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的读后感10篇

2018-04-30 20:4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的读后感10篇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是一本由路佳瑄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一):相信自己守护初衷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看到这样的书名,有种内心抚慰感觉,我不曾去过西藏,常在荧屏上看到不同的西藏缩影,西藏的云、西藏的山、西藏人的眼神,那些带着西藏特色的感觉。西藏一直被人们当做净化心灵圣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旦遭受到人生巨大打击,常常会被安排去西藏,找回自己。西藏那块土地有着治愈系的神奇色彩,可以安放彷徨灵魂的抚慰心灵的空间。本书是作者路佳瑄借着西藏的行程记录表达了她的经历生命感悟

  不同的人去西藏有不同的感受。而路佳瑄每一次进藏都有不一样收获。慢慢的她学会尊重藏族人,比如你知道吗?藏族人不喜欢你叫他们藏民,这就像是盲人其实很忌讳你说“瞎”这个字,字眼稍有不同,便有种充满歧视的感觉。想要真正滴了解一个地方,当然要先去了解当地人

  其实藏族人的磕长头的那种叩拜方式,在我看来是充满虔诚毅力的,也许这就是信仰支撑结果,而作为外地人,是无论如何虔诚地去做,都没有藏族人那种朴素的虔诚的感觉,也许是内心世界无法膜拜的缘故。藏族人内心的平静和对天地万物的灵与美的敬仰和叩拜,无论是有钱人或是没钱人,内心的这份仰慕和虔诚当是同等重要的。只是有钱人,从形式解放躯体,他们采取花钱请人磕长头的方式,完成叩拜。他们心中也有天有地,有神灵,对于这种形式的跪拜,让然尽量用原始的形式完成。

  路佳瑄不仅用文字,还用图片记录下藏族人、走进西藏的游客还有自己。夹杂着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行走的感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牵动人心的生命经历的往往平静的不可思议,”我觉得这种生命感受很触动我。小时候总以为长大以后总会遇到轰轰烈烈未来,而事实上,长大后你会发现,真正的成长常常是磨你的耐心,你的诚心,以及坚持你自己的方式。

  就如作者路佳瑄她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决然也可以按照她的习惯,她记录了她走过的地方,跟随《美国国家地理》的王牌摄影大师Frans Lanting学习拍摄技巧,捐助孩子上学,而她却不接受媒体采访,不做任何宣传营销,不签售。她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记录她对生命的感悟,这种避开喧嚣的方式,似乎与这个时代的特点有大不同的区别,但她关注的生命感悟,却是能够得到很多人的共鸣,关于爱与责任、关于信仰、关于人生梦想,你是要急功近利去抢还是默默守候,作者的文字和经历都可以给你一个参考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二):轮回之中的一朵青莲

  皑皑雪山脚下,植被的青绿色蓝天白云呼应,一条条五色经幡随风而起,化作这片土地上最虔诚的敬畏,久久回荡。

  ——题记

  人世间好似一场不停的抉择,倘若选择了繁华便无缘另一番宁静,而若走近了自然便需放下那颗浮躁功利之心。轮回中无数众生被这纷繁的世界所吸引,也曾留恋时光背影;经历着人间抵不过的生老病死、爱恨别离,也曾企盼一切温暖如初。一个不小心,便迷失在岁岁轮回的光阴里,忘却了那份简单的快乐质朴满足,以及触手可得的美好

  西藏一直以来是信仰的朝圣所在,配得上这水清天蓝自然大地的,不只是藏族人的虔诚,更是一种穿透万物本质智慧,一种于雪山脚下来自渺小红尘的敬畏,一种不为时光轮转所遗忘的信仰。于作者路佳瑄所讲述到的那样,在藏族人三步一扣,身体匍匐于大地之上时,这种忘掉自我的臣服,不知怎的竟让人微微湿了眼眶,是猛然地参透生死,还是那一刻想起了自己的人生,亦或是被这片灵性大地所触动,都已无从分辨。他们因智慧而更加感恩于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满足而快乐;他们因敬畏而收获链接万物的灵性之美,清透而旷达;他们因为信仰而将自身融于这个世间,忘我而随缘

