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儿童法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儿童法案》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1 21: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儿童法案》的读后感10篇

  《儿童法案》是一本由[英] 伊恩·麦克尤恩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法案》读后感(一):冰风暴

  《儿童法案》的文字很像电影脚本,小说细节对话主题很适合改编电影,翻拍得当会是一部佳片。读小说中,常让我想到的是李安导演的电影《冰风暴》,两者之间主题虽不完全一样,但无论是故事还是叙述氛围都很相似,主题也有重合,都写家庭写即将从中年步入老年的都市男女。《冰风暴》湿冷的空气很像《儿童法案》中伦敦的冬季,阴雨天气发生其间的故事顿生悲凉之感,这份悲凉也产生主人公年纪,由中年步入老年,青春不在,岁月无情,曾有各自光彩的都市男男女女总将面对人生痛苦无奈,当最后激情渴望落空,尤其是遭遇生死后,才发现陪伴自己最后一程的还是那个牵了大半辈子手的人,让这冰冷的晚季有了一丝温情。《儿童法案》一条线杰克与菲奥娜的家庭危机,另一条线是亚当•亨利的信仰救赎,亚当•亨利是迷失神圣现实之间的年轻人,步入老年很残酷成长也很残酷,总是毫无准备,小说与《冰风暴》都是用死亡来揭露这种残酷,年轻人是会死的。死亡会突然降临,不按照人生预期进行,有的孩子活不到长大。这正是人生的主题,无常,一个又一个无常,人在无常面前很可怜悲剧之中,人能握住的也只有手中之人,这就是冰风暴过后仅剩的温暖

  《儿童法案》读后感(二):要么爱我,要么离开

  在社会高度发达时候,这本书探讨的主题或许可以进入大众视野;毕竟对于当今社会,能在法律层面呈现案件最大的合理极大程度体现个人生命的福祉已经是相当高的要求了,所以如何将道德信仰与法律等硬性标准结合起来只有在那些法律高度发达的国家才配享有,我极力建议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法律等上层建筑是硬性指标,是很容易量化的东西,道德宗教是很软性的,不好衡量,没有标杆,在法律面前,如何考量这些东西呢?本书给出最接近本质概念(更多的针对儿童)——关注个体的福祉,法院自始至终,从调查到宣判,都应将这一标准作为准则。这本书提及的软性指标更多的是宗教,基本没有涉及道德,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宗教信仰在法律面前的挣扎同时,麦克尤恩的高度专注为我们呈现了极具专业性的法官生活

  只是这本书篇幅比较短,只是适度融合了一些案件,主要以亚当输血案为主。偶有提及的案件也基本都是儿童成长相关的案件;尤其是关于宗教的,这些走上法庭的宗教家庭是不折不扣的宗教狂,已入无以复加地步;前面提到了一个生活在犹太教社区的家庭纠纷父亲虔诚的犹太教徒,阻止两个女儿外界有过多接触,并认为女人不应接受太多教育,她们应该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犹太人应该做一些底层工作实在无须拼力厮杀走入上层,他坚决反对妻子想把女儿供到大学可笑想法,与他站在同一战线的是同样信奉犹太教的社区邻居,作为对立方的妈妈孤立无援,最终法院的判词更多是站在了丈夫一方,我们看到在这一回合法律似乎败给了宗教;走入我们的主线,亚当一家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偏执父母连同可怜的亚当坚信输血是亵渎神明指示,所以身患白血病的亚当坚决抵制输血,危在旦夕的亚当还未满十八岁,医院以其不具判断能力为由将其父母告上法庭,请求法官给予判决,这一时期,饱受婚姻危机的菲奥娜接手了这一案件,亚当已日薄西山,判决结果需尽快下达,菲奥娜在各方争执不下之时亲自去医院看望即将年满十八岁的亚当,并在病房里和漂亮的亚当简单交流诗歌音乐,当然,涉及他生死的宗教也不可避免的谈及了,亚当依然坚决抵制输血,我们无从得知这一短暂的探访过程中是否有了某些微妙变化,总之,菲奥娜最后的判词说明,基于儿童的福祉,医院应立即给予亚当输血治疗,亚当后来得以恢复,最初他为自己的身体注入了其他人的血液感到恶心,并痛骂大法官菲奥娜,但是后来,他似乎接受了某种冥冥中的指示,认为菲奥娜拯救了他,他之前的信仰是荒唐可笑的,随后他不断给菲奥娜写信,这些信件内容通常是诗歌或者自己的心情随笔,尽管菲奥娜置之不理,亚当依然暗中跟随菲奥娜,与此同时,他摒弃原来的信仰,并时常与父亲争吵,他将菲奥娜视为能指引自己人生方向导师,他甚至不远千里追踪菲奥娜到一个乡间别墅,在那里,他表达想同菲奥娜住在一起,并将努力工作以支付租金,这一请求被菲奥娜当场否定,菲奥娜找来司机将亚当送回了家,临行前,菲奥娜不小心吻了亚当的嘴唇(这一动作更多的是出于动作的惯性,从作者的表达看并非情不自禁的一吻,同时,这一吻的持续时间为两秒,需要指明的是,此时亚当18岁,菲奥娜60岁,此时菲奥娜的婚姻正因丈夫的猎奇偷欢而濒临破碎),随后,亚当被送回了家,菲奥娜的理性自持保证自己自那以后再未联系亚当,不过亚当在那之后寄给过菲奥娜一首诗·····几个月以后,菲奥娜的婚姻出现好转,与此同时,她听说亚当白血病复发,已年满十八岁的亚当此时决定拒绝输血,最终离开了人世,奥菲娜深感不安忧伤,小说在奥菲娜向丈夫讲述这一经过结束

