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10篇

2018-04-27 21: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10篇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一本由郑也夫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一):如何树立正确消费

  目前中国社会尤其是青年阶层的消费观,已经开始像以提升自身各项能力以及追求精神世界方向开始转变,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尤其是目前各类网络课程的盛行以及健康餐饮的风靡,其实这都表现了中国人已经开始由以前的只注重物质生活层面开始往更高的消费习惯开始进化。

  而郑也夫先生的这本《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正是在论述这种消费的演进,本书第一次出版于2007年,在十年之前郑也夫先生就精准预言了中国社会消费观将出现巨变,让人不禁赞叹这位学者对于社会发展潮流的精准把握。而其实本书原为作者在其课堂的一门课程,但作者深入浅出语言让本书虽然很具学术功底但又不晦涩难懂实在是难等可贵。至于本书名字由来,当然是为了至今贝尔先生的经典之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作为一本学术著作,本书也先抛出问题,在第一章叙述了中国当代的消费观现状,从而提出了作者自己观点:关于人类三总追求的理论舒适牛逼刺激。之后作者开始讲述厂商们如何通过广告、降低门槛方法来引诱顾客过量的购买更多的物品来造成消费上的浪费,然后又从顾客角度来阐述由于崇尚时尚和物质崇拜所造成的扭曲的消费价值观。最后重新回到关于消费逻辑的深层探讨,并预测全民即将进入如古代贵族一般解决温饱,并因为工作重要性的丧失,开始追求生产本领和生活艺术中,最终物质已经满足不了人类炫耀与刺激,游戏才是人类的归宿

  文章引用了凯恩斯的一个观点:生产问题解决了,失业和半失业将成为未来社会中多数人的常态。这个预言如果真的实现了,那刚获得星云奖的《北京折叠》就不再是一部完全的科幻小说了。

  而另一方面,作者对于游戏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消费这一预测,也渐渐的开始变成了现实,尤其是当今社会游戏产业火爆,催生的非理性消费比比皆是

  当然本书其实也为未来的消费观做了指引,由于追求生产本领和生活艺术的欲望越来越大,所以目前的尤其是对于中产知识阶级的提升自我的消费市场会越来越庞大,这也是一个巨大商机。另外目前对于生活艺术的消费已经从中国火爆的电影市场和娱乐市场可以看出端倪,而这两者估计在短时期内,将成为超越物质消费的主流

  本书讲述的观点其实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就是物质生活的解决,这一前提是否会在之后的社会急转直下,反而变成了最大的危机呢?这显然不主要是社会学家的事,而是科学学者的问题…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二):解读消费社会,“走向游戏时代”

  文/吴情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购物的方式内容逐渐发生微妙变化。买买买,一度成为社会常态,也形成校园文化。淘宝天猫“双十一”、当当网店庆、亚马逊、京东商城成立几周年,商家消费者一起在产品中狂欢。周遭的现实似暗示着这样一个事实拥有越多便越快乐个人幸福感取决于占据物质资源的多寡。尽管在感情上不愿承认,但细想之下,确为实情简单的消费行为,很多情况下并非由个体进行自主选择。该如何理解有关消费的诸多行为,尤其当消费成为每个人生活中难以回避的一部分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国当代著名学者郑也夫著。有关消费的研究(主要是解释批判),学术界的成果堪称汗牛充栋。可《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一方面侧重从学理上解释何为消费,以及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消费行为涉及的多方如何被组织到一起,最终促成消费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从目前的消费社会百态中,郑也夫先生预言道,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物质占有不再能提供区别性,追求牛逼的本性只好寻找新手段”,同时,在未来社会中,“工作的重要性丧失,未来的教育显然要融合生产本领和生活艺术”,也即,一个以物质占有为衡量个人价值手段的社会让位于一个侧重个人有尊严诗意栖居的社会,也即“后物欲”社会。

  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我们的生活中消费如空气一般自然。不过,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消费显然不能简化于此,它的内涵复杂深广,且涉及商业社会的多个领域。在郑也夫看来,消费截止由五个方面构成:潜在消费者的崇拜心理(“以物品证明身份”),商人营销商品的种种努力(比如买通官员专家以“消除对某一商品的社会制衡”),广告,降低消费门槛,以及时尚。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对潜在消费者的潜在影响力声音。因此,即便面对一个简单的消费行为,也很难分辨其究竟是出于个体的真正需要得以展开,还是因为社会和文化的作用暗自驱动。

  不过,尽管在目前的消费社会中,我们对实物的消费占据着较大比例,但是“虚拟性的活动无所不在,影视、药品、游戏、戏剧、迪斯尼等等”,同时,实物消费占消费总额比重下降。虽然短时间之内无法完全评价这一微妙转变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中可能隐含的思想轨迹。但郑也夫先生认为,这可能预示着一个“后物欲时代的来临”,部分因为“消费的非物质化和虚拟化,或者说生活的非物质化和虚拟化,已成趋势”,部分因为“工作将不是未来生活中的最主要内容”,工作不再是人们获得生存手段的主要手段,也无须为此遭受机制的异化,休闲为主的生活,这一多数人所向往事物或将成为现实。