  有人说拥抱信仰的人是强大的,因为他们遵循生命的真谛,早已磨练坚韧意志,不为身边无常环境所左右;有人说拥抱信仰的人是美丽的,因为他们明了尘世的苦乐,早已放下了执著妒忌,于是乎走在藏地的路上所遇到的人们,呈现出来的是不为时光所改变的美好神态;有人说拥抱信仰的人是自由的,因为他们悟透万物的轮回,早已将自己看作万千生灵中的一员,随缘而遇,随风而起,随念而灭,我亦是天地间的生灵,而天地间的一颗水滴,一片花瓣,一声鹰啸,亦可是我。

  藏族人的日子过的很清苦,单从书中所附的照片就可以清晰看到,那些被岁月轻抚过的痕迹,那些在风霜下日渐粗糙的深棕色,那些象征天地万物的五色朴素服饰。然而看着这些照片却丝毫感觉不到清苦,反而有种平淡向往,他们日日劳作,挂着真实美好的微笑,那种微笑可以渗透每一双眼睛的深处,毫无遮掩的引起你我的共鸣。就如同作者路佳瑄所说,“永远别指望日子太好过,可永远都要好好过。”也许这便是藏族人对生活乃至人生的从容吧。

  无论老人孩子,也无论男女,他们热情,他们智慧,他们身上透着一种难以言表吸引力,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让人不知不觉向往那份清净之心,让人一瞬间有脱离时间的自由放空之感。

  远处顶着清白积雪山峰连绵,青海湖水倒影着蓝天云朵,这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万物于此处轮回不息,自古老的轮回之路上开出一朵朵净透心灵的青莲。

  “一静万籁止,一动万法生,一定万缘寂,一悟万象更。”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三):那些平静的人,心中一定有自己的山水

  我的一个女友,刚结束了几年不痛不痒几乎无性的婚姻,带着两岁的儿子生活,人人都以为她会一脸怨气邋遢过日子,没想到却恰恰相反,旁人见着却是满面春风神采奕奕,走路都轻快不少!

  我是她这段婚姻的旁观者,相亲认识前夫,彼此还算合得来,也有一段相敬如宾的日子,只是婚前就不算很亲密的两人,在婚后更是平淡,儿子出生后,各自以工作,孩子为借口,再无更多交流,起初女友只以为,新生家庭都如此,等孩子大了,彼此有了空间,不那么忙碌境况便会有所改善。却不知,前夫早有貌美新欢,郁郁半年,产后体检,不明瘤体,好像人生所有的难顷刻扑面全来了,托付断乳幼儿给自己妈妈,说是出去走走,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只是每月会有短信报平安。再回来时,仿佛换了一个人,平静的与前夫办了离婚证后去医院取了搁置许久的复查结果,良性的。她告诉我,看见结果的那一瞬间,其实很平静,唯一放不儿子,不过老天怜悯,多给了她50年看看这世界。

  我听她说起这些,云淡风轻,像是别人的故事

  她说她去了云南,去了内蒙,去了西藏,去了以前约定了要一起去的地方,不过,是一个人。

  她没有说太多关于旅途事情,只是告诉我,一定要去西藏看看。

  今天,拿到这本书,我反复的看了几遍。之前我仅仅读过的关于西藏的书,是仓央嘉措,他的情诗, 让我觉得西藏真是一个多情的地方,似乎是另一个世界。而这本游记笔者文字并不多,配着大幅彩图,寥寥几句,却直击心底。隔着照片就能感受到藏族人身上浓浓的质朴,羞涩忍耐,信仰,在我们看来的辛苦的长拜,在他们心里,是一种习惯,是与生俱来使命,犹如吃饭,睡觉,已经融进了生命里!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可是我们每个人每一刻都在失去失去时间,健康,生命,财富机会,因此必须学会接受,放弃。学会微笑,学会面对。

  生命活到最后都是在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不被着俗世乱了步伐迷失了方向大方的承认自己的情绪,妄念,懦弱贪婪,与之相处,在红尘修的一处栖身之所。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四):盛享那光阴中的宁静与安详

