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品格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品格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5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品格之路》读后感精选10篇

  《品格之路》是一本由[美]戴维·布鲁克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9.00,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品格之路》读后感(一):《品格之路》品格的进阶:简历美德悼词美德

  

知识背景:布鲁克斯和《品格之路》

作者: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品格之路》,它用一个独特视角介绍了欧美一些了不起人物之所以伟大原因。布鲁克斯还写过一本《社会动物》,他在这本书里,以一对夫妇成长经历主线,探讨了爱情性格成就的潜在根源

  布鲁克斯就讲了一个道理。他说,幸福是我们在追求道德目标培养高尚品格的过程中意收获的副产品同时幸福也是一个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培养了高尚的品格,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人生的幸福。

  image.png

剖析自我:“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

  人的内心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叫“亚当一号”,一个叫“亚当二号”。“亚当一号”渴望成功,想要出名,想要赚钱,想要听到人们表扬。“亚当一号”并不是小魔鬼,相反,他很勤奋工作起来非常投入,再苦再累都不怕。“亚当二号”则更加谦卑,他希望得到更多高尚的道德品质,他遇到问题总会瞻前顾后,生怕犯错。他对名利兴趣不大,但非常善良,愿意帮助别人,愿意服从真理,愿意付出爱和友谊

  亚当一号”坐在前排,声音洪亮。“亚当二号”坐在角落,只会轻言细语,很多时候沉默不语。“亚当一号”很精明处理起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好像游刃有余从容不迫,见了当官的知道怎么打官腔,见了打工的知道怎么拉家常,见了知识分子知道怎么装得高深莫测,他很善于把一切变成游戏。“皮囊已锈,但污何妨。”“才高于志,土木形骸。”

  “亚当二号”比较固执。看见舞台上的聚光灯,他会感到无聊,遇到酒席上的喧嚣,他会觉得寂寞。他有自己原则,而且从不妥协。当年,“亚当一号”想要当官,想要当明星,想要去给某个P2P站台红包,都是“亚当二号”劝阻的。

  布鲁克斯的术语,“亚当一号”追求的是“简历美德”,“亚当二号”追求的是“悼词美德”。“简历美德”就是你在简历中列出的那些丰功伟绩,是你拿出去在别人面前炫耀的。“悼词美德”是你灵魂深处希望自己拥有的那种美德。

  有一天,当我们垂垂老矣,到了风烛残年亲友们为我们祝寿,他们一个一个回忆起我们这一生干过的事情,尤其是对他们帮助最大的那些事情。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最希望听到他们怎么评价我们?

思考:记得以前就了解类似概念,然后尝试写出:当你逝去时,希望在墓前听到其他人对你怎样的悼词。然后以此来指引和告诫自己的人生。

  布鲁克斯说,如果你只听“亚当一号”的话,你或许会很成功,但是你无法了解生活意义。只有听了“亚当二号”的话,你才会锤炼自己的道德内核,培养自己的智慧心。

思考:庆幸头脑中还有“亚当二号”。“所有能够教会我们谦卑的学问都是好学问”,“陷我们于无知的恰恰是我们的已知”

人生辩证法:名利的预防针

  为了不把名利当做一回事,你要先得到一点名和利。如果一个人没有出过名,他就会特别想出名,最后会想出毛病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你比较早的就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是会觉得比较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但尝到这点甜头之后,你就要提醒自己,出名也没有太大的意思,不值得再去追求了,因为你体会过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穷人最大的美德就是养活自己,不给这个社会增加累赘

  靠个人的努力过上体面的生活,是每个人对这个社会的义务

  思考问题:经济学讲最优规模。名和利是不是也有一个最优规模呢?你觉得名气多大,恰到好处,财富有多少,恰到好处

思考:如果想要得到幸福,不一定去追求伟大的东西,但一定是在追求道德和高尚品质。心流是短暂的幸福。思考以前打游戏的时候,打游戏中能体会到短暂的心流,很幸福。但是关了电脑不幸福了。

书中故事感悟

马歇尔在二战期间的事情:

  二战时,罗斯福在军事上的决定都倚仗马歇尔的建议总统对他的倚重犹如当年华盛顿对汉密尔顿的倚重一样。1944年诺曼底登陆之前,大家都知道,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的总指挥,必将名垂青史,因此很多将领都希望担任此职。

  而在英美的诸多名将中,没有人比马歇尔更有资格来指挥这场战役。因此,只要马歇尔提出来,无论是罗斯福,丘吉尔这些领导人,还是艾森豪威尔、巴顿或者蒙哥马利这些一线的指挥官,都不会提出异议,这时就等他一句话了。罗斯福当时也直接向他表示,如果他要求去前线指挥这次登陆战役,他会任命马歇尔为英美联军总司令。

  马歇尔同任何人一样,当然会心动,不过他是这样对罗斯福说的,首先他感谢总统给他这个机会,自己虽然有心上前线,不过如果总统因此而感到不踏实,他会留在总统身边。美国当时要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个战场上两线作战,诺曼底登陆虽然重要,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局部战役。因此,罗斯福讲,如果你留在我身边,我会踏实很多。就这样,马歇尔把成名的机会让给了艾森豪威尔。

  今天,诺曼底登陆已经成为历史,除了研究军事的人,大家对那场战役的细节其实已经不关心了,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它的意义也越来越小。但是,马歇尔后来在欧洲做的一件事情,影响巨大,那就是对西欧盟国的援助。

  作为美国的国务卿,马歇尔对当时的总统杜鲁门讲,德国和法国等深受战火摧残国家,并不缺工匠专业人士,也不缺乏重建家园动力,但是他们缺少经济上的支持。如果我们能够援助他们,他们就会跟着我们走,否则,他们就会起来革命,最后投入苏联的怀抱。最终,马歇尔帮助欧洲人振兴了欧洲,维持了西欧的民主制度自由的经济体制

思考:马歇尔所做的这件事情,远比美军在军事上的胜利重要得多。从这些事情上,我们可以学到一个人应该如何修行,并且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情。思考:很多时候都说读书是为了养性,当我们有点理想的时候,未必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我们想法的支持点,但是在书中可以找到,这就让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自己的理想,也就做到了读书养性。

艾森豪威尔自律行为养成的故事

  在《品格之路》这本书中还有一个故事值得分享,它揭示了艾森豪威尔自律的行为是如何养成的。他的这种品行来自于他的父亲他的家庭。我们知道艾森豪威尔是德国移民后裔,他的父亲保留了德国人的很多品行,包括自律。

  艾森豪威尔的父亲是一个小业主,破产过,因此做事情非常谨慎,他不仅自己如此,也要求员工如此。同时,他因为担心自己破产会让生活过不下去,要求凡是在他公司工作的人,发薪水时,每个人每月必须主动将10%的工资存起来。

  我们知道,今天美国大部分家庭财务管理是一团糟,有一半的家庭连500美元应急的钱都不存的。艾森豪威尔父亲的这种做法和大部分美国人不一样,但是就是靠这样严格的自律,他才让自己的家庭能够有一个虽然不富裕,却体面的生活,也让他的员工和孩子有所保障。这种自律行为,让艾森豪威尔成为了一个优秀军人,后来还当上了美国总统。

思考:我们常常讲底层逆袭很困难,其实身处底层,贫穷固然是一个最大的上升障碍,但是更可怕的是身处底层后见识缺乏,而且自制力缺乏。艾森豪威尔的家庭并没有什么钱,但是并不缺乏精神上的财富。他父亲已形成并给予他在品格上的财富并不少。思考:对于每一个人,养性这件事都可以通过读书来达到。在中国,很多学习和自我提升需要不少资源资金,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做到。而书籍相对来说,非常便宜。也就是说,通过读书养性,人们很容易获得不受他们家庭物质财富影响的品格上的财富。

  《品格之路》读后感(二):在庸常的生活中修炼自我

  我们常常会觉得累,对生活不满意。每当此时,你是否会想起一些幸福时刻?无关物质,而是精神上的超脱。

  美国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打了个形象比喻。他援引了犹太拉比约瑟夫•索罗维奇于1965年出版的《有信仰孤独人》的有关描述,指出每个人的天性中都具有“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亚当一号是外在的、追求物质财富和权势地位的,有野心一面;亚当二号是内在希望拥有的道德品质,追求幸福感忠诚、善良等美德,并以创造和发挥自己的潜力为荣。布鲁克斯还指出,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遵从不同的生活逻辑,前者是实用主义的,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回报;后者则是锤炼自己的道德内核,培养一颗智慧心。

  布鲁克斯的新书《品格之路》,旨在讨论亚当二号,通过分享某些人培养优秀品格的成功经验,向读者指出,在庸常的生活中提升自我修养重要性。这显然是一个难于掌控、容易流泛的主题,但布鲁克斯以一种充满诚意表达,唤起了读者的同理心。比尔•盖茨也被此书打动,说:“它引发了我对‘更好的生活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此外,布鲁克斯选择的样本极具说服力。他们是:罗斯福新政的幕后女英雄弗朗西斯•帕金斯,杰出的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不懈传播福音的多萝西•戴伊,二战“胜利的组织者”乔治•马歇尔,为终结种族歧视而奔走的贝亚德•拉斯廷,出色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神学家奥古斯丁,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等人。伟大并非旦夕成就。他们充满激情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构成他们的存在意义的价值体系,都与我们耽溺其中的世俗时代形成鲜明对比。在今天,那些闪闪发亮的人们似乎远去了。通过本书再次亲近他们。

