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1 20: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精选10篇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是一本由车前子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一):书名不错内容仍需商榷

  是因为要去苏州,才买了《苏州慢》作为攻略之一。起初我是被书名给深深吸引,觉得这一个“慢”字就将我印象中的苏州给概括了。

  打开书,细细读来,却发觉并不是可以作为旅游攻略的参考,而是一本将苏州细节慢慢讲来的散文集。后来,我就不再按部就班一字一字去领悟推敲,而是将书本放在桌子上,随手一翻,翻到哪儿便看哪儿……

  对于书中所谈,触及我的内容不多,但是车前子本人的学问见识倒是让我深受震撼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博学味道

  老实说,此书我不太喜欢感觉有几篇的行文太过混乱,有几篇的字句又太过绝对,更多的是让我感到掉书袋的反感。也许是我的知识太过薄弱,还未到达足以欣赏文章高度

  就像是我以前特别喜欢刘同的书,将他奉为我学习生活动力。但后来,我又觉得他的书太过矫情做作,是一碗碗劣质鸡汤。然而,前些日子我闲来无事,翻看以前的读书笔记,却又一次被他的思想给吸引,有一种说中此时心声的感觉。我三次感情变化,足以说明经历不同、所怀的思想不同,看待的同一件事情也会不同。

  所以此篇书评只能代表此刻尚未去苏州之旅的我对于它的看法,这个看法是不公正的,但愿大家不要被我的所想所感而扰。如果有和我的观点一致的书友,可以一起交流学习哟^_^!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二):车前子的苏州气象

  “我眼中的江南很小,我常常把江南看成苏州。苏州是江南大于整体局部。”车前子在其散文集《苏州慢》里的这句话实在是说出了苏州之于江南的奥妙地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千里江南也只孕育出了一对苏杭。苏杭是江南的集大成者。如同苏州登峰造极园林艺术以小见大,一株垂柳,就能让人想象出一片柳林的景致。片石断溪,就有一山一水的气象。而一个小小的苏州城,就能容纳下整个江南。

  苏州是车前子居住三十年的故乡,他曾为它写下几百万字以偿还前世的债务,这一本只是小小的局部。但从这一本里,也能看出车前子是一个真正被苏州水土滋养出来的人,他的身上有明显的古典苏州的气质,那是真正的江南养育出来的气质。这种气质幻化进他的文字里,整体是一种平和风趣温柔风格利索但有时候不厌其烦,显得啰嗦。有时候给人感觉拿腔拿调,充满着江南人的雅致乐趣。时不时让人莞尔一笑,忍俊不禁

  在车前子笔下对于苏州的态度,大多是理解,欣赏,与怀念,但也不乏一些微词。在他的理解里,“苏州真正的美丽并不在园林,它在河,它在桥,它在小巷,它在临河的木结构酒楼,它早晨的茅草顶茶馆……一言以蔽之,在日常生活。”而这些都在工业化和商业化的侵蚀下逐渐消失了。苏州正经历着中国大地每一座城市正在经历的,拆迁建设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它在腰带上挂着苏州园林的世界遗产一步步走向千城一面结局

  但还好,车前子幸运生长改革开放之前的苏州,得以体验苏州最后完整的余韵。所以在他笔下的苏州,还是那个有着可低头望月的清澈河水,布满小巷如胡桃肉般复杂的苏州城。他把小巷比作人的五官,没有五官的脸还能称之为脸吗,没有小巷的苏州还是苏州吗。除了去苏州的庭院散步喝茶,车前子还带我们走入了巷弄街市,体验苏州的市井风情。梅雨季节斥骂把裤子晾在客堂的人,把日光灯管作为毛巾架,听评书的人互相攀比,简简单单,三言两语的就把苏州人的形象刻画惟妙惟肖可爱而又淳朴

  最吸引我的还是车前子的童年回忆。那些童年的经历,见闻,小孩子之间的事情,玩意,在车前子慢条斯理讲述中都显露出无穷的趣味小人书,洋画,陀螺铅笔,橡皮,即便对于生在九零后的我,也都是非熟悉东西。这些东西也经常能够在其它描写童年中的文章中看到,但通过这个有着苏州气质的风趣文笔写出来,却是全然新奇的味道:带着色情的连环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贱骨头”,用菜刀削铅笔的同学王进文,还有那个用肉橡皮的女同学。

  车前子除了在散文上的造诣,还是一个诗人,对诗歌有着自己独特见解。他认为诗歌如果只有一个出发点的话,那么这个出发点肯定想象力。他的这种想象力在他的散文里也得到了天马行空的发挥,给文章增添了许多趣味与意蕴。比如把背井离乡想象成背着一口井,由乡村理发师抽的飞马牌香烟想象到“一匹淡褐色的马飞下石桥,到我面前”的场景

  车前子的散文是别具一格的,这种别具一格用车前子自己的话说就是“行文气息上有点空中楼阁。”他的散文很像民国那些散文大师的文字,不管是谈什么,都不是一本正经就事论事,而是让思维天马行空,颇多似乎与文章主旨无关的闲笔。但这种闲笔如车前子所说的有一种“跌宕开去的余味”。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三):近水远山皆有情

  文/ 海蓝蒲雨

  在滴滴答答雨落不停的季节里,读车前子的《苏州慢》,意境神韵竟然如此吻合。我突然想起戴望舒的一首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苏州就是以这种带着细绵绵的状态悠然自得的清丽面貌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亦如这样一位丁香姑娘。

