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温尼科特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温尼科特传读后感10篇

2018-05-14 21: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温尼科特传读后感10篇

  《温尼科特传》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罗德曼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温尼科特传》读后感(一):还原真实的温尼科特

  还原真实的温尼科特-评《温尼科特传》

  文/信实的精灵

  人类学家伦理学家东恩普林斯休格说,“人类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人类有自我意识,有能力体会复杂的情感,并且有同理心。” 温尼科特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正如温尼科特他的第二任妻子克莱儿·布里顿所言,她在自己关于丈夫温尼科特的传记回忆录里面,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理想化她的丈夫,没有刻意把丈夫描绘成为一个完美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生命中的另外一面。她的目的是着重于他的生命形态当中轻松嬉闹的那一面。他敏感,在与第一任妻子长达二十六年的漫长婚姻里面,即使他正值壮年,他们俩之间也没有性关系,或许对于一个男人更为可怕

  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即使他作为一名知名精神分析学家,他仍然在现实当中活出来真实的自己。罗伯特•罗德曼作为美国的知名精神分析师,曾为纽泽西普林斯顿尖端精神分析研究学会成员,并在加州执业。他对温尼科特的热忱反倒是极大推动了温尼科特相关的教学演讲临床研究和论文等相关资料的出版。

  这本书是罗德曼根据大量的资料检索和证据搜集,再加以作者自己对于一些资料的整理和推断进行编撰的,里面涵盖了很多温尼科特早期的书信,以及他的第二任妻子在她自己的一些作品中所描述的温尼科特的真实印象。无疑,即使温尼科特在很多资深精神学和心理学研究者心中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存在,然后本书依然用事实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中的温尼科特,这抛却了他外在的光环,用精神分析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一个人

  鉴于温尼科特的母性女性化的声音,这也难怪武志红在推荐序中说温尼科特算是一个暖男类型的精神分析师。看过一些相关书籍以后,越来越觉得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研究其实是不分家的,甚至于彼此在很多方面的论据都是可以互相支撑的。

  温尼科特这一个伟大人物诞生,作为精神分析领域领袖人物,其实并没有像很多人所描述的那样,处处完美,他有自己致命的“缺点”—— 有点孩子气、优柔寡断却又叛逆,但恰恰是他的缺点成就了一个不走寻常路的温尼科特。他考虑事情,看待事物观点都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即使最开始他沿袭着克莱茵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后期的研究中他渐渐开始自己的研究特色,就是更加注重母亲角色。他和克莱茵差异核心在于温尼科特相信母亲是一个真实、外在的角色,而此人对儿童心灵发展至关重要。两相对照下,克莱茵则强调在儿童的心智中“母亲”这个概念内生的成分

  本书的笔者在研究温尼科特之后,十分确认他和父亲的关系出了严重问题,尽管他自己从未披露过相关的事情。这或许就是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婴儿一生的影响

  温尼科特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虔诚信徒,从书中的只言片语可以看出来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他虽然一方面力求追随父亲的榜样,不免让他被驱使着设法卸下原本善于表达的、艺术家天性,而披上科学外衣。他的思想中呈现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特质,而且超越了在历史上让这两个领域泾渭分明的那些个别特征。那些温尼科特作为一个“人”的发展,与作为一个精神分析思想家的发展,绝大部分依赖于他自身不间断的自我分析。恰恰他对读者的吸引力,在于个人完整可能性

  温尼科特的母亲极力于压抑自己的性兴奋,他自己的第一段无性婚姻,两个姐姐终其一生或许都维持着处子之身。所有的这一切信息暗示着一段无性的或者是更有可能是反性的童年

  考虑温尼科特他自身的性问题如何影响了他在精神分析方面的思辨总是有趣的。每一位精神分析事都在自己生命的基础上,建立对他人生命的想象建构。

  在温尼科特的关注之下,女人作为孩童生育证与养育者,更胜于作为一个独立个体

  现代的很多关于孩子甚至于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都表明,孩子成年之后的诸多行为都与童年时期甚至于婴儿时期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关联。甚至于现在的留守儿童的犯罪率大大提升的问题也开始追溯到他们小时候成长环境,这个或许都是受了温尼科特的研究成果的影响。

  温尼科特他看似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童年,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悲伤故事。为什么在他的很多作品中,父亲这个角色几乎没有出现过?他看似温柔外表下,有着怎么样悲伤的故事,这本书给出来我们一个真实的温尼科特。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温尼科特传》读后感(二):Do your own thing ——不少于一切

  看了这么多的人物传记,貌似这是唯一要带着自己的思想去领悟主角人生的涵养。它是以一种分析的姿态来论述温尼科特这个分析家的一生,通过公开信件活动,作者用一个分析师的视角,用他的所学来例证,而身为读者的你在感受分析方法同时,也可以有自己不一样想法

  出生于1896的他,有两个姐姐,母亲是个抑郁症患者,父亲更是在那个女性地位已经变动而可以拥有自由的家里的权威。14岁的他意识到自己“太乖了”,做出了一些“不乖”的事,被父亲送到了寄宿学校机缘巧合却又是命中注定的成为了一名医学工作者,临床的丰富经验为后来的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他做精神分析时,已经有两个学派,一个是以安娜·弗洛伊德为代表柔软心地好,强调人性对同理的需求,还有一个是以克莱因为代表,严厉苛求,强调人须面对痛楚现实的必要。开始时他是站在克莱因的理论中,但是他否认自己是克莱因派,这就是他“do your own thing”的体现,他有自己的理论,之后由于生命中的爱情克莱儿的出现,更加的自信,在安娜和克莱因理论的基础上,成就了自己的独特的原创理论,为精神分析学做了很大的贡献,也让他成为精神分析学独树一帜的不可替代。

