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心》读后感10篇

2018-04-26 21: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心》读后感10篇

  《文心》是一本由夏丏尊 / 叶圣陶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心》读后感(一):《文心》

  写作文一直是中学时代非常头疼事情,高考结束后最欣慰的事情莫过于摆脱了八百字的噩梦。哪怕已经读了研究生,每份作业的字数都是三千起,一听说某某考试需要写篇不少于八百字不少于一千字的材料作文,还是习惯性地不愿面对,浑身活跃着抗拒的细胞

  但是写作能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

  有点后悔太晚接触这本书,提前个十年八年就好了。那时候记忆力达到巅峰,书中提到的写作技能可以有很多次练习机会,趁早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也不至于现在想到三万字的毕业论文就露出苦大仇深表情

  作者们将种种写作方法融入到故事之中,读起来非常容易自己代入到情节中。除了写作的干货之外,作者选择的时代背景也在警示当代中学生珍惜眼前的校园生活。看到乐华因家庭经济原因离开学校进入工厂这段,有点揪心。想到前两天在外吃饭时,邻桌三个高中生模样男孩讨论怎样才能爸妈同意他们不上学,并且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大不了自己两三岁的姐姐表示出羡慕之情,其中一个男生不停地重复“我真的不想上了”。

  学校多好啊,有家长老师保护,有小姑娘可以暗恋,有坦诚相交的朋友社会上的逢场作戏哪抵得过校园里的真情流露。

  总之,踏上工作岗位后,一定要向我的学生推荐这本书。

  《文心》读后感(二):在书中找自己

  最早知道《文心》这本书,是经常看到有人引用其中的话。《文心》讲的都是语文学习的知与行,几乎把所有的国文知识总结到了,并且将知识寓于故事中,自然生动深入浅出。虽然被定位为中学生读物,时间也有些久远,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非常有益成年人也适合看。

  或者也可以说,《文心》是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大师给我们上了二十多堂文学课。每堂课讲一个主题,如词、戏剧、写作、修辞、语调、新体诗、语汇和语感等等。我最近一直在专注写作,所以对书中讲到读书和写作的地方尤为感兴趣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

  读书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读书破万卷,则下笔如有神。而写作毫无疑问地更是离不开读书。罗曼罗兰曾说过,很多时候我们读书,其实并不是在读书,而是在书中找自己。我想听歌、读诗、看电影也是一样道理吧。同样的作品,有的人觉得平平淡淡,有的人却感慨万千,就是因为每个人经历不同感触也不同的缘故。这些应该都是大师笔下的“触发”吧。

  我以前看书是不做笔记的,偶尔摘抄一些好词句,多了就懒得抄了,觉得写字好累。后来看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后才豁然开朗,于是开始认真地做起读书笔记来。抄下文中触动我的好段落同时记下自己的所想所感。有时候我被触发得很远,竟洋洋洒洒写下长长一大篇。而在重读笔记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触发”,也常常忍俊不禁。这也给了我写日记散文提供了很多素材。所以在我行走的包里我不装书,只装读书笔记,顶十几本书呢。

  伊能静的书中也有过类似的话,她说读书就是为了与一句话相遇。说得真好。有种奇妙感觉。好似千里迢迢众里寻她,只为心中的那句没说出的话终于露出头来。书中还提到了写游记,当然这些观点也并不限于写游记。

把走过哪里,到达哪里,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平平板板地记下来,这是一法。依了自己的感觉,把接触到的景物从笔端表现出来,犹如用画笔作一幅画一般,这又是一法。前一法是通常的“记叙,”后一法便叫作“印象描写”。单就游记说,仅仅“记叙”,结果犹如画一张路程图;如果能把印象写出,却同画一幅风景画一样,这就是“描写”了。

  路程图就是一个平平淡淡没滋没味的流水账,而风景画就有山有水有灵气了。所以说描写比记叙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这个比喻真的好恰当