  苏州是车前子的故乡,苏州在他的记忆里沾染着儿时不可抹去的瑰丽回忆,和他对苏州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长吁短叹。故乡,沉睡在了孩童时期的记忆角落里,时不时会跳出招摇一番,弄得心里痒痒的。儿时的车前子童真的很,以为老虎养在井里,凤仙花碾碎用花汁染指甲,最讨厌吃宝塔糖和八珍糕,养了十几条蚕宝宝,在戏台子上和姑娘谈恋爱……老苏州滚烫的记忆泛着光闪耀在面前,风轻云淡的日子又悄然拉回到了悠然目光里。

  故乡的美,故乡的好,故乡发黄的记忆,都留在了车前子的生命里。当大刀阔斧的改变,苏州变了,大气的苏州“变小”了,让车前子愤怒和愤慨,“赔我一个苏州!苏州被搞成这么个样子,哪里还有一点古城的味道?”撕心裂肺心痛般的呼唤,却换不回儿时记忆里古色古香无限璀璨的苏州。身为无锡人,苏州的邻居,去过苏州几次,凭着几分美好的印象对苏州有着诸多向往,就连等车的站台都透着古亭般的古色古香,也令我心生欢喜可惜认识苏州太晚,再多的美好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下变得疏离和生涩了,但仍然无法阻止我前往苏州的步伐

  苏州,一座有很多桥、很多井、很多园林、很多博物馆的城市。苏州园林,闻名天下春天的拙政园。夏天的留园。秋天的沧浪亭。冬天的狮子林。去怡园看雪,到沧浪亭听雨。我把车前子的话语记录下来,什么时候逛什么园子,什么季节欣赏什么美景。园子里山水花草连假山都带着时光下的智慧,我怕空着脑子去看落下几张可有可无照片,我想积淀一些园子的历史,庭院布局、迂回长廊、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大概了解一些背后的故事,细细去看,认真去品,也不枉费园子主人打造的细致之心。若有了车前子说的“游别人家园林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变是风月主人”,算是入了道儿了。

  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诸多文人之士飞奔而去,只为感怀一下半夜钟声。几百年后,“上有苏杭,下有天堂”让苏州再一次名震天下。只为在烟雨蒙蒙之下感怀江南的韵味,和走一趟天堂之旅。苏州是有积淀的,苏州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苏州评弹、昆曲、苏州博物馆、大大小小的街巷,都将它的底蕴狠狠地磨砺出来,掷地有声

  无锡毗邻苏州,方言也算是相通的。车前子的文里偶尔夹杂着苏州方言,“好白相”(好玩)、“汤婆子”、“轧闹猛”,这些土话无锡话里也有,看着莫名有着一股亲切感。甚至在他小时候,跟小伙伴说着苏白都被排挤。这段方言轶事锦上添花有意思的很。

  骨子里流着苏州的血,言语中透着苏州话,车前子无论离得苏州多远,想着“祖母浸的杨梅烧酒,妈妈炒的雪菜冬笋”,一张车票就回到故乡。这是故乡的魔力,也是骨子里摆脱不了的苏州情。无论是三十年前历久弥新的童年轶事,还是近些年对苏州的呼唤和叹息,都饱含了他的深情厚意。近水远山皆有情。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四):苏州的格局

  闷热的夏天,在北京的空调房里读了车前子的《苏州慢》,作为一个在南京住了四年,去苏杭几次游玩的北方人,不禁又想起来在苏州的时光,觉得很多感慨

  先说本书的话,觉得一定写出了很多苏州人的心声,写的也是苏州人眼中的苏州,不仅仅困于外人眼中的吴音软语,小桥流水,更有市井的烟火气,平民生活中点点滴滴,有太多外乡人无法看到和体味的过去,过去苏州的饮食男女在这本书中进次展现,都是如今的游人如织无法感受到的美好。

  苏州,在我心里也一直是美好的地方,在我心里它不仅仅是美好的拙政园,趣致的狮子林,古朴的虎丘,也不仅仅是枫桥夜泊,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中的模样,更不仅仅是烟雨江南,苏州也像中国的城市一样,不应该仅仅活在烟雨朦胧里,活在世人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臆想里。走过很多古城,觉得苏州已经是对于旧城区保护卓有成绩的一个地方了,旧城区依然保有苏州的韵味,苏州人的生活痕迹,新城区也在蓬勃发展,建设成各种行业中心,也足以满足现代人需求。于这点而言,我并不非常认同作者觉得苏州的格局变小,反而是觉得要一直保有儿时的城区这一想法反而格局较小。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故乡带有浓郁情感,也都觉得记忆中的故乡最美好,然而记忆就像是酿酒,越陈越香,然而时间越长,记忆中的一切就和真实的一切越发的远了起来。世间并非江南才子才有情致,也并非只有大漠英雄才能豪迈,以地域断格局难免也有点武断。不论是何地方,都各有各的优越瑕疵,有时候觉得作者观点还是有些可以探讨的地方吧。

  本书的苏州,给我一种隔阂感,一种由“苏州文化”所产生的隔阂感。然而我在苏州的时候,却感觉很亲切。听不懂的苏州话很温柔,看不懂地图的时候遇到的大爷大娘也都很热情,买东西的时候售货员也很实在,是人文给了我一种“这里好温柔啊”的感叹。我想一切美好的地方,都应该是充满包容性的。对外来的、改变的充满了不乐见,那也就无法进步。

  正如我在南京所感受到的,其实城市不可能最终变成千城一面。城市不在那些名胜里,是在一代一代的人,一代一代的居民里,从平房住到楼房,人也还是那些人,食物也还是那些食物,精神也还是那些精神。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五):文人的苏州,苏州的人文

