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长大?》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10篇

2018-05-05 20: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10篇

  《为什么长大?》是一本由[美] 苏珊·奈曼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一):为什么长大

  人从诞生于这个世界时候就是痛并快乐着的,残酷一点的话甚至是痛苦居多。

  孩提时代的人还处于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有趣孩子会问天为什么是蓝的,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有男人女人,为什么会有彩虹…孩子体会食物的甘美,温暖父爱母爱,霸占着成年人们的眼球,当时的世界于孩子来说是美好的,而且应该是这样(应然)。

  青少年对世界的感知不再如此单薄少年们看到世界的负面,曾经于少年们来说美好幸福的世界,十全十美父母并不是如同自己想象的那样。实际情况与最初的美好愿景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曾经惹人怜爱的孩子变成了叛逆问题青少年。他们用各种手段反抗甚至不惜利用极端的手段。少年们愤世嫉俗,对所有与应然相违背的事物深恶痛绝。夹在在实然与应然的缝隙无所适从

  只是这种叛逆情绪最终会以接受实然向实然妥协而告终。这中间夹杂着无奈忧伤,最终被世俗冲击体无完肤

  世界上的实然不总是合理成人会正视这些不公与不合理,摒弃青少年时期的骚动极端自暴自弃,通过不断成长(教育,旅游工作)与应然的世界靠拢。

  人总是在寻找实然与应然的平衡点的路上。通过教育,旅行,工作,人开始成熟,不再拒绝长大。

  没有长大是不痛苦的,而人的一生将会在长大的路上不断修行。痛苦且理性哲学不会将这种痛苦减轻,但是我们将更加理性地利用自己的判断力面对理想现实差距并慢慢幸福起来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二):让康德助我们长大

  让康德助我们长大

  顾文豪

  将届十六岁时,列夫·托尔斯泰还在过着浑浑噩噩的公子生活:除了应付考大学必要课程之外,整日不是独自胡思乱想,就是进行体操锻炼打算成为世界第一大力士;有时则漫无目标地在家中各个房间游荡(尤其爱去使女室的走廊);又或者照照镜子,之后“怀着灰心丧气,甚至厌恶的沉重心情走开”。按托尔斯泰自己的说法,这时他的生活依旧是“平凡的、错综的、闲散的”。

  直到有一天,一种思想忽然“以那么朝气蓬勃精神启示力量涌上我的脑际”——这种思想的实质在于确信人类使命乃是毕生追求道德完善——使托尔斯泰为自己浪费掉那么多大好光阴而深感震惊。就在此刻,他希望把力求人类道德完善的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并且下定决心永不改变

  在《青年》的开篇,托尔斯泰写道:“我认为这就是青年时代的开始。”

  一瞬的思想震动,自我意识的陡然唤醒,将个人从少年时代的懵懂迷离中拉拽出来,那是一个生命同时也是生活的裂缝。此后,睁大眼睛轻信世界的童年少阶段宣告终结,而兴奋跃跃欲试混杂着恐惧、挫败感与日俱增,借用康德的定义,所谓成熟即是指“理性将自己从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状态解放出来”。

  但这种“自我解放”并非人们所想的那么顺利。事实上有人指出在今天这个“巨婴时代”,几乎所有人都曾有意无意地回避长大,害怕长大。在美国哲学学者、2014斯宾诺莎奖获得者苏珊·奈曼看来,现代人拒绝长大的深层原因在于“人们普遍认为成年意味放弃自己的希望和梦想”,逐渐习惯接受既定的生活限制,屈从于现实,就像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所说的那些在二十、三十岁上就死了的人,一天天重复自己,最终“变成了自己的影子”。

  很可能,向来被美化了的青春岁月反倒是我们一生中最为艰难的日子,而那些将人生确认为一个走下坡路描述,又无形中使年轻人未来生活灰心丧气为此,苏珊·奈曼为企鹅图书“地铁上的哲学”系列撰写了一册玲珑小巧的《为什么长大》,旨在探究何为成长,以及21世纪是什么使我们的成长变得如此困难