  郑也夫先生预言,“游戏将是未来生活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从当前过渡到这一社会,过程并不轻松顺利。“相反,游戏在前行中腹背受敌,它必须在物质挥霍和药物沉溺之间开辟自己的道路”,它毕竟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在这个社会,当有人问及个人天赋时,可自信地宣称“自己最大的天赋是玩”而丝毫不必感到羞耻,它允许一种适合人性完善生存方式,以及存在的多重可能性。这样的社会,难道不值得憧憬吗?

  然而,在笔者看来,郑也夫先生的预言或多或少带有尼采式的“乐观悲观主义者倾向。以游戏为人生本务的社会,多少带有乌托邦的想象。构建这样的社区不难,但在很大规模上促成这一社会的形成,实难办到。商业资本主义逻辑下,真正能够做到“有钱有闲”的恐怕只会是少数人。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中下层人士,都无法充分发挥主体性使得工作不再重要,也无法在未保障生存、发展的基础前尽情地“游戏人生”。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三):物欲洪流的退场?

  本文首发于网站 什么值得买

  郑也夫著,18万字,12章,260页,3部分(人的需求分析,消费主义影响,对未来的展望)建议以章为单位阅读,此书有一定的学术性(只是有一定的学术性,不甚强),因而以章为阅读单位可以提升对全书了解程度,而本书的一个优点在于其序言就已经把全书的结构已经拆分好了,所以读者按照作者的拆分结构阅读即可(各章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但是必须要知道的是,该书初版于2007年,然鹅,数据却没有因为再版而更新,心好累啊!当然,还有一个优点是本书的注解简直是注解模范,不仅注明了书名、作者、出版时间、出版社还对引用图书的内容作了初步的介绍(这简直就是勾引剁手!),可以说作者还是很用心的。

  之前读郑也夫的作品,主要是《神似祖先》和《吾国教育病理》,额,又是罗辑思维,那个时候的罗辑思维和现在这个时代还是有不同的,那时候推荐的书其实还不错,现在推的嘛,2333。《神似祖先》现在来看是不错的对未来的预料,而且有些内容和本书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至于《教育病理》,其实是一本文笔不错的时评集,读起来堪称“酣畅淋漓”。至于说的对不对,军备竞赛是对还是不对,其实是值得商榷的(其实我觉得宽松教育更可怕!)之后就是《代价论》《文明是副产品》,感觉相当不好,《文明是副产品》的篇章有点太长,一直读不进去,文笔没有之前那么轻松愉快,草草就弃了,感觉有点题材太大,写着写着就写飞了的感觉。

  本书从哲学心理学开篇,阐明人有三种需求:舒适、牛逼、刺激(马斯洛层级的一种延伸,其实成神了追求的也就是这些吧),然后就是消费,以及消费主义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消费机制的形成(消费心理学和《有闲阶级论》),中间对未来的“后消费时代”进行了铺垫技术进步,与十年后的《未来简史》对比,技术进步只会越来越快!),最后回到前面所点明的三大需求,在未来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候,消费已经不能(或者说人们已经没有消费的能力或者说消费已经不具备前述功能也可能出现了神人,凡人已经不存在存在的意义)实现人的三大需求的时候,游戏(广义的)才是我们的归宿。

  社会学有三位创始人,分别是卡尔·马克思(没看错,就是那个搞科学社会主义的卡尔·马克思,他在人文社科领域堪称全才),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资本主义》),涂尔干(又译为杜尔凯姆,涂尔干是商务印书馆在翻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时采用的译名),郑也夫先生用的是杜尔凯姆这个译名,也不是不对,好像同一个人在不同领域的作品用不同的译名,貌似是一件常事。

  综合讲,如果看过《神似祖先》和《有闲阶级论》还有熊彼特,那么阅读本书的主要作用恐怕就是把这几本书穿起来,相互交织成网的一个小节点,可以将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串联起来(总觉得自己像是在织网补洞,但是洞洞越补越多,此处不表)。本书可以降低剁手快感,剁手剁得血流不止的可以看看本书来醒醒脑(这个效果比有闲阶级论药效更强,因为好读)。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四):note

  序言

  偏激风格因为满足了俗人追求刺激的需求,常常有助于批判话语传播;但偏激极易走向片面

  温饱即将全面解决就,空虚无聊必然发生,消费成了最大的社会运动

  人类演化的漫长历史中物质匮乏如影随形,故物质占有一直是炫耀的利器。

  第一章

  如果把好生活作为人生观来鼓吹的话,商人必将成为这话语的最终垄断者。

  西托夫斯基说的人的三种追求:刺激/个人舒适/社会舒适。

  第二章

  永远都不会有圆满的满足。

  广义的民主除了政治,还包括经济和文化。

  左翼思想家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根本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的。