  自古以来苏州文人辈出,私以为维有春秋的孙武,明代的计成,沈周和当代的老车是苏州文人心境最佳。而写苏州风情等等最好的,古代有很多,顾野王的《虎丘山记》和归有光的《寒花葬志》就写出了高古苏州之美,近代艾雯的《老家苏州》,写苏州民俗风情都很赞,高仓正三的《苏州日记》写苏州吃的也不错,当代写苏州,唯有老车写的苏州最真实也最有风情(这儿说的是写苏州而不是写园林,刘敦桢,陈从周等大家学者就不说他们的文笔了,都是一等的)。其实古往今来写苏州的人也太多了,列举一二顺评一下,苏小青的《苏州人》,文字略中庸,少了点烟火味,王小啸的《苏州烟雨》,又太质朴,缺了点灵气,读的最没感觉的是洪磊的《儒生庭园的诞生》,书中写网师园的引静桥,写的大意时“一座小小的桥”,所谓文人境心,细节方面怎么可以这样一笔带过,读到此把此书扔到一边,再也不读。所以读苏州的散文,不是读旅游游记,也不像是吃点当地小吃,住过有名的看起来是个老建筑客栈,这就是到此一读,到此一游了。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这写作,会读书的火候功力,都堪称国画的水墨,还非得真有韵味出来,那才是一等的散文,读来读去才会舒畅

  前几天,有个文人友人,和我聊起老车和黎紫书,说这是我俩都喜欢的作家,但没有可比之处。我反驳到,其实是有的。老车和黎紫书都是“绕”和“幽”。黎紫书本次不提,然而,老车的“绕”是中外古典历史,文学,人文,艺术,诗画等的集大成,读他的书就是间接地读中国艺术文学史。他有着苏州文人骨子中的风雅,也有着一点当代激进诗人的清高和自嘲,(从《木瓜玩》几个章节就可看出),也有着苏州人的骄傲:摘自《苏州慢》,“我眼中的江南很小,我常常把江南看成苏州。苏州是江南大于整体的局部。它占有江南不多的美,但患有江南不少的病。”其实不然。从他以前诸多散文小品还是可以看出,他对于苏州的感情。而他的“幽”,一是像拙政园以前的大门:被一块巨大太湖石挡着,里面虚虚实实,看不清楚又看的清楚,曲径通幽之感。二是他像苏州吴门画家之首沈周和他的徒弟孙艾一样,一个是散文大师,一个是古代画家,都擅长留白。老车在散文中不会把话说满,比如《品园》的“园林与住宅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园林是偏,住宅是正。而厅堂是如此之暗。”短短三句,意境自在。在《苏州慢》一书中,老车也在开头他的国画我们可以看出留白的空间,在古琴一节他也说到空白之美。

  然而《苏州慢》比以他以前的《品园》等作品来说,可看出老车是一直在进化当中。以前我部认为老车的文笔就是拙政园以前的大门的太湖石,虽然从易学来说,这太湖石顶端根本没有挡住风水的意味,但他文笔缓慢地隐藏着类似他现代代诗的尖锐。而看完《苏州慢》后,我又觉得他的文笔是园林中水池边的太湖石-真真好看,却要小心石头上的苔藓,文笔更为简炼,会把读者绕进去但就是好看!

  读老车的诗,散文,画。要随便读任何人都可以读,却在不同年纪不同阅历时有万般滋味。年少时读《江南话本》,苏州是苏州,苏州是园林,后来读《品园》《车前子水墨》,苏州是诗,是画,是双城门,是意境,中年时读《木末芙蓉花》,读《苏州慢》,又觉得苏州就是苏州了,园林几千年来,变过又没变过,诸多老园林消逝,翻新,还有一些依然存在。(看《中国园林史年表》)。这一读再读无数读过老车的书,在季节,年纪等岁月流转中,“禅”还一知半解,“道”倒是慢慢悟出一点了。

  所以有人说老车的文字隽秀雅然淡致诗情画意诸如此类,估计此人还真是没用心去读(或是根本就没有读过),你可以说他写的有点意识流,不认真看他的几本书是看不太明白,要不是你看的懂他的文字,但理解不了他的文字意义。他的文字很深,非热爱苏州,园林和那儿的一切的是感悟不到他的文字的深意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读数次都不会厌,还会发现新的韵味。而要读懂他的很多东西,又必须去多读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园林等等,非几日读写就可,而进了这个大世界,也许会目不暇接,但终究随着时间集大成矣。

  早年air夫妇写的《水月风花 鼓浪屿》,或许是推动了小岛上的商业经济发展,多少老别墅被翻新成民宿,现在再也看不到斑驳的墙,颓废荒凉的老房子,只能存在于自己的记忆中。而老车的《苏州慢》也表示出了担心,我非常的理解他的想法,苏州的老房子,老园林,每次去都在翻新。甚至是手工做的老式美食,其实都已在慢慢消逝了。比如孙策墓,原苏州盘门外染丝厂内,现却铲平了搞什么新小区!这也是苏州博物馆没有意识到保护原墓地文物的重要性,(不要以为把墓地文物放进博物馆就叫保护)我有朋友去看过工地,甚是心疼!现在的苏州,还要出几个“平江客栈?)商业经济难道就比不上香山帮匠人所建造的老房子了么?我想《苏州慢》写的比以前的书要浅显就是这个原因了。

  从这本新书可以看出苏州文人现在都过的生活形式,他(她)们或多或少地延续了苏州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并把这些以一种一点生活化或是略平淡(或是平常人说是俗)这样的文字以散文小品的方式记录下来,只是俗就是一种雅。他们叹老苏州的消逝,闲时吟诗作对,评论词赋,听昆曲,交流古琴,发呆时会看着苏州千年水乡,被水,雨侵蚀斑驳的民居白墙,再用想像来做古画,写书法,尝试一些颜料。他们会拿着本地人的园林卡,时不时就去园林去吃茶,看着四季景色发呆一下午。这些在忙的不可开交的上班族眼中希望过的闲适日子就是他们平常生活,叹哉!

