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后物欲时代的来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的读后感10篇

2017-12-05 21: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的读后感10篇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一本由郑也夫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9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一):郑老师视角很好,提出的问题有价值,但是有些简单

  买这本书的时候偶然发现当年对我影响很深的提勃尔·西托夫斯基的《无快乐的经济学》的中文版的序也是郑也夫写的,而且郑老师特别谈到那本书对他的消费理论的影响。诚然,郑老师这本书的思路很大程度上继承于西托夫斯基的那本书,是从人的心理需求和规律的角度思考分析消费问题。

  这本书基本是基于这样几个假说:

  我们的时代快要解决生存的物质问题了,不太久之后会出现的普遍物质富裕甚至过剩,可能让大众感到无聊空虚,消费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应对无聊;

  人类大概会减少物质消费的比例,消费中的非物质化和虚拟化会不断增强;

  消费时代产生了许多问题,用简单的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这样做未必能促进社会进步;

  我们需要怎样的消费行为和内容,从而怎样让我们的社会走向更好而不是更坏,对此人们是有选择的能力义务的。

  我觉得郑老师把克服无聊的需求作为问题核心,很发人深思;但是人类社会的生存问题是否真的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得到解决,恐怕值得在探讨。正如一个十九世纪伦敦或者巴黎的中产阶级可能感到生活已经足够美好,而今天的人们觉得他们无论是人均寿命、卫生情况还是交通、通信条件都不可思议地糟糕一样,我们今天的人类依然对各种慢性疾病和天灾人祸没有对策,大量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压力没有得到解决,我个人认为生存将是人类长期需要严肃面对的重大压力和挑战。

  我们的消费诚然相对于一定量的经济产值,物质的比例有所减少,但是我怀疑迄今为止出现了非物质消费比例的提升而物质消费比例减少的现象。起码在早期的信息时代,非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反而可能让更多的人有能力进行更多的甚至是挥霍乃至炫耀性质的物质消费。

  我很赞同郑老师对企业和广告商、公关行业等做出的批判性评价,美国人的饮食和吸烟状况被食品和烟草大资本塑造、扭曲的情况让我在美国时候感到印象深刻,郑老师对之所以出现这样局面的历史过程做了很好的梳理,让我获益匪浅。不过有趣的是,郑老师提出广告业未必促进销售,很多企业的广告投入在总盈利中的比例是个常数,并不受销售情况波动影响(尤其是不是负相关,即销售低迷的时候增加广告投入),进而推论很多企业做广告并不能确定广告的效用,只是一种说服自己已经尽力的自我安慰,这样的论据论点很有趣,不过可能还值得进一步讨论分析和证实。

  关于我们的社会会做什么,将要做什么,以及可以做什么进一步塑造、改变和发展我们的消费行为,这就见仁见智了,郑老师在这方面对工作和休闲的关系、对时尚的分析、对历史上贵族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方法对今人乃至未来世代的启示的讨论,以及对具有游戏性质的种种行为的探讨,都值得一读。我个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讨论了为什么过去时代的时尚往往崇古和来自上层社会,而当今的时尚更多来自下层社会乃至来自对传统的叛逆。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二):有关空虚无聊的问题——读《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饥饿心灵取代了饥饿肚皮的世界

  解决温饱,这在人类史上一直是长久以来大多数人们为之奋斗目标。从20世纪中叶往前推,全部人类历史都是为生存而挣扎的历史。

  温饱解决后,我们遇到了新的问题——空虚与无聊。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无聊呢?西方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长久以来,人们为了生存而努力,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奋斗,不需要为此操心的只是少数的贵族,他们是靠剥削别人而生存。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物质辉煌和经济发展,使得我们大范围的解决了温饱问题。在现在的人类中,因食物供应过量而超重的人数首次超过了饥饿的人数。人类几百万年来头次大规模的解决了温饱问题。这在生物史和人类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自然和我们的社会都还没能教会我们如何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正如同凯恩斯所预言和担忧的一样,他在1930年就曾预言经济问题将在一百年内解决。因此,人类自从出现以来,第一次遇到了他真正的、永恒的问题——人类将如何打发他们赢得的闲暇?

  在现代,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变得无所适从。有些人捡起了以前解决生存问题时所使用的工具——物质资源来应对,通过扩大物质资源的消费来填补空虚无聊。但这种物质消费如同垃圾食品一样,只能够使人获得短暂满足,之后却会伤害身体健康。如同鲍曼引用卡罗尔对现代消费的嘲笑:

  这个问题我们也许可以从几个世纪以来富有的人们生活方式那里找到答案。这些人以贵族为代表,相对较早的面对了这个问题,他们也无可避免的陷入了空虚无聊之中。摆脱空虚无聊有两个出口:一是堕落,一是升华。诚然,历史上许多贵族都走向了堕落的不归路,西周时代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一小撮贵族,便闹出了酒池肉林的举动。但也有一些贵族走向了升华的生活。孔子所主张的诗、书、礼、乐、御、射,统称为六艺的教育宗旨和手段,不是在教人如何生存,而是在教人如何生活,如何成为一个君子,一个高尚的人。古代西方的贵族教育也不谋而合的走上了这条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读写、音乐、游戏、仪表、马术等。通过对乐趣的培养、精神的充实、生活的艺术化来对抗空虚与无聊,并避免由于疏导不当产生的物欲膨胀。

  而现代的教育与古典教育的最大差别就是教育变成了教人如何工作的工具。随着工业社会劳动分工的细化,教育的专业细化正证实了这点。虽然在现代教育中也有音乐、体育和美术课,但基本上成为了名存实亡的科目。在这种教育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工作,却没有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应对空虚无聊的问题。也许,教育所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教会人们如何艺术化的生活。

  老话说:一代学穿,二代学吃,三代学古董字画。这其实说明了物质丰裕给人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这个变化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的。从温饱、物质上的满足逐渐过渡到艺术化的生活里来。拥有游戏的心态、形成健康休闲的习惯,是排解空虚无聊的途径。但这种健康的休闲和游戏,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学习。它需要一定的氛围熏陶,并且是具有技巧性的,需要通过学习,掌握了它的规则和技法才能带来快乐。音乐、围棋、跳舞、足球、登山等都是这样的一个道理。而通常是你所掌握的技巧性越高,你所从中获得的满足越多,并越感兴趣。当空虚无聊来袭时,这种技巧性强的休闲和游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运用的,于是,很多人投身于技巧性低但刺激性小的的休闲和游戏,如看电视、购物。而毒品是技巧性低而又能迅速获得极大刺激的一个途径,这也是为什么毒品在严令禁止之下仍然流行泛滥的一个原因。

