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如走路的速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有如走路的速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11 20:40: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如走路的速度经典读后感10篇

  《有如走路的速度》是一本由[日] 是枝裕和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2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一):是枝的电影到底好看在哪里

  这几个月里,陆续看了好几个导演写的书,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胡迁的《大裂》,还想起来此前看完《情书》的时候,立刻找来岩井俊二写的《情书》,加上几天前刚看完了是枝裕和的这本《有如走路的速度》,合上书,心里不由得想要仰天长啸:像是枝裕和这样会拍电影又会写文章的导演,真是惹人嫉妒啊!

  《有如走路的速度》是是枝裕和一本关于拍摄电影、家庭记忆艺术理解随笔集。2011年,《奇迹》公映,他以《有如走路的速度》为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最终那些文章结集成此书,也就成为了他迄今为止的首部随笔集。

  这样薄薄的一本小书,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有十来篇短短的文章。有的是写自己拍摄的故事的,比如《死者》,由于是枝多次被问到拍摄的主人公似乎总是聚焦在“死者”身上,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枝裕和虽然每次都要回答这样类似问题,但这次回到笔下,他却没有像在面对记者时说的那样“要活的无愧,就需要‘死者’的存在”,相反,这次他如实相告:没有答案

  不过,《死者》里没有讲完的,在接下来的《丧》中,是枝却讲了一个举重若轻的故事来和读者进一步讨论人们在面临(或经历)死亡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萎靡干涸掉了,相反,这种时刻会让人变得富有创造力”,这当然不是说艺术的创造,而是指生活生命中的。

  是枝认为,人的精神在服丧期间能得到更多(深而痛)的体验感知,由此得到成长。他的例子是,某次去采访一个小学小学生们每天早上要挤牛奶,然后加热喝掉。可是有一天,母牛早产的小牛死掉了,所有的小学生摸着小牛渐渐冰冷的尸体,把小牛埋掉,隔天,依旧要挤牛奶,然后加热,然后喝掉。

  这其中便蕴含着“服丧”的意味。“虽然悲伤,也还是要挤牛奶,虽然悲伤,牛奶却依然美味”,这种复杂的体验,他说,(这)不是成长,又该叫做什么呢?

  像是枝裕和本人的电影一样,是枝裕和的文字也包含着这种平淡之中不动声色细腻,其实背后的情感波澜壮阔的,但他却能够把握好这样的力度,使力量蕴含在内部不至于喷薄而出,打扰到受众。

  在最开始的一篇《字里行间》中,是枝裕和被永田先生一支短短的和歌打动,他由此写到:“电影也应该尽量不直接言及悲伤和寂寞,而把那份悲伤和寂寞表现出来。”不论是他的《无人知晓》,《步履不停》,《奇迹》还是最近的那部《比海更深》,甚至在涉及到家庭、父母子女传统话题时,是枝裕和都有在努力“隐匿”一部分情感,而留下一部分让读者能够参与其中的情感。

  如他所说,他不希望电影真的沦为“娱乐”,而电影创作者除了一声叹息以外毫无办法,他更希望的是去探索怎样在新的环境之下,与当今的观众缔结友善关系

  这就是他并不急切地谄媚观众和电影市场,也不一味地拍一些后现代先锋的电影。他试图“探索”这样关系,而他的人生哲学”里,看起来谦逊平和中有一个固执行动派,在《责任》一篇中,是枝裕和讲了一个他记忆深刻的电影片段。电影中,那个电影关于犹太人被大屠杀,一个男人说:“我什么都做不了,但至少我知道这种行为是错的。”犹太人戳穿了对方的诡辩:“比起因为无知无所作为的人,明明知道却什么都不做的人罪孽更重。”