  写到这儿又想到老车在久远的一本书有写过园林在夜晚真正的主人是猫,这话不假。白天旅游喧嚣人群离去,晚上成了猫的领地。我在一大早上在园林有看过几只野猫,自在。写到这儿想起林景熙的《宿半塘寺》,有两句明发骑鲸去,飘然不可攀。诗中所说的山塘美景所观所想,也就是如此吧!

  而老车,岂止自在?

  注:买了书后一夜读完,仍极不过瘾,写不出苏州的灵动也写不了老车笔下的意境。还是读书去吧。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六):铁马读书志:苏州慢

  书名:苏州慢

  作者:车前子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一版,精装

  1.

  逛万圣书园,见到一盒书,四本一套:《苏州慢》,《懒糊窗》,《茶墨相》,《味言道》。因为对苏州一往情深,所以取下翻了翻,一时惊艳。

  当当上有这套书,且带作者钦印,当时即收了。

  2.

  车前子,1963年生,苏州人,现居北京。画家,诗人,文人,这岂不是木心一般的人物?

  我也在北京,之前也曾在苏州生活过一年半,即便是现在,每年隔三差五地,也常去苏州小住一阵,假装是个江南人。是故其书未曾详读,已觉亲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如觉春梦浅,打马下江南。

  3.

  一个诗人的散文随笔,那当然是散得没了边际,散成了街头巷尾的桂花点点,有时离题千万里,难得的,是不输一段香。

  读车前子的散文,就像在苏州老城闲逛,小巷子里不期而遇的,是那一只只寻常却古老的饮马槽,或养着些家常的花花草草,或仅仅蓄着些随风潜入夜的雨水,水里有旧城的天光云影,也有前朝闾巷的微微余澜。懂的,自然神领;不懂的,且先搁那儿吧 -- 可那些文字真的是散漫,仿佛兴之所至,随时就能远离故乡。

  3.

  苏州慢。不慢,不足以品尝。

  他乡明月故乡水,莼菜羹汤鲈鱼脍,人生贵得适意尔,慢慢来,又何妨?

  。。。。。。。。。。。。。。。

  摘句:

  1. 以前的诗人,不来苏州荡,不写苏州诗,就算不上出道,杜甫没来过苏州,着急啊,凑出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后,心情方好起来。

  2. 白杨梅像是少年,有些害羞;红杨梅还是不解风情的样子;紫杨梅红尘滚滚个中走过,以致红得发紫,自有一番味道。

  3. 苏州没有小巷,就像人脸没有五官。没有五官的脸肯定不是脸,只能是鸡蛋。

  4. 我是在井里养过金鱼的,井水照着蓝天白云,幽幽的自然有一段富贵郑重。今天早晨吃到云南大头菜,觉得好久没吃,心里竟也生出一段富贵郑重。我的富贵很便宜,富贵也有忘形之美。

  5. 夫能醉生妻能梦死,也不失琴瑟和谐。

  6. 诗人应该住在阁楼上 -- 如果没有象牙塔可以住的话。

  7. 那几年在阁楼,读一些书,深感夜读乐趣,以致这个习惯一直保存至今。我现在白天空闲,却读不进书去,我甚至认为书与睡眠,皆属于夜晚的东西。

  8. 我在阁楼上认识不少才子,虽然不能联床夜话,但不妨碍我对他们的欣赏 -- 中国文化里有许多物事流失了,才子这种文化似乎还在延续,尤其江南附近、苏州一带,这是幸运的。

  9. 我尤其喜欢苏州才子,水活灵灵,简直像煞水生植物,像煞水红菱,像煞水葫芦。还有莼菜,还有汤藕,还有虾与螺蛳。虾与螺蛳不是,他们不是水生植物,它们是小动物。

  10. 我想苏州才子与上海才子南京才子符离集才子绍兴才子的区别,苏州才子是可食性水生植物,上海才子是奶油五香豆,南京才子是板鸭,符离集才子是烧鸡,绍兴才子是梅干菜,北京才子和西安才子分别是沙尘暴和羊肉泡馍。

  11. 昆区的最高境界,就是墨守成规 -- 因为在它一开始的时候,就完美得没有漏洞。甚至可以说是尽善尽美。

  12. 画石五诀,瘦、皱、漏、透,丑也。不知大小书中亦有五诀,苟能透达此五字而实践之,则说书之技已超上乘矣。所谓五字者何?即理、味、趣、细、技五字也。

  13. 花气熏人乞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

  14. 文徵明书法学黄庭坚,但格局偏小,时常疲软,也就是说只见花气,不闻兵书气。“万卷堂”这三字却写得握金执铁,仿佛要克木生水,护持藏书。

  15. 四大名园的顺序按朝代排列,宋元明清,依次对应为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这种排列,由造园年代而定,虽然园林专家有不同说法,但约定俗成。

  16.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17. 自负是山穷水尽时的精神需要,与穷途而哭一样。我的宗教是艺术,我的信仰是自负。

