一方法

  79p

  “坦率”地说话,含糊的表述会损害工作,多训练如何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83p

  越是优秀的人越不会“吵架”,拘泥于“胜负“者执着于“自身正确性”而非“满足用户需求”,成不了事。

  87p

  “人事评估”,简单是最好的,越复杂不满情绪高涨

  91p

  公司不是“学校”,培养员工的“自主性”绝无可能;不提升“士气”,缺乏干劲的人没资格做职场中人。

  102p

  有锐气的人往往厌恶权威,真正的领导者用自己的梦想动人

  122p

  不简单的不是“战略”,难以理解信息会扰乱工作现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不是战略,锁定才是战略。

  151p

  要减少会议,除了剔除增加会议的人,还需要权力下放。

  159p

  不以“差别化”为目标,因为用户不在意标新立异,只追求“价值”。

  163p

  不追求“创新”,始终耿直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让用户“心情舒畅”。

  167p

  实现质量x速度”的最大化,抛弃制造方的自我满足;“设计”主导一切,最优先考虑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175p

  用户不会告诉我们答案,“深挖”顾客的声音,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表面听取会走上歧途。

  186p

  从零开始,自然会有不安,唯有全力以赴

  《简单思考》读后感(三):《简单思考》书评

  首先,我们讲一下什么叫简单思考。简单思考的关键就是要思考一件事情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有些东西看似很有价值,你也觉得很重要,但实际不是本质。如果一个人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不但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反而会把事情搞复杂。可想而知了解事情的本质是多么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简单思考呢?作者提到一些原则,总结起来就是两点:1)抓住事情的本质;2)精简一切。

  我们先说一下抓住事情的本质。我们要抓住本质,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反问,一直找到最重要的问题。我建议可以用丰田公司提倡的“五个为什么”的方法。当然,这个“五个为什么”,并不完全是五个,是一个相对的数值,要求我们要通过连续问一些问题,直到你找到事情的本质为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天,你的老板找你谈话,他说:“小王,我发现近来很多同事在办公室里玩微信。你帮我制定一下规章制度,防止类似的问题发生吧!”当你接到这个任务后,你会怎么做呢?如果没有抓住事情本质的人,可能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如果你不进行深入地思考的话,你的解决方案,很可能就是直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对上班玩微信的同事进行处罚。你觉得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很显然,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问题搞复杂。同事不但不理解,反而会觉得公司不信任他们,也管理得太严格。因为有时候,同事玩微信,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想玩微信,而是有其他原因。如果你懂得利用“五个为什么”的方法,你很可能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你可以这样反问第一个问题:“是个别同事玩微信,还是普遍问题?”经过你的观察,发现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因为大部分同事都是这样?接着你可以问第二个问题:“是不是人员配置过多?”你经过和人事的了解,发现这些员工都是计划内的,并不存在人员冗余的情况。然后你可以问第三个问题:“是否工作量不足?”你经过和市场部的人员沟通发现,的确存在工作量不足的情况,同时,导致工作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近来公司的销量不好。你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层层追问。后来,你发现原因是自己公司的产品跟不上市场。最终发现,竞争对手的产品有了升级,导致客户被他们抢过去了。现在,你清楚问题的本质原来是:“我们产品要升级换代!”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使用规章制度,而是要市场部与研发部共同努力,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研发出新的产品,从而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从这个案例,大家就可以清楚地发现,抓住事情的本质多么重要。同时,如果我们了解了本质后,我们解决问题也会更有针对性,也更简单高效。而不是因为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把问题变复杂。

  现在我们说一下精简一切。作者这里说的精简,并不是简单的意思。精简的前提是对事情本质的把握,否则,只会流于表面的功夫。因为我们现在清楚了事情的本质,我们只要围绕这个本质去做事情就可以,其他不重要的事情,都可先放在一边,暂时不用管。通过这个方法,你就可以把100%精力时间投入到那1%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们经常以为要把清单上的所有任务完成才可以成功,但恰恰相反,完成清单上所有的任务,并不会让你成功,只有完成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才会帮助你取得成功。有一本书叫《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那本书强调的正是只做一件事的原则,这些都是有科学原理的,因为二八定律在很多领域都适用,包括时间管理。决定事情发展的关键部分,不会超过20%。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抬头看看前方的路,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真正的领导就是能告诉员工哪里可以造梦,并且有能力指引大家走在正确的方向。领导的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情,而管理的价值在于正确地做事。但现在的领导,其实并算不上真正的领导,把自己陷入到工作琐碎之中。正如雷军所言:“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很多人愿意做任何事情,来逃避对战略的思考。作为公司的领导,思考战略这件事情更为重要。这个世界上,最为悲哀的事情之一,莫过于高效地走在错误的方向上。当你方向错误的时候,效率越高,离目标就越远。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是没有价值的,那么你们的开发进度是否按时完成,又有何意义呢?如果让我给出建议的话,我们应该思考事情的核心,不要想太多,防止分散自己的精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时间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能外包或委托的事情,就不要自己负责,你应该让这些事情给更专业人士去做。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大脑,才能有余闲。如果大家了解过《稀缺》这本书的话,你就明白,一个人贫穷,本质上并不完全是资金上的贫穷,而是一种稀缺的心态。因为他们被生活上的一些琐事缠身,导致大脑没有余闲去思考更为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能从这个稀缺的怪圈中逃离出来,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有点像餐馆管理一样,其实,一个餐馆考核的关键就是饭菜服务,其他都是次要的,与其给厨师各种考核的指标,如上班考勤、服装等,这些指标看上去,还是很重要,那怕我们现在指出这些不是关键,很多听众还觉得以上指标很重要,因为你会有各种理由说,如果他们不能准时上班如何之类。但事实是,真正重要的只有一件,如果你把这些表面的价值,都看成是一样重要,其实你已经没有重点。事情并不是同等重要,总有一个优先级的,我们现在的关注点,应该是找到这个关键的东西。否则,你就会如俄罗斯谚语所说的:“若同时追两只兔子,你一只也抓不到。”

  其实作者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当时作者就职于HanGame公司,当时他们已经看到的电脑游戏移动端游戏转移的商机,但是他们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移动端游戏上来,而是还保持一部分资源继续开发电脑端游戏上。当时作者的决策,从现在看来,还是很正确,因为没有理由会放弃电脑端的开发。这种表面的价值判断,让HanGame错失了移动端游戏的发展最好时机。因为有另外一家公司,同样看好移动端游戏市场,但他们却是把公司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移动端,用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最终,HanGame在移动端游戏市场上,错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正因为他们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移动端游戏的开发中来。经过这次失败后,作者深刻了意识到,做一件事情,必须要100%的投入,如果你看到一个商机,但没有投入100%精力和时间,那么失败的概率很高。一旦遇到投入100%的竞争对手,公司会处在一个很被动境地。所幸的是,在智能手机到来的时刻,因为有上一次的经验教训,作者这次决定全面转型,把公司所有的精力、时间和资源,都投入到智能手机相关的应用开发中来。他们总是能第一个推出用户体验很好的移动应用,包括风靡日本和韩国的即时通讯工具Line(类似微信的聊天工具),同时把公司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果他们当时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智能手机相关的应用开发中来,他们很可能就错过这样的机会。