  明知道有的事情是非黑白,而听之任之,这也是是枝裕和所无法接受的吧,所以他没有高谈阔论道理,而只是听着心里的想法做一点,再做一点,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想,大概他本来也不是擅长给读者什么答案和经验之谈的那种艺术家,在他自己眼里,他永远觉得自己是一个探索者,是个学徒,当听到广播里把自己的名字和小津安二郎放在一起的时候,是枝甚至有些惶恐电视节目出身的是枝裕和非常喜欢中国台湾的导演侯孝贤,在《天使》一文中,他坦承自己“喜欢电影节”,而最重要原因是,电影节的东西好吃

  有一次在电影节期间,他和自己的“偶像”(自己说的)侯孝贤相遇在自助餐厅,他还亲眼目睹了侯孝贤与布鲁诺·甘茨之间“戏剧性”的一幕,因而,他“一整天都沉浸在幸福心情之中”。听起来和我们平常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是枝裕和是丰富而谦逊的,书中,他的很多讨论都与他所接触的”主流价值不大一样,好比在《正义》中,当他看到美国人民为了击毙本拉登而欢庆的时候,他说,不论对方是多么罪大恶极的人,至少不应该因为他被杀而公然表达喜悦。可以说,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枝的存在在客观上造就了世界的“丰富”。

  记忆深刻的是在《缺陷》一文中,是枝谈论了《空气人偶》的拍摄感想,其实主要是想谈论诗的主题与电影如何结合。但在最后的两段,他却讲起来人类关于“缺陷”的认识——“人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填补自身的缺陷,不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电影中,这种努力一直都被视为美德。但是依靠个人的力量能克服自身的缺陷吗?如果可以,那是否真的美好呢?”

  “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大概不是咬紧牙关勇气,而是不自觉地向他人求助的弱点。”

  缺点并非只是缺点,是枝裕和认为,缺点还包含着许多人类无法预知的可能性。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接受了这样的想法,是枝自己也不会努力去追求所谓的“完美”的什么东西或者状态,只要能够拍出“共鸣”和真实的感情,这就是最好的了。

  由此,也就更加敏锐关注平凡生活中忽然开阔的瞬间。他说,面对观众的认真态度,即“在心里想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做。”

  有了这样具体的观众,所做的作品就有了温度,对于调子的把握也更加细腻。还记得在他的电影《奇迹》中,主角是跟着离异的父母生活的两个小男孩,分别住在东京和乡下,其中哥哥很希望父母再次复合,因此寄希望于在新干线交错的瞬间许愿,好让这个想法实现

  兄弟二人分别从自己所在地方出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颇想了一些办法,如何存钱买票,如何请假,如何找到合适的观看地点等等。最后的时刻,许愿的时刻,哥哥航本以为自己会许愿,让父母重新在一起吧,但实际上却没有。他在返程的时候告诉弟弟说:回去告诉爸爸吧,对不起了,我最终选择了他说的“世界”。

  电影当然是非常好看。

  是枝裕和说,这部电影当时拍的时候就是想拍给自己的女儿看的,女儿那时候只有三岁,他想,这是女儿十岁时可以看的电影。《奇迹》中,两个男孩儿也不过十岁的样子,在那个时候,他们第一次渐渐理解了,原来与生俱来的“家庭”,也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人生广阔,有些事情也许不必要一直盯着抓住不放,以至于自己最后都被限制在其中。他们开始选择“世界”了。

  其实,关于世界的讨论,是枝在书中还提供了另一个角度,“世界”上的所有情感都不是被发明出来的,而是早就存在,那些微妙复杂的作品也好,感情也好,早就存在了,只是被汇聚,被发现了。

  《有如走路的速度》中除了电影和艺术观念的讨论,许多片段也关于家庭。过往的家庭中,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儿时玩伴,现在的家庭中,妻子,女儿,好友等。《丧中明信片》写了在为父亲守丧期间,接到父亲1985年世博会上写的“二十世纪的我致二十一世纪的你”,2016年,53岁的是枝裕和接到1985年父亲写的明信片 上面是“请注意身体健康,组建一个和睦的家庭”。