  多少人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人生到底要怎么活,才不枉费来一趟?活成什么模样才是最真的我?才是最想要的自己?太有乎别人的言论,太在乎别人的指点,太在乎别人有的自己没有,太在乎人家一切一切的想法。我只能说,你能活成别人喜欢的模样,不一定能活成你自己喜欢并且想要的模样。

  世界不是谁家的私有财产,你也不是人人都喜欢的人民币,你没有必要讨好别人而委屈了自己,成就了别人埋没了自己,你只需要把自己人活成最舒服惬意即可,守着自己的初心,安妥自己的灵魂,在逝去的每一天,盛享人生中的宁静与安详,就是一次与自己的重逢,遇见更好的自己,活成你想要的模样,便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事。

  每个人都想过自己喜欢的日子,有的人敢于想敢于行动,有的人只是想却害怕行动,还有一种就是不去想也不去行动,得过且过。如果我们还有点追求,就可以学学路佳瑄那样,因为你只有付出了行动,哪怕最后没有达到你期望的结果,我相信你也不会有遗憾留在心间。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是路佳瑄10年人生路的全记录。她拒绝按照父母安排的美好前途走路,离开钢琴,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学习做一个社会人。她不愿意阳春白雪,更想看看这个世界。她无数次在氧气稀薄之境用脚步丈量西藏的土地。她徒步穿越了巴丹吉林沙漠,她用双脚走过喜马拉雅山南北两面的中国川西、滇西北、新疆、西藏、尼泊尔、印度,她以悠然游历的心情探访了欧洲、非洲……在这些路程中,她遇到过雪崩、塌方、泥石流,几次都险些命丧黄泉。她跟随《美国国家地理》的王牌摄影大师Frans Lanting学习拍摄技巧。她默默地资助很多孩子读书,为贫困山区捐赠了几个图书馆。她爱老银,爱绣品,爱佛祖,爱品时光,爱温故人,爱无,爱有,爱摄影,爱旅行,爱冰封雪山,爱苍茫草原随遇而安,信缘惜缘。

  她十年的经历如此丰富多彩跌宕起伏,活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模样。她给我们展示藏族人的日常生活,我看到最多的字眼就是平静、宁静、、恬静静美、安详、坦然、淡然……这不正是人活得最舒坦心境嘛。他们生活在最恶劣的环境里,却过得如此灿烂;他们坚定地守护着善良慈悲,活出生命最美的图画和最大的智慧;他们活得诚实,懂得生命无常,能够坦然面对死亡,让生命永远不会失去希望;他们虽然有眼泪,有时也充满委屈,但被眼泪冲刷过的眼睛是那么的清澈干净,眼神也变得坚定无比;他们没有芭比和铠甲勇士,但是他们有高山蓝天,糖果酥油茶,还能在山上疯跑玩耍;他们生活不富裕,但是他们有他们的信仰,他们匍匐身体一步一叩首,从童年到老年,拜天地万物的灵和美,拜时间交错的神,用他们厚重严肃肢体亲吻着脚下那片神秘的土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物一人,成就了西藏的旷世奇美,因为他们懂得要顺势而为,自然而然。虽然流走的是时光,留下的是沧桑,但那也是刻上一道道烙印的最美丽的沧桑。

  她说,想要活得不负一生,其实不难:用心甘情愿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我们活得心浮气躁,对未来充满迷茫,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需要怎么样去做,才能活成我们自己最喜欢的模样。

  岁月不长,一睁眼一天来临了,一闭眼一天过去了,希望每一段路,我们都能和路佳瑄那样,用我们喜欢的方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慢慢地行走。也愿她的故事,在夜深人静之时,在你唉声叹气之时,在你迷茫无措之时,给你力量,给你心灵指引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都能活成自己想要并且喜欢的模样,活得真实,活得坦然,活得恬静,活得唯美,盛享那光阴中的宁静与安详。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五):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1.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每个人,时刻在不断失去着。失去时间、健康、生命、财富,也失去着机会。因此必须在轮回路上学会接受与放弃,学会微笑。

  2.那些平静的人,心中必定有自己的山水。

  3.每个人都是深海。你寻得见微澜轻起,却读不到深流暗长。你看得见清扬微笑,却读不到暗里沧桑。你以为已经掌握了生的全部,却只触及了浅表微光。时间是无比值得敬畏的东西,它以极缓慢静默的姿态、耗费了何止千年万年的光阴,于不经意间将一切温柔凌迟。流走的是时光,留下的是沧桑。