  我曾经很长时间都不快乐。家庭主妇,为了家庭就应该无我吗?如今,我每天读书、写作,时间总也不够。我对弗朗西斯•帕金斯感同身受。我们都需要找到一个明晰的自我定位。这位出身于中产家庭的女性,生活重心原先围绕社交场合,但当她亲眼目睹曼哈顿三角内衣工厂冲天的大火无情地吞噬掉无辜者的生命,她在这一刻之后成了劳工事业和民权运动领袖安逸最能消磨人,有方向忙碌才能真正填满内心的空白。帕金斯用“利他”代替“自我”更是非凡之举。还有玛丽•安•伊万斯,这个执着寻爱的女郎经常陷于窘境,人们取笑她的绯闻轶事,但当她把自己炽热的爱转移给笔端,容许能力自由发展,当她变成了乔治•艾略特,世人才开始了解她的内心和她的价值,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她和乔治•刘易斯的爱情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能够带来最大幸福感的是什么呢?作者的答案是,追索自身存在之意义和价值时的心灵指向。在这本书里,我最佩服的人是艾达•艾森豪威尔。她对孩子们品格的培养,严格而不失友善,自律而不忘付出爱心。艾森豪威尔总统后来经常说自己的政治理念来自于母亲早年的教育,其核心不是自我表现,而是自我控制,奉行中庸之道,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艾达给我上了一堂课。教育经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将孩子物品化。孩子除了身体的成长之外,还有心智的成长,而父母常常忽视心智成长的重要,总是凭自己的喜好去打造孩子。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他存在的意义。做一个完整的人,首要的是必须具备跟人有关的知识,具备生而为人的基本品格。出于本能的爱不是正确教养方式,父母需要调整自己的态度,和孩子相互学习、彼此成全。

  本书阐述的品格之路,因人而异多姿多彩。他们都经历过迷茫彷徨、醒悟和重新启程。中国传统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摆在第一位,是成就其他事业的前提。这其实就是布鲁克斯所说的“品格之路”。大梦方觉晓,殊途可同归。这是一条为了滋养个人和他人的心灵成长而发展自我的道路

  《品格之路》读后感(三):终将要走的路

  (心得不是书评)

  2012年Youtube上有一个被称为“最伟大高中毕业演讲”的视频,演讲题目是“你并不特别”。

  “我得提醒大家,你的星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你的太阳系不是银河的中心;你的银河不是宇宙的中心。事实上,天文物理学家肯定地说,宇宙没有中心。因此,你也不会是宇宙的中心。”

  “即使唐纳德·川普也不会是;应该有人告诉他这件事。”(没想到四年后川普成了总统,但他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这种强调个体平庸文化几乎已经销声匿迹几十年,无论中外,我们成长在“你很特别”、“你真了不起”、“你是最棒的”、“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陈词滥调中。曾经反复呼吁保持谦卑的基督教,也可以从牧师的布道中看到这种迹象(也许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乔尔·奥斯汀《成为更好的你》书中指出:“上帝创造你,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平庸的人,而是希望你超凡脱俗,成为这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坚信)‘命运之神已经选中了我,我必将脱颖而出,取得成功’”。

  2015年6月在网上看见一篇文章(现在找了很久但没找到),文中斩钉截铁重申了这个被遗忘的事实——你并不特别。其中推荐了《The Road To Character》这本书(当时还没有中文版)在kindle看英文只看完序言和第一章,到第二章就不了了之,实在提不起足以克服语言障碍的兴趣来阅读它。前几天忽然在手机上看到中文版《品格之路》已经出版,下载后看完有了一点更深的体会,于是想记录下来,并且践行一些书上传达的理念——和自己的缺点斗争。

  “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

  在和同龄人交流时,我发现我们所面对的困扰,竟然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差别,通通指向一个地方:对前途的迷茫、对在外部世界取得成功的欲望未得到满足、对个人价值的虚无感。

  这种追求成功的“简历美德”,在《有信仰的孤独人》一书中被称为我们天性中的“亚当一号”,它面向职场、野心,是外在的,倾向于建设、创造、生产、发现,追求显赫的地位和功成名就。它会因成就而沾沾自喜。

  而与之相对的“亚当二号”,是内在的天性,追求的是拥有某些道德品质、冷静的思维、坚定的是非观,不仅要求我们做好事,而且希望我们成为好人。

  作者倡导的是后者,这是一种古老的道德传统,它竟然与中国古人所推崇的文化惊人一致,这本书可能是对“中庸之道”解释最完美的现代文本,在阅读中从脑海里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孟子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隐约开始明白,自己唯一能做且必须做的,是与自己的罪责和缺点对抗。

  迷途寻路,大梦初觉

  这几天乃至近半年来,愈了解自己,愈发现自己卑微渺小,不配享受爱和尊重。多年来也一直戏谑嘲讽调侃社会、解构生活。外部和内心世界的双重失败使我得出的唯一结论是:自己应该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乃至飞蛾扑火粉身碎骨,才能终结一切荒谬和虚无。

  然而这种空洞口号不能带来任何实质长进,而且把希望推给外界和未来,本质上等同于自我放逐。对崇高理念的幻想也虚无缥缈,从而更显得叶公好龙。《品格之路》的作者明确地知道我这种人的存在,由此我感到自己在和作者对话,他告诉我关于生活实践的新选择。

  “我以后要做什么”?

  我们经常被告知要思考并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些陈词滥调背后的意思是,你需要进行自我发掘,确定哪些东西对你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你还要思考若干问题: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有哪些收获?哪些东西对我来说具有实际价值?然后可以像制订商业计划那样规划人生。首先,对自己的天赋与激情进行一番盘点。其次,设定目标,制定出一些衡量标准,规划如何逐步实现这些目标。再次,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鉴别哪些事情有助于你实现目标、哪些事情看似紧急,但实际上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如果你一开始设定的目标切实可行,而且在执行策略时做到了灵活有度,那么你将拥有一个目标明确的人生。威廉·欧内斯特·亨利诗作《不可征服》(Invictus )中有一句诗经常被人们引用,即“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舵手”,它描述的就是这种人生。

  然而弗朗西丝·帕金斯则思考的是另一个问题——“生活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使命?我周围的环境对我发出了什么样的号召?”如果能回答这个问题,便能实现尼采说的“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警惕崇高的道德目标

  弗朗西斯·帕金斯目睹了1911年纽约三角内衣工厂大火之后,开始投身政治运动,维护工人和穷人权益成为她的使命。在从事这项事业中,她经常与“有污点”的人合作,在政治上总是妥协退让,被其他激进人士称为“半个面包女孩”,但她认为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后来他罗斯福政府任职,伴随了罗斯福整个总统任期,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乔治·艾略特的小说里对那些无比崇高、超自然的道德目标提出了批评。这些道德目标过于抽象,很容易变成不现实的幻想。艾略特认为,对道德最有效的改革应立足于当前,而且指引改革方向的不应该是笼统的仁慈之心,而应该具体到个人的真实情感,因为只有具体的目标才会产生效果,一概而论常会导致怀疑和幻想。对艾略特而言,神圣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隐身于尘世的事务之中。

  艾略特还告诫我们,我们改变他人的程度和改变自己的速度都是有限的。她在《亚当·比德》中写道:“所有这些人,你不能让他们的鼻子更挺直,不能让他们的头脑更灵活,不能改变他们的性情,而只能不加改变地全盘接受。正是这些人(你在人生旅途中与他们擦肩而过)需要你的容忍、同情和爱心;这些多少有点儿丑陋、愚蠢、反复无常的人,一旦做出善举,你就应该不吝给予他们赞美之词。你应该对他们满怀希望,还要尽可能地有耐心。”

  让每个目标可以落地,卷起裤腿脚踏实地。

  自我治愈

  塞缪尔·约翰逊会利用他的散文来演练自我对抗。福塞尔说:“对于约翰逊而言,人生就是战斗,战斗就是道德。”在写作散文时,约翰逊经常直接以自己的烦恼为题,如绝望、骄傲、对自己与众不同的渴盼、无聊、贪吃、负疚感和虚荣心。他从来没有幻想通过说教来帮助自己培养美德,但是他可以设计、制定意志力训练方案。

  例如,在刚刚步入成年时,他不断遭到妒忌的袭扰——在自己失败时,别人却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为了消除妒忌之心,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他一般不相信以恶制恶的策略,但是妒忌的危害极大,因此,以任何一种品质来取代它都是值得的,他选择了自我肯定。他告诉自己,妒忌他人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与其屈服于妒忌,不如强调自己的长处。当受到妒忌的诱惑时,他就敦促自己多想想自身的优势所在。

  和自己的缺点对抗是无比艰难的,因为对手是本能和天性,而挑战者必须忍住种种别扭不适……不不,别说挑战,连坦诚面对自己的缺点,都是痛苦的。

  蒙田选择的是与约翰逊不一样的方法:

  由于感觉到内心深处的斗争与自尊更加重要,因此在尘世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蒙田却决定隐退,转而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我。多少年来,他在自我对抗过程表现出来的那种沉稳的姿态,让许多人为之倾倒。他勇敢地面对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且不加辩解。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自身的缺陷,他微笑面对,坦然处之。

  蒙田会说:“倘若别人像我一样注意审视自己,就会像我一样发现自己极端空虚、无聊。我不摆脱自己就不可能摆脱空虚,我们每个人都被无聊和空虚淹没了。谁意识到这一点,谁就会受益匪浅。但是,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意识到了。”

  约翰逊把所有问题视为道德冲突,力求在对抗中获得胜利完善自我,而蒙田则选择平静的方式微笑面对自己的瑕疵,实现自我接纳。我们可以选择两条道路改造自己,但作者似乎倾向的是约翰逊的道路。

  我自认不可能完全参照约翰逊那样消耗意志力用于战斗,而约翰逊最后也从未达到蒙田豁达平静的境界,约翰逊的一生中,绝望、沮丧、羞愧、自虐、负疚交替出现,周而复始,他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不过这倒是很符合政治教材里的唯物辩证法理念——对立统一、辩证否定、螺旋式上升……

  所以在积极参与自我对抗时,必须也要冷静认识自己先天的局限性,放弃一切过高的期望,从谦卑和知足中得到快乐,做好力所能及以及踮起脚够着的事。

  立即改变。

  附书末作者赠予的15条行为规范:

  1.生活的目的不是幸福,而是神圣。我们日复一日地寻找快乐,但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人类被赋予了道德想象。所有人追求的不仅是人生的快乐,还有人生的目标、正义与美德。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说过,人有随时提高道德标准的责任。以不断完善灵魂为中心的人生最有意义,支撑这种人生的是合乎道德标准的快乐,是道德斗争取得胜利后随之而来的无言的感激和平静的心情。有意义的人生才是永恒的,包括一系列的理想和一些为实现这些理想而奋斗的男女老少。从本质上看,人生不是一枕黄粱,而是一部道德剧。