  现在我们讲一下商业的本质,作者对商业本质的定义是:“创建用户想要的东西,建立用户与商家连接的生态系统”。只有创建的东西是用户需要的,公司的存在才有价值,否则都只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地了解你所服务的用户群的需求,如果需求无法准确把握,失败的概率会很高。很多初创公司失败,正是创建了市场不需要的产品,这几乎就是初创公司第一死亡原因。作为创业者,我们必须要重视这样一个问题,把你的时间投入到你的用户中去,用最小的成本,快速试错,探索出正确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有意识地在用户与商家之间,建立一个连接的桥梁,而这个连接的关键点,就是产品。特别在互联网技术风靡的时代,产品已经从原来基础设施被推到最重要的位置。传统的商业中,客户是通过中间商、代理商等方式了解到你的产品的,能接触到客户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反而是那些渠道最好的产品。而互联网技术,颠覆了这样一个局面,让产品能最大化地直接接触到用户,产品的好坏判断,并不是由中间商等第三方来决定,而是用户决定。一般情况下,产品的使用者正是用户本人,他们总会找那些用户体验最好的产品,没有人会不喜欢体验良好、速度很快、效率很高的产品,因为我们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追求极致的体验,是普遍的追求。所以,互联网的产品,好的用户体验是应该的,那是一种标配。

  现在,我们再讲一下我们明明知道简单思考很重要,但为什么,还是很多人,不能进行简单思考呢?是什么因素阻碍我们进行简单思考呢?按照作者提出的观点,阻碍我们进行简单思考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点,它们分别是:1、被表面的价值所迷惑; 2、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我们用一些案例作为说明,作者提到一个自己的工作经验。在他们人事评估中,以前的方案是过于复杂,要通过各种指标,还会涉及不同的人员,一个简单的人事评估,会浪费公司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还不是很好。经过简单思考,作者发现,他们正是被一些表面的指标所迷惑,觉得这个也重要,那个也重要,最终一个人事评估越搞越复杂。为了精简,作者提出其实只要一个指标就可以了,那就是:“某员工是否有他没他都一个样?”只要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团队的成员也很清楚如何对同事进行关键的评估,而且简单可行。最终,通过这样的精简,团队的人事评估更省时,更为重要的是,效果更好,这正是作者一直希望能达到的效果。其实,我们生活上和工作上,也有类似各种被表面价值所迷惑的东西,有些价值,其实并不是本质,它们只是一种结果。正如你要面试一个人,判断这个人是否合适这份工作,除技能这些基本的要求外,最为关键的,其实不是其他,而是他是否对这个工作的热爱。如果一个人深深地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热爱的话,他一定会时刻想着把工作做好,巴不得早点上班,因为他觉得上班工作是自己价值的体现,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员工,恭喜你,你的管理会更简单。你从此不用再为考勤、工作成果等这些事情费神了,因为这些都只是热爱工作的结果,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像SuperCell那样,他们相信与其增加管理层级和流程,不如招聘更好的人才,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Supercell在2015年只招聘了6名研发人员。从整体比例讲,只有1%的申请者才能最终加入到这个团队。因为这些入职的员工,一定是本身热爱游戏的玩家,他们只招那些深爱他们产品的人才。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为做出更好的游戏,投入自己全部精力和时间,其他的管理细节,都已经被他们放在一边,因为那不是本质。另外,我们有些女孩子在找伴侣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他们总是看现在的,如他是否有钱、是否有房有车,没错,这些是重要,也很有必要,但如果你总是以这样的标准去择偶的话,你很可能吃闭门羹,找不到真正合适你的人。爱情的判断,物质只是一方面,但那不是全部,你要看到它的本质,你要找的,首先是你喜欢的人,难道你愿意为了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跟他厮守终生吗?那怕你能厮守终生,但其实,你是不幸福的,因为一个人想要得到真正的幸福,不完全是物质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在择偶方面,我们要先找自己喜欢的,他们的判断标准,其实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反而会干扰你对一个人的判断。其实,在我们公司曾经也犯过类似过于关注表面价值的问题,开始的时候,我们是要打卡上班的,看上去很有必要,也在情理之中。但作为一个初创公司,其实打不打卡,真的不是关键,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那完全是多余的。特别是初创公司人还不多的时候,过多地关注这些,不但分散精力、增加管理成本,而且没有必要,因为这种方式,在员工与管理层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相互不信任的感觉。后来,我们想明白了,其实,员工是否打卡,不是我们要去关心的,那是执行的层面细节,我们应该关注在招聘的环节上,我们直接通过找到合适的人加入就可以,他们必须是符合我们公司的价值观的。一个人,从小到大,经过20多年的成长经历,本性基本上已经定型,社会或公司能改变的,几乎极少,甚至是不可能。你不要以为自己有能力改变一个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是这样,你就要找到价值观符合公司的人才,同时是诚信的人就可以。如果一个人诚信,打卡的问题,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这种人,不但对别人诚信,对自己也诚信,在做工作的时候,他们也会有意识地对自己诚信,最起码对得起薪水。这样,从公司的角度来看,管理就简单多了,我们无需太多的管理细节,如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公司更容易聚焦重要的事情上来。

  对于如何进行简单思考的话题,也对此提出了两点建议,它们分别是:1、抓住本质;2、精简一切。这本书从头到尾都一直提倡要精简,简化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关注本质。

  对于抓住本质,作者强调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给自己创造幸福感的同时,我们要考虑也让别人有幸福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让别人幸福的关键是:不以自己为中心,要有同理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幸福的价值。当时作者在思考自己幸福感的时候,他一直找不到自己真正幸福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去问自己的妈妈,了解自己小的时候,做什么事情是最幸福的。后来,他妈妈告诉他,抓虫子是他小时候,最有幸福感的时候。了解这些后,作者发现自己要去听从自己的内心,因为抓虫子,是因为每次总能发现新的虫子,总会有新的发现。说明他内心有一种寻找新奇的冲动,了解这些以后,他就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有幸福感的事情。后来,作者发现,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日本,离职是很大的事情,极少人会离职。而作者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幸福,他多次要求离职,当时在公司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为之前没有人离职过。他的领导为了防止他离职,还专门给他成立一个部门,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后来,这些还是不能满足作者的心愿,后来,还是离开了公司,去了其他公司,所以就有了后来,连续挑战自己的经历,包括带领团队创造Line这个风靡的产品。很多人,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度日如年,也是很无奈的事情,身不由己。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同时还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话,请你好好珍惜它。听从内心的召唤,勇敢地做出选择。乔布斯选择做iPod作为苹果公司的突破口,并非偶然。因为他也是深深热爱音乐的,他的偶像是鲍勃迪伦,他的音乐库里,几乎都是他的歌曲。所以,那怕像乔布斯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只有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才能做好产品。让自己幸福,才能让别人幸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值得一生追求的事业!