  鼹鼠的土豆曾经把没有知情意的文章比作干巴巴地砌在地上的墙,把有触发的文章比作有门有窗可以挡风遮雨房子。换了我,我把前者比作静止照片,把后者比作动态视频

  说到底,无论读书还是写作都不能浮光掠影轻描淡写,就是要有自己的感触,这一点非常重要。

  《文心》读后感(三):《文心》摘句

  1.“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面的经验,一种是内部的经验。外面的经验是景物的状况,内部的经验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譬如说天上的星在闪烁,这是景物,是外面的经验。说星在眨冷眼,这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星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外面的经验是差不多人人共同的,最容易明白。内面的经验却各人不同。” 2.“我们的心的作用普通心理学家分为知、情、意三种。知是知识,情是感情,意是意欲。对于一事物明了它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这是知的作用。对于一事物,发生喜悦愤怒悲哀,这是情的作用。对于一事物,要想把它怎样处置,这是意的作用。 文字是心的表现,也可有三种分别,就是知的文、情的文与意的文。知的方面的事,我们在这些方面不很有明确的知识。这类文字,只好让专门家去执笔。从情、意方面去说话,但是须注意情意与知识,虽方面不同,实是彼此关联的。情意如不经知识的驾驭,就成了盲目的东西。” 3.用词、用语不适当意义欠缺累赘;意义不连贯,欠照应。再加仔细分析毛病种类当然还可增多。但是,我们想,这三种毛病该是最普遍的了。我们写作文字,如果能够避免这三种毛病,用词、用语处处适当,每一句话意义都完全,也并不累赘,而且一直到底,互相连贯,彼此照应,这样,我们的文字不就通顺了吗? 4.不限于游记,除了说明文字和议论文字,都可有两种写法,一是通常的记叙,一是印象的描写。 5.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 6.文章的好坏,可从三方面来观察,一是文法上有无毛病,二是用词适当与否,三是思想新鲜正确丰富与否’。思想内容是靠多读书多体验的。普通人只有普通人的思想,无法可求速效,只好终身修养。一般人平常所犯的毛病是文法的不正与用词的不当。 7.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却是作者从人生中间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它的手段。还可以打个譬喻来说,叙事文好比照相,只须把景物照在上面就完事了;小说却是绘画画面上的一切全由画家意识情感支配着的。 8.“方才王先生把作品分为创作、习作与应用之作三种,这是很对的。三者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习作,习作是练习手腕的基本功夫,要习作有了相当的程度,才能谈得到应用,才能谈得到创作。 9.我们看到别人的一篇文章或是一幅画是‘见’,这时只知道某人曾作过这么一篇文章或一幅画,其中曾写着什么而已。对于这一篇文章或一幅画去辨别它的结构主旨等等是‘视’,比‘见’进了一步了。再进一步,身入其境地用了整个的心去和它相对,是‘观’。‘见’只是感觉器官上的事,‘视’是知识思辨上的事,‘观’是整个的心理活动。不论看文章或看绘画,要到了‘观’的境界,才够得上称‘鉴赏’。‘观’是真实受用,文章或绘画的真滋味,要‘观’了才能亲切领略。用吃东西来做譬喻,‘观’是咀嚼细尝,‘见’和‘视’只是食物初入口的状态而已。

  《文心》读后感(四):好好地过了日子,才能写出好文章

  这两年来,教写作的书越来越广地流行开来。不只是学生,上了班的、生了孩的,卖房产的、做会计的都开始讲起写作的事情。写作成了一门名副其实能挣钱的手艺了,这大概和新媒体的兴起有关系,也和知识付费的趋势有关系。要知道,在以前,除了些需要写作的行业,比如编辑记者、文员干部广告从业者,其他还有多少人会写作呢?写作一事既不酷炫,也没有收益,写多了还会被指责不务正业。现在,人们重视写作了,虽说是很功利的,但是并不坏,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纯粹的,认为美的东西就不能用来产生切实的价值,这话不太能经得起推敲。

  写作也是一样,而写作,泛开了讲,是和语文有关系的,想来,思考过写作之意义的人,大概对语文的意义也有所想法。这事有趣,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教育,加上四年高等教育都没有想明白的事,搞不好能因着成人后的应用而想通。这其实和这本书的一个主题息息相关,那就是语文的价值。但是先别说这么宽泛的问题,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书要一层一层地读。

  这书的第一要义是解释了写作的基本知识和过程。知识,大家清楚,无非是字、词、句、段、篇,写好字、积累好词、写一个好的句子组织一个完整的段落、谋划一个客观篇章。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比如,你知道“,”“。”“:”“;”在表示情感和速度方面的区别吗?写作不像说话,全凭文字勾画形象,任何一个组成都有其意义,若是混淆了,便失了本有的作用。这些,书里都讲到了,书的前面四分之三讲的都是十分基础的写作内容。再重复一遍就有点凑字数的嫌疑,也狗尾续貂了。

  这些内容虽然基础、琐碎,但却十分重要。这和写作的过程有关。想必小时候练作文时,大家都有提笔不能言的痛楚吧,长大之后写应用文,更是觉得行文不畅、逻辑不严等等问题。很多人写作是想挣流量、挣钱。可是,挣得了流量和钱的文章,要么立意出新,要么情真意切,要么知识丰满、令人眼界大开,这三样都是写作的高层次了。你一句话都说不清楚,怎么表现情感、说清观点、捋顺逻辑?写作好的人和说话溜的人一样,非要练,才能有神。

  若想写好一篇文章,必得走习作、写作、创作的路径。先从熟悉之事开始,一点点地培养语感、积累知识,就像学书法一样,先把手腕练松。然后开始有命题地写作,写些应用的东西,信件啊,文函啊,就好比练会笔画笔顺后,开始临帖,颜体也好、欧体也罢,你得有个老师、有个方向。最后才有可能创作,才有可能挥洒自如入木三分。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个顺序重要性一蹴而就、一日曝十日寒,想想花不浇水就要枯死,写作能是一下就成的事吗?