  18. 苏州已被有知识没文化有客套没教养的空气污染。

  19. 近来蠢蠢欲动,似乎有一篇文章在灯火阑珊处约我。

  2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看来,更是一方方言养一方人。和陕北人讲话,一听他们开口,你就知道他们决不会刺绣,他们也不屑,他们的绝活是敲锣打鼓。

  21. 苏州人在“话”前加一“闲”字,闲话闲话,苏州闲话,这个“闲”字极有底蕴,读一点古文旧诗的都知道,“闲”这个字在其中比比皆是,这个“闲”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不是说老歇着,不做事,而是说凡事要往从容里做,也就是笃定,也就是写意。

  22. 我想“南宗”是一个到河边汲水的渔翁,“北宗”则是樵夫一位,上得山去,砍来许多松枝。

  23. 中国文化人一旦人生觉悟,就只得不是疯,就是癫;不是痴,就是狂。所谓宁静、淡泊,不过是营造的心境和无奈的做作。在险恶和严峻底下,疯癫痴狂就是不自然的最自然。

  24. 文人气的表现常会让人注意到这个范围:卖身醉乡和怜香惜玉。似乎与酒色之徒是无区别的。其实在悄悄用劲,痛苦也在里边,欢乐也其中。

  25. 设想在以往的文学艺术史里,如果少了僧、妓两类,会失多少风趣!拂过他们的烟花柳丝,在纸面上竟成为深刻的虚幻。

  26. 情种往往成为高僧。因为情种最好的归宿就是出家做和尚。一等高僧常常是一等情种。近代两个高僧曼殊上人和弘一法师,就是如此。

  27. 好色是一种境界,一个男子的人生经验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才会具有。手不挥五弦,目在送归鸿。

  好色的人,天目开启,不触不及,使琐碎的日常中,有一点哲学或艺术趣味。

  28. 万种风情,一尘不染。有时候力拭菱镜,无非是想看清镜中那一青瓷瓶里的朱色山茶。苏曼殊是见过水月的人。

  30. 但现在是冬天,梅树上既没有梅叶,也没有梅花 -- 只有疏可走马的空想。

  31. 京剧里的伍子胥背着把剑,还拿着支箫。一剑一箫,凡识字的中国人都对此崇拜,不识字的中国人更对此崇拜。我也爱剑爱箫。箫是“礼”的象征;剑是“法”的符号,但它们一旦成为象征和符号,我又不喜欢了。

  32. 我有一位朋友,少年时期风神俊朗,追他的女性风起云涌,他在几个人之间犹犹豫豫,后来他在她家见到墙上挂着支箫,觉得非她不娶。我以为他是趣味的,要娶一支箫回家。

  33. 苏州评弹是评话与弹词的合称,两者俗称说书。评话是大书,弹词是小书;评弹演员,不论男女,都称“说书先生”。

  34. 一般而言少年人都喜欢评话,人到中年我才听起弹词。评话常有英雄气;弹词多是美人味道。尤其弹词,人情世故,小鱼吃大鱼,其中奥妙,阴差阳错,刚柔相济,说书先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具体说来,评话更接近文学,弹词更接近音乐。

  35. 一个城市,有一些手艺人在路边巷口劳动,这个城市也就亲切。

  36. 穿着白底碎蓝花睡裤,浑身涨涨的少妇,那时我刚读完马雅可夫斯基诗集,觉得她就是穿裤子的一朵云。

  37. 新年是一年之中最为大红的日期,以红为喜,这时候的红,衬着白雪,就是城市里的梅花。

  38. 穷人家的小女孩没有镜子,就找这样一块砖,泼上点水,菱花顿开: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问邻居家讨几朵碧桃插在头上。她的衣服尽管不是新的,还打补丁,但干干净净,补丁上的针脚一丝不苟,像个规矩人。

  39. 一个人肯定到过家一次,也肯定有个家从没有到过。不是到不了,是想留着,慢慢地到。

  40. 苏州人的性格里都有一方天井 -- 苏州人携带着天井蜗居或者漫游。他有格蓝方块:像小学生写字,不出格。一旦出格了,正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1. 唐朝诗人没吟咏蜡梅,不一定没见过蜡梅,或许觉得无趣。蜡梅的确是一种无趣的花,虽说馨香扑鼻,就像一个人满肚子学问,我只是敬而远之,因为缺少性情。花的美也美在性情上,梅花就比蜡梅见性情。

  42. 苏州真正的美丽,并不再园林,它在河,它在桥,它在小巷,它在临河的木结构酒楼,它在早晨的茅草顶茶馆……一言以蔽之,在日常生活。

  43. 江南人虽说偏软,却受不了胯下之辱,于是也就失去许多机会,所以至今也不出韩信半个。

  44. 梅雨成全着江南人,为让他们闲散一点,不要老是忙忙碌碌,光想挣钱。于是,江南人在梅雨季节里因为怕出门,闲着没事,就开始学文化 -- 终于使蛮野之地成为文明之乡。

  45. 后来读到古人大话:游别人家园林有属于自己的感觉,便是风月主人。

  46. 赏完月亮,苏州人低头离开桥头湖畔,模样都像准备拣只皮夹子回家。

  47. 一盏路灯把几片梧桐叶照得如绢本上的庭院。

  48. 好色乃人之常情,也是物之常情。树木好色,长出对生的叶、复瓣的花;禽兽好色,才有鹿角峥嵘、雀屏斑斓,才有“鸟的一代”。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堪的是色,不堪的也是色。

