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我遇见一个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当我遇见一个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4-30 21: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我遇见一个人的读后感10篇

  《当我遇见个人》是一本由李雪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一):学会如何爱和给予自由

  可能是和作者类似经历,所以会很认同这本书。书中贯穿了如何和孩子建立爱的链接,如何给予别人自由,如何让孩子在大人给予的爱和自由中,成为一个知足心理健全的孩子。

  跟尹建莉老师的很多观点相似,不过尹建莉老师是以教育为主,想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多的是给孩子自由,放手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做父母的尽量克制自己想要指责孩子或者想要包办孩子,给孩子的好的教育就是大人管住自己的嘴巴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而李雪老师的这本书主要还是给予孩子自由和他建立起来良好的爱的流动的链接,这样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只要孩子有了爱感受到了爱他才能成为心里健康的人。

  可能真的是从小缺爱和自由吧,看的我真的是感同身受,而且也发现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因为母亲的爱指责,爱管人,暴脾气圣母心理,所以好像在母亲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爱,而且也会很迷惑觉得她这些行为可能是爱吧,可是这样的爱我宁愿不要,这样的爱除了束缚抱怨道德绑架,好像并没有让我感到过幸福感。而我和母亲很多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好好聊天的,她习惯了指责,习惯了道德绑架,习惯了拿别人家的孩子攀比,而我也习惯了反抗,习惯了指责,习惯了抱怨她不是个好母亲···

  可是很苦恼从来都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自己,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而看了《当我遇见一个人》学会了内省····学会了接纳父母的这些种种,只是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真的发现是有改变的。只是这个过程时有起伏,因为自己真的不知道如何去爱人内心很喜欢孩子又很怕自己生了孩子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平时遇到小事情就很爱指责和抱怨···所以老公对自己也市又爱又恨的····

  可能那些幸运的人遇到了理解自己懂自己又会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的读者,对这本书并没有什么大的感触,因为这本书就好像在叙述你的生活里的关于爱的小事情,而对于我们从小缺爱,不知道如何爱人,又不知道如何和父母沟通的孩子,看到这本书就像是干涸的土地遇上大雨瓢泼一样过瘾,所以会想要强推荐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经历的读者,同时喜欢孩子又很怕以后自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严重缺爱又无法改变·····遇到事情的时候真的会歇斯底里,平静的时候真的很想成为一个很有爱的人。和老公在一起也是时好时坏,很小的事情就很容易焦虑···这点和我母亲很像,只要她遇到一点点的小事情就会焦虑,因为看了李雪老师的书所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会再想以前一样抱怨她指责她也想要改变她,反而感觉她好多了。可是自己的状况确实是时好时坏,有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和老公相处。而我当时结婚原因也是父母天天焦虑天天催的结果,觉得老公对自己也挺好····现在对于要孩子的事情一直没有做好心准备···好的时候就觉得要吧···不好的时候一点也不想生孩子···而老公好像又不太理解我的心理,他觉得我在小题大做····有时候甚至觉得再自己学会如何爱人之前,自己适合一个人生活····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平静···更温和···

  如果有相似经历的朋友,而现在变得很好的,希望给些好的建议····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二):认清母亲和你的相处模式,开启你和孩子的幸福未来(读思有礼)

  http://mp.weixin.qq.com/s/I10bYNPQsHn4NJom7Fbh-w

  认清母亲和你的相处模式,开启你和孩子的幸福未来

  个人微信公众号:读思有礼

  “一个人童年母子沟通模式决定他未来的关系模式”。的确,每个家庭里,母亲不同回应方式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母亲的语言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亲子关系的质量。

  心理巨作《当我遇见一个人》将社会存在的亲子关系模式总结为四种,言辞犀利、直击内心,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你和自己的母亲是哪一种关系模式,认清这一点,将会很好的指引你的育儿方向

  1,共振互动型。

  这是最理想的类型婴儿自主的微笑激荡起母亲的喜悦,母亲也发自内心的微笑,婴儿在一个房间啼哭,母亲哪怕在另一个房间,也能立即醒来,冲进房间安抚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关注,这样幸运的孩子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共振,并产生同理心,存在感十足,这种关系模式很好地确认了孩子的感受,将会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

