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10篇

2018-05-06 21: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10篇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是一本由[奥]沃尔夫冈·莫扎特著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一):莫扎特的B面

  莫扎特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我们来说,他是世界上最伟大音乐家、作曲家之一,遥远陌生,高居庙堂之上。大概很少有人会了解作为儿子朋友丈夫的莫扎特究竟是怎样。

  《我是你的莫扎特》以英国著名音乐评论家埃里克·布洛姆1956年出版的《莫扎特书信集》为底本,由著名音乐家钱仁康教授翻译,堪称是一部书信体的莫扎特自传

  书中将所有书信按亲情友情爱情分类,每一类再按时间排序,结构明晰,情感一致。举个例子,作为弟弟和儿子的莫扎特,在写给姐姐母亲的信时年纪才十几岁,所以信中多是汇报跟随父亲到处旅行和表演行程以及生活上的见闻感受语言亲昵活泼娇嗔,每次信尾都要“吻一千次”。而后来给父亲的信中则几乎全是谈论作曲和音乐方面问题态度严肃认真且充满敬意

  在给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莫扎特对家人的依恋和对音乐的热爱表现淋漓尽致。例如莫扎特十四岁时,每天演奏小提琴,并创作了四部意大利交响曲,五六首咏叹调,还写了一首经文歌,他把这些写入了给姐姐的信中,并经常发表自己看过的歌剧、演员见解。通过莫扎特的社交圈我们也可以对十八世纪欧洲的音乐大师权贵人物有一个侧面了解。

  二十多岁时莫扎特与父亲的书信来往,经常谈论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他明确地表示“我完全不教学生就不能生活,但我对这种工作毫无兴趣”。莫扎特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作曲才能,他说:“我是一位作曲家,是命中注定的宫廷乐长,我不可能也不应该埋没仁慈上帝赐给我的丰富的作曲才能……键琴只是一种副业。”

  莫扎特的确是音乐天才,但面对生活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三十多岁时,他饱受贫困生活的折磨,在给多位朋友的信中都谈及借款事宜,表明他的经济上已经陷于山穷水尽困境,而此时他的妻子患病状况不佳。

  而在最后一部分妻子的信中,我们又仿佛回到过去,看到了一个被幸福甜蜜之情环绕的男人形象。莫扎特三十五岁时创作《安魂曲》,但是他没能完成这部作品,因为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在他一封封书信之中,我们慢慢看到一个完整鲜活真实的莫扎特。

  在他那不为人所熟知的B面,是作为儿子、朋友、丈夫的最真实的莫扎特,也是我们最应该去了解的莫扎特。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二):莫扎特的世界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实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翻开这本书,便打开了进入那个世界的大门。对于莫扎特,我不是很熟悉,我甚至都不知道他是哪个时代,哪个国家的人。当然,看完这本书信集,这些问题都解决掉了。

  我爱好历史,莫扎特的时代,莫扎特的世界,的确是我好奇的。他应该生活于乾隆年间。乾隆年间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我们大抵都可以从电视上演的清宫戏里见到,比如最为著名的就是《还珠格格》,那部电视剧描述的就是莫扎特的年代,只要从还珠格格在的地方一路向西,走到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便能看到我们这本书的主角——莫扎特。

  这本书是个选编本,正本是在2003年出版的,翻译的是1956年的版本,而翻译的内容则是乾隆年间莫扎特的书信。莫扎特的时代离我们很久远,对于此人的了解我们只能通过书信这样的文字资料,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图片,没有视频,只有文字。

  编者将莫扎特的信按照写信的对象分成了几类,比如写给母亲和姐姐的信,写给父亲的信,写给堂妹的信,写给朋友们的信。这些信让我们从各个角度来了解和认识莫扎特。我们看到了父母眼中的儿子,姐姐眼中的弟弟,堂妹眼中的党兄,朋友眼中的好朋友不一而足。当我们像这样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认识莫扎特后,我们发现,我们和莫扎特已经变得熟悉起来,莫扎特就像我们的朋友一般站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成功地进入了莫扎特的世界里。