  古德尔曾说过:在工业前时代,工作和游戏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时而掺和在一起的。采茶的人们会边劳作边聊天、唱歌。手工艺人也会在他作品中加入游戏的性质——自主、随性,并享受完成结果的挑战和成就感。而工业革命为了追求效率和复制性,一再将工作细分,乃至生产一个小螺丝钉都需要十多个工人来协作完成,每个人只是完成整个过程中的一小部分。这种细分方式,无疑剥夺了工作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不再使工作的人有成就感。现代社会中的工作有明确的功利性目标,多数人的工作是被动单调的。这种工作性质的变化也是造成现代人空虚无聊增长的一大因素。人是有寻求刺激的需求的,但现代工作中游戏性质的脱离,人在工作中满足不了刺激的需求。

  工业革命初始,就有人预言:由于效率的提高,人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将有望减少至每天四小时。机器将会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但如今看来,工业革命的确是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工时并没有减少,现代人的自由时间也没有增加。这可以从两方面去解释。其一是现代的消费主义也使得人们陷入了一个怪圈,即为了消费更多而工作更多。工业时代效率的增长也同样刺激了人们消费欲望的增长。消费主义之所以流行在于它使人们认为更多产品等于更多幸福,并以此形成了主流消费价值观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在告诉人们:拥有了某某产品,你的生活将更美好。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们盲目地跟随了消费主义,感觉到自己物质上占有的不足,而拼命地挣钱和花钱。现代的消费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最低必需品的消费。在发达国家,消费的是“最低社会面子”。即为了社会地位的消费。每种满足需求的物品,有从低到高的档次和价格,而人们努力工作以提升自己的购买能力。就如人们常说的,我买的就是这个牌子,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生活品质。其二是工业革命造成了“由技术进步而导致的失业”,这种失业犹如生物界的优胜劣汰,使得相当一部分拥有较低技能也就是竞争力弱的人下岗了。最初预言人们工时将大大减少的人并没有考虑到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企业家们不会愿意人多工时短,那样将增加管理和福利上的负担。减少工时,均摊工作机会是需要国家立法干预的。

  如今有研究证明,当收入的增加超过温饱线后,收入的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影响微弱。无数富有的人也切身体验到,有了钱后并不比没有钱时更幸福。物质富足所产生的空虚,不能靠进一步的物质消费来填补。而人对物质的消耗是有度的,如同食物,人能够吃进去的食物有限,如果过度消费,只能是造成肥胖或疾病。对大多数人来说,要占有更多的物质资源,意味着要从事更多的工作和劳动。于是赛托夫斯基发出了惊人之语:。 当然,社会上也有少部分人的工作和兴趣是结合在一起的,并因此创造了客观的财富,但在当前社会上,这种人只是少数的幸运儿。

  我们要如何走出这个物质占有和空虚无聊的迷宫?首先,要破除消费主义所宣传的更多产品等同更多幸福的消费观。并且明白,消费主义所做出的承诺——消费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地球上物质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每个人都想要有美国人那样消费水平,但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真的像美国人那样消费,要三个地球才能供应的起。其次,将以物质占有为基础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转移到非物质化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比如选择有自主权的工作,这种选择可能意味着减少收入,但如果这份工作能够给予你成就感和刺激感,使你减少空虚无聊,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份工作的绝对收入并没有减少。因为它给你带来了非物质化的收入。非物质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也可以是增加自己的自由时间,学习一门感兴趣的技巧,培养自己的游戏心态。第三,增长财富的同时妥善地使用它,可以增加生活满意度。如使用的同时考虑到其社会和环境影响,并努力为之做出贡献。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三):《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

  这本小书,购买多年,一直吃灰。出差为打发路途闲暇,随手挑本书随身而行,见其不足两百页,就这么不经意地翻开了。

  第一章的开篇便让我眼前一亮:我们人生观是谁提供的——东西方都曾是政治家。西方有宗教与其分庭抗礼,而显然中国曾经走过很长一段完全受政治家左右生活目标的时期。新闻记者曾经风云一时影响控制人们的思想。如今,东西方政治家在这方面的作用都在淡出,商人成了主角,消费占领着意识形态,这种特点的突出,以我国为甚。

  过去中国的传统思想有众多以苦为乐观点,如今的人们不禁对此提出挑战。苦不就为了乐吗?很多著名的小故事阐述着这个道理,富人嘲笑每天在沙滩晒太阳的懒汉,劝说懒汉去奋斗,却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为了享受沙滩太阳……这本书里提到的这些思考,正是我和同时代的人都经常思考的问题。

  温饱问题的彻底解决是全人类发展史前所未有的阶段。僧人减少欲望,把需求降低到生理最最基本的吃、睡、劳动。其实往前100年看,贵族除外,大部分人生活也就是吃、睡、劳动而已,消费内容并不太多样。在自己小时候,几乎所有的家庭也只是看着同样的电视剧,用着同品牌的家电,床单窗帘也无外乎那么几种。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人就会有新的需求,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核心的东西。

  活着是为了什么?很多人说活着是为了快乐,而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主要是快乐这个词太过宽泛,无论是happy、enjoy还是中文的“快乐“,都显得狭隘、似乎囊狂不了“人生自我实现”这种高级别的感情含义。我大学时期总结的“活着是为了经历”,其实细想一下虽然没错,但是更是宽泛,比活着是为了快乐还要宽泛,连经历痛苦都囊括了。秦朝筑长城的劳工活着是为什么?无期徒刑的犯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还去说为了快乐哪怕一丁点快乐的希望都站不住脚吧?我倒觉得就是为了活着,为了活着能继续经历人生,体验生命,所以感觉我领悟的“活着是为了经历”虽然宽泛,但更贴切些。

  过去的消费,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吃方面能有饭吃就行。随着基本需求的满足,开始追求多元化,可以吃米饭也可以馒头。然后追求个性化,米饭配菜变盖饭;再追求品质,米饭吃日本大米,用好几千块的日本电饭煲做;再追求艺术化,米饭装在精致的容器里。

  中学的化学老师说,我们读书就是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这和消费的门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人类整个发展史来看,很多事情是从繁入简,再从简入繁。过去生产效率低,物资的提供很有限,跟不上人们的需求速度,所以门槛很高。做一杯咖啡非常复杂,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到的。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到来,批量生产让人们消费享受基本物资变得异常容易,门槛极低,速溶咖啡让你随时可以喝咖啡。随后开始追求个性化、品质化、艺术化、从简入繁。人们不再追求素食文化,快餐和速溶咖啡不再受追捧,转而追求特色饮食,追求手工现磨咖啡。艺术化生活曾经是贵族的专属,诗歌绘画骑马射箭歌曲舞蹈……也就是很多貌似“无用”的东西,但可以给人以愉悦和高层次的享受。现在普通大众也可以从简单生活步入艺术化生活,门槛降低,但门槛降低后是不是有意愿跨过门槛,那是另一回事。