  49. 我们的文化只提供得出滑稽。但我们能够“身在教室胸怀世界”,却是真的。那时候我们的胸照例很大,都是波霸。虽说那时候强调的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50. 人生最寂寞的时刻或许就在童年吧 -- 还没学会表述,也就不夸张。

  欣喜来自寂寞。欣喜的源头是寂寞。

  51. 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每个人内心也都有一件武器。只是称手不称手并不知道。因为没有对手,也就没有试过。往往称心的不称手,称手的不称心。

  52. 一个儿童,常常搬一把椅子,坐到天井里望天。天空太明亮了,睁不开眼睛,就垂下头看看周围。

  53. 汉语的纯粹之美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我想它既是简洁的,又是暧昧的。

  54. 中国的正统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那里出了孔子。苏州在长江以南,对于黄河流域文化而言,就是不正统文化。

  55. 以前有个老头,不知道从何而来,在城墙上种瓜,喝醉了酒,就把城门放下,不使春光外泄。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七):清风有信苏州慢,明月无声懒糊窗

  清风有信苏州慢,明月无声懒糊窗

  读201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车前子随笔精选集》

  文/方木鱼

  北大社的王立刚编辑送我一套《车前子随笔精选集》,共分为《苏州慢》《懒糊窗》《茶墨相》《味言道》四辑。在每一本的扉页上,都随形不拘地钤着一个“车”字的章,圆形的像象棋子的“车”,方形的像一个无心的繁体“团”字。

  车前子以中药名闻达于诗画两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熠熠生辉的真名字叫顾盼,这个生于苏州的北京人集合了江南的灵气和北京的大气,有着诗人、散文家、画家的多重身份,就像他这套风格迥异的随笔集。

  《苏州慢》,才子柳香川曾以此词牌名吟出“天下俊采钟吴郡”的佳句。在书前的几幅插画里,有一只蟋蟀,这让我一下子想起《诗经》里的句子:“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我想他画这幅画时一定想到了家乡的蟋蟀,甚至老屋。苏州是车前子的故乡。他在自序里说:“谁没有故乡呢!我是不是大惊小怪,居然不知不觉写下几百万字书苏州,好像前世欠它的债,这世偿还。”车前子写苏州,无处不可落笔,无事不可成文,他笔下的苏州风物,粉墙黛瓦,流水人家,网师园,虎丘塔,桃花坞,评弹昆曲,香樟桂花,腊梅海棠;苏州市井,男女性情,如诗,如画,如古装剧中的长镜头。按我的理解,车前子应该是有侠客情怀的,否则他怎会说,“我并不是太喜欢江南,无论是词,还是物,都有点软,有点粉。”他又说,“我眼中的江南很小,我常常把江南堪称苏州。”他对现代人改造的苏州是不满的,以至于说出“赔我一个苏州”的话来。

  《懒糊窗》,这几个字营造出来的意境,余味悠长。恰如作者所述:“懒糊窗,首先得要有窗,还要老式那种,一推,差点掉下来。”然后,“若干地方,若干山水、朋友、鸡鸡狗狗和市井。”这些东西,推窗可见。书里明显带了许多的北京印记,比如开篇的《国子监街》,起笔便是“雍和宫香火很旺”,看他写罗汉果、绣球花、菖蒲花、悬铃木、香椿、西瓜,又让人想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明显有了寓居的一丝隐隐的忧愁。他写古人、乡人,妻小、花鸟虫鱼,手艺物件,也写到中外作家,江湖四方:老舍、郁达夫、沈从文、艾青、张兆和,也写艾略特、川端康成、毕加索、凡高。他写文人雅事,也写纸箱、锦盒、水井、尘埃,杂到极致。在窗也懒得糊的日子里,我们在这些悠悠的文字中看他写字,画画,读书,一招一式,尽收眼底。

  《茶墨相》,这才是文人的风骨,文人的魂魄。茶,遇水而成千百滋味,墨,遇水而生万千情状。喝了不少好茶,看了不少名画,读了不少法帖,听过琴,游过园,做过梦,所以,写了不少好散文。他对茶是真爱啊,你看他写《紫砂之旅》《茶意五帖》《回忆茶》《茶梅》《茶渍记》《茶渍又记》,你看他《在虎丘喝茶》《在紫金庵喝茶》《在假山石后边喝茶》,他从茶里边喝出禅意:“好的茶香,香之意味回到空无。”他说自己某年在兴福寺方丈室画了一下午画,黄昏时上山转,发现一棵茶树,他的第一反应说它永无出头之日。他对这棵树心生怜悯,因为他觉得,他和它是兄弟。你再看他读那些法帖,有名的《韭花帖》,还有残缺不全的《夏热帖》,欧阳修的《灼艾帖》,苏轼的《一夜帖》,他说,苏东坡说中国最会聊天的人。其实他才是,他从那些龙飞凤舞的字中,看到一个个行走的古人,他们活过来,走到他眼前,坐在他身边,就像朋友和兄弟之间,然后,喝酒、聊天,聊聊茶叶和笔墨纸砚,还有那些镇纸、笔山、月份牌、藏书票、印章、玉石等体现文人情趣的小物件。

