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1 20: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精选10篇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399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16-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一):犀利不失幽默的杂文

  杂文,是“沉默”的反义词,我是可以这样定义的!因为杂文与散文的抒情画意不同,与诗歌感情充沛不同,与小说的叙事言情等也不同,它与任何的文体都不同。杂文就是立足小事件,以犀利的语言阐发作者看法,如果说杂文体现的仅仅是作者的看法,那么那必定不是一篇好的杂文。好的杂文,其特质是明明是作者的感想却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有和作者一样的感想。因为,我们每个人几乎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而王小波等则是那敢于发声的少数中的一员。

  王小波的杂文总是能够以独特视角世人常见现象发人不能发之言,在“《祝你平安》与音乐电视”一文中,他对《祝你平安》MTV的分析让当年看过这首MTV的我大受启发,原来这就是常人与大家的区别。想起最近朋友圈分享的“我为什么要读书”之类的话题,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读了书看晚霞感觉不一样,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凡人和大家的区别其实不仅仅在于读书的多少,还在于是否读书有收获,是否通过读到的知识阐发出自己的知识,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所谓是,不读书,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浅薄

  在王小波的杂文中,我也看到了他作为一个脱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人的无奈。在“电影韭菜•旧报纸”一文中,王小波为我们呈现当时农村的生活时,读着看似有趣,实则是作者把无奈以有趣的形式进行了呈现。这种呈现将一个知识分子无法抗拒命运酸楚进行了他人故事里的隐现。

  读王小波的杂文,就像看一个万花筒,在这个万花筒里,你能够感受到你想要的色彩、你想要的感受。“廊桥遗梦”美国情感电影的经典,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却未必符合我们的审美情趣,基于这一点,王小波结合自己朋友行为进行了阐发,读来,让我觉得一个人读再多的作品、做再多的学术研究,若不读点相关的杂文作品,想必总是缺少点什么的!而这正是杂文的力量

  王小波能逝去,肉体能够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他的作品、他的杂文不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人不允许它们离开!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也是王小波精神的力量!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二):读小波杂文,向小波致敬

  读小波杂文,向小波致敬

  对王小波老师直呼其名,恐怕有些对他大不敬的嫌疑,但我更想表达的是一种亲切敬意,这种敬意来自于他对于社会人生深度解剖,对于我们人性精确诊断,以及他的独立思考对我的启发。就像鲁迅的杂文一样,它深深刺向的不是具体某个人(当然有时候也是具体某个人),而是刺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包括你我。它引发的思考可能包括这几个方面:同样的事情如今依然会发生,你会怎么看?如果你身处事件的其中,你能不能从中正确认识自己?即使是文明发展民主进步的今天,依然有种种不正常的现象,这能反映我们在本性上还存在缺点么?小波老师在杂文中表达出的那种对于人间百态的善意批评(主要是善意),并非是为了批评,而是帮助我们认识各种社会现象的背后,社会机制可能存在的问题,人的本性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及这种集体意识(沉默的大多数)的根源

  小波老师的杂文集,收录了他生前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杂文,按他说的话是“篇篇都在明辨是非,而且都在打我自己的嘴”,“明辨是非自然是小波老师写作目的,“打嘴”则是小波的一种自谦,认为在文章中还是有说错的地方,或者是当时没错现在(说话当时)还存在错误的地方,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尤为珍贵,比效用和对错更珍贵。蒙田在他的随笔开篇说到: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想从这篇文章获得什么,那么再见。

  小波老师的一生中有两个对他影响重大时期,一个是上山下乡,一个是出国求学;前者让他在身心上受到巨大挑战,他在逆境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特立独行的个人作风;后者让他开拓了眼界,得到了很多思想上的升华,罗素等哲人的思想智慧在他的文章中不时绽放光彩。这本杂文集的最后一部分,收集的是小波老师和李银河老师夫妻间的来往书信,那个在一些社会现象上屡屡恶狠狠批判的王小波,在他和恋人之间却展现了感情细腻柔软,除了表达自己的爱意之外,他也在和李银河老师“畅谈人生”:他发现自己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他对于社会中的很多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本杂文集是小波的一个思想荟萃,也是给我们一种人生的启示。它给我的启示是,文化的传承,不是去瞻仰经典和英雄,而应该是继承思想和智慧,不断书写新的传奇。小波成为社会的少数,这个事实在印证一个事实: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传承,已经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正如众多哲人追崇智慧一样,很多杂文家们追崇的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他们表达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一种独立思考,给予这个社会警醒和诤言,给社会上的每个成员一个清醒的意识。正如《皇帝的新装》的那些臣民们一样,我们的社会成员们也经常步入那种昏昏欲睡状态,别人沉默了,我也选择沉默;你说的有道理,他说的也有道理,这两个道理大相径庭,那么我选择不说。于是,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来自我们中间的清醒的声音:醒醒吧!王小波老师属于发出那种声音的人。