  现在我们讲一下进行简单思考的第二个关键点,那就是:精简一切。这些说的精简,并不是简单的意思。爱因斯坦说:“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这里说的精简,并不是简单地把东西去掉,关键还是要首先抓住事情的本质,才能提炼出精华,才能精简。作者提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排除表面的价值,我在上面已经讲到。如在用人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去找那些对工作有热情的人,而不是找到不符合公司价值观的人,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限制他们,这些规章制度正是表面的价值,看似重要,但实则并非本质。在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方面,并不是由上而下,而是由下而上的。像海底捞,每个员工有免单权,很多管理者认为万一员工滥用免单权怎么办?海底捞的张勇说:“如果我给你免单权,你会滥用吗?”事实证明,张勇是对的,海底捞并没有因为免单权而有员工滥用的情况,不管怎么样,从整体上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员工认为这是公司对自己的一种信任,没有人想让别人失望,都想努力捍卫彼此的信任。海底捞的很多服务,都是员工创新的结果,这种“把决策权交给离炮声最近的人”的策略,可以极大地增强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这个精简一切的理念,任何事情,都要上级审核,这样不但不能加强员工的创新力,反而会创造一种“无脑文化”,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会处于被动的境地。

  《简单思考》读后感(四):《简单思考》的工作原则

  2 个小时读完这本 Line 创始人森川亮写的《简单思考》,写作风格颇似《重来》,短而精,小而美,务实而创新,书中由很多碎片观点组合而成,皆是作者的亲身实践总结,诚意拳拳。

  先读《原则》再读《简单思考》,你会发现这本书是就是森川亮的产品与工作原则的合集,我从中整理出了适合自己践行的原则,整合进自己的原则清单。读书,就是不断构建原则,原则越多,做人越清爽。

  以下是我细读第二遍,整理出的工作原则卡片。

与真正优秀的人在一起

  因为真正优秀的人追求的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地位,而是与更优秀的人一起共事。

  你需要加入的也必须是有真正优秀人才的公司,判断标准是:这个公司是否为优秀人才提供了让优秀员工发挥才能的环境,这些优秀人才是否为这个公司带来来了压倒性的优势。

工作要自己去争取

  如果觉得「工作是别人给予的」,那么自己的活力永远无法提升起来,与其一直忍耐做不想做的事情,不如去做想做的事情。工作是自己创造的东西,要远离被动,主动出击喜爱的事物。想做的工作即使微不足道也没有关系,先做着试试,并努力学习,一旦取得进展,你就离想做的工作更进一步了。

  提高自主性,成为想学习、想成长、想掌握的人,优秀的人不需要别人的鼓舞、行动起来,优秀的人不需要别人打气,承担应有的责任,倾注热情,做有价值的人。

不追求金钱与荣誉

  总是置身于能实际感受成长的环境比获得金钱和荣誉更重要。

  以金钱和荣誉为目标,一旦你获得,你的目标就不再是成长,而是心满意足地维持,维持的心态将使你不再挑战,不再进步,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你的工作原则必须养成为提升自己而工作,切莫丢弃自己的内在驱动。

工作必然是辛劳的

  从来没有什么什么享受工作的概念,工作必然是痛苦的、辛劳的、严酷的,如果你没有这种感受,那证明你还没有全身心地投入。

  因为工作,就是做事情追去贯彻到底,不能差不多,不能马马虎虎;就是高度神经紧张地提供与用户需求分毫不差的服务;就是艰苦卓绝地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就是在巨大压力之下作出高增长的业务。

  所谓「享受工作」不是一个快乐持续过程,只是你短暂完成某个产品和服务的 1 分幸福瞬间,但仅仅如此,就值得你付出 10000 分的努力。

不迎合公司与上司,不察言观色

  优秀人才会坚持本心,追求自己觉得好、有趣的事情,不放弃,不忍耐,用真情实感在工作。

  发现上司有错误,毫不怯弱提出。发现正确方向,自己把控方向,勇往直前。

  他们不害怕公司与上司,他们只害怕用户,但他们不会事事听从用户,而是发现真实,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越是优秀的人越不会吵架

  公开交流,坦诚发言,会造成小冲突,但优秀的人是明白:工作是为创造价值,你我为用户思考出来的想法肯定有差别,但用户的价值优于一切,优于我的正确、优于我的尊严、优于我的荣誉……得到吵架的胜负并无意义,能作出好东西才是工作的唯一乐趣。

少开会议

  越不行的公司会议越多。员工应专注做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牵涉进无聊的会议。

  重要的会议是讨论决策的内容与质量,提前先用邮件异步确定主题与异议,排除增加会议的人,减少无谓的信息共享,大家专心做事。

  公司的会议不应用来制造内部竞争,而是用来讨论如何为外部的用户提高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只要拿出好的产品和服务,终会有好的结果。

  《简单思考》读后感(五):《简单思考》书评

  首先,我们讲一下什么叫简单思考。简单思考的关键就是要思考一件事情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有些东西看似很有价值,你也觉得很重要,但实际不是本质。如果一个人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把事情搞复杂。可想而知,了解事情的本质是多么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简单思考呢?作者提到一些原则,总结起来就是两点:1)抓住事情的本质;2)精简一切。

  我们先说一下抓住事情的本质。我们要抓住本质,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反问,一直找到最重要的问题。我建议可以用丰田公司提倡的“五个为什么”的方法。当然,这个“五个为什么”,并不完全是五个,是一个相对的数值,要求我们要通过连续问一些问题,直到你找到事情的本质为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天,你的老板找你谈话,他说:“小王,我发现近来很多同事在办公室里玩微信。你帮我制定一下规章制度,防止类似的问题发生吧!”当你接到这个任务后,你会怎么做呢?如果没有抓住事情本质的人,可能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如果你不进行深入地思考的话,你的解决方案,很可能就是直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对上班玩微信的同事进行处罚。你觉得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很显然,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问题搞复杂。同事不但不理解,反而会觉得公司不信任他们,也管理得太严格。因为有时候,同事玩微信,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想玩微信,而是有其他原因。如果你懂得利用“五个为什么”的方法,你很可能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你可以这样反问第一个问题:“是个别同事玩微信,还是普遍问题?”经过你的观察,发现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因为大部分同事都是这样?接着你可以问第二个问题:“是不是人员配置过多?”你经过和人事的了解,发现这些员工都是计划内的,并不存在人员冗余的情况。然后你可以问第三个问题:“是否工作量不足?”你经过和市场部的人员沟通发现,的确存在工作量不足的情况,同时,导致工作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近来公司的销量不好。你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层层追问。后来,你发现原因是自己公司的产品跟不上市场。最终发现,竞争对手的产品有了升级,导致客户被他们抢过去了。现在,你清楚问题的本质原来是:“我们产品要升级换代!”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使用规章制度,而是要市场部与研发部共同努力,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研发出新的产品,从而满足客户的新需求。从这个案例,大家就可以清楚地发现,抓住事情的本质多么重要。同时,如果我们了解了本质后,我们解决问题也会更有针对性,也更简单高效。而不是因为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把问题变复杂。