  当然在两个权威之中拔杆而起,是何等的艰难。当别人对他的分析不屑时,他没有放弃勇敢坚持这一切,这不仅仅是内心勇气,更是对自己的信任与内心自由的放纵。他很懂得尊重别人,让他们接受或试着接受自己不一样的观点,而不至于让他们因为学术上观点的份不同和而关系不和。直接阐述,不能让理论自恋,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基础,更好的发展,对于一个理论,不管你赞同更甚把它视为真理,这都可以接受,但是一定要保有一个思考态度,这才能进步。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完美的部分,如果你放大这个不完美那就是自卑,如果你战胜这些不完美,那就是自信。不得不说,爱情真的是个伟大情感。28岁的他和艾丽斯开始了第一段婚姻,因为他的“身材矮小”,对于男人而言,这是一种抬不起头的痛,无性的婚姻维持了21年,而作为分析师的他,无法抛下被视为“基近疯狂”的妻子,尽管从很多方面看来,她都不能称得上是个正常人。还好,命运在这个时候安排给了他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分析师里维埃尔,一个是他第二任妻子克莱儿,克莱儿是个敢于直接表达自己感情的人,刚强好胜行动派。在他们的帮助下,他终于为自己“活”了一次,迎来了自己接下来接近20的婚姻,也迎来了自己理论的巅峰

  对于玛珠·汗,这也是个“不乖”的人,温尼科特是容忍的,为什么会如此,我想除了书本上可能的同志情节以外,还有他对新方法的乐于尝试。他的很多想法也是因为他书写的创新性而被埋没,导致他一直被正式地 圈子排挤在外,他对汗的宽容,可能也正是他想从克莱因和安娜·弗洛伊德那里得到的东西

  温尼科特的理论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上,再联结克莱因的理论,然后再修正,更深刻的诠释温尼科特自己的理论。但是从他的理论中一步步看到母亲的出现,再到关于父亲作为幼儿第一个完整体的想法,他也终于明白,不再执着的区分自己与他们的差异,做一个完美的“抄袭者”。

  这是分析师的一生,也是人生中必要的一课!Do your own thing ——不少于一切。

  《温尼科特传》读后感(三):曾奇峰推荐序——最温柔就是最勇敢

  对一个男性学生来说,选择儿科作为终身从事的职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做了儿科医生以后,又不是去治疗儿童的身体疾病,而是去研究和改变可能导致儿童身心双重问题的病理性的母婴关系,就更加困难了。这些困难都源于一个因素:跟女性相比,男人常常更加不愿意面对自己内心那些温柔的东西。

  温尼科特战胜了这些困难,他坦然地做了儿科医生和儿童精神分析师。在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直接帮助了6 万多对母婴,间接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英国人。当然,被影响的不仅仅是英国人。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培训影响最大的就是温尼科特。由此散发出去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人类的全部文明

  我们也许可以说,专家任务就是制造术语,然后用这些术语构建出一个理论体系。弗洛伊德制造的术语,高冷而晦涩,似乎不是要用那些术语说明什么,而是要隐藏什么,就像是他一生都要揭示的潜意识的伎俩的见诸行动。如果冰冷的术语是弗洛伊德温柔内心的反向形成,那么这位被誉为人类精神领域里最勇敢的探索者的人格,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勇敢。

  温尼科特的术语,温暖通俗人人理解,人人能接受,也人人都能因为接受而产生改变。这是因为,他接纳了他的温柔,他的意识和潜意识一致地认为:最温柔,就是最勇敢。

  男人应该冷峻而刚硬,这是落后的农耕社会对男人的要求。在这样的理念背景下,呈现温柔的男人似乎就不那么男人了。对于男性身份认同不足的男人来说,这种外在评判会带来深重屈辱感。但对一个像温尼科特这样的男人来说,自己就是男人的坚定认知已经无需外在证明,所以他敢于温柔。反过来说,一个男人温柔的时候,恰恰就是他最男人的时候。

  以远离温柔的方式“装扮”成男人的文化史和家族史,是一部血泪史。我对数以千计的成年男女做过治疗性访谈,他们中的很多人,或哀怨愤怒地告诉我,他们的童年有着一个怎样的严肃冷漠暴力的父亲。我也能看出,这样一个父亲,对他们的整个人生有什么样糟糕的影响。

  温尼科特发明的最伟大的精神分析术语,我个人认为,是“good enough mother”。这个术语在翻译成中文时遇到了问题。最开始翻译成“足够好的妈妈”,容易误解成了做个好妈妈,忽略了原文的“够了就行了、不要过分好”的意思。后来翻译成“刚刚好的妈妈”,又觉得什么叫刚刚好很难定义。不过我觉得,翻译成“60 分妈妈”,最为传神和精确

  “60 分妈妈”的意思是,肯定是好的,因为及格了,但却还有不好地方。如果好妈妈的终极考核标准是看她能否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那么“60 分妈妈”最符合标准。这样的妈妈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她同时也具备“坏”妈妈的特质,

  比如有时会抛弃孩子独自去“寻欢作乐”。天意难测,但温尼科特却看透了天意:妈妈的如此“失职”,恰好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机会。所谓100 分的“完美”妈妈们违背了天意,所以她们使孩子患上各种身心疾病,无法远走高飞