  书的第二要以讲的是写作的功用,那就是,写作是生活的要素。想必很多人的意识还停留在写作是为了高考之上,这是现下教育的失败,它让我们觉得,所学都是无用之物,但这最不妥当。且不说初中生,至少,毕了业的高中生也应像书里的少年一样,知道写作应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能写评论、应用文、能培养观察和感知力、能表情达意,甚或能籍此生活。

  认为语文无用的人第一没有认识到语文是一门来自生活的学科,写作也是如此。你读的书和文章哪一样说的不是生活中的事?或者以生活中的事为蓝本呢?你写出来的文章,哪样不是有感而发呢?更别说,自古,人们就喜欢拿活生生的事物来表达情感了。很多人的语文学习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便停止了,殊不知这是最浪费的一种做法。学生在学校里学了技能,是为了在生活中用上它。语文是和每天的说话、看字息息相关的事情。知道文章优劣如何区分,便能在日常所看之物中寻得珍宝;知道真假逻辑如何辨别,自然能从繁杂的材料中提炼精华、不被人骗。生活既是语文的来源,更是语文应用之所在

  第二没有认识到的是写作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精进。我们总说某些读书读得多的人是书呆子。不是因为他愚钝,而是因为他不会灵活运用。说句不恰当的,读了“非人哉”,下次吵架的时候用上这句话也显得更有文化了,这也是一种应用了。写作的道理莫不如此。写作者对生活没有体悟,看到的、听到的和别人说过的毫无差别,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干瘪无趣。只有真正对生活有认识的人,才能写出“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句子,才能从日常生活中衍生出无限遐思。

  要把写作的基础知识写得既准确又有趣是很难的,像《文心》这样通俗易懂、印象深刻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这本书是学界打入夏丏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合力完成的,两位先生的学识自是不用说的,更值得惊叹的是,这书写得亲切。这本书写在一个独特的背景之下,国家危难、匹夫有责之心跃然纸上,居家则思国危,在外则忧亲惧,虽然没有过多的渲染,但是那种危巢之下的奋进、同侪之间的相助令人动容。

  《文心》读后感(五):遇见《文心》,重树文心

  大学毕业后略显浮躁,除了工作技能外似乎没有更多的输入了,感觉虚度了几年光阴。近日因家庭遇到一些变故,急于让自己成长,便有了知识焦虑。为寻找方向,在网上看了许多文章,认识了作者“鼹鼠的土豆”,重新找回了学生时代对阅读和写作的那股热情。热情还在,可文心依旧吗?带着一丝迷茫,我急切地找到了“鼹鼠的土豆”首推的有关语文思维的书——叶圣陶和夏丏尊合著的《文心》。

  这本书最早于1934年出版,比我还年长50多岁。有代沟是正常的,但它在这几十个年头还能不断被重复印刷,能给予我们的启发也绝对不会少。果然,我才看了几十页,便兴奋至极,没想到这老书里边还能有那么多的干货,于是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感慨相见恨晚!

  这本《文心》其实是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先生为中学语文教学写的书。通常我们对这种书的印象就是枯燥无味,看上几页就能昏昏欲睡,更别说靠自学能吸收什么知识了。但是这本书不是,它妙就妙在把语文知识都融入了故事中。它用故事的体裁,写了一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尤其是对语文的学习。每一章节就是一个日常生活小故事,而每个小故事中就包含了一个重要的语文知识点。明明是枯燥的知识,联系了实际,就变得生动有趣,且深入浅出了!

  《文心》全书共有三十二章,讲了信件、日记、诗词、戏剧、小说,还有习字、语调、词汇、笔记、创作等各方面的知识,对我如今重新找回写作的感觉最有帮助的当属以下几点:知与情意;触发;读书笔记;鉴赏。

  一、知与情意

  知是知识,也就是“是什么”。情是情感、情绪。意是意欲,即“想怎样做”。比如说最近大家讨论得火热的“在日留学生江歌遇害事件”,这件事的性质是什么,在法律上该怎么判定,这属于知,有关知的文,需要专家去执笔,如果我们随口乱说,就有可能变成谣言。对于江歌的舍友,即刘鑫的口诛笔伐,是因为网友们对刘鑫一家的做法感到愤怒,这是情的作用。而网友们撰文呼吁支持江歌的妈妈在日本征签名求判凶手死刑,这又是意的作用。有关知的文,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写,而有关情意的文,也不能脱离知来写。如果脱离了知来写,轻则闹笑话,重则要负法律责任。所以我们平时写文章,要注意知与情意的结合,不能为了博眼球就忽视了知的作用,这也是文心。

  二、触发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获得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食物,发见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看过《文心》的人恐怕都对这段文字最有感触了,连书中都对这段文字进行了着重标记。触发,可以说是灵感,也可以说是共鸣,还可以说是联想。这种触发的能力,对写作极其重要!高中的时候,为了写好作文,专门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典礼,每看一个人物故事,感动落泪之余,不忘把它记下来,将它归类为某个话题的例子,以便考试时作文用,这是一种触发。我最近想学习写真实故事,以前看到某些人某些事,感动就感动了,气愤就气愤了,从来不去多想。现在看过《文心》的这段话以后,我便慢慢锻炼自己从生活中触发的能力,为以后写文积累材料。

  三、读书笔记

  “如果你们的读书不是浮光掠影的,必能随时有所见到,把见到的写出来,就是你们的读书笔记了。”读书笔记,在学生时代语文老师便叫我们做了。很简单,就是摘抄好词好句好例子,然后进行记忆,考试时若碰上可以套用的话题,那篇作文便有了得高分的可能。而《文心》中告诉我们,摘抄好词好句并不是读书笔记的全部。遇到好词好句,若能说出其好的理由,并记录下来,也是笔记。阅读时对书中的话有疑点,或是有所触发,记录下来的也是读书笔记。