  2.漫长的品格之路始于我们对自己天性的准确把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认识到我们都是有瑕疵的。我们天生就有自私与过于自信的倾向,常常把自己看作宇宙的中心,觉得万物都在围绕自己运转。我们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结果我们的行为却与决心正好相反。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具有重要的意义,却不断追逐那些肤浅、无意义的目标。此外,我们经常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失败后又拼命找借口推脱责任。我们所知有限,却总以为自己学富五车。我们经常屈从于眼前的欲望,尽管我们知道自己应该追求的是长远目标。我们想当然地以为,社会身份和物质财富可以满足我们的精神与道德需要。

  3.尽管我们并不完美,但是我们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的内心一分为二,这种分裂状态既令人担忧,又令人高兴。我们会犯罪,但是我们也知道自己犯有哪种罪,会因为犯罪而感到羞耻,还可以战胜各种罪。我们有时软弱,有时坚强,有时束手束脚,有时自由自在,有时目光短浅,有时高瞻远瞩。因此,我们有能力与自己做斗争。在与自己做斗争时,有的人即使被送上良知的拷问台,承受各种折磨,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会越发坚强。为了内心世界的胜利,他们甘愿牺牲俗世的成功,凡此种种都体现出一种英雄气概。

  4.在与自己的缺点做斗争时,谦虚是最重要的美德。所谓谦虚,就是准确地评估自己的天性和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谦虚会告诉你,在与自己的缺点做斗争时,你是不可能获胜的一方。谦虚会告诉你,单凭你个人的才智,你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谦虚会告诉你,你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在为一个更宏大的秩序奉献你的力量。

  5.骄傲是最危险的恶习。骄傲让我们对自己天性的分裂状态视而不见,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让我们误以为自己非常优秀。骄傲使我们过于自信,过于保守。骄傲使我们难以展现自己柔弱的一面,难以得到所需要的爱。骄傲有可能使我们变得冷酷无情、残忍粗暴。由于骄傲,我们总希望证明自己比周围的人更加优秀。骄傲还会欺骗我们,让我们认为自己就是生命的创造者。

  6.一旦生存的必需条件得到满足,防止犯罪、培养美德的努力就会占据我们人生舞台的核心位置。在重要性或者剧烈程度上,没有任何外在矛盾可以与内心世界针对自身缺点展开的战斗相提并论。与自私、偏见、不自信等缺点的斗争为人生赋予了意义,并对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重要性超过外在世界中出人头地的人生之旅。与罪的斗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它可以保证我们不虚度光阴。在做斗争时,我们可能非常严肃,也可能心情愉快,而斗争的过程有可能非常顺利,也有可能十分艰苦。与缺点做斗争时,我们常常需要做出取舍,考虑哪些方面需要发扬,哪些方面需要加以限制。与罪和缺点做斗争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取胜。我们做斗争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完善自己。至于你是在对冲基金公司工作,还是在一家慈善机构为穷人服务,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可能出现英雄,也都有可能出现蠢材。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参加这场斗争。

  7.品格是在内心世界与缺点及罪做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倾向、欲望和习惯。通过无数次微不足道的自我控制、分享、服务、友谊、有品位的享乐等行为,你会变得更加自律、体贴、有爱心。如果你在做决策时严格自律、关心他人,某些倾向性就会慢慢地铭刻在你的大脑中,久而久之,你的欲望与行为就不大可能出现问题。如果你做出的决定都比较自私、残忍或者没有条理,那么长此以往,你的内心世界就会堕落、变化无常或者混乱不堪。只要产生了卑鄙的念头,哪怕你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你的内心世界也会受到玷污。某些抑制行为,即使别人都看不见,也有可能让你的内心世界为之一振。如果你不采用这种方式,持之以恒地培养你的品格,你的生活迟早会变得一团糟,你也会论为激情的奴隶。但是,如果你习惯性地严于律己,你就会成为一个忠诚可靠的人。

  8.把我们引入歧途的欲望、担心、虚荣、暴饮暴食等,对我们的影响较为短暂,而构成品格的勇气、诚实、谦虚等对我们的影响则较为长久。有品格的人可以长时间坚守某个人生发展方向,无论艰难险阻,都会一如既往地热爱他人、事业和使命。在理智方面,他们始终坚信一系列基础真理;在情感方面,各种各样无条件的爱在他们周围编成一张纵横交错的网;在行为方面,他们长期从事那些就算花一辈子时间可能也无法完成的任务。

  9.没有人可以凭一己之力成为自己的主宰。个人的意志、理性、同情心和品格不足以长期压制自私、骄傲、贪婪和自我欺骗的缺点。每个人都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比如上帝、家庭、朋友、祖先、规则、传统、制度和榜样,实现自我救赎。要取得斗争的胜利,你必须有丰富的感情,依靠外在的力量来抗衡你内心的力量,借助文化传统的力量滋养你的心灵,培育某些价值观,让你知道在某些情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在做斗争的过程中,还要与那些正在同自身缺点做斗争的其他人联合起来。在我们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分界线。【上帝对我不适用,我要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10.最终拯救我们的是上天的恩典。我们同缺点的斗争之路经常常呈“U”形。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要么是势不可当的爱情,要么是失败、疾病、失业或者命运的转折),就会让你的人生方向发生变化,因此,你的人生轨迹会呈现出“前进——后退——前进”的特点。后退时,你接受自己的需要,同时交出自己获得的荣誉。你敞开心胸,恩典从天而降。这些恩典可能是亲朋好友的爱,可能是陌生人出乎意料的帮助,也可能是命运的恩赐。它们承载着同样的信息,即你被认可了。你无须在绝望中徒劳挣扎,因为有一双双手在支撑着你。你无须为得到一席之地而努力挣扎,因为你得到了认可,受到了欢迎。你只需接受自己已被认可的事实即可。当我们的灵魂充斥着感激之心,我们便会产生为他人服务、回报社会的欲望。

  11.击败缺点常常意味着让自己安静下来。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让自我的声音不再喧扰,你才能看清周围的世界。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你才能敞开心胸,从外界得到所需要的力量。当斗争出现起伏时,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你才能保持心境的平和。在与缺点做斗争时,需要养成不出风头的习惯(内敛、谦虚、顺从于更大的目标),还要学会尊敬他人、崇拜他人。【断绝自己想出风头的愿望】

  12.智慧始于谦虚。世界异常复杂,而个人的理性犹如沧海一粟。通常,我们都无法理解事件错综复杂的来龙去脉,甚至连我们自己无意识的思想也无法彻底掌握。对于抽象推理以及试图在所有条件下应用普适性规则的行为,我们理应表示怀疑。但是多年以来,我们的祖先已经储备了大量全面而且有实际意义的智慧、传统、习惯、礼仪、道德情操和惯常做法。谦虚的人有非常敏锐的历史意识,他满怀感激地默默汲取适合自己的智慧、行为规则和大量无法言传的感受,并在紧急情况下加以运用。这些经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他切实有效的提示,鼓励他养成习惯和美德。谦虚的人知道,经验是比理性更优秀的老师。他还知道智慧不同于知识,智慧是一群人理性的汇聚,在缺少可用的知识时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

  13.只有以职业为中心,才有可能拥有美好的生活。如果你试图通过工作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会发现你的抱负和期望永远无法实现,你也永远不能得到满足。如果你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就会不停地考虑人们是否感激你。但是,如果你把工作视为一种基本需要,全神贯注于工作的质量,最终你会发现,你正在间接地为你自己和整个社会服务。在寻找合适的职业时,不能只考虑自己内心的激情,还要考虑外在的需要,考虑人生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想一想,你发自内心喜欢的活动,能帮你解决任何问题吗?

  14.高明的领导者总是顺应人性的要求,而不会忤逆它的意愿。他知道,同他领导的那些人一样,自己有时候也会自私自利、心胸狭隘、自欺欺人。对于那些怀有雄心壮志的人,他宁愿做出一些要求不多但是不轻易变化的安排。只要机构的基础保持稳定,他宁愿选择持续不断、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式的变革,而不愿意采取突如其来、大刀阔斧式的手段。他知道,公共生活就是半真半假的“真相”之间、合理性与利益之间的对抗,领导艺术的目标是在彼此矛盾的价值观和目标之间取得合情合理的平衡。他就像一个平舱工,为了让脚下的这条船平稳地行进,他会根据情况的变化,不停地调整压舱石的位置。他知道,在政治与商业领域,天堂与地狱之间的界限更加泾渭分明。高明决策产生的积极效果并不足以抵消糟糕决策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明智的领导者就像一位忠心耿耿的管家,希望能把一个更好的机构交给继任者。【这条对我不适用,我不是领导】

  15.与缺点、罪做斗争并且进展顺利的人,不一定会变成富人或名人,但他肯定会成熟起来。成熟与才干无关,与那些帮助你在智商测试中取得优秀成绩、跑得飞快或者举止高雅的心理或身体方面的天赋也没有关系。成熟与否,不在于你在某个方面是否出类拔萃,而在于你是否取得了进步,在面临考验时是否值得信赖,面对诱惑时是否岿然不动。成熟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促使人成熟的也不是有助于你出人头地的那些特点。成熟的人找到了人生目标,他的心境稳定和谐,烦躁不安已经成为过去,对人生意义与目标的困惑也烟消云散。成熟的人有稳定的是非标准,因此他在做决策时不会考虑崇拜者是否会支持,以及贬损者是否会反对。他无数次拒绝,为的就是抓住为数不多、让他无法拒绝的机会。【我将开始一步步成熟】