  温尼科特的这些思想,几年前就已经来了。在特定的圈子里面,甚至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行动的准则。这一次是他的传记出版,象征着这个人“亲自”来了。其意义是,温尼科特的思想,可以帮助妈妈如何对待孩子,而他这个人,却可以使爸爸们有一个如何成为并敢于成为“因为温柔、所以勇敢”的称职爸爸的榜样。

  上个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刚买了一套弗洛伊德传记《心灵的激情》(新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年6 月出版),推着自行车坐轮渡从汉口去武昌。

  我把书放在自行车后面的坐板上,一个浪头打来,其上册滑到了江里。丧失之痛,在此刻仍有些许残留。此痛当然无关乎金钱,而关乎那些远远高于金钱价值的价值。

  同样,如果我们拥有这本《温尼科特传》,不仅仅是表示我们的书架多了一本书,多知道了几个创造性的心理学术语,还意味着我们决定放弃借完美掩盖缺憾,有能力用温柔表现勇敢,以成长对抗失去哀伤

  最近听人评论心理学家说:新手看着最专业,专家看着像在玩,大师根本就是在胡闹。按照这个标准,弗洛伊德是新手,温尼科特是专家,大师还没见着。

  不过也许,大师并非总在胡闹。大师也可能在过自己的日子,就像温尼科特一样,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浮浮沉沉。

  《温尼科特传》读后感(四):读到不一样的温尼科特

  不论你是钟情于亲子关系、儿童心理治疗,还是一个客体关系理论的拥护者。不论你仅仅是喜欢那些精神分析黄金年代的八卦轶事,还是想要了解边界、设置、治疗中的真实与虚假。或者只是想要读一本已经深入我们文化的伟大人物之一的不一般的传记。你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你想要的东西。

  温尼科特不仅是安娜弗洛伊德与克莱因之外的中间派。他和无数名字都有着复杂的关系。弗洛伊德家族、波拿巴公主、福布斯、费尔贝恩、拉尔夫格林森、冯苏汗、RD.莱恩、拉康、比昂,那个年代所有与心理学、精神医学有关的人都无法绕开温尼科特。更不论他见过的六万组家庭、在BBC多年的广播。

  他的文章用词平易近人、他也对治疗理论提出了无数令人费解的名词。有些词语不仅仅存在于心理治疗的专业领域。甚至已经深深植根于亲子关系、儿童教育的领域。而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温尼科特从一个得到过多母爱的孩子、长成一个脱离两位强势母亲的“儿子”、再成为世上最好的、最能理解孩子的“母亲”。直到生命最后的阶段,他才想要成为早年被他忽视的或者回避谈论的父亲。而最终他也只是接近了那个形象。

  大多数人只了解他温柔的一面,但实际上他在那些复杂的关系中,却充满压抑、攻击性和尖酸刻薄。他如此了解儿童,对于所有人却始终保持着距离。即使如此,那些人依旧爱他、尊敬他。他追寻着自由的治疗、自由的人生。他的有些工作或许看来是边界不清,甚至不能称为分析。或许只有了解了他的复杂性,我们也才能接纳并整合自己身上的多样性。让我们成为一个真实的、完整的、有一点好也有一点坏的治疗者。

  《温尼科特传》读后感(五):笑傲心理学的江湖

  《温尼科特传》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德曼为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做的传记。本书与世图出版社的前一套克莱因的文集有一种顺理成章的传承关系,因为温尼科特是克莱因派的干将之一。世图最近出版了不少心理学书籍,而且按照学派井井有条地出版,整体上给人一种类似《宋元学案》或者《明清学案》的格局的感觉。

  温尼科特虽是克莱因学派独有创见的干将,但是他与掌门克莱因却也有着种种分歧。俩人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克莱因比较刻板,丁是丁卯是卯,比较固守于精神分析师的角色,强调病人与医生的分野;而温尼科特比较有热情,他有时会放下医生的身段,拉近与病人的关系,从而加强对病人的治疗。比如温尼科特会与病人有肢体接触,而克莱因就不会,甚至视之为错误。一个事实,同时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在克莱因的时代,精神分析是一个新生科学,精神分析师对这种手段的使用有点过于广泛,病人与精神分析师的角色时常转换。有时温尼科特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会给人看病,但是他自己也会请同事给自己做精神分析。他们总算不会给自己的儿子做精神分析,但是会请同事给自己的孩子做精神分析。现在医生不给亲属或者关系太近的人看病已成惯例,因为血缘或者亲密关系会影响诊断,但是当时人们似乎急于尝试各种可能性,并不在乎这些混乱。从这个角度看,克莱因的刻板似乎是为了纠正这种混乱,有种先“正名”而后“名正则言顺”的味道;而温尼科特则比较实际,为了实际疗效可以随机应变一下。如果一开始“医患关系如果亲密到影响诊断则不能进行诊疗”这一点明确的话,二人之间分歧也许不会那么深刻吧。

  不过温尼科特所以扬名立万,恰恰在于其创见,若只是原封不动地继承,一字不错,也不过是庸碌之辈而已。宋元、明清学案中例子很多,不必赘述,只是温尼科特与克莱因总有摩擦令人耿耿而已。这一点,西方人不如禅宗《五灯会元》中的禅师们:禅门讲究“弟不如师,减师半德”,如果弟子没有创见,不能独出机杼,作为老师实际是失败的。禅宗果然不是世俗学问可以比拟的。