  这样的时间跨度里,是枝裕和仿佛一时之间穿过了三十几年,而他说,夜晚读《迷失美国》,那晚仿佛不只是他一个人。

  《母亲的背影》写了最后一次和母亲吃饭后分别的时候,望着母亲的背影,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然而这感觉竟成真,这也成为他拍摄《步履不停》的初衷。他说,他不想拍摄一部让人哭泣的电影,而是想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大家感到“母亲一直在这儿”,想和母亲一起欢笑的电影。

  尽管《步履不停》最后还是被大多数人解读为“人生向前,步履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懊悔,但在整个观影的过程中,只有母亲最后朝着公交车挥手的瞬间让我落了泪,而且也不是懊丧的泪水,而是母亲总是那么亲切温暖。在书中,他也称赞了饰演母亲(也是他常用)的演员树木希林女士,称赞她来自于生活的真切自然表演

  《有如走路的速度》文风和是枝裕和自己拍电影、做事风格完全统一起来了,我曾经和其他朋友谈论他,说他是比起现在许多导演都要迟缓半拍的艺术者,然而这种缓慢,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书中他那些色彩明丽线条简单的插画和为数不多却张张有趣而温暖的家庭照片,大概也能成为走近这个导演、作家更真切的一扇门吧。

  ——end——

  ·本来想找一些电影的剧照或者什么,后来还是觉得麻烦,就算了……orz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二):无人知晓的夏天,是枝裕和陪我们走过

  最初知道是枝裕和是因为这部叫《无人知晓》(nobody knows)的电影,为着柳乐优弥因这部电影成为戛纳最年轻的影帝(当年与他一同入围的还有梁朝伟,评审结果出来,梁影帝也颇不滋味,竟被一个十四岁的小孩抢手了影帝桂冠),也为着“西巢鸭弃婴事件”的惊骇,而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柳乐优弥的眼神。没有要责备谁,只是拒绝外在,拒绝大人的世界。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三):期待

  两三个小时看完了这本轻松简单的小随笔,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点是:电影中对任何人选择的任何生活方式都不以好坏论,不去批评或是判断媒体或者电视电影工作者不应当与受众形成一个互相重叠的圆,而是应当如游牧一族一样带来新鲜扩大视野;父亲穿越时空的信带来最大的情感触动。

  是枝裕和是个有思想的导演。

  从海街日记开始,连续看了步履不停、无人知晓、如父如子、奇迹,从最开始纯粹迷恋干净清爽夏日感清清淡淡的氛围到注意到电影深意和导演表达方式,特别高兴这些方面都深得我心,特别期待导演新作。

  终于又有“期待”的感觉了,真高兴,真谢谢。海街日记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四):[摘抄]其中一些很硬核的价值观

  1.“正是由于无视世界的复杂,一味追求易懂来巴结观众(虽然并非全部),才导致了电视和电影的幼稚化,进而脱离现实。”

  2.“定居在日本这样的岛国,居民尤其缺乏与不同的人群接触,促进自身成熟机会。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本该促进以海洋为媒介的对方开始,但不知从何时起,大海被视为屏障。。。。。。更糟糕的是,由于自身不成熟,个体对笼罩整个群体单一价值观不加批判随波逐流,并沉湎在如此便能心安理得错觉当中。”

  这一点,我想“闭关锁国”的中国也未尝如是。

  3.“本应存在于精神外部的媒体已经完全被内部社会同化,迎合内部的价值观,或许还在为村落的高墙添砖加瓦。我想,媒体的职责应该是对国家与个人的价值观持批判的立场,并将两者衔接起来,制造接触他人的契机,促进国家和个人成熟(相对化)”

  4.“而对媒体从业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自觉地从内部跳出,到大草原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五):波瀾不驚的哲理隨筆