  读完小说,我觉得有两个地方是作者有意引起读者注意的,第一个地方是当一个人的信仰被颠覆之后,后续的人生如何修补,另一个地方是法律和软性体系(包括宗教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如何能相得益彰。当然,亚当和奥菲娜之间的感情也是需要关注的一点。

  首先,亚当对奥菲娜也许存在爱情,同样,奥菲娜也许也爱着亚当,可以发现奥菲娜一生中规中矩,在平和人生中不敢越雷池一步,从未叛逆,始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仅限于理性世界),她足够强大毅力支撑走向如今的高位,我们不难假想很大程度上她的理智压制着她的情感,年轻漂亮的亚当在她最脆弱的时候出现,迎面扑来的青春气息依赖心理使她想起自己未满二十岁时爱上的那个肌肉萎缩的乐手,她能做出的最大叛逆也就只能是那停留两秒钟的吻了。亚当的爱则掺杂着大量的不成熟和仰慕,信仰破碎的他在大病初愈时看待这个世界完全是充满怀疑和否定,对一切都不甚了了,又时值叛逆不安的青春期,爱情当然会像雨后春笋般破土,但是也可以肯定,亚当的爱是很有分寸的,他的要求并不过分,可以说是不掺杂肉欲的,而且是上进的,满怀求知欲的。

  亚当最后为何再度拒绝输血呢?我倒觉得不是重新信仰了天主教,而是无所适从的信仰使然,他视为人生导师的奥菲娜完全漠视他,他又能如何前行呢?亚当致命缺点也是在这里,他永远都只盯着离他最近的东西看,第一次患病的时候想到自己的信仰不允许输血,想不到最为基础的生命是否更重要,拒绝输血可能带来的痛苦是什么样子;第二次患病的时候该是认定了奥菲娜的唯一性,他也许认为人生的真谛只能由她一人授予,多么像热恋中殉情的一方啊,倔强的亚当就是这样殒命的。当一个人信仰破碎的时候,最需要的,是重构人生方向所必须的环境,这个环境是亚当的宗教狂父母给不了他的,而他最信任的奥菲娜又遥不可及,这份空白造就了他的恐慌不甘,造成了他对生命的放弃

  法律与软性体系的相得益彰是一个高级命题,左倾分子也许可以较为容易地得出结论。但不管怎样这都是发达社会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涉及民主人道。我也没有成熟的考虑,只是觉得法律和软性体系应该有优先的一项,奥菲娜等一系法官是以福祉为参数,我则认为这是一个不好评判的参数,也许必要时候就该一刀切一下,将法律视为首要参考对象,道德和宗教等软性体系作为必不可少的辅助项,这样也许更完善?天朝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也许就是这个路子,还是挺有前景的。