  右翼思想家认为,供应不是需求拉动的,而是企业家天才创造

  性特征的炫耀(雄孔雀华丽尾巴/公牛硕大的牛角)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然而因为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人类炫耀的动机有所升华

  人们会下意识的模仿位高者。

  第三章

  现在广告不是诉诸理性,而是诉诸情感。它们抑制和扼杀顾客对商品的鉴别能力,这与麻醉剂和催眠术没有什么两样。

  广告战只是商人之间的防御战,广告钱原来是商人买心安的,我们不得不消费的/铺天盖地的/成本巨大的广告,竟然只是商人们心理上的解忧玩。

  大众凭借物品来炫耀和证明自身的心理,变幻莫测且永不停歇的时尚-----共同构成了制造消费社会的机制。

  时尚智能在两个维度上寻找,一个是最新,一个是最老,而后者比前者更稀缺。所以古董必将保持为消费时尚之一。

  第四章

  熟悉,可预期常常是人们接受一桩事物的心理根据,而陌生/风险常常是他们回避/拒绝原因。连锁店风靡,都是为了攻克陌生导致的心理防线

  广告可以促进,却不能造就消费及其形式。而打破门槛,开发方便的商品,是消费机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生活中几乎处处可见手艺的存在:为自己装一袋烟斗,为家人炒一盘菜,烧一壶茶或一杯咖啡,写一手字,过年阖家包饺子

  区别性对人类而言,其实是比平等更重要的深层追求。

  月饼包装很能说明温饱解决后,物质化炫耀的穷途末路。

  第五章

  健康声明的到了合法化。

  第六章

  一切社会斗通过物获得意义,自然物的种类象征为社会差异

  没有外在的支撑,甚至我们的个人身份也会淡化而无法聚焦。自我是一种脆弱精神结构。

  站立在人的主观性对面的是人造世界的客观性。如果没有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世界,就只有永恒的运动,而无客观性。

  杜尔凯姆:意识要与活生生的物体结合

  物品为社会生活制定意义。

  商品拜物教实际上是对拜物的颠覆。

  商品拜物教崇拜的是货币,是抽象东西,是财富权势的象征。他可以用它的货币换取各种商品,只要那商品能给他带来地位的炫耀,或新奇的刺激。

  动物王国中的领地的自然史诗人财产的第一章。

  用物质证明身份是最有力的。

  消费群体就是部落,商品就是图腾。

  商品在帮助现代人制定意义,划分等级。但也不是所欲的商品都充当划分等级的功能,也不是所有的商品在为人民划分等级时起到了同样的效果。

  人们炫耀的其实是“功能”加上稀缺,二者中缺少任何一方,炫耀不能成立。

  作者从来不在一般意义上贬低炫耀,他认为炫耀是人的本能。他只是反对不恰当的炫耀手段。

  汹涌而来的跟进者会使某种地位性商品的地位满足功能大大下跌,于是只好转寻其他地位性物品。(所以我在想,以自己的喜好和品味来证明自己身份的人,会吝啬分享自己最爱的东西吧。如果不这样的话,如果跟进者汹涌而来的话,这种喜好给自己带来的满足功能也会大大下跌)。

  没有有用的而无价值的商品,却存在着有用途而物象征性的商品。没有没有有价值而没有任何用途的商品,逻辑上却存在着有价值而没有任何用途的商品。

  人类不靠物质来为自己定义,不靠物质物质来炫耀,应该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尽管也不是很快就能来临。

  第七章

  当我们将社会事实概括成数字时,遗漏(不是疏忽,而是无何奈何)和歪曲往往就包含其中了。

  恩格尔系数更大的可能是被高估了。

  见面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收获是一言难尽的。

  远程交易往往比近程交易利润更大。

  色情影视在现代社会的盛行不是因为很多人缺少性伙伴,而是因为人们将此中虚拟看作性的享乐方式的又一选择。它说明,从最依赖实体活动中也可以衍生出虚拟,虚拟不仅无形,而且无限。

  布西亚:法西斯主义能够再次成为炫目之物,就在它被提炼的残酷,在它美学化的退后性。

  我们是生存于残酷竞争中的祖先的后代,我们继承了追求刺激的性格。

  为什么虚拟的领地在扩大?一方面,是因为物质的需求解决了,物质炫耀日益被人们视为荒诞。另一方面,还因为实体往往有限,虚拟才能无限。

  为什么白日梦重要?坎贝尔说:因为它会促进渴望,或者会扩散一种渴望体验目前生活所不能提供的“更多事物”的满足感。人们感觉与虚构快感相关的快乐在质量上(如果不是在强度上)要高于现实中遇到的快乐。