  现在有许多有关阅读的书籍,比如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等,都有讲到读书笔记这一块。“试写读书笔记,也就是试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写读书笔记,既是一种知识的输出,也是一种知识的输入。阅读一本书时,精心整理了读书笔记,对书的内容也会理解得更加透彻。我现在做读书笔记有三种方式:第一是手抄,这种方式最费时,但是印象也最为深刻,我一般用来记录较短较精华的句子以及一些触发的东西;第二是在电脑上用WORD文档记录并打印出来,这种方式较为快速和美观,但是受工具和地点的限制,不方便随时做记录;第三是用手机APP,如有道云笔记来记录,通常我用来记录长篇的文字,方便随时随地细读。

  四、鉴赏

  我正在学习怎样写出一篇高质量书评,而对作品的鉴赏,便是写书评必须具备的能力。《文心》这本书中有关鉴赏的章节告诉我们,鉴赏需要我们和作者共鸣,并且要具备发达的想象力。此外,“对于一篇作品,如果要好好地鉴赏,预备知识是必要的。作者的生平,作品的缘起,以及其他种种与这作品有关联的事件,最好能先知道一些,至少也该临时去翻检或询问别人。这种知识本身原不是鉴赏,却能作我们鉴赏的帮助,不可轻视的。”有关这方面的预备知识,对于身处发达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应该不是大问题。我的经验是,就算因为某些限制,网络上查不到,通常作品的序言当中也会涉及一些。所以我认为序言绝对不是能随随便便略读的部分,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文心》这本书还给我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故事里的师生感情真是好啊!学生都积极好学,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老师也不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对学生进行诱导、启发和鼓励。连美术课、数学课、英文课的教学,都能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这真是个理想中的教育模式。如果有语文老师看到这本书,我建议一定要推荐给学生看。若我在中学时代就能看到这本书,想必今日的文字水平也是更上一层楼的吧!

  《文心》读后感(六):读和写是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习惯

  开始工作之后生活好像已经完全被营销活动填满了,对于自己的生活方面变得非常的潦草,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开始必须要恶补文案写作,列出一部分书单,《文心》被很多的人推荐。

  说实话,其实这书和文案没有直接的关系,一本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书被推崇至今,还被很多的写作者列入“写作书单”里面。大多都是怀着相见恨晚的心情读完的。我当然也是。这本书解答了我之前一些懵懂的认知,重新树立了对于读书和写作的看法。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我在中学的时候从来都是爱读,不爱写的。大多数都是懒得动脑去思考问题,所以这种没有输出的读书往往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不仅读书成了消遣,而且把作文也想成只有文学工作者才需要的事情。但是本书却给我另外一种认识,读和写其实是生活和工作都必备的一项技能。就目前来看,我从学习毕业了,以为不用在去读专业性的书籍,也不用去写学术型的文章了。但是工作难免和文字沾了关系,这时候就必须去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每天要写的文案也是需要一些基本的素养才能完成。 自然,看书一向是我自认为的消遣,但是用了之前“偷懒”的法子,很多书都是走马观花。本书对于“读”和“写”的态度正是我所欠缺的。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这里的触发其实之前也都是有过的,之前看过的书里面不论是小说还是杂记,大多书选择的都是和个人的观念较为相似的,所以经常会有相似的印证,这种也是一种触发。但是渐渐的看的多了,你就会觉得很多的内容其实都是太过相似了。没有了新味。

  我认为和“触发”较为相似的一次词语叫做“顿悟。这个词常常出现在佛教中,因为发生了一件触动心灵的事情而明白了生命的道理。用在读书上也是合适的,许多的文学作品,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揭示一种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意义,这种道理通过主角种种的经历中展示和描写出来,通常不会直接叙述出来。而我们通常都能够领悟。

  当然也有不能领悟的时候,当作者通过生活的经验来描写事物,而我们经验不足的时候就不能领会其中的意味。

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面的经验,一种是内部的经验。外面的经验是景物的状况,内部的经验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

  这里还要提到的一种能力就是“鉴赏”。其中说道如果我们的水平和作者的水平相差太大的时候就不能谈的上鉴赏,因为这种鉴赏要求一种“共通”,而条件就是相匹配的底蕴。

  这本书真的给我重新树立了“文心”,所以现在读书有收货的时候要求自己必须记下相应的体会。因为只“读”不“作”,收货的往往不足一半,时间久了就还回去了。只有读通之后,写下自己的理解才会真正变成自己。

  诚然,“文学着固不必人人去做,然而文学者的创作的态度却是人人可以采取的。”不论是工作中的写作还是生活中的习作,都该怀着端正的态度,就如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习惯。

  《文心》读后感(七):读和写--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回想起中学时代的作文,大部分都是命题作文,很多时候并没有完全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来写,应该说所谓的“美言美句”占了主要部分,那时候一定不会写“今天的天气适合跑步”,一定是写“今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微风拂面,操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个个涌动着一颗想要跑步的心”。其实当时并不知道这样的写法有无问题,只知道这样写会得高分(在我的语文老师那里),所以每次写作文,一定会用上我认知范围内所有优美的语句,开头和结尾两个段落语句一定要优美,能写得多优美就写得多优美,中间补充下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都是非常简单的,用平常的语言两三句就能表达清楚,但在作文中必须要有各种美言美句的堆砌,最终形成一篇800字的文章,对我来说非常容易。所以,我就基本按照这个套路写到高考。一路走过来,语文成绩都还不错(对理科生的我来说,已经非常满意),也没有为作文怎么写苦恼过。