  《味言道》,文坛盛产吃货。古代的比如张岱、袁枚、李渔,近人如汪曾祺、林斤澜、陆文夫、老舍等,现在活跃的则有香港的蔡澜,和导演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沈宏非。车前子却能吃出不一样的味道,好比他在自序里说:“草草杯盘,昏昏灯火,你信不信?我一口吃出一幅北宋山水,够这辈子回忆的了。”于是,慈姑、菱角、蟹黄、河豚、江南点心、山西面食、饭局、酒聚、玫瑰竹夫人、青木瓜女子……他写江南的夏天,杯盘草草灯火昏,咸鱼咸肉、咸鲞鱼炖蛋、茭白或榨菜炒肉丝、毛豆子炒萝卜干,然后夏天就过去了。秋天:“秋天吃糖炒栗子,一件美事。秋天吃新橘,一件美事。秋天的吃中,一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秋天还有两样好东西:鸭梨与水萝卜。”然而,纵然吃遍天下,车前子说,“于是我怀念薄荷小院。”还有人说,烧鸡也比不上俺老家的猪头肉。是啊,纵然你吃遍千山万水,天下美食,最美的味道依然是家乡和妈妈的味道。在这本书的最后,柔软的舌头与香甜的美味背后,车前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母亲见过一个孩子活活饿死,车前子质问母亲为什么不分给他一点吃,母亲只说:“人在自身难保的时候,怎么可能却救人。”民以食为天,只有吃的味道是人类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记忆。

  车前子是真正的文人,他以天地为师,与诗词歌赋、书画琴曲为友。从苏州到北京,从车前到窗下,他以一个最能传承文明的生活世界营造出一个文人的江湖,让疲惫的心灵安顿皈依。这份分享,大概是作者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八):苏州慢与风骨

  早些年,读资中筠先生的《资中筠自选集》,尤其喜爱读《士人风骨》,书中,资先生讨论了知识分子(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尤其是“一代风骨今何在?”的慨然忧思,读后感触良多。

  柴静在一篇关于野夫的文章《日暮乡关何处是》中也曾这样写到,“这个年头处处都是精致的俗人——不是因为不雅,而是因为无力,没有骨头。还好‘礼失,求诸野’遗失的道统自有民间传承,江湖还深埋了畸人隐者,诗酒一代。”,写得甚是风雅。

  然而,话又说回来,读书人或者说知识分子的风骨,又怎样体现出来呢?举个例子,中国最初的诗歌并非诗人所做,而是在民间歌谣采集而得。直到后来,才有文人诗歌的涌现,抒情言志,后人大都通过这些诗文,来窥探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也因此,诗文成了我们去认识一个文人,诗人隐秘的线索和方法。

  这几天,一直在读车前子的《苏州慢》,读后深有感慨,大概好久没有读到这般轻盈、灵性的文字,这种文字的灵气、节奏、味道,是浸透在作者的骨子里的,凡人俗子恐怕模仿不来,或者说,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练达的人生境界,写出这种文字来,难免露馅、少了味道。这或许可以称之为我所说的风骨,士人的风骨,这种融入文字里的风骨。

  车前子何许人也?应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车前子,1963年生于苏州。诗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 80年代朦胧诗兴起时的代表诗人。 2000年以后除了继续写诗之外,专攻散文和水墨。 其绘画,被著名画家、颇受毕加索赞誉的张仃称为国内“真正的文人画”。 对他而言,“诗人作品中的自我,仅仅是一件艺术品”。确实,诗人写散文,往往更有味道,诗意、随性,更灵动,只言片语,便带出了味道。

  《苏州慢》其实就是一本写苏州的书,苏州是作者的故乡,车前子自己说“不知不觉写下几百万字苏州,好像前世欠它的债,这世偿还。”于是便有了这些关于苏州的文字。在作者的笔下苏州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慢,一个慢字描摹出的风土人情、一草一木,是轻盈的,那种文字节奏,仿佛就如这苏州里的大街小巷、青砖黛瓦,不知不觉把你引诱进入作者的故乡。

  作者对故乡体贴而又入微的观察,在这本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写苏州的巷子、水井、公园、桥、楼,这些故乡风物。他也写手艺人、烟纸店、补碗的等等这些旧人旧事。当然更少不了日常生活的琐碎记忆。这是作者记忆里的故乡,一草一木、一街一巷仿佛都在作者的文字里复活了起来,夹带着作者丰富的历史、文化掌故,读起来,如畅叙一段遗人遗事,令读者在文字中触景生情,别是一番滋味。

  大底诗人写散文,写得都是不错的,文字有灵气,且字里行间隐隐约约有一股诗的韵味。车前子的文字,大概可以找到两股源头。一是诗歌的源头,文字轻盈、掷地有声,像是经过诗文淬炼后,洗润出来的文字,读起来清新又畅快。另一个源头便是民国文学的源头,民国文学的作品容易辨认,如读周作人、废名的文字,大概能够有些明显的感受,文白相间,对文字的节奏尤其重视,读他们的文字既充满着文字里散发的古风,又不失文人的对文字极其细微的把控。

  后来我们读汪曾祺、阿城的文字,都容易从中寻出一些源头。而车前子的文字,便可以从这两种源头中,寻到一些隐秘的承接和延续。如果你爱读这类文字,一定会对他爱不释手。

  当然,读《苏州慢》,容易让人联想到张岱的《西湖梦寻》,一个写苏州,一个写杭州。不过张岱主要写的还是杭州景,以景写人烟阜盛。不过小品文的妙处,便在这些文章中,得到凸显,闲庭信步般的笔触,便能将一景、一物勾勒出来。而车前子的文字也有此等妙处。他也擅长从寥寥数笔中,呈现所忆之物,所忆之景。

  我常常想,能够写出这种文字来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博学多识,不然怎么能够将苏州旧事、掌故信手拈来?细致敏感,不然怎么能够有如此多的风物、人情留回作者的记忆里?当然可能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淡然世态的风骨,苏州在他的笔下,才能既古老又年轻,既轻盈又质朴。