  从婴儿肥到马甲线,从天真烂漫到精通世故,这些显然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应有之义,但在奈曼看来,成长的最根本标志在于从此认识到世界是怎样(实然)与世界应该是怎样(应然)这两者间的差距,并且并不因为这种差距而心生颓唐,而是努力求取平衡。

  对稚拙的孩童来说,理性在幼年期是独断论的,随着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可理解——热水会烫手,皮球会弹跳,路上的车会移动,按下按钮电灯就会发光。但进入青春期之后,童年时代对世界的无限信任将因为对世界真实面貌发现转变巨大不信任原本光彩夺目的世界一夜间就可能黯淡无光,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琐细裂缝将密布在漫漫人生的各个角落

  这时往往就产生两种通常的看法:或是完全臣服于现实,嘲讽乃至否定应然的力量,以斯多葛派的鸵鸟哲学与自以为得计的世故犬儒求取自我宽慰;又或是盲目拒绝外部的现实图景,将抗拒长大误认为“自由和精神的标志”。奈曼指出,这两种态度都流于片面,更合理成熟的态度是既关注世界应该有的样子,又观察它现实的样子,“直面永远得不到想要的世界的事实,同时却拒绝放弃心中想要的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奈曼试图通过康德——一个据说每天下午三点出门散步,风雨无阻邻居都拿他对表的伟大哲学家——来纠正上述关于长大的观念误区。因为她相信看似呆板无趣的康德不仅在其著作中“描述了青春期的所有症状”,并且给出了通向成熟的可能的答案,奈曼相信康德可以帮助我们长大。

  而这种帮助,既是认识上的,更是行动上的。康德不仅不会灌喂我们减轻疼痛鸡汤,相反透过独断论与怀疑论之间的辩证法,他要求我们在坚持内心信仰基础上,坦然接受现实世界日复一日对我们施加的欺骗失望伤害。康德告诉我们,那种对世界真实面貌的盲视与拒绝,那种“只有一种合理的世界观”,其实是孩子对自己的力量和周遭环境的“未加反思自信”,而这些也只有在孩子身上才会显得楚楚动人惹人怜爱。

  错误的不止是对世界的轻信,还有对世界简单愤怒,而停止错误的方法,唯有理性。但何为理性?是谋事老成,精于算计,还是挥别任何冒险的冲动安静地躲在岁月囚笼中?奈曼指出,在康德那里,理性是规范原则源头,它无意于“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是要引导我们在世界上行动的方向”。换言之,康德眼中的理性是推动我们追问万事万物成因的一种力量,引导人们追寻世界的合理性,最终造出一个更公正的世界。

  而正因为有了对世界合理性的清明执着的追求,弥补实然与应然之间的裂缝才变得可能,因此康德说“成长最需要的是勇气而不是知识”。但这种勇气从来都是来之不易的。世界有时就像一家麦当劳,你千辛万苦排队等待,轮到你时,却往往是看中的那份套餐已经售完,这时你要不忍饥挨饿,要不就接受不喜欢选择,不论结果如何,生气在所难免。这时,拒绝接受一个既定的世界以及面临不可估量风险的勇气,就显得如此重要,如此珍贵。在康德看来“这种拒绝恰恰是人的力量”,是真正“源自理性批判声音”,也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声音。

  所以,如果你的辛劳理应换来西瓜,世界却丢给你黄瓜,那么真正的成熟既不是哇哇大叫(你早该认识到失望是人生常态),更不是照单全收(这是斯多葛派的自我欺骗),而是运用康德所说的理性去重新恢复你和这个世界之间的平衡关系,而不是通过改变自己对恢复平衡的要求来一次次降低自己,屈从现实。

  因此,长大就意味着要学会保持真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平衡,这是一项永无止境任务,尤其在今天,长大变得越发艰难。

  狄更斯的时代,长大更多意味着获得足够的衣食,在社会上谋得一席之地,饱含血泪的生活确实摧折了不少人,但也未尝不是另一种成长的催化剂。今天的时代或许提供了更充足的生活保障,但在为人们勾画足可期待的成年图景方面却是退步的。