  「戰爭本身就是罪惡的。戰爭不是摒棄政治,而是政治的一部分,我耳聞過這種觀點。如果殺戮會帶來和平,那報紙和電視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人之所以為人,必須記住過去,包括失敗的經歷。記憶終將成熟,變成文化。不記取教訓,強迫人們在短期內忘卻,就等於把人變成動物。這是政客和媒體擁有的最強大也是最低級的暴力。」

  書本裡包含很多平淡易懂又引人深思的語句哲理,波瀾不驚,又如走路的速度。

  是枝裕和的文筆好,書本的翻譯也很美好,讓人不知道為什麼就想起海街日記的藍色調。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六):我读是枝裕和

  我读是枝裕和

  在图书馆书架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匆匆走过的时候发现了封面上大大的是枝裕和四个字,一开始只觉得眼熟,就饶有兴趣的借下了这本书。回到宿舍后仔细端详,才想到这是前阵子看过的比海更深的电影导演呀。就是这么有趣而又意外的一个开端,我重新认识了这个正直温和的导演。说实话,在看是枝裕和的散文之前,我对他本人知之甚少,仅仅停留在电影残留的余味里,要不是这个偶然的相遇,我可能就要错过一个美好的心灵了,想想觉得真是庆幸窃喜。

  这两天零零散散的时间里,我把这本书细细浏览了一遍,每翻过一页,心里就多一份感叹,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作者,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遇见了,所以在读他的每一句话时,我的内心里总是战战兢兢,深怕错过了哪一句让人会心一笑的句子。

  我并没有光凭自己的喜好过分夸夸其词,实在是,这样让人动心的书籍太难得,好像是酒逢知己般觉得千斤甚少。

  所以毫不迟疑地动手写下这篇文章,趁着我还对文中的内容还有些许印象。

  关于生与丧

  “为什么总是描绘死者?”

  是枝裕和说,并不想通过某个人的死亡来营造电影里的悲伤情绪。他所尽力尝试的事情是,把死亡的过程与悲伤保持距离。毕竟,死本身的主题,并不是悲哀。

  他还说,人在服丧的过程中也是具有创造力的。因为,人在这一个期间体会到的不单单是悲痛,还有成长。

  我深以为然。

  想到几年前至亲去世的那一段日子,真的太难熬了啊。当时我正在上高三,高考生的心里总是阴晴不定的,又加之这一消息实在突然,一瞬间确实难以接受,很久的一段时间我都没有走出这片阴霾。记得当时教室外的走廊正对着医院的住院部。晚修时偷偷溜出来走廊上喘口气,一抬头,就能看到对面医院灯火通明的病房,依稀还能见到几个焦虑的身影在光线昏暗的大厅里踱步徘徊,想必是焦虑的病人家属吧。我想起了万家灯火这个词,这些星星点点的灯光,不正是一个个家的支柱吗。那么,他们此刻的心情是否同我一样?

  悲痛是必然的,但绝不会是长久的。

  那样的一段日子确确实实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此刻我正在经历着遭受着的一切。但回过头来看,当时未必需要如此消极。或者说,我用另一种乐观的思维去对待丧这个话题,会不会更加平和呢?我的至亲,摆脱了病痛的枷锁,安定地沉沉睡去,他们是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啊。这样想着,当初受到的那些悲痛,多半不是出于对亲人的缅怀,而是自己走不出甩不掉的心结吧。

  往后的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反思。我最大的成长就在于心态的转变,从歇斯底里的悲到豁然开朗的悟,这样的经历,也值了。

  虽然悲伤,但是还要愉快地生活着。

  这就叫成长。

  ---------------------------------------------------未完----------------------------------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七):这本书,我想放在提包里

  外婆打电话来:“什么时候来吃饭?”意思是,有日子没来了,快滚来看我!