  序言 // IX

  推荐序 难道我们要把自己当成“物”?//XI

  序 言 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 //XVII

  第1章 人性的曲木

  “小我”文化和“大我”文化 / / 005

  品格养成之路 / / 009

  从谦虚之谷到睿智之峰 / / 015

  第2章 坚定信念——罗斯福新政的幕后女英雄

  “酷刑”的考验 / / 025

  人生使命的召唤 / / 026

  使命不同于工作 / / 030

  严格而谦逊的女校教育 / / 032

  孤独却不妥协的英雄人生 / / 038

  内敛的“半个面包女孩” / / 041

  男性世界中的女斗士 / / 047

  第3章 自我控制——从暴脾气的火药桶到杰出的美国总统

  “罪”的观念必不可少 / / 065

  关注习惯和爱的力量 / / 069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 073

  做一个服从组织安排的人 / / 075

  人生是一所完美的学校 / / 078

  中庸之道的真谛 / / 084

  第4章 苦难磨砺——用爱和善行去拯救世界的人间天使

  一个15岁女孩的远大志向 / / 094

  一段不堪回首的生活 / / 097

  发现爱与神圣的使命 / / 103

  走上信仰天主教之路 / / 108

  建立一个人人向善的社会 / / 111

  苦难也是一种礼物 / / 115

  收获的荣誉和付出的代价 / / 118

  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 / 120

  心怀感恩行至人生的巅峰 / / 124

  第5章 终生自律——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组织者”

  极其漫长的晋升之路 / / 138

  人与机构之间的承诺 / / 142

  痛失一生挚爱 / / 144

  注重隐私,践行礼节 / / 146

  杀伐决断的改革者 / / 148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无冕之王 / / 149

  一个拥有伟大灵魂的领导者 / / 154

  第6章 自我否定的勇气——为终结种族歧视奔走一生的斗士

  踏上组建工会的漫漫征程 / / 165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坚定倡导者 / / 167

  自我放纵的惨重代价 / / 172

  一条充满意外的道路 / / 176

  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梦想奋斗一生 / / 182

  第7章 爱的力量——终生都在执着寻爱的女小说家

  极度渴盼得到他人的关注和爱 / / 197

  爱是能战胜一切的终极真理 / / 200

  爱可以升华人的灵魂 / / 206

  一个了不起的爱的承诺 / / 214

  因爱而生的女小说家 / / 218

  道德天使张开了她的翅膀 / / 223

  第8章 放下自我——把人生搬至更广阔舞台之上的思想者

  欲望与才智之间的较量 / / 231

  不及乞丐幸福的宫廷演讲家 / / 235

  微不足道的不当行为何以引发犯罪 / / 239

  改善并提升人生的质量 / / 241

  人生之旅的舵手 / / 247

  从天而降的爱的恩典 / / 250

  一切都归于寂静 / / 253

  第9章 反躬自省——用手中的笔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文学

  从矛盾和悖论中获得新知识 / / 269

  把不足之处变成长处 / / 272

  治疗悲伤和消除妒忌的良药 / / 274

  坦诚面对自己的缺点和痛苦 / / 277

  培养优秀品格的两种方法 / / 283

  一个善于观察的杰出思想家 / / 284

  第10章 “大我”时代的道德难题

  道德文化的变迁 / / 297

  崇尚自尊的文化 / / 301

  本真文化 / / 303

  精英制度下追名逐利的我们 / / 306

  当父母对子女的爱变得有条件时 / / 309

  漠视道德难题的时代 / / 311

  重新实现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平衡 / / 314

  培养优秀品格的15条行为规范 / / 316

  在通往美丽人生的道路上蹒跚前行 / / 322

  致 谢 //326

  《品格之路》读后感(四):平衡之路

  戴维布鲁斯指出现代人往往追求简历美德而忽略悼词美德,追求事业成功而忽略内心平静。而坚定的信念、成熟的自控力、面对苦难的豁达、自我否定的勇气、爱的力量、反躬自省是品格之路的路标,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平衡的十字路口。

  平衡之路的“路灯”是对人性的充分认识。认识到人性是曲木,有着各种曲折和不足,品格是在和自己的缺点做斗争中培养而成的。托马斯莫顿认为:“灵魂就像运动员一样,也需要能与之匹敌的对手,通过对手的磨炼、牵引和推动,才能充分发挥潜能。”保守主义者也是“曲木论”论者,对人性有着悲观的看法。认为人类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实现亚当一号的简历美德。往往忽略了品德的投资。

  平衡之路的“陷阱”是完全追去简历美德。随着简历美德越来越厚,悼词美德越来越远。简历美德是贩卖自己的实用主义,在不断的计算中进行“老鼠赛跑”的游戏。

  平衡之路的“方向盘”是中庸。中庸是在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之间,认识到矛盾不可避免,同时认识两种观点,却又可以正常思考。涩泽荣一在《论语与算盘》中认为为人处世的“常识”是待人接物时不矫饰、不顽固,能分清善恶,鉴别得失,语言举止合乎中庸。一个有修养的人,切勿走旁门左道,要恪守中庸、努力向前,同时向智慧之路稳步前进。“

  从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中找到平衡点,对大多数人意味着需要把一半的时间转向自己的内心。把一半的时间用来学习和感受这个世界。也意味着一部分完全脱俗的人,要把一半的时间用在专注工作上。

  《品格之路》读后感(五):品格

  犹太教的拉比索罗维奇1965年出版的有信仰的孤独人中,把人的天性分为社会性的亚当一号和精神性的亚当二号。本书的作者又把他归纳为简历中的美德和悼词中的美德。除了开头的导言和最后的结语,中间用了八章介绍八个历史人物。这类书籍的套路一般都是如此,蹩脚作家和畅销书作家的区别在于,同样耳熟能详的故事,有些人能够做到娓娓道来。

  现实社会其实是这样的,按照作者的说法是行不通的,无论是走向极端的自私和贪婪,还是内心的极度自律,都会走向崩溃,个体或许可以如此,整个人类社会必须在自律和自私取得平衡点。

  八个人物其实都很有趣,第一个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美国劳工部女部长,帕金斯,男人中的女斗士,她代表信念。而后军人总统艾森豪威尔,他代表自我控制,因为他脾气暴躁,他的故事主要还是叙述他的母亲艾达。黛伊代表苦难磨砺和浴火重生,马歇尔代表自律,反种族主义的领袖伦道夫代表自我否定的勇气,乔治·艾略特代表爱的力量,这个我还是觉得有争议,换雨果的女儿阿黛尔都比艾略特合适。代表放下自我的圣奥古斯丁,最后代表反思的约翰逊,这个我觉的也不太合适。

  可以把这本书看成八个人的短篇传记,没有一个生活在现代,提到的最近的人物是小布什,他母亲要求他在竞选总统的时候不要过于表现自我。作者表达了一个观点,上世纪除的人更谦逊,现代的人更自我和乐于表现,虽然我们会缅怀过往,但是有些事情已经回不去了。

  《品格之路》读后感(六):与己斗其乐无穷———《品格之路》

  终有一天,你走到生死分水岭,回望此生,会有一丝欣慰,觉得今生不悔;还是无地自容,惋惜都是虚度。

  此时的你,在干什么?追剧打牌、王者荣耀、觥筹交错,还是读书学习、伏案加班、陪伴家人?不管哪一种,可能都有错。

  再跳到弥留之际,你看了看身边人,忍不住泛起此生最后一个追问,死后人们怎么评价我?

  大卫.布鲁克斯这本书讲了一个貌似老套、可笑的话题,怎样培养高尚品格。一出版却好评汹涌,议论澎湃。他讲了10个故事,罗斯福新政背后的幕后女英雄——弗朗西斯.帕金斯、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20世纪最鼓舞人心的宗教人物和社会服务工作者——多萝西.戴伊、二战胜利的组织者——乔治.卡特里特.马歇尔、民权运动领袖——阿萨.菲利普.伦道夫和贝亚德.拉斯廷、相貌平平终生寻爱的女小说家——乔治.艾略特、思想者——奥古斯丁、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和米歇尔.德.蒙田,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曾被自己人性中的某些缺点裹挟,比如好几个性关系混乱,他们沉沦漩涡,内心撕裂,他们自我觉醒,奋起抗争,他们是怎样战胜自己人性的缺点,成为有品格的人的?

  从他们迥异的苦难经历中,可以觅到品格之路的本质;在和他们的横向对照中,我们可以检视和校正自己的行为;从他们类似的骄人战绩中,一些脉络逐渐呈现。

  故事就不转述了,借题聊点私货。

  悼词美德与简历美德

  死后别人怎么评价你?这就是布鲁克斯所说的“悼词美德”。与之相对的是“简历美德”。

  简历美德,就是你简历上那一大堆彰显自己异乎常人的技能,有些可能还涉及别有用心的矫饰,这是为了功成名就准备的。前段时间,我就准备了十几份个人简历,每次读来,都让我想起一个好朋友的故事。

  他第一次穿西装特激动,气质爆棚,自信稠浓,还刻意在班上几位容颜上乘的异性旁边走了3圈,感觉她们看自己的眼神完全不同。下课后上厕所,才看到自己裤子拉链成一个惊讶的O型。

  悼词美德,是你葬礼上别人的纷纷议论,更关乎内心,存在于你的灵魂深处。

  过去,我们每个人都认为悼词美德比简历美德重要,如今,这样说会不好意思。多少人被成功学的迷幻剂蒙昧了心智?一个最简单的观察方法,就是看怎么对待下一代,老师和家长最常用的刺激孩子的话是哪些?他们会说不努力就会成为一个没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吗?