  效率提升了,按道理人的闲暇时间应该更多才对,但实际上人却越来越忙。因为物质越来越多的需要被消费,国家追求经济增长会不断刺激消费,消费就需要提供物质和服务,享受消费品也需要工作与付出。这实在是被整个消费观左右着的一种无奈之举。怪不得很多看尽繁华的最终反而慢下来了,潘石屹骑自行车,李开复也不拼命了。过去吃饭大鱼大肉,现在也追求健康和素食了。本来,很多物质并不是人必须的,但为了满足“牛逼”的需求,需要额外花大价钱埋单。就像汽车,性能再好在北京市内也开不起来,但大多数人还是花了原本没太多必要的钱去买辆好车,其实说追求舒适性也就那么回事,满足“牛逼”的需求是附加价值的大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灯不好卖,因为商家无法通过灯具显而易见商业空间的品质,而有LOGO的电器、洁具就可以,说白了,卖个品牌,卖个feel,谁让世界上大部分都看重这个呢。

  其实还好人的需求是有限制的,你再有钱,饭量也就那么大,睡觉也就占用一张床。另外的需求属于改善性,当然越好越好,但不是必须,也不要被商家左右,被变态的价值观绑架。看到扎克伯格到现在还只住个很简单的别墅,开个飞度车,不禁感慨,的确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中国刚刚度过炫富顶峰的心态,不再以戴金链子为荣,点一大桌子菜吃不了浪费掉为骄傲。但这股炫富、攀比风依然很盛,因为毕竟人性中就有喜欢争强好胜喜欢攀比的因子。这也是人能不断进度不断奋斗的原因之一。但希望能尽快把觉悟再提升个档次,富人能以做慈善,帮助别人为荣,普通大众能少些不劳而获的思想,一夜暴富的愿望,降低那些本不是必须的需求,多些脚踏实地,多些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回归到生活的本质上来。

  关于收入增长和幸福感的关系,第九章也是让我深感认同。在温饱线下收入增长对幸福感影响强烈,温饱线上影响趋于微弱,收入水平越高,增长越小。另一个观点,人会有一个适应性,所以中彩票的大多不幸福。收入问题人们可以适应,而健康、婚姻、拥有子女、拥有朋友这些事情上的欠缺难以完全适应。每个人的时间有限,因而将精力投入到后者的追求上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经济学家假设了个人对自己利益做出了最好的判断。但是多数人不懂的上述的道理,走入提高收入——增加消费——未增加幸福的误区。

  消费不是自由时间的朋友,而是休闲的对立面。工商界与政府并不喜欢人们拥有真正的休闲,只是希望我们把休闲时间用于购买物品和他人服务,或为政府纳税。

  人类好不容易提升了技术,提高了效率,让信息技术普及、让交通工具发达。本来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但如何去利用这来之不易的自由,反而成了现代人的困惑。失业将继续蔓延,昨天看到新闻说东莞工厂引入机器设备,取代工人,这早已不是新闻,而是大势所趋。大批的劳动力将得到释放,面对失业一个手段是进行培训,另一个是以消费促进就业。这让我想起了当政者以洗脑的手段鼓动人们参军一样鼓动人们消费,甚至为并不需要的东西埋单。从美国大萧条的历史来看,反而那个时期人们自主时间增多了,去运动读书搞园艺,文化上反而进度。所以常思考,那些消费真的是需要的吗?闲暇时间来之不易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温饱问题解决后步入空虚无聊,从历史中的贵族生活来看,一部分靠审美教育而升华,另一部分堕落下去,在不同程度上走向犯罪的道路。古典教育是综合的,教育人们如何生活。现代教育是专业的,服务于具体工作的细致分工。懂得生活远比懂得工作重要,工作是手段,生活才是常态。

  翻到最后看到作者的参考书目,不禁一震。此书虽然短小,作者也是汲取百家之长,旁征博引。看来生活的意义这个话题,从宗教到哲学到消费学,从未停止。生活在变,观念在变,人性未变,这也正是这个领域一直值得探索和充满共鸣的所在吧。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四):走向游戏的时代

  从《阅读生物学札记》知晓了郑也夫先生,他本是社会学家,但对生物学情有独钟,认为没有哪一个学科拥有像生物学这样强大的解释力,因而他自称“以将近50的年龄皈依生物学”。至今他已阅读收藏了一百多本生物学著作,将生物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从生物学角度追溯人的本性及社会现象的根源。郑先生的书颇能引起我的共鸣,我亦非常赞同生物思想广阔的外延,它往往可以直接导向位于其上的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

  这本书中,作者一开始就掷出一个问题:当社会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该怎样填补生活意义的空白?我们人类的祖先长期处于食不果腹的时期,一直在为生存而挣扎。当今的社会,我们竟基本解决了(或者说很快就要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多数人已经不用为基本的吃穿而发愁,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也许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人类长期处于物质匮乏的时期,所以我们的天性和本能都更适应于这种物质资源匮乏的状态。而现在我们遭遇前所未有的物质充沛。生存的挣扎得到了解决,曾经适用于人们的生活意义不复存在,人们必须寻找新的意义。

  当前的一项趋势是日益膨胀而过度的物欲,即沉溺于对食物,衣服,住处的追求。如肥胖症其实就是一种对食物资源充沛的“适应不良”,因为过去常常吃不饱,所以人类未有机会进化出对食物有力的抵制机制,现在人们对于食物常常不是止于吃饱,而是止于吃撑。但所谓过犹不及,饮食过量竟比饥馑成为更严重的问题。据统计,2000年世界上超重人口首次赶上营养不良的人口,疾病(如心血疾病,癌症等)和死亡也渐渐开始于多食联姻。

  但毕竟,人对物质的生理需求是有限的,过度沉溺只是资源浪费甚至反害己身。尤其是对“吃”的追求危害最大。所以,我相信这种物欲弥漫到一个特定程度后,它的危害最终会被人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社会在短暂的物欲风过后,人们对物质的重新认识会让物质的价值退居二线。(恩格尔系数也是以饮食所占总花费的低比值来判断社会的高文明程度的。)

  同时,人类的生存意义发生转变,社会的整体走向也会经历一个大的转变,教育和工作的形式都会随之变化。机械化为人们节省了劳动时间,那么人类该怎样重新安排这些富裕的时间,消除空虚和无聊呢。社会需要为它自己重新寻找一条出路。曾有大量的人溺于毒品来寻求精神寄托,但这实在是技巧性低的寻求刺激的方法,并且有害身体健康。而相比之,游戏则是一条好的出路。引郑先生的观点,这将会是个“走向游戏的时代”。这里的游戏是广义层面上的“游戏”,是一种非强迫的、有趣的行为。对于打发时间,游戏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行为,特别是高雅的游戏(如体育,艺术)技巧性高,既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锻炼心智,激发灵感和创新。实际上,过去游戏与单调和强制性的工作处于对立状态。而随着社会转型,两者的界限渐渐不

  那么清晰,工作中带有了越来越多的游戏成分。一方面,工作所受到的强迫性降低,人们可以选择不工作,或者少量的工作时间就可以满足生存需求,另一方面,重复单调的工作被机器取代,剩下的工作技巧性和趣味性在提高,更符合游戏的内涵。