  对于亚当来说,奥菲娜就应该爱他,或者离开他,他不得不选择了后者。

  《儿童法案》读后感(三):《儿童法案》:法官菲奥娜和少年亚当

  为什么要让菲奥娜和乔治的婚姻出现危机?如果没有女统计员横亘在菲奥娜和乔治的婚姻之间,如果没有乔治的离家出走,如果没有试图和好如初未果,总之,即将步入人生黄昏期的法官菲奥娜和大学老师乔治的婚姻如果没有出现岔子的话,少年亚当在风雨交加夜尾随菲奥娜到离家4百多公里的纽卡斯尔,并找到机会扑进菲奥娜的怀里,菲奥娜会否低头给少年亚当那个有些暧昧的亲吻?

  少年在修书数封等不到菲奥娜的回复后径自跟随在去巡回法庭的菲奥娜身后,是基于这样一种情感:菲奥娜将少年濒于枯竭的生命挽救于既倒时。18岁还差3个多月,少年亚当感染了白血病。经过治疗后,少年亚当面临选择:接受输血将康复;不接受输血则危在旦夕。一个不容彷徨的选择,遇到了父母和少年都是耶和华见证人教的信徒,而走入了绝境。伊恩•麦克尤恩以他精确知识储备告诉我们,耶和华见证人教的教徒坚决不能接受输血,虔诚的一家三口,那么从容等待接受少年亡灵的死神降临少年亚当床头。幸亏有未满18岁的少年没有自主放弃治疗的权力;幸亏法官菲奥娜在听了控辨双方针锋相对以后,尽管非常疲乏,尽管被离家出走的丈夫搅得心神不宁职业操守还是让菲奥娜来到了医院来到了少年亚当的病房,与之畅聊以后,菲奥娜感怀亚当的聪慧敏感离别之际建议亚当拉小提琴她来演唱合作一首叶芝的《柳园里》:“在远方旷野田野,我与吾爱并肩伫立,/在我微倾的肩膀,她搭上纯白的手臂。/她嘱我淡然生活,像情操滋长于岸堤。/但当时年少无知,如今早已泪眼凄凄”。菲奥娜的判决是,强制少年接受输血。

  伊恩•麦克尤恩的木秀于林在此处得以凸现。不然,一个情节未见得波诡云谲的故事,怎么就得到了《卫报》那样的美誉?“这是自《在切瑟尔海滩上》后,麦克尤恩写得最好的小说”。我以为少年亚当的父母会拼死抗争,不让少年接受输血;我以为少年也会以极端手法拒绝医生给他输血。但是,少年亚当自己、少年亚当的父母在不得不接受判决后,都如释重负了。不,都有些欢欣。可不是嘛,相对于亚当年轻的生命,站到对立面去的信仰,不就是一块气味难闻的绊脚石吗?麦克尤恩的独秀于林,就在于他将少年、少年父母在茫茫黑夜里突然看见烛光时且喜且惊以及每个人惊喜成分细微差别,都纤毫毕现的地完美表达了。如此这般扣人心弦,不由人不去深思一个问题;信仰高悬,卑微如少年亚当这样的个体,是为未知彼岸视死如归呢,还是珍惜上帝赐予的生命?显然,亚当的父母带领他信仰的耶和华见证人教,冷似冰霜没有片刻的温存,所以,“但当时年少无知,如今早已泪眼凄凄”,会让少年误会了菲奥娜在公事公办的缝隙里流露出来的真感情。阅人无数的菲奥娜不也迷惑吗?一吻而过的少年的双唇,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将少年哄回家,她又何必跟丈夫关于少年的吻有一场那样的讨论?什么样的讨论?麦克尤恩善于将这种暂时不能确定的情感,写得叫人牵肠挂肚,你看亚当,一过18岁就用弃绝生命的方式再度成为人们一时的关注中心,就像他在医院里的种种表现一样:“这个智力早熟的年轻人只是无聊透顶,缺乏刺激,他以自己的性命做要挟,上演了一出扣人心弦的戏剧,他是每一幕中的主角……”这真让人伤感又怨尤:“但当时年少无知,如今早已泪眼凄凄”。

