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天意读后感10篇

2018-05-06 21: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意读后感10篇

  《天意》是一本由安妮塔·布鲁克纳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页数:2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意》读后感(一):作者和译者介绍

  安妮塔·布鲁克纳

  (1928-2016)

  英国小说家艺术学家。192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父母均为犹太裔波兰移民经营一家烟草工厂,在30年代曾接纳躲避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尽管和祖父母、父母、叔叔及难民们一起生活,安妮塔的童年生活仍然十分孤独

  布鲁克纳就读于私立女子学校,在伦敦国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53年获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艺术史学博士学位。1967年,她成为第一个获得剑桥大学斯莱德美术教席的女性。1977年开始任教于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直至1988年退休。1990年获授大英帝国勋章。

  布鲁克纳终身未婚,53岁时出版第一部小说《生活的开端》。此后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第四部小说《湖畔酒店》战胜热门之选《太阳帝国》获得1984年布克奖,此事在当时颇受争议,因有人称其专注于中产知识女性的情感小说题材过于局限,她本人也承认她似乎总是在反复写同一个故事。但和简•奥斯汀一样,“在三寸象牙上微雕”的艺术生涯并不影响伟大。2011年出版了她的最后一部,也是第25部小说《在理发店里》,2016年去世。

  布鲁克纳是广受赞誉的文体家,以冷静节制精确毫不动摇诚实著称。时至今日,她作为“上世纪最后一位,本世纪第一位伟大小说家”的文学地位已经毫无疑义

  布鲁克纳是典型的“自传型作家”。她小说的主人公通常是一个女学霸,有着“令人不安”的智商矜持有礼的外表压抑浪漫向往。对她们构成压迫或损害的是另一类型的女性:即那些取得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就的(婚姻家庭子女),追求目标时富于心机手段女人。“对于同性,她尤为诚实,若不是冷静的文体隐藏了对正统的僭越,她很可能被新女性主义者撕成碎片。”

  全本书店在先后推出《芒果街上的小屋》、《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圣诞忆旧集》、《焚舟纪》、《万火归一》等书之后,被某版代机构有失偏颇抱怨“你们只拿一个作家最好的那本”,但其实,在全本书店出版这些作家最好的作品之前,它们无人问津,并未被认为是最好的一本。全本精确的甄选能力来自于强大外国文学智囊团和霸气的御用译者队伍

  全本书店此次推出的《天意》是布鲁克纳的第二部小说,毫无意外,也是她最好看的小说。这是一部以悬疑小说的笔法写就的富于艺术史知识的学院派情感小说,情绪描写的精确细腻堪比亨利•詹姆斯,哀凉透彻宛如张爱玲同时又不乏精致幽默感。此次中译本的精确度与流畅度也可以挑战挑错专家乔纳森同学密切关注。译者是一位极为低调、精通数门外语及藏语的数学教授,世外高人。像乔纳森一样,他也喜欢网络上给名家翻译挑错,因此轮到自己翻译时,一向认真的他格外认真。合作过陆谷孙、潘帕、范晔等著名译者的全本书店编辑周丽华表示,全书她没有挑出一处翻译错误

  《天意》读后感(二):Providence

  This is not a love story. It is a story about love.

  书皮上说张爱玲的透彻哀凉,大概以此能吸引一部分张爱玲的书迷。实际上我倒是感觉凉而不哀。大概是因为文中所传达的孤独是一种更为寻常状态,凯蒂的爱虽然看似执着功利十足,而她更是在这段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不断变得勇敢并汲取到了力量

  “我父亲是个军人,我还没出生他就死了。”这是凯蒂与不愿多做解释的人相谈时的对话。篇首和篇尾的两次重复让人觉得既可笑无奈。凯蒂是个聪明优雅为人细腻又疏离,因为自己的血统而缺乏自信。她的生活可以说是不幸的,但她太聪明,我不怀疑她会获得理想的生活:平淡富足,兴许还将周游世界

  故事的结尾出乎意料,却又意料之中。她不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因为他们并非有情人。故事以凯蒂自身的情感发展脉络,兼以研讨课上对贡斯当的《阿道尔夫》讨论为辅线,使得整部小说十分耐读。如果美丽的人将赢得结局,那么其他的品质又有何用?诚实、守礼、勤奋、勇敢的人,他们将何去何从。天意,Providence从Provide而来,上帝依据什么来赐予人类他所企求的事物呢。

  小说有几段为尤为喜欢的,摘录如下

  但当一个人看到,从情感纽带的断裂所产生的剧痛;当他看到被骗的灵魂痛苦的震惊;当他看到完全信任之后的怀疑——那怀疑被迫指向世界中的某个人,又蔓延到了整个世界;当他看到那被逐回的、无法被安置的尊重,那个人感到,在痛苦的心里有某种神圣东西,因为那颗心在爱。那个人发现,爱慕之情的根有多深,而他曾经想激发这种爱慕之情但不去分享他。那个人发现,如果他克服了所谓的弱点,这仅仅是因为他摧毁了心里所有慷慨的东西,撕毁了心里所有忠实的东西,牺牲了心里所有高贵美好的东西。那个人在这样的胜利之后站了起来,这胜利赢得了朋友和熟人们的欢呼,但他已经把自己灵魂的一部分判处了死刑,扭曲了自己的同情心,滥用了自己的缺点,而且因为把道德当成自己严苛姿态借口而冒犯了道德。那个人活着,丧失了自己更好的天性,因为这悲哀成功而感到羞愧或者变得乖谬。

  “要是你有信仰的话,你总能认出那些没信仰的人。你生活在一个无信仰的世界里。你会因此而紧张。我都没法告诉你,要是你知道上帝在照看你,生活会变得多么简单。你可以承受住一个又一个的打击。”

  “那些打击是上帝安排的吗?”

