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远方之镜》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远方之镜》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7 21: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远方之镜》经典读后感10篇

  《远方之镜》是一本由[美] 巴巴拉·W·塔奇曼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7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远方之镜》读后感(一):14世纪不安风雨

  14世纪饱受“奇怪巨大危险和灾祸”的折磨,各种混乱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七个:瘟疫、战争、苛捐杂税、打家劫舍、腐败政府、叛乱暴动、教会分裂。总的来说14世纪给人呈现的是一种完全令人感受不到未来时代,书中原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令人完全感受不到未来有保障痛苦时期”。

  《远方之镜》读后感(二):《远方之镜》:一个贵族的十四世纪记忆

  文/吴情

  关于中世纪,很长以来有一个流行观点概念:“黑暗的中世纪”。似乎,一个“黑暗”,便足以概括中世纪的全部。我们对中世纪的认识想象,很多时候便建立在对“黑暗”一词的想象与认知基础上。然而,且不论中世纪是否黑暗这一事实问题,单从“黑暗的中世纪”这一概念的提出,中世纪的具体面貌就很可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的愚昧说教和禁欲主义,以文学作品形式揭露教会内部的衰朽腐败,作为中世纪主要内容宗教,首先成为“黑暗的中世纪”的指症。不过,真实的中世纪,似乎远比一个“黑暗”来得复杂

  《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A Distant Mirror: The Calamitous 14th Century,1978),美国著名学家芭芭拉•W•塔奇曼著,一本在后现代社会中重新认识中世纪的历史著作。在本书的“前言”中,塔奇曼说道,该书的写作“缘起于一种渴望发现有史以来最致命灾难对社会的影响——此灾难即1338-1350年的黑死病(black-death)。据估计,它使生活在印度与冰岛之间的1/3人口命赴黄泉。”生化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黑死病等疾病早被攻克,但是,人类依然面临着来自卫生、疾病与安全方面的不少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阅读《远方之镜》,或许不失为理解当下与理解历史的一个途径

  然而,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内容丰富,远非一本书所能容纳。君权神授的君主制下,上至君主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每个人关于中世纪的记忆都不尽相同。如何以一个人的经历主线,串联起中世纪的大事小情,成为构建和理解中世纪的关键。如同塔奇曼以史迪威将军的经历串联起美国在中国政策(《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1972),塔奇曼选择了一位中世纪贵族昂盖朗•德•库西七世,“一个伟大王朝最后的贵族”,“‘所有法国骑士中最富经验、最出类拔萃的人’”,“他生活于1340年到1397年间”,母亲在大瘟疫中不幸丧生,家族和个人事业也在14世纪末期走向土崩瓦解:他的身上似乎浓缩了一部14世纪衰亡史。

  库西七世作为“雄心勃勃居心叵测、时显凶残的”库西家族的成员,一出生便具有祖上的荣光,不过,在日益激烈权力斗争中,库西家族逐渐走向没落。尽管他被家族寄予了厚望,也曾凭借和王室成员的联姻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政治地位,在战争决策当中也堪称睿智英明,却最终无力回天,挽回颓势。身居高位的他,虽有不小的抱负,希冀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但他遭遇的一切现实困境——“瘟疫、战争、苛捐杂税、打家劫舍、腐败政府、叛乱暴动和教会分裂”——每一个都几乎将他完全碾碎,尤其是英、法百年战争,它使得他,一位娶了英格兰国王长女为妻的法国贵族,处在一个微妙而又尴尬境地,他有时是双方沟通桥梁,有时则沦为两国怀疑的通敌分子

  库西七世身上凝聚着中世纪的骑士精神积极进取,可他面临的现实环境却往往不如人意。他自身的悲剧命运以及家族不可挽回的衰落,毋宁是一曲骑士精神的挽歌。中世纪并不黑暗,至少不完全是黑暗这一单调色彩,至少在14世纪这一临界点上。中世纪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断裂的历史,是古希腊罗马社会高度发达的文明到近现代社会这一宏大叙事中的“低谷”。可在塔奇曼的笔下,我们可以看见,忽视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形塑,对近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选择的影响,是武断的,也是轻率的。14世纪的动荡不安,恰恰是西欧社会转型的表现。从基督教一统到民族国家的建立、世俗政权强大,从“选民弃民”观念到近代权利理念,从专注天国否定人世肯定人生、运用理性建设制度,14世纪见证了太多的两难和斗争。可果真没有14世纪的分娩式的疼痛,真的会有我们今天这一先进却也不甚完美的社会吗?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远方之镜》读后感(三):也许真的只有热爱才能事情做好。。。