  冈本庆一说:另一个自我,或种种的自我,都要比现实的自我来的快乐。

  游戏在前行中将腹背受敌,它必须在物质挥霍和药物沉溺之间开辟自己的道路。但是只有它所代表的才是未来的文明。

  第八章

  坎贝尔:自我陶醉的享乐主义代表了一种需求快感的方式,将注意力集中在虚构的刺激物和刺激物带来的隐秘的快感上,而且更多地依赖于情感而不是直接的感受。

  动物(包括人)如果有选择的自由,它将拒绝完全的陌生,那意味着恐惧;也将拒绝完全的熟悉,那意味着无聊。

  人是具有两重性的生物,他同时追求者普遍性和特殊性,他同时追求着熟悉与陌生。

  卡斯特:那些总是在不停地寻找肤浅的刺激/总是在寻找一些令人兴奋的东西的人,他们其实是长期慢性地处于无聊状态的人,但是自己未察觉,因为得到了补偿性平衡。

  “酷”是三位一体的:玩世不恭的态度/不动声色的举止/非主流的装束

  在时尚问题上不会供不应求。

  布波族昭示着,一种不以物质为重心的新的时尚,已从底层进入精英。它是渐进的,却很可能导致消费领域中最深刻的变化。(但是布波族的反物质主义似乎有一点虚伪和矫情的味道)

  第九章

  人在本性上就是追求区别,追求不平等的;追求平等要么是在权力上,要么是限制不平等不要过大。

  西托夫斯基:什么东西是我们认为收入好,而且越弱越好呢?收入常常是做不愉快的工作的报酬,有时更多的收入正意味着做更多不愉快的工作。

  适应,就是苦惯了不觉得再苦,甜惯了不觉得再甜

  虽然生活中的事件使快乐一度偏离“固定点”,或高或低,但事件没有持久的效果,适应将导致快乐程度回归到那一点上,那一点是遗传和性格决定的。收入增加了,高兴一整子,很快会“适应”,还会回归到固定点啥歌。遇到不幸的事情,难过一阵,很快会“适应”,也会回归到固定点上去。

  伊斯特林:完全的适应意味着期望同现实状况一同改变。物质方面就是这样。不充分的适应意味着期望的改变小于现实状况的改变。家庭和健康是这样的领域。

  每个人时间有限,因而将精力投入到健康/婚姻/拥有子女/拥有朋友的追求上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而不是将精力投入到提高收入。

  现代人虽然重视自己的利益,但是因“不懂”而走入误区,他们不懂的有很多,比如:物质富足产生的空虚,不能靠进一步的物质消费来填补;炫耀消费的代价有时竟是自己的身体。

  现在消费社会的问题梗结在于,一些尚未满足的基础欲望(温饱/健康/配偶)我们居然重视不足,一些已经充分满足的欲望我们还在无休无止地填充。(我们需要熟悉,开发的社会生态,而不是陌生,闭塞的社会生态)

  收入水平有一条线。在线下面,收入的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有很大的影响;在线上面,收入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影响微弱。这条线就是温饱线。

  很多可望增加生活满意度的恰当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增加财富,只需改变生活观念即可。

  阿盖尔:运动的快感既来自生理上的效果:安多酚的释放,也来自心理上的获得:表现和自尊。

  布拉德伯:不幸福不是幸福的反面,二者是彼此独立的。(。。。真难懂)

  第十章

  消费不是自由时间的朋友,而是休闲的对立面。工商界与政府并不喜欢让人们拥有真正的休闲,只希望我们把休闲的时间用于购买物品和他人的服务,或为政府纳税。

  尽管工作总体来说令多数人不快,但工作中有一些隐秘的,不为人察觉的重要功能。工作可以帮我们组织与运用时间,使人们可以跟家庭以外的世界产生社交接触,促使个体追求更宽阔的目标,给予社会地位及认同感,以及提升活动的层次等等。

  在工作岗位日减/满足不了上岗要求的情况下,应该给予较高的生活费用鼓励自愿下岗的人。

  很多人不是不愿意工作,而是不愿意工作时间过长。

  减少工时/均摊工作机会,只能是国家行为,是立法保证下的安排。

  艾尔斯.罗伯特上世纪末预言了中国增长神话的终结。他说:不可避免的减速和可能发生的中国经济泡沫的彻底破灭,其后果是深不可测的。

  “精神熵”是很糟糕的状态,烦躁/空虚不说,耗能还很高。反熵就是为自己的精神建立秩序,手段是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社会目标的傀儡),专注于这个目标,全身心投入,达到浑然忘我,并因为投入其中而屏蔽了世俗生活中琐事的打扰。

  第十一章

  贵族的教育就是打磨自身,是自己臻于完美。

  你有可能下岗,却不可能不去生活。教育培养你喜欢上了体育/音乐或者绘画,在这方面给你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你在这一技能和兴趣上的收获是不可能失落的,你的这种本领,将一直帮助你充实自己的生活。