  2,以母亲为中心型。

  当婴儿对母亲微笑时,母亲没有回应,母亲逗弄婴儿,婴儿笑了,母亲觉得开心,也笑了,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好像是母亲的玩具,怎么动怎么反应得跟母亲反应的方式一样,才符合母亲的需要,只有母亲才是情绪的发起者,婴儿要根据母亲的预期来回应,这就是假自我形成基础,婴儿自己的感受长期被忽视,从而主动压抑自我,学会一套取悦母亲的方法,与母亲建立一种没有自我的关系,这样的母亲需要孩子成为附属品,通常会打压孩子的自主性,把它正常独立发展趋势当作不正当行为。比如,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可心了,一回家就关起门,有心里话也不告诉我,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可以适应社会,但却无法融入社会,貌似完整的自我实际只是核心空虚的假自我,他可以是索取的,付出的,被人赞美的,让人讨厌的,但无论如何,都无法和人产生真正的关系,对假自我而言,建立关系常常是自我能量的损耗,因为一旦进入关系,他都要围绕着别人的期望转,焦虑别人如何看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然后打起精神表现让人喜欢样子,即好我,而压抑让别人讨厌的样子,即坏我,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认为的别人的期望通常都只是自己的投射,别人不一定真的有此期望,而好我和坏我也来自于童年时期父母的喜好,别人不一定真的有此喜好,所以,即使假自我再美丽,也无法获得真正的亲密关系,反而经常弄巧成拙,这一点在伴侣关系中表现的更加明显,由于假自我与人建立关系是要消耗能量的,所以在每一次建立完关系之后会表现的越来越宅,大部分的宅男、妈宝男就是典型

  3,无关反应型。

  孩子抓到一只蚂蚱,兴奋的拿给妈妈看,如果妈妈说,“好可爱的蚂蚱呀,”或者说“小心蚂蚱咬人”,这些都是对孩子所关注内容的反应,不管正向或负向,至少和孩子关注的是同一内容,但如果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或者说,“你的作业写完了吗?”那么她的反应与孩子关注的内容完全不相关,这种反应被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茵称为无关反应,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冷漠的无反应,就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莱茵的话说就是存在性焦虑,这样的孩子,自我无法具形,连假自我都无法形成,经常处在不存在的痛苦当中,那是一种比死亡还可怕的感觉,我们通常称为被抛弃创伤,并非只有离开孩子才是抛弃,人在心不在的妈妈,也能体会到可怕的被抛弃感,在这种环境中,有些孩子会发展成连医生都觉得棘手边缘人格,有存在性焦虑的人很难独自安静下来跟自己呆在一起,要么找人说话,要么找点事情来做,有一类女人就是这样,一天要打十几个电话男人在哪里,在做什么,理由是不放心男人,潜意识里是感觉不到连接的存在,这一刻你不搭理我,我就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了,从而引发巨大的焦虑。

  4,情感逆转型。

  情感逆转型的主要表现就是反人类情感,就是与正常人的情感反应相悖,这样的母亲似乎专门和孩子的真实感受过不去,总忍不住要逆转孩子的情感,比如莱茵的妈妈曾把孩子最爱的木马玩具烧掉,理由是孩子太爱这个玩具了,莱茵很喜欢一个姑姑,妈妈就禁止她与姑姑单独相处,坚持给孩子洗脑,让孩子相信姑姑是个多么可恶的人,只因为孩子表达了对姑姑的依恋和爱,还有很多反人类情感的故事,最常见的比如孩子向父母表达悲伤,父母则会列举为孩子的所有付出,证明孩子应该感到高兴感恩才对,悲伤是没有任何理由的错误感受,反人类情感的人,因为自己对获得爱和美好感绝望,所以,一旦看到别人心中升起爱,兴趣和希望,就会冲上去扼杀,把美好气氛逆转为阴暗绝望的气息,一起拖进坟墓,以下是几例典型反人类情感的对话

  “妈妈,我在楼下看到一只小狗,眼睛大大的,还会站起来跟人握手,真可爱。”

  “别碰它,有个人养狗得了传染病,结果连肝脏都切掉了!”

