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4 21: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经典读后感10篇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是一本由刘路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4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读后感(一):理想皇帝人格——读《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

  文/岸晓风

  读《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这本书,除了新鲜的写法,灵活文笔幽默语句,还有一个明显感觉就是宋太祖是制度设计高手,不过,人家中国历史少有的明君,不仅仅是顶层设计就完事,而且还落实的很好。

  一个朝代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加强对地方管理当务之急。宋太祖登基伊始就以整顿司法突破口加强了对全国司法的管理。大家都知道,五代以来,中央政权无力,地方势力强盛,这就客观上使得藩镇、州、县各行法令,随心所欲地判、断各种案件天下不知道何为公法。国家的法令,虽然都下发到了地方,实际上却如同一纸空文。但是太祖执政后,下定决心杜绝此类事情发生。各个州县判处的死刑案件,必须上报朝廷经过刑部审核以后,才能付诸实行。刑部,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拥有最终审判权,杜绝了藩镇枉法滥杀的恶习。可以说,这种方式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国家司法系统操作方式。

  在提高行政效率方面,宋太祖也作出了自己尝试。一方面,他不像周世宗那样事必躬亲,但是另一方面,太祖为了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同是也是为了减少行政指令的疏失,使上下通情,创造了“轮对”制度,即:以五天为周期,朝廷百官都要直接向皇帝单独面奏相关事宜。直陈朝廷得失,上奏天下急务,如实汇报地方百姓生活困苦情况、冤假错案情况。所上奏折一定要直书其事,不必东征西引,左拉右扯。同时规定:如果真有紧急情况,事关重大,可以打破五天一个周期规则,随时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宋太祖确立的这种制度,后来成了宋朝各代皇帝听政的惯例,直到宋朝末年,这种制度一直都在延续,这使得宋朝的行政效率也比前面的历朝历代要高出许多。这种制度有点像现在的领导接访和民主生活会的“结合体”,但是一千多年前的宋太祖能想到这样周全办法则是很了不起的。

  另外,就是宋太祖开创了文官政治制度。宋太祖从登基开始,相继把军队调动权和使用权,还有地方州府的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和案件审断权,全部收归了朝廷。晚唐以来藩镇跋扈、节度使任意妄为的狼藉局面,至此宣告全部结束。宋太祖只用了短短四年多一点的时间。以此为契机,宋太祖还一鼓作气,开创了中国文官政治制度的先河,当时上至宰相,下至知州、通判、转运使、提刑等官员,逐渐都由文人士大夫担任。正如书中指出的那样,“读书也是一种改革”文官政治是大宋朝贡献后世中国、东亚社会乃至人类文明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至今还在发挥相当有效的功用。从管理国家的角度来看,文官政治的确是最符合国家管理目标体系建制。同时,文官政治也避免了很多任意妄为的现象的反复发生。五代十国的教训对于每一个学过中国历史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同时放眼现在的世界,非洲的许多国家政局不稳,亚洲泰国、缅甸的军政权把持朝政,都是“现实版”的教训。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读后感(二):武夫帝王仁义之心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称: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往日的印象里,中国最强盛的时代莫过于汉唐,从未想过受尽外族凌辱、开创了华夏首次被异族整体灭亡先例的宋朝,竟然在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超越汉唐,成为翘楚。要解开这个谜团,自然要从源头找起——宋太祖赵匡胤。

  关于赵匡胤的史书记载,数不胜数,史学爱好者刘路以《五代史》、《宋史》、《东都事略》、《资治通鉴》等六部史书根本参考其他别史、笔记、政书、文集等百余部史料,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真实一代明君赵匡胤,并提出自己对赵匡胤的整体评价:“武夫仁心”,这也是宋朝之谜的谜底。

  赵匡胤出生于禁军军官之家,生活在军人横行的年代,以军功起家,并以职业军人的身份“黄袍加身”,最后以武力一统中原。其中,赵匡胤发明的“太祖长拳”,广泛流传于民间。因此,称之为“武夫”,毫不为过。但其仁心,却不如武夫流传广泛。

  ——对百姓的仁爱同情

  在赵匡胤年少之时,就经历了诸侯割据、军阀混战,对朝廷官吏对百姓的欺压历历在目,甚至百姓疾苦,充分认识和平发展环境对百姓的重要意义。纵观本书,我们可以看到,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统一,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使得饱经战火之苦的无辜百姓终于有了和平安定的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之后又采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实现著名的“建隆之治”。