  “谁知道呢。”

  “那你相信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相信天意。”

  我不想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安全的、谨慎的人。我不想做一个善解人意的、有同情心的、会给人安慰的人。我不想做一个靠得住的人。我不想好好教瑞德迈尔的那个小组学生。让他们有神奇的进步,我甚至不关心拉尔特今后会怎么样。我不要擅长让每个人开心。我甚至不要做什么好厨师。我要做一个完全不讲理,完全不公平,非常苛求,非常美丽的人。我要在一个真正的家庭里成为其中的一员。我要我的父亲在身边,要我的父亲去打猎。我不要我的外祖母告诉我穿什么。我要穿牛仔裤破旧的属于我兄弟的套头衫,当然,我没有兄弟。我不要在这个该死的小公寓里度过我的一生,我要结婚礼物。我要成为大家公认的一对儿伴侣中的一员。我要一个离这儿很远的未来。我要莫里斯。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美丽的女人们可以不做任何有价值的事,但仍旧可以支配他人的时间注意力。”

  而勇敢的人需要很勇敢,才能面对这个世界,才能拥有这个世界。兴许还能拥有一点凭借美丽并不能拥有的事物。比如个人的成长,比如更清醒人生

  共勉。

  《天意》读后感(三):暗夜行

  读安妮塔•布鲁克纳的《天意》像是暗夜行,在一段空旷的路上,你只是一个人。月光有或者无,你是安全的。夜带来无限的可能和想象:所有俗世的关系黯淡了,你不是谁的孩子和情人,你没有责任,也没有光荣,只是一位孤独的行走的个体。一瞬间,你感受到一点自然、一点玄奥,一点为所欲为冲动,再一瞬间,你冷静了这不着边际恍惚,不觉加快了脚步,向着某一处灯火……

  《天意》写的是关系、是暧昧,安妮塔•布鲁克纳优雅娴熟地铺陈着高级知识女性的情爱迷思,实际上却隐藏着女性普遍的“身份焦虑”。

  像凯蒂•莫勒的血统一样,凯蒂是复杂的,她既不能安稳于外租父母家接受俗世的快乐评判,也不能甘心在自己伦敦切尔西的公寓里寄情于事业独立。她像一颗随意播种的树苗:没有庭院可以归属,也没有山林可以依傍。何处才是家园呢?

  凯蒂没有明确的坐标,她总是不能给自己定位,所以,小说开篇写道:“很难说凯蒂•莫勒是怎样一个人。”其实,整篇小说其实只讲了三个字——“我是谁”。浪漫主义研究也好、《阿道尔夫》的研讨也罢、甚至包括莫里斯在内,都是凯蒂在寻找自己的土壤,是凯蒂对自身的一次争取、追问和确认。

  凯蒂是混乱的,像她搞服装设计的外祖母终于看不懂“时尚”一样,她不知道自己讲究的装扮和女学生的套头衫哪样更好,她在“明智被动性”和主动之间犹豫不决,她是理性学者却也算命,她矜持也妥协,可是“尽管自认为一直遵守规则,却还是被罚回了起点”——凯蒂没有莫里斯,那个所谓“他比她更精微、更博大、更优秀,他的洞见更加高尚,他的整体构造更加卓越”的人物

  终于,所有的矛盾,因为结局的明朗结束了。终于,谁也没能走近她,她还是边缘的,像人们刚刚认识她时一样,她说“我父亲是军人”“我还没出生他就死了”。她是在最后真相大白的晚宴上说的,在成为别人眼中爱情失败笑话时说的,在他们故弄玄虚地关心她“哪一半是法国血统”时,在莫里斯已经提供了“是凯蒂的母亲”的准确答案时说的。

  凯蒂文不对题地缓缓回答,却好似一声巨响,那是她再次紧闭了心门

  《天意》读后感(四):关于爱情,可能不只是消息不够灵通

  有一天,我在出差的酒店吃早饭,看见一个男人对着自助咖啡机看了很久,终于按了按钮接了一杯咖啡,端给他同桌的女性。衣着入时的女孩温柔地表示,自己要的“恐怕”不是这种,不过她也接受了这杯咖啡,讲了几句咖啡的分类,拿铁、卡布奇诺、Espresso这样的词儿正要出现,那个男人大剌剌地说,我也每天喝咖啡的,速溶的就挺好。女孩呆了一秒,换了话题