  现在我们说一下精简一切。作者这里说的精简,并不是简单的意思。精简的前提是对事情本质的把握,否则,只会流于表面的功夫。因为我们现在清楚了事情的本质,我们只要围绕这个本质去做事情就可以,其他不重要的事情,都可先放在一边,暂时不用管。通过这个方法,你就可以把100%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那1%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们经常以为要把清单上的所有任务完成才可以成功,但恰恰相反,完成清单上所有的任务,并不会让你成功,只有完成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才会帮助你取得成功。有一本书叫《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那本书强调的正是只做一件事的原则,这些都是有科学原理的,因为二八定律在很多领域都适用,包括时间管理。决定事情发展的关键部分,不会超过20%。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抬头看看前方的路,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真正的领导就是能告诉员工哪里可以造梦,并且有能力指引大家走在正确的方向。领导的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情,而管理的价值在于正确地做事。但现在的领导,其实并算不上真正的领导,把自己陷入到工作琐碎之中。正如雷军所言:“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很多人愿意做任何事情,来逃避对战略的思考。作为公司的领导,思考战略这件事情更为重要。这个世界上,最为悲哀的事情之一,莫过于高效地走在错误的方向上。当你方向错误的时候,效率越高,离目标就越远。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是没有价值的,那么你们的开发进度是否按时完成,又有何意义呢?如果让我给出建议的话,我们应该思考事情的核心,不要想太多,防止分散自己的精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时间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能外包或委托的事情,就不要自己负责,你应该让这些事情给更专业的人士去做。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大脑,才能有余闲。如果大家了解过《稀缺》这本书的话,你就明白,一个人贫穷,本质上并不完全是资金上的贫穷,而是一种稀缺的心态。因为他们被生活上的一些琐事缠身,导致大脑没有余闲去思考更为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能从这个稀缺的怪圈中逃离出来,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有点像餐馆管理一样,其实,一个餐馆考核的关键就是饭菜和服务,其他都是次要的,与其给厨师各种考核的指标,如上班考勤、服装等,这些指标看上去,还是很重要,那怕我们现在指出这些不是关键,很多听众还觉得以上指标很重要,因为你会有各种理由说,如果他们不能准时上班如何之类。但事实是,真正重要的只有一件,如果你把这些表面的价值,都看成是一样重要,其实你已经没有重点。事情并不是同等重要,总有一个优先级的,我们现在的关注点,应该是找到这个关键的东西。否则,你就会如俄罗斯谚语所说的:“若同时追两只兔子,你一只也抓不到。”

  其实作者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当时作者就职于HanGame公司,当时他们已经看到的电脑端游戏到移动端游戏转移的商机,但是他们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移动端游戏上来,而是还保持一部分资源继续开发电脑端游戏上。当时作者的决策,从现在看来,还是很正确,因为没有理由会放弃电脑端的开发。这种表面的价值判断,让HanGame错失了移动端游戏的发展最好时机。因为有另外一家公司,同样看好移动端游戏市场,但他们却是把公司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移动端,用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最终,HanGame在移动端游戏市场上,错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正因为他们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移动端游戏的开发中来。经过这次失败后,作者深刻了意识到,做一件事情,必须要100%的投入,如果你看到一个商机,但没有投入100%精力和时间,那么失败的概率很高。一旦遇到投入100%的竞争对手,公司会处在一个很被动的境地。所幸的是,在智能手机到来的时刻,因为有上一次的经验教训,作者这次决定全面转型,把公司所有的精力、时间和资源,都投入到智能手机相关的应用开发中来。他们总是能第一个推出用户体验很好的移动应用,包括风靡日本和韩国的即时通讯工具Line(类似微信的聊天工具),同时把公司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果他们当时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智能手机相关的应用开发中来,他们很可能就错过这样的机会。

  现在我们讲一下商业的本质,作者对商业本质的定义是:“创建用户想要的东西,建立用户与商家连接的生态系统”。只有创建的东西是用户需要的,公司的存在才有价值,否则都只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地了解你所服务的用户群的需求,如果需求无法准确把握,失败的概率会很高。很多初创公司失败,正是创建了市场不需要的产品,这几乎就是初创公司第一死亡原因。作为创业者,我们必须要重视这样一个问题,把你的时间投入到你的用户中去,用最小的成本,快速试错,探索出正确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有意识地在用户与商家之间,建立一个连接的桥梁,而这个连接的关键点,就是产品。特别在互联网技术风靡的时代,产品已经从原来基础设施被推到最重要的位置。传统的商业中,客户是通过中间商、代理商等方式了解到你的产品的,能接触到客户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反而是那些渠道最好的产品。而互联网技术,颠覆了这样一个局面,让产品能最大化地直接接触到用户,产品的好坏判断,并不是由中间商等第三方来决定,而是用户决定。一般情况下,产品的使用者正是用户本人,他们总会找那些用户体验最好的产品,没有人会不喜欢体验良好、速度很快、效率很高的产品,因为我们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追求极致的体验,是普遍的追求。所以,互联网的产品,好的用户体验是应该的,那是一种标配。