  ——对文人理解支持

  在诸侯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年代,文人自然缺少地位,冯道、王朴等文人的风骨智慧,给赵匡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对赵匡胤的帮助功盖日月。对此,一统中原之后,赵匡胤奉行“文以靖国”的理念,采取了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

  ——对袍泽的容忍和温情

  历代帝王对于一同出生入死的袍泽兄弟,为防止功高盖主,均采取打压、迫害的手段,于是就有了“兔死狗烹”的故事,明朝朱元璋的火烧庆功楼就是最典型代表。但赵匡胤心存仁厚,以其韬略智慧,用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借酒后实话实说,把一件千古难题轻松化解,既显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还对下属表现出了极大仁慈。之后,又采取强干弱支、三年一易、差遣制度等手段,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使得宋朝历史中再未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对前任的宽容包容

  五代十国,武夫篡权,弑君夺位的事件屡见不鲜。赵匡胤的人生导师郭威也是通过实际行动,为其上了一堂生动教学课。但赵匡胤技高一筹导演了一场高超的行为艺术,兵不血刃地登上了皇帝宝座。对于前任周帝郭宗训,赵匡胤没有赶尽杀绝,只是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对于三个小王爷,安排客省使潘美、工部尚书卢琰分别收养,开创了让大臣抚养前朝皇子的首创。

  赵匡胤诸多的“仁心”,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军事方面,为避免自己的故事再次发生,采取的强干弱支、三年一易、差遣制度,虽然稳固了皇权,避免了类似事件的发生,但也造成了国家军事实力下降这一难题,最后导致异族入侵、朝廷积弱的局面。这,是赵匡胤永远也不可能预料到的。

  于是,有人评价赵匡胤:最大的成功换回来最大的噩梦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读后感(三):英雄的一生

  唐安史之乱之后二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在宋太祖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之下终于结束,由此开创了三百多年的赵宋天下,混乱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终于可以形成一统的局面,而民生也得以生息发展。从这点看,赵匡胤身为宋太祖是有功于芸芸众生,是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缘起缘落,其领头人的素质如何非常关键

  在刘路这本《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里,作者用生动的各类战争及语言对象向我们展示了赵匡胤此人的一生。只可惜,历史的真相往往掩藏于真实的残酷政治斗争里。可以称之为英雄 的赵匡胤是如何一夜之间暴亡的呢?赵光义到底有没有谋害过其亲兄皇帝赵匡胤呢?这些从正史里终究不得而知权力诱人之处在于身居权位者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有些事你想了却做不了,只要有权在身,自然会有好事者为当权者出谋划策赴汤蹈火,亲情人伦在权利面前不堪一击,如昙花一现,终将取代。

  残酷的政治斗争,让坐于皇位之上的极权者战战兢兢,睿智如宋太祖赵匡胤这样的英雄,也免不了成为政治斗争的陪葬。若无赵匡胤,便无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其战功其智勇其谋略其个人品质,也终于在防不胜防的宫庭之中化为灰尘。如若宋太祖赵匡胤生于更加科学开明民生的时代,也许不会有如此骄人的丰功伟业乱世出英雄,乱世出枭雄,英雄虽已逝,尚留故事在人间

  在刘路的这本《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里,更多的是以小说笔墨描绘出市民眼里的皇帝。这样的皇帝才是他们理想中的当权者,文以治国,武以安邦。或许就如刘路的书名:宋太祖赵匡胤又得两个新评价:一是太平天子,一是武夫仁心。宋太祖赵匡胤的出身经历决定了他的亲民性,也只有这样的从低层次走向高层人物,才能真正明白民众心理,知道他们心里想要什么。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已,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所有这些优良的个人品质又有几个皇帝可能做到?建隆之治是最好的证明

  民心所向,纵然仅五十岁便崩逝,但这位皇帝却是史书上难得的好皇帝。虽则不明不白的暴亡,但继任者终归抹煞不去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被后人公正评判,也许是一位英雄最光彩的落幕。没有宋太祖赵匡胤,也不会有这样开明的王朝,更不会有普通民众的安居乐业,文化的发展传承,经济的繁荣稳定,功过是非自有定论,英难的一生注定不会平庸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读后感(四):他改变了五代——《武夫仁心》读后感 之一