  奈曼指出,这种退步并非偶然,而是受到利益各方的支持与共谋——权力需要长不大的顺民,大公司需要长不大的消费者媒体需要长不大的受众。各种延长童年的玩具制造出来——从智能手机梦幻电影到没有成就感的工作——它们的共同作用在于潜移默化地让我们贪嗜快乐,放弃思考,让我们习惯依赖比我们强大的力量,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

  但问题是,正是这种“巨婴时代”的集体合作驱使我们接受了本该质疑的社会秩序主动放弃了对更合理的世界的改造权,但“一个从根本上否定成年的社会不可能培养出非常活跃且有责任感公民”,而“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有责任的成年人,也不可能创造出另一种社会”。也就是说表面上我们拥抱了童年的快乐与安宁,实质上却消灭了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可能。

  这时,“长大”就不仅意味着个人心智的拓展,它更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是否准备好创造一种有能力自我更新的文化——它让成长成为更好的选择,给人们留出足够空间质疑现行秩序,让个人摆脱对当下幼齿化时代里各种小玩意的沉迷,并学会如何抵抗依赖。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三):相见恨晚

  在我质疑长大与成熟意味着什么,意义到底在哪里的时候,碰到了这本书。把我从滑向斯多葛学派的道路上拉了回来,重新认识康德。

  在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中,我们开始意识到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痛苦也由此而来。接受实然,放弃对应然的坚持,探索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是斯多葛学派给我们的答案。而康德,建议我们去维持实然与应然的平衡,然而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倾斜,陷入更大的痛苦。

  教育、旅行和工作能在成年的过程中帮我们继续建立这种平衡,然而教育、旅行和工作本身有不同分类,以至于我们在自以为成长的过程中,实际上在经历使人格式化的教育,脱离目的地的旅行,没有创造力的工作。卢梭的《爱弥儿》是一个幻境,他自身没有实践过,也没有哪个父母或者教育家能够真正实践;波伏娃的旅行被国界和关卡限制,被世界各地十亿多的游客冲击;劳动是重复性的令人生存的工具,具有创造价值的工作不是每个人的权利。使人成长的教育、旅行和工作需要社会和自身付出代价在现代社会里甚至越来越难以实现

  成长比想象的要难,难太多以至于想抗拒。此时判断力开始显现价值。判断力是什么,如何提高判断力,康德没有足够阐述,阿伦特只开始了第一页便猝然离世。我们知道判断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然而没有一个老去的先哲给了我们指导方针《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一点具体的建议,自己思想,站在每个别人的立场上思想,和自己协和一致

  如果把生命看作轮回,能够接受偶然的和重复的苦痛,似乎能让日子好过一些。然而在我看来,尼采的日子并不好过。我们是否有勇气能够重来一次在绝大多数聪慧的人看来没有意义的一生?这一生,又该如何度过?

  事实上,这本书提出的问题远大于给出的结论。这本身,就在锻炼我们的判断力。

  看到作者精炼的哲学家们的关于成长与老年的观点,我从康德那里最能够获得力量。从情感出发,通过认知和理性,透过判断力去认识体验和创造这个世界,把应然创造成实然的一部分。或许就是我们要为什么要长大。

  长大,是一场无休止的革命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四):哲学女神能告诉你怎么长大吗?

  我们貌美如花的八月先生书架上躺着一本《为什么长大》。我第一眼瞄过的时候,还以为是一本灌输“独立成长”的心灵鸡汤之书,这毕竟也附和貌美如花又虚荣浮华的八月先生的阅读标准,结果八月先生力证他自己并不是貌美如花又胸大无脑虚荣浮华,拔下这本书告诉我这是一本哲学小书。

  实际上,作者在解决的问题是:人们普遍认为成年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接受既定现实的限制,屈从于生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为什么要长大?借此,作者主要阐述及探讨了康德和卢梭的哲学理念

  我们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阵痛。这种阵痛就是面对真实的世界(实然)和我们理想的世界(应然)的差距。例如,我们未成长之前,我们都被教育的是,我们不应该受贿行贿,我们不该当小三,我们不该撒谎。但是你长大之后,你发现,不行贿受贿就没法晋升,你的闺蜜在当小三,所有人都会撒谎。实然和应然的差距让我们觉得长大特别没劲。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哲学女神在这个问题上怎么拯救我们?