  诗歌/音乐/足球/击剑,等等,都是在学习和掌握之后才能给你带来乐子。并且你越是熟悉,技巧越是高超,就越是喜爱它,越是将空闲的时间投入其中。

  经济的民主化和文化的民主化是与政治的民主化同步而行,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即使在为民主奋斗,也要思考民主的负面。

  民主制度最易被人误解的地方就是以为它是人民做主,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利益。但是人民的利益是分歧的,人民是无法共同决定一桩事情的,其中每个成员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民主政治的意思只能是:人们有接受和拒绝将要来统治他们的人的机会。

  民主制在政治上表现为政治家提出见解,大众选择。民主制在经济和文化上(后者在商人的作用下日益商业化)上的表现是商人提供商品和服务,大众选择。前者演化成了代议制。后者的机制是时尚,表现为大众文化。

  时尚和大众文化很可能要比政治上的姊妹制度代议制更为拙劣。因为它有巨大的盲目性。

  第十二章

  人物雕塑是这样的一种艺术,一方面其形状在迫近被雕塑者,另一方面其质料殊异与被雕塑者。艺术家靠着不同的质料,获取到不同的品性。他们靠着青铜获得了刚毅,靠黑色获得了威严,靠着洁白获得了纯洁等等。它必须是像与不像的组合。

  卢梭说:人生而平等,是大错特错。

  有了瘾就不会空虚了。没有上瘾,不仅仍然有可能陷落到了空虚之中,甚至难于与一种行为模式结合到一起。

  我们始于游戏,终于游戏。作为个体,我们出生伊始,便懵懂地投入到了游戏中。作为一个物种,我们越来越多地将自己的时间/经历/智慧投入到游戏中。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五):《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无处安放的欲望

  “苹果7”来了,关于买不买,大家吵得很凶,但结果其实很明显:该买的人一定会买,不该卖的人就一定不会买。这恰好符合郑也夫在这本书里的观点:“消费群体是部落,而商品就是他们的图腾。”

  我们显然已经进入了这样的时代:衣食无虞,可忧虑却依旧层出不穷。很难说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方面,只有当人们解决了生存问题,才有机会考虑其他问题,诸如“怎样让生活更美好”;但另一方面,这种空暇又很容易令人不知所措。一旦有关生存“必要的挣扎”不再被需要,人们也需要一些同样深刻的“患得患失”,才能让生活充实可感。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社会学家郑也夫一部简洁而有力的作品。作品阐释的正是上述主题:当人们进入不必为温饱担忧的“后物欲时代”时,人们该怎样安放自己的精神生活?而在阐释这一主题的过程中,作者充分使用“消费理论”,从而将人在精神状况上的转变通过消费的具体表现加以呈现。而在对“过去”与“当下”进行了解释与阐释之后,作者的讨论直指未来——在物欲可以完全得到满足,继而无法满足人们欲求的当下,“虚拟化”的游戏,将成为未来人们可以依赖的、获取满足的道具。

  在某种程度上,人生来是追求不平等的。这观点看似奇怪,但细想却又实在有理。人身上自然存有“模仿”的本能倾向,但另一方面,人对个性的追求也同样切实可见,“模仿关乎生存,个性现实出色”。更明显的例子则是在财富的累积上。正如托尔斯泰曾经发问:“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人所需要的财富总是有限的,但对财富的需求却永无止境。从根本上说,人们累积的表面上是财富,实际上则是围绕财富而产生的优越感——只有通过所谓“个性”才得以彰显。

  这种追求在此前可以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但随着“后物欲时代”来临,生产力接近饱和,人们的基本欲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时,这种执念却必然导致消费过度,引发一系列消极的连锁反应。在物欲的满足已经实现之后,人们需要一个转向,来让自己对“卓越”永无止境的诉求——反面来说则是贪婪,找到另一个可以释放的空间,从而避免继续将压力安置于已无空间的物质世界之上,造成不平等的加剧,甚至是无可挽回的倾覆。

  在作者看来,“游戏”正是这样一个理想的空间。一方面人们已经发展出了足够出色的“虚拟技术”,足以满足人们对“类真实”的渴望;而另一方面,“游戏是专门致力于满足人们超越他人愿望的,也是凸显差异的把戏”,它将从根本上满足人们对“不平等”的渴求。最重要的,是游戏完全可以让人“自娱自乐”,它带来快感,却不会让人自己以外的任何事物或人受到损害。

  事实上,人本可以于衣食无忧之时,考虑更多“更远”的问题和事业,但郑也夫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显然更加现实。与其说我们将在“后物欲时代”来临后进入虚拟化的“游戏时代”,人们更根本地是生存于一个“扮演时代”之中。人人都在扮演想象的自己,衣食无忧时,人们演得也更加投入彻底。欲望作祟,一切都无法永恒,但一切却都未曾改变。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六):让生活成为游戏,“过度消费”将会自动消失