  “明天周六,就来!”于是,屁颠屁颠整理好东西,犹豫了一下,往提包里塞了一本书。

  外婆家在静谧的乡间。

  吃完午饭,收拾好厨房和卧室。阳光下,妈妈在给外婆洗头,屋后,外公用传统的煤饼炉烧着开水。我从提包里抽出书,惬意地摩挲几下封皮,翻到书签的一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多少时间看书了,用半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已经是学生时期的回忆。现在,我更倾向于在提包里和枕边放上一两本书,有空时,就翻上几页,不拘多少。不是所有书都适合这样阅读,因而这本书更显出它的独特。

  它像是为这种阅读方式而生的——《有如走路的速度》。

  喜欢它的封面,不知出自谁手的儿童抽象画,淡淡的,特别适合我那个果绿色的手提包。当书在包中伸出小脑袋时,我心爱的提包好像更有型了(哎呀!暴露逗逼的身份了……)。我最中意剥去封皮的书面设计,一个昂首散步的小人,一串果实累累的枝桠,极简,又暗合主题。

  书中随处点缀着童真的图画,是粗糙朴实的质感。作者采撷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汇成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主题明确,文字温和,任何时候阅读都不会有负担感——

  就像走路的步子一样轻快而安静。

  作者是枝裕和,是生于1962年的大叔。电影导演,作品有《幻之光》、《奇迹》、《无人知晓》、《如父如子》、《海街日记》等,《有如走路的速度》是他第一本随笔集。全书被分成七个章节,或关影像,或关记忆,他探讨媒体的责任,也索寻离人的背影。因为从事影视工作的缘故,他的大部分文章都带有职业的基因——纤细的神经,执着的探索,以及寻求互动的姿态。

  是的,这是一个媒体人的随笔,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性的观点,但却不给人高高在上的疏离感。是枝大叔很真诚,在书中,他不避讳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以及成长中的惆怅记忆,他就像邻家的大叔,嘴角永远衔着一支烟,眉头永远微皱,时而诙谐,时而严肃。

  不过,大叔终归是大叔,在谈到媒体责任时,他的观点多么具有杀伤力!

  “大众会被蒙蔽,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报纸和电视这些媒体早早踏上了遗忘一途。”

  “自从事电视工作以来,我就有这种立场,当百分之八十的人支持‘正义’的时候,去倾听那百分之二十的少数派的声音。”

  相比于我们,日本民众对于媒体的两面性体会更加深刻。

  一遍看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叔关于“困惑”的态度。

  相比于做出积极乐观的样子,大叔提出:“如实地呈现困惑也可以啊。”虽然他讲的是传媒,但私以为在日常生活中,这亦是一种寻求沟通的良好姿态。播下困惑的种子,说不定会收获交流的空间,犹如这本书,本是边散步边播撒一些思想,却有可能收获许多感悟的果实。令人不禁感慨,“成长”就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电影作品是静静沉淀在水底的东西,这些文字就是沉淀之前缓缓飘荡在水中的沙粒。”“那些现在还很细小、并未成形的沙粒,一定会在几年后,成为下部、下下部电影的芽和根。”

  好的,大叔,要加油哦!

  请一路撒种,一路收获。

  “阿囡,来吃瓜子,”外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看书看得花痴样,你真是没救了,”表弟在一旁戏谑道。“哼!”我合上书,给他吃一记板栗。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八):有如走路的速度||它让我反问自己,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日本人

  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的,也因为之前看过是枝裕和导演的《海街日记》,所以就想了解下这位导演。书类似于随笔,每篇一个主题,篇目不长。我喜欢看随笔,感觉在随笔中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做事方式。