  直到我看了《文心》这本书,才对我中学时期一直引以为傲的写作方式感到羞愧,虽然这是三十年代写就的书,年代久远,内容也颇具时代特色,教抗日时期的中学生如何读如何写。但对于现在的我,已经中学毕业十几年的我,书中的很多内容依然是新鲜的,很多观点和想法是不曾有过的,边看边感慨,要是中学时就读到这本书该有多好,在开始学写作文的懵懂期,就接触到这些知识,该少走多少弯路。

  《文心》的作者是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文学大家,在三十年代前期,他们为了解决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商量着写一本教中学生如何读和写的书,轮流执笔,前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教授各种体裁的文章如何读写,深入浅出。强调阅读和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切创作都要以习作为基础,要不断练习打好基本功才能写出触动人的文章,于现在急功近利的时代,恰是一汪清泉。

  一、读书贵有心得

  关于如何读书,《文心》一书中指出“乱读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知识体系还未形成的时候,乱读确实不妥当,读与年龄不相符的书会因读不懂而打击自信心,读无关当下需求的书浪费时间影响课业,所以什么年纪应读什么书是读书之前应当考虑的事情。对于已经工作的我们来说,闲暇时间有限,如何经济有效的读书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读书的目的无非是消遣或者获得信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消遣是次要的,获得信息才是主要的。获得信息的书建议主题阅读,如果你想了解某方面的知识,比如“时间管理”,这一领域的书读上五六本,也能了解个大概。消遣的书,可以采取听书的形式,很多读书类app都有“每天听本书”栏目,把一本书的精华提炼出来,录制成大约20分钟左右的音频,这样每天上下班能听完两本书。如果遇到感兴趣的,再找来纸质版阅读,在每年的阅读量不变的情况下,知识的吸收量大幅度提升。

  遇到特别喜欢或者有用的书,会选择做读书笔记,但一直以来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是摘抄,《文心》指出“读书笔记是读书时的判断,以书本为对象,是一篇简短朴实的议论文”。每一条摘抄加上自己思索的感悟,才是读书笔记。每一本书吸收一两条经验,扩展到生活中使用,也就够了。

  二、作文贵有新味

  《文心》讲述的都是最最基础的东西,如何选题,语调、语汇与语感,近义词怎么选,修辞怎么用,文章如何组织、推敲、修改等,强调一切都要以习作为基础,要打好基本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是这样最基本的道理。

  书中反复强调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的事物本来就存在,重要的是要留心观察生活,产生共鸣,要有属于自己的新的触发,然后用文字表达出来。文字只是表达的工具而已,重要的心的作用,是“知、情、意”,是你对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通过文字组织表达出来。

  最近我所在的城市下雪了,虽然下的是“头皮雪”,但许多人惊呼“真是几十年一遇啊”“好美啊”“太意外了”,这种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甚至堆起了拇指大小的雪人,我想南方人在冬日里见到雪的心情不亚乎于北方人在夏日里见到海吧。现在我把这一切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写的是文字,记录的却是心境。我们往往为了充实生活,去修炼写作技能,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却也能促进写作技能的提升。

  叶圣陶的儿子叶至善在后序里写到“读和写都是做好工作和料理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技能,因而必须在中学阶段加强训练,打好基础”,虽然我们离中学时代已经很远了,但学习的主动性仍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只要你想学,任何时间都不晚,任何场所都可以,不一定要在学校里,拥有学习的“热情”和“本领”才是一生最重要的财富。

  《文心》读后感(八):如果你一直浑浑噩噩的生活,或许你该看看这篇文章

  “我从来不相信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这是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的一席话,这一句“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使我感触很大,站在三十多岁的路口上,我回望自己懒散和无目标的生活,唏嘘不已。我决定之后要过不一样的人生,认真的活。家的旁边新建了一个图书馆,这使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上学的时候喜欢写文章,现在觉得有必要系统的学习一下,于是借回的第一本书便是《文心》。

  这本书写于20世纪30年代,初次拿到夏丐尊和叶圣陶写的《文心》翻看的时候,还会疑惑年代这么久了,是不是好多内容都不实用了呢,恰巧因为写作课上鼹鼠的土豆老师也推荐了这本书,我才决定抛开疑惑,先看再说。

  书中以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故事为背景,将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细致的讲解了读书和写作是为了什么?你会不会读书?写作到底应该怎么写?