  首发于有机会:http://www.yogeev.com/article/74120.html

  对于真正热爱的事物,不管是工作还是业余爱好,专注投入地去做,用心享受过程,那感受就跟玩游戏似的。对身心有益的、有意义的“游戏”(不是电脑游戏哦),能让“空虚无聊”这个词从生活中自动消失。

  商家鼓吹“买了___就幸福了”,其实,买买买不仅治不好“空虚无聊”,反而可能会让症状变本加厉,但“游戏”却可能帮我们化解这个世纪难题

从只看后果到追究原因

  对于过度消费这个问题,我曾经太关注它的后果——包括环境污染、竞争压力等等。曾热衷于看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和影像,还把它们展示给其他人看。这种做法曾带给我一种既自责又责备他人的负面情绪:自责,因为我自己就曾经是过度消费的追随者和受害者;责备他人,是因为我不想看到过度消费的后果愈演愈烈,也不想看到他人跟过去的我犯同样的错误。

  好在慢慢地,我终于开始去问“为什么”。为什么人会不停地购买并不需要甚至并不喜欢的东西?为什么要以牺牲休息、牺牲健康为代价来支付无休止的账单?为什么明知某些物品对身体有害,还是无动于衷?为什么明知不好的行为却停不下来?……

  我发现,研究过度消费背后的原因,比起研究它的后果来说要有意思得多。而我越追究原因,那种自责和责备他人的负面情绪也越来越少,最终消失。我化解了跟过去的自己的矛盾,从中也在学习体谅他人,这条学习的路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买买买并非源自贪婪

  停不下来的、如同上瘾般的消费,并非像我过去假设的那样跟“贪婪”、“缺乏自控力”等这些负面特质挂钩,而是和诸多复杂的原因有关。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并非刻意为之,并非故意要用过度消费对自己或对他人造成伤害,而是不知不觉之中被一股力量推着走。这么说,并非为消费主义开脱责任,只是我相信,不理解原因的话,问题就没法得到妥善解决。

  我很喜欢的一本关于消费主义的书,中国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老师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起来既舒服又发人深省,他不批判,而是耐心梳理来龙去脉、分析深层原因,又提出了有效的解决之道。不会让人感到沉重的负担,而是暗示着:其实改变的力量已经在你我手中了。

  以下分享本书中的几个有意思的观点,以及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过度消费的根源:温饱解决之后的空虚和无聊

“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你心里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萧伯纳

  观察我们身边常见的野生动物,比如昆虫、鸟类的日常行为,会发现大多活动都和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有关,特别是觅食。野外当然没有一年四季货品充足的超市,动物们需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得食物,总是忙忙碌碌,觅食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持警惕,预防被天敌袭击。虽然无法得知ta们的脑袋里在想什么,但我猜ta们不会怀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

  曾经大多人的生活也是如此,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为获得饮食和住所等生存必需品而做的劳动。休息娱乐当然有,但是远不如现代丰富,而且,因为满足温饱一向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而且得看天吃饭,所以那时大多人主要的注意力是放在日常劳动上的。

  年复一年从早到晚的劳动当然是很辛苦的,于是出现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原因之一是人们希望生产效率的提高能将自己从无休止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可是实际上呢?

  当温饱实现之后,人们的体力劳动是减少了,但工作并不轻松,而且各种和缺乏锻炼、作息失调等习惯有关的疾病成了流行病。更恼人的是,“空虚”和“无聊”变成了生活的新常态。

  曾经,每天为了满足温饱的辛苦劳动,就足够人们忙活了,能平安生活就满足了,哪有闲工夫怀疑人生?但是温饱之后呢?生活本身不再足以成为生活的意义,不需要担心吃不饱穿不暖,转而开始纠结“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并且漫无目的地追求着比满足温饱更多得多的物品。

“怎样填补生活意义的真空,成了一大问题。”

  在当代社会,商人营造了“以消费为核心”的人生观(成功人士必须拥有___,___,__,和___……)同时,理论家营造着“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享乐”的快乐哲学,鼓励人们用越来越多的消费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其实,寻找生活意义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不一定要通过大量消费。但是“消费至上”的氛围让我们不自觉地假设,这条路是最“正常”的一条路。

  问题在于,这条路也并不能治好我们的空虚无聊。“享乐适应”现象决定了,消费过后获得的快感只能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快感消失后,我们又不自觉地再次想要更多消费,随后快感还是消失……造成了恶性循环。

追求刺激,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郑也夫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三类:舒适、牛逼、刺激。

  舒适即满足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吃饱穿暖,这曾经是人们面临最大的挑战,但是现在对于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于是我们就越来越关注更高层次的两个需求:牛逼和刺激。

  所谓牛逼,换句话说,就是追求被社会承认,在社会群体中得到身份和地位上的满足感。而以买买买来进行物质炫耀,就是人们满足这项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实其他手段是存在的,只是我们可能没意识到。)