  亚当一号与亚当二号

  每个人天性中都有相互冲突的两个方面,布鲁克斯引用索罗维奇《有信仰的孤独人》中的提法,把追求世俗功利、征服世界的一面称为“亚当一号”,对应的就是简历上的天性,是实用主义逻辑;把希望遵从感召、服务世界的一面称为“亚当二号”,把人生看成一场道德剧,讲究仁慈、爱、谦虚。

  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的冲突无法调解,只有那些深谙中庸之道的高手才能和他们怡然相处,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促使两者间的平衡。麻烦是,现在亚当一号太强势了。

  大我与小我

  过去的文化崇尚谦恭之道,鼓励人们行事低调,是为“小我”文化,如今是一个“大我”文化时代,凡事都提倡人们以自我为中心。

  艾森豪威尔的内阁成员一共有23人,只有农业部部长一人在离任后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而且这部回忆录言辞谨慎,令读者昏昏昏欲睡。而里根政府在任期结束之前,30名内阁成员中就有12人出版了回忆录,而且大多在回忆录中自吹自擂。

  1948~1954年,几名心理学家对一万多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是否认为自己非常重要。当时,有12%的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在2003年进行的同样内容的调查中,认为自己十分重要的人的比例远远超出12%,达到80%(男性)和77%(女性)。

  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自恋程度测试,让人们对照“我希望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如果我能得到这个机会,就说明我非常厉害,我肯定会炫耀一番”“人们应该为我著书立传”等叙述语句,判断其是否与自己的行为相符。在过去的20年中,自恋程度测试的中值上升了30%,有93%的年轻人的测试得分高于20年前的分数中值。其中增幅最大大的是认同“我与众不同”,“我欣赏自己的容貌”等语句的人数。

  1976年,有一项调查要求人们列出自己的人生目标,结果,在全部16项目标中,名声排在第15位。而到了2007年,有51%的年轻人声称,显赫的名声是他们最想追求的个人目标之一。

  在通俗文化之中,类似“你很特别”,“相信你自己”,“要真诚地面对自己”之类的建议不绝于耳。皮克斯、迪士尼等公司出品的电影不断地告诉孩子们,他们非常了不起。大学毕业演讲中也充斥着类似的陈词滥调:“让激情引领你不断前进”,“要敢于挑战极限”,“规划自己的人生旅程”,“你如此杰出,应该敢于承担大任”。所有这些,都是培养自信的信条。

  为什么“大我文化”成了主流?布鲁克斯认为因素很多,比如,道德文化的变迁、崇尚自尊文化的兴起、信息技术的发展、精英制度的功利性、养育子女的工具性、漠视道德的氛围。

  人性的曲木

  人性这根曲木,决然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康德)

  康德的话,不能理解为性恶论。他只是提醒,人性不校正不成器,并没说必然堕落。

  布鲁克斯也不是让你用悼词美德、亚当二号、小我文化去除尽简历美德、亚当一号、大我文化,而是中和,是“克己复礼”。人性并非坏东西,它是你的对手,你的“良师益友”,你和它战斗,它强你强,越是强大的对手,越能挑拨你的潜能。这一连串的磨难,就是你的英雄之旅,就是你的品格之路。

  弗朗西斯.帕金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多萝西.戴伊、乔治.卡特里特.马歇尔、阿萨.菲利普.伦道夫、贝亚德.拉斯廷、乔治.艾略特、奥古斯丁、塞缪尔.约翰逊,每个人的苦难种种,各有不同,他们历尽苦难,终修大德。

  哪怕未来的苦难像星辰大海,我们也要一意孤行、孤帆远征。

  弗朗西斯.帕金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多萝西.戴伊、乔治.卡特里特.马歇尔、阿萨.菲利普.伦道夫、贝亚德.拉斯廷、乔治.艾略特、奥古斯丁、塞缪尔.约翰逊,他们的功名易逝,品格永存。

  怎样培养优秀品格

  布鲁克斯列了一个长达15条的清单,以及详细解释,不乏宗教色彩。

  我想从一个东方人角度,概括为4条——为此不惜暴露我望文生义的肤浅,但从认知科学角度考虑,仅仅4条真的好记。何况,我都在尝试。在与人性的终生厮杀中,坚持这4条,大概率成不了世俗成功者,但你的悼词美德不会太差。

  谦虚。智慧来自谦虚。谦虚首要是承认自己无知。我的阅读量应该会超过中国人均值,书读得越多越觉得怎么还有那么多不知道的知识,也就越觉得自己的无知。当然,很多人都自以为真理在握,发表什么观点总是不容置疑的口吻。当他们无畏的唾液溅到脸上腐蚀我的表皮细胞的时候,我不愤恨,只悲凉。谦虚要告别自我中心主义。人是自恋的动物,讲深了说自恋可以抵抗抑郁,是人类进化至今的功臣。功臣不能搞“走狗烹”,那就保持一种积极的悲观主义吧,识别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谦虚需要条件反射般地反问自己,有没有可能是我错了。这可能是我一年来最大的收获。每当我觉得一件事匪夷所思,第一反应不再是表示不可思议,而是问自己,会不会是我有知识漏洞?我真的理解这件事的具体场景吗?如果是XX高手会怎么看?

  勇气。人有瑕疵,但可战胜。失败不要找借口,杀不死你的让你更强大。最近看胡适、郁达夫等人的日记,某个时期都有个高频词——打牌,自怨之情字里行间。反过来看,如果仅仅因为一段时间迷上打牌或其他东西,就放弃终生努力的事,不是因小失大,完全是懦夫行径。对自己狠一点是种陈词滥调,建议你认真测试一下自己的弹性。大多数人抱怨生活乏味,那是因为你的生活缺乏挑战性,你不善于制造挑战性。真正的满足从不是喜从天降式的,比如中彩票;巅峰体验往往来自做到不可能,比如不断自我超越。艾森豪威尔脾气暴躁,少年时期即可见端倪,让一帮精神分析师研究,一定能得出“废材”的结论。当然,精神分析师从不预测,他们只是倒推,我冷眼旁观,无法证伪。艾森豪威尔逐渐掌控了自己的情绪,他甚至和怒火玩起了小花招。想想自己的弱点,你有勇气制服它吗?先从基本的自律做起吧。

  协作。凭一己之力战胜人性的缺点,可能会很难,你需要家庭、朋友、传统、规则、榜样的助力。推荐一个好方法,社群。并不一定是微信群,可以是豆瓣小组、得到学习小组之类的,越优秀越好。我就认识很多这样的人,大多比我年轻,每天看到他们那样努力,简直睡不着觉。专业地讲,这叫做“同侪动力”。如果你每天和姚明练球,回到校队是什么感觉?当然,这些人不仅为你提供动力源,还能产生很多协作。如果明天西天取经轮到你,你想和孙悟空组队,还是和小妖甲结伴?

  顺应。顺应人性,人性有多种,即使那些负面的,也不是铁板一块,你可以借力打力,达成“助推”。比如贪婪,恐惧可以成为它的敌人。顺应环境,境由心生,心境是自由的。马歇尔不喜欢政治,受不了,又逃不了,只有在多个岗位连续任职,那就爱上工作,干好工作。注意,不是受不了就得过且过,而是爱上。只有爱上,你才能体会工作的乐趣,从工作中修炼自己的品格。美食美酒美梦美女,都是低层次的乐趣,因为你得不到“心流”,如果这是你第一次见到“心流”这个概念,我不解释,快百度。只有沉浸于某项挑战性的事,比如工作,才能获得“心流”,详见7月9号那篇《比繁衍后代嗨数倍的巅峰体验是什么》。可能有人会问,那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强奸,是不是与其无法动弹,不如好好体验?这曾是我在读《活出生命的意义》后的大困惑。我可能有些想明白了,第一,对很多人来说,你远未到“被强奸”的地步,比如很多人说自己受不了自己的老板,不喜欢这份工作,你可以离开,没人强制要求你留下,你留下,只因害怕;第二,如果哪天真被强奸,以及类似“强奸”,不要体验快感,尝试嘲讽这份苦难,它都打不垮你,你要骄傲,看着它活生生成为你品格之路上的一个笑柄。

  《品格之路》读后感(七):万维钢:美国人说的圣贤之道

  本文作者万维钢,选自作品《智识分子》,推荐阅读。

  我最近听某个海外中文论坛上的人说[1],他14岁的儿子有个观察:周围所有种族都有人“go for greatness”,只有中国人不“go for greatness”。这句英文的意思大约相当于“追求崇高”,所以有人形象地把这个观察总结为“所见华人皆市侩。”

  这孩子可能不太了解情况。中国人不是不追求崇高,而是因为历史上有过太过强调崇高的时代,涌现出太多假仁假义,甚至打着崇高的旗号办了坏事,以至于现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愿意谈思想,愿意讲利益,而不愿谈崇高了。

  事实上,今天的人不但不谈崇高,连一般意义上的品格修养也不谈了;不但中国人不谈,美国人也不爱谈。我们有时候会谈到“自控力”和“情商”,但那都是些个人奋斗的功夫,跟老派人物说的品格关系不大。

  “追求崇高”的对立词并不是“追求卑鄙” — 没人追求卑鄙 — 而是“追求成功”。历史上可能有过很长很长的追求崇高的时代,而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追求成功的时代。

  这个时代是怎么变过来的呢?现在“品格”还有用吗?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 Brooks,今年出了一本新书,《通往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讲了几个他心目中英雄人物的事迹。这些人物大都是美国人,但是他们跟我们通常印象中的美国人完全不同,简直都是中国古典意义上的圣贤。

  

  rooks说,每个人的天性其实都有两面,代表两种不同的追求。就好像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把人的思维分为系统I和系统II一样,Brooks把这两种追求分为亚当I和亚当II。亚当I追求成功:担任什么职位,取得过什么成就,有过什么重大发现,这些能写进简历里的、事关财富和地位的项目。亚当II则追求崇高:道德,品格,服务,追问人生的意义 — 那些你的简历里没有,但是在你的葬礼上会进入你的悼词的项目。

  可是据我所知,那些取得了非凡成就的名人的悼词里也都是说些职务和成就,跟简历差不多。似乎只有简历内容不值一提的普通人的悼词 — 如果普通人有悼词的话 — 才说些美德之类。

  不管怎么算,亚当I追求的那些更像是真格的。亚当II追求的东西虽然也很好,但更像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再联想到各种假仁假义,我们最想问的问题是,品格是一种用来标榜自己的广告吗?善行是一种行为艺术吗?道德是没事找事自我设限的枷锁吗?

  亚当II的追求,对世界有实际影响吗?

  品格跟思想一样,其实也是一种精英素质。

  英雄故事

  民权运动领导人伦道夫(A. Philip Randolph),大概是我所知道最有领袖范儿的黑人。伦道夫的长相非常好,但“帅”和“酷”这样肤浅的词汇根本不配用在他身上,在他的高贵气质面前今日的黑人明星们简直如同小混混一般。如果非得用一个词来概括他,我们只能用一个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会提到的词:尊严。

  

  伦道夫永远是这样的:站得直、坐得直,衣着整洁漂亮,跟最亲密的朋友说话也一本正经,总是用最纯正的发音把每个单词的每个音节都说清楚。女人们仰慕他,有的甚至会在他巡回演讲的路上发出明确的表示,他全不为所动。而且他对钱财也不感兴趣,一生朴素,认为任何个人奢华都会腐蚀道德。

  当时有专栏作家认为伦道夫是本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人。不管是不是,你都得承认一点:像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侮辱的。

  如果不是沽名钓誉,人到底有没有必要活成这样?