  “我毕业了,准备去大城市好好打拼一番。”

  “报纸上说了,连博士毕业都找不到工作。”

  “我要去三亚旅游了,终于可以看到梦寐以求的碧海蓝天了”

  “那里治安很不好,新闻上说老两口一去就被骗被打了。

  “妈妈,你尝尝这个牛扒,非常棒。”

  “医生说我血压高不能吃。”

  “那试试这个意大利烤面包吧。”

  “我上次吃了一个月的面包,结果血糖高了。”

  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挺好的,从不打骂,物质上也尽量满足,但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就是感觉很痛苦,做任何事都犹犹豫豫畏畏缩缩,让他描述生活细节,就出现了上述对话。孩子每天的情感都被漠视,被反过来,那种痛苦,胆敢转怒,就会遭到重击,让自己严重怀疑自己的感受和主张,已至后来孩子有任何期望冒出来,都会被自己接否定。

  总结:

  其实我们大多数和母亲的关系模式处于第二种,第三种,甚至穿插第四种,这些模式的存在,复制,扩散,都是引发各种大大小小心理问题的最大根源,如果你和父母相处很难受却不知为何,那么现在弄清楚原因后,感受就会被确认,存在感就会被确认,不断确认自己真实的感觉,就有可能重新塑造出真自我。

  如果你和母亲正处于后三种关系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而你又即将或已为人父母,那么有1个光荣任务在等着你,和孩子建立你不曾得到的积极回应关系,让你们的关系处在共振互动模式中,而最终,这个任务最大的收益者首先是我们自己。

  爱孩子即是疗愈自己,如何去爱?答: 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这不仅限于您和母亲,您和孩子,也适用于任何亲密关系。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三):这是一场感性胜利

  看了蛮多的评论都说缺点是“感性太多,理性不足,都是主观,缺乏理论依据”搞得好像感性自来就比理性略逊一筹一样,说来李雪的本意也从来不是写一部理论著作,非理论性总结,非“心理专业必读”,甚至都不是什么“浅显易懂的心理初学者入门必备”。

  不才也看过几部理论著作,可能我天生愚钝又爱炫耀,看完它们后根深蒂固想法是:我了解理论,所以我是对的,他们的心理状态正确,所以需要改变。我曾经疯狂地将各种心理理论灌输于我身边的人,希望我们能“达成和解,共同成长”,但李雪用最直白话语让我明白,什么是界限,什么是无需原谅,什么是不妄图改变的真正解脱吧。我相信这是很多跟我一样的人所需要的感性的力量,这世界本就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为什么还要对感性如此苛责?这是否又是一场本末倒置,变成那个只在乎“正确度”不关心实情感的父母?

  当然掰回理性来说,李雪的话语确实总是偏向极端的,这也是很多人不接受她的原因,我以前也总觉得她偏向性和“对敌攻击性”太强使我不太舒服

  不过,任何人的话都不可尽信,我也不再妄图找到一个完美无缺的理论支持我成为一个无懈可击的人,她确实用另一种方法使我得到了新的成长,至于她的理论的“完美正确率”到底有多少,谁在乎呢?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四):自然家庭教育成功的孩子

  现在的社会不得不说施与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学习成绩父母从小管,兴趣爱好父母从小培养,就连放学后也有无穷无尽的兴趣班需要我们去学习,严厉的老师,说教的父母,不得不说对于我们高知识分子的家庭,说教可能对孩子来说实在是太多了,培养的孩子乖巧可爱,会左右逢源,可是这真心不是我们想要的孩子,我们想要的孩子并不是孩子本身的自我。

  给孩子丰盛的人生,下面几条就够了:

  1.听见孩子的欲求

  2.及时回应

  3.诚实回应

  4.无条件给予

  现在的家长多数都比较自私,给孩子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而是我们大人想要的,这样的生活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富足

  越是不着痕迹的爱和自由,越要求父母有强大心智,毕竟控制欲望对于一个人来说,尤其是父母只有心智健全、心态健康方可实现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五):摘录

  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

  ——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

  ◆You have to feel in order to heal.(你必须去感受,才能获得疗愈)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事实上,孩子是另外一个独立的生命,和父母想象的不一样才是常态,如若相同,纯属巧合。

  ◆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正确的你,生命才真正有意义。

  ◆若我们不是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去生活,而是活在外在价值体系中,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关系即是物化的。在物化的关系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惧。

  ◆在心灵成长过程中,最难疗愈的是母婴关系中的创伤。婴儿若在孤独中学会坚强独立,比如过早学会独立入睡、自我安抚,那么它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

  ◆婴儿在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外界的反应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此时,婴儿处在「全能自恋」的状态。

  ◆3-6岁之间的心理创伤,可以通过领悟分析来疗愈,而绝望的母婴关系,通常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来温暖生命最初的孤独。