  历史人物的传记通常并不好写,因为这其实是历史学和文学的一个交集。历史学讲究治学严谨,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而站在文学角度,讲究的是人物形象生动、文笔流畅耐读。所以,有人对《史记》提出批评,认为有些地方脑补太过,文学性盖过史学性。此外,历史人物传记还涉及历史观问题。历史是“任人打扮小姑娘”,对事件的解读、对人物的臧否、对历史规律判断,无不是传记作者历史观的反映。

  所以拿到《武夫仁心》这本书时,我在心里划了3个问号

  史料处理严谨吗?

  人物刻画生动吗?

  分析评价客观吗?

  豆瓣评分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目前9.3分,应该是同类题材的最高分

  简单谈谈读后体会。今后如果有心情,还想谈谈“赵匡胤与斧头”。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众多治乱轮回的一个乱世。随着唐王朝的崩溃,凝聚人心的中央朝廷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山头林立式的诸侯争霸。乱世讲究的是“枪杆里面出政权”,而称王称帝往往意味着脱离军队——就像欧洲人常说的那样,“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节度使杀掉皇帝,当上新的皇帝;牙兵废掉节度使,拥立新的节度使。当中央朝廷不存在时候,凝聚人心的力量会彻底消失。One or nothing,这就是中国的“天道”。

  忠诚信任?乱世剥离了这些温情脉脉面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的赤裸裸的利益。而依靠利益达成的联盟往往是不稳固的,当利益一致时,彼此可以是君臣、父子、兄弟;当利益冲突时,你就是我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而苦于乱世的人们,看惯了利益之争,反而从内心里盼望一个崇尚忠诚和信任的社会。讲究“仁政”的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延绵千年而不绝,这也许是人民选择

  当年书稿完成后,刘路兄曾在酝酿书名时纠结了好久。我曾经半开玩笑建议叫“他改变了五代”。后来确定为《武夫仁心》,我觉得把全书主旨概括的相当准确。武夫、仁心,代表赵匡胤的两个侧面。身为武夫,用力量推翻前朝、征服四野;用“仁心”聚拢人心,建立太平盛世,这是顺应时代呼唤的“王道”。

  (注: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竹语读书”,ID:bam-booker)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读后感(五):赳赳武夫 仁者无敌

  要说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排名,大宋绝对排在前列。虽然老百姓更多的是津津乐道于千里走单骑、杨家将、包青天、寇老西、狸猫换太子,但在学者们的眼中,能够在经济上超越大唐,宋朝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这是一个特殊的朝代,有着自己独特气质,而这一切,无不发源于它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文治武功是衡量每一位皇帝成就的常用指标。对开国皇帝而言,常常更需要武功。赵匡胤作为一代天骄,一棍横扫天下,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创立了举口皆赞的大宋王朝,然而赵匡胤绝不仅仅是赳赳武夫—虽然他个人的武艺超群—更是一位胸怀天下的仁者,不愧是为毛泽东所赞许的英雄人物!

  作者刘路为大家奉献了这么一本人物传记,他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客观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这位传奇人物的光辉一生。作为开国皇帝,他起于微末,一步步成长,黄袍加身,最终结束了两百多年的藩镇割据;他一棍平天下,却能够清醒的认识到治理天下必须重用文臣,开创了崇文抑武的治世传统;他以仁义治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时代;而面对兄弟倪墙,他终于没能像李世民一样,从而留下千古迷局。

  这是一本尊重历史而不拘于史料的人物传记,不像很多畅销小说一样那么一直扣人心弦,却也能让人手不释卷。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人物刻画清晰,情节紧凑、语言精炼,是一本需要备一杯香茗,值得细心品读的好书。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读后感(六):第二篇书评,谈谈本书可能的几点不足