  写到这里,我不由感慨,也许在百年之后,后人想要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名人,就不仅仅是文字资料的记载了,他们可以通过视频,通过图片,通过社交媒体,这些东西都留下了一个人不可磨灭痕迹,让后人认识。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一个月前,我的一个书评人朋友去世了,在这个月里,我不止一次翻看我们在QQ和微信上的聊天记录,翻看他曾经微博、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翻看他留在豆瓣上的每一篇书评。我想,他虽然人不在了,但是至少留下了不少东西让我们缅怀。

  有关这本书,能说的实在不多。因为这就是编选的一些译文,而被翻译的还是名人的书信。如果真的有什么可以夸赞的,那也许就是译者老师文笔以及编者老师的编排顺序了。正是这样的文笔让我们可以更加地投入到这个世界,正是这样的顺序让我们可以更加完善地了解莫扎特。

  书的质地非常棒,厚实,带着墨香,而且还有彩色,不错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三):音乐奇才莫扎特

  因喜欢莫扎特的音乐,有一年下载影片时,看到有《莫扎特传》便下载了。谁料看了一点就放不下了,汤姆•休斯克出神入化演技,演活了这部片子特别是他那孩童般的哈哈大笑声,将莫扎特身上的童真气息,表现得惟妙惟肖。这部影片获第5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汤姆•休斯克因出色表演获最佳男主角。

  仅看一部关于莫扎特的电影肯定无法全面了解这位音乐天才的一生。由音乐学家钱仁康先生翻译、阳军编选的这本《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收集莫扎特亲笔书写的130封书信,为研究和喜欢莫扎特的人勾勒出了一个真实的莫扎特。

  书信是一个人真实情感的载体,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阅读他的书信是最好的方式。这就像我们喜欢梵高,要研究他,除了他留下来的画以外,他跟他的弟弟提奥之间的通信,也成为和他的画一样重要的研究资料。此书的英文版是由英国女音乐学家艾米莉•安德森收集、编译和注释的《莫扎特及其家人的书信》;而钱译的译本采用的底本是英国音乐评论家埃里克•布洛姆出版的《莫扎特书信集》,布洛姆从安德森版莫扎特书信全集中遴选出两百余封和莫扎特生活与创作息息相关的书信集。钱先生的译文深得莫扎特天真无邪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通顺流畅,不失文采

  编辑将选入的莫扎特书信按主题划分为三部分:亲情、友情、爱情,并增加了120余条相关注释,配有大量珍贵精美的插画,可靠详实地述说着莫扎特传奇的音乐人生。书中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莫扎特,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为生活为理想打拼,思念妻子,哀悼亲人的活泼泼的人。

  没有百分之百的天才。虽然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超群的音乐天赋,但他的成功离不开后天勤学苦练。他在信中关心妻子身体健康同时,也强调妻子要自重,顾全彼此的荣誉。他说:“一个女人必须时时刻刻自重,否则就要引起别人的议论。”“一个慎于行的妻子会迷住她的丈夫的。”莫扎特跟姐姐南内尔的感情很好,南内尔比莫扎特大五岁,也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在莫扎特早期的巡演中,他们俩一直同行。他在致姐姐的信中写道:“我们楼上住着一位小提琴家,楼下是另一位小提琴家,隔壁房间是一位教唱歌的教师,对面房里是一位吹双簧管的音乐家。这对于作曲家来说真是太棒了,你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灵感。”这段话稚趣可爱,也由此可以看出,姐姐是莫扎特在音乐和感情上的知音。根据这些书信的内容来看,我们得知莫扎特是一个内心善良积极上进,能吃苦,孝敬父母的音乐奇才。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莫扎特的情况,就来读读这本经典的莫扎特书信集书吧!