  ◆如果婴儿在生命之初对获得母亲及时回应,感到绝望,他未来的人生容易走向两个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难以向别人表达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男宅女;另一种是无法忍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经常歇斯底里、没有界限的索取。

  ◆「强迫一个婴儿在没有父母呼吸声,没有母亲味道的地方睡觉,是以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为由对孩子施加的冷暴力。父母过早地让孩子一个人睡,并不能使他独立,反而会让他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感和对亲人的依赖感。」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告诫年轻的父母们,「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独立。」

  ◆婴儿和成年人不同,尚未建立客体稳定性。就是说一个东西看见的时候就是存在的,看不见就不存在了。

  ◆应对孩子夜哭,这件事其实很简单:顺着母亲的本能去抚慰他。任何违背人类本能的育儿法,都会带来人性的逆转。

  ◆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降临到家庭中,她最渴望的是被看见——被父母看见真实的自己,而不是通过一堆正确的数据来评价和矫正自己。当妈妈看孩子时,看到的是一个需要被训练纠正的问题,那么孩子一生的悲剧已经注定。

  ◆客体关系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一生跟踪研究过6万对母婴关系,他说过:不存在婴儿,只存在母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婴儿,都无法单独存活,婴儿的状态无时无刻不在精准地反映母婴关系的质量。

  ◆如何面对哭泣,不肯入睡的婴儿?不要阻止她哭泣。哭泣是婴儿表达内心情绪感受的方式,他不应该被阻止,而应该被呵护、陪伴,被充分允许,使它的能量更顺畅地流动,而不要用夸张的哄抱、晃动等行为阻止哭泣。

  ◆婴儿是极其细腻敏感的存在,它像镜子一样反映父母的内心世界。叶枯叶闹的婴儿,一部分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哭闹频繁,很可能反映的是大人内心的焦虑。

  ◆当孩子夜里醒来,哭泣时陪伴在他身边,既不逃跑,也不阻碍,觉察身体和心灵的感受,让自己的感受流动。这个过程就是心理治疗,他对母亲是巨大的疗愈,但又极难做到,因为我们面对痛苦时,最容易做的就是直接解决掉引起痛苦的外在的人或事。

  ◆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来自于父母从小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越是被及时回应和满足的孩子,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能力。

  ◆学会享受当下的幸福:有父母担心,孩子的需求太容易得到满足,他会不懂得珍惜,得到后也没有努力奋斗的动力。

  ——以获取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珍惜的程度,这是我们成年人已经被异化的头脑想出来的,并非孩子的本性。

  ◆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做到很困难,也无需勉强。

  ◆智商,情商,社交能力和运动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不可分隔。当过分强调针对某一特定大脑区域进行强化刺激的时候,反而可能导致「神经挤迫」现象。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及神经科学教授彼德·胡滕洛赫尔指出「大部分尚未分化,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期创造力有重大意义的大脑功能区,会因为其他区域的侵占而萎缩。」

  ◆若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共同玩耍,请尽情回应孩子,与他的感受共振,如同协奏曲一般,彼此呼应,幸福感十足。若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请给予他自由、不被打扰的空间。

  ◆培养一个天才其实很容易,只要父母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面前保持谦卑,不拿自己有限的头脑去教育孩子即可。

  ◆规则存在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护每个人的感受。如果要对别人的事情定规则,那就是侵犯别人的自由。

  ◆很多家长担心过度的自由会变成溺爱,导致孩子不断侵犯自己的界限。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的问题,真爱永远不会过多,就像储存再多的金子也不会变成铁块一样。

  ◆至于溺爱,他是家长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溺爱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并将之投射给孩子,跟孩子真实的需要并没有关系。

  ◆智力发展来自于体验而非知识。父母每一次向孩子灌输「正确知识」,都是在剥夺孩子自由体验的权利。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

  ◆人的痛苦来自于心与脑的割裂,我们因莫名的恐惧,活在各种限制性信念之中,也忍不住切断孩子与事物的连接,狂妄地告诉孩子:“不用去体验了,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世界就是这样。”

  ◆真正的好习惯其实无法靠训练养成。若有充足的爱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会自然呈现,无需训练。而顽固的坏习惯背后,是爱匮乏的痛苦呐喊。

  ◆我们之所以认为「正确」非常重要、不容置疑,是因为童年时只有符合父母所认为的「正确方式」时,父母才能接受我们。这背后,是深深的恐惧。现在,我们成了父母,出于无意识的恐惧,也拼命把「正确」灌输给孩子,生怕因为自己管教不当而让孩子不够优秀。这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我们无意识的轮回。