  4.灵魂的疾病,是迷恋那些不可能获得的东西。

  5.人这一辈子,最该做的是,看到并学会珍惜你身边的人与事,但又不执着与他们中的任何。不要急功近利,花心思争抢。争得的不见得会长久属于你,不争的也未必不是你的。要感恩它在这一刻与你同在,若它要走,那便走吧。在这茫茫的沧海桑田里,不争,才能拥有属于你的世界。

  6.不要诉说你是何等寂寞,也别忧伤在那些忧伤里。人心都孤独。可只要一颗心还是透明的,或许就能折射出希望。不信你来看看这里千百年的山河,它们从来都孑然于世,且默默承载着无数人的罪孽深重与毕生期待。

  7.修心不是为了让一切变得更好,而是允许事情变得更坏。接纳事物的正反两面,发现好的可能,也容忍坏的存在。真正的修行是一个扩大心量、如实生活的过程。修行之人慢慢地能够看到并看破真相,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事情来了,就接受它。事情走了,也不眷念。此所谓随缘散化。

  8.爱是精神独立,互不从属。爱是对过去和即将发生的一切,沉默、宽容。爱是一种心灵的默契。我坐在你身边,有权利大笑和悲伤,就像没有你一样。但你知道,我爱你。爱不取决于你能够付出多少激情,而取决于你可以承受多少沉重。如果一样东西你会失去,说明它从来都不属于你,你也不必觉得惋惜。有情人终会修成正觉。爱不痴,情不执,缘不尽。凡你所爱的,就该让他自由。一个人的高贵美德在于,从不试图从他人身上获取任何东西,包括理解与宽容。生命是一个奇迹,照耀多久,爱就会存在多久。爱过于强烈,就不能地久天长。应该像植物那样生长,依附着心墙蔓延上去,等到对方发现的时候,一生都已经是你的了。爱是不断散落的神迹,生命早已为我们预备了征途。唯有遵照内心,步步走稳。爱,是一种修行。

  9.倾听,不要打断。说话,不要指责。给予,不要保留。祈祷,不要停止。回答,不要争执。分享,不要假装。享受,不要抱怨。信任,不要动摇。原谅,不要惩罚。承诺,不要忘记。

  10.关于我们为什么旅行,马可波罗的回答是:异地是一个反面的镜子。他让旅人们看到自己拥有的是那么少,从未拥有过、而且永远不会拥有的是那么多。

  11.在繁华处看虚空,在寂寥处看无常,处处皆修行。

  12.缘来不拒,缘走不留。有缘不推,无缘不求。来的欢迎,去的目送。

  13.什么是遗忘?遗忘是,在不经意间已经不记得了。倘若还能想起或提醒自己应该忘记时,说明还记得。遗忘是,从来未有、将来也不会有的事情,犹如自由。以往是生命里甜蜜的结局,所有创伤,在此治愈。

  14.堪布说,人不是愈走愈近,就是渐行渐远。原地不动的只有孤独,孤独是人最基本的状态。孤独是自由的。

  15.真正的自由,不是抵达极限,而是抵达无限。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六):总有一个人是你的镜子

  生活生活,生下来好好活下去,总有一天你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因为生活中总有一个人是你的镜子。

  作者路佳瑄新书里给我们展示了千姿百态的藏族人。在人来人往里,每一位藏族人都是我们的镜子。

  他们虔诚无比有着自己的信仰,让我们看到了要会知足,并且死亡也没有什么可怕。对自己虔诚,问心无愧,对所信仰的东西虔诚,一路可以披荆斩棘。从小开始,他们没有多姿多彩的童年,只有一路虔诚,所以孩子的眼睛里透着虔诚纯真的眼神。没有信仰,那就相信美好好了,因为这样可以让生命更有尊严更美好。成长这一路,并没有要求太多,也不怕死亡,在他们心里,懂得每天在干什么,能有基本简单的条件听心就好。双手合十,即使死亡,那也是重回自然的另一种活法。