  不知为什么,读温尼科特的传记常常让我想起《笑傲江湖》里面的令狐冲。温尼科特初识精神分析,给家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一片烂漫生机。这封信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令狐冲在洛阳绿竹巷初试指法,一曲《碧霄吟》虽然指法生涩,却已然将那种天空一碧如洗晴空万里的气象弹奏了出来。绿竹翁忍不住夸赞:一开始胸中的意象已远比我高!温尼科特在这封信中已然确信自己的未来,那种豁达跳脱确实很像令狐冲。

  温尼科特与两人妻子的关系也与令狐冲与岳灵珊和任盈盈的关系好有一比。温尼科特的第一次婚姻是历时十年的无性婚姻,温尼科特极力维持婚姻,但是他妻子却似乎毫不在意,从不主动,只是冷眼旁观婚姻的解体和温尼科特的内疚。而温尼科特的第二任妻子是跟他在工作中互相帮助讨论产生的感情,俩人坠入爱河时,温尼科特的第一次婚姻尚未破裂,直到最后温尼科特实在无可留恋,结束了第一段婚姻,与她结婚。温尼科特的第一任妻子并未变心也许与岳灵珊并不相似,但是无心于他却很相似。第二任妻子对温尼科特的挚爱与等待与任盈盈也非常相似,果然一个男人的成功后面总有一个好女人啊。温尼科特在旧情与新爱之间的抉择与彷徨也与令狐冲毫无二致。

  如果将温尼科特比作令狐冲,刻板的克莱因还真有几分岳不群的风采。克莱因与弗洛伊德的女儿争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话语权,而温尼科特虽名为克莱因学派的干将,实则一个散仙,在实践中自行其是。真有五岳并派大会上,左冷禅与岳不群各出心机,而令狐冲悠然散淡,根本无心争权夺利的局面。想来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不过是某些模式的一再重复而已。

  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最终隐退江湖,温尼科特也并不在乎那种宏大的“名利”,他只是真实地工作,并留下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能够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死而无憾吧,其余都是浮云。

  《温尼科特传》读后感(六):《温尼科特传》:突破多重三角的心理学大师传记

  《温尼科特传》:突破多重三角的心理学大师传记

  《温尼科特传》是近年来打出“世图心理”品牌标志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新出版的一本心理学大师传记。

  厚厚的一册书拿在手里,本身对人就充满着神秘感与高深莫测感的心理学更让人在心里激发起一股挥之不去的敬畏感,而正如书中“中文版编译事项说明”里提到的那样,本书“内容庞杂,论述艰涩”,为全书的风格作了一个对阅读者来说并不乐观的界定。

  但是好在本书的中文译本相当的好,最令人感到爽心悦目的是,译本追求中国文字特有的古色古香的味道,在译笔的韵律方面,适当地融进了一些古典的汉语结构,便使得译本具有了浓重的中国韵味,读起来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感受,对这样一本如果译起来字正腔圆、完全用西化语言直言的话而让人不忍卒读的心理学图书来说,不谛是读者一个福音。比如,为了接近中国读者的感受,不惜运用了“楚河汉界”这样的显然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才具有的意义的定性词。还有像“巨细靡遗”、“差堪比拟”这样的词语,都带有汉语特有的古典韵味。当然对有些词语的译法,因为对心理学知之甚少,觉得是否能够更精准一些。比如,书中提到的“退行”一词,对应的原文词语是“Regression”,其本意实际是通过分析师的引导,让病人回到童年状态,找出存在的问题症结。译成“退行”,给人的感觉,更觉得是一个空间里的行动,而如果译成“回溯”的话,还具有在时间中的一种回推的意味,可能更精准地符合原意。总之,这本书的译本,尤其是由吴建芝医师所译的部分,译笔非常流畅,对汉语的把握非常精准,而尤其是译者对中国古典语言的内在功力,使译本读起来,几乎像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一样不忍漏掉半句。这是一本会给人灰色印象的心理学著作带给人的意外的惊喜。

  本书传主温尼科特号称是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师。但我们却对他知之甚少。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一般知道弗洛伊德之后最为知名的心理学家应该是荣格,荣格也可以说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而温尼科特更视弗洛伊德为“父亲般的人物”(P187),“温尼科特从不曾犹疑弗洛伊德是他自身和所有其他分析师的始祖与创基者。(P161)”,“他在不止一个场合中说过弗洛伊德提供了精神分析的方法,而分析师则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扩展弗洛伊德的发现。(同上)。”

  那么,他与荣格究竟谁才是弗洛伊德的真正的传人?

  在书中找答案吧:“(温尼科特)似乎将自己视为弗洛伊德的子嗣,一如荣格在未失宠之前所扮演的那个角色。……许多人将温尼科特视为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分析师。在他关于荣格的作品上,强烈暗示着他,温尼科特,才是弗洛伊德真正的继承者,虽然绝对找不到一个类似的明确声明,温尼科特本人也不可能自己提出如此言论。(P179)”