  我不能判断他们是处在恋爱关系的初期还仅仅是一起出差、相敬如宾的同事。从那女孩穿着的轻巧软皮平底鞋、恰到好处的收身七分裤、叠放两条小腿角度手腕上优雅的女表、捧咖啡杯的姿势、细细的锁骨链和一大早就纹丝不乱的简洁发型来看,她试图通过外在形象表现出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与品位,却因为一切都太符合某种标准而透露出“不知自己是否会讨他人喜欢”的不安和拘泥。她让我想起《天意》里面的女主角

  《天意》的故事既像又不像我们自己和我们身边的人身上的那种爱情——一位衣着高雅的大学讲师爱上了另一位大学老师小心谨慎女主角为了弄清楚对方心意,每天都在思念、想象、观察、解读,作为单恋来说,这再正常不过了,对方也布下诸多迷阵,微笑、约会、说出自己的私事和秘密,与她分享人生中最痛苦和最重要经验,眼看关系变得密切、坦诚,一击入魂的定情时刻似乎在越来越近,女主角努力表现得温婉娴淑、恰切端庄,同时急切期盼由被爱获得幸福,做出了冒进的安排又焦灼地畏惧自己的激情太过强烈会令对方心生厌烦……小说不长,像所有有关感情的小说一样,带着思虑过度产生的悬疑,疑窦丛生又遍布着似是而非的答案,读的时候你跟着女主角一起心神荡漾又左右摇摆,揪心花瓣撒了一地……

  如果一本小说只是关于这种要爱又怕受伤害心思,大概会太单薄。《天意》能获得英国布克奖的垂青,作者安妮塔·布鲁克纳不能只靠这两把刷子。她给了女主角一个特殊的家庭,所有关于她家庭的描写都充满了异域和略微穿越的色彩,养育她的来自异国的外祖父母的家,像所有家庭给人的感觉一样,是温暖、甜腻又令人心慌的结界,与现实生活几乎毫不相关。这氛围赋予了她独特的服装品位,发明了她优雅的气质。但她也因此被缺少父亲与母亲的环境过度保护起来,面对外祖父母基于协作的生活关系,她反而没有了对于爱情和男女关系的把握

  与此同时,女主角令人惊讶不怎么可爱。遇到任何人,她都在心里带着遗憾评判着,从衣着到行为举止谈吐用词。作者描写主人心境的时候,非常冷静,她没有居高临下批评,而像是在做如实的记录。我相信每个人看到那些腹诽之辞都能想起自己认识的一些朋友。女主角在评判他人时言辞越是犀利,她在爱情问题上求助算命师透露的“天意”之后,小说的结局越透出细思极恐的讽刺

  回想男主角对她的所作所为,她所观察到的细节和打听到的所有消息,甚至算命师说的那些模棱两可似是鼓励又泼冷水句子,好像事情早有安排。当你爱上家世背景深厚学识出众的人,怎么能肯定他应该也同样爱你呢,即使你看上去也是所有周围人中的最佳选择

  不久前我看到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优质女生找不到男朋友?”(作者:菠菜),得到22000多赞同票的首选回答说:“……因为女生优秀的标准比男生低很多。……女人优秀只要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就可以,而男人优秀就有责任让自己的女人过得更好。”而“很多女孩子很难接受自己不优秀只是普通这个”。

  《天意》里多多少少也透露着这样的信息。女主角在大学教书,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又专精于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传统这一课题,拿到一个稳定的教席也不是大问题,加上相貌出众、气质高贵,这不能不说是“优质”。可她的结局也因此代表了整个时代的这种类型的女性,有着方方面面的优点与优势,也自认为有条件脱离家庭的固有阶层,追求爱情的时候却很难找到她们理想的对象,自认为本该属于她们的,却并非唾手可得,这不仅仅是消息灵通与否的问题。是被欺骗了吗?被玩弄了吗?是错看了别人?错看了自己?还是会错了“天意”?

  有的小说会成就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有的小说会敲醒睡美人的梦而让她睁开双眼的时候只看得到空空的天花板。小说之美,不在于提供一个固定的唯一答案和中心思想,反而是让你的心被拨乱,越想越多。它会让你想到许多周围的人与事,以及自己,再以后,当你在餐厅里看见一个姑娘也会让你想到一本小说,暗暗为她的命运担心。

  《天意》读后感(五):遵从天意承受孤独

  谈及孤独,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堂恩曾写下“谁都不是一座孤岛”的句子。堂恩信誓旦旦地宣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与他人相互勾联,进而形成一片牢不可破的大陆。预言固然美好,揆诸事实却不尽然。至少在安妮塔•布鲁克纳这里,孤独不是特例,而是常态。她出身犹太世家,一生精研艺术之道,高踞象牙塔顶端,看遍了孤独终老的知识女性、因爱成恨的怨女情仇,也深明个中真意。年过五旬提起笔来,横平竖直挨个写下,也就有了一片别样的孤独丛林。