  现在,我们再讲一下我们明明知道简单思考很重要,但为什么,还是很多人,不能进行简单思考呢?是什么因素阻碍我们进行简单思考呢?按照作者提出的观点,阻碍我们进行简单思考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点,它们分别是:1、被表面的价值所迷惑; 2、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我们用一些案例作为说明,作者提到一个自己的工作经验。在他们人事评估中,以前的方案是过于复杂,要通过各种指标,还会涉及不同的人员,一个简单的人事评估,会浪费公司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还不是很好。经过简单思考,作者发现,他们正是被一些表面的指标所迷惑,觉得这个也重要,那个也重要,最终一个人事评估越搞越复杂。为了精简,作者提出其实只要一个指标就可以了,那就是:“某员工是否有他没他都一个样?”只要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团队的成员也很清楚如何对同事进行关键的评估,而且简单可行。最终,通过这样的精简,团队的人事评估更省时,更为重要的是,效果更好,这正是作者一直希望能达到的效果。其实,我们生活上和工作上,也有类似各种被表面价值所迷惑的东西,有些价值,其实并不是本质,它们只是一种结果。正如你要面试一个人,判断这个人是否合适这份工作,除技能这些基本的要求外,最为关键的,其实不是其他,而是他是否对这个工作的热爱。如果一个人深深地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热爱的话,他一定会时刻想着把工作做好,巴不得早点上班,因为他觉得上班工作是自己价值的体现,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员工,恭喜你,你的管理会更简单。你从此不用再为考勤、工作成果等这些事情费神了,因为这些都只是热爱工作的结果,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像SuperCell那样,他们相信与其增加管理层级和流程,不如招聘更好的人才,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Supercell在2015年只招聘了6名研发人员。从整体比例讲,只有1%的申请者才能最终加入到这个团队。因为这些入职的员工,一定是本身热爱游戏的玩家,他们只招那些深爱他们产品的人才。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为做出更好的游戏,投入自己全部精力和时间,其他的管理细节,都已经被他们放在一边,因为那不是本质。另外,我们有些女孩子在找伴侣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他们总是看现在的,如他是否有钱、是否有房有车,没错,这些是重要,也很有必要,但如果你总是以这样的标准去择偶的话,你很可能吃闭门羹,找不到真正合适你的人。爱情的判断,物质只是一方面,但那不是全部,你要看到它的本质,你要找的,首先是你喜欢的人,难道你愿意为了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跟他厮守终生吗?那怕你能厮守终生,但其实,你是不幸福的,因为一个人想要得到真正的幸福,不完全是物质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在择偶方面,我们要先找自己喜欢的,他们的判断标准,其实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反而会干扰你对一个人的判断。其实,在我们公司曾经也犯过类似过于关注表面价值的问题,开始的时候,我们是要打卡上班的,看上去很有必要,也在情理之中。但作为一个初创公司,其实打不打卡,真的不是关键,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那完全是多余的。特别是初创公司人还不多的时候,过多地关注这些,不但分散精力、增加管理成本,而且没有必要,因为这种方式,在员工与管理层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相互不信任的感觉。后来,我们想明白了,其实,员工是否打卡,不是我们要去关心的,那是执行的层面细节,我们应该关注在招聘的环节上,我们直接通过找到合适的人加入就可以,他们必须是符合我们公司的价值观的。一个人,从小到大,经过20多年的成长经历,本性基本上已经定型,社会或公司能改变的,几乎极少,甚至是不可能。你不要以为自己有能力改变一个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是这样,你就要找到价值观符合公司的人才,同时是诚信的人就可以。如果一个人诚信,打卡的问题,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这种人,不但对别人诚信,对自己也诚信,在做工作的时候,他们也会有意识地对自己诚信,最起码对得起薪水。这样,从公司的角度来看,管理就简单多了,我们无需太多的管理细节,如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公司更容易聚焦重要的事情上来。

  对于如何进行简单思考的话题,也对此提出了两点建议,它们分别是:1、抓住本质;2、精简一切。这本书从头到尾都一直提倡要精简,简化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关注本质。

  对于抓住本质,作者强调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给自己创造幸福感的同时,我们要考虑也让别人有幸福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让别人幸福的关键是:不以自己为中心,要有同理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幸福的价值。当时作者在思考自己幸福感的时候,他一直找不到自己真正幸福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去问自己的妈妈,了解自己小的时候,做什么事情是最幸福的。后来,他妈妈告诉他,抓虫子是他小时候,最有幸福感的时候。了解这些后,作者发现自己要去听从自己的内心,因为抓虫子,是因为每次总能发现新的虫子,总会有新的发现。说明他内心有一种寻找新奇的冲动,了解这些以后,他就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有幸福感的事情。后来,作者发现,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日本,离职是很大的事情,极少人会离职。而作者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幸福,他多次要求离职,当时在公司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因为之前没有人离职过。他的领导为了防止他离职,还专门给他成立一个部门,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后来,这些还是不能满足作者的心愿,后来,还是离开了公司,去了其他公司,所以就有了后来,连续挑战自己的经历,包括带领团队创造Line这个风靡的产品。很多人,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度日如年,也是很无奈的事情,身不由己。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同时还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话,请你好好珍惜它。听从内心的召唤,勇敢地做出选择。乔布斯选择做iPod作为苹果公司的突破口,并非偶然。因为他也是深深热爱音乐的,他的偶像是鲍勃迪伦,他的音乐库里,几乎都是他的歌曲。所以,那怕像乔布斯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只有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才能做好产品。让自己幸福,才能让别人幸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值得一生追求的事业!

  现在我们讲一下进行简单思考的第二个关键点,那就是:精简一切。这些说的精简,并不是简单的意思。爱因斯坦说:“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这里说的精简,并不是简单地把东西去掉,关键还是要首先抓住事情的本质,才能提炼出精华,才能精简。作者提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排除表面的价值,我在上面已经讲到。如在用人方面,我们应该努力去找那些对工作有热情的人,而不是找到不符合公司价值观的人,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限制他们,这些规章制度正是表面的价值,看似重要,但实则并非本质。在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方面,并不是由上而下,而是由下而上的。像海底捞,每个员工有免单权,很多管理者认为万一员工滥用免单权怎么办?海底捞的张勇说:“如果我给你免单权,你会滥用吗?”事实证明,张勇是对的,海底捞并没有因为免单权而有员工滥用的情况,不管怎么样,从整体上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员工认为这是公司对自己的一种信任,没有人想让别人失望,都想努力捍卫彼此的信任。海底捞的很多服务,都是员工创新的结果,这种“把决策权交给离炮声最近的人”的策略,可以极大地增强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这个精简一切的理念,任何事情,都要上级审核,这样不但不能加强员工的创新力,反而会创造一种“无脑文化”,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会处于被动的境地。

  《简单思考》读后感(六):核心理念不错,具体经营原则的受众只适合部分行业

  这本商业类书与其说是一本商业题材的干货,不如说是一本作者很个人的分享心得总结。但是因为是一本很个人化的CEO管理心得,我们就难免看到了很多行业局限性。

  简单思考,简单管理,是的,我们无法抗拒这样的理念。但是以前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正因为在追求简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无法解决的死结,导致走上了复杂的道路也是难免。

  全书的行间距和页面宽度都很大,看起来简直可以达到一目十行,2晚就能读完。虽然提出了一些质疑,不过作者的经营立意我是很认同的。

  他站在的是一个偏经营而不是偏内部管理的角度去思考的。就是永远把核心放在用户/客户需求,这是企业活下去的唯一能量。

  不能因为追求和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经营,而忘记你真正的目的——用户需求。

  不能因为追求管理的形式,耗费过多的时间精力,而忘记你的真正目的——用户要的产品。

  对于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利,不是战略,不是品牌,就是“不断打造受欢迎的产品”。