  但是,我们看到,温尼科特也接受了一些荣格的理念与用语。温尼科特出生于1896年,而荣格生于1875年,荣格成为弗洛伊德的合作者,显然要比温尼科特早。也许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道扬镳,是因为在对婴儿的原初动力归结于“性”上产生了分歧,而温尼科特一直沿袭着弗洛伊德对于儿童心理状态的探寻,相形之下,荣格更专注于“无意识”的研究,这也是荣格能够被社会更广泛的需要与接收的原因。正如书中写道:“荣格与‘自己的原始破坏冲动’接触的缺乏,由温尼科特扩大破坏性冲动在早期发展、情绪生活、真实感与创作现实中的角色,而加以修正。(P277)”。荣格的心理学中日益增多了神秘主义的成份,导致荣格不仅仅在心理学的范畴里盛行他的学说,更是在社会学意义上会被各种心怀鬼胎的团体与运动盗用。正如书中所说“温尼科特对与主观性客体融为一体的神秘主义者之超现实经验很感兴趣,这一点或许也提供了另一种与荣格的联结,伴随他对自己对灵性与神秘的执着。这些题材完全在精神分析感兴趣的范畴以外(P277)。”这句话反证出,荣格对“灵性与神秘”的执着,已经超出了精神分析之外。所以,荣格之后能被美国以中心的塑造新神学为核心的“新时代运动”奉为宗师,正是因为荣格把心理学的用语与理论,拉扯到社会学的范畴里,才使得荣格的影响力更为广泛。

  可以看出,温尼科特始终在心理学的范畴里,局限于对人类婴儿期心理状态的研究,他甚至对荣格的早年生活进行了整理,并对荣格一直缺乏兴趣的儿童期精神状态进行分析,“使他自己成为荣格一位非解离的继承者。这个过程中,他对荣格致上敬意:‘如果我想说荣格疯了,不过后来他痊愈了,那我不如这么说——我自己是健康的,通过分析与自我分析,我变成某种精神错乱。弗洛伊德之跳脱到精神健全,可能正是我们精神分析师试图要从中恢复的,正如荣格学派的学者们试图要从荣格的‘分割自我’中复原,并从荣格处理分割的方式中复原。’他形容荣格的困境:‘分裂人格不可能有无意识,因为没有保留给它的空间。’荣格集体无意识的观念‘部分是他的尝试,用来处理他自己与现在所谓‘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失去联系的状况’。温尼科特宣称荣格的发展杜绝了真正的俄狄浦斯挣扎,因此他‘并未准备好做一个和弗洛伊德冲撞的人。’(P278)。”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依然把荣格置于弗洛伊德的麾下,并认为症结的原因,是荣格“无法在自身看到破坏幻想的起源,以及儿童时期重复出现的破坏性行动。”他仍是用他自己研究的儿童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荣格。但荣格对温尼科特的影响,书中也给予了肯定,如温尼科特采用的“真我”与“假我”,都是荣格的用语,“暗示荣格是这些他纳为已有的名词之开创者。”(P278)。

  其实,通读全书,我们看到温尼科特一生中经常性地处于多重的三角关系之中,他要在三足鼎立中脱颖而出,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个性所在,恰恰体现了他的成功所在。

  一、 家庭三角关系的跳脱。

  温尼科特的的父亲是一名商人,对从政颇有兴趣,曾担任过市长,但他对儿子的管教却颇有铁腕手段,很小就把温尼科特送去寄读,而他的母亲却具抑郁气质,给温尼科特的心理上带来女性化的影响。强悍的父亲与抑郁的母亲,一直成为温尼科特职业性选择的主动与被动的动力学所在。他在心理学研究中,始终将自己从母亲抑郁气质感受到的心理因素,作为解析的对象。他曾说过“如果婴儿是被一个临床上抑郁的母亲照顾,那个这么原初破坏性就难以被察觉。(P278)。这几乎影响到了温尼科特的一生。正如书中所说的:“他终其一生都执着于找回方法以克服这个缺陷。”可以看出,他的家庭关系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职业,父母对他的支持与制约,都成了他心理学分析师职业的案例源头与分析基础,从书中可以看出,心理学家都带有他们自认为的某种精神病患,如书中所说:“弗洛伊德在其生命的尾声,据信因恶性贫血伴随的神经学症状已陷入精神错乱状态(P109)”、资料“显示荣格曾是个儿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温尼科特与他的心理学同行,也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分析工作,都可以看出,他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很大的一部分是来自于对自己的心理体验,而实际上,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心理上存有自儿童时代起就遭受到的创伤,这构成了他们心理学基础的一个重要的支撑。他们的一生,更像是对来自童年的心理体验的一种求解与证实。他们出自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与文化教育,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学的观念上差异。温尼科特的自有的家庭背景,与他的心理学研究思路紧密相关,这正是书中有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他的父母的实际状况的原因,因为这是温尼科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源头与启蒙基地。

  二、 情恋三角关系的跳脱。

  温尼科特有两段婚姻,第一个婚姻是与同行艾丽斯的一项无性婚姻,后来,他与另一名同事克莱儿暗中同居,直到与前妻离婚之后,与这名女同事正式结婚。书中还暗示了温尼科特与其它的女同事之间存在着暧昧关系。