  《天意》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本。小说开篇即称,大学教师凯蒂•莫勒是一个无法被简单归类的人。父母早亡,自小与颇具波希米亚风范的外祖父母相伴而居。家族复杂的血缘注定她永远只能站在局外,远远观望他人的志得意满。身份的模糊造就了事实上的孤立。凯蒂热爱英格兰,也清楚自己不是完全的英格兰人;她反感外祖母拿腔拿调的法式做派、超强的控制欲,却无法轻易斩断血缘的牵绊。久而久之,在父系、母系两方势力的双重撕扯下,她的世界四分五裂,被置于“往事的强溶液”中腐蚀殆尽。此时此刻,唯有爱情可以救她于水火,助她逃脱身份桎梏,远离一团乱麻式的困局,获得意义上的重生。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情故事。布鲁克纳以漫不经心的冷静写尽学院派怨女的迷思。我们很容易将之与《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一类女性写作范本相互类比。不过,就算同样是在三英寸象牙上轻描慢绘而成的微雕,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写来,也有了迥异的趣味。布鲁克纳长年浸淫艺术,很清楚真正的艺术家永远特立独行,不为世俗所接纳。比如贡斯当。18世纪的读者怎么也想象不出他在小说《阿道尔夫》里究竟阐述了怎样一种大谬人伦的爱情。同样,熟知奥斯丁的读者也不会轻易接受布鲁克纳。

  如果说,贡斯当拒绝提供任何可资辨认的道德符号,放任笔墨大肆书写不伦之恋,进而“把故事变成某种寓言,令人在故事里寻找或许并不存在的普遍意义”,那么布鲁克纳则是在自我身上觅到潜在能量,把写作变成慰籍,找出存在的意义。由此,她跳出类型小说的惯性思维,以人物为轴心,细致挖掘,用前所未有的清醒颠覆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比如爱情。布鲁克纳从来不以讴歌真爱为目的,也无意去编织好姑娘如何找到好姻缘的段子,甚至不愿告诉我们王子和公主是不是一定会笑到最后。在这里,爱情洗去了花前月下的浪漫伪饰,它不是丑小鸭晋身白天鹅的跳板,不是奥斯丁撬起男性威权的杠杆,充其量只是一根凑巧递到凯蒂手边的救命稻草。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爱情恰恰是最不安全的。或者说,爱的天平上从来没有童叟无欺的公平交易。付出所有未必能得到回报,更可能颗粒无收。具体到凯蒂。在与知名教授莫里斯•毕肖普的交往中,似乎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可不幸的是,莫里斯不相信爱情。相比厮守终身的约定,笃信宗教的他更愿意将一切交与“天意”。是的,天意,也正是天意“决定了某些人的结局,对另一些人则并非如此”。与其说《天意》呈现的是恋爱生态的共有模式,毋宁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凯蒂和莫里斯貌似为爱而生,其实各有各的小心机:为了摆脱身份的焦虑,凯蒂放下淑女应有的矜持,频频抛出橄榄枝。而莫里斯呢?仿佛视而不见,若即若离,忽远忽近,把情感当成暧昧的游戏。

  显然,较之单纯讲讲你侬我侬的肥皂剧,布鲁克纳更在意人物与自我的勾联。正如评论家所言,她一生写作皆为自传体小说。虽然身为苦难民族的一员,时时背负沉重的过往,她反倒是少数几个不拿犹太身份大做文章的犹太裔作家。当然,不敲锣打鼓大事张扬并不代表忘记前事。相反,死亡阴影始终相伴,好比犹太人必须承受的“天意”。这种“天意”教会布鲁克纳隐忍。换言之,“天意”将她变成生活的局外人,以自我的方式对外界的非难做出自我的回应。本质上,布鲁克纳是浪漫主义者。因而,即便她个人坚守不婚主义,也不妨碍笔下女性对爱情、家庭的憧憬。但她也知道,浪漫主义者容易受制于环境,往往身陷现实与想象的罅隙间进退两难。有了这样的铺垫,不难读懂凯蒂的困境。她对新生活的构想从一开始就被有意无意地放置于“成功”的对立面,备受局内人的质疑和审视。“那个人活着,丧失了自己更好的天性,因为这悲哀的成功而感到羞愧或者变得乖谬。”

  还好,在布鲁克纳这里,成功不是目的。很多时候,满怀希望踏上旅途,见证一路的凶险,比得到完整的结果更为重要。换言之,比之冲锋陷阵、流血流汗,以己方的牺牲换取最后的胜利,她更爱跋山涉水的辛劳。具体到小说,凯蒂是否能够如愿以偿、能否挣脱身份之忧不是讲述的重点,重点是她如何费尽心力,屡次失败、屡次筹谋,以及在此过程中她内心的嬗变。不得不承认,布鲁克纳很残忍。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写作,她都有同样的执念,直接精准、毫无怜悯。凯蒂一直试图获知生活的真相。但布鲁克纳自始至终没有给出一个确切可靠的答案。如前所述,在评论《阿道尔夫》的时候,她勇敢地流露心迹,同时一针见血地指明浪漫主义者的未来。这种“未来”说穿了是“没有未来”,更确切地说,是“以存在主义的方式来行事,同时经受孤立”。