  读的英文版。非常不愉快的阅读体验,花了差不多半年才读完。

  简单地说有两个原因,一是14世纪欧洲实在是没有可爱地方,不光是黑死病加连年战争,主要是那个年代的人,无论哪个阶层,都是混乱一片。民众连不饿死都不一定能做到;中产阶级现状不满,但是各种反抗和起义都结束莫名其妙,而且都能预料到会被血腥报复;骑士阶级活着的目的就是打仗,还不是为了钱和权力,就只是想打,很多战争的发动原因是如果这些人闲着就会祸害地方;就连最顶级的统治阶级大贵族,除了极个别的人,比如查理五世,也缺乏做好治理国家、发动战争一类工作需要的最基础的智力甚至是想把这些事做好的欲望,他们发动的战争,往往打个十来年争到的地盘还没嫁个女儿嫁妆大。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有关家国天下思考深沉多了。

  另一个原因是作者的那种把事件,社会介绍评论这些堆在一起写的写作方式,看起来十分混乱。正在讲战争,突然插入很长的经济状况,要么正在讲宫斗,突然插入一堆宗教的介绍。作为对比的是吉本或是盐野七生的罗马史里,讲经济文化的都是单独成章,读起来顺畅很多。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论是吉本或是盐野七生或是之前读的几本艺术史,作者对他写作的对象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塔奇曼显然没有多热爱14世纪的欧洲,事实上,14世纪的欧洲,感觉也很难有谁会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样的历史可能会很客观,但是即使用线索人物这种比较有故事性的写作方法,也更接近剑桥XX史那种工具书,而缺乏一般的文人写史的吸引力

  《远方之镜》读后感(四):灾难满满的十四世纪

  1300年至1399年被历史成为十四世纪,这段时间充满了灾难。在《远方之境:动荡不安的14世纪》将呈现西方最黑暗、最惨烈时光

  作者作者巴巴拉·W·塔奇曼,美国著名历史学界,曾获得两次普利策奖,代表作《八月炮火》等。本书主要以库西七世为线索,展现了一个世纪的灾难。在内容上,覆盖了中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爱德华三世的成长、库西七世的经历,还有席卷欧亚大陆的黑死病、农民的暴乱等等。在写作上,作者以人物的成长为角度,看一个黑暗世纪的历史风云

  书中,着重于两个人物的讲述,一位是爱德华三世,另一位必然为库西七世。爱德华三世在第四章《战争》中,作者特别提到他,他敢于对英国改革完善英国的制度,但他的好斗,开启了英法的百年战争,又经历了第一次灾难黑死病。另一位线索人物库西七世,第二章的开始就奠定了悲情的基调,库西家族的最后一人出生,他的世纪已经麻烦连连,寒冷气候已在刚到来的世纪席卷而来,种植季节变短,资源少,农民饥饿,1315年-1316年欧洲发生过饥荒。库西七世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15岁就与英格兰人作战,18岁时参与扎克雷农民追捕。从这时起,他的经验范围扩大至作战、外交管理、社会和政治关系等多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多样性。作为爱德华三世的女婿,他目睹过11场战争,多次与外国人谈判。从他的一生中看到的是14世纪的动荡与战乱

  满满的灾难降临在14世纪,是因为除了战乱、农民的暴动,还是更可怕的瘟疫——黑死病。《这是世界末日:黑死病》篇章中,笔者描述了它的可怕,也因为这个原因,英国百年战争休战。黑死病,书中提到了四次,第一次最为严重,然后逐渐减弱,加上人们重视,严格的控制,死亡率才得以改善。但是黑死病,仍然给14世纪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是,人口数较少巨大,死亡人数超过50%,城市中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去,农村状况也很糟糕。二是,人口的大量死亡,造成欧洲社会政治秩序极大混乱。三是,劳动力的下降,经济结构变化妇人儿童也要加入农耕。四是,宗教的变化,黑去病的出现促使了宗教的兴起与改革,教会衰落,而天主教、基督教传播