  但是,以炫耀为目的而买买买,解释不了一个现象:我们有时候会买一些根本不喜欢、不必要的东西,并没有炫耀给其他人看啊,甚至买来后根本没用呢就束之高阁,这个怪现象是怎么回事?这要靠人对“刺激”的基本需求来解释。

“人为地寻找刺激是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刺激,即生活中的新奇、变化、兴奋、挑战。刺激跟享乐不同,它并不是一种完全愉悦、开心的状态,而是可能同时夹杂着恐惧、好奇、惊讶、敌意等复杂的情绪。想象自己坐过山车或者看恐怖片的整个过程中的身心变化吧,典型的重度刺激。

  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刺激是基本需求呢?很多人不是只求安稳、安全就好了吗?刺激不该是可有可无的吗?

  但生物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需要周期性地达到一定的兴奋度。

“人不能太不兴奋,太不兴奋会觉得萎靡不振、空虚无聊;也不能太亢奋,太亢奋了承受不了。”

  想想过去的生活状态。我们的祖先们每天需要捕猎、采集,时刻准备面对天敌、自然灾害等……这些都是自然界预设好了的、给人类的常规刺激。一旦这些刺激都消失(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天敌消失),人的安全的确是有了保障,但是因为我们的身体跟过去相比还没来得及产生太大变化,所以,旧的自然刺激消失后,总觉得哪不对劲,不适应、空虚无聊相继出现,当无聊到一定程度,我们不得不人为地寻找一些新的刺激。

  那么问题来了,该用什么方式刺激自己呢?现代工业化的发展给了我们五花八门的选择,上文提到的过山车、恐怖片等娱乐活动只是一小部分。消费是最容易得到的新刺激,不需要学习什么新技能,只需要花钱,就能买到各种最新款时尚服饰,吃到口味千奇百怪的加工食品,看到无穷无尽的娱乐节目……这些事物当中,绝大部分并非为了满足生存基本需求而存在。

  简单地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消费可能并非为了购买到的那些事物本身,而是为了时不时地刺激自己一下,让大脑保持一定的兴奋度。

  “寻找刺激”本身并非坏事,适度的刺激是人作为一种动物的基本需求。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某些类型的刺激(比如过度消费)对自己的身心和对生态都有危害,那么可以去有意识地尝试更好的、且效果同样“带劲儿”的刺激方式,具体怎么做?在后文会讲到。

有节制的消费并非本能,因为资源短缺本是生活的常态

  我们都知道,节约、节制是一种美德,但是往往难以控制自己,这是不是因为我们意志太不坚定?或是自带剁手症基因?也许并不是。有另外一种解释,又得跟进化扯上关系。

  拿吃来说,自然界给咱定的限制是,吃撑了会难受,人自动就不想吃了。但在“吃撑”的感觉出现之前,进食量其实已经超标,如果每天都这么超标地吃,肯定对健康有害。节制地吃,需要我们在出现撑着的感觉之前就停止,七八分饱最好,并且要养成习惯。但是,却没有一种天生的本能来保障我们吃得不超标。我们都能感受到,假如不给自己加限制的话,吃得七八分饱时,根本不会有停下来的想法,只有吃撑了才会自动停下来。

  有节制地吃,是一件如此高难度的事,这是为什么?

“因为资源短缺是生物世界中的常态,没有一个物种能够频繁地过度消费,所以也就不能指望自然选择会筛选掉这样的本能。即使偶尔吃撑了也不会得病,因为第二天、第三天可能就又要断粮。所以能往肚子里多‘撑’些食物,甚至具有生存和遗传上的优势,这样自然选择的结果不但不会抑制它,还可能拣选了这种倾向。”

  馋本来不是坏事。吃得停不下来,可能恰恰因为大自然母亲偏好了“馋”的基因,好让动物们趁着有的吃的时候赶紧多吃点,吃到撑再自动停下来也不迟。

  理解自己、减少自责是好事,但别忘了,我们和祖先的生活环境大不一样,现在是食物过度丰富且分配不均的时代。如果不想吃出病,需要用自我教育的力量来控制进食。

  其他消费更是如此,自然界没有哪种筛选机制能够控制我们“少看电视”“少喝甜饮料”或者“少买衣服”。如果我们明明知道某事不太好却还控制不住,得提醒自己,“节制”并非生物本能,自然母亲帮不了我们,所以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练习改变。

比起过度消费,游戏是更生态友好、更可持续的刺激

  比起过度消费,游戏更能够可持续地满足人们对于牛逼、刺激的需求,好的游戏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利的。这是《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一书中让我感到最有意思的观点之一。

  那么什么是游戏?