  何谓“存在主义的方式”?对了,是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倘若这是西西弗斯悲剧的源头,也不免是他幸福的起点。凯蒂不正是如此吗?她不顾一切与莫里斯相恋,到头来还是落入对方的算计,不仅没有得到接纳,还成为同事眼中最大的笑柄。仿佛一种轮回,孤独盖棺论定,命运就此铸成。此时,迎接凯蒂的除了非议,别无其他:“好吧,莫勒小姐,我们想弄明白,你的哪一半是法国血统。”或许,这才是“天意”——既然浪漫的爱只能导向灾难性的忠诚与永久的守贞,既然生活是“一个不可阻挡地朝着更深的孤独推进的过程”,那么,摆在存在主义者面前的路永远只有一条:遵从天意隐忍处之,遵从天意承受孤独,而不必在意生活究竟给了什么,又扣留了什么。

  《天意》读后感(六):第二十五本《天意》

  第二十五本《天意》安妮塔·布鲁克纳

  一个看似距离很远,但是却时常发生的故事。

  这本书我读了挺长时间的,按照往常的阅读速度的应该是不用这么久,但是这本《天意》确实用了很长时间读完。

  书的前半段我读的迷迷糊糊,并不确切的明白这本书要表达什么,其中关于所谓信仰的论断,关于《阿尔道夫》的引用,以及关于服饰的描述,都让我觉得迷惑。直到读完了整本书,我才大概懂得了这本书想要描述的东西。

  我应该把它翻译成一个更贴近我的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一个女孩爱恋着自己高大帅气多金的同事,他们发生了肉体关系,但是男方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双方的关系,女孩无意中知道了男方之前有过被女友悔婚的遭遇,她误以为男生不和她确定关系,是因为他过去的遭遇使他不敢追求真爱。当这个女生自己思前想后好久,终于终于想往前迈进一步的时候,却发现男方和年轻漂亮的女学生在一起并且确立了男女关系。是这样一个浪漫主义惨遭打脸的戏剧性故事。

  看完之后居然有一种因为女主凯蒂被打脸而暗爽的感觉。其实这本书读的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累”,“累”在凯蒂不断的在叙述自己的事自己的心境,缺乏情节的推动。凯蒂一直执迷于自己的心境,被禁锢在自己的世界,其实她可以早一点发现莫里斯根本就不爱她,或者可以更早一点的向前走出一步。可是她应该,只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现在社会中像凯蒂这样的人其实越来越多了,沉浸在自己对爱情的想象中不能出来。可能是因为爱情相比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本就是幻象。若他们沉浸在自己对社会的想象中,不出一会儿就会被真实的社会所一巴掌抽醒。应该只有爱情这个东西,如果不谈恋爱的话,可以持续的被想象被意淫。

  浪漫主义爱一个人,爱得是所谓的幻影与泡沫,就像凯蒂爱莫里斯,她甚至有时记不起他真实的样子,莫里斯对于凯蒂而言更像是个高大的幻影,更像是她所想象出来的那个样子,凯蒂努力的用自己的想象去包装自己,来迎合这个她想象中的莫里斯,这种情感空虚的可怕。她爱的根本不是莫里斯,也不是任何男性,她爱的只是她自己罢了。

  我要是莫里斯,最后也一定会选择费尔察德,而不是女主角凯蒂。毕竟没有什么比一个浪漫主义的伴侣更可怕的了。

  《天意》读后感(七):真讨厌你,揭露得那么彻底

  好精致的一本书,字里行间的考究,衣着、言语、谈吐和思维······仿佛是作者下的一盘大棋,你一直盼着他走到哪一步,突然一切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但当结局戛然而止的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你又真的无话可说。

  一开始不懂得,为什么读这本书的时候,尤其在合上书的那一瞬间,会带给我一种隐秘的羞耻感,仿佛自己在人群面前表露出非凡的自信结果却被打脸一样。没怎么想,就发现,原来自己差不多就是女主自己,坚信着生活会改变,结局却被作者着实的嘲讽了一番。我很羞愧,我很不舒服。“天意”?天呐作者连书名都满是嘲讽。

  有多少女性是这样的呢,孤独,渴望陪伴,挑剔,有点小才华,甚至有些自命清高。我们每天几次审视自己的想法,你得保持清醒,保持你的生活态度,保持你的高冷和高贵,我们总是告诉自己生活会有所改变,可以努力改变。我们也总是想着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我们也用刻意的眼光去打量别人。我们说服自己,自己与众不同,想着我们喜欢的那个人很可能也喜欢自己,我们用各种心思和具体的感受充实自己······很多时候,结果就像书中的一样,被打回了原形。当你失败的尝试和放低的姿态像故事一样呈现在别人面前时,有着小小骄傲的人怎么会不羞耻和恼怒呢?