  康德对于知性、理性和感性的观点,被作者借以“成长”这件事而描述的清楚了。感性是最初的感觉,我们长大的过程,类似于通过知觉形式——时间和空间——来整理感觉。通过知性,我们加工了这些感性,但是只有运用理性才能整整思考它们。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从只知道感觉的婴儿成长到一个懂得思考的人的过程。而关于卢梭,大多是因为《爱弥儿》可以被看为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成长/教育的故事。

  这些观点和理论,被揉碎了,又和其他关于对成长的哲学观念,被作者用开辟两大部分详细阐明。第一部分讲述我们在幼年、童年、青年时候的不同状态。幼年即是“世界即是我的世界,我和我的世界多么合拍”,在此我们还没有遇到实然和应然之间的鸿沟;童年我们的心态则是“别再被愚弄了”,因为我们开始发现自我与世界有一些错置;而青年,我们对世界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开始下跌,耀眼的世界逐渐暗淡。

  第二部分讲述了成年后我们如何应对世界的三个方面:教育、旅行、工作。但是这三个方面又时常充满着悖论:教育让人们失去了提问的欲望;我们想要更了解世界,但是我们的旅行大多愚蠢(这一章我那个自以为每个月都在旅行的月半合伙人应该好好看一看);而我们的工作,这本应该成为生命本质的活动,现在变成了仅用以维持生计的手段。

  总之,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是对生活本身的歪曲与倒置。那么,谁想长大去面对这样的生活呢?

  哲学本身是太枯燥了。我之前想入门,但是几乎读不下去。这本书里的核心人物康德,曾经把他自己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原稿交给他擅长思辨的朋友赫尔兹时,赫尔兹读了一半就还回去了,害怕继续读下去自己会发疯。但是这一本《为什么长大》的切入点却生动又有趣。(其实,《为什么长大》是企鹅出版社的一套哲学小丛书中的一本,这一套丛书都很有趣,每一本都不厚,丛书叫Philosophy in Transit,中文翻译叫“地铁上的哲学”)我和月半合伙人一直在做一个情感问题的解决专栏,突然我反应过来,大多数人对情感的问题,实际上也是“长大”这么一回事:面对实然和应然的差距。这一本书中的故事和小金句基本上拽几段就可以回复所有的问题了。啊。原来哲学的确是可以帮到你,拯救你的。

  最后回到那个问题,那么到底为什么长大?

  最后一章,作者说,因为它比你想的要难,难太多以至于你想抗拒。

  生活依然会带给你意外,但是你学会了相信自己对意外做出反应。而长大……你开始弄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下决心更加努力地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这样做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关心人们会怎么看你,尽管你对他们更有用了。

  而哲学女神,她并不会消除你的疑惑,但是,她会给你指明方向:

  成长更多地关于勇气而非知识: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无法代替你运用你自己的判断力的勇气。而判断力是可以学到的——主要通过观察他人如何很好地运用判断力而为自己积攒经验……判断力至关重要,因为真正触动我们的问题不可能通过遵循某一规则找到答案。我们需要勇气学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勇气去接纳贯穿我们生命始终的裂缝,因为不管生活多么美好,裂缝总是存在:理性的理想告诉我们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经验却告诉我们现实往往不是理想的样子。