  ◆「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作为老师,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对阳光的反应有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会躲开。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迹象,那是因为还没到那个时间点。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而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

  ◆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多少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却无话可谈?父母和孩子建立怎样的沟通模式,孩子在未来就会重复怎样的关系模式。

  ◆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共振互动型——这样幸运的孩子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

  ◇以母亲为中心型——这会导致婴儿形成一种「假自我」,主动压抑自我,学会一套取悦别人的方法。

  ◇无关反应型——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五官反应,甚至是漠然的反应,就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莱茵的话说就是「存在性焦虑」。

  ◇情感逆转型——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反人类情感。反人类情感的人,因为自己对获得爱和美好已经绝望,所以一旦看到别人心中升起爱、兴趣和希望,就会冲上去扼杀,把美好的气氛逆转为阴暗、绝望的气息一起拖进坟墓。

  ◆拒绝不等于伤害。拒绝本身不会让孩子受伤,让孩子受伤的事附带的评判。没有评判的拒绝,爱依然可以流动。

  ◆为什么想要改变对方?因为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存在,只看见我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正确」的对方。

  ◆通过觉知培养陪伴的品质

  ◇当我们看到对方的问题状态,忍不住要去提醒,教育对方的时候,先让自己停下来——从头脑的冲动回到身体感受,先放松再去觉知:“我为什么要提醒、教育对方?到底是为了对方好,还是捍卫我自己认为的正确?对方真的需要我的教育吗?我这一刻有没有评判,觉得对方做的不够好、应该改变?”

  ◇第二步就是真正的共情。试着把自己想象成对方,和对方一样的身体姿态,一样的表情等,试着去感受对方现在的感受。

  ◇第三步,去和对方交谈。交谈的核心是理解对方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对方。注意,如果反馈的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自己的想法,那么最好加上一个前提,说明想法只是头脑中的假设,不一定等于对方的现实。

  ◆我所理解的「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宗旨是:主题把自己和客体的关系内化成一种关系模式,内在关系模式不断投射出去,影响和控制主体与其他人的关系。通俗点说就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做好父母,需要强大的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意愿,然后像母狮子一样充满力量捍卫自己的孩子。

  ◆家长每一次「为孩子好」的控制,都是在削减孩子的自由创造力,消耗孩子的生命活力。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缺乏界限,是缺乏爱的能力的结果。

  ◆事实上,人都渴望爱的流动,好心,自然会有好报,如果没有好报说明那并不是真的好心,只是没有界限的控制,是想要控制别人,按照。「我认为的正确道理」生活,当然会遭到别人的反抗。

  ◆真正的好心是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尊重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只有当别人希望听取我们的意见时,我们才真诚的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好心,必然得到善意的反馈。

  ◆结婚,是父母的选择;生养孩子,是父母的选择。没有孩子父母一样会吵架,一样会变老。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孩子无需为父母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

  ◆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

  ◆什么事情该管,什么事情可以不管?判断的方法是:这究竟是谁的事情?如果是孩子的事情,无论父母多么看不惯,也要努力管住嘴巴,内观自己。假如孩子希望听到父母的意见,那么父母最好与他分享活生生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告知「高明」的结论。少一个答案,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为大,父母的重要性大于妻子。女人在婚姻关系中,经常会感觉自己不被丈夫重视,情感缺失,于是有了儿子之后,自然地将情感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母凭子贵。

  ◆1-6个月的婴儿处在「偏执分裂期」,婴儿每次只能感受到一种妈妈,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两者不能同时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偏执」。

  ◆当婴儿认为妈妈是魔鬼的时候,就会拼尽全力攻击妈妈,想把妈妈撕碎。如果这是妈妈给予温柔的抱持,婴儿发现原来充满攻击性的自己也会得到爱,巨大的焦虑得到化解,就会内化宽容友善的自我意象。这种爱帮助婴儿度过偏执分裂期,进入抑郁期。婴儿逐渐明白,妈妈既不是完美的天使,也不是邪恶的魔鬼——他是一个人,他也会疼,也会受伤,从而为先前歇斯底里的攻击性行为感到内疚,变得有些抑郁。这为后面自我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