  《远方之境:动荡不安的14世纪》的最后还是以库西的离世作为14世纪结束的信号,尼科波利斯战役是他的终点同时也中世纪时期最后一次大型战争。

  《远方之镜》读后感(五):《远方之镜》:中世纪下坡路上的黑暗风景

  《远方之镜》:中世纪下坡路上的黑暗风景

  如果不是美国女作家巴巴拉•W•塔奇曼在她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一书中对上世纪抗日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作出精到而合乎情理、且让人如灌醍醐的分析,我们可能还很难对她的其它作品产生如此欲罢不能好奇心

  在她的获得普利策奖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一书中,这位美国女作家不仅复述了一个区间段里的中美历史,而且深入到中国的文化,来探讨跌跌撞撞地走进近代化国家行列里的中国所寄生的腐朽落后因子,更指出了中华民族所蕴含的复兴力量与希望。她的叙述因为可能触及到中国人的痛处而令某些人产生严重的不悦,如台湾方面的御用文人就声称这本书比大陆方面的宣传机构所做的更加恶毒有害,但身为一个中国人,会在她的叙述中的鞭辟入里的分析中,而佩服女作家穿透历史疑云的锐利目光与睿智思索,如她把那一时期的中国现状归结为“乱政”,便一语道破深刻困扰了我们、现今仍喋喋不休地为各方站位不同学者争执不定而难获定论本质性的时代特征。这位并没有来过中国大陆的女作家,却在她的书中,以一种宽厚而理解的角度,指出对于积重难返的中国来说,最为深重且沉重的积弊是中国的乱政,即使在今天我们来看她的这种对于中国史实的界定,仍然不得不赞许她对中国社会认知的真知灼见。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今世界上那些被以各种“花”命名的运动所造成的混乱结果,恰恰是塔奇曼在书中指出的当年中国曾经身患的最严重的痼疾——乱政。乱政之下,什么样的美好理想、什么样的民主光芒、什么样的社会期许都统统归零。

  她在各种书面文字中获取的中国现实的认定,不得不说有一种女人的“第六感”的天性深藏其中,她就像一个带着X光透镜的超人异士,无障碍地读透了历史的真相,然而,一个细小的事实会让我们发现,她又用她的理智修正着她在观看时的世事洞明。比如,她在描写中国的腐败现象时,曾想引用一句20年代中国军阀的话来总结:“在中国打仗,司令官从不穷着下台。”这句话的客观性,我们身为中国人应该最有发言权,而她却有着更为理性的思考。她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是对的,但这会留给美国读者一个印象:所有的中国将军都贪污——这只有以美国的标准衡量才是对的。我不是中国通,但我已经足够认识到,以西方的价值框架来写中国是不对的。”所以,她删去了那句话。由此可以看出,在她对中国现状评定的取舍中,恰恰可以看出她对中国的深度了解,还可以看出,她对另一个与西方文明有着迥异心理内核的民族气质,采取了不同样的判定标准。(见《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一书P62)。

  那么,令我加倍期待的是,她对西方的文明的切片,又做了什么样的透视与曝光?欣慰的是,在最近中信出版社为塔奇曼出版的六卷本系列作品里,有专门一卷,对西方文明的基因进行了全方位的扫视,这本书就是系列中的第五部:《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

  这个西方语境里的14世纪,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没有什么概念。它大致相当于元末明初这个时段,在塔奇曼这本书中主要叙述的年代,即14世纪下半叶,大体与朱元璋殚精竭虑杀鞑子、建立大明王朝的一段时光相同步,大明朝于1368年开国,到1435年宣德年间,是明初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一段上行时光。而在《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中,作者把它的叙述重点放在了1348—1350年黑死病之后的五十年,而其中选择的一个核心人物即库西七世,生活于1340年——至1397年间,基本与作者希望重点反映的年代相吻合,而库西的的生卒年月大体也与朱元璋基本平行,朱是1328—1398年。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看来尚是一段封建王朝蒸蒸日上的时期,对于欧洲来说,却是一段暗无天日的黑暗时光。作者对这个时代有着自己的定性:“在中世纪的下坡路上,人类失去了自己建设一个美好社会之能力的自信。”(P541)。14世纪是中世纪的下坡路,但像“跌跌不休”的股票一样,它还没有到达谷底,14世纪结束,这条下坡路还要继续探底,一直到1453年,信仰穆斯林的奥斯曼军队攻占了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书中P631: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为中世纪的结束提供了一个常规性的日期),而就在西方生命线触底之际,一条借助于大航海时代的劲风吹拂的机遇,使西方文明绝地翻身,跨入了一个步步上升、走入上行空间的近代史阶段。而近代的中国文明,一直要到1840年才正式开启与西方文明成色截然不同的悲惨而黑暗的序幕。这也意味着,中世纪的分野,是一个属于西方文化的概念,而中国人在同时期的时代,可以说丝毫没有能够感受到发生在西欧地域上的那份抵达心灵的惨痛。