  长大需要我们面对两者之间的鸿沟——两者都不放弃。

乐高大卡车花了一个月拼完的,帅吗?嘻嘻。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五):成长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成长这个概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无数的文章书籍告诉我们,人要不断成长。这样才能得到想要之物。才能不被轻视,不被抛弃。似乎,成长只是一个抵御外界的被动武器。外界是负面的,可怕的,而成长则是抵抗这外界最好的武器。它是被动的,不讨喜的,应外界而生,追求的也不过是不被外界干扰,是与外界的对抗两立。这样的成长理念,让人多少不安。成长真的就是这么一件可怕的事吗? 在苏珊的笔下,成长不是这样的狭隘之物。成长,最重要的是判断力,是勇气,是独立应用自己的判断力的勇气。是去接纳理想与现实的裂缝鸿沟。努力创造世界,但又不忽视现实本来的模样。永远未完成,这才是世界的样子,也是我们成长的终极理由。 当我们还在婴幼儿的时候,借着社会与父母的保护,以及他们的希冀,我们经由好奇心大胆探索周遭的世界。从好奇到理解,我们愈发觉得,这个世界,多么美好,多么值得信任。多么理所当然,“这个世界就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大声呼喊着。当然,这样的保护要首先感谢卢梭,是他创造了童年。将儿童从中世纪成人世界分离出来,作为单独的个体,倡导进行呵护备至的养育,创造应然的世界,让孩童探索。 然后,我们开始上学,开始同社会接触,渐渐发觉,这个世界跟之前经历的不一样。它有虚假,有欺骗,有丑恶,它并不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有时候还扭曲我们的意志服从它。身处其中,我们愤懑满腔。逐渐怀疑,开始沮丧,生命难道就是不断的屈服与压制吗?所谓的更美好的世界只是个骗人的玩意儿吗?我们开始变的不信任,包括书本,父母,学校,老师,甚至一切。怀疑所有。理想中的国度与现实世界分离,裂痕愈加深刻,我们开始思考,该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是选择卢梭,不承认它重塑世界,还是投靠休谟,放弃应然(理想)接受它?徘徊于两者选择,内心疲惫不堪。 这个时候,斯多葛学派应运而生。你说服自己接受你与世界的差距,既然外界是如此不可靠,那我还是转向内心世界吧。控制不了外界,我还控制不了内心吗?只要掌控住情绪,只要减少对外界的期待,只要接受命定,独立和满足就能修复内心的伤痕,这样从侧面也控制了外界。 但是,现实步步紧逼,你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爱情,现实里一波波失意的潮水涌来,内心的堤坝开始晃动。疼痛开始侵袭,你仍旧选择不予理会。小的伤口愈合,,可是大的伤口,不是你不在意就会消失,它日日滴血,提醒着你,伤痛绵延不断,斯多葛犹如止痛针,管得了一时,可是效力一旦过去,伤痛依然存在。 那该怎么办?还有谁能给出答案?这时,康德来了。他说:我们不应该放弃理性和经验。经验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的,理性促使我们追问为什么。从而让我们寻求世界的合理性和可能性。拒绝接受一个命定不合理的世界,也要直面这个不合理的现实。在这其中,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勇气。太多的人,否定理想,接受现实,还拉着周围的人一起相信。否则便党同伐异。可是,你没错,连猴子都会对不公平的行为产生愤怒,为什么我不能?只有行为得到合理回报,心灵才会满足。如果不,那就学会创造条件满足。这才是这么真正的长大成熟。 不过,我们明白,要保持两者的平衡,是多么难。总是会在特殊的时候,两者各占上风。好在我们有教育,旅行和工作来帮助我们。良好的教育鼓励孩童的发展,培养自律。即使脱离了学校教育,我们依然要学会去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向他们学习,同时学习经典,不要让外界的网络过分打扰自己。 旅行也是一个好办法,不过这样的旅行可不是随意走马观花,而是要深入田间乡野,了解它们的制度文化,是活生生鲜亮的生活文化而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死水样的文化。如果能在当中生活一阵就更好了。 另外还有工作。不过康德眼里的工作与我们概念里的工作不一样。现在的工作,只能算是劳动,真正的工作是自由神圣的,它让我们获得满足与自由。它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它让我们得以给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 然而,这样的工作在现代社会,已经很难寻的了。更多的人寻求一份工作,只是避免失业,无趣,枯燥,年复一年。市场原教旨主义成为主流形态,计划淘汰大规模泛滥,我们创造垃圾,然后又快速销毁,我们被各种广告包围,被它们推动着做着消费选择。不在主动去控制,而是被动的去接受,我们变成了机器人。由此产生的无价值感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这时,宗教原教旨主义应运而生。人们用它抵抗这种无价值感。却是螳臂当车。成长,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啊! 我们要面对的实在是太多,太多的阻力,太多的坎坷。现实世界逼着你承认它的权威,让你妥协,又让你保持年轻,幼儿化,放弃思考,好让策划者获利。面对牛鬼蛇神的世界,我们不可能在纯净无暇的环境里修炼,必须要在光怪陆离的现实里航行。在这其中,还夹杂着身体衰老,机能的下降。 然而,还是有什么在继续生长。随着年龄与阅历,我们的判断力与日剧增,我们越来越学会跳出自己的圈子,从不同人不同情景来思考问题,心智从而打开,看到更多不同的事物,更关注自身的愉悦。满世界的陷阱被我们一个个屏蔽。这条路并不好走,成长意味着生命中没有一个阶段是好的,因此下决心享受每一秒能抓住的快乐。分分秒秒一旦过去,也就体会不到了。 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不美好,他既不能让人希冀成长,也不能让人安心变老。我们被一遍遍告知,十八到三十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华。可实际上,这十年是最艰难的-人们不鼓励年轻人成长,却告知成年以后的状态更糟糕。成长,似乎是注定下坡路的过程。 可是,这不是真正的成长。我们必须明白,把成长描绘成下坡路是为了不能言明的利益。悲剧在于我们承认了它。所以,勇气才是那么重要,我们要用判断力去看清这些把我们困于此的事物,用勇气去抵抗它们。这注定是一场无止境的历程。面对现实,勇于改造,这,才是成长的终极之路。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六):觉得很有道理的时候更要小心这些被作者倾向过滤后的信息