  他们勇敢不怕恶劣环境,信念与热爱的力量让他们选择无声无息的平静不惧怕大风大浪。诵经朝圣是简单自然的日常,不做作随手拍便可定格美好。每一天演的都是自己,都是西藏的原滋原味,问心无愧。多元化个性共存的时代里,对自己的梦想有没有那份勇敢去问心无愧地坚持,对大部分人来说看似简单实则难。

  生命之路是平凡之路,一路上走走停停,有匆匆过客,有一路携手的另一半,走到尽头生命终结之际,回望一路,平凡可贵之处在于幸好认识了自己。寻找到认识自己的那一瞬间,是这一段路程的突破。在作者书中展示的精致的配图中,那一张生命之光的配图让自己印象极深,藏族人行走路上从天而降的光芒仿佛是慢慢灵魂路上一种无形的赏赐。他们认识到一路上自己必须向前走,走完这一程。生命的有限性,未来的不确定性,过去的不可更改性,让我们更应懂在生命之路中寻找自己,珍惜当下,敬畏时间和生命。

  行走的藏族人中能承受住孤独的人是学会了与自己对话。有时候孤独也是有力量的,孤独人的生活一定是无用的吗?未必是,因为孤独,他们更加专一,学会等待,学会思考。在北上广深奋斗的青年们,难免会与孤独对话,换一种想法,那是给自己思考的空间,是对下一步的酝酿时间,没有人可以打扰的安静的与梦想的独处时光,不同的是梦想只是暂时隐身而已。

  当隆达随风洒落,他们依旧淡定,心中仿佛选择放下,放下不是自甘堕落的放弃,而是用心去倾听它落下的声音,用心去感受它落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它是飘落下了美好消失了,可是内心却得到了某种寄托。听心里的声音,那些得与失好与坏,终究会通过另一种方式得到。就像气势雄壮的山河,对它惧怕敬畏的同时也期待它带来的福音。

  走着走着,走了好远的一段路程藏族人们依旧没有忘记初心,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修心和修行的过程。修心是一种态度,学会接纳和容忍。修行是一种行动,去扩大心的容量然后去如实的生活。没有欺骗,只有不忘初心。面对出乎意料又无法抵挡的东西,总能微笑着低头。成熟的麦穗是低着头的,而美丽的成熟的麦穗是低着头的同时是面带微笑的。

  生活中会遇到许多人,有人带来微笑或眼泪,没有留下名字来了又去。不光作者笔下的藏族人们,三人行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东西。愿每个人都可以细心发现那些镜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成为更好的自己。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七):故事收藏家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的作者路佳瑄的经历让人钦佩,职场成功者、旅人、写作者。她在书中的一段写道:“不止藏区,每一个与旅行有关的城市里,都雕刻着关于青旅和小酒馆儿的记忆。随便挑一间进去,都有可能在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里看见故事。自由,唾手可得。这些店的老板,本就是有故事的人。再加上他们把迎来送往的日子过成了段子,随时都有可能 听到客人们讲一些非比寻常的事。于是,一个个就都变成了故事收藏家。”故事收藏家这个极富诗意的称谓,让人浮想联翩。读者不禁好奇,路佳瑄这个藏家将会呈现自己怎样的藏品。

  读者随着书中的光影与文字来到了西藏,坊间流传了太多关于她的美丽故事。西藏之旅渐渐被人们视为人生的一场朝圣之旅,而当你真正身临其中,忙着穿梭于各个景点,急于找寻一道道美食之时,也许你错过的故事已成千上万。回到家中,卸下行囊,向亲朋好友展示完照片,总觉得这场旅途少了点什么,到过西藏却未了解西藏。其实一个地方能够给人的启迪并不以到达为终点,读书的好处或许就在于能够为我们打开另一个世界,换个视角,听听他人的收藏。

  路佳瑄将镜头聚焦藏族居民,与他们一同转山祈福,感受他们生活的艰辛与平静,他们眼睛的虔诚与泰然深深的触动她的心灵。对于读书,读的愈多愈感觉到此道之悠长,欲速则不达。对于生活,经历愈多愈觉得路漫漫,不如平静淡然。藏族人自小便开始心灵的修行,信念坚定,对万事万物充满敬畏,心灵平和。与之言谈举止之间,观着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许我们的生活就在是在不断从他人的故事中得到感悟。