  “儿童法案”纵然能保护少年,一过18岁亚当还是选择死亡,少年的轻率,罪错在谁呢?麦克尤恩总是这样,故事讲到了结尾处,却总有那么几笔,叫人念念不忘

  《儿童法案》读后感(四):睁开眼睛,拔出耳塞

  1)画作雕塑里的正义女神,眼睛常被蒙住,表示此位女神真正客观公正,不因自己的视域而动心起念,不做出掺杂私情的判断。

  法官是正义女神的人间代理,一般也该“闭眼”,只把视域压缩在卷宗和庭上才对,如果法官亲自接触太多东西( 比如说,亲历亲为去调查、去侦探、去搜集证据),恐怕搅扰神思,此时即便做出了看似公允的判断,也可能设下后患。

  人和人的实际接触,会引出情感,情感又被情景牵扯,善于变形,会频频跌宕,是不稳定的东西。法官在判断时,不太应该容纳这种不可控的因子

  音乐是情感的代言。音乐不但抒发情感,甚至还能发明情感,处在一种音乐氛围中的人,随着音乐的流势而聆听心的流势,此是美妙之事,但法官在判决时若受到音乐的刺激,恐怕不妙——即便人人期待情理融合于一,但很难,每个时刻,总有一种东西占据上风。

  情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共舞,但不能在法庭上痴缠——也不该在法官的心中痴缠。

  选择做了法官,就得搁下诗,搁下远方,甚至在很多时候搁下音乐,乃至搁下人。

  法官要闭上眼睛,塞上耳朵,甚至和人(尤其是“当事人”)保持距离

  法官需要这样,法官是辛苦的。法官受到训练,某时成为天使,某时成为女神,但总而言之,法官也仍是人,法官有他/她的情感需要,也难免依据他/她的情感延展内心的判决。

  此本《儿童法案》内的法官,年届六十岁的女士菲奥娜,在一桩案件上睁开了眼睛,拔出了耳塞。

  《儿童法案》读后感(五):生命的抉择

  一个每天处理无数家庭纠纷的法官,自己却陷入了家庭痛苦的漩涡中,其实很平常,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使他的丈夫产生倦怠,没有孩子的家庭摇摇欲坠,这段婚姻如何前行成为了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一次对白血病男孩是否输血的案子上,菲奥娜站在孩子福祉的角度判决支持输血,成为了这个男孩生命里的信仰。意外的一个吻,让菲奥娜惧怕、逃避,最终这个男孩病情再次复发,他选择拒绝输血走向死亡。菲奥娜开始质疑自己的决定……

  在现在这个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医疗在不断发展,可对于绝症依然无从招架。太多的病人无法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更多地活在亲人的期待里,安心里,努力里。这无可厚非,谁也不希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爱的人死去,不做任何挣扎。但是,每个人都有最基本的生存尊严,当一次次的化疗、手术将病人折磨得不成人形时,活着或许已不是内心最强烈的追求,如何有尊严地死去才是一个病人想要得到的。小说里的男孩在信仰和活下去之间抉择,从小生活在耶和华环境里的他不敢也不愿接受别人的血液,在无望里等待死亡,倒不如说在他自己美好的幻想里演绎生死剧目,他认为那是最有尊严的死亡,可他没有料到慢慢的延缓摧毁着他的生命,凌迟着他的梦想。于是,菲奥娜的到来,拯救,让他拥有了一片格外广阔的天地,他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不顾一切地跟随着这份信仰,遗憾的是,菲奥娜能给予的只是法律以内的援助,没有其他。

  这是一个苦涩的故事,可谁都没有错,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一切背景里,所做的都是自己内心的抉择,每个人都必须接受。

  《儿童法案》读后感(六):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摆荡

  一位膝下无子、婚姻又面临瓦解的女法官,有能力处理好家事法庭上那些琐碎又令人悲伤的案件吗?对法官这一职业的专业性提出质疑的问题,正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他的长篇小说《儿童法案》开篇抛出的。