游戏不是为了结果,而是为了享受过程;绝大多数游戏不是为了物质上的收益;游戏不是被迫做的,而是自愿做的、愉快的;游戏不一定是和工作相对的,有的人将工作本身当做游戏,比如马克·吐温就说,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游戏的一部分”,这样的人获得成功是差不多注定了的。

  总之游戏的范围非常广,在大自然中的玩耍,赏野花、观野鸟,登山游泳等体育运动,或者是在家中的琴棋书画、园艺、烹饪、阅读写作、手工等等,都可以成为游戏。游戏玩到一定境界,我们自己会乐此不疲(刺激),又同时被人赞赏、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连接(牛逼),同时满足了双重高层次的基本需求。

  我认识的很多朋友,就是在各种看似无意义的“玩”中,找到自己新事业的方向,于是实现了让工作成为游戏的转变。自愿过简单生活、不抱怨、善解人意,自然而然成为他们身上的品质。

观察自然,是我最爱的游戏,总能带给我惊喜和启示。图来自Jing

  可是,玩这些游戏,不是也需要买一些物品吗?会不会掉进另一个消费主义的坑?这的确是需要我们警惕的。不过如果真正投入地玩,最终的乐趣是来自主动的创造、创意、技术进步、被人认可等带来的刺激,而非被动“购买”带来的刺激。这两种刺激的来源和质量是完全不同的。有益的创造带来的成就感、与人建立连接的愉悦,远远不是转瞬即逝的消费的快感所能比拟的。

  可惜的是,现在大多人好像变得越来越不会“玩”了?一方面,一些原本可以是游戏的事(比如体育、美术),被附加了过多的功利心(比如被看做高考加分项,或是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导致人们没能充分享受游戏本身的乐趣。另一方面,主流声音并不鼓励我们“要选择喜欢的工作”,而是鼓励选择“热门”、“有前途”的工作。“游戏般地投入工作”成为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

  不论如何,我认同郑也夫老师的观点,找回游戏的乐趣,是后消费主义时代的新生活方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可能带来更多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转变。

“游戏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很可能也是我们最终的依赖。它是良性的刺激;被一个有深度的游戏俘虏,或者说对之上瘾后,就不必再去寻找肤浅的刺激了,因此游戏是可持续的刺激。它是良性的牛逼,且因为它的成本最小,它还是可持续的牛逼。”

  如果对有益身心、真正喜爱的游戏足够投入,过度消费将成为不必要的事,不需要动用什么意志力去控制自己减少购买,注意力会自然而然转移到比消费更有意思、更有意义的“游戏”上去。

  所以关键问题是,我们是否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是否可以尝试一些全新的经历,去探索一些从没做过的事情?世界这么大,比买买买更好玩的事有太多太多,有时仅仅是因为一些不知从何而来的限制,阻碍了我们去发现。

  在生活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寻找刺激、想成为更“牛逼”的人,都并没有错,但我们需要意识到,寻找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老一套的吃吃吃买买买等方式费钱费神、还达不到好效果,那么为什么不去寻找适合自己特长的、且有可能发展成事业的“游戏”呢?

  思考:有机生活,不正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游戏”吗?

  让“游戏”成为生活的点缀,成为闲暇时的消遣、甚至成为工作,是避免消费主义危害的好方法。但我想,比这更妙的,无疑是让整个生活本身成为“游戏”。而我们常说的有机生活,就是一种很有益的“生活游戏”。

  “有机生活”中的“有机”,是指“有生命的、生命体的”,有机生活不是一种消费潮流,而是说,我们可以尝试回归生命本质,过一种亲近自然、有生命力的生活。有机生活不是什么“责任”,并不需要强求,只需要我们发现自己真正的天赋,并且用这些天赋来自愿地改善自己的身心健康,来为他人做贡献,并且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其实,有机生活中的很多可能的具体实践方法,包括乡村生活体验、有机园艺、社区活动、自然艺术、传统手工艺等等,充满了乐趣和魅力,都可能成为一个人的嗜好,而且只要循序渐进,这些嗜好并不需要很多金钱投入,没有太多技术门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人都可以尝试。

  “有机生活”作为一个整体,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很有意思的挑战:怎么能既满足自己又有益他人?怎么在减少环境破坏的前提下提高生活品质?怎么把我们传统文化中好的部分用新方法传递下去?怎么让自己和家人都过得更开心?……这些挑战引导着我们去探索自己、探索世界。结果并不是最重要,关键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应对挑战,享受整个“游戏”的过程。

  “游戏”这个词不代表随意、不在乎;而是代表一种坦然的、自愿的、充满热情的行动状态,就像一个新生的孩子睁大双眼、张开怀抱、打开所有感官去认识世界那样,专注而自然…… 如果将有机生活看做游戏,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比如过度担心结果会怎么样)就会减退,而且,从游戏中收获的“刺激感”会将消费主义社会中常见的空虚无聊一扫而空。有兴趣的话,一起来试试看吧!

  注:本文只提到了《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书中的一小部分观点,最后还是强烈推荐大家阅读原书。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过度消费一旦“成瘾”,并不是只用“游戏”的方法就能解决的,还得考虑其他多种方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