  书中,郑先生也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他对于人生追求的本质。他首先否定了人是为了快乐而活着的说法,因为一味追求快乐不利于个人与种族的存亡。实验表明,如果小鼠可以通过操纵杠杆刺激自己的快乐中枢获得快乐,它会不停地靠这种自我刺激获得快乐直至死亡(饿死)。因此这种“追求快乐”基因若出现于自然界,很快会被淘汰。我们天性的追求经历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势必是最有利于种族生存的追求。作者归纳为三项,依次是:舒适,牛逼,刺激。牛逼即炫耀,但这个词更明确的反映了其生物学本质,即性炫耀。(逼本意也是生殖器。)舒适利于个体的生存,牛逼即性炫耀可以使个体获得繁衍优势,而对刺激的追求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利于个体和种族的进步。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对舒适的追求一直是放在第一位,而今,温饱问

  题解决即基本的舒适问题解决,所以人们将渐渐着眼于追求牛逼和刺激,这也是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走向游戏的时代”的原因,因为高雅的游戏可以同时满足人的这两种需求,即可以借由游戏的胜利获得炫耀,又可以通过不断挑战获得刺激。

  所以,社会的转变也许可以指向一条令人欣喜的道路,当温饱解决,物欲风弥漫过后,人们是不是会投身于高雅的游戏,即科学文艺行为呢?如果如此,也许那时才是文艺的真正复兴......

  2012.2.14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五):都怪我书读的太少只能胡思乱想

  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既然人类的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不需要拼命工作,也能使所有人过上温饱无忧的生活的程度,为什么人们反而因为竞争压力而过得更加辛苦?这个问题,又在当下社会资本的生产率高于劳动的生产率的背景下,显得更加费解。或许答案在于,’温饱无忧’的定义一直在改变,变得越来越难达到,为了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而需要的物质成本逐年提高,从而需要人们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与生产效率。

  而对于这样‘前进前进前进’的价值观,我一直持有怀疑态度。以物质来定义追求的生活方式是否有尽头?其结果是幸福感还是焦虑感?以及,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是否允许我们执着地追求这些?

  叔本华曾写过,人作为生物,本来的生活目的是为了维持生存,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点太轻而易举便可以达到了,于是人们再也难以找到生活的目的,存在也就被虚无感所包围。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对的。出国之后,我发现除了虚无感,人们也可以被安逸感包围,但这种安逸感里存在着虚无吗?我并没有聆听过每个人的心声,所以也不知道答案,只是会偶尔胡思乱想,如果不是国内的房价那么高而逼得很多人不得不为了温饱而持续奋斗,我们这样引以为傲的勤勤勉勉的文化氛围说不准也会被摧毁呢……扯远了。

  按照作者的说法,在现代社会,这一种虚无感的结果是消费主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人类即将首次迎来无温饱问题的时代,这一时间过于短暂而突然,以至于我们的生物性并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适应它,我们很多本能性的做法,反而是不利于自己的。

  作者总结,人类三大需求,温饱,装逼,刺激。已经不需要担忧生存的人们,在社会的鼓励下,不断延长工作时间以追求消费,以获取快乐。可实际上,消费行为从其本质上,只能满足已经满足的’温饱’需求,故而无法解决人的虚无感。然而在社会宣传以及现有思维体系下,大多数人无法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即将产生的大量空闲时间,作者选择性出于乐观角度而提出的假设是,人们会越来越依赖于某种广义的娱乐方式(“游戏”),比如围棋、音乐、数学等等,来获得需求中装逼与刺激的那两部分。娱乐方式本身需要非常复杂,这样不会厌倦,支持社交式参与,这样可以装逼,从某种程度而言,我认为这可以被当成一种完全以爱好与自由为导向的工作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强调了这样一种复杂的娱乐方式,是需要接受了相关的教育才能开始享受的。

  对于作者的观点,我在理论上的可行性表示赞同,只是对于其发生的可能性保持怀疑。的确,消费带来的快乐会不断提高快乐的threshold,而丧失其意义。就像书中提到的研究结果一样,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幸福感与经济水平的正关系就变小了。从个人经历而言,也的确是与成长相关的事情最能带给我成就感。因此我认为一种新的,有挑战性的,有魅力的能使人摆脱许多因为无聊而造成的痛苦。

  疑惑大概有两点吧。第一,在现代社会,拥有游戏资格本身也是一种奢侈品,高质量的游戏培训更是稀缺资源,不知道这一过渡要怎么开始…另外,虽然有些游戏需要的经济支撑很小,但很多的爱好本身就是与钱密切相关的,比如玩石头玩古董之类的。不知道是不是看得太快了,于有误解了作者的意思(而且也懒得打开仔细重新看了再写),我总觉得,消费主义衍生出的文化的成分,与游戏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比如有很多人就以了解各种商品并加以试验为乐趣,其意义必然不只是温饱需求,虽然说其他的娱乐形式从宏观角度而言更有益,但短期内似乎也无法看到这些人厌倦这种生活的可能。哦写到这里我似乎想起来作者貌似有说,消费的问题是它对人的意义仅仅是获得与享受,而无法使人去创造与成长,游戏则不一样……但我还是觉得怪怪的,比如说,我感觉我很爱研究搭配的朋友M,就在买衣服以及获得美美哒新造型的过程中收获了创造与成长。又或许,从作者的角度而言,买买买也没关系,动机上不同才是最重要的?大概是我漏了一个很重要的关于游戏的definition?

  第二,我依然觉得人类的惰性不可小觑,可能大多数人,比如我,宁愿无聊空虚,也很难系统性地去挑战自己。就像《娱乐至死》里说,《美丽新世界》才是人类的未来,而不是《1984》。当然,我会这么想,或许是因为现阶段,大家还没有那么无聊,等到物质进一步丰富,大家就会真的无聊到要死,而不得不找出路了。

  抛开忧国忧民的老干部立场,我最喜欢全书开篇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我一直觉得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因为人只会做从“自己”角度出发认为“正确”“合理”“有利”的事情,就算有人选择了舍己为人,那也是因为在他的体系里这一做法是正确的,有价值的,那么既然大家都是“自私”的,那么其实人人都只是在追求自己的快乐,也就不存在说优劣。

  然而,这本书一开头就否认了这个说法,表示,如果把快乐定义成那么广义的概念,那么无论做什么都可以称之为’追求快乐’,如果一个概念适用于一切行为,那么其实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所以想问题还是不能太执着有与无,而要考虑程度的不同。

  整体来说,这本书前半部分着重于分析现状,比较全面客观,但是在推测未来的后半部分就比较主观了,当然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书中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案例,比较印象深刻的有:美国的食品问题(结合最近的飞机问题,引人深思),中国的七天假期,1997年全世界人均收入已经到达2万人民币以上(相比之下,2008年我在某保护区附近还碰到过一年收入只有1000元的家庭),1994年的研究显示美国人均每天工作的时间有4小时多是为了养车买车。

  在这样一个物质充沛的时代,我们的自由时间却比需要丛林中狩猎的原始人还要少 :P 到底这是一场伟大的进步,追求幸福的成果,还是一种越绑越紧的作茧自缚?读完此书,我的答案似乎更清晰了一些。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人问哲学系学生:“哲学有什么用?”哲学系学生回答:“什么有什么用?你有什么用?”