  ◆偏执者的内在是婴儿的声音,“为什么我这样攻击你,你还不主动宽容我,拥抱我,还不满足我的所有需要?你这个恶魔!”这种仇恨的本质是强大的怨。

  ◆偏置是非常强大的能量,当这种能量完全向外时,可以毁灭所有人际关系。但如果运用这种能量向内觉察,他就是不可思议的生命馈赠,偏执的痛苦就会化作顽强的生命力和智慧。

  ◆所有已经发生的苦难,且让我承担,且于我终结。那时候我会看到,我所爱过的一切人都是自己,所伤害过的一切人都是自己。

  ◆把能量集中向内,觉知自己的情绪感受,安抚自己内心的婴儿。所有对别人的指控,都是自我指控。

  ◆学心理学的人通常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心理问题,这是常见的第一反应是问「怎么办」。这么问,其实是一种防御,我们已经从当下的状态中逃跑了。和「有问题」的感觉呆在一起,去体验它,这就是觉察。

  ◆觉察是起点,也是终点。全然的觉察后,你会发现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一切如实如是,做任何选择都很好,这就是自由。

  ◆如果先把某件事情定义为创伤或幸福,再去体验它,那么我将无法完整地体验到真相。

  ◆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若父母没有觉知,把匮乏感和愧疚感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未来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众人皆知,人类在一个需求层次上得到满足后,自然会向更高层次进阶,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常识了。为什么到了孩子身上,有些人竟生出「越满足,越沉溺,越疯狂要求」的妄想,并以此妄想为理论依据,经常跟孩子的需求较劲,见不得孩子顺畅开心呢?

  ◆孩子需要什么,就是需要什么,这个需要可能在父母眼里根本不必要,但在孩子心里,那就是他想要的。

  ◆有人说得好,如果我能吃2块巧克力,而你愿意给我10块,那么剩下的8块都在说「我爱你」。

  ◆父母无论贫穷都可以向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孩子未来自然会物质丰盛,而且不执着于奢靡。

  ◆父母对金钱没有匮乏感,在能力范围内全然满足孩子,孩子未来和金钱的关系自然轻松丰盛。父母若困在匮乏感的牢笼里没有也没关系,舍不得的时候可以诚实告诉孩子:“这次去超市,我只愿意给你花100块钱,这是妈妈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你只配得100块。”这就是界限。父母诚实地遵守界限,可以保护孩子的潜意识,不被写入限制性信念,他未来的发展也一样能不受制约。

  ◆一个人能拥有多少财富,取决于他的潜意识认为自己配得上多少财富。

  ◆给孩子丰盛的人生,下面几条就够了:听见孩子的欲求,及时回应,诚实回应,无条件给予。

  ◆父母不能诚实的面对自己,所以才会评价孩子。

  ◆如何给自己创造丰盛: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欲求——创造接触满足——满足后退回。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六):你认为溺爱他,他认为不被爱

  经常听周围有人,千万不要溺爱孩子。怎么样就成了溺爱,爱的界线在哪里?一直很困惑。读《当我遇见一个人》,试图从中找到教育孩子的良方。

  书中的一些个案,看了特别受启发。比如:

  “一个孩子喜欢打篮球,每次运动完之后身体畅快淋漓,他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回应: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是不是看起来很平常,没毛病?可实际情况这个孩子立刻觉得一下子堵在心里,愤怒却无从发泄,爸爸并没有说错,可是孩子的感受很糟糕,问题在哪?爸爸说的是锻炼意志力,对身体好,他看到的是打篮球的附加价值,听不见的是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声,看不见孩子满足的表情。打篮球的体验,满足和快乐的心情,都是一个生命的基本存在感。无视这些真实的感受,就不可能跟孩子真正在一起。

  “孩子抓到一只蚂蚱,兴奋地拿给妈妈看。结果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

  作者说这种反应模式叫“无关反应”。我在跟你说事,你却跟我扯别的。你跟我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我还跟你说什么。经常得到这种无关反应,人会变得有“存在性焦虑”,无法确认自己存在有意义,有种“被抛弃创伤”,不是离开才是抛弃,“人在心不在”能让人体会到更可怕的被抛弃感。看到这个,我惊出一身汗,自己经常这样。

  “孩子:妈妈,我在楼下看到一只小狗,眼睛大大的,还会站起来跟人握手,真可爱!

  妈妈:别碰它!有个人养狗得了传染病,最后连肝脏都切掉了。

  孩子:我毕业了,准备去大城市好好打拼一番!