  这本《文心》是由夏丐尊和叶圣陶两位文学大家共同创作的,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是热情执着的人,他爱朋友,爱青年,他关心他们的一切,以至于在春晖中学时,学生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批评家",其实只是因为他太关爱别人了,总忍不住要对别人提更好的意见。叶圣陶先生特别的敬业负责,比如编讲义,写教材,他不满意有的人只是照搬照抄,他指出其中必须包括自己的研究,带有自己的心得。机缘巧合下20世纪30年代两个先生聚到一起编写《中学生杂志》,他们看到实际的国文教学中有很多的问题,于是热情执着的夏先生和敬业认真的叶先生决定要一起出一本关于国文读和写的书。虽然年代久远,但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很多的读写方法可以借鉴学习。文章构造了乐华、大文、王先生、张先生、梅叔等人物,通过生活和学习的场景布置,将阅读与写作的知识贯穿其中,有方法,有例子,读起来生动明了。文章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的,而我会将其中的阅读和写作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为什么我们学阅读和写作,文中给出了答案。

  王先生在寺庙中居住的那段日子,有感于和尚日复一日的诵经,意识到读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办法。北宋文学家司马光也曾说过:“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书一定要反复诵读,一旦有时间就读出它并且思考它,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读的多了也就明白了文章的意思了,对于理解能力大有好处。同时,王老师将文章标注轻重缓急的符号之后,文章表达的意思就有了差异。举个例子:在阅读中不同的重音,就会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小王昨天拿走包裹了吗?”如果重音在“小王”上,回答者就会说“小王没拿,小李拿走的”,如果重音在“昨天”上,回答者会说“昨天没拿,今天拿走的”。重音的不同位置,使整句话都表达出了不同的意思。一个简单的读的行为就能提高我们的理解和沟通表达能力。

  叶圣陶在《怎样写作》中指出:“写作原是说话的延续,写作材料应该以自己的经验为范围。”由此可见写作是生活中的寻常事件,我们写作有的是为了应付事务,如写公文、发函件;有的是为了练习文笔及写作能力,如学生写的作文,日记;有的是为了创作,如发表一篇小说,写一本书等。这些写作是为了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行为,是属于我们生活中的内容。

  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不是生活的附属品,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事务。

  那具体怎么阅读呢?

  阅读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只要眼睛能看懂,嘴能读出声,不就是阅读嘛?但是我们回问自己,读完之后还能想起来故事情节吗,有的人可能能记住一部分,有的人可能一点都想不起,这里就有一个阅读的方法问题,学会方法,才能记得深刻,继而将内容吸收利用。《文心》中列出了以下几点阅读建议:

  有选择的读书。

  按照身份选择书籍。文中的人物大文是个中学生,他家是书香世家,各类书籍充斥在书房中,他的父亲离世后,这个书房便成了大文的书房,大文凭自己的喜好随意的翻看,书房杂乱无章。后在枚叔的指导下,首先将书籍进行分类整理,便于查找;其次枚叔按照大文的中学生身份给他选择了适合的书籍。因为大文尚在学习阶段,课外阅读时间也不是很充分,于是枚叔帮他选择了字典类工具书、小说类名著、古诗词选集、对于经书和史记类文章枚叔的态度是可以做了解,需明白它的体裁格式,在学习中碰到的时候,趁机翻一翻,了解基本概念,大致轮廓即可。这一点很好理解,学生翻看对学习有帮助的书,家长翻看对生活或是对工作有帮助的书,老人可能会翻看养生类的书,年轻人会翻看技术类或是历险类的书;当选择过多,难以抉择时,不妨再想想自己看书的动机,这也是书中提出的第二个选择方法。

  按照读书动机选择书籍。人物乐华因家庭原因辍学后,虽然在钢厂上班,但心里依然保持着学习的动力,他写信向王老师求教文学史书籍的选择问题,王老师询问他为何想起读文学史,这便是个动机问题,动机不同,所选择的书籍也不同。大文想读文学史一是想了解历代的代表作品,二是想知道文学的源头和演变过程。王先生不建议他直接看现成的文学史书籍,因为写作者所引的不全是代表作品,评价也较为片面,王先生建议乐华去看一下词选,诗选,然后自己亲自品评;也可以依照文学史的线索去选择历代名作,通过作品了解文学史的渊源。

  面对浩瀚的书海,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年龄阶段、读书目的去选择合适的书进行阅读,这样能使我们在短时间内积累更多的知识储备。

  读书时注意体会。《文心》中说读书时要体会内部经验和外部经验,内部经验对应内心的感悟理解,外部经验对应直观的印象呈现。在阅读时注意调动内外部经验,会更好的理解文章。之所以有的文章觉得晦涩难懂,很可能是因为平时很少留心观察生活,即缺少外部经验,在阅读的时候没有能达到共鸣,这一点容易改变,多留心和思考就可以了;还有一点就是经历不够,即缺少外部经验,作者描述的事情是你还没有经历的事情,对于这些你没有感觉,这部分需要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才能有所提高,这也是很多经典作品,每读一遍会有不同的感悟的原因。

  一边读书一边鉴赏。文中对鉴赏专门进行了讨论,我们且不讲鉴赏的意义和态度,单就鉴赏的行为来解释下,锦华说她在读文章的时候,常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一边看一边自问,如果我自己写会怎么写,然后细致的观察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他比我写的好在哪里。如果能带着这些问题读书,势必会使理解和记忆能力有所提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有了阅读的积累,才会有写作内容的丰富,我们再来看下书中对于写作的建议:写作到底应该怎么写?