  大概就是这样。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六):非常好的一本书

  简明扼要,表达清晰,字的能量透过纸背。

  吸收到了关于物欲,消费,需求的本质的描述,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

  人们追求的是物质+精神,在物质基本满足的时候,精神需求就变得尤为迫切,但是,人是矛盾的个体,游戏可满足一部分,购物的充足感能满足一部分,社交能满足一部分,被认可,性能满足一部分,追求目标能满足一部分,这个是在古代到现代永远不会被取代的需求。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攀比妒忌,仇恨冷漠,也是不会消失的。这不是简单的游戏化一言以蔽之。

  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其实蛮细的。

  而,舒适,牛逼(社会舒适),刺激。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定性分析。也是动物性更多的体现。现代社会,反而是动物性强的,有个性的人活的更好,因为寻求牛逼?不,是坚持自我同时找到社会需求。很好的例子是凤姐。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七):后物欲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 工作 幸福感 游戏36岁时候,用两天时间,读完后物欲时代的到来。

  这是我一直以来感受到的一点,非常感谢郑也夫用一个精确的词形容出来。

  这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我个人在中国生活的感受。

  一开始觉得是不是中国发展太快了,后来才明白,是全世界发展太快了,让我们有些应接不暇。

  有趣的几个观点可以分享的:

  首先是人类的身体是生活在物资紧缺时代的身体,但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到拜托了疾病、饥荒、和战争的时代。就是说长久的富足来临,但人类还远远没有做好准备,所以就产生一个问题,空出来的时间,多出来的精力,干什么。

  最先考虑到这个问题是商业,到目前为止,好像也是仅仅出现的解决方案。用商业的方式让人娱乐至死,必然是对大众的一种成功,因为就好像一开始说的,不是所有人就进化到了能够抵御无聊的程度。

  商业自然是一个结构,作者最后的结论,是游戏。

  这个时代是不需要物欲的,一切的享受最后变成了大脑的享受。物质的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幸福从吃到第一口馒头开始就逐渐递减,换来的是身体的负担和对生命的拖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用游戏去解释企业家和创业组织以及高级白领们就非常通顺,所以我们经常说的“并不是为了钱”就是这个道理。

  金钱是附属品,而游戏的过程是非常值得人类期待的,或者说,是足够填补空白的。

  还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越来越痴迷于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无人机,电动车,文化艺术类,物质以及不是人类追求的方向,旅行,走出去,阅读,思维活动,体验,这些架构在物质以上的活动成为人类的主要消遣方式。

  消费去了哪里,消费都去了务虚的方向,都奔向了精神的方向,都挣脱了笨重的束缚,大踏步的向想象的方向迈进着。

  这些,不只是趋势,其实是发生在眼下的事实。

  所以,是不是可以活得更勇敢一些。毕竟离开物质的,我们才会走向自由。

  我问我自己。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八):对资本主义有点新体会了

  《后物欲时代》这本蛮有启发,可以更好地对照和了解自己,解释那些奇怪的想法是如何出现在你我脑子里的。作者倾向于痛批消费型社会,批判由商人提供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时代。至于人类为何消费太多和基本生存并无关系的商品,郑认为原因很多,其中一点来自生物学:社会变迁巨大而身体进化缓慢。

  如果过度消费是荒诞的,这种荒诞的扩大化将带来时间的浪费和环境的灾难,那么未来世界将会走向何方?按照作者观点,炫耀是灵长类动物的本能,一旦消费时代终结,作为人类的我们,还是会在展示牛逼和寻求刺激上发力。作者认为,“当温饱彻底解决,物质上的炫耀越来越失去魅力后,人类将进入艺术的时代。人们将通过艺术,而不是物质,来寻求区分。”

  这观点令人欢欣,若果真如此,我们的未来还不算悲惨。

  读过这本,再结合旅行中所看到的,我现在对资本主义多少有点新体会了:它既是民主的,又是邪恶的。邪恶在于逐利的本质,而民主的意思是它让你自己选择邪恶,因为民心太容易操控。

  对于作者提出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我也深有体会并深陷其中。就算是玩,貌似玩的都是copy 来的强势世界流向我们的游戏,自创性很差,中国人的特点并不显著。不过,我认识的人当中,还是有人玩自己发明的游戏,并乐在其中,只是人数很少,是极少数,也因此卓尔不群。

  另外,去豆瓣上看了些其他读者写的读书笔记,没看到什么超越性的解读。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九):盛大的围观 ——读《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盛大的围观

  ——读《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一、启发、批判与解释

  读了这么多年书,抽丝般的速度,好歹至今也悟出了点什么——书中的不尽是真理。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也许可以代表一类著作——作者提出了较为新颖且大胆的观点,论证旁征博引,引起新的来自读者的思考,不强求信奉。

  郑也夫老师在《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中的形象是和善的,这次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似是让我看到了一位更加可爱的学者形象。比如他说:“粗通哲学史的人(笔者也属于这一群体)都知道” ,又如他在某处引用他人的话语后加上了可能对原作者的意思理解有偏差的注释。这些无论其真正的意义为何,至少会给我的阅读增添额外的乐趣,算是对一字不落的人的奖赏。封底的评价中,薛涌(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教师)说:“作为也夫二十多年的好友,我一直不同意他的观点,却也从来没有忘记他说了些什么,更没少从中受益。也夫的可贵正在于他的片面”,郑老师的可爱还在于对一个问题的执著与敢于表达。在当今各种评议中,被太多的模棱两可太多的不知所云太多的话题重复弄得无所适从,“片面”至少为思考开辟了一条道路,而且是一条较易迈出第一步的道路。

  序言部分的内容就很具有启发性。

  作者首先阐述了其解释与批判并存的写作态度,并对有可能损伤解释却与解释并行的批判作了辩解——所谓“价值中立”便只能取决于入局后,而非入居前。 这番话也许就能解释之前一直困惑我的一个问题,即当你着手研究一个问题时,是带着自己的在判断上已形成的偏向去深入,还是在中立的视角下随着思考的深入而形成自己的判断?作者告诉我们,想要没心没肺地进入一个是非之地是不可能的,然而研究者自己的气焰太过嚣张无疑会影响事物本身的面貌,所以对入局前的价值中立不寄以太多希望,而入局后的价值中立则应是努力获取的素质。“我认为,解释的中立依赖于三项素质。其一,对智力生活的热爱,不弱于对社会正义的关怀。其二, 意识到批判的锋芒会毁伤解释,入局后善于角色转换,自觉地约束成见。其三,具有高超的理性能力。” 这段话说得很好,特此摘录。