  : 原创书评,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四):走下神坛的莫扎特

  马克.夏泰在《音乐的真相》中向我们推荐了三位音乐家:第一位是巴洛克时期的最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他创作了200多首清唱套曲(康塔塔),音乐柔和舒缓,始终欢欣。第二位是莫扎特,五岁开始作曲,八岁开始创作第一部交响乐。他的音乐优美简洁、多元而丰富,弥漫着孩童般的纯真。第三位是贝多芬,他的作品充满激情热忱,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戏剧性与张力。在这三位作曲家里,夏泰从小学习莫扎特的作品,与莫扎特有相似的幼年旅行经历,也最为敬仰莫扎特。

  在我们的眼里,在音乐的殿堂中,莫扎特也像神一般的存在----虽英才早逝,却为我们留下了600多部作品。从这些巨量作品中,我们仰慕神赋的天才;从世人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也只能得到期些莫扎特印象碎片;但从莫扎特本人的信件中,我们却直观地看到一位作曲家创作时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天才背后作为普通人的存在。

  关于莫扎特的书信,英国女音乐家艾米莉.安德森在1938年曾出版《莫扎特及其家人的书信》一书,是公认的莫扎特书信全集的权威之作。国内有两部节译本,一是严格编译的《自画像与自白----莫扎特书信选》,涉及书信三百多封。另一部是钱仁康编译的《莫扎特书信集》。钱氏所有底本是英国音乐评论家埃里克.布洛姆1956年出版的《莫扎特书信集》。《我是你的莫扎特》是以钱氏莫扎特的书信集的再版,但经过了重新整理编辑,将原本按编年体汇整的书信以“亲情”、“友情”、“爱情”的主题方式分类,并为每封信添加了一个核心标题。这样的方式更能集中看到莫扎特心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从这些信件中,我们得知,少年的莫扎特四处旅行表演。十三四岁正年少,信里表达的都是欣欣向荣的感观。他对姐姐说,小步舞曲是很美的,曲符很多;他说曼图亚的歌剧真迷人;说还不知道要为什么歌剧作曲,但至少已写了五六首咏叹调;大多谈音乐,有时也像个普通小男生一样,和姐姐絮叨想去骑骑驴,或者和堂妹戏说自己是只小猪仔;挥洒纯真,亲情弥笃,少年的生活里大多是音乐、作曲、表演、演出。更年长一些的莫扎特开始独立操作生活之事,二十多岁时的情感,未婚妻母亲的刻薄反对和坏脾气,租房的困厄。终日不见阳光厨房一角,和照片或者明信片上看到的优雅从容光鲜明亮故居形象完全不同。这些信件中,还有四处向友人借钱的困迥,这些和日后被世界广为传播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莫扎特效应联系起来,也不能想象这样一位勤奋又有才华的作曲家生活既是这样艰难。天才的光环下,是最真实的平民生活。

  《莫扎特暗符》一书曾从莫扎特加入的共济会探索莫扎特的平生,甚至大胆猜测莫扎特之死是教会之间的仇杀毒害。从莫扎特书信中,并没看到有关教会之间的言辞,只是在创作歌剧《魔笛》和《安魂曲》时,房间里曾数次出现过催曲的黑衣人,虽是仆人,但更像死神

  《我是你的莫扎特》书信集中有许多莫扎特关于乐理、乐章的评述,这些理念是莫扎特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深入理解莫扎特乐曲的最佳参考。此外,这部信件集还附有许多高清的画像,手稿,译注等,非常珍贵,值得收藏。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五):成为莫扎特

  作为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莫扎特从小就被人们称为是音乐天才。出生在音乐家庭,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就成就了后来不可估量的他。但就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真的就没有什么挫折在等着他吗?