  塔奇曼在《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中将她的探察领域聚焦在西方文明最为黑暗、最为没落的岁月,它的意图是寻找那个最落寞年代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原因,隐藏着西方文明的核心因子,作者说的相当明白:她在对中世纪社会缩影的寻访过程中,觅到的是“西方人的多层历史基因。”(见《历史的技艺》一书71页。)

  那么,塔奇曼在14世纪找到了什么样的黑暗的主流?她在书中多处对14世纪作出了精当的总结,大致概括起来,就是战争、瘟疫、教廷分裂。在不同的地方,作者有不同的归纳,如在序言中说14世纪有7个灾祸:瘟疫、战争、苛捐杂税、打家劫舍、腐败政府、叛乱暴动和教会分裂。(P1)。在叙述到教廷分裂时,作者称这是一个“困苦不堪的世界的第四种灾祸——继战争、瘟疫和自由连队之后”。 (P353)。

  14世纪的四次大的瘟疫爆发是吸引作者关注14世纪的一个重要诱引。这也是一种最为外在、最容易吸引人的一个历史事实,但作者陈述她借助瘟疫的视角去透视14世纪的时候,必然会将她的视线移开去关注那个时代连绵不绝的“人祸。”如果说瘟疫是一种人类的自然灾变的话,那么战争,则是人性的灾变,而教廷分裂则是信仰的灾变。至于“苛捐杂税、打家劫舍、腐败政府、叛乱暴动”等,不过是人性的灾变潜伏的形式,战争则是让这种隐藏的灾变以显性性状的方式暴露出来。14世纪的战争灾祸,就是那个在历史书中归纳为英法“百年战争”这一场跨越世纪、绵延百年的残酷的战争。因而塔奇曼在书中,以主要的篇幅,描述了英法之间你来我往的血肉交锋的详细过程。而作者的复述历史的习惯,是她总是选择历史中的代表人物来增添一个可以让读者代入的“视角”,为此她在书中选择了法国贵族库西作为一个代表人物,库西的活动时间基本占据了14世纪的后半叶,而更为妙不可言的是,他的一身经历,基本脚踩英法这两个处于敌对状态的国家,他曾经娶英格兰国王的长女为妻,曾效忠于英国与法国,但他后来却坚定地为法国征战,用作者的话说“他的一生就像是为历史学家量身定制的” (见《历史的技艺》一书69页)。把握了这个人物,就可以一线串珠,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整个一部14世纪的欧洲大地苦难史,便找到了自己的生动主脉与核心线索。英法百年战争这一段此消彼长、敌退我进、错综复杂的历史,我们大体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能够看到它的粗略的历史流变取向。《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构成了莎翁的一个映射14世纪史实的四部曲,在这些更带有传奇色彩的诗剧中,莎翁已经把握住了交战双方的时代背景,更把人物焦点放在了宫廷内斗的微妙细部上,而这一切,塔奇曼在《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更用它的细节丰润而又辅以带有作者特色的精辟点评,把那一场令我们中国人看起来眼花缭乱的欧洲中世纪历史表现得条理分明、动因清晰,而从中作者更看到了这种血肉绞杀背后的人性的陷阱以及这场战争对欧洲文明带来的深刻变化。由此,书中描写的单一战争,便成为作者解读欧洲文明发展路径的一个恰到好处的密码,作者阐述道:“百年战争,如同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教会危机一样,瓦解了中世纪的单一性。骑士精神中的兄弟之情断裂了,正如大学倡导的国际主义在战争和教廷分裂的联合影响之下无法存在一样。”(P594)。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欧洲国与国之间掀起战争波涛的时候,欧洲大门外,一个属于异体文明的奥斯曼帝国已经屡屡试探性地发起它的攻击,就像明朝末年当朝廷与李自成交战的时候,清军已经在关外展示了它的勃发的力量。库西作为书中的主人公,他的悲剧性命运是他作为十字军首脑,竟然败绩于奥斯曼帝国之战,而这也隐喻着下个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对西欧的再一次摧枯拉朽的决定性冲击。十五世纪及之后年代的所有密码,都藏在十四世纪的隐秘空间中,包括书中以详尽的笔触描写的教廷分裂,更从信仰的层次,展现了中世纪的精神陨落。当时,罗马教廷与受法国控制的教廷各奉一个教皇,他们相互攻讦,拉帮结派,导致了这个时代的信仰的缺失,加速了一个黑暗时代本来就已经沦丧的精神堕落。这种人类的灵与肉遭遇到的双重毁灭性的打击,令14世纪几乎成为同时代人眼中的世界末日。