  每一位怀抱批判态度著书立说的人,想必也不会排斥读者对其的再批判吧。

  二、政府角色的转换、商人话语权的提升的思考与物质主义

  第一章表述了写作本书的大背景——政府由“为大目的行动的战斗集团”变成“日常性技术集团”,社会将好生活当作人生观来鼓吹,最终当物质追求得到普遍满足后,人生的意义仍有空缺,这时我们不知道的不仅是方法,更是原因。

  初次阅读,对关于政府角色的转换和商人话语权的提升的论述赞叹不已;全书读至一半时再回头看那一段内容,却心生诸多疑惑。于是将《第一章 快乐哲学批判与人性之在认识》中第一部分《人生观权威制定者的淡出》念给父母听,谁知以上内容,连带只是复述的我,一起遭到了父母的强烈批判,拉开了接近一个小时的争论。父母首先提出,在中国,很难界定“商人”这一群体。我认为,从事商业活动的就是商人;父母提出1、诸如李嘉诚等,我们称他们为企业家,他们不是商人;2、诸如李小琳等国有垄断企业负责人,更不是商人,他们在国家机关中亦有相应的职位;3、诸如黄光裕等国企领导,也不是商人,他们也要受政府的领导与指导。其中第一点,就是用词问题,我认为无需议论;第二点,感觉他们说的对,这是中国特色的问题;第三点,辩了半天,最后问出这么一句:“那你们就是说当今中国仍是政企不分的喽。”老爸说:“就是不分!”于是我就不知道怎么说了。后来发现郑老师这么说:“中国市场上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的最重要原因是,地方管理没有独立于生产,而是融于生产之中了。” 之后,父母表示,由于中国几乎不存在真正独立的有巨大实力的商人群体,所以“如果把好生活作为人生观来鼓吹的话,商人必将成为这话语的最终垄断者”是不现实的,或者说,在中国,即使真的有一天商人能够垄断话语权,但这商人,只是政治家们举的一块纸牌牌而已。父母还提出反对的是,关于政府角色转换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执政党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必须经过先从经济抓起的阶段。所以政府并不是变成了“日常性技术集团”,其目标没有变,经济措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我想说,什么问题带上了“中国特色”这几个字后都会变得既复杂又简单——问题变复杂了,但解答变简单了。所以,我们跳出本国,看看世界。作者也正是由日本作家山崎正和的话语引出下面的论述的,最后凝为两句话——一,“我们的政府在近十余年间也正在从一个‘为大目的行动的战斗集团’变为‘日常技术型集团’”;二,“如果把好生活作为人生观来鼓吹的话,商人必将成为这话语的最终垄断者。”社会学的精深与吊诡也许都在于此,希望以些许学说囊括社会时空全景。关于第一句话,我的认为是,此两种集团形态均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一个政权以政治理想主义登上舞台,和其在之后对国家的治理中工作重点转移到其他建设方面并不矛盾。也可以说,这两种形态在当今各国政府的作为中都能看到端倪,只是同样由于作者叙述的“亘古未有的社会变迁”,所以现在看来,我们的政府更像是一个日常性技术集团而已。并且,若是冠以中国特色,即使是技术集团,我们的政府也不可能放权于企业于商人,我这里说的是从政府主观意愿上。但,有形与无形、自愿与被迫、趋势与固守之间会否有一天产生矛盾,以及产生怎样的矛盾,产生矛盾的结果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我,也只是围观而已。关于第二句话。有些想法,可能本身也就存在于我们心中,但只要没有一个人正正经经地将它写下来,再让我们看到,它们就不会那样的深刻那样的入骨。“把好生活作为人生观来鼓吹”就是属此类。这句话的主语,作者的意思是政治家,但是商人显然更适合。首先,我们的人生观到底应由谁来决定又由什么来形成,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作者用了“鼓吹”一词,于是用政治家或商人作主语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毕竟只是鼓吹嘛,他鼓吹他的你做你自己的嘛。但再问,当这种鼓吹成就了一种整体的氛围时,怎么保证人生观不被集体地塑形?还想问,政治家们鼓吹的“四个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怎么就反映出了将物质主义、将好生活当作人生观了?尽管有诸多的怀疑,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今,即使是坐在书斋里的学者,或是更加浅薄无闻的我们,都无可避免地感觉到了物质主义的冲击。而且往往在提到物质主义时,人们都不自觉或自觉地站到了批判的立场上。

  但我并不认为,物质主义就简简单单地和“钱”有关。马克思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定义为三个历史形态——“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阶段。 我想,也许“物质主义”就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即人将个体的存在建立在对物的依赖的基础上,价值观物质化。知识分子写文著书,希望能唤醒人们的意识,从个人的价值转变。政府也在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物质主义仍是无孔不入的,就这点,商人确实应当受到谴责,他们的所为,从迎合逐渐变成了引领,这是很可怕的。

  三、对非物质化趋势思考

  “我们下面将从衣食住行、通信造纸业等多方面去透视非物质化的趋势是否存在。” 之后,作者从食与恩格尔系数、穿的消费、住房消费、通信于交通、光盘与纸张、主要消费项目的对比(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交通通信、文教娱乐)、虚拟空间、性、刺激品、戏这几方面论述他眼中的非物质化趋势。最后的小结为:“以上我们呈现了人类现代化消费生活的两个侧面。一方面,消费总额中物质在减少。另一方面,虚拟性的活动无所不在。” “消费的非物质化和虚拟化,或者说生活的非物质化和虚拟化,已成趋势。”

  令我感到不解的是,以上这些能论证出“生活的非物质化和虚拟化,已成趋势”吗?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消费者追求设计胜过物品(如服装)本身、比特代替原子、电子书取代纸张、性的虚拟(特别提一下,这方面的论述尤其有意思)、对游戏和药物的沉迷,这些能迎来后物欲时代吗?

  也许我们要回到“物质”的定义。什么是物质?是否承认物质分为有体物与无体物?物质的对立面是什么?非物质是不是就是意识……笔者抱持物质分为有体物和无体物的观点,故在我看来,作者的诸多论述只能证明人们的消费有“非有体物”的趋势,而不能证明“非物质化”趋势,更不能推导出“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也许,这只是物质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的表现——从追求有体物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到通过无体物来标榜个性,用作者“舒适、牛逼、刺激”理论,即追求虚拟的刺激,享受由无形的时尚、娱乐等消费带来的牛逼感。这些到了最后,自我实现仍然不可能摆脱物质主义的束缚。并且郑老师说:“我们始于游戏,终于游戏” ,前者在当今孩子们的世界中就已经在递减了,后者要怎样才能看到。

  回到对物质主义的论述上,为什么物质主义就一定是负面的?即使是作者笔下的后物欲时代,人们还是一样的迷惘一样的彷徨,有体物上不能填补的意义空缺,恐怕更不能用无形的事物来填满。最终从虚空中来,到空虚中去。