  59岁的女法官菲奥娜•迈耶因为工作的勤勉忽略了家庭生活,出轨的老公摊牌了,她悲愤不已却不知如何应对,只得又向工作寻求寄托。极具理性的菲奥娜对案件细枝末节条分缕析的能力使众人心服口服,因为卷宗中与翻脸夫妻、无辜儿童有关的故事有着令她入迷的相同主题:复杂的人性。她坚信自己凭借对儿童福祉的全面考量,可以给法庭上无望的局面赋予理性,如此笃定的人,却在处理一宗与“耶和华见证人”有关的17岁少年亚当的输血案件时,遭遇了专业、信仰与情感的多重崩塌。

  语言方面,结构短小精悍的《儿童法案》抛弃了布克奖获奖作品《阿姆斯特丹》所使用的黑色幽默笔法,更加贴近日常,作者以其穿插于叙述中的法律讲解,加之对菲奥娜大量有关案情斟酌与情感纠葛的心理描绘,使法官这个职业平易近人。

  《儿童法案》的故事主线与《在切瑟尔海滩上》颇为相似,都是讲一件极有希望又喜气洋洋的事件(至少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婚姻和起死回生都是喜事),是如何急转直下,终于在某个时刻迸发出致命的能量,摧毁一切希望的。但是,与《在切瑟尔海滩上》开篇就将婚姻的绝望埋下、渐进而起不同,《儿童法案》中少年亚当的悲剧是在故事情节中突然浮现的,爆发时令菲奥娜和读者都措手不及:事情哪里出了偏差?翻回去看却找不到任何情节的破绽,因为伏笔早已埋下,一切都合乎情理。

  从十六岁起,菲奥娜就是一个有着坚定目标的女生。十八岁在浪漫的纽卡斯尔经历了她少年时期唯一一次冒险。这些年来,崇拜规则的她没有办法在法律与真正的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反而用绝对的理性建立了一套工作原则,使自己免受细碎情绪的折磨,就连和自己的文书都保持着刚好的距离,也因为无法缓和的个性,她怎么也弹不好随性的爵士乐。在“耶和华见证人”案件中,菲奥娜以法官的身份来到医院,但她听亚当读诗,为他伴唱《柳园里》,却超出了工作界限。因她的判决而康复的亚当,来找她寻求信仰,亚当完全抛弃了她法官的头衔,只是向一个拯救过他的、头带光环的普通人求救,而她却仍用法官的作风行事,忽略了对他情感的关注与理解。两人身份认知的错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麦克尤恩用细致的情感铺陈、精妙的叙事结构,创造了“结局的意外,情节的合理”,也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愕感。这很像一场原本风险很小的外科手术却失败了,在病人、医生、家属间掀起的波澜。风险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只不过被所有人忽略了,当它真正出现伤害时,就会令人瞠目结舌,如果医生的操作完全合乎医疗规范,那家属再怎么问责也是无济于事的。出乎意料的结局之外,麦克尤恩最想强调的是一种被人们忽略的可能性的存在,而这种可能性一旦出现,就是致命的。

  麦克尤恩擅于把处于生活转折点的事件的横切面剖开,让读者看看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在主导事情的发生:例如杰克出轨是性欲在他的思想中占了上峰;亚当拒绝输血,是他性格中单纯、无辜的浪漫主义情怀在发挥作用;那么,菲奥娜的吻是一个渴望孩子的女性出于对一个年轻可爱男孩的爱怜,还是出于她久违了的冒险心理呢?羞愧之余,她只想到了自己的名誉,而完全忽视了亚当所受的冲击。人心是那么幽微,难以琢磨,类似菲奥娜的自忖:形形色色的宗教和道德体系(包括她自己的)就像从远处看到的绵密群山中的一座座高峰,显然没有哪一座比别的更高、更巍峨、更真实。那么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呢?麦克尤恩除了借几个案件抛出法律与宗教、道德、情感、社会制度等因素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了某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外,法律制度本身的弊端他也没有回避:亚当正是借用法律条文对他权利的保障完成了自杀行为。

  读麦克尤恩的小说,会非常享受本来就存在于生活中的、希望与绝望相互转换的冲突。“人类状况气象万千,断不可随意描述。”儿童的福祉之外,每个人的生命、脆弱与无助都应当被重视,全面考量,断绝一刀切的教条式判断,伤害才可减少。然而,菲奥娜崩溃之时的真情流露,恰好给了杰克关心她的机会,两人关系得以破冰。谁说绝望不会变成希望呢?