  准备工作:

  文中提到要留心观察总结,比如:平时对字或词的用法进行归纳总计,多留心个别相近词的使用习惯;观察文章中好句子的表达方式,总结规律;把对书中观点的的疑惑在事实中印证出来。有了这些观察的积累,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够表达的更准确,优美,有深度。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里也提出了观察的主要意义:世上的万物都蕴含学问,通过仔细观察,再用满含情感的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成就了文章。

  确定题目内容:

  依照自然的顺序,文章必然先有内容后有题目。看到美好的事物想要描写出来、遭遇了不开心的事情想要发泄出来、看到了不一样的观点想要表达出来等等这些都能成为写作的内容,有了内容才会想起对应的题目。

  梳理组织结构:

  朱光潜先生说的好:“一种作品如果有毛病——无论是在命意布局或是在造 句用字——仔细穷究,病源却在思想。思想不清楚的人,做出来的文章决不会清楚。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之初对文章的构思和组织结构要有一个梳理的过程。《文心》中阐述了写作的六个段落的组织法,它们分别是:起、承、铺、叙、过、结。当然这六点不是要求大家生拉硬拽的套上去,而是写作时用来参考的行文顺序,具体的还要依照生活和写作的经验来取舍。

  除了以上组织法,还有一个组织原则,那就是“秩序、联络、统一”。通俗的讲就是把所有的材料排列成适当的顺序,一气呵成的讲述开来,通体保持一个观点和主旨。什么算是适当的顺序,怎么能做到一气呵成,统一的观点怎么兼顾到的,文章中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就是’回问自己’。在写作前回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这便是主旨;接着回问自己,我怎么想到要写这个的-这便是因由;开始写作了,回问自己,这个论据符合主旨吗-这便顾及到了文章的统一。这样几个回问下来,文章内容的先后排列就有依据了。

  有了以上几点,可以完成一次写作了,但是想要脱颖而出就要用到文中提及的以下方法了。

  写文章注意体会知与情与意。通俗的讲解开来,就是对于一件事情,我们可以从知识的层面给出分析,这是“知”;我们也可以从感情的角度给与描述,这是“情”,也可以给出处理的方法,这是“意”。不是要求三者同时具备,而是组织写作时,我们拿自己认为最有用,最擅长的部分来组织语言,进行描述。这就如同走进了盛开着茉莉花的花园,我们被她的香气和无暇的美所感动,必须要记录下来,植物学家会从花的结构出发,解读她哪里发出的香气,为什么是这样一种香气;作家很有可能会从花的姿态,带给人的感受进行描写;爱花者看见这么美的花会凋谢,会从花的实用价值着手说明,使花再次创造价值为人所用,这便是一件事物可以表达的多个方面。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触发”简单的讲就是读书时的某句话能使你想到和另一本书上的某句有关系;读到的内容印证了生活中的事件;读的内容可以做某种理论的例子;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它别的意思。触发的积累,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的能力。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有各种触发和联想,只是大多时候我们都任由它一闪而过,没有及时的记录下来,有可能当时有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因为别的事情的干扰,就彻底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这里说的触发,我们一定要及时记录,在缺乏灵感时翻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规避写作常见问题,文中对于写作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大致分为三大类:用词用语不当,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于词语的理解不确切,或是没经过思考,写的较为随便;意思的欠缺累赘,产生的原因一个是没将意义思考周全提笔就写,另一个就是作者的言语习惯不良;前后不连贯,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因为思想不精密造成的,每句的中心意思无法串联形成主旨。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留意自己的思想习惯和言语习惯,写作完之后再进行反复检查与推敲,相信这些问题都可以慢慢得到纠正。

  文章通过多个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告诉了我们阅读和写作不是一时兴起的玩意儿,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阅读使我们丰富了视野,对生活有了新的触发和印证,而写作使我们记录了生活,表达了自己。文中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孜孜以求,老师们积极的传道授业,还有乐华即便辍学,依然保持学习的恒心,都使我触动,借用高尔基的一句话“学习永远不晚”。只要自己有热情,有方法的学习,无论任何场合,年龄,都不能阻挡我们认真学习和生活的心。

  《文心》读后感(九):一本被严重低估了的写作方法指导书——《文心》

  成年以后,写作能力一落千丈,每每提笔,总是绞尽脑汁,还要东拼西凑才能写出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不多说也总是词不达意,思维散乱,由于近一两年工作需要,常常需要一些公文写作和自己碎片思想的文字输出,于是便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文字写作能力。偶然看到一个关于《文心》的推荐,虽然并不给予太高期望,但由于来自两位知名的作者,仍旧翻阅了一下,这一翻阅,却着实有种“通窍”的感觉。

  本文以故事体的方式介绍了关于阅读、写作、鉴赏的学习方法,浅显之中又让人印象深刻。相较于教科书的呆板教条,这本书很是通俗活泼。

  虽然故事的主角是中学生,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为了方便作者传达思想,并不妨碍其他人群阅读,高中、大学生,工作人士,自由撰稿人都是可以拿来一阅,我想也都会从中得到些许收获或启发。

以下几点是我从文中收到启发或影响比较深刻的几个知识点:

  抽象的印象描写远胜于白描

  印象一章,对于写作确实有所启发,有时候我们描写风景,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胸中一千,写出来只有一百,没有办法很好地传达我们所看景物的生动、澎湃、清新等情景。说到底,是我们常常使用“白描”手法,一味铺陈,索然无味。读印象这一章,我的思考是,要巧用喻体来修饰本体,让读者在独到文章的时候能够跟随文章的描写发挥想象力,体会到作文的人想表达的曼妙情境。文章中的举例: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的一句:一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经文章作者的再次解读,这篇十几年前学过的文章句子陡然焕发出新的生机来。