  很难不去做一个高傲的人,在别人面前,甚至在自己面前,你明明知道自己有时候“低微到尘埃里”,你也不想让别人看到,甚至不想让自己看到,你不允许自己因为他的不关注而悲伤,也不允许因为他心情像过山车一样时好时坏,所以羞耻,即使只有自己知道也是羞耻。作者戳住了那一根敏感的神经,让人浑身不自在。

  可是后来冷静下来想想,我们到底有什么难堪的呢?我们不过是在追求我们自己的幸福罢了,我们不过是有些时候不太走运罢了,我们在困顿的时候还是在努力往外走,还是在努力让自己相信美好的日子在前面,我们还是在等待着改变。有点像,被嘲讽了之后强行安慰自己。真是奇妙的阅读体验。

  另外,一开始惊讶于书的价格,那么薄一本要四十块,可能,因为精致,看的时候一直在感叹纸质好好啊!

  《天意》读后感(八):天意中的荒诞,天鹅绒里的针芒

  多年前在图书馆的网络数据库里看过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的论文,关于十八世纪的法国绘画,中规中矩,洛可可风那种典雅,格局略略显小,作为第一个获得剑桥大学斯莱德艺术史教席的女性,学识渊深自是不必说了。若干年后我才赫然发现,她同时也是写小说的那个安妮塔·布鲁克纳,同样典雅,但是天鹅绒里藏着针芒,偶尔刺人一下,非常有存在感。她在今年春天逝世,终身未婚,享年87岁,身后留下25部小说,获得过布克奖和大英帝国勋章,《泰晤士报》、《卫报》和《纽约时报》都及时发了讣告和评论,圆满谢幕,兼顾了体面与格调。在中文世界,7月推出了她最好的一本小说《天意》,译文优雅、装帧精美,我总觉得,如果布鲁克纳自己看到,会喜欢的。

  一般读者,如果对作品这个“蛋”有了兴趣,自然会去留意作家那只“鸡”,虽然蛋与鸡既有关系、又没关系。互联网时代的方便之处,是能找到所有的研究论著、媒体访谈、照片(全是摆拍的)、甚至视频(我是第495个观看者),一个读者由此拼凑出的作家形象显然是以偏概全的“误读”,可是人生如此,谁能免俗?

  作者生活在自己的身份与经验里,不免有自传成分,女作家尤甚。《伦敦书评》曾经轻讥说,布鲁克纳多年来一直用不同的方式书写同一个故事:未被成全的爱情。虽然刻薄了些,也算确评。只不过,“自传性”与“自传性”还大不相同,女作家的自传性小说,又可分为“白日梦型”,比如《简·爱》;“幻想型”,比如《呼啸山庄》;以及不露声色的“现实型”,比如简·奥斯汀和伊迪斯·沃顿,不消说,安妮塔·布鲁克纳属于最后这个门类。

  她的祖父是来自波兰的犹太移民,经营烟草,为英国王室提供卷烟。父亲子继父业,母亲曾是职业歌唱家,夫妻二人在伦敦南部有大型维多利亚式别墅,家境殷实,但是婚姻不算快乐。布鲁克纳是家中独女,自少女时代就与家中环境格格不入,女性们的飞短流长,男性们的抑郁悲苦——当年父母有心周济二战时逃难的德国犹太人,使布鲁克纳“逃”到附近的画廊,那里有普桑和伦勃朗,是一个“更好的世界”。布鲁克纳在伦敦国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1967-1968年成为剑桥斯莱德讲座教授,是她事业的巅峰。从1977年到1988年,她在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任教,专业是18世纪法国绘画,研究雅克·路易斯·大卫、让·巴狄斯特·格勒兹和安托万·华托。

  布鲁克纳一直未婚,父母老年时承担照护之责。到天命之年,她在学院派研究之外,转向小说创作,为自己开辟了一个新天新地。按照几乎每年一部的速度,她写了二十余年。完全无视周遭呼啸而过的后现代技法,她的写作在情感上节制,在遣词上精确,注重人物的反应而非行动,注重心境的变化而非关系的发展。顺便一提,兰登书屋再版亨利·詹姆斯《一个女士的画像》,请布鲁克纳写了长篇导读,从文体风格上说,真是知人善任。在某种程度上,她也是位隐士,幽居于伦敦肯辛顿的豪宅区,有十二年不接受采访,在社交聚会上总是“稍纵即逝”,终于有幸拜谒她的《卫报》记者,指出她的家有着优雅、近乎严峻的简单性,一个沙发,一把扶手椅,一个茶几。而她的语言,正如她的朋友、英国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所形容的,“具有完善的标点符号,让你听到每一个冒号和分号”,同样,极度简洁。在获得布克奖的那年,布鲁克纳说:“作为世界上最孤独和悲惨的女人,我觉得我可以被收入吉尼斯纪录。”作为忠实读者应当领悟,这话不能照盘全收,几分自嘲,轻微的冷笑,相当多的自傲,这是经典的英式“高眉”风格。