  与其是这样的后物欲时代,不如不要来临。

  我们很难做到遗世独立,对社会动动嘴皮子、敲敲键盘的工作实在羞于提起。

  由我们来审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注定只能是一场盛大的围观罢了。

  只是,一直保持这样的姿态,恐怕很难真正迎来后物欲时代的来临吧。

  且让我们在横流的物欲中再扑腾几下,生不出翅膀,也不求一浮出水面就见到那个名为“后物欲时代”的岸。水中的孩子不正是在对岸若有若无的念想中学会了游泳吗?也许当大多数人懂得了需要以及如何在物欲中泅渡身心,那时,真正闪光的后物欲才会作为一根根浮木漂至你我身边。

  不去盼岸,盼船。

  2012年2月10日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读后感(十):笔记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的批注与划线

  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 https://read.douban.com/ebook/27342258/

  本作品由 中信出版社 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章节:序言

  gt; 一方面,温饱即将全面解决,这在生物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于是空虚、无聊必然发生。另一方面,物质的供应仍以加速度、疯狂地推进,乃至商人成了最强的社会势力,消费成了最大的社会运动,追求快乐成了与之配套的、俘获众多男女的生活哲学。

  ## 章节:三、人的三种追求

  gt; 这样冠名,其一是更为清晰表达这种欲望,其二是可以追寻到生物性。我以为,讲到人的行为的基本动机,未达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就是未达根源。牛逼一词的原型是“牛屄”,其词源本身透露出它的含义,即性炫耀与性崇拜。

  gt; 人为地寻找刺激是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生活内容。

  gt; 而我以为不理解刺激就是不理解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

  ## 章节:一、定义

  gt; 定义“消费社会”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没有一个时点标志着它的来临。

  gt; 为消费而消费,成为该社会中最主要的活动,必将导致消费过度。

  gt; 通常认为是超过了人类必要的需求,就是超过了必需品。

  gt; 假如我们承认需求从来都不是对某一物品的需求而是差异的“需求”(对社会意义的欲望),那么我们就会理解永远都不会有圆满的满足,因而也不会有需求的确定性。(

  gt; 在超出生活必需之外的时候,是文化迫使我们尽可能多地增加收入,并且尽可能多地扩大消费。文化的影响是微妙而复杂的,而且,大多数人不会觉察到文化的强迫。

  gt; 因为人类必要的需求和与之相应的必需品竟然是变动不居的,以此帮助定义消费的企图也将落空。

  ## 章节:二、消费的演进

  gt; 狭义的民主是同政治领域对应的。而广义的民主除了政治,还包括经济和文化。广义的经济民主应该既包括生产权,也包括消费权。

  gt; 而消费的民主也将促进着文化的民主。

  gt; 销售比生产更要紧,这是消费社会中的逻辑。

  gt; “有一种需求就有一种供应”、“顾客是上帝”

  建立引入市场经济的合法性

  gt; 为什么中国的社会陷入到“有一种需求就有一种供应”、“顾客是上帝”这样悖离事实的思想垃圾中。

  gt; 其最大的话语力量在于它无形中将消费中的新款同一个时代中最有魅力的词汇“进步”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似乎这就是历史的必由之路。

  gt; 然而近年来思想领域中对“进步观”的质疑正在悄悄地发生(古尔德,1996;郑也夫,2009)。或许它也将同诸多有形和无形的因素汇集在一起,最终导致消费时代的终结。

  ## 章节:四、对消费主义产生的两种解释

  gt; 这些例证都说明,从哺乳动物到人类,都有一种模仿高地位的同类的倾向。这是大众追随高消费的自身原因之一。

  gt; 阶级特征——因炫耀而产生,与非阶级的团体特征——为区别于其他团体而产生,就一同出现在当代社会中。

  gt; 但是我仍然以为,消费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商人造就的,甚至不乏商人的骗局。

  gt; 之所以能说这是骗局,是因为满足民众某项需求的方式本来很多,而商人认准了其中最能帮助自己赚钱的那种方式,精心策划了种种策略去诱惑、干扰和破坏顾客的选择。很多案例说明商人最终锁定的消费方式不仅不是最佳,而且是违背顾客们的长远利益的。

  ## 章节:五、对消费的辩护与批判

  gt; 东西无人供应、逐渐消失,乃至人们放弃或遗忘了最初的渴望。

  gt; 这种生产—消费的模式造就出双重人格。一方面,它要人们遵从资本主义的工作伦理,拼命地工作,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它要人们疯狂地消费,随着商品频繁地更新换代,最终每个人都在以最大的付出换取最小的收获。前者是一种异化,后者是另一种异化。二者合在一起是第三种、最为荒诞的异化。

  gt; 比如,一个人的经济情况不好,但是因为社会富足加上地位商品导致的虚荣心,使他拒不调整,他没钱仍购买贵重商品,他失业仍不做下贱的工作——他认为那样就是承认失败。社会因此失去调节的弹性。

  gt; 我大致同意奢侈品的下放和普及曾经是文明进步的轨迹,但是认为,当人类跨过温饱的门槛后,情况有所不同。

  gt; 而我相信,当温饱彻底解决,物质上的炫耀越来越失去魅力后,人类将进入艺术的时代。人们将通过艺术,而不是物质,来寻求区分。

  gt; 如果适度消费是优先目标,我们借助消费来促进就业的空间便将极为有限。因为有能力扩大消费的往往正是消费已经达到标准的人群。就是说,如果在以上命题中加上“适度”,该命题将立刻显得苍白无力。

  ## 章节:参考书目

  gt; “需求从来都不是对某一物品的需求,而是对差异的需求,那么我们就会理解永远都不会有圆满的满足。

  ## 章节:四、减少焦虑——商家做广告的直接动因

  gt; 我们几乎只能做出这样的解释,在广告轰炸了一个世纪后消费者有了足够的抵抗能力,商家已经明白广告的作用有限,他们做广告的更为真实的动机是,解除自己在商品销售上的焦虑,该做的努力我都做了,该花的钱我都花了,甚至那些不确知有效的手段我也用了。还有一个原因使他们不敢不做,就是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在做广告,尽管对广告的效果不清,他们还是害怕在竞争中因为一个环节的短缺而失败。

  ## 章节:六、广告人的自白

  gt; 这些自白极其自卑,大多发自那些对真正的艺术心向往之,却选择了广告行业的文人。

  ## 章节:三、拜物教与商品拜物教

  gt; 而商品拜物教可以使贪婪的心理摆脱物品的约束。他崇拜的是货币,是抽象的东西,是财富与权势的象征。

  ## 章节:四、用物品证明身份

  gt; 而以展示资源占有来炫耀和证明自身,应该是更古老的,可以一直伸延到动物的历史中的生存策略。

  ## 章节:六、能否走出物质的束缚

  gt; 以上论述既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漫长的拜物的历史,同时也让我们从一个可憎的对象中看到了某种解放的因素,那就是商品拜物教.