  其实一个人的文字,往往最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风骨,而这种是用文字无法矫饰的。譬如,几年前我读到林庚的《中国文学简史》,感慨这该是怎样一位诗人、学者?后来看到他的照片,面容清癯,有精神,一看就是那种亲切的知识分子味道,难怪他的学生袁行霈先生在回忆林庚时说,林庚先生的诗歌独树一帜,他写“蓝天为路,阳光满屋”,大概就可以窥得诗人其诗、其情。

  而车前子,亦是如此,一个浸染诗歌、绘画,又在散文中独树一帜的作家,大概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一般人模仿不来,他的作品集结起了一套书,分别是:《苏州慢》、《茶墨相》、《味言道》、《懒糊窗》,光听这些名字,就别有一番意蕴和味道。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九):想来我还是有点寂寞

  用了两天时间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当初买的时候,只是单纯喜欢苏州罢了,苏州大约是江南城市里我去的最多的一个,有亲戚在,有大学同学在,反而使得这个城市,没有一点我自己的思考,全是他们的苏州,他们的介绍,走马观花的去过拙政园,狮子林和留园,然后呢?可能根本不了解文化背景,也因为一直以来对于封建时期别人的宅子总怀有一种敬畏之心,也就那么匆匆的过去了,倒是更喜欢我那位苏州同学的住处,白塔西路,一个院子,楼下是厨房,楼上是木板的卧室,卧室里有四角都有杆子的大木床,还有她自幼学起的古筝,也许苏州对我来说,最鲜活的记忆,就是在她家的那几天,吃好吃的米饭,吃她家拿手的熏鱼,还有她家厨房里的小厨柜……

  也许是这样,看到车前子老师的这本书,才让我的记忆一下子涌上来,并且想起了我在西安的许多小时候,比如洋画,比如捏面人的手艺人,比如去小卖部打酱油……才发现一个60年代出生的人,跟一个80年代出生的人,居然可以共享一些童年的回忆,真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这也许是在那20年的时光里,GDP没有现在发展的这么迅速吧,所以看着这本书,仿佛也在回顾自己的小时候,那些小时候的时光,在现在看来,粉饰的十分美好。

  苏州还有一曲叫做评弹,想到这个,我就拿出范宗沛老师的水色来单曲循环听了,这里面的评弹叫做《珍珠塔》,感谢我妈妈,她是一个喜欢传统戏曲的人,也就是因为她,我也喜欢《珍珠塔》,《碧玉簪》之类的戏剧,那婉转唱腔,确实是江南留给我最温柔的记忆。

  作者是苏州人,写苏州,却已不在苏州常住。这大概就像我离开了西安6年之久,再回西安,觉得那一草一木,也鲜活起来了。文化的毁坏,确实是这个时代的通病,我们扼腕之余,也只能无奈的接受和适应罢了。想一想,作者还是幸运的,他写下这样的文字,还是有很多共鸣的,然而,待我们想要回忆的时候,我该如何描摹我的城市,即使写下来,又是否能有小朋友从我的文字里找到一点慰藉呢,想来我还是有点寂寞……

  《苏州慢(精装水墨版)》读后感(十):苏州慢,慢苏州

  这本《苏州慢》中描写了很多苏州的人文特点,对苏州又是不一样的见解。作者写地也是细致入微,开篇“粉黛记”就令我难以忘怀。“年代的长短,位置的阴阳,雨痕,树荫,藤影,人家的气息,夜与昼,都会使视线之内的粉墙和而不同,尽管他们都是白的,却白的千变万化。”这么优美的文字,实在是爱不释手。而作者又将粉墙和黛瓦相比,说那粉墙有着不同的谦虚,默默在黛瓦下倚靠着。在此之前,我竟从未想到还有这样一层微妙的关系。

  我还记得上一次去苏州是三五年前,也许是因为我住的地方不对,又或许是因为恰巧正在修路,所以马路上显得有点凌乱,车啊人啊都显得不那么规矩了。但是苏州还是一个很适合居住的地方的,既有城市的节奏,又有江南小镇的风情,傍晚从窗台望下去,车流涌动,空气里透着甜甜的生活气息。

  提到苏州,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那苏州园林。我去了几个最有名的园林,占地面积之大,建筑之精美,无不让人感叹。拙政园据说位居苏州园林之魁,当然,也成了外地人览胜的首选。我去的时候,正值夏天,没有初春的萌芽景象,也没有秋天的落寞,一切都是正正好好。池里的荷花大朵大朵地绽放着,树上知了鸣叫着,走累了还能躲在大树下好乘凉。你说,一个人住在这么大的园林里是否有些孤独,哪怕是一家子,从这东厢房走到哪西厢房,也要好久好久,说是一世纪也不为过。

  苏州,也有自己的声音。公交车上的苏州方言,与上海话相似又不相同。语调丰富,平仄起伏,柔软中带着酥麻,嗲嗲的,让人听着舒服。还有就是昆曲,这是六百年前的苏州城的声音,从市井里打捞上来,混和了那个时候苏州人对音乐的鉴赏力,经过时间打磨的一种旋律化产物。那时候的昆曲就是现在的流行歌曲,每个人都会唱都能唱,婉转空灵,声声入耳。

  夕阳下,步行在安静的石板路,下面是流淌的小河,两边是败落的房屋,悄无声息地屹立着,这样的小桥流水哪怕就是想看看河边的洗衣洗菜人都成了隔世的梦想。我想,我还是爱苏州,爱它的柔软,爱它的气息,若有机会我定会再去看看,放慢脚步享受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