  人生的这场修行其实我们都在经历,历练不同,故事不同。自身的故事,他人的故事组成你的收藏。旅行次数渐多,越来越喜欢上慢旅行,不去在意到过多少景点,不去计划几点几分到哪里,就是随心而走,用心去感受沿途的周遭。一万个行者眼中便有一万个西藏,每个人都是故事的收藏家,这些故事伴随我们,强大我们的内心,甚至改变我们。每个人又都是故事的书写着,怀着对未来的期许,描绘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也许终有一天我们的故事会如当初构想的那样,梦想照进现实。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八):从心活

  西藏,一直是心中的圣地,说不上为什么觉得神圣,或者是那里的雪山让人敬畏,那里的文化感觉神秘,不管怎样,总想着一生总要去那里朝圣一次,才会了无遗憾。有幸读到了《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里面对西藏大量的图片和介绍让我带着一种参与的心情近距离地感受这片净土,体会这里的文化,我相信这是冥冥中的缘分。

  西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所以藏传佛教成为其文化的核心。在这里,佛教不仅是佛堂里的朝拜,而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和存在的方式。无论是在寺庙旁,还是在街道边,或者在山路上,都能见到或朝拜,或转着经筒的人,看到作者图片上那些朝圣的人,默默就感受到一种虔诚的力量。

  对自然的尊重是藏民宗教信仰的另一个侧影。藏民对自然的顶礼膜拜,使西藏成为最后一块净土。西藏有15座神山,每座神山藏民都会当作神灵供奉,一直听说这些神山蕴含丰富的矿藏,早有内地人想去开采,但在当地人的反对下屡次受挫。或者有人说这是愚昧,但在我看来这是尊重自然的智慧。渗入骨髓的信仰拥有着强大的力量。作者书中藏民的宗教虔诚不止一次地震撼我的心灵。很多朝圣者,无从知道他来自何处,叩首多少次,但那朝拜的坚毅和坚定的目光震慑着我的心灵,我不能不叹服信仰的力量,但却不由疑惑,这样的信仰是否也是一种执着?如果是,那是否又与佛主教导的放下执着相悖呢?

  藏传佛教很注重生死观的教育。让人们懂得人自出生开始就面临死亡,而死亡并不是一期的终点,而是另一轮回的开始。前世今生来世是佛教的根基。因着这样的教育,今生的福报是来世为人的起点,所以大多数藏民都很淡定生死。我想藏民也因此大多知道珍惜今生,以求来世。佛教如此的教育不管是否可信,但至少让人懂得惜福,不过度索取。或者藏民对大自然的尊重也源于此吧。因为他们不愿为了今生透支来世。想想我们自己,有几人不是将子孙后代应该享有的透支用到自己身上呢。

  布宫的堂皇和藏民的虔诚与甘愿让我深切感受统治内心的力量,内心的臣服让人无所怨言,做事自觉自愿,所以一直相信,藏族是个外表彪悍,内心慈悲的民族。这样的民族不会“坏”,因为心中有佛,相信转世,所以他们做事有忌,心怀慈悲。这与孔子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异曲同工。感叹的是孔子心中的理想在泱泱中原未能完全如愿,却在西藏以宗教的方式实现了。

  世间万物,本无善恶,只因被人定了罪,便有了善恶。只有心单纯了,安静了,无分别了,才能看见万物的美丽。这是作者在文末的总结,不能同意更多,希望有机会踏入西藏这片土地,感受下西藏纯粹的文化,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和追求的东西,听从自己心的声音。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九):你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摸样了吗?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一开始的确是因为书名,想把这碗鸡汤灌下。小时候常常会想,长大了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做怎样的事情,去看那里的风景,与有趣的人交往等等。后来也就渐渐长大了,当初的设想实现了多少?又模糊了那些?