  一旦你的产品没人要了,那么什么都没了。

  不过因为是互联网行业,所以这个行业无论是在客户端(B2C),还是在雇员(GEEK为主),还是在产品的特质(更新换代神速),它都有自身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经营方式。在LINE行的通,能获得成功的经营原则,在其他行业是未必的。

  比如:

  1. 人事评估——LINE利用的是360度评估。这在雇员大家都是年轻人,注重编程,不擅长人际的人群中,这个方式是合适的,否则就会偏离业绩的测评主题,偏离到“靠人际关系”去评价一个人的业绩,控制不好,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2. 提升士气没有必要——作者作为LINE的CEO,他创造了一个年轻人聚集热情和能量的碰撞思想的文化氛围,所以他已经在一开始,就筛选去除掉了那些士气低沉,养家糊口的类型了。而大多数人的工作状态,不去激励,是会跌进平庸的日常的。而不是每个行业,每个工种都能为员工提供思想大碰撞,天天能碰撞的工作的。

  3. 领导力就是用自己的梦想推动他人——这也很简单。这就意味着,权力的微弱化。因为大家都是技术人员,所以当你和技术人员讨论权力,讨论社内管人,还不如跟他们讨论用户现在喜欢的是什么,用户的需求我们怎么创造出来…

  4. 不需要操作手册——这也是针对互联网,就像LINE这样的行业而言的,这个行业需要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所以操作手册会扼杀创造力,扼杀好的产品的诞生,从而扼杀企业的未来。但是如果是传统行业,没有操作手册,那是要坏事的。

  5. 减少开会,“排除”增加会议的那种人——站在高管的角度上,为了能够更好的掌舵,做出更好的决策,就应该把各项小一点的决策权下放,放给中层,让中层去做决定。这样就减少了会议。不过呢,这里所谓会议的减少是站在高层的角度上去说了,如果涉及全员,那应该怎么去实践,我觉得日本人不是很擅长这个,还得问问北欧人。

  以上。

  《简单思考》读后感(七):【笔记】简单思考

  

思考01 “热情”才是成功的条件

怀着使命感为用户尽心尽力

职场要一心一意为用户尽全力。经营者要守护好职场环境,让大家可以全神贯注地工作。

  有时候的确是如此,上班很简单,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条条框框。我们再办公室,或者做生意的时候,我们要兢兢业业,守护好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所统一的目标,自然就是给最好的服务给我们的客户,这是必须的要求,也是唯一对员工所给予的需求;

思考02 商业的简单本质是什么?

由“用户”与“商家”构成的生态系统

  任何事物都可以。能满足大众需求的人,在任何时代都能活下来。我认为这是商业的唯一原则。

  作者的这句话 ,当断来说,还是可靠的。如果你是一个生意人,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让自己长久发展下去的正紧道路。不过面对,无理刁钻的客户来说,这又是一种说法了。我们提供好的服务给我们的客户,如果遇到不讲道理的,那么恐怕又是一种怀柔的态度来面对了;

思考03 经商不是“打仗”

不盯对手只盯用户

  单纯地思考用户的需求,这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再集中精力创造“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其结果就会为我们带来胜利。

  这应该是我的盲点,因为我做生意完全一心一意瞄准着自己的竞争对手去看。我的想法就是,要么弄死自己的竞争对手,要么就完完全全超越他。甩他几百来米,让它从根本就追不上我们。其实这种想法,不能说不是好的,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谓的上进心。一个人,尤其是管理者,有着上进心,才能做好更多的事情,才能带领团队做的更好,走的更远。当然所谓的价格战,以及产品更新和需求,都是再客户的基本上来完成和面对的。现在互联网就是这样的模式。无论是外卖还是共享单车以及打车软件之间的竞争,都是如此。开始大战的时候,下血本弄死对方,后期当自己独霸一方不可动摇的时候,它就有绝对的主导权,来遥控这个市场。而日本人更追求所谓的匠人精神,将生命事情都做的至尚至美。想着就是百年老店,品格至上的路子。中国人,更实事求是,竞争才是最关键的,客户的需求才是次位。这也是为何中国人喜欢买低价的产品,买性价比高的产品,而不是买完美的,价格昂贵的目的。

思考04 经营不是“管理”

自由是技术创新之源

  越是想把员工有组织地管理起来,就越会远离技术创新。相反,只有创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使他们充满活力地投入工作,技术创新才有出现的可能。因此,现在我们要做的事很简单:舍弃“经营就是管理”这一成见。我认为,这是迈向技术创新的第一步。

  当然,不能盲目的说,舍弃“经营就是管理”这个所谓的成见。我认为,经营和管理是相互并存的,没有什么太过唯一的态度。经营,他完全单纯的只属于经营的范畴。而管理,他又是经营必须所用到的,没有管理就没有完善的经营。相反,没有经营,那么要管理也毫无用处。

思考05 思考问题不以“金钱”为中心

专注于创造价值

  我认为,能让人甘愿掏钱的东西才会长盛不衰。为此,相比利润我们更要专注于创造价值。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致力于提高用户的满足感,然后构建一个用户与企业均感愉悦的、类似于生态系统的环境。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有需求,所以客户才愿意心甘情愿去掏钱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没有什么太多的心甘情愿,只是说客户买你的产品的时候,对他来说有没有所谓的价值。做生意就是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以及他们想要交换他们所需要的一个过程。玩游戏也是如此,冲了钱。或许你认为玩家是心甘情愿的,当然,他们冲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可是过后带来的苦恼和怨恨,比起这点心甘情愿,更多点吧。

思考06 “人”是公司的一切

“厉害角色”引来“厉害角色”

  招聘工作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录用不到“好的人才”,无论高举多么宏伟的企业理念,建造了多么豪华的办公室,推敲出多么精密的战略,企业也终有一天会没落。这就是现实。

  从古至今,这句话的确是用的到的。无论是某国,谋财之路都是如此。就拿三国曹操来说,他的手下就是基本上一个个推荐过来的。能人,推荐的自然都是能人。荀彧,郭嘉,陈煜,荀攸,戏志才。现在的企业也是这样,招聘到能人,不仅事半功倍。而且在推荐人才和关系圈上面,更是能如虎添翼。一个公司,HR的目光,是影响一个公司,人为前途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个是所有公司都会用到的,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思考07 工作要自己去争取

把“想做的事”当成工作

  走不出“被动”,就只会让不喜欢的工作聚拢过来。主动出击绝对好过被动等待。开始时,想做的事就算微不足道也没关系,先做着试试,并为此而努力学习。一旦取得成果,就一定能得到你想做的工作。我想,你的人生也将因此得到拓展。