  算是一口气读完的小册子,给了我不少回答和启发,读的时候也就顺便做了一些笔记。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从自身抽离出一个他者,(尽量)冷静客观地看待作者的偏好、倾向,避免把她的思考当成了自己的思考。

  自由是你遵守你为自己设定的准则的能力。

  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称之为道德的东西只是当权者的发明,他们建立了一系列规则来愚弄我们,道德只是在帮助他们继续愚弄我们?

  在纯粹理性问题上标志着其幼稚时期的第一步,就是独断的。其第二步是怀疑的;而这一步,是表示经验已经使我们的判断力变得更聪明而更慎重了。……所以,怀疑主义乃是人类理性的休息所,在那里理性可以反思它的种种独断性的流浪经历,而检查一下它所在的地区,使得它将来可以更正确地选择它的途径。

  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

  应然无法从实然由理性推导出来,这里只涉及情感。休谟认为理性是无力的。

  卢梭怀疑讽刺,休谟怀疑的是真挚;卢梭因为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提出重塑世界的要求,休谟倾向于放弃应然。

  斯多葛学派认为拒绝接受一个既定的世界是人的弱点,而将目光转向灵魂自身,通过塑造美德和灵魂,改变情感来治愈来抵抗外部伤害。处理我们内心的不满来修复我们对世界的不满,削弱情感,直到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触动情绪。这是一种双重自我欺骗。一则痛苦与不满是真实存在的,二则灵魂很难被塑造操控,内心可以修补,但外部矛盾仍旧存在。美德与幸福无关。(在作者看来,斯多葛学派就像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

  黑格尔和莱布尼兹论证使我们明白既定世界本身的本质和必要性,即去理解这个世界,而斯多葛学派则把我们从既定世界里抽离出来。(其实两种方式都谈不上对错,去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转和专注自我修行并不代表对这个世界的不合理袖手旁观不是吗?)