  本篇书评想谈谈个人认为《武夫仁心》这本书存在的几点不足。纯粹个人观点。 批评有个“捷径”:如果知道批评对象是什么流派,那么套用其他流派的批评总不会错。比如,如果你知道某个政策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那么完全可以用新自由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批评("政府管得太多了"或"政府管得不够多")。慢慢地,就事论事变成了立场撕逼,反对某个观点变成了反对你的一切。 首先,是基于人物传记这种文体的批评。 人物传记这种文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以记述历史事迹为主,有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等;另一类属于文学范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文学描写。 这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比如司马迁的史记。虽然一般认为他是属于偏严肃的史传,但是单独抽出一篇来看时,文学价值依然很高。而本书的定位应该偏后者。作者在后记中也说道,用的是一种偏纪录片的写法,考据做的比较严谨,能够做到"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脑补”得比较克制。这固然是优点,但是可能也是不足。 拿史记的鸿门宴那一段为例,我相信,司马迁能够听说的鸿门宴的事实,可能无非就是刘邦去了鸿门宴,项羽没有在宴席杀刘邦,刘邦逃了出来。至于鸿门宴上项羽在想什么,樊哙说了什么,刘邦具体是怎么逃出来的,这些细节是肯定是无法得知的,但是他能够按照历史和人物的逻辑大胆地脑补出来,写得栩栩如生、惊心动魄,读者在读后也觉得是可信的。

  相比之下,《武夫仁心》对"烛光斧影"这段公案的描述,可以称得上是含糊其词、苍白无力。 首先,作者对于这段公案是否真实存在是充满疑虑的,因为烛光斧影最早见于野史,正史并没有相关描述,历史也没有其他文字资料能够佐证这一点。(或许有一天,考古学家能够发现赵匡胤的尸骸,这样就可以推断他的真正死因了)作者对这段公案的处理,既提出了质疑,又用不小的篇幅描述,似乎表明了作者没有考虑清楚如何处理。 其次,围绕赵匡胤的暴毙、赵光义的匆匆登基,本身就有很多疑点,烛光斧影即使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疑点,两位皇帝最后一次的会晤肯定也会说明不少问题。作者没有围绕这些疑点去深入挖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交稿时间的压力),而是匆匆收尾,全书至此戛然而止,总归让人看着不过瘾。 最后,本书是人物传记而不是一般性的史料探讨。本书在此前对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的个性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按照作者对人物的把握和理解,提出一个比较有可能的假设是完全合理的。特别是赵光义的转变似乎有些生硬,如果能在前面多做些铺垫,这种转变就更加令人信服了。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读后感(七):屌丝逆袭?还是隐忍坚韧?

  说到大宋皇帝赵匡胤,我所能够想到的就是,最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这样的一出政治好戏。当时就在想宋太祖到底是怎样高超的政治眼光,想到这样一出兵不血刃的法子,消灭功高震主的国家隐患。

  据史料所说宋太祖赵匡胤早年,也就是个战场上厮杀的主,也并无这样的政治经历才对,譬如影响他一生的高平之战,高平就是他登上军政舞台跳跳板。在当时的赵匡胤还是只是个小小武官,手下掌管有一些兵。

  现在说来高平之战的真正诱因是北汉勾结契丹,企图上演瓜分后周边境,再进击黄龙的戏码。可惜赵匡胤这个半路的程咬金,成为了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

  为何这样说?敌军为何选择此时?因为后周皇帝郭威驾鹤西去了。当时的国内朝局不稳,武官不服新上任的皇帝郭荣,在这样随时都有崩塌的的后周国内。出现了两中不同的声音,皇帝该不该御驾亲征,到前线鼓舞军心,能在战场上侥幸胜过北汉,从此后周军政再无隐忧。假如败了,北汉将势如破竹,直捣后周黄龙,哪怕后续能抵抗住北汉的进攻,将来在想收回高平之战失去的领土会是难上加难。当大部分军臣都反对郭荣亲征时,赵匡胤毫不犹豫站在了皇帝之边。这也跟他之前做的准备有关,由于在郭荣还未成为皇帝,赵匡胤就敏锐的捕捉到,郭荣应该能成为皇帝。这也导致了赵匡胤成为了郭荣的嫡系,所以才会坚定不移支持皇帝,毕竟都是一条船上蚂蚱。还好他赌对了,这也归咎于他的军事才能,以及政治眼光。

  在他没想到的事,有一天黄袍加身这样的伪戏码,也会发生在他身上。其实赵匡胤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了。早在他投靠郭威手下做事时,就目睹过这一切,想来他也没想到在郭威几十年之后,黄袍加身也出现在自己身上。作为侍奉过两朝皇帝的赵匡胤,早就习以为常了吧,毕竟此时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眼光,早已在这几十年打磨的犹如璞玉绝世。