  我爱智慧,我追求智慧,所以我向小波致敬。

  2016-6-20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本《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几乎囊括了王小波的所有杂文。王小波的杂文以前也有所涉猎,在《读书》杂志中就读到过好几篇,他的杂文有几篇是首发在《读书》杂志上的,我影响比较深的就有《思维乐趣》、《花剌子模信使问题》、《智慧与国学》等。以前王小波的杂文也结集出版过,诸如《沉默的大多数》、《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等,这些杂文集子的书名多是取自书中的一篇影响比较大的杂文篇名作为书名。

  王小波虽然已经去世近十年,但一直以来,都有不少读者在继续阅读他的作品。他是一位自由的人文作者,以他独到的调侃的笔调来进行杂文写作。以此进行对自由与理性反思与书写。

  在杂文的写作中,王小波一直强调理性和有趣。在他看来,有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他的杂文中,一般他不会把道理说得太清楚,但读者只要仔细琢磨一下,大致就能明白他在说什么。如果读者反复读了几遍,还没有搞清楚,那只能说明你的智商不够,或者他的这样的文章不合你的胃口,你索性不用看了。在你琢磨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会产生一种思考的趣味。在王小波看来,能够用思维来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他的杂文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命运,这类话题,自然少不了尴尬苦涩,但王小波多是用幽默的方式的来应对。他一直比较推崇理性和智慧。在他看来,“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就如同帕斯卡在《思想录》所言:“人的伟大尊严优异就在于人有思想。”人只有不断地思考,才可能获得智慧。不思想的话,估计跟智慧绝缘。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曾经有这样的希望:“作为一个有过幸福和痛苦两种经历的人,我期望下一代能在思想方面有些空间感到幸福,而且这种空间比给我的大得多。”现在思想方面的空间相对于过去而言,的确大了不少,但是不是已经大很多,这是有疑问的。而且这样的空间是要我们自己去争取的。即使有了这样的思想的空间,还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交流,不断的写作,不断地实践,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更多的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四):读王小波的杂文时,你能读到些什么

  读书讨论组里常常有人冒出来讨论王小波。有人喜欢他的小说,为他的作品列出了必读篇;有人推崇他的杂文,总是强烈建议大家去读。我属于第二种。感觉杂文虽短,却常常透出智慧的火花和理性的光芒

  在这本杂文集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所谓的“传统文化精华”、“国学”等发起的猛烈攻击——“它实在漂亮了,简直是完美无缺。我怀疑除了落进思想流氓手中变成一种凶器之外,它还能有什么用场”。与此相对的是,王小波比较赞同罗素的思想,其杂文里常常引用罗素的话来阐释自己的观点。比如“不计成败利钝地追求客观真理是种美德”,比如“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王小波讨厌无趣的生活,因为他本身是个喜欢有趣的人。在《有关“给点气氛”》里,他说“如果连猪都会要求一点气氛,那么对于我来说,一些有趣的事情干脆必不可少”。“作为一个喜欢有趣的人,我当然不会放弃阅读这种获得有趣的机会”。阅读是有趣的,这不仅是因为很多作家的作品写得很有趣,还因为有些作家即使不那么热爱“有趣”,写出来的东西也值得我们窥视一番。“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位作家都能生产出幽默睿智文字;既然那些令人哑然的作品于世间留存,也能从侧面反应出有些人的确不喜欢’”“有趣”。

  王小波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中西方对“智慧”这一概念的不同观点,这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重实用的,就是老祖宗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器物之用”——好像无论什么学问,只有能为现实生活带来好处有价值。对此,王小波指出,人类对于科学、追求智慧之类的活动很直露地寻求好处不是上策。这样既不能发现欧氏几何,也不能发现电磁感应,最后还要吃很大的亏……其实,吃不吃亏先不说,我们很容易想象到的一点就是:如果科学家开始计较功利,那么人类的文明进程真的是没什么指望了。