  就是这样的一连串的黑暗风景之下,作者点出了新时代的曙光已经隐现天际,那就是活字印刷开始出现,人类的知识与思想传播有了更为广阔的途径,“知识决定命运”对于个人是如此,同样对于时代也是这样,而更为重要的是,“曾经在十字军东征中寻找发泄口的欧洲能量现在将于航海、发现和对新世界的殖民中去寻找其出口。”(P631)。这就是于下个世纪后半叶才姗姗来迟开启的新时代。但是,远不能说,人类历史的发展永远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作者鲜明地指出,一战后的社会状况与黑死病年代相比,有着很多的相似性,也就是说历史上的最可怕的一幕,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向前而呈现出同步的绝迹。历史远不是一个正函数,它的复杂性很难用乐观主义的腔调来吟唱,也许正是出于从历史中汲取警戒的经验与教训的动机,使得塔奇曼回到遥远的中世纪,在发黄的历史与册页中寻觅今天能够支撑我们进步的那份力量与能量。这就是我们永远能在塔奇曼的书中读着历史的时候,却能感应着当代、呼应着当代并能让当代响应的原因吧。“远方之镜”,照见的是我们当下的时代。

  《远方之镜》读后感(六):塔奇曼如何谈14世纪的欧洲?

  塔奇曼写历史的切入点总是令人感到出其不意,上次读《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就是这样,从1911-1945的中美关系是纷繁而复杂的,如果不选取一个角度去论述,抛开篇幅的长短不论,通常这比较宏观,不那么具体。很多学者会选取一个角度为出发点去谈论它,塔奇曼选择的是史迪威这个人物,抽象的历史一下子具体且形象了。另外,她写历史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历史学家的特点,即,她的叙述风格里构建了一种特别真实的画面感,仿佛在阅读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所以说,她的书又兼具了文学性。

  这部《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亦如此。动荡不安的14世纪是欧洲最为黑暗的世纪,充斥着战争、黑死病、奢靡盛宴、雇佣兵制度、残酷税收、农民暴动、教会分裂等复杂多变的局面以及名不聊生的情景。塔奇曼再一次选取了一个具象的人物为俯瞰这段历史的眼睛,他是一位贵族,他叫昂盖朗·德·库西。

  本书第五章是“这是世界末日”:黑死病。黑死病的危害十分广泛,且死亡率高。一个村庄只要染病,至少会死去一半人口。人们染病后,慢则三天,快则一天就死去,尸体来不及处理,堆积如山。这里提到一个画面感极强的场面,医生正在给病人看病,还没有诊断,医生已经去世了。同时,这也是一个极其考验人性的时刻:医生拒绝给病人看病;牧师拒绝安抚病患面对死亡时的恐惧;父母抛弃了子女,子女抛弃了父母。

  但是另一方面,许多修女去清理尸体,她们一个一个倒下,直到最后一个人的生命休止。她们坦然地去见上帝了。要知道这是发生在欧洲的14世纪,正是教皇的统治时期,所以这黑死病也同宗教联系了起来。从第一个人死去,到千千万万人死去,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染病,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治疗。人们认为这是上帝对人类的审判,大家都是有罪的,他们忏悔着,认为自己做了恶,包括通奸、不信仰上帝等等,寻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一切道德的,宗教层面的枷锁捆绑着身心。

  直到两百年后,才找到了病因。是跳蚤与老鼠传播了疾病。在这之前他们还猜测这是由中国传播过去的,没有人想到是日日见到的老鼠和跳蚤才是元凶。本书写到,黑死病令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大约2000万人。人口密集的阿维尼翁,每天有400人死亡,7000座被死亡清空的住房被关闭,6周之内,单是一处墓地就接收了1.1万具尸体。死亡率很不稳定,在某些地方为五分之一,但在另一些地方,死亡率高达十分之九。