  而温尼科特的情恋,也直接影响着他的心理学研究。书中作者认为,温尼科特受母亲的影响,形成了他的生命最早期的冲突,表现在性格上“他被他的母亲当成女孩”(P301),因此,这直接导致了他的婚恋的失败与成功。书中认为:“温尼科特与艾丽斯(前妻)的婚姻或许可被视为两个女人的婚姻。克莱儿(现妻)的‘强悍’反倒撑起了温尼科特的男性面” (P301)。相比之下,书中的温尼科特的后妻对这本传记书的作者提供了相当多的关于传主的实感性材料,可见,他在温尼科特的心理分析的研究与进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非常有意思的是,书中还用专门的章回提到了一个或许可以放置在温尼科特的情感段落里才能够理解的近似于我们中国人的痞子与小丑角色的人物,这就是第二部中第十五章中的“玛殊•汗。”此人曾是“巴基斯坦总统的兄弟,是个攀龙附凤之徒。”(P197)。他英俊迷人,本来是作为他的两任妻子前来进行精神分析的陪伴而来的,没想到他却滞留下来,接受温尼科特对他的分析治疗,大概用得着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久病能成医”,而心理分析,看样子又不算是一个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或者它是过于故弄玄虚,所以,没有多高的门槛,玛殊后来竟然也成了精神分析师,不过这人简直是一个流氓痞子,这样的人,混到医生的队伍里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最可怕的后果,就是利用医生之名非礼前来分析的病人。我们凭常识都可以知道,用精神分析的名头,去“色侵”女病者是多么容易的事了。所以,玛殊的名声非常之差,最后,他“失去了他的国际精神分析书库的编辑资格及作为训练分析师的身份,最后,被逐出英国学会,”但是温科尼特对他却一直庇护有加,这后面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猜测温尼科特的女性倾向可能促成了他与玛殊的同性恋关系,不然玛殊恶贯满盈,却能得到温尼科特的宽容而留在他的身边达十多年,确实是无法用常识来理解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温尼科特情感上的阴暗面。书中设问道:“不禁令人假想,唐纳德(即温尼科特名字)与克莱儿(现妻)完整开展的异性恋关系,是否与他和玛殊•汗之间某种同性恋关系有性的成分在内?(P204)。

  三、学术三角关系的跳脱。

  这本书传记的第一章“一本书的引言”是从1945年的一个普通日子开始的,以此日回溯,再现了温尼科特的一生。在这个引子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若要了解儿童精神分析的历史与温尼科特个人发展的历程,非得清楚这两人之间的歧见不可。”

  这两个人就是主宰英国精神分析的女性:梅兰妮•克莱茵,安娜•弗洛伊德。(P187)。安娜•弗洛伊德是弗洛伊德的小女儿,直接继承了老子的衣钵,相当于帮会老大的女儿,温尼科特既然视自己为弗洛伊德的儿子,对老师的女儿不能不持敬畏的态度,但是,温尼科特的学术思想更多地承袭自梅兰妮•克莱茵,他要这两个女性权威的夹缝里生存并且能够脱颖而出是何等其难。

  克莱茵与安娜•弗洛伊德的学术分歧点在哪里?对于局外人,完全是一头雾水的事。就像《笑傲江湖》里写到究竟是“以剑驭气”还是“以气驭剑”导致了一个帮派分崩离析,倾轧不断。外人搞不明谁对谁错。

  书中试图对两人的分歧点作出剖析:“我认为将他人影响考虑在内的理论为‘真实的’,排除他人影响的理论为‘非真实的’。克莱茵的理论强调心灵的内在黑暗面,属于‘非真实的’例证”(P127)。而与此相对的是,“以安娜•弗洛伊德为支点,‘真实的’面向受到很多看法相投的分析师支持(P127)。可见,在安娜•弗洛伊德与克莱茵理论之间,似乎就是那个“真实的”与“非真实的”之间的不同。

  那么,温尼科特站在哪一边?

  书中写道:“弗洛伊德单一的理论由是发展出两条分支,其一强调黑暗的、恶魔的“非真实”元素,另一支则考虑他者的影响:从最初的母亲扩及分析师。后者导致今日广为流传并广受欢迎的分析中强调人际取向的发展。温尼科特普遍被视为人际取向团体的一员,实际上综合了这两者,这或许是他巨大和日益滋长的吸引力来源之一。他代表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平衡恢复了,正如同弗洛伊德终其分析志业所勉力维持的。”(P129)。

  这正体现出温尼科特为什么能超越自我、取得在心理学界功名的重要原因,就是他能够择善而从,综合两者所长,开辟新的境地。不执一端,应该是他的学术成就的一个启迪。传记作者也在第一部的结尾,对温尼科特的这一学术个性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溢美,作者写道:“他全力反对固着,即使在科学理论上亦然,……活力充沛、独创性高的思想家——温尼科特本人便是代表之一,应从闭塞的、喜作最后审判的小圈子里独立出来。”温尼科特在三足鼎立的心理学境界中技高一着,正是因为他没有固着在小圈子里,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生存的新空间。这一点,对于我们任何的科学与创造都是有所启迪的。

  在书中,还提到了几个有趣的事实,从中我们看到一个心理分析师对自己的心理理论的过分自恋。美国著名作家,曾经娶过梦露的阿瑟•米勒曾经写过《珍妮的毯子》一书,温尼科特看到后,认为书中内容跟他提出的“过渡客体”有关,并发函去问询米勒有否看过他的学术理论,很快米勒给予了他失望的回复,提及他的小说创作的灵感主要是来自于自己的女儿,根本没有接触到任何与温尼科特相关的心理知识。

  由此可见,心理学大师的研究成果,其他的人也可能通过实践来感受到,并写出来,这就是作家的想象力与识见能力。这也反映出心理学研究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比如书中写到:“温尼科特同意,病人有时会制造一些他们认为分析师想听的素材。荣格的病人便会有荣格式的梦,而弗洛伊德便很少听到类似的梦境。(P146)”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心理学的成果,究竟带不带有普遍性?如果证据的提供者是出于迎合的考虑,使得分析师强化了自己的理论,这不是典型的属于心理学上的“偏执狂”的症状吗?所以,我们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心理学家之间的整合与分裂就像细胞的运动一样,时刻在进行着,书中也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精神分析的历史不乏深具魅力的人物,既鲜活了这个领域,也引发不合与瓦解,直到今日依然如此(P204)。”这依然说明了心理学研究更多地停滞在一种理论的博弈上,真正要得到实践的论证,面对着人类如此复杂的心理意识,这之间阻隔着什么样的“楚河汉界”,也只有“天晓得”了。这也是荣格与爱因斯坦在最后都不得不重新回归到“灵性”的世界里寻找在科学的天空里无法安置自身立论的解脱之道的原因。