  之后的赵匡胤开辟大宋辉煌的太平盛世。同时赵匡胤作为一名马上皇帝,深深的了解到,手里拥有军权的武官,是多么的可怕。扬文抑武也是他选拔官员的核心方针,

  其二, 针对曾战场上一起拼杀过的老伙计,宋太祖以高超的政治手段,上演一出杯酒释兵权,轻轻松松泯灭了功高震主之患。由此可见宋太祖赵匡胤,能从一名平头百姓,一路奋斗终究成为了一国皇帝的事迹,并不只是现在的屌丝逆袭这么简单。

  赵匡胤的一生结束了五代纷争的局面,开创两宋的太平盛世,流芳后世。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赵匡胤的家族身份背景,细算下来顶多算是个书香门第,就算往祖上刨三辈也只是做过小小的文官。

  可见人的一生成就,并不是家族起决定的因素,而是通过自身后天的努力奋斗,认准心中的大志向一路向前,你也说不定会实现了呢!年轻,就该在吃苦的时候努力奋斗,万一像赵匡胤一样实现了,至少自己无悔青春。

  屌丝终将会逆袭。。。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读后感(八):他以武人创文治,他承乱世开太平

  赵匡胤这个人,可以说是中国皇帝中最喜欢的。他是个没啥文化的武夫,但见识却超过所有的文人。他从一名不文的流浪汉到当上皇帝,只用了10年时间,即位的时候不过33岁,实在是太神奇了。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爬得比他更快的人了。

  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赵匡胤非常仁慈,统一中国后对所有被他灭掉的君主,都养起来。而他的弟弟赵光义,则阴险毒辣,毒死了好多人。赵匡胤临死,还规定子孙后代都不许杀柴家人,也体现了他的仁慈之心。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读后感(九):始作俑者,其无后否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起先,我认为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就是背信弃义,辜负了柴荣的信任,但,后来再想想,权力之下,又有何忠诚孝子可以言说?重要的是,这个人与同时代其他人能否做到更有意义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是非?善恶?对错?能够把自己坚信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正确的事情,也是其本身的评判!历史没有可能,但历史可以有陈述,他在叙述过往,而非在告诉你该如何如何,该怎样怎样。我们在这里,通过字里人间理解到一番心得也就够了,过去了,难道还能够反驳翻案,重新成立挽救损失么?不可能,因为,物是人非,我们只是后来者在叹息前行罢了!

  北宋的辉煌,不可否认是建立在后周的基础之上的!没有,郭威,柴荣的努力,北宋也只能是五代十国中的后继第六代或者第十一国。郭威是黄布旗加身被迫自卫,赵匡胤是精心导演加流言四起。郭威礼贤下士,入孔庙而拜,赵匡胤是拳头论状元,谁强谁第一。等等。总之,赵匡胤的行为举措很难引起共鸣,更多的是觉得,唉,这是踩了多少狗屎运哈!真真的,天不假年,让郭威这样社会底层,柴荣经历多事的人多担起这一份重任。只可惜,我只能兴叹。

  孟昶亡国,蜀地百姓数十万人相送,但这样的君主注定是一个悲剧,到了开封没几日便被毒杀。有人说,是赵老二贪念美色想要霸占花蕊夫人,也有人说,是害怕孟昶东山再起。但,我觉得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要碾压敌人的侥幸。不给对手留下希望。仁君又怎么了?既然已是婊子,又何必再弄个牌坊自取其辱?脸皮虽厚,但也不想让人继续打脸。相继的,那些自以为拿着美女金钱可以安享晚年的人,你们又是多么的可怜。在权力与阴谋之下,死,也只是早晚的问题!如同朱元璋杀功臣一般,他只不过是在削刺,剔除隐患,其功臣后人还是享受到一定的庇佑。可于活着的人而言,这又是多么让人心畏?慕容延钊,虽有勇气保下柴荣的后人,但也架不住赵老二的黑手,活与不活,只在一句话而已。犹记否,慕容当年可是比赵老二权势还盛,如果不配合,他也枉然做一个乱臣贼子,徒增笑料的小丑。

