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10篇
《 乌合之众 》是一本由古斯塔夫·勒庞 (Le Bon G.) 著作 ,北京 大学 出版社 出版 的精装 图书 ,本书 定价 :CNY 35.00, 页数 :258, 文章吧 小编 精心 整理 的一些 读者 的 读后感 , 希望 对大家能有 帮助 。 《乌合之众》读后感(一):不要成为《乌合之众》的“乌合之众” 当今能够颠覆我 三观 的书已经很少,而这本一百二十多年前的 名著 差点儿做到了。 对我——甚至大 部分 的 中国 人来说,“ 人民 ”、“ 群众 ”等 代《《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列表
日期:2017-11-28 23:58:11 点击:718 好评:6
1、在群体之中,绝对不存在理性的人。因为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事实上,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就已被群体所同化。 ----古斯塔夫·勒庞 2、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
日期:2018-01-14 23:28:06 点击:35 好评:0
1、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所以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古斯塔夫·勒庞 2、我们可以利用政变来推翻一个暴君,也可以利用战争来打倒一个独裁者,但是对待那些坚定的信仰,以及那些牢固的信念,我们却没什么手...
日期:2018-04-14 22:39:10 点击:145 好评:0
●与社会另类为伍,与乌合之众类聚,与奸商佞贾为友。 ●什么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指的就是那80%的普通人或被统治阶级。既没有发言权,亦没有决定权,更没有操纵控制权。人多势众,浩浩荡荡,却永远不会团结,目光短浅且不会为长久利益而做出暂时的整体调整。...
日期:2018-02-02 09:30:23 点击:63 好评:1
贝克汉姆中国见面会现场。图/soho 粉丝往往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群人抱团寻找归属感,完成身份认同与建构。可以这么说,粉丝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乌合之众”。 —————— 粉丝文化已经是当代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一个有趣的例证是:用粉丝崇拜的角度...
日期:2018-04-01 22:45:23 点击:87 好评:0
●我从不把自己的心底深处的情感和想法暴露在社交网络上,我知道,我深知,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从未遇到能坦露心迹之人,从未...我更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怎样的我。娱乐至死。尼尔是正确的,这个社会的一切都在成为娱乐的附庸,而我亦是如此,我的言语,行...
日期:2018-01-20 23:46:05 点击:963 好评:8
●当学者致力于验证一种现象时,并不需要担心这样的验证会触犯哪方利益。杰出的思想家阿尔维耶拉先生在最近一本著作中表示,不属于任何当代学派的他,时常感到自己与所有这些学派的某些结论意见向左。我希望这部新作亦当如此。属于一个学派,必然与其偏见和痼...
日期:2017-06-05 21:00:58 点击:177 好评:0
从一个知乎邀约的问题说起: 最近频繁听到野路子运营这个概念,菜鸟的我很想了解一下何为野路子运营,求知神赐教啊~? 何为野路子运营呢?最近常在一个app看到这个词!其中之一91后小姑凉,野路子运营,说:卖得了萌,耍得了贱,懂规矩营销,精大数据推广,搞...
日期:2017-12-05 19:50:07 点击:275 好评:2
最近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极大地颠覆了我的认知。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人们为群体贴上了各种誉美之词,比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等等,但勒庞却将“群体”称作“乌合之众”,这并不排除勒庞...
日期:2017-10-12 22:30:46 点击:2205 好评:15
●乌合之众。首先是每一个人个性的消失,其次是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只接受暗示的力量影响,对一切明确的告诫置若罔闻,像一个睡着的人,理性已被抛置脑后,当时间做完其创造性工作之后,便开始了破环的过程。 ●An individual in a crowd is...
日期:2018-01-27 23:24:08 点击:24 好评:0
1、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更多的真理。 ----古斯塔夫·勒庞 2、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