  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不难想到,对死去的亲朋好友,来不及举行葬礼,来不及告别,本书写道:一位锡耶纳的编年史作者写道,“不管失去了什么,都没有人哭泣,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等死……人们传说并深信:‘这就是世界末日’。”读及此处,无法不感同身受,尽管那已经是远去的历史,但这距离如今的我们似乎并不遥远。

  《远方之镜》读后感(七):“塔奇曼之眼”

  “塔奇曼之眼”

  文/米雪

  历史在英文一般通俗译文是 “history”,不能因为历史离我们遥远或者不熟悉就让它与我们的生活对立起来,它应该像故事一样跌宕起伏,一样精彩绝伦。历史的发生在它当时的背景下,应不会像现在书上所记录的,枯燥的令人昏昏欲睡,还原历史真实发生的场景也定是提神和醒目的。

  所以,当美国的这一位历史作家巴巴拉•W•塔奇曼,像跟你讲故事一样再现历史的精彩时,读者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她所吸引。《远方之境:动荡不安的14世纪》作者将目光停留在黑暗的中世纪欧洲,书缘起“有史以来最致命的灾难对社会的影响——此灾难即1348-1350年的黑死病(Black Death)”。这一段历史有迹却难寻,历史的记录模糊、混乱,这一时期正如书名一般动荡不安,充斥着战争、黑死病、残酷税收、教会分裂、打家劫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不过对于塔奇曼来说,这不是个难题,在充分阅读史料的前提下,用她那一贯的笔法再现了中世纪辉煌又混乱的生活图景。充分的事实,生动的文笔,历史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鲜活起来。

  巴巴拉•塔奇曼是凭借《八月炮火》与《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两度获得普利策奖的著名历史学家,在她的作品中,总有那么一个灵魂人物带着你走完她描写的历史著作,暂且称这样的人物为“塔奇曼之眼”。在《远方之境:动荡不安的14世纪》中,作者选择了“一个伟大王朝最后的贵族”,“所有法国骑士中最富经验、最出类拔萃的人”昂盖朗•德•库西七世。

  无论是他的出身还是经历,无一不吻合塔奇曼对历史人物的人设。当读者阅读了漫长的前六章背景之后,我们的主角昂盖朗•德•库西七世出现了。他带领大家走完了中世纪欧洲最为黑暗的历史时期,黑死病大规模袭击了这个时代,死亡的恐惧令人谈之色变。在人类肉体承受着细菌、病毒所带来的实质上的痛苦时,信仰的缺失,精神的没落,使这个本来灰色的时代变成“黑暗的末日”。在遥远的十四世纪,人类经历了一场生命的浩劫,库西城堡的灾难与辗转的命运,如同一双俯瞰时间的眼睛,“700年来,这座城堡见证着人类的努力与失败、有序与无序、卓越与衰落的循环。它的废墟遗留在庇卡底的山顶上,静观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作者用65万字搭建起一个世纪的记录,回望了欧洲社会的低谷时期,然而正是这黑暗低沉的14世纪,孕育了后来的西方世界的雏形。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走过低谷之后,就会慢慢迈上向上的阶梯。在巴巴拉•塔奇曼所选取的这一历史截面中,折射着人类社会历史中,那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那些相似或者相同的时间历程。

  《远方之镜》读后感(八):14世纪动荡不安的内幕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细读的书,这或许就是读书的魅力吧,可以带着你去看另外的世界,一个你前所未知的世界。世界史对我来说,非常的陌生,我很狭隘的生活在现在,以前更狭隘,以前我很回避讨论历史方面的话题,觉得那都是过去的事,还谈了它有何意义,想想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是对的。

  如果换做以前,我不会看这样的书,会自动把它划为枯燥无味,读起来让人发困的书,那是我的先入为主,自动封锁了接收新事物的开关,我现在在改变自己,慢慢的在把这个生锈的开关打开,一本书,一个世纪,一百年的历史进程,想想自己在有暖气的房间里,外面下着雪,坐在窗边,喝着咖啡,看着14世纪发生的事,那时的人们不会想到现在的我们,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