  莫扎特何以成为莫扎特?答案其实就在《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当中。书中按照亲情、友情、爱情进行相应的划分,同时又有时间的先后,在这本书中,那个被世人高高捧起的莫扎特走下了神坛,他如同每一个为了生活、为了理想孜孜不倦奋斗努力的普通人一样——有快乐烦恼目标痛苦,而这些他也并非都是独自承受:他向父母倾诉,跟朋友讨论,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看到莫扎特从一个幼童慢慢长大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思考选择。作为可以承载千言万语的书信,因为没有最中心的主题,就如同钻石切割而成的多个横截面,所以读者可以选择任一方面来理解——或者是莫扎特的奋斗史,或者是莫扎特的事业线,又或者是他的梦想结晶。但无一例外,这些都是最真实的莫扎特。

  真正的莫扎特,不是天才,更不是神童(当然,一般神童都不认为自己是神童),他对于音乐的绝佳造诣是以不断的练习无止境的热爱为基础的,对于别人的“误解”,他也很是愤愤不平:“我每天花8小时练琴,人们却用天才两字埋没我的努力。”

  如果说天才的定义是绝佳的天赋再加上绝对的努力,那么还成不了大师。大师还需要独一无二、超脱于众人之上的符号——作品风格。莫扎特不同于贝多芬的激烈与狂躁,也不同于海顿的明亮轻快,更不似肖邦的忧郁深沉,他的音乐作品更加温文尔雅,就像我们透过他的书信所看到的那个千百年以前的他——听从长者的教诲,相信别人的建议,在宫廷中生活而渐渐养成的良好修养,和妻子琴瑟相合的甜蜜与快乐。正如他所言:“如果爱是一种力量,那音乐是一种动力。”那些人生中最美丽珍贵的瞬间,都化成了他笔下的音符,在琴间流淌开来,谱成一曲曲华美的乐章,以至于现在的我们听起来,依然觉得无比幸福,而这就是莫扎特的魅力,也是其成为莫扎特最真实的原因吧。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六):走进莫扎特的内心世界

  这本书是欧洲著名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莫扎特的书信选集。这本书是以英国著名音乐评论家埃里克•布洛姆1956年出版的《莫扎特书信集》为底本的。由著名音乐学家钱仁康教授翻译的。钱教授的翻译水平没得说,水平很高,文笔流畅,字词优美。可惜的是,钱译的莫扎特书信集是文字版,可读性相对不足,问世以后,知音寥寥,可谓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这次由阳军先生重新编选出版,进行了一些优化,估计会引起读书界的一点的兴趣。

  通过编选者阳军先生的努力,这本书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了。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莫扎特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阳军先生化了不少心思,给这本书中的很多书信所涉及的各类音乐专业知识术语,艺术流派及艺术家添加了不少注解。因为书中所涉及的地名、人名、一些图画的名字离现在有一段时间了,翻译起来不并不一定十分准确,因此编者特地附上了英文或者德文原文,这大大有助于对书信所包涵信息的理解。还值得一提的是,编者为本书选配了不少有关莫扎特的图片,这对于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和加强对莫扎特本人和他所处的周边环境的感性认识大有裨益。这本书在版式设计上有了很大的改善,给人耳目一些的感觉。每个图片旁都注明了作品的详细资料和收藏地,有根有据,让人信服。在书信的正文边上,还增添了一些花絮性的文字,这些文字方便了作者对信件本书的理解,也拓展了阅读的范围。本书对原来信件进行了重新编辑,按照主题进行了分类,并配上了小标题。阅读起来理解起来更为方便。

  书信容易流露人的内心世界、人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了解人的内心,我们更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全部。对于热爱莫扎特以及音乐作者的读者来说,阅读这本书是走进莫扎特内心世界的很好的一次很好的机会。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七):不凡中的平凡

  恰是在这乍暖还寒的天气里,我开始读这本书。确切来说,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本莫扎特先生写给其他人的书信集。书信集?是的,你没听错。在大部分人都至少听过他的乐曲时,却少有人读过他的文字。这里便是了。

  于是我读起这本书信集来。每每捧起,便觉得暖流遍全身——原来现在举世闻名的莫扎特先生,原来也只是个平凡人,大事小事,皆有可记录之处。家里大事小事,皆要去述说一番;对父母,皆是充满了敬意。对待姐姐堂妹,他是最爱姐姐的弟弟,也是最想照顾人的堂哥。对待朋友,那一腔的热情,都令我感到十二万分的暖心。而写到对他妻子的爱,当他一口一个“小妻子”的时候,还有那对着画像能喃喃自语半天的样子,真是痴情极了,作为女子的我,都要暗暗羡慕有个如此忠诚的丈夫呢。