  《词源》

  另外,通过本书认识了《词源》,也是阅读的一大收获。现在图书馆有关中国汉字语言的书籍非常多,有时候想学习一点却不知道应该选择哪本来看,现在才知道原来词的解读这本《词源》基本上能做到大半了。如果需要,一个词在词源中的解读甚至可以单独做成一篇论文。

  擅用“联想法”

  联想,在文中叫“触发”。其实在我们日常常见的文章中也很是常见,当往往被忽略了,总是惊叹于有些作者寓意的深邃,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更不要说分析作者是用了怎样的表达手法。而此书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很多有深厚、独到见解的文字,往往是用了联想的方法,比如由“领子和袖子”联想到“领袖”,由“鸡鸣”联想到“革命的呼号”等,都是非常实用的写作手法。这种由现象到寓意的表达手法,比起直抒胸臆更显得生动许多。由此,我想到以后要说明一个大道理之前,最好能现有一个小事件、常见现象来引出,也就在联想的使用上算入门了。

  小说的标准

  关于小说和叙事文的区别,让我对于小说的鉴赏又有了新的标准,原来总以为只要是讲了个故事,哪怕是不完整的故事,都是小说,现在书中说:“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是作者从人生中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它的手段。”这么一想,对于如何辨别叙事文和小说确实立马清晰明了了,同时也不禁开始思考,现在很多网络小说因为缺乏深刻的核心意义,或许根本不能叫小说。

  读书笔记重在“联系”

  读书,有些时候能从中收获新的知识,有时是对自己已有知识或思想的印证。比如“读书笔记一章中谈到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这个在上个月独到的秋叶的一本名为《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也曾经提到同类的方法,那就是”联系法“,读书笔记不是仅仅是自己读书后的收获,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读书笔记越考究,他们的读书笔记往往重视”和其他文章、言论的区别和联系“。这一点从上次看完《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我就开始亲身实践,在笔记中注重一本书中的内容和其他书、新闻、论文的联系,不仅有利于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对知识点的记忆。毕竟散乱无章的无数个知识点很难被记住,但如果是对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的修改和补充那就要容易得多了。

  学习不止局限于课堂

  另外,虽然是因为所处年代的关系,作者对于是否“科班出身”并不在意,比如书中对于“乐华”去做工人这件事一直都是持有理解、赞许的态度的,同时,在最后一章中作者讲到关于考试和学习的关系时,对考试并不以为然,认为“及格”即可,考察学习成功的标准是“是否真能充实你们自己,是否能随时随地可以受用”。这些话虽然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但放在现在也同样适用。对于不是文学专业,还有那些像我一样早就迈出校门多年的人来说,学习早已不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真切地为自己的能力提升服务的。

综合性思考

  对于本书,尤其是爱好文学或者有需要提升写作水平的读者,我是建议可以多读几遍的,我的总结其实相当浅显,一是时间紧迫,二是我是有选择性的针对自己不足的一些方面进行了重点阅读,所以读书感想也并不全面。上面阐述了一些书籍带给我的比较实在的一些提升细节,接下来说一下我读完之后引发的两点整体性的感受。

先“思”后“行”

  这本书于我,又另外一层收获,那便是关于“思”与“行”的关系,应该先思而后行,虽然我们对于“三思而后行”都非常熟悉,但我想很多人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会犯“盲目”的毛病。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关于“练字”的方法,我就曾经像书中批评的那样,给自己定了个三年计划,然后就开始“临摹”了,好像只要写的够多,联系的够多,字就会越来越好似的。现在想来不禁好笑,如果连基础的方法都没有掌握,不知道一个字、一句话、一篇文字应该怎么去协调,那怎么都不可能练的好的,想想都心疼我那些因为盲目临摹字帖而浪费掉的时间。关于“先思后行”,除了练字这章,在书中还有好几处体现,比如《题目与内容》一章阐述的”先有内容后有题目“的逻辑,《戏剧》一篇中先讨论、构思、安排好重点情节,之后做文章的方法,都是暗含做事情应该先“思”而后“行”的顺序的。

触类旁通

  书中《左右逢源》一章,本意是为了说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导同学应该对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的重视,同时可以跨科目进行联想和比较,从而发现联系和区别。里面引用了歌德的一句话:不懂外国语的,对于本国语也只能懂得一半。我认为,很多学科都是存在逻辑联系的,比如去年读《人类简史》,突然意识到现在的数学、几何、哲学、生物、物理等学科,其实都是一个知识系统库分化出来的学科,历史上很多伟人,多数是进行跨学科学习的,比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往往在多个不同的领域都出类拔萃,这就是跨学科学习的力量。梁启超说“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说明学习不能过于局限在一处。

无意识的写作模仿

  文章对我的影响,其实也不尽然都是好的方面,比如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发现我这篇读后感的写作方法也收到了原书的影响,很多地方并不太符合现在作文的用词习惯,坦白说这个影响对于我是无意识的,就像《文章病院》一章提到的“文字的传染性”,我看了这本书,有意无意地进行了模仿,因为这本书是三四十年代的书籍,写作习惯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对于我来说也未必全是好的影响,比如我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很多用词和词的前后关系都有文言化的倾向,当然我这点薄弱的功底,经这么一影响,难免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味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文心》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