  人生难免会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不尽人意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或许,你厌倦每天枯燥的学习;亦或者,挨了老板的批评和工作发生了错误,这些都让自己心烦意乱。但是,每个人总有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向好的靠拢,有时候在公司,在学校里面,一定要有好的心态。想要知道,未来总会那么的美好;倘若,事事都有那么的如意,恐怕严格来说,这也不是所谓的生活了;生活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平凡和百分之一的幸福。平凡的太多,幸福的太少。一切,都要自己把握;

思考08 不追求“金钱”与“名誉”

总是置身于能实际感受到成长的场所

  人类是脆弱的生物。一旦得到了金钱与名誉,就会心满意足,很难再提升自己,继续成长,然后就会紧抓着高于自身市场价值的金钱与名誉不放。然而,其结果就是成了被社会淘汰的人。正因为如此,我才强行将自己置身于严酷的场所。因为我觉得,人类能成长成“今天比昨天、明天比今天更为强大”的样子,才是幸福的。

  金钱只是支持一个人生活的动力,但是他并不代表整个生活的本身;我们不能为钱,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我们的工作,当然也不是为了简简单单的那些工资。这样,便是泯灭了工作的意义,和以及未来的期望;所谓人生的升华,他不只是金钱所覆盖的那层细微而透明的薄膜。有时候,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有时候,将手头的工作,完备完善,也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价值观;许多人,我见过的或者说我了解的那些高层投资人。他们给别人打工的时候,就是这样子。将任何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跟将生命付之于工作中等同,我相信,无论他们未来的路是成功还是失败,至少这种敬业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尊敬;

思考09 工作辛劳是理所当然的

知道取得成果时的“幸福”,这才是职业人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认可,所以当他通过工作取悦了世人,就会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得到了承认,这就是“幸福”。为了这“幸福”,可以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认为这才像职业人的样子。

  我们没有日本人的那种敬业的精神,但是我们相信自己的本身。每个人投入工作中的时候,都应该是认真的。将工作本身和自身的灵魂捆绑在一起,或许这才是所谓的灵魂职业人。或许我们这辈子都做不到,或许我们相信,自己也会越来越好;取得成果的时候,很开心。失败的时候,会一起失落。每个人都有这种心情,团队效益才能更加的显著;

思考10 依自己的“感性”生活

不迎合公司和上司

  想找到工作,想讨上司欢心……为了这“眼前的成功”而扼杀自己的感性,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由于这“成功”没有与自己的本心相重合,结果就变得十分浅薄。这样是绝无可能“做好工作”的。

  工作,好好去做。人事,不太死板。要有团队精神,而不能一味地为了工作,而做些让人讨厌的事情。你或许认为对的,别人认为不对,相反也是一样。只有经过细分讨论,才能知道问题的所在。太过感性,反而失去了理性。

思考11 不察“颜”观“色”

害怕客户而非职场上的批评

  经过反复思考,确信“用户需要的是什么”后,就绝不会再妥协。当然,他们会听取各方人士的意见,进一步打造自己的产品形象,但不会做出迎合职场氛围的含糊举动。因为比起在职场上受到批评,他们更害怕偏离用户的需求。

  做产品,一定是市场大于需求。有了一定的市场,才会捆绑住需求的节点。相互相依相存相爱,我们要弄清楚,我们的客户需要什么。而我们的努力,自然走的是客户需求的步伐。

思考12 不当“专家”

不做偏离本质的努力

  也许这朴素的提问容易被“专家”们瞧不起,但正是这样的提问使我回归了事物的本质。

  只有经过自身不停的探索,才能了解未来是什么个样子。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只有不停的摸索,才能得到自身想要了解的结果,是好是坏,看自己的努力;

思考13 从“一无所有”中得到锻炼

正因为资源不足,人才要思考

  置身于资源丰富的环境未必是值得高兴的事。倒不如说,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人才能迅速成长。进而在反复摸索的过程中,我们还能获得一种确信——即使资源不足也能成功。而这种确信正是职场中人自信的源泉。

  资源丰富,不一定就是的幸福园。资源丰富相比较与资源匮乏的自力更生,更有凝固性。资源丰富,就应该更加努力发展,拼搏,给公司带来更辉煌的前景。

思考14 深思熟虑,直至握有“确信”

深思熟虑后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重要的是“假说的精度”,也即“深思熟虑,直至握有确信”。而接下来要做的则是加快这一循环的进程。人的成长速度就取决于此。

  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公司需要什么,稀缺什么和困惑什么。自然,人生不应当迷茫,勇往向前,才能取得成功地果实。

思考15 享受“不安”

未来不确定,所以才有无限的可能性

  未来不确定,所以才有无限的可能性——我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就取决于他是否相信这句话。

  因为未来有不确定性,我们才能更期待未来的到来。有价值,有目标,有成果,有幸福,也有失败,困惑和迷茫。如何度过,在于自己本身的取舍。相信未来的可能,坚信现在的步伐

思考16 不让公司变成“动物园”

建设一个出成果者得回报的公司

  人一旦幸福了,就不再追求更高的东西。几乎没有人还会宁愿自己受苦,也要为用户尽心尽力。

  人都有一种依赖性,一但有了惩罚和奖励制度,一切不可能的都将变成可能。和古秦国一样,奖励让那些建功立业,有作为有能力者有了信心。有了信心,他们才会做出更多的实业出来。千万不要在该节俭的地方浪费,在该浪费的地方节俭。

思考17 不断舍弃“成功”

提高自身市场价值的唯一方法

  与其创立新事业部门,还不如打造一种总能令最优秀的员工创造出新价值的企业文化,这才是关键。不断舍弃成功,不转入守成模式,不停地激活抱持这一简单信条的员工。我认为,这个方法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强大企业。

  守成不变,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情。有时候,他让精良的更加精良,优秀的也会更加优秀

思考18 “坦率”地说话

含糊的表述会损害工作

  倘若达成这些正当目的需要实话实说,那么不管对方会如何看待自己,我们也要坦率地说出来。我想,这才是一个职场中人真正意义上的诚挚态度吧。

思考19 越是优秀的人越不会“吵架”

拘泥于“胜负”者成不了事

  在缺乏这种信赖感的公司推行“坦率发言”的企业文化,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为自己工作”的人会开始互相倾轧。说到底就是一句话:聚集在公司里的人是为什么而工作?也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团队间合作,应当相互信赖。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身,自己。和好相处,将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解决,大家庭的人员,应当团结一致。十个手指那叫一双手,缺一不可。

思考20 “人事评估”,简单是最好的

越复杂,不满情绪越高涨

  被评为“有他没他一个样”时,一部分人会深受打击。但是,员工若不能从日常工作中感受到这一点,努力使自己成长起来,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如果员工没意识到,那就借人事评估的机会,清楚地把周围人的评价告诉他,然后激他奋起。这才是真正为他好,不是吗?