  《儿童法案》读后感(七):儿童法案

  9:16《儿童法案》是一本由英译中的译本。译者比较忠于原著,翻译出来的效果词语虽然精准,但是句式比较古怪,导致有时候一句话要来回看上很多遍才能真正理解。这本书讲了一个将近六旬的女家庭法官发现自己恩爱多年的丈夫出轨的同时,审理一桩由于宗教信仰而拒绝医生为其输血的未成年男生的案件。女法官在与这名十几岁男生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朦胧的情愫,出于种种考虑宣判该男生应强制执行输血,在男生康复后女法官希望这段感情驶向正轨,因此拒绝了男生的回信和追求。男生大为恼怒,在下次白血病复发时拒绝输血身亡。女法官得知后深深懊悔,向其丈夫倾诉,最后他俩又神奇地在一起的故事。这本书有点震惊我的三观,内心都是黑人问号,倒是这个未成年男生对信仰的看法让我感觉比较有意思。推荐指数两颗半。

  《儿童法案》读后感(八):你麦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恐怖伊恩”了

  麦克尤恩已经不是我从前读到的那个“恐怖伊恩”了。前几天还把他的早期短篇小说推荐给朋友,期待她读完之后的那种“倒吸一口凉气”的感觉。麦克尤恩早期的作品几乎全是这样的风格,用冷静的叙述口吻描述阴暗的故事,其中大部分还都是关于青少年的。

  《儿童法案》也是一部聚焦青少年福祉的作品,虽然青少年群体可能只是麦克尤恩用来向国家法律与社会道德伦理抛去质疑的阐释工具。麦克尤恩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伦理身份失衡的女法官形象——菲奥娜,她在工作中十分出色,处理每一个棘手的案件都本着儿童福祉最大化的原则去裁决;但在家庭中,菲奥娜却不得不面对与丈夫之间的婚姻危机。小说采取了聚焦于菲奥娜的第三人称叙述,人物行动与回忆并置,这也是麦克尤恩一贯叙述风格的延续。叙述首先从菲奥娜经手的几个重要案件开始,这几个案件很有意思,它们都牵扯到宗教信仰问题。其中一个是雷切尔、劳拉姐妹的抚养权争夺案。案件当事人伯恩斯坦夫妇中,丈夫伯恩斯坦先生是极端犹太教的信徒,根据教规,女孩必须与男孩分开教育以保持其纯洁,还要禁止她们进行看电视、上网等娱乐活动。而妻子朱迪斯•伯恩斯坦却不顾丈夫反对,让两个未成年女儿去男女混合学校接受教育,那里允许她们上网、玩游戏,并能够接触到非犹太裔的孩子。她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够有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不必像她一样只能以生儿育女为职责。而菲奥娜法官最后的判决是支持妻子的诉求,直到两个女儿到18岁为止。她将伦理纳入了法律考量的视域范围,为谋求儿童福祉最大化做出决策。

  小说的转折点放置得很有趣,麦克尤恩再一次将法律与宗教之间的困境摆在了纸面上,借由一个法律体系内最具权威的角色,向法律体系自身发出道德诘问。

  菲奥娜遇到了一个涉及耶和华见证人教教徒的案件。案件情况是,一个名叫亚当的17岁男孩患上了白血病,医院方面表示必须尽快给病人输血,否则将导致生命危险。而亚当的父母所信奉的耶和华见证人教的教义是反对教徒接受输血的,亚当自己也拒绝接受输血。(耶和华见证人教教义中,明确表示血液是造物主所赐的礼物,必须保持其纯净,所以接受动物或他人的血是不洁的,是对造物主恩赐的玷污。)菲奥娜立即赶往医院探望亚当,在沟通中,她发现亚当有着超乎同龄人的聪慧与成熟,菲奥娜在病房中与亚当一起谈论诗歌与音乐,这才发现亚当对艺术抱有的热忱,正是他热爱生命的表现。于是她回到法庭,判定医院必须立刻对病人进行输血。