  谁不喜欢读信呢?有人在远方给你写了一份信,它在邮车上一路颠簸,在轮船上一路远航,又或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中地飞翔,你啊,翘首以盼,终于盼来了辗转至你的手中的一天。当你打开这份信件中,你仿佛还能看到对方的容颜;读信时,你渐渐了解到对方都发生了什么,是纸上不同的、细小的笔触让你感受到对方的情绪起伏;当你读完信,尚在意犹未尽之时,手捧这份信细细阅读,就好似握着一颗跳动的心。是的,每一封信,都有情谊充盈其中。

  你瞧,当今我们都觉得伏尔泰是泰斗级人物,听闻他过世的消息,他却觉得这很棒;他在信中诉说欣赏的音乐家如何地好,也排斥那些技艺不高的人,偷偷地说他们不好,还起了绰号;他也是个要谋生的人儿,算着要有多少金钱用以他的旅行与日常生活。当他的朋友有困难,竟是写了那么长的建议去告诉朋友,还说他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在生活比较穷困时,也有那些与友借款的信。每一次读,都忍不住偷笑,你瞧,其实谁没点成见,没点小牢骚?而他又是那么可爱,帮助朋友起来,真的是两肋插刀,义不容辞的。

  好的信件内容,往往离不开好的编译形式。以往版本的合集虽然按编年体编译,然因过于详尽芜杂,倒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此次的编译,按亲情、友情、爱情分类,如三个乐章,交织演奏,组成了一首完整的古典交响曲。主题清晰明了,事情发展也让读者看着清楚。

  同时,注释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读者去了解各类知识,如音乐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情发生始末,加之如画作、纪念明信片、纪念邮票等大量图片往往就在注释的左右,极其有力地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写信者,读来令人亲近。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译者钱仁康的文字功底,语言优美典雅,虽为百年前的信件,今人读之,依然流畅无阻,毫无晦涩难读之感。

  我相信,待你读完这本书,也会同我一样爱上他。现在的这位莫扎特呀,不仅仅是个才艺超群的非凡的音乐家,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非本人授权,敬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八):在书信中寻找另一个莫扎特

  名人的书信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一直都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为我们看到的名人,往往是被包装过后的形象,想要窥见他们真实的一面,必然要通过其他的途径。而书信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因为大部分人在给自己的家人与朋友写信时,性情都是真实流露的。

  就像今天的明星真人秀一样,为什么这类的节目会如此火呢?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真实的明星,他们不再是被包装后的样子。毕竟在那样的场合条件下,一个人的本能反应是很难包装的。所以我们看到了名人普通的一面,仿佛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我在阅读名人的书信集时,常常怀着很大的好奇心,以及一种探索心理。因为我迫切的想要知道,我心中的那个名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一种人呢?他是人们争相谈论的那样足够好还是足够具有争议呢?他有没有跟我一样,有着相同的爱好和经历呢?这一切,都值得我去慢慢的探索。

  莫扎特作为一名影响整个世界的音乐大师,他的名字可谓人尽皆知。只要一提到他,人们的形容词总离不开音乐“天才”、音乐“神通”这样的字眼,好像莫扎特天生就应该是属于这样的人物,他就应该是被上帝眷顾的人,他就应该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

  然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就像天才一样,他们绝对不可能天生就是人才,虽然在基因上,在家庭教育环境上,他们或许会优于常人,但这并不足以代表他们就能永远走在最前面。如果他们这样做到了,那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同样不少于常人。

  在莫扎特身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翻看他写给家人的信,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每天都在努力地练习小提琴,几乎从不间断。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常常谈论作曲和音乐方面的问题;在给妈妈和姐姐的信中,莫扎特常发表他对歌剧、演员的看法。除此以外,莫扎特还经常不断地在各地演出,与不同的贵族交往,偶尔也谈他在路上对所见所闻的思考。而做这些事情时,莫扎特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这样的锻炼生涯,为莫扎特的音乐之路,积累了非常大的养分。