  在按部就班的日子里,学习、上班、归家,整理自己的小天地,把儿时的憧憬淡忘了或则说刻意回避了。觉得,安稳的现在不适合再折腾,也不敢再去冒险。别人羡慕你的生活,那不值得说,只有你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只有你才能去实现。

  看路佳瑄的游记和心路历程,仿佛那么的自在与逍遥。经历了一些风雨,或者说经历了生死,顿悟了平安喜乐。在路途中最容易发生的不是艳遇,而是发现自己,原来的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琐事牵绊的自己。会仔细地思考人生,该如何走下去,放下一些执念,轻松了许多。发现了一些不曾留意的幸福,感恩与愧疚,习以为常的种种也是一种付出和获得。内心更宽广,人更平和,喜欢那样的自己,也爱上了沿途的风景。

  对比是个觉醒,跟别人做对比,看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跟自己做对比,昨天、今天、明天,不同的时空下,哪个是你?倒退状?停滞状?前进状?如何一种状态合适自己的便是好!

  自己的儿时憧憬,可以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风景,认识更多有趣的人,被唤醒了。不让生活像一滩死水,波澜不惊是说那些见过繁华绚丽后的淡然,而不是说一开始我们就要平平淡淡并一直心有不甘地活着。人生就那么一次,何不按自己的意愿来过活,哪怕就此一次的机会,搞砸了,我们也踏上了征徒,不负自己,不负此生。

  书中的句子很美,摘录如下:

  岁月不待,这尘世本就纸短情长。每一段路,她都想用体会的方式,慢慢走。在一起时不说永远,离别之后不说曾经。这样选择生存的路,不是因为输了,而是因为懂了。

  她说,想要活得不负一生,其实不难: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愿她的故事,在夜深人静之时,在你唉声叹气之时,在你迷茫无措之时,给你力量,给你心灵指引。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读后感(十):唯内心梦想不可辜负

  唯内心梦想不可辜负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路佳瑄,九州出版社,2016年7月】

  哲人说过,按照自己内心的法则去生活,不是成为一个传奇就是成为一个疯子。言外之意大概是说,每个人都会面临着俗世的道路和内心道路的分野。在常人的眼中,学习、工作、结婚、生娃……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走的一条路,而在这条路之外,每个人都有内心的梦想,你或许希望成为一名作家,或许希望成为一名歌者,无数的人在俗世的生活中渐渐淡忘了自己的初心,也忘记了自己内心的梦想。不过,内心想象的样子,并非那么艰难,关键要看你是否努力过,是否坚持过。路佳瑄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每个人:唯独内心的梦想不可辜负,否则,此生有憾。

  《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仅仅从书名上就能够得知其中的内容,是作者从十年的青春印记出发,诉说自己不断向着梦想朝圣的心路历程。通过35个故事,99次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娓娓道来,告诉每个内心有梦但不敢追逐的人,放下心灵的包袱,勇敢走上逐梦路。由于作者用了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模特到众筹网副总裁的蜕变,这是事业上的成功;同时,她热爱摄影,喜欢行走,用自己的足迹踏遍世界名山大川且多次身临险境,这些细节中的内容,也都浸透着逐梦梦想的道路上,成为最美的“花絮”。其实,喜欢就应该去做,切莫在等待中错失良机,这是对梦想实现的完美注脚吧!

  如今是一个比较浮躁的世界,关注自己的内心,方能够获得心灵的安慰。君不见,无数的人都纷纷跳入功利的河流中,迷失了自我,这不过是内心梦想不断被消弭的表现罢了。像路佳瑄那样,恪守内心梦想的基本法则,不断向着梦想的巅峰发起进攻,不仅能够实现最终的梦,也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启示。这,或许才是该书的核心内容所在。从作者的事迹出发,懂得梦想的价值,也能够明白努力的方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很多人忘却来时路,只缘身边有太多俗务。但是,梦想的道路上,只有且行且努力,终有一天会听到梦想开花的声音。所以,循着你内心的法则去生活,何时出发都不晚,就怕你不敢出发。正如作者说的: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风雨过后,总会有更为精彩的人生风景在前面等着你。所以,出发吧,到你的心灵深处去探险,按照你内心的梦想去追逐,这样的人生才不会被辜负。(文/王传言)

  刊发《潮州日报》、《山东商报》。

  http://www.chaozhoudaily.com/czrb/html/2016-06/19/content_1747751.htm

  http://60.216.0.164:99/html/2016-06/19/content_200146.ht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