  书中谈到了作者的从业历程以及创作中的所见所想,谈到了作者的生活,以及关于演员、关于媒体的一些看法。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一位很朴实,密切关注平常生活种种的导演,他的电影也多从平常生活中提取让人重新思考的因素。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他的拍摄理念,“我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想做到这一点,需要的大概不是咬紧牙关的勇气,而是不自觉地向他人求助的弱点。缺陷并非只是缺点,还包含着可能性”,以及他引用的吉野弘先生的一首诗“所谓生命/仅靠自身无法被完整创造出来/生命自有缺陷/需要他人来填满”,都让我很受触动。让我不禁反问一直不敢停下脚步怕被后面的人追上的自己:“我真的要全依靠自己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吗?”总会觉得这方面我还做的不够好,那方面我还需要锻炼……但弱点是永远不会改完的,我也不想做一个完美的人。或许,对于缺陷,我们可以不那么执着的改掉它,而从另一个角度找寻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毕竟,缺陷并非只是缺点,还包含着可能性。

  作者虽然平淡而朴实,但他并非随波逐流的人,在对于媒体的立场和责任上,他有自己坚定的想法。“我认为,包括电视广播在内的媒体应是游牧民。他们的首要职责是站在外部持续不断地批判内部,使居民所处的社会更加成熟。”作为一个日本人,他不偏帮自己的民族说话,直截了当的阐述到,“不知从何时起,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使“岛国根性”蔓延开来,滋生出“日本是单一民族”“万世一系”等困扰内外的幻想和谬言”。其中原因之一是本应存在与精神外部的媒体已经完全被内部社会同化,迎合内部的价值观。同时,作者对于在日本福岛事件的四个月后企图重新启动核电站的做法表示了强烈的不赞同,认为人不能忘记过去。

  看到作者对媒体立场和责任以及日本重新启动核电站的想法后,我对日本,或者说是普通日本人的印象改变了。在这之前,了解日本大多是从历史书上,从新闻报道上,或者是动漫中了解的,鲜少能了解到日本人真实的想法,小时候也本能的排斥日本,就是不想去日本旅游,不想学日语,不想看日剧,后来了解的事物多了,视野开阔了,想法也更包容了些,但直到看完这本书后才真实的感受到,日本并非完全就是我们想的那样,他们也会批判内部自身,也会不赞同政府的一些决定。让我意识到在没能完全认识一个国家、一个群体,甚至一个人、一件事之前,我们都不能以偏概全,把个人的想法和感受加诸于他们身上。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九):日常就很美丽

  是枝裕和(差点又打成是裕枝和:D)的这本随笔集分为七章,内容涉及创作电影的初衷、幼时记忆、合作过的演员、对社会政府的批评等等,内容满满当当,很多想法也值得再三体会,但目前最吸引我的,还是整本书呈现出的,与他的电影作品一脉相承的日常感。日常感是什么,有句话我很同意,“普通而平凡的我们在彼此眼里闪闪发光。”但究竟是什么促使大部分日本艺术家都具有刻画日常的出众能力?

  我从这本书体会到的答案是: 这种对日常的精细把控来自他们深入骨子里的谦卑,尤其是对自然的谦卑。这种谦卑似乎让他们拥有一种旁观者的视觉,虽然身体在参与生活,但是思维随时能浮起来,从高处俯瞰生活以及参与生活的每一个人,从而凝炼出这种珍贵的日常感。而更为有意思的是,作为细心观察的回馈,生活也时常赐予他们一些异常珍贵的画面。比如他因为惦记前天晚上看到的螃蟹第二天特意来沙滩寻找,结果看到了这幕: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十):“走路”的反省

  最近在想一个问题,也可能是好几个问题,也就是在看是枝裕和的《有如走路的速度》这段时间。最近自我辨识能力似乎有很大的提升,一旦有什么失误马上能够获得觉悟,我不明白这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一来是可以马上进行改正错误,但是那一次的失误还是已经酿成了。那现在来说,发现自己会矫情,做作,并且刻意,在不同人面前扮演不同的人物,生怕受人冷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需要用真正的自己真诚待人,就像是枝裕和一样,我没和他相处过,但是在他的文字里会发现他付出的感情,会被感动到,甚至是平实的需要都不会展示出一丝苍白,一切都像他的步伐速度,虽然慢,但是却很有节奏。我想,我应该学习让自己接受并用真诚对待其他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