  也许想要做成当时的非常之事,就非得有伦道夫这样的非常之人。作为被压迫者的黑人并非是纯洁的铁板一块,人们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毛病,纯属乌合之众。怎么把不完美的人组织起来搞一场社会变革?如果你成功地把他们组织起来了,获得了权力,你又怎么能不被权力腐蚀?你的任何缺点都可能导致这个事业失败!

  要把这样的事儿办成,首先得有一个所有人都愿意为之努力的共识。黑人领袖们找到的这个共识,是非暴力的街头运动。为了维护这个共识,领导人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平衡自己的观点,正所谓皇帝做不得快意事。

  伦道夫本来是个狂热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为了团结大多数人,他放弃了自己的理念。有这样的妥协精神,再加上完美的个人品质带来的声望,他才能确保民权运动能进行下去。这才有了马丁·路德·金等个人品质并非无懈可击的青年一代的成功。

  这就是品格的力量。而在几十年前,人们就是这么重视品格。

  小罗斯福时期的劳工部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内阁成员,弗朗西丝·珀金斯(Frances Perkins),早年是个社会活动家。她对底层妇女的处境非常不满,以替女工维权为己任。但与今日中国活跃在网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不同,铂金斯不是个爱说的人,她选择直接做。

  

  当时社会上有很多假的职业介绍所,诱骗移民妇女去赌场工作,甚至卖淫。年轻的铂金斯没有坐等政府行动,她直接去这些职业介绍所申请职位,用这种冒险的方法曝光了111个犯罪团伙。

  铂金斯曾经参加过一种社区服务,富有的女人们联合起来,给贫困妇女提供找工作、教育乃至带小孩的帮助。你可以想象参加这种服务的志愿者们肯定个个自我感觉良好,面对救助对象难免会有一种优越感,做完事难免会为自己是个好人而感到自豪。

  而铂金斯参加的这个慈善组织,恰恰要求志愿者学会消除自己的优越感。你必须纯粹是认为这件事应该做,为了把这件事做好,才来做这件事,而不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什么情感需求。你必须学会科学地帮助别人,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感情意气用事。你得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得知道你的工作不是扮演救世主。结果这社区服务反而也成了对志愿者的品格培养!

  为了争取权益,铂金斯必须经常跟政客打交道。而她游说政客的方法也不是怨天尤人玩悲情。她非常务实,作风灵活,乐于妥协,想法设法把事情办成。因为意识到政客们至少都会尊敬母亲,33岁、未婚的铂金斯就故意把自己打扮得像个母亲!

  一个只知道坚持原则的道学家有这个本事吗?如果铂金斯是在办事,今天的很多所谓慈善家只不过是在搞行为艺术。

  而且铂金斯还从不居功。成为政府官员以后,铂金斯发表讲话非常不爱说“我”这个词,而总是尽量用“one”代替。作为“罗斯福新政背后的女人”,铂金斯从未出版自己的回忆录,反而写了一本关于罗斯福的书。

  这种低调作风可能恰恰是先前美国政坛的风气,只是到近年才江河日下。艾森豪威尔内阁的23人中只有1人出了低调的回忆录;而里根内阁30人中有12人出版了回忆录,且几乎都是自夸的。老派人物老布什竞选总统时非常不习惯用“我”这个词,以至于竞选班子得求他用--你竞选怎么能不提自己呢?他说了“我”,结果第二天就收到妈妈的电话批评:乔治你又说自己了!

  今天的人可能会认为当时的人的这些“隐忍”,其实只不过是推迟享乐 — 今天不享乐是为了明天享乐更多,今天不痛快是为了日后更痛快 — 但事实并非如此。

  书中这些人物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当属一位“不著名”的著名人物,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

  

  像麦克阿瑟和巴顿这样的美军将领性格非常戏剧化,搞的世人还以为美国人性格就应该这样,其实马歇尔就跟他们完全不同。马歇尔非常反感戏剧性,崇尚冷静和逻辑,公私分明,甚至给人感觉不近人情……如果麦克阿瑟和巴顿是关张,马歇尔就是诸葛亮。

  而马歇尔作为人臣的品格,可能还真未必就比不了诸葛亮。马歇尔在军中做事,有非凡的管理和组织才能,能游刃有余地调动和指挥千军万马。

  一战中,他曾经因为成功安排60万人和90万吨物资装备的调动,解决了当时最复杂的后勤问题,而获得奇才之名。而与此同时,马歇尔做琐碎小事从不厌烦,特别注重细节,而且因为做的实在太好,甚至曾经被认为只适合做这些而影响过升迁!

  二战中,马歇尔作为美国陆军参谋长,在国会和盟国中都取得信任。英国人知道马歇尔做事并非只为美国利益,而是为了整个战争的胜利;美国国会知道马歇尔跟他们说话都是实打实,不是玩政治。这种无可挑剔的行事作风和领导能力给马歇尔赢得了美名,BBC甚至把他称为圣人。

  马歇尔本来有机会成为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总司令 — 就是包含诺曼底登陆的那个军事行动。这是盟军在整个二战中的最关键、最大规模的行动。指挥这次行动,是青史留名的最好机会,没有任何一个将领能拒绝这样的诱惑。马歇尔当时是众望所归:丘吉尔和斯大林都直接告诉马歇尔他会得到这个职务;罗斯福明白如果马歇尔开口要,他一定能得到这个职务;艾森豪威尔也认为马歇尔会得到这个职务。更重要的是,马歇尔本人很想得到这个职务。

  但是罗斯福不想让马歇尔担任这个职务。他希望马歇尔留在华盛顿帮自己。不过罗斯福也不想让马歇尔这样的人因为错过这次机会而在五十年后被人遗忘。他找人去试探马歇尔的反应,马歇尔的表示是他绝不会让总统为难。

  最后罗斯福干脆把马歇尔叫到办公室,亲口问他想不想要这个职务 — 如果马歇尔这时候说“yes”,罗斯福将别无选择。马歇尔的回答是你认为怎么做最好,就怎么做。结果盟军最高总司令的荣誉给了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后来当选美国总统。罗斯福终其一生也没有再给马歇尔另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马歇尔的最高职位是在杜鲁门时期,67岁上担任了美国国务卿。后来他才终于以“马歇尔计划”— 尽管他本人从来没在任何场合使用过这个名词 — 被世人熟知。

  马歇尔这个故事最令我钦佩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把“品格”当成通往“成功”之路的工具 —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完全可以一直“装”到罗斯福问他那一刻为止,然后当仁不让地拿下盟军总司令的职位。但是他的品格使他放弃了那个最佳机会。

  怎样成为圣贤

  如果你想成为那样的人物,Brooks总结了一个理论,说明了一条通往品格之路。我们很难评估这个理论有多科学,毕竟圣贤的案例太少,而且不可能做实验。但是我发现这个理论,跟中国古人的智慧,很有相通之处。我甚至敢说这个理论把中国古人没说明白的地方给彻底说明白了。

  有一种成圣人的方法是像康有为那样。据说[2]康有为有一次读书打坐的过程中获得了通灵式的体验,“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感觉自己是孔子再世,从此狂放不羁,变成了一个大忽悠。

  但Brooks说这个圣人之道的最根本一点,却恰恰不是狂妄,而是谦卑。谦卑,意思是必须承认自己和所有人一样都是有缺陷的,思想中有很多偏见,性格中有很多弱点。

  这就是西方思想中的“曲木”(crooked timber)传统。“曲木”这个词当然出自康德:“人性这根曲木,绝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只有当你承认自己是有缺陷的,摆正谦卑的态度,你才有可能跟自己的弱点作斗争,才有可能去完善品格。

  注意这个思想并不等于“人性本恶”。它说的是每个人的头脑之中都有好的声音也有坏的声音,我们要用好的去压制坏的。我想现代脑神经科学家肯定会赞同这一点,他们认为人脑的思考从来都不是一个声音,而是每时每刻都有几个不同的声音在争论,就好像皮克斯新片《头脑特工队》一样。

  

  其实用“好坏”来划分人脑中的各种声音是不准确的,应该说人脑之中有各种情感冲动:愤怒、爱慕、同情、嫉妒,等等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你很难说哪种冲动好哪种冲动坏,事实上最原始的道德感本来就是感情冲动。

  不好的情感冲动如果不加以遏制,不防微杜渐,就有可能形成正反馈,越来越大,乃至导致灾难。所以哪怕是小事,也不能掉以轻心 — 有点像中国人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

  品格的修炼并不是要消除这些冲动,而是要学会控制这些冲动 — 有点像中国人说的“发乎情止乎礼”。

  比如愤怒通常是一种负面情绪,而且很不好控制。此书中说,艾森豪威尔是怎么控制愤怒的呢?他有时候会在日记里开列所有冒犯过他的人的名单 — 不是为了提醒自己将来报复他们,而仅仅是为了抒发和控制愤怒。他解恨的方法还包括把自己最恨的人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扔进垃圾桶!

  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要形成习惯才好。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把任何小事都视为磨练品格的机会,不能稍有放松 — 有点像中国人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么做并不仅仅是为了别人,也不是利益计算,而是为了磨练品格。可是磨练品格又是为了什么呢?亚当II到底想要什么呢?