  《天意》是布鲁克纳的第二部小说,亦可算作学院派作家撰写的学院小说。小说第一句为全书定下基调:“很难说凯蒂·莫勒是怎样一个人。”凯蒂在一个地方性大学做研究工作,研究主题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由于着装精致优雅,有巴黎腔调,对于家世又讳莫如深,所以同事们误以为她是“滚在钱堆里的时髦女郎”。实则她社会阶层较低,外祖母是来自巴黎的裁缝,外祖父是曾在杂耍班子工作的俄罗斯人,而母亲很早守寡,他们生活在一起,虽然生活富足,但是每日穿衣吃饭的无穷细节却只是琐屑庸俗。凯蒂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依靠外祖母的时尚教化和缝纫功力,举手投足一派淑女风范,但内心始终脆弱敏感,对于“英国风格”和精英圈子不无向往。凯蒂爱上了同事莫里森·毕晓普教授,英俊的、讲究仪表的、富于格调的教授,他出身上流,物质上比一般大学教授要富裕得多,在艺术领域见解不凡,前景大好。但是,二人虽然有了身体关系,却不能更进一步走向婚姻。据说莫里森有个青梅竹马的女友露西,就在二人结婚前,露西发现了上帝给予她的使命,选择去加尔各答与特蕾莎修女一起工作。这种“天意”使莫里森非常痛苦,以致于再难全情投入新的爱情。凯蒂为莫里森的痛苦而痛苦,也为自己与莫里森的关系而焦虑。她狐疑、憧憬、失去勇气又重新鼓起勇气,种种心底波澜。她需要莫里森、还有与莫里森的婚姻所带来的拔擢力量,给她身份,使她脱离目前的生活。当她终于打破矜持预备采取行动,却戏剧性地与真相狭路相逢:原来莫里森已经另有所爱。

  好小说是要重读的,一般读者看到结尾,如同好的侦探小说的终局,既令人意外,细忖又在情理之中——莫里森对凯蒂的若即若离,不似他此前的情史所能解释,而费尔察德小姐的影子其实一直都在,断断续续地揭示出来:她家拥有大片地产,她的父母是莫里森父母的朋友,她美丽、性感、聪明。凯蒂以“一种假装的举重若轻”为策略,可是旁观者一语中的,“她太用力了”,特别是服装方面总是那么精致整齐。倒是费尔察德小姐,一点没有体现出她是富家女,“通常穿一条棉布裙和一件深蓝色套头衫。那套头衫非常肥大,袖子几乎遮住她的手。”最打击凯蒂的可能是,到最后那刻,当凯蒂盛装出场,情场胜者费尔察德小姐“甚至还穿着她的棉布裙子。”推究细节的话,当年的露西也是一样“邋遢”,从某种意义上,富家女的放松姿态是源于自信,对身份地位的自信。凯蒂的失败终究还是门第问题,门当户对,这是古老而常新的英式主题。

  作为学院派小说,《天意》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引入了复调。凯蒂在课堂上带着包括费尔察德小姐在内的三位学生,分析贡斯当的名作《阿道尔夫》,无论是《阿道尔夫》本身,还是他们对小说的分析,都与《天意》的情节与主题严丝合缝。《阿道尔夫》写贵族青年阿道尔夫爱上了伯爵的情妇、比他年长十岁的埃勒诺尔。埃勒诺尔抛弃了家庭和孩子,接受了阿道尔夫的爱情,愿意为爱牺牲一切。但是这爱情迅速让阿道尔夫觉得厌倦、觉得被束缚。而当埃勒诺尔高烧而死,阿道尔夫又悔恨不已,余生郁郁寡欢。凯蒂特别强调《阿道尔夫》中的《前言》,“大家觉得在没有深思的情况下结成的情感纽带,能被割断而不导致任何危害。”凯蒂说,“记住这个句子,这本书说的就是这个。”而实际上,重点是下一句:“当一个人看到,从情感纽带的断裂所产生的剧痛,看到被骗的灵魂那痛苦的震惊,看到那完全的信任之后的怀疑——那怀疑被迫指向世界中的某个人,又蔓延到了整个世界;当他看到那被放逐回的、无法被重新安置的尊重,那个人感到,在痛苦的心理有某种神圣的东西,因为那颗心在爱。”这一段既可以形容莫里森失去露西的内心痛楚,也可以呼应小说结尾凯蒂的感受。

  作为小说文眼的,是凯蒂向同事的母亲、前文学教授介绍存在主义,她说:“存在主义,它的主要论点是这样的,人的自然境况天生就是荒谬的,因为他时刻都在作假定,而这些假定通常都是不正确的。任何开端都不会自然地导致一个人的好运,或者厄运。因此信心和乐观并没有任何切实的根据。所有的力量都以万物为刍狗。”这,才是真正的“天意”。小说采用有限视角,描绘凯蒂的所见所感,但是对于莫里森、对于莫里森的家境与爱情,惜墨如金。凯蒂要到最后时刻才发现,自己的一切“假定”都是浪漫虚幻的,太过乐观。以浪漫主义为研究主题的凯蒂,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否真的有浪漫主义小说的主人公,或者,它是否就是浪漫主义者们自己树立起来的一种原型?”凯蒂在结束《阿道尔夫》导读时说:“在无法忍受的境况中无休止地说理,却依旧被这样的境况所限,这是浪漫主义者的特点。”令人绝望的是,天意如此荒诞,毫无理性,而浪漫主义者一直试图说服自己,今日依然。