  现在我发现每读一本书,都会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不断的拓展认知的边界,或许对我来说是新的信息,可能别人已经熟练于心,也不值得一提,但读书对我来说,是自己的事情,不是读给别人看的,去迎合其他人的想法。能够给我触动的地方,就是我记录下的内容。

  在《远方之境 动荡不安的14世纪》,讲述的是大约1300年至1450年这一时期,连贯一致的历史时期,其中发生在1348年--1350年的黑死病之后的50年是这个时期的核心阶段。作者将宏大的历史,聚焦到一个可以控制的区域,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人物的生活作为叙事载体,变成有血有肉的历史,不仅有故事情节在推动了历史,更好的理解,也尊重历史事实。

  这个人物是昂盖朗·德·库西七世,法国贵族男性成员。作为人质在英国期间,迎娶了他们敌对国英格兰国王的女儿为妻,开始效力于两个国家。

  书中讲述了14世纪存在的七大灾祸--瘟疫、战斗、苛捐杂税、打家劫舍、腐败政府、叛乱暴动和教会分裂。除了黑死病是突然的灾难,其余都一直存在于这个时代的问题。

  “①教会,通过向俗人灌输施舍,让他们获得美德和在天堂的立足之地的信仰,来帮助照料社会上的无助者。但是,在那个动乱的时期,教廷开始致力于世俗意义上的名望和权力,金钱可以买到所有类型的特许,买卖圣职、教会的活动被以金钱来计算,宗教内容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所有人都因其原罪而在魔鬼的掌握中,因此需要教会和救赎。用金钱来购买宽容时,悔过也变得毫无意义了。基督教的理想是禁欲主义,教士的禁欲都变成了笑话。

  ②、贵族生活的三种首要的物质元素:骑马、作战、放鹰行猎。从侍卫做起,战斗训练。

  骑士精神:不仅是战斗和爱情中的一种举止规范,更是一种道德体系,它支配着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4/5的幻想成分。骑士精神与基督教理论相左,不可能被教会所容纳,道德掩饰,容忍武士,它形成了自己的准则,英勇,武士具有侠士风范的勇气、力量和技巧的结合。骑士风度,名誉和忠诚,再加上彬彬有礼。比武大会是骑士精神的外在表现的话,那么高尚的爱情则是梦想境界。

  高尚的爱情:为爱而爱,是浪漫之爱,是真情之爱,是肉体之爱,与财产和家庭无关,且目标必然是他人之爱,因为只有这样一种不合法的联络才可能做到除了爱情之外别无所求。将有罪的爱情变得理想化。

  骑士的恋爱过程:先是爱慕崇拜,然后是激情四溢的热诚告白,经过女士的善意拒绝,以永远忠诚的誓言、因欲望无法满足而濒临死亡的悲叹、勇敢无畏的英雄行为再次展开追求,终于凭借英勇而赢得女士的芳心,圆满获得秘密的爱情。

  ③、黑死病:真正的传播者老鼠和跳骚,中世纪思维局限于星辰影响之理论,强调空气是疾病的传播者,而无视卫生或显而易见的携带者。

  传播的神秘性是“所有恐惧中最可怕的”

  瘟疫对道德产生了有害的影响,降低了全世界的品德。幸存者并未改变,忘记了过去,仿佛它从未发生过,让自己过上了比以前更加混乱和可耻的生活。幸存者们沉溺于放纵的消费狂欢之中。人们的行为举止变得更加不计后果和麻木不仁,就如一段充满暴力和痛苦的时期过后通常会出现的那样。幸存的牧师们,收取额外的费用,而无视人们的灵魂。

  ④、犹太人之所以会变成普遍憎恨的目标,是因为早期的教会,作为犹太教的分支,在意欲竭力取母教而代之的努力中,将犹太人变成了憎恨对象。犹太人拒绝承认基督是救世主,且顽固不化地拒绝接受用《福音书》中的新律来替代摩西律法。这种态度使犹太人成为对新成立的教会的永久侮辱,他们是种危险,基督徒社群必须与之划清界限并保持距离。

  犹太人是“被放逐者”,因为他们不接受基督的救赎。基督徒门接受的教育都是要憎恨他们,认为他们夜以继日地灌输着针对所有基督徒的恶意。

  犹太人由于被行业排除在手工业和贸易之外,他们被迫从事次要的商业活动和金钱借贷,基督教强加于自身禁止以钱谋钱的禁令,为犹太人提供了一条出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