  那当然是go for greatness。不过Brooks在书中用的是一个更高级的词:holiness,神圣。这并不是说他劝人信教,而是说要追求品格的完善。为什么要追求这个?没有为什么。人本质上就并非是一个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的动物,总会有点品格追求,希望能找到人生的意义。这样说来“崇高”其实并不是一个达成什么其他目的的手段,崇高本身,就是我们天生想要的目标。

  这个从曲木出发的圣贤之道,跟今天流行文化中默认的品格理论完全不同。

  现在从中外各种水平的动画片到各路名人应邀去大学典礼做的演讲,全都是对“你自己”的赞美:你原本就是最好的,你非常与众不同,你注定能干一番大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遵从你的内心!

  rooks把这种文化称为“Big Me”。对今日之“Big Me”来说,人应该先看看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以这个内心的热情为指导去选择一个职业,做事的目的是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在这种文化中,如果有一个人不爱工作爱旅游,稍微攒点钱就去世界各地旅行,钱花完了再找活干,我们通常会对他表示羡慕,认为他比那个拼死拼活赚钱就为退休之后能去找个海岛定居的人活得真实。如果有人不为赚钱也不为旅游,只为自己的什么兴趣而努力工作,他简直就是高山仰止的榜样了。

  而圣贤之道,却跟这三种人都不一样。此书中的英雄人物都不是先看自己喜欢什么,然后选择去做什么。事实上,他们并没有“选择”自己最终从事的事业,他们是被这个事业选择。他们在人生中的某一刻,因为一些经历,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某个事业召唤,然后他们投入这个事业。

  珀金斯因为目睹纽约三角地纺织厂大火而决心把劳工权益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艾森豪威尔生性狂放易怒,在母亲的教导下慢慢磨练性格,才成为踏实可靠的军人,和在位时低调而身后评价却越来越高的总统。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因为爱人George Lewes的激励而开始正式写小说,他把她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到处找爱的女孩,变成一个以悲天悯人为己任的作家。

  他们不问我想干什么,他们问世界需要我干什么。他们不是用做事的方法来满足内心。他们是为了做成这件事,去不断打磨自己的内心。

  品格修养的追求目标,并不在于成功,而在于成熟。特别可靠,才能办大事 — 有点像中国人说的“可以拖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中庸之道

  此书中人物在成了圣贤的以后,或者说品格成熟了以后,仍然谦卑。我读此书最大的惊叹在于,艾森豪威尔当总统的领导艺术,有可能是最正宗的中国人的“中庸之道”。

  

  长期的军队和战争生活把艾森豪威尔变成了一个任劳任怨忠诚可靠的中国古代士大夫式的人物。他总是压制自己的感情,完全不浪漫,没有什么创新精神,算不上是历史的推动者。但这样的品格可能正是盟军总指挥官所需要的:作为实力最强国家的军队代表,他跟所有人一样内心充满偏见,但他从不让自己的偏见表现出来,总是尽力维持盟军的团结。他把功劳分给属下,甚至还能把过错归于自己!哪怕按中国古人标准,这样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人品贵重”了。

  在谈到艾森豪威尔的中庸之道时,Brooks像所有讲中庸的中文书一样,先声明中庸(moderation)不是什么:中庸不是面对两种对立意见采取一个折中的立场,不是盲目的搞平等,也不是对各种不同意见和稀泥。

  rooks完全没有引用儒家经典,甚至根本就没提中国,但是我看他对这个moderation是什么的解释,可能比任何一本讲解中庸的现代中文书都干净利索。

  中庸,是你要认识到不同理念,不同情感诉求、不同道德标准之间,必然有冲突。这些理念没有哪个是完美的,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消灭不了谁,矛盾永远存在。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各路派系集团永远都在互相斗争。

  比如说狂热和自控,就是两种都可能有用但是互相矛盾的情感。愤怒有可能激励我们去做好事,但更有可能让我们办坏事。两种情感都是天生的,但你就必须学会协调这两种情感。— 这是不是《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的最合理解释?[3]

  在政治上,不同派别的集团可能说的都有有道理的地方,但是互相矛盾,你也得学会协调。

  到底是安全稳妥一点好还是大胆一点好?到底是放任自由一点好还是保守克制一点好?这里面充满各种tradeoff,也就是取舍。既然是有取舍,你就不能对结果抱有太高的期望。

  所以作为最高领导人,就绝对不能像个二愣子一样全面倒向一种理念然后打压其它理念,试图给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艾森豪威尔的做法是时刻根据当时的局面,做出一些临时性的安排,去得到不同诉求之间的一个平衡点。等到下一时刻局面变了,再继续调整。

  所以领导的艺术就如同在风暴中驾驶帆船:太往左偏了就往右调整一下,太往右偏了就往作调整一下。平衡永远是动态的。你就永远这么调啊调,这就是中庸之道。

  品格与现代人

  所以领导人的确是非得有点品格不可。那么普通人呢?为什么现在普通人都不怎么讲品格了呢?社会文化怎么就从“曲木”变成“Big Me”了呢?

  过去的人为什么特别讲究品格,Brooks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直到不久前,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当艰难险恶的环境之中。那时候社会生活的容错能力非常低!如果你懒惰,一年的庄稼可能就没了。如果你暴食和酗酒,家人可能就会受到伤害。如果你贪慕虚荣,可能就会乱花钱导致破产。如果你私生活不检点,可能就会毁了一个姑娘。

  品行不端的代价如此巨大,人们不得不时刻克制自己的短期情感冲动,乃至形成强制的纪律。为了把品格养成变成日常习惯,这种纪律有时候会到有点矫枉过正的程度 — 比如说年轻人打牌跳舞,都有可能被长辈禁止 — 因为他们担心你的自控能力经不起诱惑。

  所以在艰难时期强调品格修养,就如同纺织厂不让吸烟一样,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

  而现在是个物质非常丰富的时代,人们的容忍度越来越高,整个社会的容错能力很强,一个普通人时不时犯点小错误根本没什么。而且现代的发达商业还指望着消费者有冲动,最好想吃吃想买买想玩玩。

  在这个时代任性代表有个性。《非诚勿扰》里的相亲青年无不以自己是个“吃货”为荣,控制感情深藏不露的人根本不受欢迎。

  那么在这个时代写这么一本书又有什么意思呢?事实上作者除了感叹几句,根本不敢明确地号召读者去做个有品格的人。他甚至不敢说自己有品格!他只是小心地说我知道有这么一条通往品格之路。

  我的体会是,在现代社会,这条路根本就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普通人的上限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你只要根据社会给你的设定,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对社会给你的各种经济学刺激做出合理反应就可以了。你左右不了世界,世界也不担心被你搞坏。

  只有那些想要办大事的人才需要品格。因为这样的人不能单靠本能反应行事。

  他们需要动用自由意志去做决策,而且他们的决策会对世界产生影响。他们不能因为自己恰好不喜欢哪个国家就不让哪个国家进入联盟,他们不能因为自己恰好喜欢哪一派理论就按哪派理论制定政策,他们不能因为这么做恰好对自己最有利而不顾整体利益。他们愿意为心中的大事牺牲。

  这些精英人物知道自己的条件有多么幸运。他们不敢滥用权力,不敢不为普通人服务,也不敢像普通人那样生活 — 他们就如同《易经》中说的那样,“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你必须在通往品格之路上反复打磨,跟自己的本能反应做各种斗争,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物。

  那么如果一个普通人没什么野心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他研读圣贤之道到底好不好呢?能力不足还妄想当圣贤会不会把自己变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想太多圣贤的事儿会不会得抑郁症?

  生活明明不太悲壮,有没有必要受这个英雄的伤。

  这我不太敢说。但我想学习这个圣贤理论至少有一个好处:我们知道了当今那些市侩猥琐的公众人物,大概是不太可能干出什么大事来的。

  

  ------------------

  [1] 这事儿不是我编的,原帖在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Military/44229483_0_1.html

  [2] 白鹇,《戊戌狂想曲》,2012年4月《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戊戌狂想曲 (评论: 从甲午到戊戌)

  [3] 写到这里我斗胆说一句,我认为目前人们对《中庸》某些篇章的很多“主流”解释是错的。比如“慎独”,主流解释是要在独处没人监督的情况下约束好自己 — 但你联系上下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显然其本意是说君子要想保持中庸之道就必须多听取各方声音,多体察实际情况,生怕自己错过关键信息,千万不能自己一个人瞎决断。“慎独”,其实是要小心,不要因为无知而被自己的偏见左右决策的意思!“独”是“独断”,不是“独自相处”— 在这种高级经典中怎么可能还整出“不欺暗室”这种低层次道德来了。创建于 2015-10-19

  《品格之路》读后感(八):品格无上限,道德无底线

  品格无上限,道德有底线

  一个人究竟要追求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怎样的人?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自我追问,也是一个时代的叩问。针对强调外在成功的“大我”文化,著名评论家、《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对我们(也包括他自己)发起了挑战:如何在“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之间再次平衡?他认为,“简历美德”存在于外部世界,追求的是财富、荣誉和地位,而“悼词美德”存在于内心世界的核心位置,追求的是友善、勇敢、诚实和同理心。   

  戴维的“悼词美德”一说颇有“盖棺定论”之感,貌似简单的四个字很有一股凛冽的气势。在《品格之路》一书中,戴维介绍了各种各样的人,其中有白人与黑人,有男性与女性,有教徒与人权斗士,有文艺青年与政治猛男,他们虽远谈不上完美,但他们都清楚自己的缺点,并因此在内心世界发起针对自身罪责的反思与抗争。所以,他们的品格焕发出高尚之光。面对严厉的质疑,他们温和地回应;遭遇强烈的不公,他们沉默以对。他们为社会做出了牺牲,却总抱着谦虚、自制、缄默、节制、尊重、宽容和自律的态度。也因此,他们成为品格高尚的人。  

  “悼词美德”比“简历美德”更重要。戴维认为,“追求崇高”的对立词并不是“追求卑鄙”—没人追求卑鄙—而是“追求成功”。每个人的天性其实都有两面,代表两种不同的追求。就好像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把人的思维分为系统I和系统II一样,戴维把这两种追求分为亚当I和亚当II。亚当I追求成功:担任什么职位,取得过什么成就,有过什么重大发现,这些能写进简历里的、 事关财富和地位的项目。亚当II则追求崇高:道德、品格、服务,追问人生的意义—那些你的简历里没有,但是在你的葬礼上会进入你的悼词的项目。  