  菲奥娜的立论有这么三点,分别驳斥了反对输血的三个理由。第一,亚当已经17岁,快要成年,已经能够为自己的生命做出决策,但菲奥娜通过交流发现亚当对生命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并不知道拒绝输血后即将到来的痛苦;其次,亚当的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父母的信仰,并不一定是他的自主选择;第三,他的宗教信仰是关于来世,而法律关注的是现世生命,所以应当以维护亚当的现世福祉为基础进行裁夺。

  麦克尤恩在扉页中引述了《儿童法案》中的一款条文:“法庭在解决任何关涉……儿童养育问题时……应优先考虑该儿童的福祉。”这也恰恰是法官菲奥娜所考量的标准。

  但故事还未结束。

  亚当接受输血后病情好转,他视菲奥娜为救命恩人,不断给她写信,甚至在菲奥娜到外地出差时一路跟来。他向菲奥娜表达了想要与她一起生活的意愿,视她为精神导师,恳请她为他开具书单,希望她能够教会他更多知识与人生的奥秘。但是菲奥娜拒绝了亚当的请求,她在暴雨天匆匆将其送走。其实到这里,菲奥娜身上的两个伦理身份——个人伦理身份与社会伦理身份——已经渐趋含混了,这段叙述中,菲奥娜显得十分不安与克制。显然,她不想让自己的伦理身份再次失衡。

  小说最后,菲奥娜终于在亚当寄给她的最后一封信中读出了企图自杀的讯息,但为时已晚,初读那封信的时候她并没有在意那一句被划掉的句子——“但愿亲手淹没我十字架的人被置于死地”。麦克尤恩设置了这样一种结尾,使读者明白过来,福祉并不仅仅只是在法律层面给儿童以及公民所设的保护膜,它应该是广泛外延至社会的各个角落的。法庭对人的救赎不能仅限于条文律令,在那一份判决书写就之后,对儿童的福祉不应该戛然而止。

  麦克尤恩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严肃冷漠的法律宗教议题中插入了音乐与诗歌的元素,显得温情脉脉。W.B.叶芝的《柳园里》始终贯穿于文本之中:

  在远方河畔旷野,我与吾爱并肩伫立,

  在我微倾的肩膀,她搭上纯白的手臂。

  她嘱我淡然生活,像青草滋长于岸堤。

  但当时年少无知,如今早已泪眼凄凄。

  这最后一句恰是菲奥娜与亚当二人各自的内心写照。

  小说结尾处,菲奥娜在音乐会上演奏马勒的曲子,这首曲子即以叶芝的《柳园里》为词。当时在亚当的病房里,两人也曾合作过这首曲子。到这里,理性的话语被音乐共同语所消融,信仰间的差异也被悬置了。麦克尤恩的这种设置,似乎也隐喻了他对高雅艺术的信仰,菲奥娜身上兼具了理性(法官)与感性(演奏者)的双重话语,就连小说整体叙事都是采取了理性叙述与感性回忆并置的手法,这种重叠变奏使得文本层次更加丰富立体,果然是大师手法。

  其实纵向对比来看,麦克尤恩从早期创作至今,虽然风格渐趋温和,叙事也逐渐向着宏大开阔的方向转变,但对“成长”与伦理困境的探索却是一以贯之的。这部作品立足于法律专业领域视角,眺望整个社会福祉机制的构架,整体之中又不乏局部细节的充盈支撑(比如菲奥娜的丈夫这个角色设置,其实也有它的意味)。叙事上就更不用说了,本就是老麦的强项。总之,我很期待读下一本作品。

  《儿童法案》读后感(九):6月11日《儿童法案》新书发布会活动记录

  主题:《儿童法案》新书发布会

  时间:2017年6月11日14:00

  地点:言几又中关村店

  嘉宾:陆建德、徐则臣、止庵、张悦然

  主持:黄昱宁

  黄昱宁:各位下午好,今天在这里开的这个读书会讨论的这本书是伊恩•麦克尤恩最新的一本在中国大陆的书《儿童法案》。我先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著名的英美文学研究学者陆建德老师;学者、评论家止庵老师;著名作家徐则臣老师;著名作家张悦然。