  也许,世事就是这么讽刺,成也阴谋,死也阴谋。再向老东家下手的时候,他或许没想到报应来的这么快。自己横死,儿子也是。真的,在所谓的天家父子兄弟中,亲情永远都是虚幻,可望而不可即。至于那什么金匮之盟,让年长者继位的郑重其事,就当是粉饰太平了。

  大家都是天生的演员,有人活在舞台,也有人活在戏里,当然,也不排除想自导自演的家伙。可,汇总一句哈,都是无耻谰言。

  老大就不必再说老二咯!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读后感(十):【来自作者】他不像一个九五之尊,而更像一位行走江湖的大侠

  好吧,我是作者,自己也发个东西好了。其实大概就是“后记”部分^^,以下正文:

  说来也巧,大学正儿八经写的第一篇论文就与宋朝有关,如今正儿八经写的第一部书又与宋朝有关。

  对于我自己而言,如果说大宋是一个被重新发现的朝代,那么赵匡胤就是一个被重新发现的开国帝王。

  说大宋被重新发现,实在是因为儿时的记忆里,宋朝的印象太过欠佳。政治上保守困殆,军事上屈辱软弱,经济上放任兼并,似乎只有文化上靠宋词大放异彩。直到上大学时,才发现大宋是一个神奇的王朝,它的繁荣与开放超乎当时我对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想象,正所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先生语)。在它“造极”的背后,似乎孕育着传统中国走向近代文明的某种自发力量。

  同样,大宋王朝的开国君主赵匡胤,也被重新发现。

  赵匡胤算得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陈桥兵变”与“杯酒释兵权”几乎妇孺皆知,“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也满足着人们对宫闱秘事的八卦之心,至于花蕊夫人的花边新闻更是不胫而走。当然,与赵匡胤的名字紧紧绑在一起的,还有大宋空前的中央集权。

  他出生在军人横行、国家颠覆、洗城屠城皆习以为常的时代,却造就了“一着黄袍遂罢兵”的传奇;他生于禁军军官之家,却走上了一条自己闯荡天下的自强不息之路;他以职业军人而坐上皇位,却号召全天下文武百官读书;他以拨乱反正之心而君临九州,却以不紧不慢之策行渐进改革;他以一武夫而夺得天下,却开创了一个另后世文人羡慕不已的文明江山。

  在那个看不到希望的时代,他以敏锐的洞察力顺应潮流,以莫大的胸襟与勇气,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天下。他通过创建一个后门阀时代的新秩序,开创了两宋三百年的璀璨辉煌。故虽天不假年,大业未竟,终与秦皇汉武唐宗齐名中华。

  他是一个可爱的皇帝,讲义气,有气度,江湖气重,以至于在民间艺术里,他不像一个九五之尊,而更像一位行走江湖的大侠。在中国帝制时代,这极为罕见。

  他所推行的政策将权力不断向中央集中,但在他的时代,这种集中仅以防范华夏分崩为宜,而从未像他的继任者那样,因噎废食,矫枉过正。

  当然,赵匡胤也有遭人诟病甚至令人发指的一面。辜负周世宗、逼死张琼,他于私德有亏;而对宗室、高官滥用职权(不仅限于贪污腐败)的无原则纵容,对“赎买权力”政策的无限制推行,以及开宦官执掌特务机构的先河,都成为他皇帝生涯中无法抹去的污点。

  自北宋以来,有关赵匡胤的史料可谓汗牛充栋,后世相关的专著与论文更是不可胜数。我以两《五代史》《宋史》《东都事略》《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六部史书为根本,参以其他别史、笔记、政书、文集等史料百余部,力图接近历史上最真实的赵匡胤。

  此外,笔者借鉴了邓广铭、王曾瑜、张家驹、漆侠、张其凡、龚延明、谭其骧、何冠环、杜文玉、王育济、范学辉、李晓杰、李昌宪、王立群等前辈的学术成果,包括专著近五十种,论文两百余篇。因体裁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标明。我不敢掠人之美,在此一并致谢;而参考的书目和文章,亦将在个人博客中列明。