  这件事,在团队中,不建议去做。也不要去做,中国和日本国情不一样,如果做了,往往会适得其反

思考21 公司不是“学校”

培养员工的“自主性”绝无可能

  与其教育,还不如放任不管,直到他们发现“自己有不足之处”“这样下去谁都不会再需要我了”。只有意识到这些,人们才会认真地开始学习。

  放任不管,让其自己察觉自己不足之处的,是对工作有着期盼,对未来有抱负的人。可惜这种人不好得到,大部分打工者都是对生活,对工作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看得过去的都可以。放任不管,自会给自己企业或者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害,蛀虫太多,这是事实;

思考22 不提升“士气”

缺乏干劲的人没资格做职场中人

  说起来,热带大草原的野生动物会想什么“最近提不起士气来”吗?它们不可能这么想。它们只知道拼命地生存。在公司里工作也是如此,不是吗?

  一定要让公司的员工看到未来的希望,而不是一味的恐吓,明天就要倒闭了, 你们要努力,这些屁话。士气是打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鼓励只是一个前提,实战才是过程,结果如何,看老板的能力;

思考23 不需要“大人物”

真正的领导者用自己的梦想推动人

  如果社长满足于权力与职权,藐视世间的动态、用户的需求,以及在第一线直接面对用户的工作伙伴而提出意见,把公司引入错误的方向……光是想象,就觉得很可怕。

思考24 不需要“统一管理”

现场的员工才是最高决策者

  我的工作就是指定“决策者”,然后把一切都托付给这个人,不再过问。

  放手,不仅减轻了自己的压力。也能让员工,从根本上提高了自己,一举两得

思考25 商业不需要“人情”

不营造“骄纵的结构”

  如果公司运营顺利,就不必做任何改变。社长要少管闲事,把一切都托付给现场,悉心维护现场以保持这一状态,并将放权贯彻到底。其实,公司在运营顺畅时并不需要社长。被现场的员工说一句“请放手”——这个程度刚刚好。

思考26 不把“经营理念”书面化

徒具形式的理念将摧毁公司

  即使每日清晨诵读,或将字句裱进气派的镜框挂到墙上,也不意味着经营理念就能渗入员工的内心。我倒是觉得,理念因此而变得徒具形式才是最可怕的。

思考27 不需要“构想”

与其预测未来,不如专注于眼前的事

  想在这个激变的时代中生存下去,最关键的一点是自己要迅速改变。硬是制造一个阻碍自身变化的东西,我并不认为有何意义。预测不可能知晓的未来,对公司来说是一项多余的工作。我们还不如先集中精力应对“眼前”的需求,并保持敏锐的神经,不断观察这项需求是否有变化的征兆。我认为这比构想更重要。

思考28 不简单的不是“战略”

难以理解的信息会扰乱工作现场

  在互联网商业领域,重要的是获得用户群。用户群大了,之后就必能推行商业化。当时我认为,我们应该牺牲销售额,不管怎样先集中精力,只做能为用户带来利益的事。

思考29 守则不能攻

做好心理准备,抛弃“过去的成功”

  如果经营者打算“守成”,情况会如何呢?恐怕他们不会去尊重那些开发人员的判断。我不禁再次玩味起“守则不能攻”这句话。为了应对某日将再次到来的“大变化”,我想我们绝不能忘记这句话。

思考30 不需要“计划”

计划导致应变能力下降

  社长要做的不是公开计划、监督执行。抱持“想做出好东西”的理念、具备优秀能力的员工握有公司的主导权——守护这样的职场环境才是社长该做的事。

思考31 不需要“事务员”

不分计划者与实行者

  我们不会把计划书面化。项目组内每天都在交流,所以不必特地做成文书,计划也自然会在大家的脑中形成共识。此外,情况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把计划做成文书是没有意义的。与其把精力花在一次次的修改上,还不如让员工们全力去制造产品。

思考32 靠“机制”无法成功

操作手册会破坏创造性

  硬要把项目组纳入某种“形态”,只会令它们丧失创造性。经营者不该以“机制化”为由多管闲事。现场的员工怎么做都可以,只要能做出“好东西”就行。

思考33 不需要“规则”

丢弃一切阻碍速度的东西

  我认为,一个人拼命地努力追赶了,才会成长起来。因此,一直以来我的经营目标就是去配合“顶级速度”。我认为这是建立一个强大公司的最佳方法。

思考34 不开“会议”

排除增加“会议”的人

  要想消灭会议,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权力下放。

思考35 不需要“信息共享”

多余的信息只会带来多余的思考

  只专注于为用户提供价值——这是迈向成功的最短途径。公司发布多余的信息,造成员工无法专心做眼前之事的局面,才是大问题。所以,我们不需要“信息共享”。

思考36 不以“差别化”为目标

用户不追求“差别”,只追求“价值”

  要差别化就不能以“差别化”为目标。从作为基准的商品中,找出并紧盯对用户来说最为重要的价值,然后加以彻底的打磨。这时,我们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差别化”。

思考37 不追求“创新”

始终耿直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我们绝没有去追求“创新”,也没想过要针对硅谷的常识逆势而行。我们只是在单纯地追求用户心目中的价值。我相信,把对用户价值的追求做到极致后,前方自会产生创新。

思考38 实现“质量×速度”的最大化

抛弃制造方的自我满足

  想提高质量,最关键的是要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的本质。当我们专注于这个本质时,“质量×速度”才会实现最大化。

思考39 “设计”主导一切

最优先考虑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我们应该向用户提供的“价值”,其本质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他们会反复进行用户测试,不断追加功能使产品变得更好用——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流程。

思考40 用户不会告诉我们“答案”

深挖用户的声音,靠自己的头脑思考

  只是表面地听取用户的声音,会使我们走上歧途。深入挖掘用户的心声、靠自己的头脑深入思考“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这正是一种创新的方法。

  《简单思考》读后感(八):成功人士的思维都是相似

  成功人士的思维都是相似。书名《简单思考》,在书中,森川亮分享了他的过往职场故事和在line的经营之道,说的很浅白,好像写的都是简单思考的东西,但是,这绝对是当下经营理念的精华之中的精华,没有多余的废话。看完这本书,看到了过去读的两本书的影子,一是香港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写的《我行我道i》,讲的是他多年的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二是《硅谷钢铁侠》,讲的是马斯克以第一性原理,不断创造出卓越的电动汽车、火箭、太阳能电池的故事。由于作者行文较随意,如果不细细回味,就会有水过鸭背之感,当看过这两本书后,再来看森川亮的《简单思考》,有豁然开朗之觉。最后,森川亮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让人们幸福才能让自己幸福,深以为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