  《温尼科特传》读后感(七):精神分析大师的精彩人生

  即使是对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外行人,我也非常推荐阅读这本《温尼科特传》。在现今社会,心理学越来越广泛进入普通人的视野中,各种大众化的心理学读本占据畅销书市场。而适合普通人入门又比较容易阅读的书籍,仍是比较难得的,去年世图出版的冰山系等系列就非常棒,而这本《温尼科特传》又不同于那些入门系列书籍,它既呈现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精彩的一生,是一本比较详尽的传记,又以大量篇幅将温尼科特的生长环境和背景描述给读者,所以此书又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了解精神分析发展历史的材料。

  作者罗伯特·罗德曼,是美国知名的精神分析师,而且是跟温尼科特同时期的,这样特殊的身份,是造就此书精彩的其中一个原因。作者的专业身份,使得他对温尼科特的人生发展、专业研究和人际关系的纠葛,都有专业的视角解读。同时,因为作者是与温尼科特同时期的,作者在编辑此书时,能最大可能地获得第一手资料,还可经过人物采访等多种方式,真实还原温尼科特一生的脉络,书中大量的书信内容展示,对读者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读者不只是单纯地跟着作者的思路来了解温尼科特大师的人生发展,还能从真实地行为和文字中,获得自己的解读,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

  温尼科特大师生活的时期可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弗洛伊德等一大批心理学大师,都前前后后在这个时期,开创并促进了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的发展。这也是此书一个重要的精彩点。作者在探讨温尼科特思想背景时,还穿插地描绘了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发展史,以及当时几个重量级人物间的权力纠葛,读者在这样的氛围下阅读这本传记,是非常过瘾的,不止是温尼科特的人生,其他大师的人生也交叉出现在书中,有学术讨论的大事记,也有各个人物小心思的纠结呈现,非常有意思。在温尼科特开始学医,开始精神分析领域的研究,当时的研究氛围也是非常好玩的,大师们互相学习,并推荐身边人给对方作为分析对象,在学习和分析这样热络的联系中,对精神分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

  而这本传记对温尼科特人生的描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讯息,就是即使是大师林立的时期,温尼科特能独立出来,成为具有许多原创性的精神分析大师,跟他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角,是分不开的,他即使是在学习和被分析阶段,虽然也曾苦恼于老师的压力,但最终他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他的勇气和见识是很令人敬佩的。

  除了以上内容上的精彩,此书结构的编排也很有意思,既有时间的次序,又有重点人物的单独篇章,所以集中的大量信息,读者接收起来会有更明显的感性认识。

  虽然是“外行人看热闹”,但不可否认的,看这本《温尼科特传》也是非常过瘾的。

  《温尼科特传》读后感(八):武志红推荐序——暖男温尼科特的真诚

  抱持

  足够好的妈妈

  过渡客体

  客体使用

  原始母爱贯注

  ……

  英国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没有发展出一套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但他提出的这些如此贴近人心的术语,足以使其在精神分析学派乃至心理治疗界占据重要位置。

  或许是因他的这些术语中透露的温暖,或许是因温尼科特流传比较广的照片中看着太像暖男,也或许是些别的原因,我过去在心中对温尼科特给了这样一个定位:这是一个人格相对比较健康,特别强调爱的、阳光的治疗师。

  也因这样的定位,我对这些术语的理解,也添加了一些光亮。它们好像都闪耀着一点理想化的光辉。

  但看了温尼科特的传记,我才知道,他的这些看起来有点暖的词汇,其实都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培养出一个有攻击性的孩子。对此,书中有一句很有力量的表达:

  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因此可以滋养出“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的感觉。

  其中的“本能”是什么?即攻击性,或破坏欲,是“永不被知晓的创造/破坏的核心,对他而言却是存在的真相”。

  创造是生,破坏是死。这句话似乎在说,生与死的原始力量,是一体的。此前我记得曾在一本关于温尼科特的书中看到,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并非是原始驱力,而是养育失败导致的结果。

  但从传记中看到,“温尼科特大部分的生命都在寻找、表达、使用他对他自身恨意的觉察”。

  感谢有这样的传记,它不仅梳理了温尼科特的理论,更呈现了他的人生,而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理论。

  本来想写,才能“真正理解其理论”,但突然想起温尼科特的“真我不可被知晓”论,以及“沟通阻绝”说。既然真我、自身都不可知晓,且沟通也不可能真正发生,那对温尼科特而言,“真正理解”自然也不可能发生。

  文字写到这里,温尼科特大叔的暖男气质似乎变了,变得有了强烈的暗黑气质。

  这种暗黑气质,在弗洛伊德那里,以及克莱茵那里,可以直接看到。今年暑假在英国塔维斯托克的克莱茵大本营学习精神分析时,感觉到那里的治疗师们特别喜欢强调攻击性与权力,而这也是读克莱茵著作时所感觉到的重点。