  妈妈:报纸上说了,连博士毕业都找不到工作。

  孩子:我要去三亚旅游了……

  妈妈:那个地方治安很不好,报纸上说有老两口在三亚被骗了……

  孩子:阿姨,您尝尝这个牛排?

  阿姨:医生说我血压高,不能吃。”

  以上对话是什么反应模式?反人类情感模式。这样的人善于把任何气氛都转成压抑的,扭曲的,痛苦的感受,永远都在给人泼冷水。又自觉对号入座了!

  还有一些被作者批评的做法:人为停掉婴儿的夜奶,任由婴儿哭闹故意不哄,不让孩子吃糖,不让孩子吃巧克力,不让孩子买东西,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不吃东西强喂,延迟满足各种要求。

  以往看上去非常“正确”的做法,都被作者否定了。为什么?

  平时我们最怕的就是“溺爱”孩子,怕把孩子宠坏,成为不可一世的魔头。可实际上,孩子体会到的可能是不被爱。多么事与愿违。

  我们想想自己的成长过程,在童年体验到“不被爱”的人更多,还是觉得自己“被溺爱”的人多;那么是一个不被爱的人会不断地索取,还是一个经常被爱包围的人会不断索取?实际上,得到满足后,孩子并不会得寸进尺。孩子想吃方便面,吃了几天吃够了,你再问她,她自己就不要吃了。手机玩久了也觉得没意思了,会主动说不玩手机玩别的吧。只有得不到才会苦苦求,常时间求而不得会成为一个障碍。

  一味的物质给予不是爱。要是我舍不得给你买东西,我应该诚实地告诉你,不买这个你想要的东西是因为我不愿意买,而不是你这个要求过分,不是你不配得到。

  一味的迎合不是爱。我可以拒绝,你有提需求的权利,我也有拒绝的权利。

  不给孩子限制,不去告诉他这也危险那也不要碰,让他去体验,告诉他避开危险的方法。

  真正的爱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在你面前的人,是发自内心地高兴吗?你在真正理解和满足TA吗?还是在试图打压和控制TA?需要我们用心去看,不要用正确不正确去衡量,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看见一个人,并不代表看到TA,在互动中体会你们关系是否健康良好。“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爱太多是件坏事吗?不。当我们被爱时,感受到内心充满能量流动,心里特别温暖,浑身充满活力,整个人散发光彩。而感觉不被爱时,整个人低落无力,死气沉沉,绝望退缩,拒绝与外界联系。我们都渴望被爱啊。像作者所说,当我们噩梦中惊醒,希望被怎么对待?是丈夫不理不睬假装没听到,还是喜欢有人倒杯热牛奶,给个安抚的拥抱?所以,夜哭的孩子呢?

  知道容易做到难,育儿的过程,也是疗愈自己的过程,是一辈子的功课。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七):母亲的权利

  昨天在等电梯时听到2个女人的谈话,正在讨论当天的母亲节,其中一个女人很高兴的对另外一个说:“我儿子问我母亲节想要什么礼物,我跟他说你才换工作不久,别乱花钱,妈妈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要,你攒钱自己留着用吧。”另外一个妈妈也点头表示同意,说她家才上小学的孩子画了一幅画送给她,她跟孩子笑着说:“妈妈不要画,妈妈最想要的礼物就是你每次考试都能考进全班前五。”

  非常普遍的对话对吧,相信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

  所有人都在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整个社会的氛围也从来都是歌颂母亲的奉献和伟大,柔弱善感或者桀骜不驯的母亲仿佛就是一种失败的记号,游离在传统母亲角色的边缘。你看看那么多教人情绪管理和育儿经验的书籍讲座,让许多想要放声大哭或者用力尖叫的母亲都把呐喊生生了憋在了喉咙。

  他们说,因为你是母亲,所以在孩子面前,你不可以想玩/出去聚会吃饭/提要求/崩溃大哭/疾言厉色/做自己的事/后悔失望不高兴等等等等,你要时刻保持正能量/孩子第一/奉献付出/关心体贴/科学育儿/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等等等等。天哪,我都写不下去了,这真是个危险的信号。就如同溺水的人试图呼救时被水草缠住了手脚,发不出声。