  gt; 我对人类社会的感情期待和理性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是合一的:人类不靠物质来为自己定义,不靠物质来炫耀,应该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尽管也不是很快就能来临。

  ## 章节:二、食与恩格尔系数

  gt; 如果食品之外的消费中的物质含量没有食品中的物质含量高,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就可以看作社会总消费中的非物质化趋势。

  ## 章节:四、住房消费

  gt; 如果进入了发达社会,如果全世界都解决了温饱,就业市场上就没有家庭清洁工了。至少可以说那是极大的奢侈,不是常人可以考虑的。卫生其实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

  ## 章节:八、虚拟空间

  gt; 在温饱已经解决的社会中,以货币衡量的消费的增长,只能在非物质领域中展开。

  ## 章节:十二、小结

  gt; 以上我们呈现了人类现代消费生活的两个侧面。一方面,消费总额中物质在减少。另一方面,虚拟性的活动无所不在,

  gt; 一种非物质性的文化正在出现。它的存在仅仅是因为一种雄厚的物质基础在支持它,使它成为可能。

  gt; 作为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我主张非物质化,在非物质化的进展中主张游戏。但是我虽以为游戏将是未来生活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却不认为人类未来的生活将轻松顺利地尽入其彀中。相反,游戏在前行中将腹背受敌,它必须在物质挥霍和药物沉溺之间开辟自己的道路。但是只有它所代表的才是未来的文明。

  ## 章节:二、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

  gt; 人们一定具有模仿的动力和倾向,这是自然选择中获得的本性。这就解释了人类为什么会追求共性。

  gt; 因此,当女性表现自我、追求个性的满足在别的领域无法实现时,时尚好像是阀门,为女性找到了实现这种满足的出口。(同上书:81)

  gt; 也就是说,时尚追求的是个性或特殊性,如果美能帮助他们获得这种品性,很好;如果丑能帮助获得特殊性,也聊胜于无。

  ## 章节:三、嗜新症

  gt; 但是稀少和昂贵还不是充分的必要条件,它还需要一种文化价值观去辅佐,那就是进步观和科技主义。

  gt; 那些不能在工作中直接推动社会进步的人,便将对进步观的拥戴移情到对科技所带来的新产品的消费之中。

  gt; 为什么动物的秉性会是这样,是进化使然。彻底地迷恋陌生,将每每使自己置身于危险中。彻底地恐惧陌生,将无力开发新的空间。这两种品性都将在同类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gt; 另一个是有深度的“游戏”,从中可以不断地、永远地找到新的东西、新的刺激。

  gt; 多数人不会以文化的手段应付无聊,

  gt; 克服这一病症,首先是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无聊,而后是寻找文化手段——依赖于一种有魅力的、健康的“游戏”。

  ## 章节:四、“酷”的案例:阶级解释面临的挑战

  gt; 第三方面,半个多世纪的文化民主化浪潮已经结出了果实。这样,多种社会角色,包括社会地位低下者,多种风格,包括平民的风格,都登上了舞台,为大众提供时尚的候选。

  gt; 下层人也为社会提供时尚的候选,既是文化民主化的结果,也是文化民主化的新的标志和阶段。

  ## 章节:五、布波族案例:非物质化的曙光

  gt; 因为波希米亚人和布尔乔亚阶级已经彼此吸收了。他们从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所谓布尔乔亚式的波希米亚人,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布波族(Bobos)。

  gt; 从以上消费特征中可以看到,布波族确实扔掉了一些物质炫耀。但是仔细看,会发现他们也仍然保留了很多物质炫耀,他们花钱也很可观,与老牌的物质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们的炫耀是含蓄的。他们的反物质主义似乎很有一点虚伪和矫情的味道。但如果进一步深入分析,会发现这种虚伪的反物质虽然没有完全告别物质主义,比起赤裸裸的物质炫耀仍有进步。他们即使也花了不少钱,那钱更多的是花在做工和设计上,较少花在材料和物质上。

  gt; 我们把最典型的布尔乔亚阶级活动——购物,变成最典型的波希米亚活动——艺术、哲学和社会活动。

  gt; 追求区别性可以不依赖物质。一方面,如上节所示,一些低层人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范式。另一方面,单纯的物质主义已经庸俗,在提升区别性的功能上已呈颓势。

  ## 章节:五、小结

  gt; 过度消费还会给人们带来麻烦和不快。比如,吃的过多会造成肥胖和疾病;住房过大增加了清扫的负担;

  gt; 为什么温饱线上收入的增减不会长久影响生活的满意度?因为我们会“适应”,适应就是对一种新的局面的习惯。但是对不同的事情,适应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健康、婚姻、子女、朋友,缺乏者几乎永远不会完全适应,因此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总是低于上述因素的拥有者。也就是说,健康、婚姻等,同温饱一样,构成了生理满足的基本条件。改善这些条件,会持久地提高当事者的满意度。而温饱线上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不会持久地提高生活的满意度。

  gt; 将增长的财富用于扩大城市绿地,用于降低早死率的研究。但也只是在某些场合。很多可望增加生活满意度的恰当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增加财富,只需改变生活观念即可。

  ## 章节:一、休闲与现代工作

  gt; 工业革命不仅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极端分离,而且带来了工作和游戏的最终分离。

  ## 章节:六、面对失业

  gt; 宏观地看,真正的问题不是减少失业,而是在失业越来越多,岗位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如何重新安排人们的工作、生活、收入和福利。

  ## 章节:一、生命之轻的首当其冲者

  gt; 但是历史上的另一部分贵族分明向我们展示出,摆脱空虚与无聊的另一个出口,那也就是开发精神世界,使自身完美,使生活艺术化。

  ## 章节:五、贵族文化与大众文化

  gt; 时尚和大众文化很可能要比其政治上的姊妹制度代议制更为拙劣

  gt; 丹尼尔·贝尔更是明言:本人在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义者,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者,而在文化方面是保守主义者。(贝尔,1978:21)

  ## 章节:二、产生与发展

  gt; 我们说人有三种需求:温饱为代表的生理上的舒适,刺激,牛逼。游戏其实产生于对后两者的追求。

  ## 章节:四、上瘾与依赖

  gt; 可以把“瘾”界定为一种被迫从事的模式化的习惯行为,停止这种行为会引起无法控制的焦躁。

  gt; 我们实际上面临的很可能是三种选择:空虚无聊、寻找肤浅的刺激因而不能真正摆脱空虚,对某种活动上瘾。或许瘾是帮助现代人解决这一尖端问题的归宿。如是,问题的关键就不是从一般的意义上将瘾看作病症,而是比较和区分各种可以上瘾的活动,择其善者而从之。

  gt; 游戏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很可能也是我们最终的依赖。它是良性的刺激;被一个有深度的游戏俘虏,或者说对之上瘾后,就不必再去寻找肤浅的刺激了,因此游戏是可持续的刺激。它是良性的牛逼,且因为它的成本最小,它还是可持续的牛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