  克莱茵一贯如此,但温尼科特却出现了这种分裂。

  温尼科特的这种分裂,也体现在他和克莱茵的复杂关系中。他比克莱茵小了十四岁,曾想找克莱茵做分析,但被克莱茵拒绝。她的理由是,克莱茵希望他能为自己的小儿子做分析,并称他是唯一合适之人。

  这只是他们复杂关系的一个部分。后来,克莱茵答应了为温尼科特的第二任妻子克莱儿做分析。

  克莱茵与温尼科特的这种复杂关系,给了业界一些传闻。譬如,我曾听业内人士传言说,克莱茵作为妈妈太生硬,她的前两个孩子都有心理问题,而她最小的儿子,因为找温暖的温尼科特做分析,有幸成了心理健康之人。

  这种传闻之所以产生,在我看来,是因为克莱茵给人不是好母亲的印象,而温尼科特作为一个暖男,似乎更具抱持能力,也更能养育出一个健康的孩子。

  并且,“心理健康”这个词,在这种传闻中也似乎成了一种标准,即心理治疗或心理探索的一个目标,是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但从这本书可以看出,这不是温尼科特的目标,他的目标反而是,要将自己的破坏欲或活力,活出来。

  从书中的一些故事看,温尼科特似乎活出了这样的东西,传记中引用其第二任妻子克莱儿的话写到:

  他冠状动脉栓塞大约发作过六次, 每次好起来后就继续做他的事。不可能叫他停下来什么也不做的!他爱爬高——当我们南下他德文郡的家, 他曾爬到树的最顶端。那是他生命最后一年的事,就在他过世前几个月。他站在树顶,砍下树梢,我叫道:“天杀的你在那么高的地方做什么?”

  他说:“这个嘛,我早就想把这树梢砍掉。它挡住了我们窗户的视野。”这倒是真的,而他就把它弄掉了。

  而我想:“我得把他弄下来!他简直是疯了!”但我又想到:“不,这是他的人生,他必须要这样活。如果因此死了,那就是死了。”

  然而这就是他。他想要活下去。他说,他已经开始着手自传,你知道的。他将把它叫做《不少于一切》。他引用了艾略特,接着是他自己的,他把它放在最底下。“祷文:喔!主啊!愿我到死时仍活出生命。”

  而他真的做到了,真的。

  一个心智正常,也即普通意义上心理健康的人,似乎不应该干这么缺乏现实检验的事,但这是温尼科特花毕生时间去追求的目标。

  可以说,他的那些一直强调更好的母爱抚养环境的术语,像是他的理论与人生的一条明线,而他对恨、对破坏性、对活力的追求,像是一条暗线,并且暗线似乎更为根本。

  传记作者深知这一点,这本传记极为深邃,在我看来,它很像是传记作者对温尼科特做的一个深度精神分析。传记一段话精准地概括了温尼科特的信念:相对于弗洛伊德视人如兽须被驯化,温尼科特的信念却是:事情若是自然发展,意即,经由够好的母职以及稳定的家庭结构,个体将能成为一道德存在体,而事实上太过严厉地被驯化反而会冒一个相反的危险——他丧失了原始野性的能量去欢庆他自身的存在。人变得太过神智正常,而“如果我们只能够神智正常,那真的太可怜了”。

  业内对温尼科特有很多误解,其中一个误解,在这一段话衬托下,会显得尤其具有讽刺性。这是关于温尼科特的“足够好的母亲”的传说,即如果婴幼儿有了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他就可以基本免于各种心理疾病的折磨。

  这个传说,也许的确是温尼科特曾经的论述,但究其一生而言,它的更准确表达似乎更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一个孩子就会获得这样的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心理医生,应该是没有心理问题的;

  最厉害的心理医生,更应如此;

  那些大家,且看起来温暖的,更是如此;

  ……

  这种想当然的传说,只是反映了大众们的感知——我们惧怕内在的暗黑,我们将其视为问题,要将其消灭,而要成为健康人,它的惯常标准,也即“神智正常”之人。

  但在温尼科特这里,“神智正常”之人,因其丧失了原始野性的能量,其实是可怜人。

  读一位学者的传记,是一个很好的去魅过程——即消除那些太过表面的理解。温尼科特是我非常喜欢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所以能够读到这样的传记,我觉得非常荣幸。

  去魅,也包括消除那些理想化的想象。标准的精神分析,在我看来,越来越像是一种苦行,有各种苛刻的清规戒律,但这些似乎并不是那些大家们所设置的。或者即便是他们所设置的,但他们也曾尝试各种突破。

  譬如,温尼科特给克莱茵的小儿子做分析,而克莱茵总想介入其中;克莱茵给温尼科特的妻子做分析。这是一个混乱。

  作为中间学派的关键人物,温尼科特与克莱茵的关系,也称不上理想。

  温尼科特与第一任妻子基本没性生活,最初长达十年的分析,也没有改变这一点。

  ……

  这些地方的确不理想,甚至都称不上健康,它和所谓普通人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样的。这些分析师们,只是更加勇敢地深入探索而已。当然,深入探索还是改变了很多,但所谓变得健康,并不是温尼科特的追求。

  可以说,温尼科特,或任何一个不断探索人性奥秘的心理学家,他们所追寻的,主要不是心理健康,而是认识人性自身。至于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到底会发生什么,会走到哪里,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所以弗洛伊德说,与其说他是科学家,他更愿意被认为是哲学家。

  至于温尼科特,传记作者写到:“他是曾经到达彼岸,也见识过彼岸的探险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