  借助无条件的绝对者这一概念——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合理的——理性后退了一步。也就是说无条件的绝对者仿佛一条地平线,理性指向它,但任务在于确保我们不会忘记这一点。

  卢梭:我们需要的没有我们一贯认为的那么多,而事物的可能性则比我们以往想象的要多。

  把自己的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

  哲学对真正的问题给出的解决办法,首先是揭示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忽略了这个问题。哲学努力解答的是一些孩子们会问而大多数大人认为已经解答了的问题。我为什么要长大?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把成长过程描绘成注定走下坡路的画面受到利益各方的支持。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七):“为什么世界是这个样子的?”“ 因为它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

  没有办法定义自己成年的具体年岁,因为哪怕到了自以为已经摆脱幼稚好几年的现在(自嘲),也依然常常感到因无法掌握自己、克服心理障碍的深深无力。

  所以grow up必然是个一生的课题,以自己的方式在实然和应然之间不断寻找心理上的平衡。

  大概每个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长,都是发现世界和你理解或预判的非一致。曾以为一定是经历了分崩离析后的三观颠覆再重塑,才可以进阶壮大。但其实,成长也许并不仅仅来源于伤害或挫折式的经历,也有因遇到了一些更美好的人、事、物,而让心中的希望---蹭蹭蹭,发芽了---的这种正面式的途径。

  “既然人生的道路是不确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自由地选择道路。”至少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的感觉是极好的。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八):成长本身就是一大理想

  一个很难完全实现但绝对值得为之奋斗的理想

  每年3月都是长尾巴的时间,今年翻出一本买了很久却一直停留在导言部分的小书《Why Grow Up 为什么长大》,这本仅有231p的小书我磕磕绊绊地啃了一周,过程之烧脑以至于开始怀疑自己的逻辑和理解能力,但这真是一本不错的哲学入门小书,帮助我完善了今年想要阅读的哲学书目。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过去我对于成长、成熟的固有认知。

当我长大了……

  还记得这个句式吗?在孩童时期的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拥有用不完的活力和创造力,并且乐于想象,就像儿童音乐剧《Matilda 玛蒂尔达》里的那段歌里唱到的一样,想象着以“当我长大了……”为前提的一切句式和场景,比如:

  “当我长大了,我就能聪明地回答所有我需要了解的问题”

  “当我长大了,我就能坚强地承担长大需要面对的所有沉重负担”

  “当我长大了,我要把所有好玩的东西都玩个够”、“一直看卡通看到打瞌睡”……

  那时的我们以为长大意味着无所不能,或者说,我们曾以为长大就能成为一个自由和勇敢有作为的人。所以那些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不仅仅是当时的头脑游戏,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在面对成长困境时生发无尽的勇气和期待。

  直到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那些关于长大了的想象大都只是幻想,时刻都能体会到卢梭所说的:“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但长大到底意味着什么?真的就如普遍认为的那样“成年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希望和梦想,接受既定现实的限制,屈从于生活,尽管它远不如起初所想象的那样刺激、有价值或有意义”?

成长=屈从生活?

  “理性的理想告诉我们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应然);经验却告诉我们现实(实然)往往不是理想的样子。长大需要我们面对两者之间的鸿沟。”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在青春期)面临的非常重要的议题。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需要做出选择。

  大多数人会有以下两种表现:一种是否定长大,崇尚彼得·潘,认为拒绝长大是“自由和精神的标志”;一种如斯多葛学派,顺从现实并调整心态,因为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对于现实和理想差距变得麻木,愤怒、失望等一系列情绪也随之消弭。前者往往被认为是孩子气的表现,而后者则更多被视为成人该有的选择。

  美国哲学家苏珊•奈曼(Susan Neiman)认为这两者都过于片面。只有“一边关注世界应该有的样子,一边观察它现实的样子”,并且“直面永远得不到想要的世界的事实,同时却拒绝放弃心中想要的世界”。她认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周遭的世界更贴近应然,但也不忽视它的真实面目,这是成年人应该做的事。”。

  虽然成长意味着认识到生命中没有一个阶段是最好的,成长并不那么简单,但“当你能够将生活视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你就能“看见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并发展处对自己性格的感知。开始弄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下决心更加努力地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