  《阿道尔夫》在《天意》中的另一重重要性,还在于它的风格与布鲁克纳的风格在神髓上相似:极端干枯的语言与极端炽热的情感的并置,故事几乎像是被关在笼子里那样,凯蒂-布鲁克纳评价说:“即便绝望是彻底的,叙述却依旧保持着控制。这是非常优雅、非常重要的。”布鲁克纳被批评家视为文体家,就源于这种简洁、优雅、举重若轻的控制感吧。

  在布鲁克纳笔下,凯蒂算不得可爱,不是毫无心机,更没有多么高尚。但是在最后时刻,当世界轰然倒塌,曾经是浪漫主义者的她,表现得像一个存在主义英雄。她在餐桌边落座,一边是心上人莫里森,一边是情敌费尔察德小姐,还有幸灾乐祸、已经知道她身世底细的教授同事,她控制自己颤抖的手,小说结束于简洁的一句:“她拿起自己的勺子,准备用餐。”——一本221页的小说,用了220页铺垫,高潮只有一个自然段落,然后戛然而止。作家技艺,尽在此中。

  本文已发新京报书评版,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天意》读后感(九):孤独、衰败,荒谬的致死病毒,毫无出路

  读到安妮塔.布鲁克纳的《天意》最后一页,读着毫不意外的结局,我笑了出来。女主角凯蒂自始至终身处孤独和软弱的境地,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一次的,因“成为自己”的需要而爆发的呐喊,真的负责过什么。她爱的男人莫里斯是个典型的光彩照人的混球,表面尽善尽美,如同风中优美飘舞的白色垃圾袋,开口大谈法国大教堂。但她却以他的标准活着,以为可以挽他走进婚姻。陪伴她的同时又受她嫌恶的朋友,是一个被遗弃,终日流连于商场,穿戴艳俗的女人。她深陷痛苦时,寻觅的只是答案,荒唐的是,她追求灵媒却不笃信上帝,却反而总梦到教堂。她的外祖母强势不近人情,外祖父只有隐约的人形。母亲几乎是个消失的人物,却在书中被嫌弃地,像幽灵般不断穿插着存在。父亲是个逝去的人,在小说头尾显露了一些亮泽,只为了反射那仅有的一丁点儿虚幻的力量。至于凯蒂自己,正如小说里说的“活跃时很漂亮,安静时很平凡”,而最后,她却“想要和普通大众融为一体”。她对荒谬的反抗,也是毫不意外地接受。她的内心曾有无数次的“拒绝”,昂起头时以为她将扬帆起航,结果依然踟蹰在原路上,驶回那个衰败了的港口,尽管你以为这一次,她似乎将要奔向好望角。

  这本书我读到的当然不是“暧昧”。“暧昧”有加缪式的“荒诞”,但也有刺激感,孱弱者将“暧昧”纹丝不动地保留在生活的田地里,既不发芽,也无法收割,“暧昧”之情像是烂了的种子。生命力勃旺者必然挤破“暧昧”的皮层,必然要狂热地占有、掠夺甚至毁灭,而不是烂在地里,一切推给天意,推给自然规律。

  总之,一个忧伤孱弱的女主角,爱着加缪式的冷漠男人。加缪的“荒谬”绝不是生命的出路,从来不是,也将不会是。接受加缪的思想,便如同接受了感冒病毒在你身上种下的疲弱感,如果终生采用,便会失掉生命,死在感冒下。

  《天意》读后感(十):结构完美,细节打磨不够

  一口气读完,应该算是近期内读过的最好的小说。结构精巧,层次非常丰富,几条主线同时进行:女主角家世引出父母辈往事和上世纪风俗人情,女主角和同事的相处,和心仪男士的感情互动,还有对小说《阿道尔夫》的课堂解读贯穿始终。其中还有一些不显眼的隐线,比如女主角的两个朋友,她在火车上遇到的英俊男子,小班课堂上四个学生之间的暗涌……这本小说的结构简直就像一个精巧的镂空球,无数条叙事线彼此独立又互相交织,层层呼应。写得好,开头很迅速地进入情景,铺开,中间部分掌控自如,后面渐入佳境,结局戛然而止收尾利落。几乎可作为写作范本。

  最喜欢里面女主角对《阿道尔夫》的课堂解读,对浪漫主义的看法,很闪光,而且在无数细节处暗示,“这个故事几乎像是被关在笼子里那样,即使绝望是彻底的,叙述却仍旧保持着控制”(这句话是分析阿道尔夫的),女主角自己分析小说的话同时也映照着自己的感情,她内心爱得热烈,但表面粉饰太平想要欲擒故纵,实际上旁观者一语道出,“她太用力了”,非常妙。

  唯一苍白地方在于作为主线的男女主角感情拉锯,却太轻描淡写了。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暗涌难以描写的话,也可以通过参照物来显示,可惜参照物力度也不够。不然这本小说就可以称得上完美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天意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