  因此,成功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件事那么简单。

  这样谈,或许有点成功学鸡汤的味道。然而,这确实是毫无争议的事实。此外,在这些书信集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到“天才”莫扎特对音乐的执着与努力,还能清楚地了解到莫扎特的创作生涯,以及他在音乐之外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人。

  老实说,莫扎特无论是作为儿子、弟弟、朋友和丈夫,都是十分出色和不可挑刺的。他聪明懂事,他幽默俏皮,他是大家公认的音乐界天才。在现实当中,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话唠,而且花起钱也非常的大手大脚,这些从他的书信中,我们都可以很容易发现。

  文/颜先生

  《我是你的莫扎特:莫扎特书信集》读后感(九):走进莫扎特的内心世界

  书信在快速发展的现代越来越成为稀罕物,更何况还是世界名人写的书信。书信,往往与亲密的家人朋友用心交谈的一种方式,最能窥探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洞悉这个人的经历与思想。

  莫扎特,音乐神童、世界著名的音乐作曲家。几乎每个学习乐器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他谱的协奏曲、交响曲、小夜曲等都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而他的至亲——他的父亲、他的母亲以及他的姐姐也都在音乐方面具有才能,他的父亲是宫廷乐师,他的母亲会拉大提琴、小提琴,而莫扎特和姐姐从小跟着父亲学习钢琴并到处参加巡回演出。在演出的旅程中莫扎特和父亲不断地创作。在莫扎特短暂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大量杰出的音乐作品。他是名不虚传的“音乐巨匠”。

  这样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他的内心想法又是如何?……我们都很好奇,我们想走进莫扎特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伟大背后的那些细腻情感与故事。这些对于热爱音乐、学习乐器作曲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不能错过的奥秘。

  莫扎特的书信集,集合了莫扎特一生写给亲人、朋友、爱人的大量书信。按亲情、友情、爱情三大主题分类,亲情中包含了他写给母亲、姐姐、父亲、堂妹等人的书信,友情主题下包括他写给英国小提琴家托马斯·林莱伊、意大利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马蒂尼神父、科洛雷多大主教等朋友的信,而爱情分类下则是他写给妻子的长长短短的书信。这三种情感是人一生的主要三大情感。在亲情中人是自信的,亲情是最坚实的后盾;朋友的惺惺相惜是让人感觉踏实的,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而让彼此之间的交谈更显轻松愉悦;爱情、美满的婚姻让人甜蜜,即使身在异乡,当回忆家里那个牵挂的爱人,会有无限的动力。

  书里呈现的莫扎特写给姐姐的书信大多是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写的,那个时候的莫扎特和父亲到处巡回演出,他和姐姐都是音乐神童,有许多共同的话题,他在书信很自然地聊到一些乐理知识,并和姐姐分享他在旅行的过程中看的那些歌剧的感想等。这本书的排版很不错,单版面里,一半是莫扎特的书信内容,一半是注释,彼时的人与历史故事我们在书信里读到时会有疑惑,而书信侧编者加的注释可以让我们快速地了解书信里提到的人物和事件。

  书里除了书信,还有上百幅精美的图片,包括世界各地的画家不同时期画的莫扎特肖像,或是莫扎特的家人、朋友以及莫扎特在书信里提及的人物的肖像画,以及莫扎特的一些乐谱手稿、莫扎特去过的地方等的照片。

  通过一个人的书信,我们可以了解他的内心,甚至是他的全部。莫扎特的书信集可以称得上是莫扎特的另类自传,在这里,我们看到真实的莫扎特,有少年时的求学巡演经历,有成人后的生活工作情景,名人并不都像我们想象中那般的不苟言笑而只埋头于自己的事业,从莫扎特的书信里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风趣的人,面对不平等的制度,他坚持自我、勇于抗争;面对生活的窘迫,他依然坚持创作,看淡生死。他的音乐创作手法多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他的林林总总,在这本书的书信里真实地展现给我们,让我们了解他,走近他。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