成熟、理性与勇气

  如果我们选择成为成年人,那么该怎么做呢?在奈曼看来,成年是一个启蒙问题。她引用康德的观点:成熟即“理性将自己从自我招致的不成熟状态中解放出来。”

  这里出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词——“理性”。关于“理性”,有几个关键点需要阐述。1)理性是有限度的,但不能让任何人和团体对我们的思想设限;2)理性并非和情感相对;3)理性并不是让我们相信世界应该是合理的,而是迫使我们追问为什么事物是这个样子的,从而引导我们追寻世界的合理性。

  “人类理性的第一阶段就是意识到人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的关键在于判断,“不断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可能多地让自己置身于不同人的处境”可以帮助我们拓展心智,从而地不断在具体事物(教育、旅行、工作)中锻炼判断力——没有直路可走,也不能依靠他人告知,只能自己思考——因为一旦他人告诉你如何做就恰恰破坏了自己思考的可能性——学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需要勇气。与此同时,别忘了,在面对生命的裂痕时、应然与实然的鸿沟时更需要勇气。

成长,从来都不是个人的事

  成为独立思考的成年人需要付出努力,因为成年需要面对极其复杂的社会阻力:一方面,教育的矛盾在于每一代人都受到我们无法选择的教育的限制,但教育应该指向未来的教育;另一方面,我们生活在经济社会中,民众需要被更好的“管理”,商人想要赚取更多的钱,于是有更多的需求被创造出来让我们去选择,这些各种各样细枝末节的选择充斥的生活,让我们忘记并失去更重要的选择。

  更糟糕的是,舆论信息把成人世界描绘成无趣、没有梦想、对现实的妥协,并歌颂年轻、提供保持年轻的建议和产品,“最有害且广为流传的理想化观点是认为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16岁到26岁之间……把人生描述成一个下沉式的过程,会使年青人对生活无所期望,也无所要求。”——这些都驱使着人们陷入自发的不成熟状态。

  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有选择的权利,并对自己负有责任。生活依然会有意外,但我们可以学会做出反应。生活的片段将被整合,变成一个不断修改,变得越来越条理分明的故事。而我们将在事物的回应中变得越来越自信和快乐。

  勇敢接纳贯穿我们生命中的裂痕

  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却不放弃理想

  理性思考,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就是成长

  《为什么长大?》读后感(九):我为什么长大

  2018年读过的第一本书,苏珊.奈曼才思富赡的文字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慰藉。

  成长路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曾非常困惑何为成熟。当你心存一个梦想时,总有人告诉你,你不够成熟。当你发声维护自己的原则时,总有人告诉你,你不够成熟。当你拒绝与所讨厌的人为伍时,总有人告诉你,你不够成熟。当你面对这个既定世界还保留一点意见时,总有人告诉你,你不够成熟。

  如果成熟真如他们所说,“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希望和梦想,接受现实的限制,意味着生活远不如我们最初憧憬的那样刺激、有价值,意味着在最坦诚的时刻感到被欺骗了”,那为什么长大?

  而我的困惑在于,这种带有普遍真理性的成熟是成长的必然代价吗?如果是,那要不要长大,要不要认同和接受这种预设的成熟模式。

  在无数次面对实然世界与应然世界之间的鸿沟,内心坍塌、重建,坍塌、重建……直到有一天,内心笃定地告诉我,成熟是成长的代价,但你可以有自己关于成熟的定义,它不是安稳,不是妥协,不是趋同,不是屈服,不是免于孤立的生存之道,更不是左右逢源的成功之径。

  我所认为的成熟,得到了苏珊.奈曼文字上的回应。她在书里写道,长大就意味着逐渐摆脱孩童时形成的独断性认识,明白我们来到的这个世界是给定的,它要求我们一边关注世界应该有的样子,一边观察它现实的样子,这需要长久却也极其脆弱的平衡,它要求我们,有勇气直面永远得不到想要世界的事实,同时拒绝放弃心中想要的世界。

  也许,我没有勇气特立独行地忠于自我,但至少有勇气退守住大部分的自我。

  最后,附上尼采的一段话,“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送给将一直走在成长路上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