  至于本书的写法,是受了纪录片的影响。在实体图书受到严重冲击的今天,笔者试图写一部看得见的历史读物,去接近历史现场,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因此,在叙述与分析之外,笔者加入了一些描写,包括人物的肖像、表情、穿戴,希望能与读者一起身临历史之境。个别地方还模拟了人物对话,为了与史书记载的对话相区分,大多数模拟的对话都没有加引号。

  此外,书中还描写了一些客观环境。比如郊祀天地,是赵匡胤重建秩序的重要一环,突出表达了赵匡胤通过礼制儒化人心、巩固统治的心思。为了描写这个场景,仅仅查阅资料就费去多个晚上。(可惜这部分因篇幅而删掉了。)

  又比如写到建隆元年八月张永德入朝,赵匡胤与他游玉津园。笔者想重现玉津园的场景,烘托二人相见时的心情。初查阅资料,发现宋朝皇帝有到玉津园看割麦的习俗,遂暂定写一个金灿灿的麦浪景象。这时遇到一个技术性问题——麦子在宋朝的中原八月到底熟没熟(古今气候往往不同)?一查不要紧,发现不但熟了,而且早割完了。据《文献通考》记载的后唐(929年)一个征收赋税的命令,规定开封地区要在五月十五到八月初一之间,将夏税交齐,其中就包括大麦。后唐距离北宋不远,气候相差不太大,具体时间也应该相差不大。后来详查《长编》,发现开宝六年五月亦有赵匡胤在玉津园观看割麦的记载。于是放弃了麦浪。

  接近历史就是如此之难,且不要说那些被阴谋家们文过饰非的人事史料,就是这种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离我们也是如此遥远。接近尚且如此,遑论还原。但只要我们秉承正确的史观,便有机会一步步接近历史的真相。

  另外,我部分采用了“传主视角”,也就是部分人物和事件,是从赵匡胤的视角来看的。

  比如叙述周世宗郭荣。郭荣的政治才能,在中国历史上名列前茅,与赵匡胤不相伯仲,但书中并没有详写郭荣的政绩。一来因为篇幅所限,郭荣并非传主;二来因为赵匡胤身居殿前司,与郭荣的交集均在军务方面,那么赵匡胤时常看到的郭荣,当然就是南征北战、驾驭两司的周世宗。

  又如叙述战争。写高平、淮南之役,侧重战术,因为当时赵匡胤是行军作战的军人;而宋朝建立后的统一战争,则侧重战略,许多战争的过程被略写,因为此时的赵匡胤已经转型为运筹帷幄的指挥者;写北伐北汉,赵匡胤虽然亲征,但笔者突出的却是他的反间之策,战场着墨不多;至于南汉之役,地处边陲,其人物与中原交集既少,影响亦不大,故一笔带过,着重于赵匡胤对岭南的善后工作;而笔及南唐,又换了另一种写法,在赵匡胤与李煜间不断切换,以二人的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二人志趣不同,导致国家命运的不同。

  由于篇幅与体裁有限,笔者和编辑对书稿做了大量删节。在初稿时,曾详细注明了各个故事的史料出处,甚至参考的文章著作,现均已删除。又如一些大场面(如郊祀天地、检阅水军),或一些简单考证(如罢废宰相坐而论道之礼、曹彬征南唐前御赐密信、宋挥玉斧),笔者也不得不忍痛割爱。

  此外,本书既是通俗讲史,笔者便立志将文字串联一气。因此许多历史公案,如陈桥兵变、金匮之盟,都采取直叙方式,并未详录烦琐的考证。凡推论之言,往往会注明“史未明载”。

  但是,不详录考证过程,并不代表没有考证,更不代表不需要考证。一切历史事实,均建立在对史料的考证基础上。这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事实的尊重。

  当然,这样写也必然存在许多问题,姑且算是一个试验吧。至于它的优劣,还要等待读者们的考验。笔者不是历史科班出身,对史料的鉴别选择、对历史的分析理解,也必有不妥之处,亦诚恳盼望读者不吝赐教。欢迎大家通过我的个人微信号(jsry324),随时向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我也会定期在公众号“江山入砚”(jiangshanruyan)中,发布勘误信息。

  最后,感谢重庆出版社为此书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为了这部书的付梓,你们付出了太多,辛苦了!

  也借此机会,感谢将我抚养成人的爸爸妈妈,感谢近三十年来一直支持我、帮助我的亲人和朋友们。

  我爱你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