  我们在开始讨论之前先放一小段麦克尤恩本人朗诵《儿童法案》的片段。

  作者伊恩·麦克尤恩

  《儿童法案》读后感(十):谁手握生命决择权

  “万物众生的生命都是由上帝赐予的礼物,也将由上帝收回。”如果生命真的是上帝所赐予,是否也可以由上帝来决定收回?伊恩•麦克尤恩在《儿童法案》里讲述的似乎是一个关于“生命决策权”的问题。这里有上帝、有父母、有法官,还有作为生命肉身主宰而存在的自己。

  高等法院的女法官菲奥娜•迈耶,接手了一个案件,耶和华见证教的信仰者拒绝输血,因为患者亚当并未成年,当医院与患者及患者父母意见不一致时,是否可以强制实施输血治疗将由法官来判定。从某种意义而言,是法官手握亚当的生死大权。面对这样的生死大权,麦克尤恩并没有将过多的笔墨放在众人是如何经过理性及感性的纠缠而最终作决定。法庭上一段精彩的辩论与菲奥娜与亚当一段匆忙的会面,法庭即作出宣判。这个故事的震撼,在法庭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年近六旬的菲奥娜正在经历婚姻的危机,整个故事以她视角为主线展开。她思考婚姻、回顾案件,还有处理更换门锁将离家出走的丈夫拒之门外等生活琐碎。在这一系列事情中,亚当的输血案,不过是她处理过的众多案件中的一件。在亚当的输血案之前,她还处理了的双胞胎马修马克案(父母是天主教徒),连体双胞胎,分离治疗意味着置其中之一于死地后救活另一位。这手术刀一边是谋杀另一边是起死回生的必要选择,法官需要做出判决。犹太女孩的教育问题,也正等着法官去做决定。所有的案件宣判后意味着她就可以将案中人的一切置身事外。理性告诉她,她已无需再卷入案中人的生活,她的职责只在法庭之中。偏偏亚当案是不一样的,因“意气用事”法官在作出判决前去医院探望少年,并与少年谈论起诗歌与音乐。这一个看似温情的举动,却在少年的世界里引发了惊天的波澜。

  麦克尤恩曾在采访中提到,“确实有人说这我本书是攻击宗教,这点我并不承认……我希望探索的是最真诚的信仰和世俗的道德发生冲突时的情况”。当菲奥娜面对这一冲突时,她优先选择了“儿童福祉”。这也正如麦克尤恩所说“英国的法律完全是非宗教的”。面对法官的判决,于亚当的父母而言是“如释重负”,并非对宗教信仰背判的愤怒。而亚当,还差两个月就年满18周岁的少年,这一冲突中的直接当事人,他所经历的却远不是一个决择的问题。少年的信仰在瞬间坍塌,他尝试寻找重建的方法。当他在饱受寻觅之苦、经受内心的折磨之时,可以说菲奥娜并不知情或者说刻意的不去在乎。在这里似乎可以看出作者一直以来刻意保有的冷静,那对亚当而言是生死大事的冲击,对菲奥娜而言不过是她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案件。将亚当的生死置于菲奥娜婚姻危机的掩盖之下,一切像平静海面下掩藏着的火山。岩浆即将喷发,所有人却无暇顾及。

  从《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开始,麦克尤恩尝试过多种写作风格,无疑都是成功的。作为当代英国炙手可热的作家,40年前那部作品中近乎扭曲的人性、以及对青春与死亡的态度,已不再是这位作家留给读者的唯一印象,他给予了我们更多想像与思索的空间。

  在故事的最后,不禁让人想起《在切瑟尔海滩上》的那一句“整个人生轨迹就是这样改变的——因为他什么都没做。”菲奥娜作为法官宣判了医院可以输血给亚当,走出法庭后的菲奥娜面对亚当,却是那样理性的“什么也没有做”。毕竟那个吻,又能算什么呢。只是面对他人的生命,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