  所以,我们需正确看待追求智慧这件事,千万不要带着“可以从中获利”的想法学习。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自小就被教育学海无涯苦作舟”。家长往往这样训导自己的小孩:你不吃苦就学不好,学不好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他们在意的是努力学习会给你带来的好处,而从不刻意教育孩子“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我们应该穷尽一生去追求”。王小波有段话很治愈,但可能会被一些人看来很装逼——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这段话让我想起了《裴多》里苏格拉底与弟子们的对话哲学家终其一生追求的是智慧,他们丝毫不惧怕死亡。因为他们一直在试图弄清楚人的本质,并练习面对死亡。

  王小波反复提倡人们保持理性,他在一篇文章的结尾写道“把幽默感去掉以后,从过去的岁月里,我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多少要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所谓理性,就是要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是非曲直,不能仅凭别人的一阵劝告蛊惑,或者自己的一腔热血行动。保持理性就是不去吃那些不必要的苦,不拿显而易见的“假饼”来给自己充饥。当你看到前面有堵墙时就应该绕开走,而不是直直地撞上去。比起那些不分青红皂白鼓励年轻人拼命吃苦的论调,这样的见解真让人喜爱和乐意接受

  当然王小波在杂文里不止告诉我们这些,他还讲了自小到大所闻所见的很多事,比如大炼钢铁、当时宣传粮食亩产数的惊人、以及在山东和云南的知青经历、艰难的高考之路、大学生活甚至在国外求学其间的很多“趣事”。虽然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这些经历很难让人感到愉快,然而他的黑色幽默风格和在援引、类比材料来分析问题时的精彩之处却常常令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五):重看王小波,他是我的朋友

  王小波这个名字在各大电影电视剧出现场景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必看的作者类,好像你看王小波,你的身后就会闪现着文化的光辉。然而在这之前,我一直看的都是王小波的小说集,有点费解全国人民对他的推崇,因为实在是有点读不下去。我一直以为是自己意识水平不高,不能看懂。而今,看完这本杂文集,我觉得,他确实值得推崇,杂文写得好,读起来畅快淋漓,好多段落都不得不拿笔画一画,因为实在是写得经典,哪怕拿到现在来说,时间过去这么久,他的杂文内容依然跟得上年代。从我这里来讲,他是我的朋友。

  在那个年代,王小波的阅读量让人叹服,多篇杂文里,他引用了古今中外各个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的观点,对他们的作品内容能详述一二,对他们的观点能用以佐证自己的想法,比起自己的阅读量,而且在这个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我不免汗颜,也可见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其次是他涉猎的范围之广,杂文中有对音乐的讨论,有对电影的评判,当然更多是对时政社会现象文化环境的一些发声,也包括在1994年他和李银河一起对男同性恋的研究。最后就是他上山下乡,高考顺利,出国游历美国和西欧各国这些经历让他的思想与视野不仅仅是从中国的角度看问题,他有对比有分析,不只是一些文绉绉的干瘪货。我经常在讲课的时候不知道继续讲什么,其他人给我说,你就随便讲啊。当心里没货的时候,真的讲不出来,我想王小波还活到现在,到任何大学的课堂,他都能不换气的说上许久。杂文是最好的时政课。

  读起来最有感触的数《关于幽闭型小说》。“中国的旧式家庭,对女人来说是一条海船,而且永远也靠不了码头。家庭也好,海船也罢,对个人来说,是太小的囚笼,对人类来说,是太小的噩梦。”“中国人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在生活中感到烦躁时,就带有最深刻的虚无感。“很简单的一些言语,却在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点头,在心里生出赞同之意。1996年写的《沉默的大多数》放到现在依然如此,我的感触也不能更深。

  整本书都还透露着一种黑色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比如他当知青时好多人在医院打真正的鸡血,因为大家觉得在所有动物中,公鸡的精神最旺,天不亮就起来打鸣,所以注射公鸡血会有很神奇的作用,对此王小波只说了一句话——我不明白起早打鸣有什么了不起,猫头鹰还整夜不睡呢。我觉得这一句话对当时那种现象的评论已经足够,犀利而简明。

  最后,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一直都被认为典范,书中后文也附有书信往来,我依然是以往一样,看作者不评论其他。看完全书偶然才发现,这本杂文大多收集的是1994-1997年间的,而1997年是王小波去世的那一年,不能想象李银河的痛苦,因为行文中表现出来的是那么生龙活虎、斗志昂扬的王小波,这种激情的爱很少人能懂,更很少人能遇到并享受。

  对于王小波这样的文学大家,我没有底气和足够的积累去评判,只不过可以坚定不移地说,这本杂文让我看到了一个我喜欢的王小波,他是我的朋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