  人生的终极意义在于履行自己的责任,正确解决遇到的问题而完成人生不断赋予每个人的任务。戴维认为,使命不同于职业。选择职业往往看重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以及职业在经济和心理上的收益,而“使命是一种感召”,献身使命“不是效用,是出于更深刻、更高层次的考虑”。民权运动领袖伦道夫本来是个狂热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为了团结大多数人,他放弃了自己的理念。作为“罗斯福新政背后的女人”,珀金斯从不居功,从不搞行为艺术。发表讲话,从不说“我”,而总是用“one”这个词代替。回忆往事,她也未用“勇敢”或者“义无反顾”等词汇来自吹自擂,而是当作必须完成的工作。这或许就是品格的力量。  

  一种品格特质是一种“以独特方式行为的相对稳定和长期的禀性”(吉尔伯特?哈曼),一种“使人成为善的,以及能够运行他的真正功能的……状态”(亚里士多德)。戴维指出,“欢乐并不是他人赞誉之词的产物……你会明白你的使命和你所追求的真理是什么…… ”在这里,《品格之路》提出了一个确定的重定向(redirection)。很明显,戴维所强调的是“即使性格有缺陷,也无关紧要……”,因为“即使同样是信奉道德现实主义传统的人,也会在气质、技术、策略和品味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是,“每次搏斗都会让人更加结实、深刻,并神奇地把缺点变成快乐……它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原载2016《南风窗》第18期P106,中国石油企业10期P121,2017年3月10日《阿克苏日报》第10版:书评

  《品格之路》读后感(九):考试总是最后一名,当了14年中尉,从未带兵出征,但他却是最受尊敬的五星上将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物中,有一批深受电影导演和编剧欢迎的将军们,例如麦克阿瑟、巴顿,都有电影传记片,但是大多数将军,例如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却没有得到电影界的关注。他们只善于做精确细致的组织工作,却不善于吸引公众的眼球。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乔治•马歇尔,后人给他的评价是,陆军五星上将,帮助富兰克林•罗斯福出谋划策,为美国在二战的胜利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出任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以出台马歇尔计划闻名,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听上去也算相当威风,但是,这位冷面军师曾是遭受家人和同学嘲笑的害羞男孩,他是二战名将,却一直身居幕后,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辅佐领导和管理后勤,直到退休都没有带兵打过仗。但退休之后,他义无返顾的临危受命,出任驻中国大使,出任国务卿,并出台著名的“马歇尔计划”。

  雅尔塔会议的这张珍贵照片中,我们能清楚的找到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可是马歇尔在哪呐?喏,就是那位站在最后一排被挡住了3/4脸的…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的童年是在宾夕法尼亚的一座产煤的小城,起初父亲是城里一位成功的商人,但在一个房地产开发计划破产后,家庭的经济状况就此变差。那时他们经常去旅馆的厨房讨要剩饭剩菜,主要是拿来喂狗,但偶尔也会用来做成炖菜。马歇尔说:“这种痛苦、耻辱的经历,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片阴影。”

  童年的马歇尔也并不聪明活泼。9 岁时,父亲把他送到公立学校上学,为了测试马歇尔的智力水平,校长问了他几道简单的问题,但是马歇尔一道题也不会。

  马歇尔的学习成绩很差。他对各种类型的公开发言心存恐惧,还非常害羞,担心被其他同学嘲笑。小学毕业之后,他希望向他最喜欢的哥哥斯图尔特学习,能去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上学。但无意间听到哥哥正在竭力劝说母亲不要同意,理由是马歇尔会让整个家族蒙羞。马歇尔回忆说:“他的这番话让我深受触动,我立刻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斯图尔特意识到自己的狂妄。后来,我终于超越了我的哥哥,而且从中明白了不少道理。我之所以迫切渴望自己获得成功,是因为我听到了哥哥的那番话。它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一种心理效应。”

  取得杰出成就之后仍然不骄不躁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并不是很聪明,也没有惊人的天赋。但是,在他们人生的某个关键时刻,有人指手画脚说他们的某项计划实在太愚蠢,于是他们决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些家伙说错了。

  17岁这一年,在母亲的支持下,马歇尔如愿地进入弗尼吉亚军事学院学习,他觉得这就是他最理想的环境,学院的道德教育十分注重服务与礼貌的骑士精神、情绪控制的节制观以及古典的荣誉观。但弗尼吉亚军事学院算不上一所优秀的学校,马歇尔的成绩也很一般。但是,它帮助马歇尔养成了制度化的自律习惯。之后的马歇尔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力争完美的强烈欲望。

  初到学院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被迫赤身裸体地保持蹲坐在一把尖刀上方,这个考验是新生必过的一关。围观之下,他咬紧牙关,后来右臀部被划出了一个很深的伤口。高年级学员急忙送他去医护中心治疗,但是马歇尔并没有告发他们,他保持缄默的做法立刻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很快地融入了集体生活。

  马歇尔在训练、内务、组织、自我控制与领导方面表现突出。最后一年,马歇尔被任命为队长,这是学院可以授予的最高军衔。他在校4 年从来没有被记过,练就了严肃、威严的仪容,在所有与军人相关的领域里,他的表现全都出类拔萃,而且是班级的毫无争议的领导者。

  通过训练,才能学会自我约束;通过培养谦恭有礼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克服心中的恐惧,才能生出勇气,行为是美德之母。

  马歇尔毕生都是表情都很严肃,时刻自律,来感受一下严肃滴防火墙表情~

  不过,在真爱面前防火墙就瞬间解除啦。在学院的最后一年里,乔治• 马歇尔向伊丽莎白• 卡特• 科尔斯(朋友们都叫她莉莉)求婚。马歇尔常冒着被开除的风险,偷偷地跑去与她相会。莉莉是一个漂亮的黑美人,当选过列克星敦小姐。

  能赢得她的芳心,马歇尔觉得这是天大的运气,乐此不疲地围着她转,为她送上小惊喜、赞美和贴心,在任何细节上都从不马虎。但莉莉因为甲状腺问题心脏极为脆弱,需要终生治疗,但他们甜蜜相伴度过了25年的时光,直到莉莉逝世。

  马歇尔不风趣,也不喜欢表现自己。《星期六晚邮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 )曾出价100 多万美元,邀请他口述自传,他婉言谢绝了,他不想让自己和其他将军感到尴尬。

  毕业后的马歇尔有着极其漫长的晋升之路。他是一名出色的助手,以至于上级有时候为了留住他,不惜阻止他走上指挥岗位。军队里的幕后工作十分乏味,但他在这方面表现出色,没有人愿意安排他去前线。39 岁时,他参与“一战”的服役年限已经接近尾声,可他还只是一名临时中校。“一战”期间,马歇尔在一次作战行动中,完成了将前线的60 万人、90 万吨物资弹药由一个区域运送至另一个区域的组织工作,这为他赢得了 “巫师”的绰号,可这也只算是后勤工作。

  1918年,马歇尔差一点儿就能在法国被晋升为准将。可是,战争结束了,等到他最终得到第一颗将星时,是在漫长的18 年后。他在“黑桃杰克”潘兴将军手下做了5 年的文书工作。服务过好几位上级,但几乎没得到任何晋升,但马歇尔却始终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经典的马歇尔时刻出现在战争中途,盟军总司令的人选还没有确定,马歇尔希望自己能出任这一职务,人们也都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罗斯福把马歇尔请到自己的办公室,问他是否想当总司令。如果马歇尔回答“是的”,他就很有可能得偿所愿。但马歇尔一再拒绝表达心愿,他请罗斯福选择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选。罗斯福看着马歇尔说:“是这样的,如果你离开华盛顿,我觉得我以后都无法安然入睡。”过了好一会儿,罗斯福说:“就让艾森豪威尔去吧。”

  这是马歇尔整个职业生涯中最令他失望的一件事,他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要求,但这就是他的人生准则。

  欧洲战役结束之后,作为胜利的征服者回到华盛顿的是艾森豪威尔,而不是马歇尔。丘吉尔在给马歇尔的私人信件里写道:“这些伟大的军队是你创建和组织的,并受到了你的鼓舞,可不幸的是,指挥他们的机会却没有落到你头上。”

  退役后,杜鲁门派马歇尔担任美国驻中国大使,在中国待了14个月,直到时年67 岁的马歇尔出任美国国务卿,之后制定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罗斯福总统希望马歇尔名垂青史的愿望才终于实现。

  之后马歇尔的人生也经历了高潮,赢得诺贝尔和平奖。每当有新工作摆在他面前时,马歇尔都认为自己有义务接手这份工作。在他做出的决定中,有的非常高明,有的则非常糟糕。但他从来不会拒绝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即使是他不想接受的任务。

  这位拥有伟大灵魂的领导者,在79岁的时候住进了医院,丘吉尔、戴高乐、毛泽东、蒋介石、艾森豪威尔、铁托和蒙哥马利都发来问候电报,普通百姓的信也纷至沓来。艾森豪威尔三次去医院探视马歇尔。杜鲁门和时年84 岁的丘吉尔也亲自前往医院探望。当时,马歇尔正处于昏迷状态,丘吉尔只能站在病房门口,看着昔日老友瘦弱的身体,感伤不已。

  在马歇尔80 岁生日到来前,他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根据他生前的明确指示,葬礼没有采取国葬仪式,甚至没有致悼词的环节。

  没有人愿意成为言听计从的“组织的一分子”。我们青睐初创企业、颠覆者和叛逆者,而机构中长期从事改革与修复工作的人却往往受到冷遇。马歇尔在规划自己的人生时,顺应了所在机构的需要。在20 世纪,很少有人能像马歇尔那样,对自己服务的机构,无论是军队还是国家都深怀敬意。只要穿上军装,他就绝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面对任何情况,他都能泰然处之。

  比尔•盖茨在2015年的博客中写到本书:

  《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作者David Brooks是《纽约时报》的一位有着深刻见解的专栏作家,他研究了推动所有人的生活的相悖的价值观。他坚信美国社会的确在培养人们“简历美德”(引导人取得外部成功的一些特质)上做得非常好,而在培养人们“墓志铭美德”(引导人获得内心安宁的一些特质)方面却不尽人意。Brooks将堪称人类模范的历史人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我觉得他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上将的描写极具启发性。虽然这两类美德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晰的,《The Road to Character 品格之路》依旧给了我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会让人思考把生活过好的本质是什么。

  本文发表于《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8月20日的推送内容,《品格之路》,2016年8月,中信出版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