  前几天网上热传的温州一中学生因为其母打扰了自己玩手机游戏而暴打母亲,视频里显示的画面是他的妈妈面对暴怒的儿子默默忍受。极端的例子不说,你就随便百度一下,孩子对母亲的打骂伤害事件看的人不寒而栗。是这些母亲平时太飞扬跋扈了吗?恰恰相反,几乎每一个被伤害的母亲都像那个视频中的妈妈一样,在生活中都是咬牙承受的那一方。

  早些年有人发现,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如今这些女孩们都已经长大为人妻母,那么是不是也该与时俱进了呢,是时候醒醒了,好妈妈上天堂,坏妈妈才能走四方。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八):不完美,才能透入闪耀的光

  《不完美,才能漏入闪耀的光》,致《当我遇见一个人》。

  感谢这本书,内容和颜值都在线,文字与配图相得益彰。李雪老师的文字,在温暖与尖锐间游走,深入你心,又引你内省。

  品读过程中,不由地让我想起莱昂纳德·科恩《圣歌》里的一句经典歌词:“敲响仍然能响的钟,忘记那完美的祭品。那上面有道裂缝,任何东西都有裂缝——光就是这样照进来的。”

  是呀,这世间,谁也不完美。而谁又能评判谁的不完美?我们不能拥有完美的父母,我们自己也不可能成为完美父母,就像任何东西都会有缝隙。

  而其实,只有有了缝隙,光才能透进来。而这光芒,可能恰恰是你最好的老师,带来真正的觉知和成长。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九):我爱上了李雪

  一个做催眠的朋友推荐,当我从网上买来这本书,在书店阅读完毕时,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我爱上了李雪。 这本书从处处散发着文艺或者艺术的气息,从书名,绘画,排版等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从其他心理学书籍中很难感受到。作为一个文艺青年,这种文艺的气息当然是我喜爱的。也说明,李雪内心有着文艺的种子。 一个如黄蓉般女人,聪慧伶俐,可爱率真。物理学背景出身,会维修各种电子产品,连前前男友武志红这方面都请求她帮忙。 这本书启发了我三个方面的意识和感受。 1、破解潜意识限制。只有努力才能赚到钱,才能成功。尽可能的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金钱作为资源会流动到自己的身边。 挣钱不一定要努力。努力这个词本身就说明做事的时候消耗自己的能量,而不是享受。 有人说,那我是不是享受躺在床上,金钱就可以自然来到自己身边。我的认知是,从市场经济来说,自己要输出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时,才能发生金钱流动到自己身上的可能性。当然不是刚开始做产品,就必须要对别人有价值。不要限制自己,想做就做,才能随心享受过程,就会让别人看见并喜欢。 我配得上拥有很有钱。 就像我前两天在自己公众号“任游子”中发布的文章,文人致富的时代已经到来,分析了文人从春秋战国到现代的过程,文人从自由潇洒的状态逐渐被各种皇帝的专制制度限制压抑,文人创造性频临灭绝。幸好,现在社会越来越自由,文人的创造性在回归。 2、关于亲子教育方面,我获得了打破常规而真实的认知。敬畏孩子的灵性,不要限制孩子,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让孩子自由。如果做父母的限制性念头发生,觉察自己,很可能是自己童年被父母的限制,无意识地想传递给孩子。不断地觉察,限制就会越来越少。 孩子是带着灵性来疗愈我们的。 3、李雪讲述各种心理的来源,也就是童年与父母的关系过程中,我也是不断从无意识中觉醒,这个阅读的过程本身具有疗愈的功用。 好神奇,这篇书评不到三五分钟就将自己想说的话畅通地表达完了。 我爱你,李雪!!!

  个人公众号:任游子,欢迎大家关注交流。我会用心理学分析生活中的事情。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十):这本书看的我泪水涟涟

  第一次接触李雪老师的书,看过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最大感觉 就是舒服。

  首先这本书的装帧,我非常的喜欢,线装书,本书可以平摊在书桌上一页一页的仔细欣赏,那种180度的感觉真是让人很舒坦,内页穿插着淡雅的水彩画,排版字体大小恰到好处。

  李雪老师的写作水平很强,我深深的被她的文字牵引着,进入到作者的讲述中去。

  娓娓道来将一个个鲜活贴切的实例穿插到了相关的核心观点中。

  我在很多故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正如作者所说,将潜意识意识化,最后进行整合,让内心变得统一。在看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一点点的认识了自己。

  我感觉到了接纳,抱持。

  这本书不仅仅讲了母婴关系,还可以举一反三的应用到生活当中去。

  感谢李雪老师的文字,让我看到了我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